《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七)
(3)三經宗用全同。
宗是宗旨,修行要徑,會體樞機,萬行綱領。用是力用。宗、體、用的關係,以宗會體,由體起用。三經不僅體同,而且宗、用也都相同,都以「專念彌陀名號為宗旨」,都以「凡夫入報、不退成佛為力用」。
「信願持名」與「專稱佛名」,大同小異。三而一,一攝三。信願對不信願,專對雖願而雜。信願極必專,專自攝信願。順彼佛願故。
1問:疏以《觀經》亦觀佛三昧為宗?
答:且順文相,明觀佛三昧為宗,觀佛入念佛故,結歸唯在念佛。故說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諸師唯見觀佛三昧為宗,尤在表淺;導師獨明念佛三昧為宗,最為深入。
2問:常見天台五重玄義,釋名之外,體、宗、用、相初機甚覺茫然,當如何理解?
答:凡佛所說皆從實相心出,故一一皆以實相為體,如前佛像之喻。
佛說法意在令人同證其所證,所謂自覺覺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眾生根機萬有不等,為不同眾生示其不同證悟實相之門徑、方法,此即是宗。故諸大乘經雖皆實相為體,而宗各不同。又,佛往往在開示最主要的修行方法時,為普攝群機也會說到輔助性的種種方法,而此皆朋從於宗。如《觀經》以定散二善、三福九品廣收眾機,從於念佛。故以宗為修行要徑,會體樞機,萬行綱領。
又,諸經之宗(根本修行方法)本來是佛按眾生根機所設定,自然會隨修行者之根機,修行之所得,而產生修行上的作用,也就是證悟實相的功能力用,此即是用。或有漸證,或有頓證。或自悟心性而證,或三密相應而證,等等不同。故隨宗不同,用也有別。
不同的宗與用,便顯示出教法不同的相狀,或頓或漸,有難有易,或次第或圓攝,或明此土得證,或明往生成佛。這便是相。
(4)三經各有側重。
既然三經體、宗、用全都相同,可說三經全同一經,釋迦牟尼佛只講一部經就可以了,為什麼要說三經?這是因為三經雖然本質全同,但為善巧攝化眾生,又各自有其重點。
《大經》重點在說明「往生的原理」,即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因願果德,乘彼願力,定得往生。這也是「三經共同的原理」,但說在《大經》。
《觀經》重點在說明「往生的機類」,即定散二機、善惡九品,普皆有份,發起眾生之欣求。這也是「三經共同的攝機」,但說在《觀經》。
《小經》重點在說明「往生的方法與勝益」,即凡夫專稱佛名,往生極樂報國涅槃界,位齊補處。這也是「三經共同的方法與利益」,但說在《小經》。
三經共明機教行益,互相貫通。
(5)三經次第展開。
從三經不同的側重,能看出三經次第承接、整體呼應的關係。所謂次第,有「法義承接」與「說時先後」兩重。
從法義相承來說,《大經》是根源,為先;《觀經》是展開,為中;《小經》是結歸,為後。
《大經》側重在說四十八願,沒有四十八願,就沒有阿彌陀佛,沒有極樂淨土,當然也就沒有淨土三經,所以《大經》是根源。
根源既發,必待展開,不然不能廣利眾生,埋沒法門奇功。這在《大經》已露其端,即是下卷初「三輩專念」之文,緊接第十八願成就文之後,將一本願念佛分佈於三輩機品,一一勸以「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不過《大經》的重心並非在此,所以三輩專念文點到為止,接著又轉入廣泛地描述四十八願之深廣果德方面。
《觀經》續承《大經》三輩文,以定散二善、三福九品詳細開演之,普攝一切定機、散機,大乘、小乘、善人、惡人,平生、臨終,乃至一生逆謗闡提、大命將終、將墮地獄之機,齊歸本願,同稱佛名,皆得往生。遂見法門廣大,善惡齊歸。
既已展開,還須收攝,不然不能回歸正轍,混淆法門綱際。這在《觀經》也已作了交待,即是流通分「付囑持名」之文。雖說定善、散善、念佛,可是到最後流通,世尊不付囑定善,不付囑散善,唯付囑「持無量壽佛名」,這就是回歸彌陀本願稱名。善導大師釋言:「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然而《觀經》之特色在於:以定散二善廣收眾機,歸入念佛。所以就能歸之定散,不惜篇幅,廣泛展開;就所歸之念佛,僅選「下品」、「惡人」、「臨終」為典型代表,而於流通分畫龍點睛,可說餘蘊悠長。
《小經》續承《觀經》流通分「持無量壽佛名」之文,詳細展開「執持名號」之廣大內涵,盡顯《觀經》余蘊。就根機:《觀經》持名,機是惡人;《小經》則直稱「善男子、善女人」,既顯明稱名即轉惡為善,又顯明稱名不限惡機,而是普包一切善惡凡夫。就時節:《觀經》稱名只在臨終,一聲、十聲;《小經》則擴展為平生,一日、七日,直到臨終。就利益:《觀經》稱名,往生只在下品,似不太殊勝;《小經》則打破品位階級,明直入涅槃國土,皆得阿毗跋致,一生補處,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可知《觀經》所說下品念佛為特例,《小經》所說執持名號是常規。
《觀經》持名,世尊對根機未熟眾生,隱含委曲而說,用「定散」善衣,包「名號」妙藥,交與眾生服用,故定散先說,念佛後說;定散置上,念佛置下;定散外顯,念佛內隱。《小經》持名,世尊對根機成熟眾生,稱性無遮而說,不用定散衣裹,直將名號付於眾生,定散貶為「少善根福德」,不能往生;念佛稱「不可思議功德之利」,獲六方恆河沙諸佛齊聲證誠。
《小經》六方恆河沙一切諸佛,齊出廣長舌相,同證、同贊、同勸「一切凡夫,專稱佛名,必生極樂」,以此種高度、規格、陣勢、儀則,極顯念佛一法,超盡一切法門。至此,三經之開展,如同萬里長江,源於千年雪山之頂,途經千峰萬壑,廣納百川眾水,終於到達波平浪靜的大海,呈現汪洋無邊之景象。
就說時先後,三經雖不能一一指出明確的年份,但根據經文及義理,同樣是《大經》先說,《觀經》次說,《小經》最後。法義相承之理,已如上說,現補充相關經文。《大經》上卷阿難有問:「法藏菩薩,為已成佛而取滅度?為未成佛?為今現在?」如果在此之前已說過《觀》、《小》二經,則阿難尊者不當有此問,可知《大經》最先說。又,《觀經》「華座觀」中有「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之句,「中品下生」也有「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可知《觀經》說在《大經》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