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淨土宗概論》

  1. 第十章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報
  3. 第八章 本願稱名
  4. 第七章 作業行儀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淨土宗相承論釋
  8. 第三章 淨土宗正依經典
  9. 第二章 淨土宗教相判釋
  10. 第一章 淨土宗義概說
  11. 前言.目錄

貳、《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1. 《阿彌陀經》要義(十六)
  2. 《阿彌陀經》要義(十五)
  3. 《阿彌陀經》要義(十四)
  4. 《阿彌陀經》要義(十三)
  5. 《阿彌陀經》要義(十二)
  6. 《阿彌陀經》要義(十一)
  7. 《阿彌陀經》要義(十)
  8. 《阿彌陀經》要義(九)
  9. 《阿彌陀經》要義(八)
  10. 《阿彌陀經》要義(七)
  11. 《阿彌陀經》要義(六)
  12. 《阿彌陀經》要義(五)
  13. 《阿彌陀經》要義(四)
  14. 《阿彌陀經》要義(三)
  15. 《阿彌陀經》要義(二)
  16. 《阿彌陀經》要義(一)

參、《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三)
  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二)
  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一)
  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
  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九)
  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八)
  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七)
  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六)
  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五)
  1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四)
  1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三)
  1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二)
  1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一)
  1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
  1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九)
  1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八)
  1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七)
  1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六)
  1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五)
  2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四)
  2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三)
  2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二)
  2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一)
  2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
  2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九)
  2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八)
  2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七)
  2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六)
  2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五)
  3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四)
  3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三)
  3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二)
  3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一)
  3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
  3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九)
  3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八)
  3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七)
  3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六)
  3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五)
  4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
  41. 《阿彌陀經講義》講義(三)
  4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
  4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一)

肆、《往生論》講義

  1. 《往生論》研究
  2. 《往生論》要義
  3. 天親菩薩之教判思想
  4.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伍、《往生論註》講義  

  1. 再讀《往生論註》有感
  2.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3. 現生不退論
  4. 平生業成論
  5. 佛身佛土論
  6. 凡夫論
  7. 稱名論
  8. 易行論
  9. 願力論
  10. 真實功德之垂救
  11. 一線四點
  12. 淨土宗第一奇書
  13. 曇鸞大師之教判思想

陸、其他

  1. 阿彌陀佛的救度(中英對照)
  2. 《觀經疏》四重判
  3. 《阿彌陀經》「三段要文」之經證、祖釋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第九章 凡夫入報

第一節   身土報化  

        淨土宗以往生彌陀淨土為目的,故往生的淨土是怎樣的淨土,往生人需何等資格,即為一宗之大要。

 

        關於佛身佛土之位格,有種種解說,但大體本於「三身三土」之說,即佛有三身,住於三土:法身佛住法性土,報身佛住報土,化身佛住化土。

 

        法身理佛,遍一切處;法性寂滅,不可說示,姑且不論。

 

        「報」為酬報,報土即酬報佛過去因位之清淨願行,果上所成之萬德莊嚴淨土。報土乃佛本身之境界,又稱「真實土」「真實報土 」。此土為第一義諦所攝,建立常然,無衰無變。

 

        「化」為化現,化土乃佛為初地以前菩薩、二乘及凡夫所方便示現之國土,又稱「變化土」「方便化土」。此土非佛本身境界,隨眾生機感不同,有淨有穢,前後改轉。       

 

        極樂,《大經》稱「安樂」「安養」,《觀》《小》二經稱「極樂」,《往生論》則稱「蓮華藏世界」。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引《大乘同性經》《大經》《觀經》定判 「是報非化」,或稱「無為涅槃界」「涅槃城」。又道綽大師《安樂集》亦明是報土。《往生論》及《往生論註》雖無報化分判,但明 「第一義諦妙境界相」「三種成就,願心莊嚴」,即是真實報土。

 

第二節   凡夫入報

        然若依通途自力斷證,唯地上菩薩方能往生諸佛報土,二乘聖人、地前菩薩尚且不能往生,何況凡夫?故聖道門諸師判極樂往生大致為四類:

 

        一、或判極樂是高妙報土,但凡夫不得往生。

        二、或以凡夫得往生,但判極樂只是粗劣化土。

        三、或判極樂為報化二土,地上菩薩生報土,地前菩薩及凡夫生化土。

        四、或判極樂為四土,凡夫只能生於最低的凡聖同居土。

 

        總之,不許凡夫得生報土。

 

        唯有善導大師站在阿彌陀佛他力本願的立場上,定判阿彌陀佛為報佛,極樂淨土為報土,又判《觀經》九品皆是凡夫,顯明「凡夫入報 」——凡夫念佛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報土。《觀經疏•玄義分》說: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凡夫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即托佛願力以為強緣,惑障深重之最下凡夫,與豁破無明之上位菩薩,平等往生彌陀報土。此為淨土開宗之第一理由,無量教行之根本結歸。

 

第三節   速超成佛

        或以為凡夫往生淨土之後仍是凡夫,但因為極樂處所清淨,無退墮之緣,便於修行,又壽命無量,故得漸次修行,漸次證果,漸漸成佛。此以凡夫往生乃是化土,或凡聖同居土,故作此說。然善導大師既判 「凡夫入報」,明「五乘齊入」,則雖是娑婆凡夫,一旦往生,即速超速證,速疾成佛。文證雖多,略舉如下。

 

        一、《無量壽經》第二十二願說:「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二、《無量壽經》說:「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 」《無量壽如來會》說:「極樂國土,所有眾生無差別相,順餘方俗,有人天名。」

        三、《無量壽經》說:「七寶華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

        四、《觀經》說:「念佛者,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五、《阿彌陀經》說:「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1],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六、《往生論》說:「佛本願力,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加之身皆金色、無有好醜、具六神通、三十二相,一一皆是頓速圓滿,而非漸成,故知凡夫往生,速超成佛。

 

        雖言成佛,具佛之德,同佛之格,而不受佛之名,仍順餘方,受五乘名,起普賢行,遍十方界,救濟眾生;是名果後普賢,非因位普賢。曇鸞大師言 「不從一地至一地」,善導大師言「即證法性之常樂」「十地願行自然彰」,此皆緣彼佛願力故。

 

        然此大益,將限於專修念佛之人,雜行之人有胎生之障,見下節。

 

第四節   胎生化生

        極樂為報土,但有二種往生:一、化生;二、胎生。

 

        雖說胎化二生,實則皆是化生,非如此界有胎、卵、濕、化[2]之雜業所生,而皆從清淨蓮花之所化生,如《往生論》言「正覺華化生 」。但為區別二種往生之勝劣不同,以往生後立即花開見佛、不必住於蓮花之內者稱化生,而以往生後不能立即花開見佛、須滯住蓮花之內若干時節然後乃出者稱為胎生,乃是借此界嬰兒在胎中漸漸長大而後乃出為喻。

 

        根據《大經》,明信佛智者,于七寶花中自然化生,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疑惑佛智者,生彼宮殿,五百歲不見三寶,不得供養於佛,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謂之胎生。《大經》又言: 「彼化生者,智慧勝故;其胎生者,皆無智慧。」此就安心來論。

 

        若就起行,則念佛為勝,雜行為劣,念佛化生,雜行胎生。

 

        佛智雖舉五種[3],究極不過六字名號。《往生論》以稱名為「如彼如來光明智相」,故專修念佛即為明信佛智,而雜行之人每每懷疑 「單以稱名,何足往生?」疑此佛智故,樂修雜行。

 

        念佛與佛有親、近、增上三緣故,彼此憶念,三業不離,往生亦自然與佛親近不離;雜行之人與佛無親、近、增上之緣,心與彌陀疏遠、隔離,往生亦自然與佛有所隔障,住於蓮胎。

 

        胎生有多種異名:疑惑佛智,身處蓮胞,如處母胎,稱「胎生」;蓮胎廣大,內受諸樂,猶如宮殿,稱「宮胎」,或「胎宮」;外現蓮花,內如宮殿,稱 「宮花」;疑心所礙,困限蓮內,如困在城,說「疑城」;聞法為難,如「邊地」;與佛界隔,稱「邊界」。

 

        關於輩品與胎生的關係,或以為九品之外別有胎生。或以為九品即是胎生,彼此大同,皆止住蓮內,不見三寶故,但隨疑之深淺、德之多少、罪之輕重,花開有遲速,得益有不同,分為九品,實則不限九品,乃至無量品。

 

        但九品之中,下三品念佛而住蓮內,形同胎生,此約造惡,顯明抑止義;上上品雜行而金台來迎,直接化生,即約三心,顯明念佛義。詳見下節。

 

        又有以胎生境界稱為「化土」,雜業感故,暫所止故,漸次成故,非究竟故;但這不過是借用通常「化土」之名詞而已,其實皆在報土之中,不過 「同處而異見」。

 

第五節   輩品階位

一、輩品之有無

       關於極樂往生有無輩品,說法不一。

 

       一說極樂純一報土之境,理當無輩品,又四十八願不說輩品故,如身皆金色、無有好醜、具足六通、壽命無量,一一誓願所誓利益悉皆平等,知報土得益無輩品。故《往生論》說 「平等一相」,《往生論註》明「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輩品為世尊誘化此界眾生之方便巧言,如《大經》言「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顏貎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既然五乘悉皆平等,順餘方俗,列有異名,可知輩品亦如是。

 

       一說雖是報土,容有輩品,《大》《觀》二經有明文故,又不同餘佛報土唯有地上菩薩,故一味平等,不立階位,而極樂攝凡夫故,既然機有勝劣、行有淺深,往生得益豈無差別?

 

       今詳二義,各有一理。綜而觀之,可說極樂一種報土,二種往生:念佛化生無輩品,雜行胎生有輩品。

 

       念佛無輩品者,以全舍自力,全托佛力,因平等故,果也平等,故超品位階級。曇鸞大師說「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法界皆兄弟 」,善導大師說「同因同行至菩提」,又說「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托佛願以為強緣,致使五乘齊入」。念佛前,隨各人雜緣,成九品之機;念佛後,托佛願強緣,得齊入之益,即同曇鸞大師 「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

 

       或說念佛也有輩品:一由數量多少,二由時節久近,三由功夫淺深。當知此皆是方便,為勵行人起勇進心。以名號乃是超越數量之法故,不受一切相對限制,經言 「乃至一念,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善導大師釋為「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不問罪福多少」「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 」。

 

       雜行有輩品者,以雜有自力,因差別故,果也差別。有五種差別:
       (一)根機有輩品,謂上中下;
       (二)行業有輩品,謂大、小、世善,及惡業輕重;
       (三)來迎有輩品,謂報佛、化佛,及化佛多少;
       (四)花開有輩品,謂花開時劫久近不同;
       (五)得益有輩品,謂花開之後,證果大小、快慢不同。

 

       前二為因,後三為果。因中根機、行業,能修、所修互顯。果上來迎為此土,花開、得益為彼土。


  

 

二、輩品之意義

       淨土門之意,念佛為真實,諸行為方便,以真實攝方便,導諸機歸念佛,是釋迦、彌陀二尊攝化之大綱。為顯此義,故立輩品,有四種目的:

 

(一)為明念佛總攝萬機

       此《大經》三輩文之義。

 

(二)為導諸機歸入念佛

       此《觀經》九品文之義。

 

(三)為曲順機情

       雖佛心平等,了無分別,但不能明信佛智、唯能信受罪福之人,若聞善惡念佛平等往生,則心中生疑。為此巧設輩品,以善人生上品,惡人生下品。

 

(四)為抑惡揚善

       亦因凡夫無智,若聞善惡平等往生,恐住「造惡無妨」之邪見,為此安立輩品,以善人生上品,惡人生下品。

 

       《大》《觀》二經既說念佛,也說諸行,存方便故,安立輩品。《小經》唯說念佛,不說諸行,全顯真實故,不存輩品,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一生補處,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三、三輩機法

       《大經》三輩,機有不同,謂上中下;法無二般,統皆「一向專念無量壽佛」。細別而論:

 

       (一)上輩之機——出家大修功德。
       (二)中輩之機 ——在家多少修善。
       (三)下輩之機——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經文說無善,按理也應當包含造惡之機。又「假使」之言,顯明修善者令佛歡喜,隱含揚善抑惡之意。

 

       此三輩人,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願生彼國。然發心、願生為總別安心,專念即是行業,故三輩皆唯念佛。即是以念佛一法總攝萬機,念佛一行統領萬行。然則出家、發心、修善,一一歸入念佛,不能獨立,而念佛不必依諸行。如樹幹常春,枝葉依幹則榮,離幹則枯。

 

       善導大師《觀念法門》釋言:「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四、九品心行

       依善導大師《觀經疏•散善義》「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可知定善十三觀、散善九品行皆為導歸念佛而說。
且約九品明其心行。

 

(一)心

       「心」即安心,亦即三心。

 

       至誠心即真實心。凡夫虛假,彌陀是真,舍己歸佛為真實心。深心即深信之心。信己無力,信佛有力,歸佛決定為深心。歸佛決定,永不退轉,念念不捨,作得生想,即迴向發願心。故三心即是歸佛願生之心,此心真實不虛假,說為至誠心;決定不動搖,說為深心;相續不退轉,說為迴向發願心。故知三心全以 「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為體。善導大師即釋「南無」為「歸命、發願迴向」。

 

       《觀經疏•散善義》釋此而言:「世尊隨機顯益,意密難知,非佛自問自征,無由得解。」以三心通九品、攝定散,能隨定散機,顯其得生益。佛意唯在眾生一向專念彌陀佛名,此意幽密難知,故佛自問自答,開此三心,導歸念佛。行人若得開解,普悉歸入念佛。故知三心為行人契入念佛之關鍵。

 

(二)行

       「行」即起行。九品之中,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為大乘行善,中品上生、中品中生為小乘戒善,中品下生為世間善,此六品機為善人,行乃雜行。下品上生為十惡罪人,下品中生為破戒罪人,下品下生為五逆罪人,此三品機,皆唯惡無善,唯依念佛得度。

 

       但三心既是念佛之安心,三心通九品故,品品皆當有念佛,不可唯局於下三品。又《大經》三輩、《觀經》九品僅是開合之異(其開合意如下文),三輩既皆念佛,可知九品亦皆有念佛。但念佛僅說在下品者,意在以下下之機,顯上上之法。因造罪臨終,大小世善無一能救,唯依念佛速超生死,故知雜行不契臨終,念佛能救重罪,實是醍醐妙藥。其破戒惡逆之人,臨時抱佛腳尚且滅罪往生,若大小世善之人平生持名號,自然攝取不捨。以此引導諸行,歸入念佛。

 

五、輩品開合

       三輩九品之同異,古來解說紛紜。若就文相而言,三輩九品略有四異:

       (一)善惡通局之異;
       (二)發心通局之異;
       (三)大小通局之異;
       (四)念佛通局之異。

 

       然就義趣而言,三輩九品全同,同以念佛、諸行迴向往生。

 

       若依本宗傳承,則三輩與九品全同,唯是開合之異,目的在引導輩品諸機歸入念佛一乘。

 

       《觀經》十六觀之中,十四、十五、十六總稱「三輩觀」,經文有「上輩生想」「中輩生想」「下輩生想」。《觀經》既以九品為三輩往生,顯示合即是三輩,開即是九品,再開即是八十一品,乃至無量品。

 

       雖然三輩九品同在引導諸機歸入念佛,而約心行,有順逆不同。

 

(一)約行

       《大經》三輩緊接第十八願成就文,為從念佛順出,以攝諸行,先攝出家善,次攝在家善,次攝無善,一一皆說「一向專念」。又順念佛大乘之本意,說發菩提心,而於三輩之末別加 「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一段,顯示不必發菩提心,唯以三心念佛為要。

 

       《觀經》九品為承定善觀法而來,為不能修定觀者說散善,先則大乘善;大乘不能修者,為說小乘;小乘不能修者,為說世善;越趨越降,至下三品,定散諸行、大小世善無一能修,唯能造惡,即為說念佛,乘佛願力,盡得往生。如同山窮水盡,忽然柳暗花明,即是逆諸行而入於念佛,故以念佛置於最下三品,又唯於上輩說發菩提心,中下二輩不說發菩提心。

 

(二)約心

       三輩承第十八願成就文之後說「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即是具足三心之人,順此念佛之安心,即為說一向專念,而有根機不等,或能出家、或不能出家,或能修善、或不能修善,總皆攝入一向專念。九品本是諸行之人,本不具足三心,而各各欲以自所修業迴向願生,即如釋言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眾名雜毒之善。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為此於上上品行業之先,開說三心,總攝九品,以心能導行故,即以三心,挾諸行業,回入念佛,乘佛願力,即得往生。《觀經疏•散善義》 「世尊隨機顯益,意密難知」者,正在於此。

 

       要之,三輩順佛本願,以實攝權;九品逆轉機情,導權歸實。二文合觀,其意更明。


六、三福諸善

       「三福」為《觀經》「序分」所說三種福業,即世福、戒福、行福。所謂福,即善根之異名。世間之善,如仁義禮智信等,稱為世福。佛教大小乘戒律之善,稱為戒福。特別以大乘殊勝之行善,稱為行福。

 

(一)世福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前二句為敬上行,後二句為慈下行。慈心不殺為十善之首,故特別提出。

 

(二)戒福

       「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歸依佛法僧三寶,稱為三歸。始從不信佛轉入信佛,捨邪歸正,稱為翻邪三歸。此後受大乘三聚淨戒、十重四十八輕戒,或小乘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為受戒而更歸三寶,稱為受戒三歸。總受持大小乘戒律,為具足眾戒。於持戒之上,慎護種種微細之行,如大乘八萬四千威儀,小乘三千威儀,而不毀犯,即是不犯威儀。

 

(三)行福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菩提心有聖道、淨土不同。聖道菩提心,願行皆在此土。淨土菩提心,此土發願,淨土修行。此處行福菩提心通於聖道、淨土。三輩九品中所說菩提心,限為淨土門菩提心。深信因果,即總信一切六凡四聖[4]因果。讀誦大乘,也通含聖道、淨土一切大乘經典。勸進行者,為自行教他,共向佛道。

 

       以上三福諸善,一一迴向求生極樂,總為雜行。

 

       三福與九品亦是開合之異,一一如文,不能細舉。

 

第六節   平生業成

       約今生順次往生,往生業因決定之時刻有二:一、平生;二、臨終。

 

       平生即平時之生命階段,與臨終相對。平生業成,指在平時往生之業因已經決定,不必等待臨終決定。往生業因決定故,成為決定往生人,念念稱名,安心滿足,臨終不論如何死去,即使昏迷不能念佛,皆蒙佛聖來迎,生於淨土。

 

       平生業成與臨終業成相對。臨終業成指一生之間往生之業因不定,唯於臨終時刻方才決定。

 

       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之人,平生遇法念佛,即平生業成;若平生無緣遇法,唯於臨終遇法而念佛者,即臨終業成。善導大師判為 「正定之業」,曇鸞大師說為「業事成辦」。

 

       此由「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本願,阿彌陀佛十劫之前成佛之時,「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之中已由佛邊完成眾生往生之功德,成就眾生往生業因,以之施于眾生。由此之故,眾生信受稱名,機法一體,念念稱名,念念業成。

 

       疑雜之人,平生往生業因不成就,一生恐懼不安,必待臨終見佛來迎,往生業因方為達成。

 

第七節   現生不退

       通常多以為往生淨土之後得不退轉。然專修念佛之人,現世雖是凡夫,已得不退利益,故說「現生不退」。「不退」者,謂於佛道只進不退,不退失決定成佛之資格。

 

       現生不退,最早由龍樹菩薩《易行品》所提倡,善導大師有「蒙光觸者心不退」之句。

 

       若徵之三經,《大經》四十八願中有「聞名得忍願」,即第三十四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觀經》第七觀,韋提希拜見阿彌陀佛時,當下證得無生;《小經》則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若論凡夫自業因果,常沒常流轉,更遑論不退;今憑彌陀他力本願,稱名願生行人,現生即入不退,是凡夫位不退。若生淨土證不退,乃是聖位大菩薩。

 

       此界雖是凡夫,而於佛道得不退轉;雖有不退利益,本身卻是凡夫,不是菩薩。唯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不可思議之利。   

 

名詞註解:   

[1]阿鞞跋致 又稱阿毗跋致、阿惟越致,即不退轉菩薩。

[2]胎、卵、濕、化 即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一切眾生以此四種方式出生。

[3]佛智雖舉五種 《無量壽經》言「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其中「佛智」是總,余四是別。

[4]六凡四聖 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為六凡;聲聞、緣覺、菩薩、佛為四聖。合稱十界、十法界。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