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念佛——记西千佛洞观经变
西千佛洞因位於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之西而得名,距离敦煌市区约三十五公里,开凿於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与莫高窟仅隔一道鸣沙山,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藏於巴黎的敦煌遗书记载,西千佛洞的开凿时间应早於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与莫高窟同一时期。现存洞窟十六个,大都为北魏时所开凿。
一、观极乐庄严,厌苦欣乐
右图这一幅就是位於西千佛洞第十八窟西壁的净土变相图,是根据《观无量寿经》的内容绘制的。
这幅「观经变」,主画面是西方极乐世界说法图。画面采用左右对称的构图,阿弥陀佛处於中轴线正上方,结跏趺坐而说法。左右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像略小,微转向阿弥陀佛。其他海会听法大众,除了舞乐者之外,也都微微朝向主尊阿弥陀佛,使得整个画面呈现一种向心力,让人第一眼就自然聚焦於阿弥陀佛,主体突出,主题鲜明,气氛活泼愉悦而又不失庄严、虔敬。
对照《观经》内容的话,极乐世界庄严景象出自十三定观,是世尊应韦提希夫人所请而说的,可见定观是当时大众所熟知的一类修行方法。
《观经》中的韦提希夫人与我们普通人一样,她和夫君频婆娑罗王平日里也经常供养佛陀与僧众,也会听法,但求法的心没那麽迫切;但在遭受宫廷政变,大王性命堪忧,自己又被儿子阿闍世幽禁之後,她才感受到娑婆世界众苦逼迫,哪怕贵为国母也无能幸免,因而真正发起出离心,发愿往生极乐净土。但极乐世界这麽远,要怎麽去呢?韦提希夫人觉得观想法是非常高超的行法,修这个应该可以吧,於是她对佛陀说:
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
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就是韦提希祈请定观法。佛陀就随顺凡情讲了十三定观:先作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然後观极乐世界宝树、宝池、宝楼;观想依报庄严之後,接着观想阿弥陀佛及眷属庄严,先从阿弥陀佛的宝座开始观想,然後观想佛像,继而观真身及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最後是杂观,整体性地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
净土变相图最初创作的目的也是为了说明修观想的。然而,极乐世界的美妙,恐怕只有见过和观想成就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绘画只能非常粗略地以这个世界最美好的想像尽量体现极乐世界的清净法乐,再对照我们这个世界种种苦与秽,这样来增进我们厌苦欣乐,厌离娑婆无常苦,欣求净土涅盘乐。
二、选择念佛,疾速成佛
南侧条幅画的是未生怨,描述频婆娑罗王与阿闍世太子是如何结怨的。画面中有一草庐,是仙人修行之所。频婆娑罗王指挥众人围困仙人,逼迫其自尽。而後仙人投胎为阿闍世太子,报复了频婆娑罗王──阿闍世太子受到提婆达多的挑唆,造下杀父禁母的五逆重罪。这个画面是此窟观经变的独特之处,从未见於别处。
《观经》中,对频婆娑罗王和韦提希夫人的修行和成就都有所交代:频婆娑罗王在幽闭时得目犍连日日授八戒,又得到佛光照耀其顶,遂得阿那含果(声闻乘之中的第三果,得证此果位的人将不再回还欲界,而证涅盘。此位须断尽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证得之);韦提希夫人在第七观华座观时得无生法忍。
而《观经》反面主角之一的阿闍世王後续如何却没有交代,不禁令人好奇,这个杀死父亲,又差点杀了母亲的恶王最後结局呢?《大智度论》中交代了阿闍世王护持五百罗汉第一次结集经典,显然那时他已弃恶从善。那麽他是如何从夥同提婆达多与佛教僧团作对,骂「沙门恶人,幻惑咒术」,转变为佛门护法的呢?
佛教经典论释中提到阿闍世的有几十部之多,其中《阿闍世问五逆经》《阿闍世王授决经》《佛说阿闍世王经》说得比较详细。这三部经也都说在王舍城灵鹫山,内容贯穿阿闍世夺取王位之後恐惧、悔恨,继而忏悔、求法,通过闻法接触疑惑;最终,佛陀入涅盘前授记他成佛。所以《观经》未生怨的故事看似是悲剧,最终结局却是圆满的。《阿闍世王授决经》讲述了佛授记阿闍世成佛:
佛便授与王决曰:
「却後八万劫,劫名喜观,王当为佛,佛号净其所部如来,刹土名华王,时人民寿四十小劫。」
但阿闍世王走的是闻思修、自力修行的普通修行之道。他杀父禁母之後心生恐慌,怕受到因果报应,而事实上他也确实到地狱转了一圈。但因为他生前已皈依佛,听闻佛法,供养三宝──《佛说阿闍世王经》中说,他听法後消除如须弥山那麽大的罪业,还剩余如芥子那麽小的罪业,并且得柔顺忍(意指慧心柔软,能随顺真理),所以在地狱并没有受苦,转了一下就上生天上。在天上、人间轮转了很多次,每一世都精进修行,劝人信佛,八万劫之後成佛。众人听到佛授记阿闍世成佛,都觉得很奇特,这样的五逆恶人,看上去必定要在地狱受长劫苦的,竟然也能成佛!舍利弗等不禁感叹:
不敢说人某趣地狱,某当灭度。
所以者何?群生之行不可思议。
《佛说阿闍世王经》中说,阿闍世前世已供养七十二亿诸佛世尊,才有他这一世的信佛因缘,而他这一世也是种下了成佛的远因,八万劫之後才出家修道成佛。
再回头来看《观经》中韦提希夫人,她走的是信解脱道,一见极乐净土的庄严景象就发愿往生,当场证得无生法忍,命终之後必生净土,快速成佛,可谓当生成就。
说快慢也只是以我们凡夫的时间观念而言的,到了极乐净土,那是究竟圆满的报土境界,还有什麽先後快慢之说?往生时即是成佛时。
世尊在讲了十三定观之後,无问自说了散善九品,最後以下品下生这样五逆十恶的极恶之人实现从地狱到成佛的大反转,演绎了佛法最不可思议的法门──这样的恶人,临终十念念佛,佛与圣众即持金莲花迎接他往生净土。
法然上人在《选择集》中归纳了《观经》的三种选择:一是选择摄取,二是选择化赞,三是选择付嘱。
「选择摄取」:阿弥陀佛佛光虽普照众生,然唯摄取念佛之人往生净土。
《观经》之中,虽明定散诸行,弥陀光明,唯照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云选择摄取也。
「选择化赞」:弥陀化佛唯赞念佛,没有提其他的。
下品上生人,虽有闻经、称佛二行,弥陀化佛选择念佛云:
「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故云选择化赞也。
「选择付嘱」:《观经》最後,释迦佛唯选择念佛,而没有选择定善、散善。
又虽明定散诸行,唯独付嘱念佛一行,故云选择付嘱也。
这三个选择可归纳为选择念佛,念佛是释迦佛、阿弥陀佛和一切诸佛所选择的终极行法,是末法众生最後的希望。
我们既不必嫌恶阿闍世躬身杀父之罪,也不必艳羡他竟然第二生就脱离恶趣,无始劫以来,我们什麽坏事都做过,而一向念佛的我们,今生是生死轮回中的最後一生,下一生将在极乐净土莲花池中重生!
佛昀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