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慈悲、諸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
繼續我們的講題「選擇念佛」,今天要談的是「菩薩的選擇」。之前講了「三佛的選擇」,就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還有十方諸佛。由於菩薩也是同樣接受佛的教導,所以菩薩的選擇也會跟佛是一樣,但是,菩薩自己是沒有能力來選擇要「往生極樂世界」的,因為這個「法」是佛的境界。在八萬四千法門中,菩薩要選擇往生淨土恐怕就比較難,如果沒有佛的「介紹」或「引導」,菩薩是不會有這樣選擇的。
雖然說佛以下的眾生能往生淨土,但也都是因為「佛」的力量去往生的。就好比在《觀無量壽經》當中,釋迦牟尼佛為韋提希展現光臺,在光臺裡面就「顯現」二百一十億的諸佛淨土,然後「暗中」的為韋提希「選擇」了極樂世界。同樣的,在各個經典當中,佛都暗中在「指引」眾生往生到淨土,那「菩薩」在這當中也是一樣的,也是接受佛的「教導」去往生的。
修行人最怕的是固守自己本來的觀念,當他聽到有「他力救度」,或者阿彌陀佛「本願力」功德的時候,通常下意識就會產生排斥,也沒有好好的去思維「救度」、「他力和自力」的教理差別。
當然,一般人對於法比較不深入,所以對於念佛法門也不是很固守。比方說,我們講念佛很好,也許他也會一起加入來念佛,可是一旦有人介紹其他法也很好,他就又去試試了。
總之,一般人對「法」,並不會把它當成「生命」,因此會搖擺不定。但是修行人是不一樣的,他經過長時間的薰習,已經建立了穩固的知見,而且把這個知見當成是自己的「生命」,不會輕易地退讓。所以,要使這個自力的人,改換另一種教理系統,從這個法換到那一種法,尤其是「淨土法門」,全部是「他力救度」這樣的教理思想,肯定就是非常難得了。
舉一個例子,唐代玄奘大師,他從印度留學回來之後翻譯了大量的經典,不過他所崇尚的是「唯識學」,他自己有能力去分辨細膩的「教理名相」,同時也有智慧創造「一宗一派」,可以說是當時佛教中最頂尖的人物了。他有智慧去觀察,也知道能夠契入「唯識學」這樣的法,但這樣根機的人是很少的,絕多數人是無法理解那麼細膩的教理名相。
玄奘大師翻譯的眾多經典中,有一部《阿彌陀經》,玄奘大師翻譯的經名叫《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這一部《經》我們也熟悉,經典中的詞句也都很有名,比方說:「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只要「稱念」這句名號的眾生,「臨終」就會有阿彌陀佛現前來迎的「利益」。《經》文上說「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就是「決定」可以「往生」到淨土去親近阿彌陀佛,而且直接在那裡「成佛」。
玄奘大師翻譯的這部《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非常忠於原文,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經名《阿彌陀經》,只不過翻譯了「六方佛」出來讚歎而已,可是玄奘大師卻如實地翻譯了「十方」,而且所譯的詞句也都是非常的好。因此古人就把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叫做「舊譯」,玄奘大師翻譯的叫做「新譯」。因為玄奘大師翻譯了很多經典,而且重複地把過去的翻譯經典重新譯了一次,所以在鳩摩羅什大師以後,就沒有人能像玄奘大師這樣,得到這麼高的評價與聲望,可見玄奘大師確實非常瞭解《阿彌陀經》對於後人這種攝受的功德。
然而,就他自己來說,還是無法放下「唯識學」的學說與教理。當然這是他個人法上的選擇,所以他自己後來就不往生極樂世界,而直接到兜率淨土去了。
另外一方面來講,像玄奘大師這麼有智慧的人,要徹底地放下所學,把自己完全放空,然後全身心的歸命阿彌陀佛,就當一個老實的念佛人,確實非常不容易的。玄奘大師都這樣了,何況是根機、修行都比玄奘大師還要高的大菩薩,要勸他們來學習淨土法門就更難了。
所以,佛勸菩薩往生淨土,一定會有兩個步驟:
第一是折服。
第二是攝受。
怎麼樣折服呢?首先「斥惡令謙」。就是斥責他,也就是先貶菩薩是少善根、少智慧的,怎麼這麼說呢?在《無量壽經》下卷有這麼一段記載,佛呼喚彌勒菩薩說:「你彌勒菩薩無始劫來也教化了很多眾生往成佛的道上走,可是在這之間,你自己還有很多的眾生,也是不斷的在生死流轉,一直到今天。」然後釋迦牟尼佛又說:「汝今亦可自厭生死老病痛苦,惡露不淨,無可樂者,宜自決斷。」
那什麼叫「惡露不凈」呢?就是我們生死的這個色身,它是九孔常流不淨,涕唾啊屎尿這一些,整個就是生活在污穢的環境當中。所以佛就斥責彌勒菩薩說:「你呀,現在就跟這些眾生一樣,都是生活在娑婆世界,都有這種苦惱,所以應該要趕快決斷,放棄目前所學,然後專精於淨土法門,不宜再這樣拖拖拉拉的這樣下去。」結果彌勒菩薩就遵守佛的教導說:「如教奉行,不敢有疑。」
以佛的立場、高度看下來,其實就是期望彌勒菩薩趕快成佛,來救度娑婆世界的眾生,然後一樣的把淨土法門再傳承下去,是「愛之深責之切」,所以就催促他說,這個「等覺」有什麼好自滿的呢?將來彌勒菩薩責任重大,要擔負起整個娑婆世界眾生的生死,還有慧命的成長,所以長劫流轉已經到今天了,還差一個位階,但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要儘速的歸命阿彌陀佛才能夠快速自利利他。這是折服。
那折服了之後,接下來當然就是「勸信」了。在《無量壽經》的卷末也說:「是故彌勒!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聞是經法。」《無量壽經》是說「過」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的大火,去聽聞《無量壽經》。那善導大師就體會佛的意思,直接說:「設滿大千火,直過聞佛名。」就不再講聽聞《無量壽經》了,而是「直接」說「聽聞」阿彌陀佛的佛名。因為阿彌陀佛的佛名是這一部《無量壽經》所要「勸信」的宗旨,所以善導大師直接就把這部《經》的「要點」講出來。
那為什麼要「通過」三千大千世界的大火,去聽聞這樣的一個法門呢?「所以者何?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有很多菩薩想要來聽這一部《經》,或者聽說有這一部《經》,但因緣一直不成熟,無法聽到。這個意思就是說,那些悲心深重,精進勇猛的菩薩,如果想要發起這個廣大的教化力來救度眾生,成就自己的佛道,就會想要聽聞這個淨土法門,然後快速地來行菩薩道救度眾生。
反過來說,如果聽聞這一部《經》而不能相信,那就代表智慧還達不到,大悲心還不夠深切、不夠深重,也不夠精進勇猛,以至於會獨自想要長劫苦行,死守自力,然後冒著墮落為「二乘」的這個危險繼續修行。
因為這個法門實在太好了,所以釋迦牟尼佛就先折服,然後勸信,勸一切的菩薩,因為菩薩是佛的弟子,所以會勸菩薩快速的成佛。那要快速成佛,就必須學習這個法門,這是佛勸菩薩的一個方式。
如果真的是一個佛弟子的話,他一定會隨順佛的教導而願生極樂。在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中就有一句話:「菩薩歸佛,如孝子之歸父母、忠臣之歸君后。」菩薩是佛的第一弟子,對於佛所說的話,一定是百分之百的奉行,就好像孝子在奉養自己的父母一樣,凡有所教導,一定都是順從的。
我們來舉幾個經證,在佛教裡頭我們最熟悉的文殊菩薩跟普賢菩薩,他們自己也發願要往生淨土。
在《文殊師利發願經》文殊菩薩發願文說:
願我命終時,除滅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國。
等覺菩薩幾乎是沒有什麼障礙,他們要往生十方諸佛的報土是任意可以往生的,但因為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國土,這樣的報土跟諸佛的報土又不太相同,它屬於佛本身的境界,是一切菩薩都進不了的,除非自己本身有涅槃的功德,所以他說要滅除自己還屬於「等覺」這樣的障礙,希望佛來接引他往生淨土。我們一般說,文殊菩薩是「大智文殊師利」,那麼要稱為大智的話,你就必須先「往生淨土」才堪稱為「大智」,才能把這樣的智慧發揮到極限。
普賢菩薩在《普賢行願品》中說: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這首發願偈跟文殊菩薩的發願偈幾乎一模一樣的。
在這首偈的後面又繼續說:「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普賢菩薩有十大願王,但是「十大願王」也不可能完全就在他還是等覺位的時候全部實踐,必須要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這個十大願王才可以完全的實現出來。也就是說,不管是文殊還是普賢,這兩位大菩薩的「智慧跟願力」,都必須要完全在往生極樂世界的時候才能夠展現出來。
我們知道,有大願一定是背後有大慈悲心,大慈悲心也是因為有智慧為前導,才有可能實踐的比較好,所謂「悲智雙行」,這是把菩薩道推展到極致的必經道路,也就是成佛。極樂世界是成佛的必經的途徑,所以不論是凡夫,還是像文殊、普賢這樣的大智慧的菩薩都一定會選擇往生淨土,願生彼國之後,圓滿大願跟大智。
天親菩薩《往生論》有一首偈說:「速滿足功德大寶海。」要成就佛果,是必須要在往生極樂世界之後才有可能實現的。
大勢至菩薩也是選擇以念佛來攝化眾生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念佛圓通章》是《楞嚴經》中的某一個小部分而已,可是只要一瞭解淨土法門的殊勝,就會知道釋迦牟尼佛在自力的經典當中,就夾藏了這麼一個勸眾生念佛往生淨土的法,大勢至菩薩就是這一品的敘說者。他說他因地的時候,是因為念佛獲得利益而能夠證到高位的菩薩,今天他來到娑婆世界,隨著釋迦牟尼佛出現來教化眾生,同樣的也是以念佛來勸眾生往生淨土。
大勢至菩薩是這樣,那觀世音菩薩就更不用說了。
在善導大師的《般舟讚》就講了一首偈:
救苦分身平等化,化得即送彌陀國。
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以各種形相來給眾生利益,化解災厄。但其實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眾生都能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菩薩的選擇,從根源來講,是因為佛的力量使他們選擇了凈土;若以自力來講,也是以念佛來快速成就佛道。當然菩薩所做的也不僅僅是這樣,最重要的就是救度眾生。救度眾生仍然不是靠自己的願力來救度眾生,菩薩自己當初所發的願再跟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念佛必定往生」的願力比較起來,都顯得非常的薄弱。所以,最後還是乘著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樣的願力來教導攝受眾生。
所以菩薩的選擇,向上,成佛要靠淨土法門,下化,度化眾生也是要靠淨土法門。這必須是要深入淨土教理之後才能理解。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民國112年(2022)6月8日,講於「淨土宗美國念佛共修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