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二尊教?
唐朝善導大師是中國淨土宗的宗祖,他集記 (撰著)《觀經四帖疏》,分為四卷,詳解《佛說觀無量壽經》。他在開卷前的「勸眾發願歸三寶偈」清楚明確地指出:「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就憑這句話,我們可知善導大師是開宗的祖師 (宗祖),《觀經四帖疏》是一部研修淨土法門者必讀的開宗典籍。
又在《觀經四帖疏》的〈跋──後記〉中,善導大師自白曰:「某今欲出此《觀經》要義,楷定古今。若稱三世諸佛、釋迦佛、阿彌陀佛等大悲願意者,願於夢中得見如上所願一切境界諸相。於佛像前結願已。」果然,他「自此以後,每夜夢中,常有一僧而來,指授玄義科文。既了,更不復見。」因此,此書已被受尊崇如經,稱為「楷定疏」、「證定疏」,印光大師更說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此書是「佛說」──阿彌陀佛所說的!我們又可知《觀經四帖疏》對研修淨土法門者是何等重要,是淨土宗教義和行持的指南。
只可惜此寶典在唐末之後,因武宗滅佛及多次法難,已在中國失傳千餘年。諸師雖知有其書而無緣覽閱。直至清末時,此疏才從日本回流,重現中國,並得以再度弘揚。但因多年沒有此疏作為正明法統,中國淨土宗的發展與他宗混雜一起,沒法突圍而出,故其本來面目亦不能復現。
話說回來,為什麼善導大師廣開淨土宗,要乘二尊教?大家都知道一世界一佛,釋迦世尊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所以,原則上,一切佛教宗派開宗,當依止於釋尊的教化,理應別無他教?除了釋迦世尊外,為什麼善導大師還要開示另一位世尊的教化,為淨土宗立宗呢?究竟這位世尊是誰?他的教化與釋尊有何不同?弄清這些問題,有助全面地了解淨土法門的根本義理和行持。若研修淨土法門者能深明這位宗祖立宗之根本大義,必可釋去疑情,信心堅固,必生淨土!
二尊二教的定義
何謂「二尊教」?二尊者,即釋迦世尊,他是娑婆化土的教主;另一位是彌陀世尊,他是安樂國 (極樂世界的別名) 的大能人。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云:「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善導大師為「要門」和「弘願」所下的定義,十分重要,字字珠璣,諸君宜細意琢磨及謹記之。
善導大師將釋尊的一生教化歸入二門,即定善門和散善門。定善是息慮以凝心,是戒、定、慧「三學」之一,是禪定工夫;散善是廢惡以修善,是世、戒、行「三福」的統稱,兩者合而為「福慧雙修」!明顯地,釋迦世尊的教化是自力教。若淨土行者以自力修福修慧,迴向發願,求生淨土,善導大師稱之為「淨土之要門」。為何名「要」?因其至緊要的地方在於「迴斯二行,求願往生」。
淨土法門對迴向的意義
迴,即迴向也。一般來說,迴向是「奉獻」,將自己所修來的功德或福德奉獻出來,轉贈別人。大乘菩薩皆發無上心,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故此行菩薩道者必將所得的功德,普皆迴向給法界眾生,不留為私己所用。然而淨土法門的迴向--迴斯二行,求願往生,又有什麼意思呢?若將兩句話合起來,就是「迴向發願心」,即《觀經》所提及的「發三心」之一。迴向發願心,就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普皆迴向給法界眾生後,同時改為以「求願往生」彌陀淨土之心,轉向進入淨土法門!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以「二河白道」喻,解釋淨土法門的「迴向發願心」,云:「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以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又,一切行者,行住坐臥,三業所修,無問晝夜時節,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迴向發願心。」
迴向發願者,迴捨娑婆,向求極樂,迴轉自力,歸向他力 (彌陀的救度),如喻中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水火者,喻貪瞋;白道者,喻願生之心。信順二尊,一遣一喚,豈能不一心正念直去!若我等凡夫能無餘無間地常作此想,必能乘佛願力,得生彼國。
釋迦世尊所開的淨土法門
「要門」的特點不在於念佛--專稱佛名,而在於以自力修諸功德──定善(修慧)和散善(修福),所以,行者至緊要「迴向」和「發願」,即可在臨終時蒙佛接引,得生淨土,如阿彌陀佛的第十九願所承諾。「要門」可說是自力,或自他兩力的淨土法門。
或許有人另作他想:自力修福慧,求功德,積德本,作資糧,迴向彌陀,迴向淨土,求生淨土,所謂「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並不是迴向給法界眾生。不過,大家不妨想一想:彌陀淨土是彌陀的清淨大願業力所成,十劫以前已經圓滿具足,依正莊嚴,一切皆是彌陀變化所作。極樂世界既是彌陀的圓滿報土,我等凡夫怎能拿自己的有漏不實功德,去莊嚴彌陀無漏清淨報土?阿彌陀佛平等地迴施給十方念佛眾生的光明名號、真實功德,亦沒有要求我等凡夫以有漏不實功德作條件交換,所以我們不用自以為是,強行迴向,莊嚴淨土。何況,末法惡世罪惡凡夫的障惑深重,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更無出離之緣,豈談得上功德!
彌陀世尊所開的淨土法門
前文交代了釋迦佛末法之遺跡--開淨土宗之「要門」,下文將帶出彌陀佛的別意--淨土宗之「弘願門」。
彌陀的教化有別於釋尊,因為他己發了和成就了四十八大願及極樂淨土。善導大師引《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所謂弘願者,即第十八願,是根本之願--本願。
若然阿彌陀佛沒有成就第十八願,眾生亦沒有被救度,得生淨土,淨土法門亦無由而生!阿彌陀佛成就了第十八願後,即以酬因之身,主動地、平等地、無條件地救度十方眾生,接引他們到其國土,故善導大師云:「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如上段所言,極樂世界既是彌陀的圓滿報土,唯佛能知、能見、能入。我等凡夫若不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又怎能得生呢?
彌陀的教化在於本願,十方眾生只要信受彌陀的救度,順彼佛願,上盡一形,下至一聲,專稱念彌陀佛名--即「南無阿彌陀佛」,以此「本願稱名」的念佛方法,必得往生。因此,第十八願又名「念佛必生願」。
二尊二教的比較
明顯地,彌陀世尊的教化是他力教。此教有別於釋迦世尊的「要門」──以自力修福慧,求功德,積德本,作資糧,迴向彌陀,迴向淨土等等。「弘願門」的特點在於順佛本願--第十八願,信願念佛,專稱名號,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是全仗他力的淨土法門。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開了釋迦世尊所教的要門和彌陀世尊所教的弘願門後,隨即說:「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一遣一喚,配合得天衣無縫!
其後,他分析《觀經》的宗旨時,云:「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何以一經會有兩宗?前者正是釋尊教 (淨土宗的要門--觀佛),後者是彌陀教 (淨土宗的弘願門--念佛),再一次證明善導大師以二尊二教開宗,細判淨土宗要、弘二門,有助和會他宗諸師對淨土宗的異解、異見、異行,意義重大。
一心迴願往生淨土,如要門的定義--迴斯二行,求願往生。就釋尊的教化而言,行者祇要「一心願生」,即蒙佛接引,可得往生,如第十九願所說。但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末段總結淨土法門的二尊二教時,明確地指出:「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可知,善導大師暗示一個重要訊息--廢要門,立弘願門。雖然兩者都是淨土法門,但兩者孰輕孰重,在取捨之間,仍在乎個別研習淨土法門者之心也!
2013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