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返回台中探視雙親,父親今年79歲罹患巴金森式症已17年餘,期間曾跌倒踤斷肩胛骨,幾乎形同殘廢,起居三餐全依賴75歲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母親照料,晚年兩人相依為命。
前幾次返家母親抱怨,父親經常在半夜驚醒、狂叫,說有小妹妹躲在衣櫥,要去趕她走,有男子在房間走動,及胡言亂語喊救命,我並不懷疑這是母親精神狀態不佳所捏造,應是如上人所開示,人因年老衰弱冤親債主來犯。憂心不捨父親老邁時,遭受身體心靈的折磨,由於家人不信神佛,我僅能於探親機會,述說念佛的功德及放念佛機,10月中旬探親時,我在父母房間貼「阿彌陀佛」莊嚴佛像,感覺灰暗髒亂的房間光明起來。
此次返家母親說父親半夜未再驚醒,但會胡言亂語,說母親有男朋友,且與大哥一同偷父親8萬元,時常要拿棍子打她及大哥。由於小時候母親曾因精神病,被男人誘拐離家,父親父兼母職照顧三個小孩,無怨無悔,母親自行返家後,對母親不離不棄,大哥從小備受關愛,但性格隨性,不負責任,從買房子、舉債還債,孩子的生活及學費,父親不遺餘力出錢出力。
父親年輕時忍辱負重的壓抑情緒,年老時無法克制,情緒全暴發渲洩出來。一日,當我正準備父母的午餐,父親無緣由的大聲說:有大哥的法院傳單,寄到我二哥家,要我陪他去取單,我不予理會,他行走如常人般地,神情惡狠地轉身走向母親,高聲罵她台語三字經,且作勢揮拳要打人,母親驚嚇縮倒在椅上,目睹這一刻我也忍不住氣,想要上前制止及回罵,心裡卻是淌著淚水。
那一幕如同惡魔上身的電影劇情,久久無法釋懷,我可愛的父親到那裏去了?
11月19日下午小組在書院共修,我向上人稟告此事,並請上人開示。
上人聽後,開示:
第六意識是後天教育的,人臨終之時,第六意識的作用就會逐漸消失,第八意識之中,強有力的種子,或平時壓抑的念頭,就會浮現,就如國王不在,國中無王,各地角頭就蜂湧而起,爭相為王。所以我們平常要「誠實」,要「內外一如」,不要客套掩飾。
《四書》之〈大學〉「誠意章」說:「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慎其獨也。」內心所思所念的,即使一時壓抑,不使流露,或雖流露,卻加以粉飾,但有一天必會如實呈現。俗話也說:「有諸內,必形諸外。」因此,修身養性的君子,首先必須「慎獨」,人所不見,自己獨處之時,也要戒慎恭敬,正心誠意,不起歹念,亦不苟且。心想什麼,言行就是什麼,否則表裏不一,如《大經》所言:「心口各異,言念無實。」
〈大學〉「齊家治國章」又說:「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領導者要「愛民如子」,照顧、疼愛下屬、老百姓,猶如疼愛、照顧自己親生的嬰兒。「如保赤子」一語,很接近佛教的核心思想,佛教講「慈悲」,講「萬物一體」,因此學佛者,要「愛民如愛自己的嬰兒」,以「如保赤子」之心,來「仁民愛物」。若有「如保赤子」的真心、愛心,來待人處事、治理國政,雖未成就,但離成就不遠。
人平常要培養慈悲心,疼惜親人眷屬,善待一切眾生,不腹誹,不蓄恨,不虛假,不諂曲,即使老年失智,也會如此顯現。
所以我們「宗風」就說:「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懷虛假,不行諂曲」、「凡事真心,凡事愛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要如此存心,因為「誠乎中,必形於外」。內有此存心,外則能不加勉強,自然會流露,這就是「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的道理,我小時候讀到這一段,就很感動,很喜歡。你們都曾為人父母,你們當初如何對待自己的嬰兒,現在就如何的對待他人。
臨終時,此世的福報將盡,自己身上的光明漸漸暗淡,冤親債主就會靠近、干擾。人的福報,會顯現在容貌上,如果福報漸減,就會顯現在印堂、容貌上,而「天人五衰」,最先失去的就是「身失威光」。
可念佛迴向父親,以父親的名義布施,能讓父親念佛更好。父親的財物不要拿,全部為做功德。另外,設法導正父親對錢財的觀念,告訴他,世間財物一點也帶不走,真正能夠帶得走的是善事與功德,要把財物換成善德,則點點滴滴都帶得走,點點滴滴都功不唐捐。
(2006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