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來沒有「死」的說法,「死」的名字是從這個身體得來的。為什麼?因為神識來依託這個形體,於是形體生長,所以叫作「生」;因為神識離開這個形體,於是形體朽壞,所以叫作「死」。這個神識,就是「我」;這個形體,是「我」住的房舍。「我」有來有去,所以房舍有成有壞。
然而,所謂的「生」其實並不是生,只是因為神識來到而形體合成罷了;所謂的「死」其實也不是死,只是因為神識離去而形體分離罷了。世上的人不知道神識,只是見到形體,於是喜悅生而厭惡死,不是很悲哀嗎?
神識是從哪裡來的呢?是隨業緣而來;神識又往哪裡去了呢?是隨業緣而去。「業緣」是什麼?就是造作者造有人間的業,神識就隨著業生到人間;造作者造有天上的業,神識就隨著業生到天上;若是造作阿修羅的業,神識就隨著業生到阿修羅道;若是造作三惡道的業,神識就隨著業生到三惡道……於是就輪迴六道,沒有出離的時候。
然而,從無始劫以來,神識投胎換殼,不能久留在一個地方。為什麼這樣呢?因為我們造的業不是長久不盡的,所以神識也只能暫時依業而住,業盡形體就壞了,形體壞了神識就沒有依靠,就又隨著我們今世所造的業而去了。
譬如人建造房屋,必定要住在其中;人做出飲食,必定要享受味道。所以,造什麼樣的業,必受什麼樣的報,這是自然的道理啊。
那麼,我今世的所作所為豈能不慎重?而要直脫輪迴,永離苦惱的方法,沒有比往生西方淨土更好的了,所以不可以不修啊。
原文:
人初未嘗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體上得之。何則?以神之而託於此,其形由是而長,故謂之「生」;以神之去而離於此,其形由是而壞,故謂之「死」。是神者我也,形者我所舍也。我有去來,故捨有成壞。
然則生者非生也,以神之來而形成耳;死者非死也,以神之去而形壞耳。世之人不識其神,徒見其形,乃悅生而惡死,可不為悲乎!
且神之來也,何自而來哉?蓋隨業緣而來。神之去也,何自而去哉?蓋隨業緣而去。「業緣」者何哉?其所作者人間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人間;所作者天上之業,神則隨之而生於天上;若作阿修羅之業,神則隨之生於阿修羅;若作三惡道之業,神則隨之生於三惡道。是輪迴六趣,無有出期。
然則神者,自無始以來,投胎易殼,不得久留於一所。所以然者何哉?以吾所造之業,非久而不盡者,故神之舍於業也,業盡則形壞,形壞則神無所舍,又隨吾今世所造之業而往矣。
譬如人造屋宇,必居其中;人造飲食,必享其味。故造如是業,必受如是之報,蓋自然之理也。
然則吾今世所為,豈可以不慎哉?欲直脫輪迴,永離苦惱者,無如西方淨土,故不可以不修也!
(摘自《龍舒淨土文卷第三·普勸修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