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磐法師、在座諸位法師慈悲,諸位蓮友大德:南無阿彌陀佛
一、提問:
(一)念佛人日日念著南無阿彌陀佛,但為何說:「是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二)念佛的心態,對念佛人有何影響?
二、念佛的真義:
一生專弘《彌陀要解》的道證法師(2003年預知時至,安詳念佛生西)在其最後遺言說道:「我現在要講的話很重要,你要記住!我現在是用盡全身的力氣講這些話……。念佛的心態很重要,你知不知道念佛的真義?念佛的心態是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我已經完全明白、瞭解了!」
此為道證法師對其弟子的最後開示,也是道證法師臨終見佛時,徹悟念佛的心態「不是我在念佛」的自力,而是完全仰仗「佛在念我」的他力。
道證法師往生前回憶其出家歷程,曾說到:初出家時,我拼命念佛,那時在拼晝夜24小時念佛⋯⋯因為我病已經這麼嚴重了,死在眉睫,真的會緊張,我很害怕不能往生,睡覺的時候,都不太敢睡。後來,我在修行中漸漸體會出念佛的心態要對,必須以感恩的心、有信願的心來念佛。每一聲佛號都是湧自感恩、信願的心,而不是用多少句佛號來跟阿彌陀佛交換往生。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佛的大慈悲是沒有理由的,只是希望你安樂!只是一心一意要救度你!同樣是信願念佛,如果觀念對了,心態對了,就很輕鬆愉快;否則的話,連念佛這麼舒服的事情都會變成壓力。(念佛,心態一定要正確/道證法師)
三、窮本溯源:
對於念佛心態或念佛真義的探究,仍得回歸我們淨土宗的本源——第十八願。第十八願願文「欲生我國」——雙屬生佛。站在阿彌陀佛的角度:就是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的呼喚。站在眾生的角度:就是願生彼國,真正願生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參閱第十八願講話第五章/慧淨上人)。
第十八願「欲生我國」這四個字,充分顯露阿彌陀佛對我們十方眾生的悲心呼喚。但一般人就第十八願「欲生我國」的了解,多只局限在眾生的角度,忽略了這是阿彌陀佛主動積極對我們十方眾生悲心與救度的呼喚。
《莊嚴經》:「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古德偈語「日夜望兒歸」:「時光減處命光微,到眼繁華轉眼非;莫在險途貪五欲,彌陀日夜望兒歸。」 阿彌陀佛迫不及待地要把我們拉出三界火宅,離開無邊的苦海,把我們救到極樂世界,去受「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涅槃之樂。這就是佛的悲心。所謂「金臂遙伸垂念切,眾生何事不思來」,阿彌陀佛持著蓮花,伸著長長的手臂要接引我們,而垂念深切,好像慈母倚靠著門邊,望眼欲穿地盼著遠方的遊子,早日歸來。這些話很能貼切地解釋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悲切的招喚、呼喚。
四、我們要深切地感受「欲生我國」這個四字:
阿彌陀佛既然主動積極招喚十方眾生回歸其淨土,自然須設想到眾生如何回歸淨土,而預先為十方眾生完成回歸淨土所須的一切功德資糧,令願生淨土的眾生,得以滿願的進入淨土,得究竟真實之樂,如《無量壽經》所云:「惠以真實之利。」否則,空有主動之招喚邀請,惟應其招喚邀請而願生的眾生,卻無法(無力)進入極樂淨土,豈不是阿彌陀佛的呼喚等於空談而不切實際。試想,佛乃大覺者,是真語者,是實語者,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怎會讓眾生空歡喜一場。要不成為空談,阿彌陀佛就必須為我們完成往生這樣一個殊勝高妙淨土的功德,來送給我們。
兆載永劫前,在我們還不知也不懂得祈求的時候,阿彌陀佛就在為我們發願修行,為我們建設極樂世界,為我們完成名號的無上功德,這些我們完全不知道,我們都只是坐享其成而已!阿彌陀佛救度我們是主動積極的,並不是因為我們的祈求、拜託才救度,也不問所救度的對象是什麼樣的眾生,完全不講任何條件。
十劫以來直到今日此時,阿彌陀佛日日夜夜、時時刻刻都在呼喚我們接受他的功德願力,接受他的救度,往生他的極樂世界。我們要深切地感受「欲生我國」這四字裡面有阿彌陀佛的悲心,阿彌陀佛的心血,阿彌陀佛的眼淚。文雖只有四個字,但內涵卻很深。
五、阿彌陀佛用什麼向十方眾生呼喚 「欲生我國」?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悲心的顯露,悲心的呼喚。阿彌陀佛用這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來喊我們「欲生我國」。阿彌陀佛從極樂世界呼喚我們,一直呼喚到娑婆世界,也拜託十方諸佛一起來呼喚我們,我們有沒有聽到呢?靜下心來就會聽到阿彌陀佛的呼喚之聲。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成就偈:「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光明,名號是有聲音的光明,光明是沒有聲音的名號,名號與光明是一體的。
六字名號不是從凡夫眾生或虛妄生滅的三界中生出的。有一首偈說:「雖謂我稱並我聞,實是彌陀招喚聲。」六字名號是阿彌陀佛十劫來,向我們親切呼喚的聲音,是極樂純音,圓超萬法,乃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實相法。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的生命,阿彌陀佛的本體,同時是阿彌陀佛呼喚我們的心聲,也是我們答應阿彌陀佛的心聲。在這句佛號裡,有佛的心,也有眾生的心,我們跟佛在六字名號的聲音當中會合,一體不離。
這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我們縱然不懂就是「欲生我國」的呼喚,但只要能念就可以。像鸚鵡、八哥這些鳥,只要念阿彌陀佛名號,自然乘佛願力,往生極樂世界。念佛往生極樂淨土,乃完全仰靠佛力(彌陀本願力),絲毫不依靠九界眾生任何自力。阿彌陀佛以兆載永劫的大願大行,完成極樂淨土,圓滿不可思議的名號功德,白白無條件地送給我們,令稱名願生的十方眾生,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六、淨土法門是呼喚的法門,眾生盡形壽稱名願生,就是回應:
佛是無心的,但是佛以眾生心為心,所謂: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阿彌陀佛一直呼喚我們要領受他的功德,趕快回極樂世界。好像父母寄錢給遠方子女,就是希望子女能早日拿到錢過好日子,有資糧早日回家。現在阿彌陀佛從西方淨土傳來「欲生我國」悲切呼喚聲「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要答應,要回應「願生彼國」,然後就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一生都不改變。
我們如果認為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可是那一尊佛卻高高在上,遙遠在十萬億佛土之外,必須我們在這邊痛哭流涕地哀求、念佛,才能感動阿彌陀佛,看阿彌陀佛的臉色,如果是這樣的相信,那就不是真正的相信。
要相信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是為我們建設的,六字名號萬德洪名是為我們成就的,完整地送給我們。能夠這樣的話,阿彌陀佛的心和我們的心就是心心相印,感應道交,阿彌陀佛就保證永遠攝取護持我們。我們決定可以離苦得樂,往生極樂世界,圓滿菩提,廣度有情。不瞭解這種道理的人就會雜修雜行,以此迴向往生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作條件交換,再祈求說:「阿彌陀佛,我迴向這些功德,您看這樣夠嗎?應該夠了吧?將來請您來接引我,不要把我忘記了!」這樣就是不瞭解佛的悲心,和佛還沒有感應道交(參閱彌陀的呼喚聲:父母寄錢喻/慧淨上人)。
阿彌陀佛在十劫以前就呼喚著我們,十方眾生啊,我要把這個法送給你們,望眼欲穿地盼望十方的眾生兒女回到極樂世界來。阿彌陀佛呼喚我們,我們就回應答應他。怎麼回應呢?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回應!我們以為是「我在念佛」,錯了!其實是「阿彌陀佛在念我」(參閱我們以為是我在念佛,其實是「佛在念我」/慧淨上人)
七、結語:佛在念我,聞信名號大歡喜!
念佛往生,全乘佛力,是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阿彌陀佛有救度我們的大願大悲心,又有攝取不捨的光明威神力,無所障礙。我們聞信名號,無疑無慮,歡喜感恩安心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生永不改變,與佛一體不離,人中芬陀利華,此乃世間第一等幸福的人。願仁者共勉!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