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本是他力的法門,安樂的法門,《無量壽經》即云「(我)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令諸眾生,功德成就」「一切恐懼,為作大安」。然時下多有行人,口雖稱名,心卻難安──念佛要兼帶自力吧?佛還須我念,這總是自力吧?若全乘他力,還念佛幹什麼?全乘他力,諸善萬行還修嗎?──種種疑惑,縈繞心中。
其實「念佛往生全乘他力」之義,淨宗祖師曇鸞大師早已判明,其《往生論注》有言:
難行道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
……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今的取三願,用證義意:
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
以斯而推:他力為增上緣,得不然乎!
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為令行者,安心稱名,今就此義,試而論之。
一、力的定義
所謂力,即是能夠達成目標的力量。就能否達成目標而言,可判定有力或無力;能達成則有力,不能達成則無力。
學佛就近期目標了生脫死而言,無論行者依何種力,能夠達成,即是有力;不能達成,即是無力。譬如有人,欲過一丈之懸崖,能夠跳過,即是有力;不能跳過,即是無力。不可說:「我雖未跳過一丈,但也跳了九尺,還是有力的」。因其雖只差一尺,但必墮崖中,粉身碎骨,如同毫無力量一般。此就目標而論,不就努力而說。努力不等於有力。
進而言之,若行者以自身的力量,了生脫死,此力可稱「自力」;若行者仗外在的力量,了生脫死,此力可稱「他力」。
二、佛教的幾種力
佛教有關「力」之名相甚多,今只就「業力、自力、佛力(他力)」而說之。
「業力」,指「貪瞋癡繫縛力」。每個人無論信佛與否都有業力,且被貪嗔癡束縛,墮落輪迴。《華嚴經》即云: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又云:從無始來,所造罪業,無量無邊,若其罪業,有體相者,盡虛空間,不能容受。學佛之人,就要準備對治、轉化乃至淨盡業力,以期了生脫死。
「自力」,指「戒定慧修持力」。為對治業力,就要修戒定慧。隨著修持程度的增加,修持力也會增加,進而將貪瞋癡伏住、斷除乃至淨盡無餘。行者達成此點,方可解脫得道,而此時所具之力可稱「道力」──伏斷淨解脫力。若不能達成,自力不敵業力,則輪迴依舊。有修行,才談得上自力;沒修行,談不上自力。雖有修行,但未了生死,亦是無力;所做乃屬凡夫有為造作,只是努力積累資糧、培植善根而已,心地未明故,有漏心生故。截流大師即言:修行之人,若無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諸善,名為第三世冤。
「佛力」,指「願行滿救度力」。淨土法門,佛力特指阿彌陀佛願行圓滿救度力。阿彌陀佛,因地五劫思惟發四十八願,又經不可思議兆載永劫修行,願行圓滿,而成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救度眾生。曇鸞大師《往生論注》言:以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故曰成就。又言: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與「自力」相對,曇鸞大師將阿彌陀佛的救度力稱為「他力」,如上引文。
三、凡夫之力
法無高下,應機則妙;藥無貴賤,對症則良。佛法修學,須機法相應;機法相離,則成戲論,難得真實利益。故預先明瞭自身根機,察知所堪之力,於佛法修行,至關重要;而在末法眾生,則尤重尤要。然我等五濁惡世末法眾生,是何根機?又具何力?
《大悲經》云:娑婆世界,諸眾生等,煩惱厚重,專行惡業。如是眾生,諸佛世界,所不容受;是一千四佛所放捨者,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摒棄,以重業故。
《地藏經》云: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淨度菩薩經》云:一人一日中,八億四千念,念念之所為,無非三途業。
曇鸞大師言:我從無始循三界,為虛妄輪所回轉,一念一時所造業,足系六道滯三塗。
道綽大師言: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一切眾生,都不自量:若據大乘….曾未措心。若論小乘……無聞道俗,未有其分。縱有人天果報……然持得者甚稀。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駃雨。
善導大師言: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佛經祖語,昭示甚明:末法眾生,罪惡凡夫──少有修善,埋頭造惡;濁惡下劣,常在生死!
修行本為了生死,然末法濁惡之凡夫,「縱發清心,猶如畫水」;妄心所作,還成妄事。曇鸞大師即言: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有漏心生,不順法性故。
故知末法凡夫,縱有修持力,但若未了生死,長遠而論,還成造罪行惡之緣,同世間癡人無異;此則雖可強名曰有力,畢竟還成無力。如此之人,欲靠自力,了生脫死,慨然無望。印光大師即言:佛法法門無量,無論大小權實,一切法門,均須以戒定慧,斷貪瞋癡,令其淨盡無餘,方可了生死。此則難如登天,非吾輩具縛凡夫所能希冀。
四、念佛往生 全乘他力
如此眾生,真真被諸佛所永久摒棄哉?八萬法門,真真無一法能救度之?
有,念佛法門──特為被諸佛所摒棄之五濁凡夫,而開顯的他力救度法門!善導大師即言: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苦惱凡夫,但信佛念佛,乘上佛力,即可往生西方,故說念佛往生全乘他力。曇鸞大師明判此「他力」之義,已如前述。
又非止大師一人,宗祖善導大師亦楷定此「他力」之義而言:
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又言: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印光大師也在《文鈔》中承續此他力之義,而言:
了生死有自力佛力之所以也。一切法門皆仗自力,淨土法門全仗佛力。
故知:「念佛往生,全乘他力」之義,乃歷代祖師之所共明。然因凡夫自力之心難息,古來多有以通途教理妨礙念佛他力之義者,印光大師即感慨而言之:
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門論淨土法門,由茲自誤誤人,而又自謂弘法利生者,不勝其多。其最初錯點,在不察佛力與自力之大小難易,以仗佛力之法門,硬引仗自力之法門,而欲平論,致有此失。使知佛力不可思議,不能以具縛凡夫修持之力相為並論,則凡一切疑惑不信之心,化為烏有。
今更引譬喻,以顯他力。曇鸞大師有喻:
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禪定。以禪定故,修習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如是等名為「自力」。又如劣夫,跨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游四天下,無所障礙。如是等名為「他力」。
劣夫以己身力,擲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飛騰自然。復可以擲驢之劣夫,言必不能乘空耶?……一切萬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千開萬閉,無量無邊。安得以有礙之識,疑彼無礙之法乎?
或有人言:「雖有佛力可乘,必得自力相助,方可往生」。
此如有人,以手執耳,欲飛昇天,必不可也;若乘飛機,則易如反掌。然此人以為,雖乘飛機,亦必兼以手執耳之力,方可飛昇。飛機之力,豈必此人放下自手方可飛昇哉?唯恐其忙於執耳,而未乘飛機也。於他力救度之中,強說兼帶自力者,與此人同。執自力者,恐其忙於求功夫,未乘上佛力,最終錯失往生矣!
五、念佛即是乘佛力
即知念佛往生全乘佛力,然如何方能乘上佛力?
善導大師言: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又釋彌陀本願言: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又言: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故知乘托佛力,有因有果。從因而論,即乘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從果而論,即專稱彌陀佛名,全因成果故,果自攝因故。善導大師即言: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又直接以「稱我名字」為「乘我願力」。
要而言之:念佛即是乘佛力,乘佛力者得往生!
或人疑曰:「雖如此,佛號總須我念,此非自力乎?若念佛往生,全乘他力,則不念佛亦可往生。」今試以譬喻釋之。
譬如有人,乘船過海。問之:「乘船過海,是船力,還是自力」?定答曰:「是船力」。若再問:「全是船力,還是有一分自力?」定答曰:「全是船力,不憑一分自力。」若言:「非全是船力。多分靠船力,少分靠自力。若全靠船力,不乘船也可過海。」則其自以為聰明,恐貽笑於大方。念佛往生亦復如是,全是佛力,不憑一分自力。
乘船過海,說全乘船力,乃為使人坐船,今聞之而棄船,可乎?念佛往生,說全乘佛力,乃為使人念佛,今聞之而不稱名,豈非莫名其妙!
然認為念佛是自力者,若能相續念佛,也不礙往生,就怕老實不下來,結果換了題目,或是將往生依賴於念佛的功夫──「以為要達到如何的功夫才能往生,達不到既不能往生」,這樣就危險了。
六、談他力的立場、方法與目的
念佛往生,全乘他力。然因眾生機情有異,故教化之時,有勸化門,有實義門。奪而予之,即勸化門;予而奪之,即實義門。若予若奪,皆以增長善根為立場,以隨順機情為原則。
若欲聖道行人入於淨土,即說全乘他力,恐其難入,反生退避之心,故權說回向自力,感佛他力,自他相應,即得往生。如是其人,本自力解脫無望,今聞白白送於之他力,或可心生歡喜,回向願生,轉聖道為淨土。此即奪而予之,屬勸化門。
例如印光大師為勸諸宗行人歸入淨土,即方便化導:「律教禪宗,皆仗自力了脫生死。所以久經長劫,尚難出離。念佛法門,全仗佛力又兼自力,了脫生死。所以盡此一生,便登不退。」「淨土法門,專仗佛力,由佛力引發自力。以佛力、法力、自心本具之力,三法契合,故得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也」。
然勸化之中必留有導入實義之楔,辯此二文:佛力者,本願威神力、光明攝取力;法力者,名號功德力;自力者,自心本具功德力。就中大師言「佛力引發自力」,而不言「自力引發佛力」者,蓋因自心之力雖然本具,不由佛力無由顯現,奪性顯修,仍歸佛力。蕅益大師即言: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若言「凡夫有為造作」即是印光大師所說「自力」,則甚違師意,不然「全仗佛力又兼自力」之語豈非矛盾?(自力有二種見解:一、自心本具功德力;二、凡夫有為造作修行,即前文所說凡夫心地未明前,從有漏心所生之「戒定慧修持力」。二者不同,概念有異,切莫混淆,淆則苦惱。)
若對已入淨土,卻尚執自力,覺往生不定而終日惶惶者,即須說全乘他力,使之死盡偷心,老實念佛,寶此一行,不換題目。此即予而奪之,屬實義門。
例如印光大師祛化顯實,切戒行人,即言:
「信願念佛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自有何種力?但是無始以來的業力,所以萬劫千生,難得解脫;仗阿彌陀佛弘誓大願力,自然一建立辦。」
「世有好高務勝者,每每侈談自力,藐視佛力。不知從生至死,無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為恥。何獨於了生死一大事,並佛力亦不願受,喪心病狂,一至於此。淨宗行者,所當切戒」!
就乘佛力而言,聖道行者處於下方,故須拉其一把;已入淨土之人,本應在上方,卻因自力之心而時時有下墮之勢,故須推其一把,應知。
又凡所施教,因病予藥,病好而藥去,行起則解絕。談他力是因執著自力,若已放下自力,則老實念佛即可,何必多談他力。宗祖善導大師於《觀經疏》之最後,即定下淨土法門的總結論──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故知淨土法門,以「一向專稱」為正旨,自力、他力之施設,皆為入於「一向專稱」耳。已入「一向專稱」者,則不別論自力、他力;若欲度生,則可論之。
上來所說雖多,但並非必明白此理方可往生。縱然「一無所知、一無所能之人,但止口會說話,亦可為真念佛人」;又如鸚鵡、八哥之禽類,不知自力他力,亦可念佛往生。所謂「潛通佛智,暗合道妙」,這也更加顯明──念佛往生,全乘他力。這裡談自力、他力,不過為顯明往生原理,將大眾目光從自身導引且止於彌陀身上──「不看凡夫,只看彌陀」,從而使其「通身放下,徹底靠倒」,「不論時處諸緣,不顧貪嗔,不問罪福,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終得決定往生之大利,才特別強調念佛往生全乘他力。
七、關於「諸善萬行」
或人有疑:「但說『淨土法門,全乘佛力,只念一句佛號就能夠往生』,豈非教人不修諸善萬行?」
首先,這樣的疑惑是多餘的。說只念一句佛號,此就往生而言。《阿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善導大師釋言: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又言: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可知唯稱名號為多善根福德,以其為往生行;其它自力所做一切諸善萬行皆為隨緣雜善,不以其為往生行。
若為往生淨土而修諸善萬行,是雜行,當廢捨;若心思「但稱名,必往生」而老實念佛,以諸善萬行為佛弟子本分事,則可隨份隨力而為之。
慧淨上人於《觀經四帖疏綱要》中即言:
以勤修此等諸善,以為但有此善必能救度自己,必能往生極樂,仰仗修善之力,這種心態便是自力之心;以這種自力心所作的諸善便是雜行。當然行為是善的,應該眾善奉行,但自力心是不好的,(善導)大師貶之,嫌為雜行,要人捨棄。這絕非捨棄行善。善不可捨,所應捨的乃是自力之心。當自力心捨掉之時,則一切所謂的雜行之諸善便完全轉變為報謝廣大佛恩之行。
又言:
信受彌陀救度之人,既知自己是罪惡凡夫,則生慚愧懺悔,心存謙卑柔軟,而思棄惡行善,如善導大師言「念念稱名常懺悔」。又既知彌陀大悲救度,且受恩感恩,則應謝恩報恩,如同善導大師言「學佛大悲心」,而悲愍眾生、利樂有情。
此外,還須一提。有人說:罪惡之人,只念佛而不修諸善萬行,不能往生。此說謬矣!
說此話人,或有兩種心態:一者,造作罪業之惡人,下三惡道,罪有應得;二者,我是會修諸善萬行之人,定不會如此惡人一般造作罪業,從而將自己排除於造惡之外。如同刑場圍觀砍頭而拍手稱快之看客,或說犯人造惡,而被斬首,罪有應得;或說我是善人,定不會如犯人一般造作罪業。假使此人,知己亦是通身業力之凡夫,若遇惡緣,也會造此惡業,亦或更甚有之,恐則必不願其人終下惡道,而定願其人必生淨土。
另若犯人之母,見兒近死,定無此二見,反會舉身投地,跪而求言「我兒本是好人,只因結交惡友,方才造下惡業,以致於斯。若有法能救我兒,必當救度之。」諸佛如來,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救度之心,更勝於此;《觀經》下品三人,即為明證。善導大師於《觀經疏》中,楷定此義,而言:
以佛願力:五逆之於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對因聽聞此類誤人往生之說,而抱惑自迷之行人,大師則悲歎言:
今既有斯聖教以為明證,未審今時一切行者,不知何意?凡小之論乃加信受,諸佛誠言返將妄語。苦哉奈劇,能出如此不忍之言!
《無量壽經》云:
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我等佛子,應當時時觀照自心:謙卑否?敬信否?驕慢否?懈怠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