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則江湖傳說:
大約在一千三百年前,民間流傳一種「點石成金」的技術,因為時局動盪,戰亂頻繁,最後使得「點石成金」這項技術,從此失傳。
有一江湖術士知道有這項失傳已久的技術,但是一直找不到方法,於是自己研發出一套「煮石成金」的秘法,並且到各鄉村城市,現場表演「煮石成金」的把戲。
過程中,他把石頭放進鍋子,然後加水,蓋上鍋蓋,開始加熱,等到冒出蒸氣後,掀開鍋蓋,果然黃澄澄的金子,在滾水中,顯得特別耀眼。從此術士的聲名遠播,追隨者愈來愈多,也開始收徒傳授「煮石成金」的祕法,他的傳法過程,必須在密室中進行,而且只准師徒兩人,不許第三者在場,得法之人必須嚴守三個承諾:
一、密法不可外洩。
二、煮石過程不可想到猴子。
三、倘若結果失敗,是自己在過程中有想到猴子的念頭,與師無關。
年復一年,雖然還沒有人能成功的「煮石成金」,是因為過程中想到猴子,所以要更加努力持續訓練,絕對不能生起猴子的念頭。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傍晚,這一天術士來到了一個小鎮,準備重施「煮石成金」的故伎,一樣的排場,簡單的道具,加上熟練的動作,人潮開始聚集,術士一邊生火加柴,一邊滔滔不絕,令人心動的話術。鍋蓋已經開始冒出水氣了,突然跑進了一個小男孩,追著一個高飛的皮球,皮球下落,不偏不倚,正中鍋邊,打翻鍋子,石頭與滾水傾倒在地,眾皆嘩然,大家看到部分尚未溶化的石粉,還黏在黃金上,啊!原來黃金是被包在石粉裡。
術士用來做道具的石頭,本來就是真金,只因黏上石粉,變成不值錢的石頭。
如同「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本來就是真實涅槃功德,只因太簡單、太容易,而被忽視,不被珍惜。認為必須經過複雜艱辛的修行過程才能得到,才有成就感,才有真實感,所以在念佛時,心要清淨,沒有清淨心,念佛不得力;這與「煮石成金」時不能想到猴子,又有何不同?
如果硬要在稱名之外,加入功夫境界,要做到看破放下,甚至加上世間善法,若不如此,則「佛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就是把凡夫之心與世善凌駕於名號之上。
難道阿彌陀佛五劫思惟,沒有考慮到濁惡末法的環境與眾生的根機嗎?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是究竟圓滿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涅槃功德,無論任何身分稱名,上至阿彌陀佛與十方諸佛,或是等覺法身菩薩,下至五逆十惡阿鼻種性眾生,皆不能增加或減損名號的功德與作用。
極樂無為涅槃界,非是凡夫自力所能高攀,必以稱名為往生正因。甚至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法身境界與法身功德,亦得示現發願臨終蒙佛接引。
善導大師言:
凡夫縱發清心,猶如畫水。
《念佛金言錄》言:
不論淨穢,不論善惡,不論信疑;總之,不可論心之是非,凡夫之心,善惡共迷,不可作為出離之要道,唯稱南無阿彌陀佛,即得往生也。
源信上人言:
妄念原是,凡夫本體,妄念之外,別無心也,直至臨終,猶是一向,妄念凡夫。
法然上人言:
所謂「捨散心而往生」,無有是理。散心念佛之往生,方是殊勝之本願。
凡夫之心,何能無散亂?
所以,念佛很簡單,如喊名字,與心無關。
是故偈言:
但使迴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