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性與機相
機包含兩方面:機性、機相。九品眾生皆是凡夫,只是遇緣有異,他們機性相同,只是機相有異,根性都是凡夫。故九品皆是凡夫。這裏講的是他們的機性是一樣的。
機相因為遇緣有異,遇到大乘教,則修大乘教法,成為上品的行者;反之,若遇到惡緣,則作諸惡,成為下品的罪人。由所遇之緣的不同,則九品的機相亦隨之不同。如果從「機性」來講,本性本質每個人都一樣,沒有不同,都是凡夫,都是具足貪瞋癡煩惱的「五濁惡世凡夫」。但遇緣不同,致令九品機相差別!
九品一機
今九品歸入念佛,成為一機,曇鸞大師說:「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法界皆兄弟。」又說:「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如淄澠一味。」山東省有淄水和澠水二河,相傳二水味各不同,混合之則難以辨別。
《大阿彌陀經》取意云:「同一修道無有異類。」
《淨土論》云:「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註》云:「所有人天,皆從如來智慧淸淨海生。」
《大阿彌陀經》云:「蜎飛蠕動之類,皆因汝所問而得度脫之道。」
《法事讃》云:「人天雜類等無爲。」
又道綽大師說:「今之行者,無問緇素,但能知生無生,不違二諦者,多應落在上輩生也。」
知生無生即念佛
不違二諦,廣略二諦亦即念佛
善導大師為勵行念佛方便說:「日課念佛三萬上品上生。」
即是言念佛眾生於今世即是上品機類,故九品歸入一向念佛在現今落在上輩,可知念佛超越階級,然此世念佛之人即占此世上輩品位,故佛讚歎「念佛人中芬陀利」,善導大師釋言:「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最勝人。」此上上人、最勝人即人中上上品也。
這也是念佛和上品三心的歸攝,三輩九品念佛皆佛讚善男子,故品位於念佛中消融。曇鸞大師譬喻說:「火從木出,火不能離木也。以不離木故,則能燒木;木為火燒,木即為火也。」火木一體,如白馬入蘆花,銀碗裡盛雪,無有分別,念佛當下即福德同佛,如《觀經》言:「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曇鸞大師釋言:「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阿彌陀佛的火是平等無礙的,不管你是什麽類型的木頭(品位),在阿彌陀佛的火中,即變為一體,木即火也!福德同佛之義。亦便同彌勒,淨土之行者,王日休云:「不退轉者,梵語謂之阿惟越致。法華經謂彌勒菩薩所得報地也。一念往生便同彌勒。佛語不虛。」
《無量壽經》說:「猶如雪山,照諸功德等一淨故。」
被名號的功德一蓋,我們的善惡、一切差別都看不見了,只看到雪,潔白、清淨……故入本願專稱之人,不問罪福多少、不問時處諸緣、不問時節久進,唯應念念不捨,同因同行至菩提。
徹悟大師於《徹悟大師遺集》說:「佛號一聲蓮九品,高低分位屬何人?」入大信之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寳海全無千波萬浪義路分別跡乎。善導大師說:「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今入大乘一味之門,何為一味?
生佛無差理乎,如《毘盧經疏》云:「行者觀五逆闡提與如來功德等無有異,……觀於一切煩惱惡業與如來功德不生取捨。」
故知彌陀大悲攝生差別相故,雖似隔歷相説九品機,得益或述即悟無生或説諸法實相或説究竟一乘。九品階級彌陀一乘用相也,實知廣略別論時且有三九之別,廣略相入時都無一二之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