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極樂世界稍有瞭解的朋友都知道,極樂世界有許多珍奇無比的寶鳥。《阿彌陀經》說:「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那麼,問題來了。
問題一:《無量壽經》中說,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大願,第一願就是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可是,鳥類即屬於三惡道中的畜生道,既然如此,極樂世界為何會有那麼多的鳥呢?
答:這個問題,世尊在《阿彌陀經》中早已回答過了。他說:「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往生論註》中也說:「安樂報豈有累情之物乎?」娑婆世界的所有眾生包括鳥類,都是因情而生,都是染污不淨的,而極樂世界的一切,都「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因為佛心是清淨無漏的,所以極樂世界的寶鳥們也是清淨無漏的,和娑婆世界的鳥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
問題二:既然極樂世界的一切都是阿彌陀佛化現,那麼他只需化現佛菩薩說法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化現鳥類來說法呢?佛為何要「自貶身分」,多此一舉呢?
答:《觀經疏楷定記》中說:「准《智論》釋,佛菩薩說,常所聞故,眾生不必生希有心,故使化鳥宣其妙法。」又說:「有時眾生見人身則不信受,見畜生身說法,則生信樂,受其教化。又菩薩欲具足大慈悲心,欲行其實事,眾生見之驚喜,皆得入道。」
這個問題,龍樹菩薩早就在《大智度論》中回答過了。因為佛菩薩以佛、菩薩或人身說法,眾生相對來說比較常見,所以不容易生出稀有好樂之心,而看到畜生竟能講說佛法,眾生會覺得很稀罕、很少見、很驚喜,因此容易生出好奇與希求之心。佛菩薩大慈大悲,所以為了滿足眾生心願,令他們聞法入道,才變化成畜生身。
在《佛本生經》中有這樣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釋迦牟尼佛昔日在因地作菩薩時,曾有一生化作了六牙白象,是象群的首領,故事中簡稱牠為「菩薩象」。
有一天,有個獵人偷偷靠近象群,用毒箭射中了菩薩象的胸口。其他的象們憤怒萬分,紛紛衝上前去,包圍了獵人,想把他用腳踩死。
這時,菩薩象用牠的長鼻擁抱住獵人,不讓其他的象們傷害他,還對雌象們說:「你們是菩薩的妻子,為何還會生出惡心呢?獵人他之所以傷害我,只是因為被煩惱罪業所連累,並非是他自己的過錯啊。我為了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當滅除獵人的煩惱罪業,就像有人被鬼附了身,請巫師來治,巫師只會治鬼,卻不會責難、傷害這個被鬼附身的人哪。所以,你們也不要再責難獵人的罪業了。」
勸解完其他的象之後,菩薩象緩緩地問獵人:「你為何要用箭射我呢?」獵人回答:「因為我需要你的象牙。」於是,菩薩象立刻找了一個石頭縫兒,把自己的象牙深深地插進去,藉著石縫的摩擦之力,將象牙活生生地拔了下來。一時間,大量的血肉噴湧而出,四下飛濺。不過,菩薩象卻並不覺得痛苦,牠把象牙交給獵人,還送了很多糧食給他,並指給他回家的路徑。
像這樣的大慈大悲之行,連阿羅漢、辟支佛都不可能做到,只有佛菩薩才能做到。有如此這般的慈悲之心,怎麼可能再墮落畜生道呢?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佛菩薩是為了度化眾生,才化現成畜生的啊。
問題三:可是,極樂世界除了寶鳥之外,還有寶樹、寶林、寶池等,阿彌陀佛為何還要化現出它們呢?
答:《觀經疏楷定記》中說:「准《智論》釋,佛菩薩說,常所聞故,眾生不必生希有心,故使化鳥宣其妙法。又以鳥類有情相故,猶可言語,亦似常事,故使風林池水等說,生奇特想,愛樂信受。」
原來,關於這個問題,龍樹菩薩也早已準備好了答案。佛菩薩說法,眾生因為相對比較常見,所以不容易生出希求之心,所以佛菩薩化現出寶鳥來說法。可是,眾生心思下劣,疑心特重,可能會覺得鳥類畢竟是有情眾生,會說話好像也不稀奇,比如鸚鵡、八哥都會學人說話,也很難生出希求之心。所以,佛菩薩隨順眾生心願,再化現出寶樹、寶林、寶樓等,令極樂世界的風、林、池、水等統統都能說法,這樣眾生看到後,就會生出好稀罕、好珍奇的心,就自然會對佛法愛樂信受了。
看到阿彌陀佛對我們如此用心良苦,慈悲至此,你心中的那些疑問,應該都會又慚愧又感動地冰消瓦解了吧!
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