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解集
《淨土宗大意》略解
總分為三:一大意,二分科,三略解。
一大意。明淨土宗之大意。
二分科:一約時就機以明,二比對聖道以明。
三略解:
一約時就機。舉遠況近安心,明劣機、易行、勝益三事。
二對比聖道。分三:總判二門、別釋二門、結顯二門。別釋淨土門,先從目的、方法、效果三方面與聖道對比,明其易修易行;然後釋其所以,突出彌陀本願。
《一枚起請文》略解
大意:說明淨土宗之安心起行。
釋題:
分科:一簡非,二出是,三釋疑,四誡勸,五流通。
略解:
一簡非。非智者、非學者、非觀念、非悟念,即非上根、非難行。
二出是。目的、方法(心行對明)
三釋疑。簡非對外,此釋門內可能之疑。
四誡勸。誡別存深奧,勸守愚專稱。
《二枚起請文》略解
大意:說明稱名即是憑本願。
釋題:
分科:一必須憑本願,二如何憑本願。
略解:如何憑本願,先總後別,先略後詳。
總中並約心行,先直明,後勸誡。
別中單就稱名,先以十事(作觀一、心行業等八、厭欣一)比對說明,一切無過稱名;後結以勸誡。尤其十事中點出「彌陀以稱名為本願」。又八個「稱名之外無」,可翻八個「稱名之內有」。
《念佛決定往生文》略解
大意:說明念佛決定往生。
釋題:唯念佛決定往生,非他;念佛則決定往生,非不定。因果並舉,就行立信。
分科:一明一向專修,二明稱念必生,三明念佛為決,四總結勸。
略解:
一明一向專修。種種法義為成一向專修,但能一向專修則一切事畢。
二明稱念必生。外不顧善惡,內不顧信淺稱弱,但稱名皆往生。別種之心,別於「稱念必生」之外,以為另外有或助或礙往生等等之心。
三明念佛為決。決定往生(一決四非決)、決定八事(八決定一不論)、決定來迎(三祥瑞)。心情:善喜惡悲等。體驗:信深稱強等。
四總結勸。六字之外無深奧,稱名之外無往生。佛法雖有種種之義,稱六字之中一切皆含。
《十念法要》略解
大意:明一向專稱之要。
釋題:本願「乃至十念」之心要。十念不限十數,即是一向專稱。
分科:一標宗,二釋成,三結勸。
略解:
一標宗。即首句。
二釋成:以「四自」利益及對境「十亦」,釋成其宗。
自:自然,不期然而然,全由佛名之德。
亦:同樣、總是、還是,即是一向之義。
願生心少時,莫捨稱名,別求增其願心;
散心增時,莫捨稱名,別求治其散心;
妄念起時,莫捨稱名,別求克其妄念;
善心生時,莫捨稱名,喜於善能助於往生;
不淨之時,莫捨稱名,悲於不淨;
清淨之時,莫捨稱名,喜於清淨;
三心欠缺無所減,三心具足無所增,三心現起莫中止,三心成就本現成。
南無阿彌陀佛,具足厭欣,具足三心,非定非散,無善無惡,離垢離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無量壽經釋》略解
分科:一出淨土三部經名,二總明《大經》大意,三釋成,四結。
略解:
一、 先總舉四十八願及其成就,明一經大意。
二、 及其釋成則別取第十八願。以四十八願皆為第十八願故,分道理及「四十八願一一願言」文證;次讚為「超世願」;次明其成就,不可不信,引《往生禮讚》釋及第十八願成就文;次引三輩皆言「一向專念」證往生之業獨在念佛;次引「其佛本願力」偈讚本願功德;次明第十八願念佛,一念得大利無上功德。
《觀無量壽經釋》略解
分科:一標宗,二釋成。
略解:
一標宗。 即首句。據付囑文「汝好持是語」,顯《觀經》一部宗要——定散唯標念佛。此即《觀經》之大意。
二釋成:
一、 其文雖多,於定善則單取「真身觀」光明遍照之文,散善取三心之文;因真身觀攝十三觀,而三心亙於九品故,即以此二文統定善散善而釋成念佛。
二、 「光明遍照」文。先引第十二願明光明為緣;次引第十七、十八願明名號為因;次明光明之緣與名號之因和合,蒙攝取不捨利益,而引《往生禮讚》文證成之;次引第十三願,明光號攝取利益非唯弘廣,亦且永遠;次明攝取光明平生護念之益;次引第十九願,明攝取光明臨終攝生之益。
「三心」文。
先「至誠心」:善導和尚釋真實心,通正行雜行諸機,又有自利真實與利他真實,然本意唯在彌陀利他真實,以彌陀利他真實成凡夫自利真實,故引善導釋文而別據彌陀本願說明罪惡生死凡夫真實解行之相——「罪惡生死凡夫,依彌陀本願,十聲一聲,決定往生。」如是解行,是真實解而行。外現信本願之相,內懷疑心,是不真實之心。此亦是照應次下「二種深信」之文。
次「深心」:引二種深信之文,勸信「罪惡生死凡夫,依彌陀本願,一念十念,決定往生。」分五:一彌陀別願不思議力故,當信;二諸願皆成無例外故,當信;三佛語誠說等無欺故,當信;四名號具包萬德故,當信;五釋迦出世本懷故,當信。
次「迴向發願心」:分五:一欣慕願求心,二當得往生心,三已得往生心,四大乘菩提心,五還來度生心。先,聞國土安樂而欣願。雖欣願未知能否往生,故次依彌陀別願明當得往生。此又分三:首依別願力,明凡夫入報;二明願力故生,防疑罪退失;三引第十八願,明極樂正是念佛當生之淨土。雖引願文明當得往生,未知有否實證,故次更例引《觀經》逆惡臨終一聲十聲往生,比對而明:深信專念之人,即是已得往生之人。次明願生念佛是大乘心、大乘行,非小乘。次明願生為度眾生,非為自身。後二兼有自護信心、遮他妨難二意。
三、 三心唯是念佛,共唯明「罪惡生死凡夫,依彌陀本願,一念十念,決定往生。」此是機法兩種深信——「深心」;亦是凡夫真實解行——「至誠心」;又因此彌陀別願之易修易往,一聲十聲,決定往生,罪業凡夫方能發起無偽不退之願生心——「迴向發願心」。
《阿彌陀經釋》略解
分科:一總明大意,二別釋證誠。
略解:
一、 總明大意。分三:一目標,二方法,三勸信。目標,願生極樂。方法,唯持佛名。一日七日稱名之易行,得生依正高妙之極樂,眾生不信,故諸佛同舒舌相證誠而勸信。
二、 別釋證誠。念佛往生,通於三經,前已釋顯,今則略不詳釋;諸佛證誠,雖亦通三經,然文局今經,故就今經別加詳釋。首尾各引善導和尚之文,釋明:疑念佛往生,有四重極大罪失;信行念佛有八重德能,能獲廣大利益;意在切勸斷疑生信。
《念佛往生義》略解
大意:勸信念佛往生。
分科:一標宗,二勸信。
略解:
一、 標宗。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二、 勸信。分六:一舉利益得失勸信,二破種種疑事勸信,三明三心唯在念佛勸信,四明現後利益勸信,五杜邪防非勸信,六總結勸信。
罪障重之人,唯應念佛,一稱能除多劫罪故,決定往生!
無善根之人,唯應念佛,一念具足無上德故,決定往生!
無猛利心人,唯應念佛,念佛不簡散動機故,決定往生!
無閒暇之人,唯應念佛,世事匆匆本不礙故,決定往生!
釋疑:
問:290/6「雖然懷疑,若念佛者,即得往生。」與366/4「雖修念佛,有疑心者,不得往生。」兩句似矛盾,以何為準?
答:兩句意義一致,都是勸信念佛,只是對機不同、角度不同;如不能善加理解,寧守前義。前句是已信念佛之人,疑心輕,念佛重,故而「即得往生」;聞此則更增信喜。
後句是不信念佛之人,疑心重,念佛輕,故而「不得往生」,聞此當猛驚絕疑。
如果疑心重念佛輕,最終必棄念佛,而不得往生。後面解釋說:「因病重而不用藥」、「因不猛利而一生空過」、「因世事難捨而不念佛」等,都是就此人因疑而不念佛說不得往生。
《念佛大意》略解
大意:勸諭末代眾生,唯應專修念佛。
分科:一開宗明義,二輾轉釋成。
略解:
一開宗明義。即首句:末代凡夫,欲遂往生,唯應依善導和尚,唯應修念佛之行。
二輾轉釋成。分二:一歎專修難得;二明專修道理,此又分五:
一、 觀時鑒機,勸唯當專修念佛。餘法時已過,念佛正當時;餘法不應機,本願最當機。
二、 依教效賢,勸唯當專修念佛。聖教雖多,且舉《觀經疏》「三經共唯明念佛」、《往生禮讚》「專雜得失」、《觀經》「三心」釋之華文;前賢無數,特仰曇鸞、道綽、善導、慈恩、法照之高風。
三、 預知防難,勸唯當專修念佛。引《法事讚》及《平等覺經》之文。
四、 比較難易,勸唯當專修念佛。行人若不求生極樂,而欲期或忉利、或兜率、或彌勒出世、或他方淨土、或來生解脫,皆是極難之事。唯願生念佛,不擇機、不擇時,唯功無罪,臨終不難,又有彌陀誓願可憑,易行方便。
五、 舉現世證,勸唯當專修念佛。
《淨土宗略鈔》略解
釋題:凡淨土一宗之判教、傳承,並安心起行之要義,於此鈔中皆備,故稱「淨土宗略鈔」。此鈔也可看作是《選擇集》「四偈三選」的解釋。
大意:明選歸淨土的必要性,以及淨土門內安心、起行及利益。
分科:一開宗明義。二依教釋成。三總結勸信。
略解:
一、 開宗明義。即首句,分二:一、欲離生死,必求淨土;二、欲生淨土,無過念佛。
二、 依教釋成。先依道綽「聖淨分判文」、龍樹「難行易行喻」及善導「彌陀本願釋」,勸諭捨聖道入淨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接著依善導《觀經疏》「三心釋」、「正雜二行文」,《往生禮讚》「念佛現世利益文」,說明念佛之安心、起行及利益。
安心:雖說三心,重在深心,約罪機、臨終及外難三事明深信之相。
約罪機深信者:「不顧心之善惡,不顧罪之輕重,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依彌陀願力,必定往生。」「深憑彌陀本願,信不嫌任何過錯一定往生而無疑心,名為深心。」
約臨終深信者:「真有往生之志,信彌陀本願而念佛之人,臨終無顛倒之事。故信彌陀本願之人,懷疑臨終之心不可有。」
約他來難而深信者:「一度信此念佛往生之後,何人來言,亦無疑心,此名為深心。」
尤其詳細說明機法二種深信之關係:為說法深信而舉機深信。
最後總結說:「真實深信彌陀誓願而願往生之心,是名安心。」
起行:則專依善導和尚之勸,一向稱佛名,拋捨諸雜行。「善導和尚所不勸之事,決無應行之道理也;所勸正行尚且厭倦之身,而用心於未曾勸導之雜行者,誠然不可有也。」
利益:如此深信本願而念佛願生之人,深重惡業尚使消滅而得生極樂,平生更蒙佛聖護念得延命癒病,故不論為現世後生,皆當一向念佛。
三、 總結勸信。即最後一段。
《登山狀》略解
大意:述念佛要義,外防他宗來難,內護念佛信心。
釋題:
分科:一歎佛法難遇。(404/2—407/9)
二述自宗教旨。(407/10—414/11詳舉)
三破他宗謗惑。(414/11然今——419/2)
四守念佛信心。(419/3——425/2)
五結述本願念佛要義。(425/3——最後)
略解:
一、 歎佛法難遇。分三:
一歎昔不逢釋尊出世。
二勸今既遇法,應速求出離要道,莫任欲造業,空歸三途。
三悲世人徒諍法門高下,大眾受迷。
二、 述自宗教旨。分三:
一明傳承。
二明判教。
三明往生業因,分定散與念佛。於念佛中,先明念佛機類;舉下攝上、舉惡攝善、舉少攝多。後出念佛教證,引善導「定散弘願釋」、《淨土三部經》、《般舟三昧經》、《大聖竹林寺記》。
三、 破他宗謗惑。分二:
一破「念佛弘傳於世,佛法將消失」之謗。
二釋「信本願不畏罪、不勤行」之惑。
四、 守念佛信心。分五:
一明彌陀別願本為造罪輪迴之輩而發,故罪深之人可憑信。
二明十方諸佛同皆舒舌證誠,故多疑之人可憑信。
三明四十八願願願成就,如理思惟可憑信。
四明報佛來難尚且不疑,況今凡夫之難,守護信心。
五舉大施太子取珠之喻,守護念佛信心。先出喻,次合喻,後結勸。
五、結述本願念佛要義。明佛之正覺與我等往生,一體成就。
《淨土宗略要文》勾要
十七文之來源(摘自《略要文略講》)
一、 從經典來說,唯選三部正依經典,《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
二、 從祖師傳承來說,選擇了三位,道綽大師一文,法照大師一文,善導大師獨佔十五文,解釋淨土三部經毫無例外地全引善導大師,專依善導大師的思想真是再明顯不過了。
十七文之次第(摘自《略要文略講》)
欲學淨土門,首先要知道聖道與淨土二門的區別,才能擇門而入,所以「聖淨分判文」放在第一。
佛雖說了聖淨二門,並非等量齊觀,本意唯在淨土一門,所以接下來「出世本意文」放在第二。
這前面二條文是淨土門的教判,目的在於勸導我們捨聖歸淨。
既歸淨土門,必須知道淨土門的行法,所以接下來第三「正雜二行文」。
既知往生淨土有正雜二行,須知二行勝劣得失,所以第四「正雜得失文」。
這三、四二條文是淨土門的行判,目的在於勸導我們捨雜歸正。
上面四條文是祖師所判,那麼佛經的依據又怎麼樣呢?接下來第五到十四共十條文,就是給出我們淨土宗正依三部經的依據。
其中第五條文是引用善導大師的解釋,總的說明三部經一致的宗旨,所謂「淨土三部經,唯說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第六、七、八三條文引用《無量壽經》及善導大師的解釋,說明《無量壽經》的宗旨——「唯說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九、十、十一,三文引用《阿彌陀經》及善導大師的解釋,說明《阿彌陀經》的宗旨,也是「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十二、十三、十四,三條文引用《觀經》及善導大師的解釋,說明《觀經》的宗旨,同樣在於「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可以看得出來,第五文為總,從第六到第十四條文是對第五條文的展開說明,而且次序上也是同第五條文中先《無量壽經》、後《阿彌陀經》、最後《觀經》;至於三部經之內,每一條文是依照它們在原經中的先後次序。
上面已經詳盡說明了淨土一宗的教理,下面是指導我們怎樣落實到行持當中。
其中第十五「具足三心文」,引用善導大師對《觀經》三心的解釋,側重在安心一面。
第十七「淨業時節文」,也是善導大師的,說明起行,貫徹一生。
中間第十六,引用法照大師對彌陀本願解釋的偈語,有承上起下的意思,承上「三心」說「迴心」,「多念佛」起下一輩子專修念佛作為淨業修行的時節;同時也是對上來各文的總結,再一次的點示出彌陀本願。
凡十七文,一一皆有取捨之意。
一、 捨不應時機之聖道門,取正應時機的淨土門。
二、 捨非釋尊出世本意之八萬四千法門,唯取釋尊出世本意之念佛一行。
三、 捨雜通人、天、三乘、他方之雜行,取唯向極樂之正行。
四、 捨千中無一之雜修,取十即十生之念佛。
五、 捨三經共嫌之餘行,取三經共明之念佛。
六、 捨非彌陀本願之餘行,正取彌陀本願之念佛。
七、 捨小利有上之餘行,取大利無上之念佛。
八、 捨釋迦慈悲不留之餘行,取釋迦慈悲特留之念佛。
九、 捨小善根之諸行,取多善根之念佛。
十、 捨十方諸佛不護之諸行,取十方諸佛護念之念佛。
十一、 捨釋尊不付囑之諸行,取釋尊殷勤付囑之念佛。
十二、 捨彌陀光明不照之餘行,取彌陀光明獨照之念佛。
十三、 捨釋尊不讚之雜善,取釋尊唯歎之念佛。
十四、 捨釋迦如來不付囑之餘行,取釋迦如來唯付囑之念佛。
十五、 捨難可具足三心之雜行,取必當具足三心之念佛。
十六、 捨有簡上智淨戒之餘行,取不簡下智破戒之念佛。
十七、 盡形壽捨諸餘行,唯一向念佛。
捨餘行取念佛,上契彌陀本願之理,下契我等造罪之機;非唯順釋迦一佛出世本意,亦普獲十方諸佛同音證誠;釋迦慈悲特讚特留,彌陀光明獨照獨攝;一念具足無上功德,念念皆是正定之業。
又此十七文,一一皆指本願意。
一、 道綽禪師獨取彌陀本願立淨土門。
二、 釋尊獨以彌陀本願為出世本意。
三、 以順彌陀本願故,稱名是正定之業。餘行非本願,往生不定。
四、 以與彌陀本願得相應故,專修念佛十即十生。餘行與佛本願不相應故,百時稀得一二往生者。
五、 念佛是彌陀本願行故,三經共唯明念佛。餘行非本願,三經共嫌。
六、 正明彌陀本願不虛,眾生稱念必生。
七、 彌陀本願名號力,得聞得遇無空過;乃至一念速滿足,無上功德大寶海。
八、 念佛是彌陀本願行故,釋迦如來慈悲特留。餘行非本願,釋迦慈悲不留。
九、 彌陀本願名號具萬德故,是多善根。餘行非本願,是小善根。
十、 念佛是彌陀本願行故,蒙十方諸佛護念。餘行非本願,諸佛不護念。
十一、 念佛是彌陀本願行故,釋尊殷勤付囑。餘行非本願,釋尊不付囑。
十二、 念佛是彌陀本願行故,獨蒙彌陀光照。餘行非本願,彌陀不照攝。
十三、 念佛為行彌陀本願故,歎為人中芬陀利華。雜善非本願,豈蒙讚歎。
十四、 佛本願者唯在名號,故釋迦如來唯以念佛付囑。餘行非本願,故不付囑。
十五、 念佛是彌陀本願行故,必當具足三心。餘行非本願,難具三心。
十六、 唯彌陀本願之念佛,不簡下智破戒等,稱念來迎,變瓦成金。餘行不然,簡上智淨戒,棄破戒罪根。
十七、 本願念佛之時節。
《大經》「五德現瑞文段」略解
一、 今日世尊,諸根悅豫,姿色清淨,光顏巍巍,如明淨鏡,影暢表裏:滿足、幸福、喜悅、表裏如一,內外無滯,直暢本懷。即同「至心信樂」。
二、 今日世尊,住奇特法:特別法門,第十八願,最尊。餘則普通法,非尊。
三、 今日世雄,住佛所住:佛地境界,隨自意法門,大力,為救,為依,即是「設我得佛」。餘則隨順弟子,或住聲緣菩薩所住,即是隨他意法門,力有不足。
四、 今日世眼,住導師行:指歸極樂,是大導師,以佛眼為生作眼,故得耳目開明,為歸,為導,即是「欲生我國」。餘則我等眼迷不開,茫然無歸。
五、 今日世英,住最勝道:勝一切法門,最高無上,勝易二德,為道,為行,即是「乃至十念」。餘則非勝。
六、 今日天尊,行如來德:如來佛地之德,以佛果而度一切,令一切眾生悉得作佛;若令作菩薩則是行菩薩德,乃聲聞緣覺人天德,今則行如來德。即是「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然則自行念佛教他念者,即是行如來德。又此五句,前一是總,後四是別。是何奇特法?即是佛所住、導師行、最勝道、如來德。
又此五句,四住一行,前四是靜,佛自住內德;後一是動,佛行化眾生。是則釋迦住於彌陀之德,行於彌陀之德。彌陀之德者,總四十八願,別第十八願也。
又今日者,非前非後,正說彌陀本願之日也。
七、 去來現在,佛佛相念;得無今佛,念諸佛耶:有四相念:
(一)三世諸佛皆念阿彌陀佛,如《經》。
(二)皆念阿彌陀佛本願,如《易行品》:「是諸佛世尊,現在十方清淨世界,皆稱名憶念,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三)皆以阿彌陀佛本願為本懷。
(四)皆證誠護念念佛行人。
是名佛佛相念。阿難意指諸佛發問,釋尊唯以彌陀為答(接下全經唯說阿彌陀佛因地本願,果上萬德,並諸佛諸菩薩稱讚憶念阿彌陀佛)。是故念彌陀一佛,即為念一切諸佛。
八、 云何阿難:問當聖心。阿難啦!我正要說未說,你是怎麼知道的呢?你怎麼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呢?心中最為喜悅、願盡人共知共喜的事,欲說未說之前,被人問出,不由得心情舒暢而讚可對方。釋尊此處正是這樣的心情,反問阿難,充滿了讚許的意味,如慈母讚孝子,心、眼、口,都充滿讚許。下面正讚:「善哉!阿難!所問甚快!發深智慧,真妙辯才,愍念眾生,為斯慧義。」暢佛本懷,故讚甚快。能問斯問,即是深智慧、真辯才、妙辯才、真慈愍、多饒益。何況依答明瞭,依教奉行?!
九、 一夕常住:本懷經故,無量壽故,常住不滅之法。無礙、無絕、無數、無量、不損、不變、無異、無極。
十、 如此諸佛,皆悉已過:我等於諸佛未得度脫,十方眾生共待法藏成佛。法藏之根,深而復深。
【十念十無上功德】
文體類似「十聲稱名,即有十願十行具足。」凡略要文,多皆僅列標題加引文,唯此文及《觀經》付囑文加別釋,當有其意。試解有四:
一明念念等具無上功德,念念皆是正定之業;
二增行人信心,縱因事礙少念而無疑;
三增行人勇悅,多念彌喜;
四杜邪僻之見,以為一念既具無上德,不必再念。
【佛身與佛心】
「真身觀」乃「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於身量總相、身光別相觀畢而言:「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觀身別相中,經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可知:佛身即是光明,第十二願所成;佛心即是名號,正是第十八願所誓。因觀佛身,得見光明唯攝念佛眾生而不捨,叫做見佛心。
佛心以名號普救十方眾生,無一遺漏,故稱大慈大悲;「眾生不往生,我不取正覺」,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佛身佛心,一體不分,故稱光明名號;佛身佛心,等遍無礙,十方世界凡有稱念佛心名號之眾生,即蒙佛身光明之攝取,又有無數化身來護,臨命終時,諸邪業繫,無能礙者。
【光明與名號】
光明是無聲的名號,名號是有聲的光明。光明是佛身,名號是佛心。
【光號攝化文】
總含第十二、十七、十八願,及《觀經》「光明遍照」等文意。以第十二願,釋「光明遍照十方世界」;第十七、十八願,釋「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又以第十三願壽命無量、平生化佛護念、第十九願臨終來迎往生,助釋「攝取不捨」。願願行成,光明為緣,名號為因,故言「願行來收,非無因緣。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
【文殊弘通念佛文】264、265
一、 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
二、 自述宿因,念佛得一切種智。
三、 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皆從念佛而生。
四、 一切諸佛,皆從念佛而生。
五、 念佛是諸法之王。
六、 勸當常念無上法王。
七、 阿彌陀佛願力不可思議,繼念命終,決定往生,永不退轉,疾得成佛。
八、 願疾成佛,無過念佛,能速證無上菩提。
【一法攝萬機】
凡諸行人,若不念佛,所修諸行可稱為法;既入念佛,先修諸行,即成為機。小乘機、大乘機、戒善機、三福機等等,此等諸機出離生死,唯憑念佛。如眾水入海,失彼故名,同一海號。《大經》亦謂:「聲聞菩薩,一切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瓦變成金】
瓦,凡夫心;金,彌陀功德。凡夫心設雖清淨,只是瓦片;念佛人設雖不淨,亦是黃金。愚者捨金取瓦,智者捨瓦取金。彌陀來迎,唯論念佛不念,不論心淨不淨;十惡罪人,一聲稱名,讚為善男子,歎為芬陀利。今求願往生之人,悉以凡夫清淨心為貴,反輕念佛,棄金拾瓦,豈非愚哉!
【本願稱名非定非散】
《觀經》乃「名號」、「定散」對。《選擇集》舉正宗所說,總名定散;付囑持名,獨名念佛。付囑持名,即下品失念口稱之行也;釋迦教中屬諸散善,付囑廢立,約佛願意。本願念佛,非定非散。定散、念佛,於是乎判矣。
定散諸行,善思為體;本願念佛,不要物心。下品上生,三業俱存;下品中生,雖身口闕表業,意業猶存,堪聞持法。此等二人,定散諸行,猶存利益。下品下生,意業失能;雖有口稱,不足稱行;三業同闕,定散不可行也。佛取此機所成至極易行,以為本願稱名;雖三業亡功,法體獨立,不藉機作,是為本願念佛。《玄義》別時意門,釋失念口稱成業因所由:「以斯義故,必得往生。」口稱成因,全由法德;全德施名,為令口稱,是西河等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