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弘願寺記

  1. 寫弘願寺
  2. 弘願寺〈讚佛偈〉說明
  3. 來迎殿本尊阿彌陀佛簡介
  4. 來迎殿「殿名、本尊、化佛、聖眾」釋義
  5. 弘願寺「寺名、匾額、楹聯」釋義
  6. 弘願寺奠基法會致辭
  7. 弘願寺緣起

貳、淨土宗義

  1. 佛名為體
  2. 六根通說救度法
  3. 《大經》五文舉要
  4. 淨土宗十五祖界說
  5. 宗的邏輯
  6. 靠我即死,靠佛即活——淨土宗「機法二種深信」釋
  7. 淨土宗義概說
  8. 中國淨土宗第一人 ——略論曇鸞大師對淨土宗的貢獻
  9. 略論末法淨土與諸宗的關係
  10. 王本願五喻 --第十八願與四十八願的關係
  11. 「乃至一念即得無上大利功德」 與 「念念稱名、奉行戒善」之關係
  12. 《觀經》三行門
  13. 《觀經》法門概要
  14. 論「胎生」與「化生」 ——兼答蓮友問
  15. 關於報土、九品、胎生
  16. 〈淨土宗之特色〉導讀
  17. 《善導大師語錄》導讀
  18. 什麼是清淨心
  19. 彌陀本願初探
  20. 淨土八高僧簡介
  21. 略解集
  22. 「第十八願」引釋指要
  23. 淨土宗教章釋(一)
  24. 略論淨土之開宗

參、專文

  1. 人生的重心
  2. 凡夫出離之佛
  3. 彌陀名號超諸佛
  4. 實相為體與名號為體
  5. 信心即清淨心
  6. 《念佛人六不四平》講記
  7. 極樂航班 免費送票
  8. 〈一枚起請文〉釋
  9. 我們念佛的時候佛知道嗎?
  10. 如何從佛法來看待和應對當下疫情
  11. 念佛人遇事四觀
  12. 勸念佛,哪來時間發脾氣?
  13. 《無量壽經大意》序
  14. 迷信與信迷
  15. 正依經典之意義
  16. 越文「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系列著作」前言
  17. 當代弘揚淨土宗之難與易
  18. 什麼是淨土宗?
  19. 本尊阿彌陀佛安奉文疏
  20. 阿彌陀佛的救度
  2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與日本真宗的區別
  22. 《淨土宗宗旨法語》前言
  23. 念佛人能在蓮友圈裡做生意嗎?
  24. 談佛教的歷史、現狀與未來
  25. 介紹英文版《念佛感應錄》
  26. 五台山續講《往生論註》祈願疏
  27. 中國佛教的危機與希望
  28. 探討當代佛教革新之路
  29. 念佛絕思絕議
  30. 《淨土宗聖教集》前言
  31. 念經 念咒 念佛
  32. 佛心愛語(一)
  33. 第十八願 「乃至十念」辯義
  34. 如何應對道場中的人事煩惱(下)
  35. 如何應對道場中的人事煩惱(上)
  36. 略談中國佛教的「宗」
  37. 示宗圓及諸學子
  38. 做事與念佛
  39. 給人接受
  40. 做己貴人
  41. 佛教靠我
  42. 透視人間佛教
  43. 略談人間佛教
  44. 愛國愛教 導歸蓮池
  45. 《觸光柔軟》前言
  46. 為寺院買菜
  47. 關於念佛感應
  48. 默念與口稱
  49. 為彌陀盡形壽
  50. 念佛媽媽,越老越值錢
  51. 念佛人自律規範
  52. 浴佛節憶釋尊出世本懷
  53. 「慈溪居士林」讚頌辭
  54. 二○○九年秋剃度勸勉
  55. 「淨土宗法脈字號」之意義
  56. 聽聞善導大師思想的幾種反應
  57. 淨土宗要文及背誦方法
  58. 淨宗法義學習的心態與次第
  59. 淨土法門的人間佛教觀
  60. 淨嵩法師的淨土法緣
  61. 回歸善導,德化眾生

肆、短文

  1. 我的煩惱很寶貴
  2. 「請易」
  3. 效仿韋提希夫人心路歷程
  4. 「傳佛悲化,普勸有緣」之「勸」意
  5. 苦,向佛傾訴;路,歸向淨土
  6. 18歲=48歲=88歲?
  7. 面向彌陀
  8. 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9. 信順佛名號
  10. 易行與難信
  11. 學而知愚
  12. 躺著成佛
  13. 我們都是有情人
  14. 平等與遠近(親疏)
  15. 念佛不垢不淨
  16. 心柔軟了,到哪裡都不會有障礙
  17. 慈悲與救度
  18. 專住卑下觀,莫發憍慢心
  19. 還愚癡生極樂
  20. 歸命彌陀 壽同無量
  21. 管道之外無水電 本願之外無攝取
  22. 什麼是真實之懺悔?
  23. 善護這顆心
  24. 稱名之外 不用我心
  25. 田翁爛醉身如舞,兩個兒童策上船
  26. 荷花嬌欲語
  27. 念念相續 已是臨終
  28. 彌陀備下聘禮 只待我等點頭
  29. 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
  30. 淨土法門第一課——寫檢討書
  31. 念佛不要等明天
  32. 念佛人即是善男子
  33. 凡夫一稱名 諸佛齊讚歎
  34. 孤獨是人的宿命
  35. 念佛不是特權
  36. 淨土門的「開悟」因緣——苦
  37. 怎樣跟佛相應?
  38. 南無就是要歸命
  39. 念佛人是真正的「貴族」
  40. 春日遊 杏花吹滿頭
  41. 流光容易把人拋
  42. 真話與假話
  43. 成與不成
  44. 你本來就是極樂世界的人
  45. 如何斷煩惱?只需一招釜底抽薪
  46. 最好的報恩
  47. 青山不識我姓氏,我亦不識青山名
  48. 春水船如天上坐
  49. 《涅槃經》說了七種人,看看你屬於哪一種
  50. 阿彌陀佛的無礙光是怎麼照攝我們的?
  51. 唯有君家老松樹,春風來似未曾來
  52. 你真會開玩笑
  53. 滿眼兒孫身外事,閒梳白髮對斜陽
  54. 野渡無人舟自橫
  55. 蜻蜓倒掛蜂兒窘,催喚山童為解圍
  56. 今宵不忍圓
  57. 學會退
  58. 山澗清且淺
  59. 只要佛號念到底,道理不懂沒關係
  60.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61.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62. 和無不善
  63. 話數與氣數
  64. 閻王與我的旅程
  65. 耳順
  66. 彌陀賜我出其不意的欣喜
  67. 慎言
  68. 事事經心皆偉大
  69. 一葉知秋
  70. 佛號免死牌 一生永不摘
  71. 泰國少年足球隊獲救的背後
  72. 事實與解釋
  73. 點點滴滴都是業 心心念念生淨土
  74. 「楷定古今」的善導大師,到底楷定的是哪些人?
  75. 恨最傷心
  76. 你真的沒時間念佛嗎?
  77. 念一句阿彌陀佛,等於念一遍《大藏經》
  78. 沒人關心對錯
  79. 多餘的擔心
  80. 往生的訣竅
  81. 慢,才是好心情
  82. 略談佛教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83. 活得好與死得好
  84. 我們為什麼會念阿彌陀佛
  85. 「業風」一吹,你我降世
  86. 無條件的愛 在呼喚你
  87. 名號氣血
  88. 請可憐可憐那柔嫩的心
  89. 你還在糾結「信願行」嗎?
  90. 什麼是阿彌陀佛的安排
  91. 做一個無公害的人
  92. 信佛沒有理由
  93. 想到.說到.做到
  94. 老司機是阿彌陀佛
  95. 泥碗也能盛甘泉
  96. 從娑婆世界到達極樂世界的橋
  97. 糖衣妙藥傻傻分不清楚
  98. 十字架的阿彌陀佛
  99. 來自極樂世界的家書 你讀懂了嗎
  100. 說信心
  101. 收音機
  102. 修行與選票
  103. 「專復專」即「一心不亂」
  104. 微笑,永不失業
  105. 凡夫虛假 彌陀真實
  106. 淨土宗行人怎樣安心
  107. 說算命
  108. 莫理妄念草,但守名號蓮
  109. 臨終念的一句佛才管用?那你就錯了!
  110. 首富
  111. 阿彌陀佛的手機
  112. 當愛走過
  113. 愛的短語
  114. 愛的道路是悠閒的
  115. 用愛的眼睛看世界
  116. 愛的特性
  117. 有愛便有一切
  118. 愛是真正的領導力
  119. 以不變應萬變
  120. 私底下發牢騷可以嗎?
  121. 既不辛苦也不忙
  122. 我們都是有情人
  123. 如何看待專求往生與現世利益?
  124. 雪地潛逃
  125. 讀慧淨法師〈為新戒弟子開示〉有感
  126. 阿彌陀佛畫了一個大大的圓
  127. 念佛人切勿「自局其分」
  128. 念佛圓超萬法
  129. 大海與微滴
  130. 都是阿彌陀佛
  131. 何等眾生應願生?
  132. 凡夫五筆
  133. 為何唯標念佛,不標持戒
  134. 善導大師判要門與弘願
  135. 道綽大師之聖淨比較
  136. 逃避
  137. 給病重老居士的一封信
  138. 狡猾的「我」
  139. 望佛本願
  140. 往生全靠佛力
  141. 「阿彌陀佛饒了我」的故事
  142. 淨土法門易行五喻
  143. 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機
  144. 三對照
  145. 「自然之所牽」之義
  146. 念佛與感覺
  147. 捨己歸佛
  148. 心的活眼
  149. 話緣
  150. 談心
  151. 放下
  152. 說苦
  153. 說 謙
  154. 家中有愛
  155. 凡事無礙
  156. 松子與松仁
  157. 不計較
  158. 念佛四兩拔千斤
  159. 吃瓜與聽法
  160. 講 法
  161. 不生氣
  162. 耐 煩
  163. 寄語佛能、佛量
  164. 待人宜寬
  165. 心靈病毒
  166. 心的對接
  167. 知了的邏輯
  168. 鏡 子
  169. 慈悲由近及遠
  170. 贈佛月
  171. 唯愛能補心
  172. 心是總駕駛
  173. 建寺與修行
  174. 飛機與汽車
  175. 不可比
  176. 最可惜
  177. 因果在心
  178. 一切事當做不當做之標準
  179. 善惡無性
  180. 心能轉人
  181. 欲開口 先問心
  182. 是對是錯
  183. 土地與心地
  184. 最 後
  185. 修行人當如樹
  186. 一葉之舟
  187. 瘋話成真
  188. 心的運載
  189. 飛機上念佛
  190. 導 航
  191. 迷 航
  192. 忍辱波羅蜜
  193. 利 害
  194. 慈悲走遍天下
  195. 多些慈悲 少些道理
  196. 出家須發三心
  197. 三種父母三種孝
  198. 天地有三子
  199. 一俊遮百醜
  200. 花 樹 人
  201. 阿彌陀佛與吝嗇鬼
  202. 念佛不垢不淨
  203. 念佛人是蓮花
  204. 蓮花一樣的朋友
  205. 道場以無事為興隆
  206. 念佛道場的人際關係
  207. 大和尚與小和尚
  208. 歸去來
  209. 人生快樂度
  210. 最累者虛名
  211. 不敢入俗
  212. 自題
  213. 居山雜記之二
  214. 佛法與感情
  215. 大殿裏可以照相嗎
  216. 看病四法
  217. 人的尺與佛的尺  
  218. 得金失金喻
  219. 念佛往生——佛與我的分工
  220. 「念佛往生」的不同解讀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文章
top

文章

弘願寺緣起

彌陀道場弘願寺  相看不厭敬亭山
──安徽宣城敬亭山弘願寺籌建緣起

         【編者按】安徽省宣城「弘願寺」為淨土宗專修道場,於2004年農曆2月19日舉行奠基儀式, 到目前為止(2006年10月),東西二層寮房已經封頂,講堂念佛堂都已進行到二層以上,按計劃所有建築將於11月底以前完成主體施工。

 

        阿彌陀佛,現居極樂,光明遍世界,名號度眾生;不嫌富貴貧賤,不擇寺宇曠郊,稱名聲起,佛聖來應,寶殿臨空,祥雲垂護,繞六字功德寶山,現無盡莊嚴梵刹。然則,念佛之人,已登聖山;稱名之處,即是道場。是即光周法界,影印十方,又何限一處一所,少寺少庵哉。

 

        然今特蒙彌陀大悲慈佑,國家政策恩典,於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籌建弘願寺,以為淨土宗專修念佛道場;獨尊彌陀,專稱六字,順彼佛本願,度有緣眾生,又豈非彌陀應化之聖山道場哉!

 

        唯此大事,凡情難思,而因緣無量,筆墨何載,謹列其九,以括無盡:

        一者彌陀本願之緣。

        二者善導楷定之緣。

        三者佛選名山之緣。

        四者天然吉地之緣。

        五者千年古寺之緣。

        六者黨政支持之緣。

        七者家鄉厚恩之緣。

        八者蓮友同心之緣。

        九者共轉法輪之緣。

 

一、 彌陀本願之緣。

        永劫之前,法藏比丘,為度眾生,超發弘願: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十劫之前,大願成就,尊號彌陀,現居極樂: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阿彌陀佛,佛中之王,為一切諸佛共同稱揚讚歎,則一切佛緣無不歸結為此佛之緣;稱名往生,法門無上,為十方眾生唯一通行之道,則一切法緣無不歸結為此法之緣。

 

        弘願寺,為淨土宗專修專弘念佛道場。專弘淨土一法,攝盡八萬諸法;專稱彌陀一佛,包盡十方諸佛。即是舉十方無盡佛緣、法緣,以成弘願寺籌建之緣起,豈可思哉!

 

二、 善導楷定之緣

        佛法流布中國,興起大乘八宗,降至末法今代,諸宗咸歸淨土。淨土一宗,以彌陀化身──唐.善導大師為開宗之祖,敬遵三經,妙判二門:一者要門,二者弘願。要門以自行定散二善,迴向求生淨土;弘願則善惡皆稱佛名,佛力超登樂邦。由要門入弘願,捨雜行歸專稱,是淨土一宗大要。

 

         今弘願寺,名標弘願,實行專稱,以善導之楷定,為一寺之緣起,豈可思哉!

 

三、 佛選名山之緣

        自古好山育好寺,多少名寺壯名山。

 

        唐代偉大詩人李白,一生跡遊天涯,蹤遍宇內,而七至敬亭,寫下千古經典絕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天下名山數不盡,敬亭獨有慈母情。

        世間,唯慈母與稚子,相看兩不厭;
        佛法,唯彌陀與眾生,親近永不分。

        八萬四千法門海,念佛一門最為親。

        眾生念佛佛還憶,攝取光照念佛人。

 

        今弘願寺,依不厭山,開念佛門,氣氛相投,性質吻合,可謂彌陀親選,迥絕凡情;如此緣起,豈可思哉!

 

四、 天然吉地之緣

        敬亭山,猶如年輕的母親,秀美、溫情,充滿生命活力;弘願寺,便依偎在這母親山的胸腹之地。綿綿山巒,左右曲伸,閑雲盤臥,無限柔情,如同慈母溫馨的雙臂,懷抱幼子;冽冽甘泉,中間流彙,野禽棲戲,纖塵不染,亦如慈母清純的乳汁,哺育愛兒。

 

        弘願寺址:平坦開闊,空曠高朗;光舒氣聚,林密風疏;倚靠雄峰,俯攬華市;襟懷博遠,氣度恢宏。乃天然佛寺勝地。

 

        天然妙成吉祥地    獻作弘願道場基
        一日寶刹突兀起    化得萬民同皈依

 

        如此緣起,豈可思哉!

 

五、 千年古寺之緣

        弘願寺,前身廣教寺,唐大中年間,剌史裴休所建,歷今近千二百年,素有高僧住持。黃蘖禪師,單提禪法;慈照宗主,轉倡念佛;各應時機,化度普廣。但以世間萬物,悉歸生滅;有為之法,不免無常。昔日偉寺,湮沒無在,唯餘雙塔,空嘆古今。

 

        今恢復重建,更名弘願,承接餘風,專倡稱名;振千年絕緒,開萬世覺路。如此緣起,豈可思哉!

 

六、 黨政支持之緣

        安徽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局皖宗【2002】55號文件,批准「同意在敬亭山風景區總體規劃範圍內,恢復重建敬亭山廣教寺」。

 

        宣城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局 宣宗【2004】08號文件,批准「同意遷址重建廣教寺,並更名為弘願寺」。

 

        佛法利世,固賴內化有方,亦必外護得力。若缺外護,則自存尚難,何談化他。所以佛教歷來重視護法,而護法的重任,古來多仗諸王公大臣;當今民主時代,社會主義新中國從國家憲法和黨的宗教政策的高度,給宗教以保護。良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及認真貫徹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各級領導和部門,也即成為我們佛教的護法菩薩。

 

        弘願寺的籌建工作,自始得到各級黨政領導的關心支持;尤其是安徽省宗教事務局、宣城市委市政府,以清正廉潔的作風,實事求是的態度,果敢無畏的氣魄,排除種種困擾,使得弘願寺的籌建工作得以順利進行;足當人民的公僕,佛教的護法,政府的清廉形象,黨員的模範代表,令人感激,令人讚歎。

 

        在人心浮華,競逐功利的今天,如此緣起,豈可思哉!

 

七、 家鄉厚恩之緣

        佛法無彼此之界,人緣有厚薄之分。生於何處,長於何境,結於何緣,交於何友,發何志願,行何事業,等等一切,皆非偶然。

 

        宣城自古為文化重鎮,著名的「宣紙」便產於此。民風樸實,崇尚自然,重義輕利,樂善好施。

 

        淨宗自小生養在這片土地,沐其山水,承其德澤,自求讀至工作,無不生活在諸尊長師友的關愛之中,常思何以為報;然世事難得周全,每覺互相矛盾、顧此失彼,輒歎:世間善事豈真能報恩哉!

 

        及遇佛法,驚悟生死一大事,一切眾生所不可免,遂而誓求出離,亦思以此終可盡報一切有緣,汲汲營營,惶惶亂走;辱承佛恩師德,終入淨土念佛。知:究竟能自出離者,唯此!究竟能施一切眾生圓滿廣大利樂者,唯此!

 

        從茲,奮初生牛犢之愚勇,效大心菩薩之弘誓;跡遍中國三十省,舌鼓極樂六字名。忠心耿耿,欲報家國厚恩,尋與政府合作;壯志虔虔,思拯眾生水火,意建專修道場。但以因緣未具,微心難酬。

 

        二千零三年六月,轉來家鄉,計劃少停,即去福建。不意少時恩師王公金林,時任區政協副主席兼統戰部長,突來見訪,暢師生情誼,傳黨政溫暖,懇意挽留恢復重建敬亭山廣教寺;淨宗唯感恩承命,矢志效勞。以此為緣,區、市、省各級有關領導和部門,等予關懷,終得成就籌建敬亭山弘願寺之緣。

 

        十年輾轉萬里尋    葉布四方不離根
        欲看枝頭青青果    還問當年植樹人

 

        如此緣起,豈可思哉!

 

八、 蓮友同心之緣

        念佛如火炬,眾生是薪柴;薪盛火焰旺,薪盡火即滅。
        名號智慧火,如薪薪相傳,從古及於今,普及於眾生。

 

        末法罪深眾生,尤需彌陀救度。弘揚彌陀救度,必須彌陀道場。多年來,廣大蓮友無不翹首盼望早日興建淨土宗專修專弘念佛道場;乍聞敬亭山弘願寺奠基因緣,無不歡欣鼓舞,喜出望外,從廣東至黑龍江,從上海至大西北,一時齊聚於敬亭山腳下,共成此千古難遇的大好因緣。正如一位蓮友所寫:

 

        「高山擋不住六字,大海隔不斷稱名;我們來自全國各地,共聚在名號涅槃之城。
        雖然住在不同的地方,不約而同有一個願望,願彌陀大悲加護,早日建成我們的弘願道場。」

 

        雖隔千萬里    彼此素不識    南無六字中    割不斷法緣
        身居於四方    心嚮往一處    如海納百川    萬流競奔注
        佛心何其悲    我願亦何切    早成弘願寺    此心無暫歇

 

        如此緣起,豈可思哉!

 

九、 共轉法輪之緣

        法賴僧弘。僧是佛的代表,僧是法的傳人。廬山慧遠創蓮社,光明善導立淨宗,無不以教團組織,推展法門事業。

 

        時值末法,眾生濁盛,爭陷名利之網,難脫邪見之坑;真求解脫,善擇法門之人,甚為希有難得。縱雖居俗,念佛求生,已屬難得;何況出家,專弘淨土,更為希有。縱雖一人如此,已屬難得;何況多人同志,更為希有。

 

        今弘願寺,眾多比丘,同信同願,同心同行:同稱彌陀佛名,同發度生弘誓,同建彌陀道場,同弘念佛法門,同蒙彌陀光照,同獲諸佛垂護;水乳相合,手足相親,稱僧中之寶,為眾中之尊。

 

        歷劫因緣諸佛感    六字法情一母生
        為弘念佛來相聚    共轉名號大法輪

 

        如此緣起,豈可思哉!

 

        根深枝葉茂,源遠流水長。敬亭山弘願寺,彌陀本願為源,念佛眾生為根,雖是初生嫩苗,必成參天大樹,盛結菩提碩果,蔭蔽廣大群萌。《華嚴經》云:「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得成無上正覺。」

 

        惟我念佛同志,聞聲振起,共輸精誠,為利眾生,不惜身命;
        普願天下賢士,見聞隨喜,同發大心,自利利他,共成勝舉。
        乍稱一句佛名,永成菩提道種;若捨一文淨資,能助他人成佛。
        早成弘願道場,眾生早蒙救恩。功德唯佛能知,福慧自然無盡。

 

佛曆二五四八年四月一日    釋淨宗    謹記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