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釋慧淨
《觀經》第八觀「像觀」說: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聖道門的人解釋《觀經》,都認為這句經文是整部《觀經》的眼目,把這一句單挑出來,覺得這句就是整部《觀經》的靈魂、核心。因為這句和「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能夠吻合得上。但是,從淨土宗的角度來看,那就不是這樣。其實這句話是在說明什麼?說明「心的作用」。
《大乘起信論》說: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也就是說,一切萬法不離心,成佛的是心,造業造罪的也是心,輪迴受苦的也是心,都離不開心。心作什麼,心就是什麼──心作心是。
以聖道門來講,「是心作佛」,這是從修德上說的。通過修行,一步一步前進,漸漸接近成佛,這叫修德。「是心是佛」,則是從性德上說的。本性上,本來就有的,不必假藉修行就具備的。
性德和修德有什麼不一樣?釋迦牟尼佛成佛的那個時候,他講的第一句話:「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也就是說,大家本來都是佛,眾生都是佛,這就是從性德上來講,是本性具足的。既然大家本來是佛,為什麼當下是凡夫相呢?為什麼還造業、受苦、輪迴呢?因為凡夫當下的妄想、顛倒、無明,使性德(佛性)彰顯不出來,所以這時候就需要修德,也就是需要修行;修一點,性德就展現一點,再修一點,又再展現一點,修到完全圓滿極致的時候,性德才全部顯現出來。
有一句話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要經過修行,就像擦鏡子一樣,擦一點,鏡子就乾淨一點,再擦一點又乾淨一點,最後都擦乾淨了,鏡子就全部明亮了,這是聖道門的修行方法。所以聖道門在性德上發揮得比較多,常常講「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西方極樂世界不出我心」、「我本性就是佛」……在這方面發揮得特別多,因此,強調以自力去達到自性彌陀,顯現佛性。
淨土宗就不一樣,淨土宗雖然也以修德為基,但是這個修德不是我們眾生的修德,是阿彌陀佛的修德。阿彌陀佛的修行,已經圓圓滿滿地把佛的性德彰顯出來了,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萬德洪名,我們作為凡夫,信受就可以了。我們接受了,往生到極樂世界,性德就完全彰顯出來,不假方便,所以是以阿彌陀佛的修德成為我們的修德,「因該果海」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是心念佛,是心是佛」。這個「作」是作什麼?就是「念」,對我們來講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這個「念」包含信與行。眾生一旦歸命了彌陀的救度,眾生心中就有佛的功德;煩惱污穢的眾生之所以有佛的功德,是由於眾生歸命彌陀之心所獲得的,離開這個歸命之心,沒有佛,也找不到佛。因此信佛念佛的當體、當下,就是「是心是佛」。
眾生想佛念佛的時候,這個心自然就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與佛無二無別。可是凡夫感受不到,因為凡夫自己不知道,但是客觀上就是這樣。
比如我們要做一尊全是黃金的莊嚴佛像,首先要打一個佛像的模具,然後再灌黃金進去,從外面的模具看不出裡面有黃金的佛像,外面是石膏的,也不值錢,甚至並不好看,但是確實有金佛在裡面。因為裡面所灌的是黃金,而形相就是莊嚴的佛像。要等到什麼時候模具才能夠打開?只要等到裡面的金佛凝固,模具就可以打開了,金佛就現出來了。
我們念佛的時候,佛就已在我們心中了──我們的肉身好像一具模子,裡面是灌滿了阿彌陀佛金色的、莊嚴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像,可是現在顯現不出來,什麼時候顯現出來?當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佛拿著我們的蓮花來接引我們,到了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我們的三十二相就立刻顯現出來,就好像模子用鐵錘一敲,就七零八散,裡面一尊金光閃閃的金佛就顯現出來,就看得到了。其實在我們平時念佛的當下,金佛就在這裡。
從這一點來看,念佛人都是雍容華貴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擁有了一尊金佛,只是我們不知道、不瞭解,同時時機也還沒到,被外面的人肉模具包住了而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