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編輯部
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這就是所謂「一經兩宗」,一部經有兩個宗旨。
這就怪了,一部經怎麼會有兩個宗旨呢?就好像一個人有兩條脊樑骨,一個人裡面有兩個「我」,這怎麼可能?這是不可能的,宗怎麼會有兩個?一部經裡面只有一個宗,這裡就有很多學問了。
我們首先來看它的文句,善導大師所解釋的都要通貫來看,他說「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用一個詞——「即以」,這個語氣和上面所講的「其要門者,即此《觀經》」是一樣的,「其要門者」指代非常明確的,是「即此《觀經》」所說。然後下面說「亦以」。前面講弘願的時候,說「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亦以」的語氣比較淡,「即以」的語氣就很濃烈。
《觀經》是以觀佛三昧為宗的,不過也是以念佛三昧為宗。這句話非常善巧,因為它名字叫《觀經》,一般人都認為是以觀佛三昧為宗的,所以大師也就說:「是的,這部《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一般人講到這個地方就沒下句了,而善導大師又說了一句「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他雖然前面這麼講,那是方便,因為一般人都認為是以觀佛三昧為宗,他就順著把「以觀佛三昧為宗」放前面。觀佛三昧的膠囊,要包著念佛三昧的藥粉,他真要講的話是後面的「亦以念佛三昧為宗」。這樣講,最起碼別人先不會那麼反彈。到最後他就說,真正說起來,還是觀佛入於念佛。那個時候才把宗旨完全顯示出來。
所以,這裡先開為二,因為如果開始就講念佛三昧為宗,落差太大了:「這部經明明是講十六觀嘛,你怎麼講以念佛三昧為宗呢?」所以,他就說「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這是非常善巧的。
「此《觀經》,即以」與「其要門者,即此《觀經》」,「亦以」與「言弘願者,如《大經》說」,語氣全同,意亦一貫,正由承接前面要弘二教,顯明此處觀念二宗。否則一經只能有一宗,哪來兩宗?
「亦以」語氣比較淡、比較弱、比較次一點,就像解釋弘願的時候一樣:「言弘願者,如《大經》說」,是退後一步、寬緩一點的語氣。兩者語氣全同,意義也是相一貫的,正是承接著前面要弘二教,才顯明這個地方有觀念二宗。因為教是詮釋宗的,如果沒有二教,一經只能有一宗,不能有兩宗。就像一個人身上只有一個「我」,不可能有兩個我;兩個人就可以講有兩個「我」。
宗是主之義,如國無二主,天無二日,唯一無二,才稱為「宗」。正因為有了要弘二教,才有觀念二宗。
宗是主的意思。一個國家不可能有兩個國王,天上不可能有兩個太陽,所以,唯一無二才能叫作「宗」。所謂萬變不離其宗,說有兩個宗,那就是沒有宗了。哪有團體有兩個領導人的?兩個領導人講話都算數,那這個團體就亂套了,領導人一定是只有一個。
那麼,這裡講二宗,反推過去,必然就要求有二教,不然就講不通。所以,正因為有了要弘二教,才有觀念二宗。
要門教,觀佛為宗;弘願教,念佛為宗。
「要門教,觀佛為宗;弘願教,念佛為宗」,這才講得通。就是說,在這部《觀經》裡面其實是有兩門教,兩門教裡面才有二宗。
不過這裡也有問題:一部經裡面怎麼會有兩個教呢?是不是也講不通呢?所以這需要打個比喻來說明。
譬如諸侯王於邊國,天子主於中華,各在本境之內,都稱為王,但統領之地有廣狹之異。
諸侯是指什麼呢?釋迦牟尼佛比喻為諸侯。他是化身佛,在娑婆一界為化主,就像邊國一樣。天子就比喻阿彌陀如來,是法界藏身、諸佛之王。「主於中華」,就像極樂世界「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各在本境之內」,釋迦牟尼佛在他的範圍之內,也就是在講要門教的範圍之內,他可以被稱為教主的。「俱稱為王」,觀佛三昧可以為宗,這是在要門教的範圍之內。弘願教是在念佛整個範圍之內,它就像是主於中華一樣,是以念佛三昧為宗的。
雖然有這兩個王,但是,歸根結底,「有廣狹之異」。就是說,釋迦牟尼佛的要門教比較狹窄,它只能對於定善、散善的凡夫有這種觀佛三昧的攝化作用;對於惡人惡機,它就沒有這個作用了。而阿彌陀佛的弘願就很廣泛。
這也說明什麼呢?這一部經就代表這塊土地,整個土地就是大中華的範圍。雖然是在這一部經之內,但是其中某一塊地就歸某一個諸侯國,定善、散善這一塊劃歸為釋迦牟尼佛,以觀佛三昧為宗;而整個這部《觀經》是以念佛三昧為宗的,是阿彌陀佛整個統攝的。這樣,諸侯在他的範圍之內也可以稱王的;但是,諸侯來朝覲天子的時候,他就成為臣子了。
所以,觀佛三昧在遇到念佛三昧的時候,它就要靠邊,就成為助行,成為附屬。所以,在五種正行當中,觀察被稱為助業。也就好像這個諸侯在他本境之內稱為王,但是來朝覲天子時就稱為臣。觀佛三昧在定散二善、一切雜行當中,它被稱為王;但是,遇到了念佛三昧,念佛是正定之業,它就成為臣,成為助業。
這樣,雖然有二宗,其實到最後是歸於一宗;但是也可以講有二宗,就像這個比喻。這是非常善巧的,不然的話講不通。
《觀經教眼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