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編輯部
善導大師《觀經疏》說:
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四十八願只是說明這一件事。比如第一、第二願,它們是為第十八願服務的,為了讓眾生能夠往生到這樣好的淨土,永遠不受三惡道的苦惱,而發「國無三惡道願」「不更三惡道願」;也是為了讓我們十方眾生往生,而發他自己「無量光明」的願:我這無量的光明,就是為了攝取念佛的眾生。所謂「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阿彌陀佛無量光明所起的作用,就來自第十八願:因為要讓十方眾生稱念我的名號回歸我的淨土,所以,我發願成為無量光明的佛;因為要盡未來際度脫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所以發願成為無量壽命的佛;因為要以他的名號最簡單易行、最殊勝無比地來救度眾生,所以發願讓十方諸佛來稱揚讚歎我的名號……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第十八願服務的,以第十八願作為根本的目的。
說起來道理很簡單。我們在世間興辦任何事業,都有總體的目標,也有局部的目標。比如三峽移民工程,最終目標是要移民。為了移民,需要建設新的村莊、新的城鎮,要規劃道路,要有住房,要有自來水,要有公園,要有商店,要有幼兒園……把這一切做好了,目的是什麼呢?是要把人移到這裡來住。如果這一切都做好了,卻不能把人移到這裡來住,這就是一座空城,沒有意義。如果你問這是在做什麼,他不用回答是為了建房、建道路、建自來水、建花園,雖然具體就某件事可以這樣講,但是只要說「為了移民」就可以了。為什麼建這座村莊?是為了移民,移民才是根本目的。辦這種種局部的事情,都是圍繞移民這一根本目的。
阿彌陀佛建極樂世界:我的極樂世界如此莊嚴,如此殊勝安樂,目的就是要把十方眾生移民過來,速生我剎受快樂——這才是四十八願的核心。
「十方眾生,欲生我國」,這是阿彌陀佛成佛的根本目的。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求佛道是為了化眾生,為此目標而展開其他四十七願。就像一棵樹,你掌握了根本,枝葉花果通通都有了。在四十八願當中,如果你瞭解第十八願的精神,專修念佛,其他四十七願即使一個字也不知道,到達極樂世界也是一點都不少,完全兌現。正因為有第十八願,四十八願才是一個整體。一串念珠,比如說有一百多粒,如果沒有線把它們串起來,那就是散的。有一根線把它們串起來,才成為一個整體。第十八願就好比一串念珠中間的那條線。又像一張網,它有千孔萬孔,但是,如果把網的大綱抓住,千孔萬孔都能收起來。
四十八願內容非常廣泛,如果展開來講,不止四十八願,有很多;但是,一提第十八願「六字名號,念佛往生」這個綱要,通通都有了。如果說四十八願必須任何時候都要每一條願來講解才叫完整,那四十八願本身就不完整了,就不是一個整體了。如果是一個整體,只要抓住它的核心,就全部都有了。又像我們提衣服一樣,一件衣服有領子,有袖子,有衣襟,有其他部分,只要一提領子,整件衣服就提起來了,是不是?如果又要抓領子、又要抓袖子、又要抓後襟……全部抓才能提起來,說明這件衣服還沒做好,分成幾大片了。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一個天然的整體。只要稱念六字名號,全部都有了,這才叫一個整體——有其貫穿不變的宗旨。修學淨土法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把第十八願突顯出來。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