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編輯部
印度佛教為什麼判教不那麼發達呢?因為它有時間上的成長過程。打一個比喻,比如種豆,先是種子,然後發芽,長出小苗,然後長高、開花、結豆,最後收成。從時間上的自然生長當中,無所謂判不判教,到哪個時候看就是哪種狀態,互相之間不會產生矛盾。任何看到它的人都很明瞭當下它是什麼狀態,看見葉子就是葉子、豆就是豆,或者是豆苗、豆花,很簡單;因為以前的狀態也不必關注,它當下就是這個狀態。當然,這樣比喻也未必很細膩。
如果不是按照時間自然成長的次第,豆苗也拿來,豆芽也拿來,稈也拿來,花也拿來,種子也拿來,你說這些都是豆,別人看了會覺得:這都是豆?這是怎麼回事?必須把它們排列、分類,來說明這是什麼狀態,在什麼情況下豆是展示成這個狀態的——這是發芽的狀態,那是長成苗的狀態。要給它分析出來,這樣看到的人才會有一個整體感、時間感,才會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不會混淆。
整個佛教在印度是一個自然演變的過程;但來到中國之後,好像把它所有不同的生長段都同時展示了出來,這樣就必須有說明,教判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而且發達起來,不然初學的人看不明白。
《淨土宗概論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