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編輯部
我們在解釋善導大師要弘二門判的思想時,往往會和諸師的釋義有所比較,我們都會推崇大師。這樣對諸師在言語上、法義深淺上是不是不恭敬?不要這樣理解。也有人說:「諸師都很了不起,我們後人怎麼可以說深說淺呢?」這種話都屬於糊塗話。深淺是法理的自然現象,不代表我們有資格評判,也不是說我們故意挑是非。如果連法義的深淺、對錯都不能分辨,那怎麼學習呢?
比如說善導大師所楷定的,淨影寺的慧遠大師,那是非常有名的大德法師,可是他判淨土法門攝受的根機就很高,上品上生是四地到七地的菩薩。如果沒有善導大師來楷定古今,我們後人可能不敢講話。善導大師通過經證、文證、理證,來證明淨土法門本為凡夫,不是判那麼高。如果這時候還在糊塗,說:「那都是大德啊,我們怎麼敢講呢?」那還怎麼學習啊?
就好像一座高山,三千米的高度,另一座小山三百米高,一個瘸腿老太,三百米也登不上去,但是不能說「都是高山,都挺高,我們怎麼能說哪個高哪個低呢?」你一眼看過去,不就看得清楚了嗎?
另外,我們之所以能夠分辨深淺、純雜,是因為我們有佛性,我們不是靠人情來分辨的。祖師的法語是透達佛性的。善導大師這些語言,是站在阿彌陀佛慈悲救度的立場上。阿彌陀佛的大願,本來就是乘性而發,它會把我們內心的佛性激活,我們內心就一定會有覺動,內心一旦被覺醒,就一定能分辨。如果不知道,說明沒有覺醒。
我們的佛心、佛性是很廣大的,所說的是不是稱順彌陀的本願,是不是稱順凡夫得救之道,作為一個具體的被彌陀救度的人,是非常清楚的。自己有沒有被救、誰救了你、誰能救你,你居然都不知道,閉著眼睛說「都是大德法師,都了不起,都是很好的,都是不可以說的」,這就叫糊塗,也叫迷信。
但是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說「好像我們都超過這些大德了」,我們給大德提鞋都不夠。我們是在平等、尊重的情況下,知道有所謂深淺和純雜,這是自然的,因為有所短就顯示有所長。
《觀經教眼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