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經》(二)
《觀經》3稱名除罪成善男子
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1],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2]首題名字[3];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4],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5]、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6],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譯文】
下品上生是十惡凡夫的往生。雖不誹謗大乘經典,但卻造了許多惡業,心無慚愧。(按其業報,本當墮入惡道。然而)命將終時,遇到善知識,為其講說大乘諸經經名;由於聞知大乘經名之故,除去千劫極重惡業(,但仍不足以出離生死苦海)。善知識(智慧觀察於此,)又教他合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他順從所教,稱念佛名;由於稱念佛名之故,滅除了本該沉淪五十億劫的生死之罪。此時,阿彌陀佛派遣化佛與化觀世音菩薩、化大勢至菩薩,來到此人面前,讚歎他說:「善男子,由於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緣故,眾罪已經消滅,我特來迎你回歸淨土。」
【註釋】
[1]方等經典:一切大乘經典。「方」,方正;「等」,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眾生與佛平等。
[2]十二部經:一切經教,依形式與內容分為十二種。即:契經(修多羅,契機直說法義之長行)、重頌(祇夜,於長行之後重宣其義)、諷頌(伽陀,直作偈頌)、因緣(尼陀那,說佛法因緣)、本事(伊帝目多,說弟子過去世因緣)、本生(闍多伽,說佛自身過去世因緣)、未曾有(阿毗達磨,說佛種種不思議神力之事)、譬喻(阿波陀那,經中說譬喻之處)、論議(優婆提捨,以法理論議問答)、自說(優陀那,無問自說)、方廣(毗佛略,說方正廣大之真理)、授記(和伽羅,授記菩薩成佛)。
[3]首題名字:諸經題目。
[4]合掌叉手:合掌而交叉手指。
[5]化佛:佛菩薩應機隨宜以神通力變化出來的佛身。《大毗婆沙論》:「佛於一時化作化佛,身真金色,相好莊嚴。」
[6]善男子:善導大師《觀念法門》所言「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之人。
【補充教證】
法照大師《五會法事讚》:「彌陀本願特超殊,慈悲方便引凡夫;一切眾生皆度脫,稱名即得罪消除。」(稱名除罪)
【討論】
問:臨終助念是否要誦《地藏經》等?念佛與誦經,哪種功德大?
答:誦經緩不濟急,應及時讓被助念人領納六字名號往生資糧。稱名除罪五十億劫,誦經除罪千劫,不可為比。善導大師《觀經疏》:「問曰:何故聞經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稱佛一聲,即除罪五百萬劫者,何意也?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來逼,善人雖說多經,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輕。又,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所聞化讚(化佛菩薩讚歎),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如此經及諸部中,處處廣歎,勸令稱名,將為要益也,應知。」
問:「多造惡法,無有慚愧」之人,佛來迎時稱其為「善男子」,是何道理?
答:稱名而領納「大利無上功德」,當下轉惡成善。
蕅益大師《彌陀要解》:「善男女者,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善也。」
問:有人說,「要想往生,至少要圓滿五戒十善,因為《阿彌陀經》說『善男子、善女人』」,是這樣嗎?
答:憑自身所修戒善求生極樂報土,功德遠遠不夠。執持六字名號,領納六字名號所具阿彌陀佛一切因願果德,自然與極樂報土相應,因此化佛菩薩來迎時讚為「善男子、善女人」。
問:有人說,「下品三生雖然平時造罪,但臨終都能頭腦清醒地接受善知識勸導。所以,臨終清醒是往生的必要條件,若臨終昏迷或死於睡夢中,即使平時念佛也不得往生」,是這樣嗎?
答:法藏比丘四十八願中約定眾生如何念佛,說「乃至十念」,不限臨終。往生與否,彌陀本願是唯一標準。下品人平生未聞佛法,臨終再不得聞,必墮惡道。如此劣機,苦迫中善友助念亦得順利往生,與此相比,平生能夠聞法思維、信受奉行的人,善根、法緣更為殊勝。所以,並非增加一個「臨終清醒」的條件。心知被救而相續念佛,念佛已成重業、習業、正定之業,所謂「平生業成」,阿彌陀佛必定來迎,慈悲加佑,無論何緣而終,盡得往生。
《觀經》4不樂濁惡
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1]濁惡世[2]也。此濁惡處,地獄、餓鬼、畜生盈滿,多不善聚。願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
【譯文】
只想請世尊為我好好說說沒有憂惱的地方,我想到那裡去,再也不想生在此閻浮提五濁惡世。這個濁惡之世充滿了地獄、餓鬼、畜生,簡直是不善之類的聚集地。希望我未來再也不要聽到不好的事,不要見到不好的人。
【註釋】
[1]閻浮提:梵語Jambudvipa的音譯,又作「南贍部洲」,四大部洲(須彌山四周的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之一,即地球眾生所居之處,在須彌山之南,形狀上大下小,以贍部樹而得名。
[2]濁惡世:即五濁惡世。劫濁(災難頻發)、見濁(邪見流行)、煩惱濁(貪瞋熾盛)、眾生濁(罪多福少)、命濁(壽命短促)。
【補充教證】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人間匆匆營眾務,不覺年命日夜去。如燈風中滅難期,忙忙六道無定趣。未得解脫出苦海,云何安然不驚懼?各聞強健有力時,自策自勵求常住。」
【討論】
問:不樂此世,這不是消極厭世嗎?
答:韋提希夫人遭遇家庭變故,憂愁悲慼,不樂娑婆,很容易被認為是否定人生的厭世觀,其實,佛法正是在此刻展現它不可思議的力量。釋迦牟尼佛放眉間光,為韋提希夫人顯現極樂淨土,韋提希夫人當下心得歡喜,獲無生忍。淨土法門的行人,在厭離娑婆的同時欣慕極樂,滿心獲救的喜悅,感受佛陀的溫暖,人生更加積極,更加珍惜有緣眾生。所以,是積極,非消極;是救世,非厭世,絕非悲觀消極、厭棄人生。
問:有人說,「眾生正是因為心有分別而生死輪迴,分別苦樂,厭穢欣淨,執著西方,豈是解脫之業?至少境界不高」,是這樣嗎?
答:聖道門要求心無分別,離一切相,不厭不欣,不取不捨,是聖者之教;淨土門是凡夫之教,有厭有欣,有取有捨:厭娑婆,欣極樂;取佛力,捨自力。曇鸞大師有「冰火喻」:「又如冰上燃火,火猛則冰解,冰解則火滅。彼下品人,雖不知法性無生,但以稱佛名力,作往生意,願生彼土,彼土是無生界,見生之火自然而滅。」印光大師說:「參禪一法,則取捨皆非;念佛一法,則取捨皆是。」蕅益大師說:「取捨若極,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就眾生根機而言,淨土門的分別取捨更為超勝,因為它容易實行。凡夫難以做到心無分別,淨土門直接就凡夫分別取捨心境之上,厭穢欣淨,捨苦求樂,巧順凡情,不需悟平等之理,不必破我見執著,任何人都可以修持。雖然在凡夫分上不離妄想分別,一旦往生,則頓證無生,從有相而巧入無相,即事求而頓證極理,因為仰仗佛力,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往生之前境界不高,往生之後「頓超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