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明
佛法廣大,利益無窮,可謂法無不備,機不無攝。其原本無宗派之分,八萬四千法門,乃佛陀應機而說。因眾生根機不同,而有千差萬別之法。佛法傳入中國後,祖師大德依據不同經典,建立各自的修學體系,使不同法門的宗旨、意趣、力用、教相、攝機等得以大顯,由此形成禪、教、律、密、淨等宗派。
淨土宗:即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以本願為宗,以念佛為因,以往生為體,以成佛為果,以利生﹝回度娑婆﹞為用。其教理完備,自成體系,亦稱淨土門、淨土教。雖由釋迦所說,實為彌陀本願所成就之特別教法,以彌陀本願為發起因緣,以淨土三經——《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簡稱《大經》、《觀經》、《小經》)為正依經典,由曇鸞大師開顯、道綽大師繼之、善導大師集其大成。因三位祖師一脈相承,燈燈相續,「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理得以弘開,由此而獨立成為一宗。
淨土宗行法極為簡易,利益至為超勝。可謂「下手易成功高,用力少得效速」。士農工商,貧富貴賤,皆可遵行,皆可得益。一代聖教,法門雖多,唯此一法,不受時限,不擇根機,通於正像末三時,契於上中下三根。因其簡易殊勝,普應群機,自釋迦宣說、祖師弘開以來,即成為八大宗派中影響最深遠、攝化最普及、利益最弘深之一宗派,並終成佛法一大歸宿、群生一大依怙。今藉整編《淨土文獻叢刊》之緣,就淨土宗之根本、心要、傳承等,作一簡述,使廣大行者,明念佛一法何以獨立成宗,何以普利群萌,何以統攝聖教。
一、淨土宗暢佛本懷
釋尊一生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其歸宿何在?其本懷何在?於此諸宗各有所論,若通觀聖教,佛出世本懷朗然自明。在一大藏教裏,多達二百餘部經典宣說淨土法門,尤其於重要的大部經中,處處指歸。如「注重心法,以求開悟」的《楞嚴》,藉「念佛圓通章」特別宣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之淨土法門;又「導三歸一,開佛知見」的《法華》,則有「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之極說,更有「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之導歸;而純為諸大菩薩所說成佛的《華嚴》,尤以普賢十大願王攝華藏海眾同歸西方淨土。如是皆諸大乘經於宣說他法之際,兼說淨土、導歸安養也,誠如古德所言:「諸經所讚,多在彌陀」、「千經萬論,處處指歸。」
再觀淨土宗正依經典,此義愈明,大要有四:
一、彌陀本願殊勝超越:《大經》明法藏菩薩於因地時觀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結為四十八願。明彌陀願力弘深,總諸佛之心願,別成一佛大願。彌陀一佛即如經讚:「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
二、五逆十惡具得往生:《觀經》廣開方便,化度一切,以五逆十惡之往生,大顯願力不思議之功。善導大師讚云:「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三、一佛親宣諸佛證誠:《彌陀經》中,釋迦不請自說「執持名號,決定往生」一法,諸佛舒舌證讚,普勸念佛,如是同體大悲,將淨土一門推之極致。所謂「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也。
四、特留此法住世度生:《大經》「特留此經文」言:「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釋迦一生說法雖多,其餘法門,終因眾生根機不堪,隨時節因緣而逐一消失,唯有淨土一門,易行功高故,蒙佛加佑,得以久遠流傳,恒度眾生。
如是綜觀,即知釋迦說法雖多,終極旨歸,出世本懷,實在西方淨土、念佛一門。無量法門,可謂淨土一門之前方便、化前序也,如印祖《文鈔》所云:「一代時教,皆念佛法門之註腳也。」
《法華》有出世本懷之說,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他力果地之法,可謂本懷中之本懷也,以願力弘深故,易行功高故,三根普被故,諸佛同宣故,常久住世故。《大經》「出世本懷文」別顯此義云: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此文意顯:釋迦如來出興於世,根本目的在「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其「真實之利」,即彌陀本願救度一切眾生往生成佛之大利。所謂「十方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華嚴法華,雖亦真實之法,一乘之教,因其「深固幽遠,無人能到」,故其利益,獲得者少。彌陀本願之超勝,在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至一念,則是具足,無上功德。真實之利,無過於此。故雖法無高下,應機有別,而「普應群機、同得大利」之法唯在念佛,如善導大師云:「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故知:釋迦本師出興於世所要開顯的至極無上教法,在彌陀本願,以此而惠以眾生真實大利,此可謂本懷極致也。
二、淨土宗之根本
淨土宗經論眾多,行持雖易,義理幽深,雖為一宗,而圓收萬法。其根本何在?欲知此,須明淨土之生起本末,眾生之往生因緣。綜觀淨土三經,即知極樂淨土之緣起、十方眾生之往生,根本在彌陀本願。因有彌陀本願之發起,方有極樂淨土之成就、十方眾生之往生。
阿彌陀佛因中號曰法藏比丘,依世自在王佛出家修行。為成就淨妙國土,白世自在王佛言:「我發無上正覺之心,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法藏比丘,聞佛所說,即「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四十八願因茲而發,莊嚴淨土因茲而成。以此可知:阿彌陀佛願力乃由世自在王佛開啟,集諸佛願力之精妙而成;既為一佛之別願,亦可謂諸佛總願。以一佛攝諸佛,以一法攝眾法。所謂阿伽陀藥、總持妙法、他力果地之門,盡顯於此。故由法藏願力成就的彌陀一佛,圓攝一切佛,圓收一切法,圓具一切德。《觀經》云: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
又《經》云:
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
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故知,阿彌陀佛一佛一法一淨土,圓攝一切佛、一切法、一切淨土,四十八願稱為「超世願」,即超越一切諸佛之願,如經所云:「發願逾諸佛」。《大經》讚彌陀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密意幽深,意顯淨土圓收圓超一切法也。
四十八願雖廣,意在化度眾生,其攝化之法即六字名號。彌陀因中願言: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此即法藏菩薩五劫思惟,選擇以名號度眾生也。何故別選稱名一行為其本願?以稱名易故,稱名勝故。捨難取易,捨劣取勝,此彌陀本願選擇之深義也。
由四十八願成就六字名號,由六字名號成就眾生往生,此四十八願之心要,善導大師釋此義云: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又云:
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故知彌陀本願在稱名往生,稱名得生之願在第十八願,所謂「十方眾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四十八雖廣,核心在此,歸結在此,善導大師開顯此義云:
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故知:四十八願之根本在第十八願,第十八願之根本在念佛往生。淨土宗之根本在於此,淨土宗之建立源於此,淨土宗之傳承依於此,淨土宗之修學本於此,捨此即非淨土宗矣。
三、淨土宗之心要
淨土宗義理豐富,內涵深廣,於學修淨土而言,最要在明瞭淨土勝境及往生方法。對淨土勝境有一定瞭解,自會發起欣慕之心,以離娑婆輪迴之苦海;對往生方法有明確認知,即會如理依教而行,以達往生淨土之目的。此二者為淨土宗心要,亦為學修根本。今就「淨土果報」及「往生方法」略而論之。
1.報佛報土
西方淨土,由彌陀願力所成,是法性之土,是清淨之地,是妙相之境,無染污相,無輪轉相,無顛倒相。非但遠勝人間,乃至超越三界,《往生論》云:
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因淨土勝過三界道,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亦稱「極樂」。所謂「極樂」者:至極之樂、無苦之樂、無衰之樂、無比之樂、恒常之樂也。《無量壽經》云:
無有三塗苦難之名,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其國名曰極樂。
《阿彌陀經》云: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如是「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之境,即謂之「淨土」,善導大師謂之「無為涅槃界」。如是清淨無染、無憂無惱之淨土,自受用與他受用一體,只要往生,皆得身心清淨,受用法樂,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大經》云:
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已到我國,快樂安穩。
綜觀淨土三經可知:極樂淨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黃金為地,七寶莊嚴」、「衣食自然,隨意自在」、「鳥能說法,水能悅體」、「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六通具足,願行圓滿」、「上供諸佛,下化眾生」……常樂我淨之德,盡顯其中;自利利他之道,圓彰無遺。那是彌陀願力所成無為涅槃之境、是自他解脫究竟圓滿之地、是十方諸佛共讚勸歸之方、是一切眾生安身立命之處。因其獨特超勝,易往易取,故諸佛淨土雖多,西方淨土獨超眾外,自成一宗,以一佛土而圓攝諸佛國土,以一妙法而總持無量法門。
其他法門,重心不重境,依因而取果,故常言心淨國土淨,以此而標「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之說,此通途法門「修因證果」之理念。淨土一法,以果覺攝因心,以事相顯理體,令諸眾生,功德成就,此「他作我受」之特別法門也,所謂「以果覺為因心,因心頓同果覺」。
淨土法門理事圓融,究竟圓滿,但為化度十方,尤其大悲於苦者,故所重在事不在理﹝理在事中﹞、在境不在心﹝心境不二﹞、在果不在因﹝因在果中﹞,特指方而立相,示以依正莊嚴,明標往生處所。此可謂於無方中說方所,於無相中立妙相,於無生中示往生也。以此而建立法化,攝歸淨土,此至極善巧之處,極方便而至真實,所謂大圓鏡智者,莫過於此。又因往生而證無生,因見彌陀而明心性,因自成就而遊化十方,此至極圓滿之處,所謂同體大悲者,盡顯於此。悲智雙圓之法,體用無二之道,生佛一體之用,盡收於此。故古德讚此法為「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華嚴奧藏,法華密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
如是高妙淨土,是何境界?古來諸家各有論述,有報土論﹝聖人可往凡夫無份﹞,有報化二土論﹝聖人生報土凡夫生化土﹞,有四土論﹝佛入寂光淨土、菩薩生實報土、聲聞生方便有餘土、凡夫生凡聖同居土﹞。其論雖多,都是依眾生自業所感之理來論淨土者,雖各不同,有一共性,即不許凡夫往生報土。唯曇鸞、道綽、善導所判與諸師不同,明彌陀為報佛,極樂為報土,凡聖通往,五乘齊入。曇鸞祖師雖未直言,但義理極明,如《論註》云:「願往生者,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又以二十二願為證,明標此義:「案此經推,彼國菩薩,或可不從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階次者,是釋迦如來於閻浮提一應化道耳,他方淨土,何必如此。五種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若言菩薩必從一地至一地,無超越之理,未敢詳也。」明判為報佛報土者,是道綽大師,其《安樂集》云:「現在彌陀是報佛,極樂寶莊嚴國是報土。然古舊相傳,皆云阿彌陀佛是化身,土亦是化土,此為大失也。若爾者,穢土亦化身所居,淨土亦化身所居者,未審如來報身更依何土也?今依《大乘同性經》辨定報化淨穢者。《經》云:淨土中成佛者,悉是報身;穢土中成佛者,悉是化身。」若彌陀是報佛,極樂為報土,自有疑云:報身常住,云何《觀音授記經》云:阿彌陀佛入涅槃後,觀音菩薩次補佛處?道綽大師釋云:「此是報身示現隱沒相,非滅度也。彼經云:阿彌陀佛入涅槃後,復有深厚善根眾生,還見如故,即其證也。」
善導大師為顯宗要,更引三部經文,詳明報佛報土義:初引通途《大乘同性經》為證,明「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此與道綽所引是同。若單以此證彌陀是報佛報土,則彌陀報土與他佛報土無異,非凡夫所能往生。為釋此疑,更引《大經》為證,從法藏菩薩酬因感果之願行上明報佛報土義:「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以此明彌陀報佛報土異於諸佛報佛報土,乃生佛一體之報佛報土也,所謂「十方眾生,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最後引《觀經》為證:「《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如是從報身兼化來迎之事相上明報佛報土義。
善導大師所引三經之證,通別互顯,因果俱明,理事並彰,至此,報佛報土義可謂通徹明瞭,了無疑義。善導法脈失傳後,報佛報土義鮮有人明,後來弘化者多依天臺四土之說,至蕅益大師,始有融四土為一土之勢,所謂「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也。印光大師亦有「一生西方,即入佛境界」、「由同居而頓證寂光」之說,並有「如水入海,同一鹹味,同一深廣,失彼故名,得此海號」之喻,此皆有隱顯報佛報土義,未直說而已。
2.凡夫入報
西方淨土既為佛之境界、高妙報土,普通凡夫,如何得入?若凡夫不能往生,則失去其度生之妙用。若依自力,報土自非凡夫所能入。諸師判極樂有多土,即因不許凡夫入報也。他方淨土類多如此,如善導大師云:「十方佛土雖嚴淨,亂想凡夫恐難生。」西方淨土之超勝即在仰仗彌陀願力,凡夫可入報土。道綽大師首明此義,《安樂集》「第八、明彌陀淨國,位該上下,凡聖通往者」云:
今此無量壽國,是其報淨土,由佛願故,乃該通上下,致令凡夫之善,並得往生,由該上故,天親龍樹,及上地菩薩,亦皆生也。
善導《觀經疏》詳明報佛報土義後,亦以問答釋「凡夫入報」義: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此釋精妙至極,明報法雖然高妙,托佛願以作強緣,則可五乘齊入,凡聖通往。彌陀淨土之超勝,即在於大悲本願,特為凡夫之往生。所謂「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觀經》五逆十惡之往生,大顯凡夫入報之義。此即阿彌陀佛因中所發超世悲願,以光明名號,化度十方,乃至十念,皆得往生。《大經》云: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至不退轉。
詳觀四十八願,知高妙淨土之成就,特為凡夫也。如國無三惡道願、不更三惡道願、無有好醜願等,皆本凡夫而發。並以易稱易往之名號攝化十方,上至等覺菩薩,下至蜎飛蠕動,皆可得生淨土。因此易行易往之法,方可「度盡阿鼻苦眾生」。善導大師依三經義理,大開「淨土一法,本為凡夫」要義,明淨土之全體大用,在於彌陀願力成就六字名號,以六字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自然易得往生。所謂「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即成為淨土法門獨特超勝的功德利益。大道顯於至簡之中,至難成於至易之中。故此法門為一代時教中極難信之法,超凡聖之見,離有情之思,非智能測,唯信能入。
觀報佛報土及凡夫入報義,知淨土有體用兩面之益:論其體,則為佛之境,光壽無量;論其用,則攝化十方,稱名皆往。因有彌陀本願,淨土之果自不難求,成佛之道不再遙遠,十方諸佛共同稱讚,九界眾生無不歸依,淨土宗自成佛法終極歸宿,以一法而統攝諸法,以一法而攝化十方矣。
四、淨土宗之建立
淨土法門除三經專說外,大乘經中處處有說,可謂貫穿一代時教,其義理自然寓於浩瀚的經典之中,非深入大藏,慧眼見真,透達經義者,實難勾提其要,歸宗於本。普通行人,何能深入其中,以得其益。如是特別教法,若不詳加甄辨,特別開顯,則彌陀本願難顯,釋迦本懷難暢,而如何開顯彌陀本願教法,以普利群生,自成祖師大德上契法義下化眾生之使命,建立淨土宗勢所必然。
淨土宗建立因素很多,最要在判教體系的完善。有了獨立的判教體系,法門宗旨自顯,淨土教法自從一代聖教中凸顯出來。自古以來,弘揚淨土法門者眾多,各有其功,而前後一貫,宗旨一致,有判教傳承、有法脈淵源者,偏在印度之龍樹、天親,中國之曇鸞、道綽、善導五位祖師。
1.龍樹菩薩
自釋迦宣說法化以來,印度龍樹菩薩於《易行品》中首判一代時教為二: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道即大乘通途教法,易行道即稱名往生一法。難易對判,明自力教法與他力教法之別:
自力修行證果者,即釋迦應機所開通途法門,亦謂之自力教。
念佛往生成佛者,即彌陀願力所成特別法門,可稱為他力教。
為顯二法之別,《易行品》以形象比喻明之:
難行道:修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如陸路步行則苦。
易行道: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如水上乘船則樂。
陸路步行與水上乘船之鮮明對比,突顯他法之難、淨土之易。因淨土之易,自給「怯懦下劣之凡夫」帶來解脫希望,捨難取易之用心一目了然,自不待勸。
淨土之所以易行,因有彌陀本願故。為彰此義,《易行品》初明十方諸佛之易行,最後以十方諸佛皆稱名憶念阿彌陀佛,結示其易行歸宿在彌陀一佛,所謂:
諸佛世尊,現在十方清淨世界,皆稱名憶念,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此釋義有多重,一攝諸佛易行歸彌陀易行,二以第十八願為彌陀易行之本,三別釋第十八願,顯彌陀易行在稱名往生,所謂「本願如是:稱名自歸,即入必定」。本願稱名義,因此而顯;往生正定業,藉此而彰。
《易行品》開顯淨土可謂循序漸進,其善巧用心,有似釋尊於一代時教中宣說淨土:初以難易對比,勸捨難行歸於易行,再以「十方諸佛皆稱名憶念阿彌陀本願」攝十方諸佛之易行歸於彌陀一佛之易行;即於難行道中開顯易行道,於諸佛易行中選擇彌陀一佛易行。足見《易行品》其文雖短,其用意不可謂不深矣。
龍樹菩薩「難易二道」判,為淨土宗判教之始,首明自力之難行、他力之易往,首開淨土他力之門。其開顯淨土宗旨有二:一易行,二疾至。如是簡明扼要地初顯淨土宗勝易二德。
2.天親菩薩
《易行品》乃《十住毗婆沙論》一章節,是正說難行道時,為怯弱下劣凡夫別開易行之道,簡明淨土教法易行疾至特點,淨土宗遂有了獨立基石,逐漸為人所重視。後有天親菩薩應化於世,續開信仰之門,以《大經》為根本,融會三經義理,特著《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簡稱《往生論》),興隆淨土教法,大顯本願幽光。此論由二十四行「偈頌」及解釋偈頌的十章「長行」構成。其「觀佛本願」、「一心五念」、「速滿功德」之理路,顯明易行道修學方向。五念門中,其要在「觀察門」,以二十九種願心莊嚴,廣明「願生宗本」義,最後攝依正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如是廣略相入,開啟信心,明「一心歸命,願生淨土」宗要。《往生論》文辭簡潔,義蘊豐富,將淨土法門之殊勝簡易開顯至極,如其讚云: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往生論》正依《大經》開顯淨宗法義,可謂簡而淳,要而著,是純依彌陀本願闡釋淨土法門的一部完整、總持之「論」,所謂「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至此,淨土宗「三經一論」格局形成,淨土宗理論框架於印度基本建立起來。
3.曇鸞大師
佛法自東漢傳來中國後,隨著淨土經典的傳譯,淨土信仰隨之興起。早期淨土信仰比較博雜,彌陀信仰、彌勒信仰、阿閦佛國信仰,各皆有之。東晉時因慧遠大師「結集蓮社,共期西方」之影響,使廣泛之淨土信仰趣於專一的彌陀信仰。隨後來祖師的大力開顯,彌陀信仰一統淨土信仰之勢漸成,獨立成宗,普及於佛門,深入於民間,以致形成「家家彌陀,戶戶觀音」之局面。故但說「淨土宗」,即專指彌陀淨土信仰。
慧遠大師於開啟中國淨土信仰影響甚巨,其思想以般若禪觀為主,並未正依彌陀本願建立淨土宗理論體系。然信仰一旦興起,法義自待顯彰。慧遠大師往生後六十年,北魏曇鸞大師興世,開顯他力本願,力勸稱名往生,使淨土宗易行之道得以弘開。
曇鸞大師早期學修四論,與龍樹菩薩結下深厚法緣,後遇印度來華高僧菩提流支,得其所譯之《往生論》,承接印度淨土法脈。隨即捨四論講說,專修淨業。因《往生論》辭簡理幽,曇鸞大師特為之註,融龍樹、天親思想於一體,詳加闡發,「直將彌陀誓願,天親衷懷,徹底圓彰,和盤托出」。《論註》義理廣博,偏標念佛。以名即法故,名號即實相身為物身故,名號自能止一切惡生一切善故,一切外凡夫人稱名皆得往生故,不斷煩惱得涅槃分故。如是開啟中國淨土宗新紀元,淨土宗「三經一論」地位因此而確立。
《論註》開篇即對龍樹菩薩「難易二道」詳加闡釋,大顯難易之別,以明二力之異,如是對比,將他力易行道特別拈出,所謂: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為圓顯淨宗「乘佛願力,便得往生;佛力住持,即入正定」之理,《論註》結尾引用彌陀三願為證,大明他力易行疾至之道。
引第十八願以明生「因」: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輪轉之事。無輪轉故,所以得速。一證也。
引第十一願以明果「體」:
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
住正定聚故,必至滅度,無諸回復之難,所以得速。二證也。
引第廿二願以明果「用」:
緣佛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以超出常倫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證也。
三願共明「念佛必往生,往生必成佛」之理,第十八願是因往相迴向,第十一、廿二願是果還相迴向,可謂從因至果,皆是佛力。故《論註》結示一宗大義言: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自力修行之難,其因雖多,根本在「唯是自力,無他力持」,欲了生死、疾成佛道者,豈不當捨難行之自力,歸於易往之他力!《論註》最後勸言:
愚哉,後之學者,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往生論》文辭簡約,義理甚豐,普通行人,難明其旨。因《論註》的闡發,使其幽光顯發,慧心朗耀。後《論註》失傳,《論》亦乏人問津,塵封於大藏,《論註》於淨土法門之重要可見一斑,誠如印祖所讚「乃淨業行人之大導師」也。中國淨土宗判教思想的建立,他力本願的開顯,稱名念佛的首倡,凡夫入報的初顯,均在曇鸞大師,其《論註》上承印度淨土教法脈,下開中國淨土宗先河,道綽善導即承繼其思想,完善、獨立淨土教法,自成一宗。
4.道綽大師
曇鸞大師後,淨土法門弘傳漸盛,他宗如地論之隋朝慧遠大師、天臺智者大師、三論吉藏大師等,都有淨土註疏,然多依其本宗觀點詮釋淨土,未暢彌陀本願真義,尤其攝論宗行人視《觀經》五逆十惡「有願無行」不能往生,須待來生「願行具足」方可得生,此一「別時意趣」說,直接影響淨土弘傳,如《釋淨土群疑論》云:「攝論至此百有餘年,諸德咸見此論文,不修西方淨土。」淨宗法義在如是因緣下,自待法脈相續,來哲開顯。此際完全捨他宗之教,承繼曇鸞思想,正依彌陀本願開顯淨土教法者,即隋之道綽大師。
道綽大師初習《涅槃》、《般若》等經,後慕名參訪石壁玄中寺,見曇鸞大師碑文,為其巍巍高德及純篤信仰而深心感伏,即捨涅槃廣業,專修念佛一門,每日念佛七萬遍,影響所及,七歲小孩皆能念佛。
道綽大師私承曇鸞法脈,專弘淨土,一生講《觀經》近二百遍,可謂「不以繁重為忌,唯期人各悉知」。所著《安樂集》總有十二大門,廣引經論,勸信求往。其開顯淨宗之功在「聖淨二門」判及「時教相應」說。
一、聖淨二門判:《安樂集》云:
問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一謂往生淨土。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是故《大經》云:「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道綽大師融難易二道、自他二力為一體,總判大乘聖教有二種勝法:一謂聖道,二謂淨土。所謂「聖道」:即依自力修行,此土斷惑證真之法。所謂「淨土」:即依他力念佛,彼土往生成佛之道。一切眾生雖有佛性,無量劫來未得解脫,即因未遇二種勝法故。然聖道一法,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就時節因緣論﹞,二由理深解微﹝就根機與教法言﹞。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大師初引《大集經》證,次引《大經》第十八願為證,本願救度之理大彰,為末世造罪凡夫大開往生之門,成佛之道。其第十八願之釋,乃融會《觀經》五逆十惡之往生而取意之文,取臨終攝平生,取惡人攝善人,取十念攝多念,可謂悲心徹髓,欲使「一形造惡之機」得以安心,隨之「繫意專精,常能念佛」,則「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道綽大師從「大聖隱沒、眾生機淺、聖道理深」等方面說明聖道之難證,以此凸顯淨土易往橫超之超勝獨特。前之龍樹曇鸞偏於「行」門論難易,道綽大師從內因外緣、機法兩面等將一代時教大分二門,淨土「宗」義立顯。其聖道一種已由「難行」而幾近於「無行」矣,所謂「若據大乘,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曾未措心。若論小乘,修入見諦修道,乃至那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無問道俗,未有其分。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然持得者甚希。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駛雨」。如是「起惡造罪」之機,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矣。
二、時教相應說:佛法雖多,貴在契時被機,若不契時,不應機,則難得佛法之益。道綽大師出家時正遇北周武帝廢佛,目睹末法種種跡象,特別注重時節因緣、機教相應,其第一大門「明教興所由,約時被機,勸歸淨土者」言:
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是故《正法念經》云:「行者一心求道時,常當觀察時方便。」若不得時,無方便,是名為失,不名利。何者?如攢濕木以求火,火不可得,非時故;若折乾薪以覓水,水不可得,無智故。是故《大集月藏經》云:「佛滅度後:第一五百年,我諸弟子學慧得堅固。第二五百年,學定得堅固。第三五百年,學多聞讀誦得堅固。第四五百年,造立塔寺修福懺悔得堅固。第五五百年,白法隱滯,多有諍訟,微有善法得堅固。」
今是何時?當以何方便而得解脫?大師以聖言為準,選擇契於時機之教法云:
計今時眾生,即當佛去世後第四五百年,正是懺悔修福,應稱佛名號時者。
「今時眾生,應稱佛名號」,顯末法眾生解脫之道唯在念佛,以此獨立淨土門。曇鸞大師於難行道中說「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總明無佛之時自力修行總為難行,而無佛之時有正像末之分,正法時有教有行有證,像法時有教有行無證,末法時則有教無行無證矣,時機愈後,修行愈難。道綽大師深觀時機,本著教赴時機理念,特作聖淨之判,以明聖道之難證,淨土之易往,從而捨聖道歸淨土,捨自力歸他力,本願稱名之說得以顯彰,凡夫往生之道得以大開。
從龍樹菩薩至道綽大師,淨土宗對一代時教之大判得以確立,教理行果皆得顯彰,淨土一門由此獨顯。
5.善導和尚
上來祖師因於判教思想的逐步完善,並於法義的大力開顯,及於稱名念佛的身體力行,使淨土宗趣向獨立,然淨土宗教法體系仍待完善,三經義理有待融通,方便真實猶待開顯,行門儀則亦待規範。唐之善導和尚,從極樂光明土,乘願而來,內住彌陀本願威德,外承曇鸞道綽法脈,大成淨宗,廣開法要。其思想博大精妙,上合彌陀悲願,下契眾生根機,大要如下:
一、明淨土教法乃大乘菩薩藏攝,頓教一乘海收。所謂「我依菩薩藏,頓教一乘海,說偈歸三寶,與佛心相應」。
二、明彌陀為報佛,極樂為報土;托佛願力,五乘齊入。所謂「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三、明淨土法門本為凡夫,不干大小聖也。所謂「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雖為凡夫,不礙聖者,聖若回心,亦得往生。所謂「一切罪惡凡夫,尚蒙罪滅,證攝得生;何況聖人願生,而不得去也」。
四、明凡夫稱名,願行具足,往生無疑。所謂「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五、明本願在稱名,稱名必往生。所謂「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六、明要弘二門,示方便真實。所謂「定散俱回入寶國,即是如來異方便」、「種種思量巧方便,選得彌陀弘誓門」。
七、明專雜得失,示專修念佛。所謂「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妙絕古今,光照大千,是人間優曇,彌陀直說,印祖讚為「淨業行者之指南針」。其於淨宗最顯著的開顯在要弘二門、正雜二行,以此明弘願真實教法,明念佛往生直道,使淨業行人觀淨土三經有一清晰脈絡可依,不至迷於方便而捨棄真實。今就二義略示如下。
一、要弘二門判:《觀經疏》云: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此「要弘二門」判,是善導大師融會《大經》、《觀經》要義,對淨土宗的細判,「要門」即《觀經》所言十三定觀和三福九品,一為定善,一為散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弘願門」即《大經》所言彌陀本願,一切善惡凡夫,皆依彌陀本願而得往生。此二門者,一為方便,一為真實。《觀經》即廣開方便之門,導歸真實之願,其流通分中顯此深意: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此是《觀經》宗旨,亦是淨宗法眼,正明釋迦「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觀經》所說雖多,結歸在此。善導大師通徹聖意,釋此文言:
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此「要弘廢立」之文,明釋迦廢要門、立弘願真義,方便與真實以此大明。三經文似不同,正為互顯法義,共明一理也。《大經》正明弘願教法,直說四十八願,所謂「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觀經》旁開方便之門,導歸真實一法,所謂「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小經》盡捨方便,結歸真實,所謂「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二、正雜二行判:依「要弘二門」義,善導大師更有「正雜二行」判,正行有五:專讀誦淨土三經、專觀察極樂依正莊嚴、專禮拜阿彌陀佛、專稱阿彌陀佛名號、專讚歎供養阿彌陀佛。此五正行外,諸餘眾行,悉名雜行。五正行中,又以稱名念佛為正定業,其餘四種則為助業。所謂: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觀此即知,善導大師判行是以順佛本願為宗旨。稱名為正定之業,即因「順彼佛願故」。往生之業,唯在念佛,因此釋而明。本願稱名之旨,由此大彰。
正雜之判,明正行之重要;正助之分,明正定業之重要。專復專之念佛,藉此顯明,所謂「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故知「正雜二行」判,宗旨在勸捨雜行歸於正行,藉由助業入正定業。但能順彼佛願,專修念佛,則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善導大師集淨土思想之大成,以「楷定古今」之勢,確立淨土宗旨;以「唯信佛語」之誡,守護無上信心。其著疏甚豐,現存有五部九卷,既有教理的大力開顯,亦有行儀的系統建立,安心、起行、作業並彰,法門利益大顯。誠如《觀經疏》云:「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自此,淨土教法大興於寰宇,六字洪名普行於人間,蓮風日盛,香溢天下。
由龍樹菩薩至善導大師,淨土宗正依經典、祖師傳承、教判思想、行門儀規等相繼完善,淨土教法從一代時教中超然獨立出來,自成一宗,大顯法化,前後歷時達五六百年,經歷了一開顯、發展、成熟的漫長歷史,足見一宗建立之不易。五位祖師,雖處不同時代,無不宗於彌陀本願,開顯念佛往生一法,此淨土宗傳承一致之教法也。因法脈一致,淨土宗「三經一論」之正依地位得以確立,祖師傳承清晰可辨,法義得以暢明。
上循祖師開顯淨宗法義足跡,大致對淨土宗建立作一梳理。以此可知,淨土宗貌似極簡,實則義理至深,所謂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欲知淨宗甚深之理,欲明易行疾至之道,須深入淨土三經及傳承祖師相關著疏,方可詳明此宗法要。
五、淨土宗之演變
由曇鸞至善導,淨土宗判教、理論、行儀等得以完善建立,從而立於宗派之列,自此,淨土宗大顯其簡易超勝之功,普利群生,化導十方。後因法難,《往生論註》、《安樂集》、《觀經疏》等重要典籍,於唐末後失傳於中國,寶典流失,法脈失傳,於淨土教法弘傳自是莫大損失,又因禪教影響,故宋明以來淨土教法多依附於他宗,或融禪歸淨,或藉台釋淨,由此形成萬善同歸之大勢。此一時期乃佛教義理發達之時,為應時節所需,弘揚淨土之大德,亦開玄妙之門,圓收一切法,淨土教法攝化之功得以大彰,然淨土特別之理卻因此融入了各宗思想,以至形成「教宗般若,行歸淨土」、或「教宗天臺,行歸淨土」之格局,淨宗獨立之教、專修之法、易往之道、他力之功反晦而難明,以至普遍認為淨土法門無甚教理,因有超越輪迴之功,但可作最後歸宿足矣。此所謂「教在他宗,行在淨土」也。千餘年來,統攝聖教、本自成體的淨土教法,即在如是融混中艱辛發展,幸有一句六字名號歷歷孤明地發揮其攝化之功。雖善導法脈無形之影響猶在,然系統教法已無從可得。此一時期之淨土宗,誠如蕅益大師所言:「淨土一門,有名無義久矣。」雖然如此,融合思想對淨土普化確有莫大之功,其權巧方便,將淨土一法推崇至極,以至諸宗歸向。此間淨土宗之發展軌跡,大要如下。
永明大師萬善同歸之極唱,開諸宗歸淨之大勢。而禪淨四料簡,特明淨土之優勝,所謂「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蓮池大師《疏鈔》融入禪理及華嚴玄門,大成攝禪教歸淨之功。蕅益大師《要解》借天臺之理,力讚淨土,以一佛名圓攝整個佛法,所謂「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如是將淨土一門讚至極處,淨土之理可謂從融混中發展到了一巔峰。
以上祖師,於淨土教理各有所據,不盡相同。因善導一脈著疏之失傳,曾一度使人覺得淨土宗無有傳承,任由各自發揮。直至清末民初,遺失之《往生論註》、《觀經疏》等珍貴教典,一一回流,再放光明,為淨土法門帶來無限生機,為苦惱群萌帶來往生希望。印光大師有幸得見曇鸞《往生論註》、善導《觀經疏》,或讚為大導師,或讚為指南針,足見其對二位祖師之尊崇。尤其對善導大師「所說當做佛說看」之讚,可謂無以復加矣,此亦印祖為行人指明學修淨土之終極歸向。其通別之判,即源於曇鸞二道二力之說;專雜之論,則源於善導正雜二行之判。
唐宋以來,淨土宗行法上雖傳承了稱名一行,而教理上則融混博雜,眾說不一。藉由蓮池、蕅益、印光之逐步開顯,攝歸念佛,方漸漸歸於淨土宗正脈之傳承,今正脈弘傳正逢其時也。
六、淨土宗之展望
淨土一門獨自成宗,自有相應的正依經典、祖師傳承、判教體系、特別法義、行門儀規等,如何全面瞭解淨土宗,自然需要深入經論祖釋,詳明一宗判教及相關法義等。於今眾多法寶回流,淨土宗亟待厘清法源,重興法化,如何依循祖典,回歸三經,宗於本願,以開往生之大門,以導群生於正道,自成今時淨土宗弘化根本。在見濁增盛、業力深重之今時,弘開淨土門愈顯重要,此非一人一力所能,凡有識之士,有心之人,皆可作彌陀使者,同心同德,同願同行,共讚彌陀本願之光,指歸念佛往生一道,而淨土宗重要典籍的編排整理、廣為流通可謂首要之務。教內雖有相關典籍的流通,但範圍有限,廣大群萌仍在迷茫之中,不見不聞。今安徽弘願寺與湖南嶽麓書社合編《淨土文獻叢刊》,即欲從淨土文獻中,選其要者,重加整編。一則以恢復古籍,重興淨宗文化,促進社會和諧,共建人間淨土;再則以開顯法益,利益廣大行人,終歸極樂淨土,圓成無上佛道。
淨土文獻眾多,古來囿於收集、編排、出版之不易,整編淨土叢書者自爾不多。如今珍貴法寶一一回流,乃至異域他國之淨土著疏亦有傳入,見聞大增,法義暢顯,於收集、整理、出版極方便之今時,可謂選編淨土文獻最佳時節也。若將一宗全部典籍作系統整理,則工程浩大,非少時少人所能為,亦非今時眾生之必需,況教內已有《淨土藏》之巨著問世,自亦無此必要。如何從浩瀚典籍中選擇法義圓備、契合時機的重要著疏作系統整編,方是「法門承傳、眾生慧命」之要事。此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正依經典及祖師傳承,自是根本。唯有如此,方可學修有據,少費時日,速知法要。今以正依經典、正脈傳承、重要影響、時人根機為考量,由經至論,由古及今,特作精選類編。所選標準,大要有五:
一、正依經典為主:無論何宗,佛金口所說之經典皆是第一所依。淨土宗正依經典即淨土三部經:《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宣說淨土之經雖多,唯此三經,為專說淨土經典,彌陀誓願、依正莊嚴、往生因果、諸佛證讚、五惡勸誡等,全攝於三經之中,可謂法義周全,體系完備。
又三經各有側重,權實並施,互顯法義,如鼎三足,共明一理,所謂「專念彌陀名號得生」也。因宗旨是一,故此三經,為淨宗根本聖典,法門依據,行人準繩。學修淨土,首當依此、明此。
二、正脈傳承為主:經典深奧難懂,不藉祖師開顯,法義難暢,故次當依循正脈傳承。眾人皆知,中國淨土宗以善導大師為集大成者,亦為淨土宗實際開創者,其法脈自是淨土宗正脈,其傳承始自印度龍樹,歷經天親、曇鸞、道綽,終至善導而大成,前後一貫,宗旨一致,法義完備,其相應著疏,自成重興淨土宗、樹立正知見之首選。
三、與正依經典及正脈傳承一致的相關注疏:善導一脈,因於中國曾長時失傳,故後來鮮有注疏,然法流東瀛,光照四方,淨土教法大興於世,五閱大藏之法然上人,因契入善導《觀經疏》正定業之文而大安心,並依之而開創日本淨土宗,獨立淨土教法,廣興法化,大量著疏隨之而起。今選其要者,以資詳解善導法義,廣開正信之門,普沾攝取之益。
四、近來弘揚善導法脈之作:自善導法脈之教典於清末民初回歸以來,除印光大師極力推崇外,曾一度乏人問津,近因慧淨上人整編弘傳,方引起普遍關注,相關著作因茲而起,取其代表作,以為研習正脈教典之左依。
五、其他重要注疏:唐末以後,善導一脈之教典如《往生論註》、《安樂集》、《觀經疏》等,千餘年來,失傳於中國,後來淨土宗雖得普攝諸宗,大興法化,但教理卻因諸宗融混,義多有變。後人「取異代同修淨業,功高德盛者」而推有十三位祖師,雖同修淨業,但多無師承關係,法義各有不同。此間著疏能啟正信大有影響者,主要有法照大師《五會法事讚》、蓮池大師《疏鈔》、蕅益大師《要解》、印光大師《文鈔》等。此類著疏多各有所宗自成體系,有些與善導法脈有一定淵源,但不盡相同。今擇而選之,兼收一起,以為學修之階,期入正真之道。
如是選編,有主有從,有正有傍,欲將廣大佛法融入淨土一宗,將無邊義理攝於善導一脈,使法有所本,理不零亂,則學有所宗,行有所得,功不唐捐。當然,如是選擇,自難免挂一漏萬之嫌,亦難免私心自用之偏。今謹遵經法,不避譏誚,願藉此稀有之緣,顯發本願之光,開啟往生之門,以絕娑婆之苦,同得淨土之樂。雖所選有限,所漏甚多,但能使法義顯彰、群生蒙利足矣。若有大心人士,或可以此為階,廣收博采,更增法化,大啟信心,以補所遺。
因古文化斷層等因素,今人閱讀經典及古疏,自有諸多不便,如繁體字、無段落、無標點、無科目等。為便利今人閱讀、研習,統以簡體直排,並分段標點、顯示重點,於主要經論,標以科目,旁加眉註,以期見聞之者,隨處得益,心生歡喜,易入佛智,易獲信心,如是則不負佛祖悲心,不負己之聖靈矣。
今首推《淨土三經》、《善導大師全集》、《阿彌陀經要解略註》三書,後隨時節因緣適時推出其餘相關著疏,以為娑婆世界的明燈,以為淨業行人的指南。普願有緣,同沾法益,同歸淨土,同成佛道。
二○一○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