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
淨土文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土文庫 > 智隨法師文章
top

智隨法師文章

法義篇

  1. 廣說諸法與專修一法有何關係
  2. 《無量壽經》的「法深信」觀
  3. 禪與淨土之比較
  4. 西方淨土的指方立相是一種執著嗎?
  5. 36次呼喚你的名字,只為讓你「醒來」
  6. 《楞嚴經》中暗藏的玄機是什麼
  7. 因果與空性
  8. 法門無量,念佛第一
  9. 如何超越三界
  10. 念佛,需要清淨心嗎?
  11. 在念佛之餘是否要另念一半的觀音?
  12. 一聲稱念罪皆除,為什麼還在胞胎中住十二劫?
  13. 善導大師為何以疏釋《觀經》開宗?
  14. 十方諸佛為什麼要讚歎阿彌陀佛?
  15. 淨土宗之特質——指方立相,住心取境
  16. 弘揚佛教文化 促進社會和諧
  17. 淨土三經對告眾之探微
  18. 無上利益的法門(三)
  19. 無上利益的法門(二)
  20. 無上利益的法門(一)
  21. 淨土法門的信心從哪裡來?
  22. 觀音與彌陀
  23. 概說佛法之判教(二)
  24. 概說佛法之判教(一)
  25. 《大經》解讀
  26. 機法深信
  27. 《淨土文獻叢刊》總編序
  28. 《靈岩法要》編序
  29. 《淨土宗判教史略要》學習補充資料
  30. 有關自力他力的妙喻
  31. 印光大師念佛問答
  32. 略說淨土法門興起緣由二
  33. 略說淨土法門興起緣由一
  34. 略談「護念」之義
  35. 佛來助念 正念往生
  36. 一心不亂 三心具足
  37. 念佛餘行 勝劣比較
  38. 何故無問 自說此經
  39. 佛何偏勸 往生西方
  40. 三經五經 親疏有別
  41. 話說淨宗 師資傳承
  42. 也說「易往而無人」

隨筆篇

  1. 我們發起往生心,是因為佛在憶念我們
  2. 為什麼觀音菩薩得自在,而我們不自在
  3. 能安心念佛,得到的就是無量寶藏
  4. 淨土法門最大的障礙就是疑惑心
  5. 不信佛的人走輪迴道,念佛的人走成佛道
  6. 損失往生大利,人生就白過了
  7. 往生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
  8. 往生的大門在哪裡
  9. 我們的心量要敞開,敞開到接納所有人走向念佛的道路
  10. 教理越深入、信心越扎根,越會老實念佛
  11. 人生最大的福報
  12. 每天念一聲佛就可以往生,為何還要多念
  13. 人生的歸宿,成佛的寶典
  14. 十方世界都流行,十方諸佛都讚歎的一部經
  15. 淨土法門真能「即生成就」嗎?
  16. 如何看待佛教眾多不同的經典
  17. 觀音菩薩與阿彌陀佛的「合作」
  18. 《觀經》講了修行的三種方法,你知道是哪三種嗎?
  19. 善導大師講的「決定深信」有何含義?
  20. 佛為三個人說淨土三經
  21. 我們的善根可以跟彌勒菩薩一樣多,你相信嗎
  22. 一部只「擺事實」,不「講道理」的經典
  23. 淨土復興的根本保證
  24. 佛力最能改變人心
  25. 樂邦有路 起信即生
  26. 關於《無量壽經》翻譯史與會集現象
  27. 佛是如何護念眾生的?
  28. 如何看待不同經典?
  29. 人是活著往生還是死了往生
  30. 佛面與人面
  31. 一個道場的氛圍比什麼都重要
  32. 怎麼知道親人往生沒有?
  33. 得到25位菩薩保護的人
  34. 暫居於娑婆,常住於極樂
  35. 什麼是佛心?
  36. 果已熟,速摘!
  37. 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38. 為啥要往生?
  39. 提升自我無止境
  40. 無諍
  41.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42. 如何看待道場、團隊裡的是非
  43. 學佛,越簡單越好
  44. 千里燒香不如在家念佛
  45. 入佛門徑 判教為首
  46. 如何判別「真實之法、方便之法」?
  47. 常與無常當如何?
  48. 從解、行二門談「一門深入」「廣學多聞」
  49. 何為「一門深入」,你真瞭解嗎?
  50. 「三業無功」的念佛能往生嗎?
  51. 《認祖歸宗》
  52. 學佛法,找明師,有方法!
  53. 為什麼有人念佛念得很開心,有人卻念得很煩惱?
  54. 居士能做弘法的事嗎?
  55. 逼上梁山
  56. 關於念佛現當二益的法語
  57. 五濁惡世的我們一定要仰靠阿彌陀佛
  58. 做一個真實的念佛人
  59. 念佛能否成為千萬富翁?
  60. 彌陀垂跡,大成淨宗
  61. 人人皆需要佛法
  62. 重慶一行記實感懷
  63. 何為「一心不亂」?
  64. 豈能任意隨緣
  65. 凡夫不可盲目地效仿菩薩
  66. 為學與為道
  67. 學淨土門之人 不可相信菩薩不相應教法
  68. 念佛人應建立內心的道場
  69. 念佛人應保持的心態
  70. 念佛人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
  71. 印祖論全仗佛力與兼仗佛力
  72. 監獄裏寄來求法之信
  73. 不敢有疑
  74. 話說「名」與「利」
  75. 什麼叫念好?十念當往生!
  76. 亦論「隨緣」與「攀緣」
  77. 平淡是真 念佛最樂
  78. 人生的希望 生命的歸宿
  79. 一德具萬德 一福納萬福
  80. 瞻禮「龍門石窟」有感
  81. 略談楊仁山與日本學人辯論法義之事

因果記實篇

  1. 因地不真 投身為豬

念佛感應篇

  1. 燒香禮佛 禍去福來
  2. 乞求觀音 兒子病好
  3. 彌陀捶背 倖免車禍
  4. 可愛小鳥 系列感應記
  5. 一念呼救 立蒙感應
  6. 夢見善導 歸入念佛
  7. 我的眼好了 佛眼卻壞了

往生記實篇

  1. 豬聞開示 柔軟往生
  2. 舍利現心字 昭示念佛理
  3. 植物人念佛 安祥往生
  4. 臨終遇緣 奇特往生

法師介紹

  1. 智隨法師介紹

《淨土宗判教史略要》學習補充資料

       應常住大眾之請,近日每晚於寺內組織常住大眾學習《淨土宗判教史略要》一書,為方便學習,補充一些相關資料供參考。凡有心者,每晚(19:00-20:30)可於UC大廳「淨土導航」聊天室聽聞。

 

壹、書名簡介

 

一、淨土宗

 

       十方淨土很多,這裏特指西方淨土。大分七點來說明淨土宗特點:

 

1、 果地法門

       淨土者,佛之世界。唯佛有淨土,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故知淨土法門是果地法門(其他法門為因地法門)。果地法門,即他因自果──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心頓同果覺。有三特點:

 

⑴他力:佛本願力——其佛本願力(大經)、觀佛本願力(往生論),亦稱大願業力。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⑵易行:但稱佛名,一向專稱。有心即能念,有口即能稱。(易)

⑶疾至:即入必定,直入報土。(現生不退,往生成佛。)(勝)

 

2、 法門特質

       以「彌陀本願」為核心,以「念佛往生」為宗旨,以「淨土成佛」為目標,以「還來娑婆」為究竟。

 

3、 最大宗派

       大乘佛法八大宗派之一,最大宗派(不但此方,乃至十方)。

       五方面顯示其大:

 

 ⑴所說經典最多:

  • 正依有三經,旁依達二百餘部。

  • 但一大經,即十二譯之多,少出其右。

 

⑵流傳時間最久:

  • 通於正像末三時,法滅尚存。特留此經,止住百歲。乃至經滅,名號猶存。

  • 《如來會》:「當令是法,久住不滅。」

  • 梵文《大經》:「令此教法,不使消滅,永作偉大贈物。」

 

 ⑶傳播時空最廣:

  • 此世他方,無不宣說(釋迦宣說,諸佛讚歎)。

  • 法照:「彌陀尊號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但有稱名皆得往,觀音勢至自來迎。」

 

⑷信仰眾生最多:

  • 十方共往:
    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大經)

  • 九界同歸:上至等覺,下至五逆。

 

⑸自他各宗普弘:

  • 淨宗祖師專弘,他宗祖師兼弘。

  • 印祖言:「恒沙如來,出廣長舌以讚揚;諸宗尊宿,發金剛心而流布。」

  • 又云:「諸宗知識,莫不以此道密修顯化,自利利他也。」

 

4、 形成最大宗派原因:尋根究底,有以下原因:

 

 ⑴彌陀本願最勝:

  •  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大經、四十八願)

  •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大經)

   

 ⑵彌陀光明最尊:

  • 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大經、十二願)

  • 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大阿彌陀經)

  •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古德)

 

⑶極樂淨土第一:

  • 國土第一,而無等雙;清淨莊嚴,超逾十方。(大經)

  • 最極清淨:生身煩惱,二餘俱盡。(大經)

  • 最極莊嚴: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善導)

  • 最極平等:五乘齊入,同生報土。(善導)

 

⑷國土廣大無邊:

  • 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大經)

  • 觀彼世間相,勝過三界道,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往生論)

 

⑸名號傳播久遠:

  •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大經、十七願)

 

⑹度化眾生最廣:

  •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大經)

  • 諸天人民,蠕動之類,皆蒙慈恩,解脫憂苦。(大經)

 

⑺了脫生死最易:

  •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大經、十八願)

  •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莊嚴經)

 

⑻成佛度生圓成:

  • 究竟必至,一生補處。(十一願)

  • 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二十二願)

  •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莊嚴經)

 

5、 亦宗亦教:

       淨土宗亦稱淨土門、淨土教。就淺而言,與他宗並列之一宗;就深而言,則為不與他共的獨立教法——其他宗派為釋迦教法,淨土宗為彌陀教法。善導大師言:「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二尊教:釋迦教法(聖道門),彌陀教法(淨土門)。故大而言之:淨土法門非為一宗,乃彌陀無上大教,與他宗不可等同齊觀。如印祖言:「一代時教之極談,一乘無上之大教。」若以釋迦教法而言,不妨視為一宗。

 

6、 立宗原意:

       善導開宗,意在顯示凡夫入報。如法然上人曰:「我立淨土宗之原意,為顯明凡夫往生報土也。若不別開宗門,何顯凡夫生報土之義乎?」

 

7、 宗門根本:

       淨土宗內涵很多,如正依經典、祖師傳承、相關教義等,判教則是其核心、根本、支柱。

 

 

二、判教

       「判」者判別,「教」者教相。亦稱「教判」,詳稱「教相判釋」。教相者指佛所說教義之相狀,亦即各種教義的特質、差異。《法華玄義》云:「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別同異也。」闡釋、區別各種教相者,稱為教相判釋,即判別解釋佛陀一生所說教法之相狀差別,即種種教義之特徵或差異。判教可謂中國佛法的特質,是各個宗派獨立的根本、核心,所謂一宗的大根大本。教判目的在於指歸相應之行門,所謂依理起行,依行證果也。如是順教之行為如法之行,不順教之行則為不如法行。(見專雜利弊)

 

       因有「正依經典、判教、傳承、宗名」等因素,方構成一獨立宗派。

 1、 判教源起:

       釋迦自彰--應機施化,法本如是。

       祖師開顯--順時應機,善擇教法。

 

2、 判教意義:

       各安其位,明出世本懷。

 

3、 他宗判教:

       天臺—五時八教,華嚴—五教十宗,禪宗—宗門教下……

       以天臺(法華)、華嚴(賢首)為主。

       他宗判教有以下特點:

⑴但明教相,不辨難易(大小權實);(教門)

⑵但明教行,不涉根機(六度萬行);(行門)

⑶但論法益,不論時節:

              (人天果,小乘果—聲聞緣覺,大乘果—三賢十聖);(果德)

⑷但論自力,不涉他力(自力斷惑)。(力用)

 

4、 淨宗判教:

       有正脈(有相續傳承),有旁流(無貶義,依史實而論,有別於善導法脈,無相續傳承)。

       正脈:有正依經典,有相關傳承,有完整教義,有行門儀規等,開顯一宗法要。

⑴傳承──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善導、(法然)。

⑵教判──難易二道、自他二力、聖淨二門、頓漸二教、要弘二門、正雜二行。

⑶特點──聖淨通判,獨立宗門;
               機法並彰,特標念佛;
               權實廢立,暢佛本懷。

 

       旁流:與善導法脈無傳承淵源,融會諸宗,各成一家者。按影響之大者,大分三個階段:

⑴萬善同歸(永明)。

⑵一超獨妙(蓮池)。

⑶回歸本源:橫豎二途(蕅益)、通別二法(印光)。

       本書以正脈為主,兼涉旁流,統攝無遺。

 

三、史:

       即開顯、發展、成熟、演變之過程。判教本為一宗系統思想體系,因其非一人一時完善,所以有一循序漸進(開顯、發展、成熟乃至演變)的過種,權稱之為「史」。表面雖有一演變過程,而其內在則有一不變宗旨,所謂「彌陀本願」也。

 

四、略要:

       略是簡略,要是綱要、大要、心要。此書即略述淨土宗判教開顯、發展、成熟、乃至演變的一史實過程。

 

五、總結

       此書以時間先後、教判順序為次第,以「判教」為主線,融攝相關教義,有主(善導)有從(傳承祖師),有正(善導法脈)有旁(其他法流),是瞭解淨土宗一綱要性的書。

 

 

貳、目錄綱要說明

       目錄有三部分:序言、正文、附錄。

       序言有二義:一、簡單說明判教的基本概念,二、淨土宗判教淵源及其綱要。

       正文依判教時序(先後),大分五章

 

1、淨宗先驅法門基柱——(開顯)

       先驅者:首開淨宗先河、奠定法門基礎之人。基柱:基礎,支柱,一宗的大根大本。

       印度龍樹菩薩:首判難易二道,奠定淨土法門判教基柱,為淨土法門先驅。

       曇鸞大師:繼承難易二道,開顯自他二力,承接印度法脈,開啟中國淨土宗判教之始,可謂中國淨土宗之初祖,故與龍樹並稱為先驅。

       影響:淨宗先驅,承接法脈,開啟宗門。

 

2、聖淨決判確立宗門——(發展)

       道綽大師:聖淨二門判,確立宗門。教赴時機論,立定宗旨。承先曇鸞啟後善導,謂之繼祖。

       聖道有二:大乘聖道,小乘聖道。

       淨土亦二:十方淨土,西方淨土。

       影響:確立宗門,繼往開來。

 

3、彌陀垂蹟大成淨宗——(成熟)

       善導大師:彌陀示現,集淨土大成,謂之開祖—開宗祖師,淨宗實際開創者。

       教法三大集成:

⑴教判集成(頓漸二教、要弘二門、正雜二行)

⑵教義集成(大分七條,詳見目錄)

⑶儀規集成(行疏—般舟讚、法事讚,往生禮讚、觀念法門),此書略

 

個人三大成就:

⑴開創宗門:於教理行門儀規,集其大成。安心(三心)起行(五正行)作業(四修),一體完善。

⑵自行精嚴:大師行持精嚴,證悟甚深,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念一聲佛,出一道光明,聲聲如此,故稱光明和尚。日念佛三萬聲,一生手書《彌陀經》十萬卷,畫西方變現圖三百餘幅。(按四十年計,第日抄經至少七遍以上,每一個半月左右畫一幅變相圖。)

⑶教化普廣:滿城長安,悉皆吃素念佛,屠夫悉來歸命。長安城可謂一淨土大道場,念佛之聲盈於道理(國都幾成彌陀城)。(教化達此功效者,有三位祖師:道綽、善導、少康)

 

       蓮池讚:「觀其自行之精嚴,利生之廣博,萬代之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

       影響:大成淨宗,法門弘開,影響深遠。

 

4、法益廣被萬善同歸——(演變)

       弘願廣大,法門弘開,廣度有情,故得萬善同歸。

       「萬善」與「同歸」有二義:一、萬善為不同教法,同歸於淨土,即「要門」所攝。二、萬善指不同根機之人,同歸即同歸於彌陀本願,則為「弘願門」所攝。此二義並收,是淨土法門弘傳的一特別時期,宋明以來的融合齊歸思潮——齊歸淨土、齊歸弘願。

       由同歸淨土到同歸弘願,有一漸進過程,時間發展較長,大分三階段:

⑴導聖歸淨(慧日、法照、永明、蓮池),

⑵力脫融混(蕅益),

⑶奪聖顯淨(超越聖道,別顯淨土)(印光)

 

       萬善同歸,圓攝要弘二門,目的在於攝萬善之機,同歸淨土,同歸弘願,回歸善導。

 

5、結示宗要垂範永代——(總結)

       結示一宗心要,永遠垂范於後世,以為淨業行人指南。

       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唯在念佛;勝易二德,法脈宗本。

 

一、選擇本願,唯在念佛(大經三選擇,觀經三選擇,小經一選擇,般舟三昧經一選擇)

⑴彌陀四選擇:選擇本願──大經、選擇攝取──觀經、選擇我名──般舟三昧經、選擇化讚──觀經

⑵釋迦三選擇:選擇讚歎──大經、選擇留教──大經、選擇囑咐──觀經

⑶諸佛一選擇:選擇證誠──小經

 

二、勝易二德,法脈宗本

⑴勝易二德

①稱名最易:

不論時處諸緣、不論時節久近、不論罪福多少。

有心即能念,有口即能稱。

②功德最勝:

多善根多福德(乃至一念,具足無上功德);
芬陀利花,與觀音勢至為勝友;
托佛強緣,五乘齊入;
凡夫入報,上善聚會。

 

       ⑵巧應時機

①攝機最廣: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至等覺菩薩,下至五逆十惡。

②應機最深:本為凡夫,大悲於苦者。特留此法,止住百歲。

③應時最久:通於三時,貫徹始終;正法久住,唯賴淨土,永作偉大贈物。

 

◎  附錄說明

       附錄一:淨土宗相關祖師的一些資料表。

       附錄二:淨土宗相關祖師判教對照表。

       附錄三:本書的一些相關參考資料。

 

 

參、序言內容

       序言大分兩大部分,細分八點。

 

       兩大部分內容:

一、簡單說明判教的一些基本概念——緣起、目的、意義

二、正明淨土宗判教淵源及其綱要——傳承、綱要、核心。

 

       細分八點:

一、判教興起源由:

       應機施化,法本如是。(1頁)

二、判教目的意義:

       各安其位,明出世本懷。(1頁)

三、判教導致宗派林立:

       八大宗派,兩小宗派。(2頁)

四、各宗判教雖異,目的是一:

       出生死海,入涅槃城。(2-3頁)

五、淨土宗的殊勝:

       簡單容易超勝,契理契時契機。(3-4頁)

六、淨土宗判教淵源:

       從龍樹至善導。(4-7頁)

七、淨土宗判教綱要:

       分述判教(教判、行判),
       總論大義,
       流傳演變(中土、異域)。(7-16頁)

八、總結判教史之不變宗旨:

       彌陀本願。(16頁)

 

第一章 淨宗先驅法門基柱
 

一、龍樹菩薩:

       簡歷:公元二~三世紀,印度,釋尊第二,八宗共祖。

       代表作:《易行品》

       判教:難易二道判

       影響:淨宗先驅

       法語: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1、龍樹菩薩「難易二道」判: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者。

       難行道:修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

       易行道: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難易對比:

⑴難行道:陸路,步行,苦——自力
   易行道:水路,乘船,樂——他力

⑵難行道: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
   易行道: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⑶難行道:勤行精進——諸、久、墮——難
   易行道:易行疾至——一、速、必——易

 

3、影響:淨宗先驅

  • 彰易行之教門,開淨宗之先河,
    建法門之基柱,暢如來之本懷。

  •  德光遐被,萬代崇仰。

 

4、讚辭:

  • 本師龍樹菩薩者,宣說大乘無上法;
    自己證得歡喜地,偏勸眾生念彌陀。

  • 龍樹大士出於世,教導難行易行道;
    流轉輪迴我等眾,應乘弘誓大願船。

 

二、天親菩薩:

       簡歷:公元四~五世紀,印度,千部論主。

       代表作:《往生論》

       思想:一心五念

       一心:一心歸命。五念: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

       影響:正依論典

       法語: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三、曇鸞大師:

       簡歷:476~542,中國,四論師。

       代表作:《往生論註》

       判教:難易二道(釋)、自他二力判

       影響:首開宗門

       法語: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1、難易二道判釋:

       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云: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

 

       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2、難行道說明:

⑴五濁之世,無佛之時。

⑵難有多途,粗言五三:

   外道相善,亂菩薩法。
   聲聞自利,障大慈悲。
   無顧惡人,破他勝德。
   顛倒善果,能壞梵行。
   唯是自力,無他力持。

⑶如斯等事,觸目皆是。

⑷譬如陸路,步行則苦。

 

3、易行道特點:

⑴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

⑵佛力住持,入正定聚。

⑶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4、自他二力判:

       問曰:有何因緣,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曰:《論》言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覈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詳見書中)

 

5、自他二力說明:

⑴速得菩提原因:

   問:有何因緣,速得菩提?
   答:核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⑵三願的證:

   第十八願:緣佛願力,十念得生。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不必須知頭數也。

   第十一願:緣佛願,必至滅度。

   第二十二願:緣佛願力,超出常倫諸地之行。

 

⑶結論:

   他力為增上緣,得不然乎?

 

⑷二力對比:

   自力:修戒定慧,遊四天下。——(聖人根機)

   他力:乘轉輪王行,遊四天下。——(凡夫根機:劣夫,跨驢不上。)

 

⑸總結:

   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捨自力,歸他力。)

 

6、影響:首開宗門

       開他力念佛之先河,明稱名易行之本源。

 

7、讚辭:

  • 本師曇鸞大師者,承菩提流支教導;
    焚燒長命之仙經,深歸往生淨土門。

  • 擱置四論之講說,廣演本願他力教;
    引導具縛諸凡眾,平等進入涅槃門。

 

 

第二章 聖淨決判確立宗門

 

一、道綽大師:

       簡歷:五六二~六四五,中國──隋唐。

       代表作:《安樂集》

       判教:聖淨二門判

       影響:確立宗門,斷往開來。

       法語: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

 

1、聖淨二門判: 

       問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
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一謂往生淨土。
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
是故《大集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是故《大經》云:「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第十八願取意文)
又復一切眾生,都不自量。
若據大乘,……曾未措心。
若論小乘,……無問道俗,未有其分。
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然持得者甚稀。
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駛雨。
是以諸佛大慈,勸歸淨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繫意專精,
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何不思量,都無去心也!

 

2、聖道門之難

       聖道門之難,有二由一證。

       二由:一去大聖遙遠,二理深解微。

       一證:《大集經》證:億億修行,罕一得者。

 

3、淨土門之易: 

       《大集經》證: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大經》證:縱令一生造惡,稱名亦生。

       結論:當今末法,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4、聖淨對比: 

⑴二門同異:

       同:同為大乘,同為勝法,同了生死。(法)

       異:應時不同,應機不同,利益差別。(機)

⑵二門比較:

   聖道門:

       若論大乘,曾未措心。(大乘)
       若論小乘,無問道俗,未有其分。(小乘)
       若論人天,持得者甚稀。(善法)
       若論造罪,何異暴風駛雨。(造罪)
       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都不自量(結論)

 

   淨土門:

       十念相續,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十八願)
       諸佛大慈,勸歸淨土,常能念佛,定得往生。
       唯此一門,可通入路。(結論)

 

       結歸:何不思量,都無去心!

 

5、教赴時機論: 

       《安樂集》云:

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

       「時、機、教」相應之重要性:

道綽大師特別注重「時代」與「根機」而選擇相應於時機之「教法」,分明指示:「今時眾生,應稱佛名號。」

 

6、時節因緣論:

       《正法念經》:

一心求道,當觀察時方便。

若不得時,無方便,是名為失,不名利。

今是何時,當以何方便得解脫?

       引證:《大集經》云:

第一五百時,學慧得堅固。
第二五百時,學定得堅固。
第三五百時,學多聞讀誦得堅固。
第四五百時,修福懺悔得堅固。
第五五百時,白法隱滯,多有諍訟,微有善法得堅固。

       結論:計今時眾生,應稱佛名號時者。

 

7、影響:繼往開來,確立宗門

 

8、讚辭:

  •  本師道綽禪師者,擱置聖道之萬行;
    唯有淨土之一門,說為可通之入路。

  • 本師道綽禪師者,擱置涅槃之廣業;
    勸勉五濁之群生,歸信本願之他力

 

 

第三章 彌陀垂跡  大成淨宗(善導大師)
 

 

       簡歷:六一三~六八一,中國──唐,彌陀化身。

       代表作:《觀經四帖疏》

       判教:頓漸二教判、要弘二門判、正雜二行判

       影響:楷定古今,大成淨宗

       法語: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五部九卷:

       《觀經四疏》四卷,《法事讚》二卷,《往生禮讚》一卷,《般舟讚》一卷,《觀念法門》一卷。

       《觀經疏》為本疏,釋淨宗教義,獨顯大師超人智慧;其餘四者為具疏,彰淨宗行門,別露大師信仰情操。

       五部九卷,集淨土大成,系統完善了淨宗教門、行儀。

       本書權分二門,顯大師楷定古今之曠古神蘊:(一)教判集成;(二)教義集成。

 

一、教判集成

(一)二藏二教判:

       引文:

1、 問曰:此經二藏中何藏攝?二教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

2、 觀經彌陀經等說,即是頓教菩薩藏。

3、 我依菩薩藏,頓教一乘海。

 

       說明:

       善導所判頓教,與他宗所判頓教是同是異?
       詳觀五部九卷,知此有與、奪二義:
       與之,與諸頓教同;奪之,超異諸宗。。

 

       《般舟讚》言:

釋迦如來真報土,清淨莊嚴無勝是,
為度娑婆分化入,八相成佛度眾生。
或說人天二乘法,或說菩薩涅槃因;
或漸或頓明空有,人法二障遣雙除;
根性利者皆蒙益,鈍根無智難開悟;
瓔珞經中說漸教,萬劫修功證不退。
觀經彌陀經等說,即是頓教菩薩藏;
一日七日專稱佛,命斷須臾生安樂;
一入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

 

       又云:

佛教多門八萬四,正為眾生機不同。
門門不同名漸教,萬劫苦行證不退。

 

       觀以上二偈即知:

聖道權實頓漸之法,通為漸教。
淨土弘願稱名一道,別為頓教。

 

(二)出世本懷論:

       引文:

       1、善導大師《法事讚》云:

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2、《大經》言: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文意: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三)要弘二門判: 

       1、要弘二門之文:

       引文: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
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
 回斯二行,求願往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對比:

娑婆化主,廣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弘願。

「要門」:定散二善,迴向求願。(諸行迴向)

「弘願」:善惡凡夫,乘願往生。(一向專稱)

 

       2、要弘廢立之文:

       引文:

       《觀經》流通文: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善導《疏》釋:

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要門)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弘願)

 

       文意:

雖說定散二門之益——廢
意在專稱彌陀佛名——立

 

       要弘廢立相關釋文:

⑴《法事讚》言: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廢)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立)

⑵《般舟讚》言: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相續照;
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立)

⑶《往生禮讚》言: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立)

     

        3、要弘二門大義:

 

 

        4、一經二宗及結歸:

 

 

(四)正雜二行判: 

       1、二行之判:

       引文: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
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
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
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
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
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
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文意:

⑴判行標準:

       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為正行。

⑵詳明行相:

       大判:

       ⑴正行: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決出正依經典)

       ⑵雜行:不依往生經行行者。

細判:

       ⑴正行:有開合二義:

          開為五種—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歎供養。

          合為二種—正定定(稱名)、助業(餘四)。

       ⑵雜行:除正助二業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特點:

⑴正行特點:專,順佛本願,往生決定。

⑵雜行特點:雜,不順佛願,往生不定。

 

旨歸:正定業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2、二行得失:

引文:

⑴《觀經疏》云: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

 

⑵《往生禮讚》言:

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余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文意:

案此文意,知正雜二行,得失有五:

 

       正行五得:

       與彌陀親、近、無間、不用迴向、純——往生決定

 

       雜行五失:

       與彌陀疏、遠、有間、必用迴向、雜——往生不定

.第一、「親、疏」對,

.第二、「近、遠」對,

.第三、「無間、有間」對,

.第四、「不迴向、迴向」對,

.第五、「純、雜」對。

 

       3、行判目的:

       目的:

       就行立信:以行攝信,信行一體。

       大義:

⑴信行一體:念佛——行(阿彌陀佛,即是其行)

   必生——信(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⑵機法一體:南無阿彌陀佛

   信行各有機、法二義:

   信--必生,就念佛行者而言為機,就重願不虛而言為法。

   行--念佛,就所行而言為機,就能依而言為法。

 

       善導釋:南無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機)
                   阿彌陀佛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法)

 

       法然釋:稱名必得生(機),依佛本願故(法)。

 

       4、圖文說明:

       詳見書中。

 

二、教義集成

       (一)法門    本為凡夫 (機──下劣)

       (二)彌陀報佛    極樂報土 (法──高妙)

       (三)凡夫入報    全托佛願 (托願得生)

       (四)弘誓強緣    唯信能入 (唯信能入)

       (五)三心正因    定業稱名 (正因正行)

       (六)六字名號    具信願行 (名號具信願行)

       (七)正依三經    唯明念佛 (三經唯明念佛)

 

(一)淨土法門    本為凡夫

       對破:

       導大師先舉諸師所判,後以三法來破其謬:

1、 以理來破:若是聖人,何用韋提至請? (聖不藉凡)

2、 舉文對破:引九品文證,明是凡非聖。 (善惡九品)

3、 出文顯證:出十處證文,明不干大小聖也。 (定為凡夫)

 

       證文:

1、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
    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2、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憫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3、會通大經、觀經——五逆謗法意:
     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
     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
    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
    大義:未造,則抑止莫造;已造,則攝取得生。

 

4、善導大師言: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5、印光大師言:四十八願度眾生,逆惡歸心也來迎,非是混濫無簡擇,憐彼是佛尚未成。

 

       結論:

       淨土一法,本為凡夫,不干大小聖也。(本為凡夫,兼為聖人)

 

(二)彌陀報佛    極樂報土

       出文:

 

       《觀經疏》言:

       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也?
       答曰:是報非化。云何得知?
       如《大乘同性經》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
       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
       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
       以此文證,故知是報。
       然報、應二身者,眼目之異名。前翻報作應,後翻應作報。
       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
       又三大阿僧祇所修萬行,必定應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應身。
       斯乃過現諸佛,辯立三身。除斯已外,更無別體。
       縱使無窮八相,名號塵沙,克體而論,眾歸化攝。
       今彼彌陀,現是報也。

 

       大義:

       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

 

       引證:

一、《大乘同性經》:淨土成佛,悉名報身。

二、《大經》:酬因之身,酬因之土—以果應因,故名為報。

三、《觀經》: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

通(一)別(二、三)互顯、因果(二)具攝、理(一、二)事(三)並彰。

 

       結論:

       以此文證,故知是報。

 

       釋義:

       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

 

(三)凡夫入報    全托佛願

       出文:

       《疏》云: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 (報法高妙)
                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 (垢障難生)
                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托願得入)

 

       大義:

彌陀成就之報土,眾生自力不能到; (自力難生)
聖凡善惡皆齊同,唯托彌陀本願力。 (他力易往)

 

(四)弘誓強緣 唯信能入

       報佛報土,佛之境界。《大經》云:

       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瞭。聲聞或菩薩,莫能究聖心。

 

       非智入,非證入,唯信入。所謂:

       真如廣大,五乘不測其邊;法性深高,十聖莫窮其際。

.聖道門之信:真如實相之理。

.淨土門之信:彌陀本願一法。

 

       1、凡夫之相:

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雖起三業,名雜毒之善,虛假之行。欲回此行求生淨土者,此必不可也。(善導)

難行之狀:人天少善尚難辨,何況無為證六通!(善導)

若待娑婆證法忍,六道恒沙劫未期。 (善導)

一念一時所造業,足繫六道滯三途。 (曇鸞)

 

       2、機法深信:

*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病症)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良藥)

 

       3、機法深信目的:

信機:死盡偷心,除驕慢障。(意不貢高)

信法:老實念佛,除疑退障。(心無下劣)

 

       4、建立信心方式:

就人立信:人——佛(釋迦、諸佛)
   唯信佛語:釋迦誠語無妄,諸佛證誠不謬。
   目      的:破異見異解,立正信依準。(遮護外難)

就行立信:行——念佛(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唯標念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目      的:以行攝信,信行並彰。 (建立正行)

 

(五)三心正因    定業稱名

       三心:

       《觀經》言:

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真實之心)
二者深心,(深信之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願往生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國。(三心必生)

       三心有二:「要門三心」、「弘願三心」。由「要門三心」而導歸「弘願三心」。

       三心以「深心」為本,《觀經疏》開展出「七深信、六決定」之釋:

       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一決定一深信)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二決定二深信)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三決定三深信)

 

       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恒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四決定四深信)

 

       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五決定五深信)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何以故?佛是滿足大悲人故,實語故;除佛已還,智行未滿,在其學地,由有正習二障未除,果願未圓。此等凡聖,縱使測量諸佛教意,未能決了。雖有平章,要須請佛證為定也。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六深信)

 

       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若多若少,眾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說,即是了教;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也。應知。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七深信)

 

       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也。(六決定)

 

       四修:

       勸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何者為四?

       一者「恭敬修」、二者「無餘修」、三者「無間修」、四者「長時修」。

       四修根本:到彼國已,更無所畏,如上四修,自然任運,自利利他,無不具足。

       三心目的:一向專修: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法然上人言:

       ⑴「三心」者,教導成為「一向專修」之念佛者之道也。雖無智罪人,成為一向專修之念佛者,皆悉具足三心,決定往生也。故有習知而成為一向專修之人,亦有縱使不知三心之名,亦成為一向專修之念佛者。

       ⑵論三心四修者,為成一向專修也;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成為一向專修之念佛人,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

 

(六)六字名號    具信願行

       ⑴六字名號釋:

       《觀經疏》言:

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信)
亦是「發願迴向」之義;(願)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行—他力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果—結論)

 

       ⑵與第十八願對比:

至心信樂,(信)
欲生我國,(願)
乃至十念,(行)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果)

 

       ⑶願行有「機、法」二義:

就法體而言:六字名號具足願行。
就機相而言:稱名念佛具足願行。

       

(七)正依三經    唯明念佛

       ⑴正依三經

①於讀誦正行中以三經為準。

②於念佛功能中以三經為證。

③正依三經,不為餘經論所破,以處別,時別、對機別、利益別故。

④雖有五經之說,仍以三經為準,引印光大師為證。

       

       ⑵三經大義:

①《大經》大義: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 《觀經疏》云:

       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 《法事讚》云: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

* 《觀念法門》云:

       此經上卷云:若有眾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者,皆乘彌陀佛大願等業力為增上緣。
       此經下卷云: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大經》支柱:「五段要文」(見書)

 

       ②《觀經》大義:持無量壽佛名

* 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 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 《觀經》既宗念佛,何不純說念佛,而雜定散耶?古德案此有三意:

一、為攝定散機入念佛故。(攝萬機)

二、為示本願選擇分齊故。(明易行)

三、為顯念佛勝過定散故。(顯盛德)

 

* 善導弘通《觀經》,有十一由:

一、為對破諸謬誤故。
二、有緣經故。
三、相傳經故。
四、為明聖淨二門廢立故。
五、為示淨土通別廢立故。
六、為引眾多機類故。
七、為明正雜二行優劣故。
八、為明助正二業優劣故。
九、為明淨教正所被機故。
十、為明本願攝抑分齊故。
十一、為明二尊悲化正意故。

 

       ③《彌陀經》大義:執持名號

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 《法事讚》偈言: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 《觀經疏》言:

《彌陀經》中說釋迦讚歎極樂種種莊嚴,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
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同讚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讚彌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
又,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是故,一佛所說,即一切佛同證誠其事也。

*《觀念法門》言:

六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
「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              等,命欲終日,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為凡夫作證,罪滅得生。
若不依此證得生者,六方諸佛舒舌一出口已後,終不還入口,自然壞爛。

 

       ④總結

       * 三經大義:唯明念佛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觀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 三經根本:以第十八願為本

《往生禮讚》「四十八字釋」: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
結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法然上人釋)

 

 

三、大師德行

       1、自行精嚴:

至誠念佛、精進不息、嚴持淨戒、普敬一切、絕意名利,美食供眾、廣施法化、不談世事。

       2、化他普廣:

諸修梵行,棄捨妻子者;誦阿彌陀經,十萬至三十萬者;念阿彌陀佛,日得一萬五千至十萬者;及得念佛三昧,往生淨土者,不可知數。

       3、神異奇特:

準諸經中,世尊說念佛一法,得生淨土,一日七日一念十念阿彌陀佛,定生淨土;此是真實不誑眾生者,即遣此堂中二像總放光明。若此念佛法虛,不生淨土,誑惑眾生,即遣善導,於此高座上,即墮大地獄,長時受苦,永不出期。遂將如意杖,指一堂中像,像皆放光。

 

四、影 響

       楷定古今,大成淨宗。

       1、判教集成;2、教義集成;3、儀規集成。

 

五、讚 辭

       1、《瑞應刪傳》言:

佛法東行以來,未有禪師之盛德矣。

 

       2、蓮池大師《往生集》讚言:

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
觀其自行之精嚴,利生之廣博,萬代而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設非彌陀,必觀音普賢之儔也;猗歟大哉!
 

 

       3、印光大師《文鈔》讚言:

師當唐初,各宗盛行。提倡淨土愜群情,佛力誰與京。
若肯投誠,西方定往生。

偈言:

世傳師是彌陀現,提倡念佛義周贍,切誡學者須撝謙,兼使極力生欣厭;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擇機理雙契幹,念佛出光勵會眾,所說當作佛說看。

 

       4、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念佛集》讚言:

仰討本地者:四十八願之法王也,十劫正覺之唱,有憑於念佛;俯訪垂跡者:專修念佛之導師也,三昧正受之語,無疑於往生。本跡雖異,化導是一也。

 

       5、《淨土文類聚鈔》讚言:

善導獨明佛正意,深藉本願興真宗。

 

六、結 示

       (一)善導大師高德:略述四點

1、彌陀化身,念佛出光,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2、五部九卷,楷定古今,開宗立教,大成淨宗。
3、自行精嚴,化他普廣,萬代之下,感發信心。
4、古今大德,少出其右,眾人感伏,老少歸向。

     

        (二)淨土法門大綱:大要有三

1、聖淨二門: 一此土成佛,一彼土成佛;

                    一自力,一他力;

                    一難行,一易行;

                    一漸教,一頓教。

                    捨聖道,歸淨土。

2、要弘二門:一方便,一真實。
                    捨要門,入弘願門。

3、正雜二行:一難生,一易往。
                    捨雜行,歸正行。

 

 

第四章 法益廣被 萬善同歸
 

       本章大義:

萬善同歸
1、萬善之法,同歸淨土——要門
2、萬善之機,同歸本願——弘願門

 

       本章目的:

融合齊歸,漸進得入。
由同歸淨土,至同歸弘願,最終回歸善導。

 

       本章內容:

       (一)導聖歸淨:

1、融攝先驅(慧日、法照)
2、同歸極唱(永明大師)
3、指歸徑路(蓮池大師)

       (二)力脫融混(蕅益大師)

1、極樂同居,橫具四土。(類同報土)
2、信願正因,稱名正行。(稱名正行)
3、但持名號,徑登不退。(疾得不退)
4、五濁惡人,攝受正機。(本為凡夫)
5、一大藏教,六字全收。(名號最勝)

       (三)奪聖顯淨(印光大師)

 

       一、少康大師

       簡歷:?-八○五,中國──唐,五祖,後善導。

       代表作:無理論著疏,只一《往生淨土瑞應刪傳》。

       影響:專行念佛,口中出佛。

       將念佛一法,普及於南方。

       有讚云:

蓋其發願,與善導同一鼻孔;
故其示跡,亦與善導同一軌輒。
善導口出光明,彼亦口出化佛。
世稱善導大師為彌陀化身,少康為善導後身,良有以也。

 

       印光大師讚言:

1、忌談世諦,七歲不言。出言即便驚人天,
    廣結淨土緣。小兒為錢,各種九品蓮。

 

       偈言:

七歲絕未發一言,發言即稱世尊號;
一見善導西方文,方知淨土堪倚靠。
錢誘小兒念彌陀,未久道路佛聲噪;
念佛佛像從口出,有誰聞見不依教。

       

       2、善導少康,弘揚淨土,閭巷道路,佛聲廣播,
            如唱秧歌,人人願聽,如傳聖詔,各各遵行。

 

       3、善導在長安,少康在新定,念佛之聲,盈於道路。
            其往生者,當不止百千萬億。

 

 

壹、導聖歸淨

 

       壹~1 融攝先驅(慧日、法照)

       二、法照禪師:

       簡歷:?~八二二,中國──唐,五祖,後善導。

       代表作:《五會法事讚》

       思想:四不簡擇

       影響:導聖歸淨

       法語:彌陀尊號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
                但有稱名皆得往,觀音勢至自來迎。

       

(一)思想:

1.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2.十惡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淪在六塵;
  一念稱得彌陀號,至彼還同法性身。

 

3.借問何緣得生彼?報導念佛自成功。
  借問今生多罪障,如何淨土肯相容?
  報導稱名罪消滅,喻若明燈入暗中。
  借問凡夫得生否?如何一念暗中明?
  報導除疑多念佛,彌陀決定自親迎。

 

(二)影響:

導聖歸淨,偏重持名。

 

(三)讚辭:

       印光大師讚言:

衡州缽中見聖境,臺山一一悉親造;
淨土得睹承遠師,竹林恭承文殊教。
並州佛聲達宮闈,代宗遣使優旨詔;
念佛之妙究如何,能令速成菩提道

 

       壹~2 同歸極唱

       三、永明禪師:

       簡歷:九○三~九七五,中國──宋,六祖。

       代表作:《萬善同歸集》

       思想:四料簡

       影響:萬善同歸

       法語: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捨禪)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歸淨)

 

(一)思想: 

       1、論機法要義:

⑴識心方生唯心淨土,著境只墮所緣境中。
   既明因果無差,乃知心外無法。
   又平等之門,無生之旨,雖即仰教生信。
   其奈力量未充,觀淺心浮,境強習弱,
   須生佛國以仗勝緣,忍力易成速行菩薩道。

       大義:

機深信:力量未充,觀淺心浮,境強習弱。
法深信:須生佛國,以仗勝緣,忍力易成,速行菩薩道。

 

⑵若自力充備,即不假緣。若自力未堪,須憑他勢。
   譬如世間之人,在官難中,若自無力得脫,須假有力之人救拔。
   又如牽拽重物,自力不任,須假眾它之力,方能移動。
   但可內量實德,終不以自妨人。

 

       大義:

機法要義:自力未堪,須憑他勢。

二喻說明:官難中,自無力得脫,須假有力之人救拔。
               拽重物,自力不任,須假眾它之力,方能移動。

勸歸淨土:但可內量實德,終不以自妨人。

 

       2.四料簡: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大義:

⑴引禪入淨: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難)
⑵捨禪歸淨: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易)
⑶勸禪修淨: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勝)
⑷無禪無淨:無禪無淨土,沒個人依怙。(墮)

 

       3.直歸深義:

生死海闊,業道難窮。聲聞尚昧出胎,菩薩猶昏隔陰。
況具縛生死底下凡夫,寧不被生苦所羈、死魔所繫?
故《目連所問經》云:
「佛告目連:譬如萬川長注,有浮草木,
前不顧後,後不顧前,都會大海。
世間亦爾,雖有豪貴、富樂、自在,悉不得免生老病死。
只由不信佛經,後世為人,更深困劇,不能得生千佛國土。
是故我說無量壽佛國土易往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生,
反事九十六種邪道。我說是人,名無眼人,名無耳人。」
《大集月藏經》云:
「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得者。」
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當知:自行難圓,他力易就。
如劣士附輪王之勢,飛遊四天;凡質假仙藥之功,升騰三島。
實為易行之道,疾得相應。
慈旨叮嚀,須銘肌骨。

 

       大義:

⑴自力難圓:

理證:生死海闊,業道難窮。聲聞尚昧出胎,菩薩猶昏隔陰,況具縛生死底下凡夫,寧不被生苦所羈、死魔所繫?

經證:《大集經》

輔證:未證道人:從悟入迷者,萬有十千。
                        從悟增悟者,億無一二。(印祖)

 

⑵他力易就:

極樂國土,易往易取。
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 
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⑶他力二喻:

劣士附輪王之勢,飛遊四天。
凡質假仙藥之功,升騰三島。

 

⑷勸歸他力:

慈旨叮嚀,須銘肌骨。

 

(二)影響:萬善同歸

同歸極唱,普攝群機,正歸淨土。

 

(三)讚辭:

       印光大師讚言:

法華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揀利愚黠,
萬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極樂剎。

       偈言:

諸眾生皆是佛,只顧救生忘國憲;
赴市心樂顏不變,蒙赦得遂出家願。
日課佛事百八件,法華一部佛十萬;
若非大權示世間,法幢誰能如是建。

 

       壹~3 指歸徑路

       四、蓮池大師: 

       簡歷:一五三四~一六一五,中國──明,八祖。

       代表作:《彌陀疏鈔》

       思想:五教十門

       影響:淨光略顯

       法語:極樂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言名便周。
                一名才舉,萬德齊圓;不期於福,福已備矣。    

 

(一)明教相: 

菩薩藏攝,又為頓教所攝,復兼通前後二教。

       釋言:

       通前後者:以一切眾生念佛,定當成佛,即定性闡提,皆作佛故。

       攝於頓者:蓋謂持名即生,疾超速證,無迂曲故,正屬於頓。
                      以博地凡夫,欲登聖地,其事甚難,其道甚遠。
                      今但持名,即得往生;既往生已,即得不退。
                      可謂彈指圓成,一生取辦。如將寶位,直授凡庸,不曆階級。
                      非漸教迂回屈曲之比,故屬頓義。

 

       力用對比: 

       ⑴諸餘法門,高之則下機絕分,卑之則不被上根。
          唯此一法,上下兼收。
          可謂萬病癒於阿伽,千器成於巨冶。
          豈不慈門廣大,普度無遺。

       ⑵其餘法門,或浩博而難持,或幽深而罔措。
          今但片言名號,便入一心,既得往生,直至成佛。
          即方便而成圓頓,神功勝力,不歸此經,將誰歸乎?

       ⑶越三祗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

 

(二)思想:

       ⑴明大事因緣

總明:入佛知見
先明「總」者:謂如來唯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則一代時教,總其大意,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今此經者,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故。

別明:徑中徑路
「別」則專就此經,復有十義:
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故。(大悲憫念末法)
二、特於無量法門,出勝方便故。(特出勝異方便)
三、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故。(令凡夫起欣厭)
四、化導二乘執空,不修淨土故。(導二乘歸淨土)
五、勉進初心菩薩,親近如來故。(勉初心近如來)
六、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故。(攝利鈍皆度脫)
七、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故。(護多障人不墮)
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無念故。(即有念入無念)
九、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故。(因往生悟無生)
十、行明徑路修行,徑中之徑故。(明示徑中徑路)

     

       ⑵重事持念佛:

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著事得生)
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執理落空)

       

       ⑶顯持名要義:

佛說此經:為教眾生念佛,
               為教眾生持名念佛,
               為教眾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見。

此經不兼戒律,亦無論義,自始至終,專說念佛求生淨土。

 

       ⑷顯名號功德:

名攝萬德:

極樂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言名便周。
一名才舉,萬德齊圓;不期於福,福已備矣。

 

名統百行:

彌陀萬德之名:無一願不包羅,
無一行不體備,無一佛不貫徹。
舉其名兮,兼眾德而具備;
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餘。

 

       ⑸普勸念佛:

 [總論]

念佛法門,不論男女僧俗,貴賤賢愚,無有一人,不堪念佛。

[分述]

若人富貴,受用現成,正好念佛。(富貴者念佛)
若人貧窮,家小累少,正好念佛。(貧窮者念佛)
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有子者念佛)
若人無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無子者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養,正好念佛。(子孝者念佛)
若人子逆,免生恩愛,正好念佛。(子逆者念佛)
若人無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無病者念佛)
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有病者念佛)
若人年老,光景無多,正好念佛。(年老者念佛)
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年少者念佛)
若人處閑,心無事擾,正好念佛。(處閑者念佛)
若人處忙,忙裏偷閒,正好念佛。(處忙者念佛)
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出家人念佛)
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在家人念佛)
若人聰明,通曉淨土,正好念佛。(聰明者念佛)
若人愚魯,別無所能,正好念佛。(愚魯者念佛)
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持律者念佛)
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看經者念佛)
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參禪者念佛)
若人悟道,悟須佛證,正好念佛。(悟道者念佛)

 

[結勸]

普勸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華開見佛。(普勸念佛)
見佛聞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來是佛。(究竟成佛)

 

(三)影響:

一超獨妙,淨光略顯

 

(四)讚辭:

       蕅益大師讚言:

世競貴奇特,師端守平常。
人盡尚高峻,師獨存謙光。
旋萬法而指歸淨土,憫五濁而廣作津梁。

       印光大師讚言:

幼聞念佛意頗快,末誡門徒莫捏怪;
行為世則言世法,注重淨土及規戒。
砥柱狂瀾契理機,闡明佛心祛蜂蠆;
普令具縛諸凡夫,仗佛慈力登蓮界。

 

 

貳、力脫融混

 

       五、蕅益大師:

       簡歷:一五九九~一六五五,中國──清,九祖。

       代表作:《彌陀要解》

       判教:橫豎二途

       影響:力脫融混

       法語: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
               所得之阿耨多羅三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
               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一)判教

       1.橫豎二途

出三界火宅,有「橫、豎」兩途:
以「自力」斷惑超生死者,名「豎出」三界,事難功漸。
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橫超」三界,事易功頓。
遠祖云:「功高易進,念佛為先。」
經云:「末世億億人修行,罕一成道。唯依念佛,可得度脫。
如乘船渡海,不勞功力。

       2.二力對比

穢土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
倘分毫習氣未除,未免隨強偏墜。
初果昧於出胎,菩薩昏於隔陰。
這裏豈容強作主宰,僥倖顢頇?
唯有信願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願,定不唐捐。
彌陀聖眾,現前慰導,故得無倒,自在往生。
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

       大義:

自力修行,最難得力。
仗他力故,自在往生。

 

(二)思想:

       1.極樂同居橫具四土

⑴辨橫豎四土二義:
若以自修行力,斷盡見思,方出同居而入方便;
斷盡塵沙,兼破無明,方出同居、方便,而入實報;
斷盡無明,方出同居、方便、實報,而入寂光;即名為「豎」。
若仗阿彌陀佛願力,未斷見思,即能出娑婆穢,生極樂淨;
既生極樂,即於彼土,得證方便、實報、寂光三種淨土,
不必捨身受身,然後證入,故名為「橫」也。
是故:若依自修行力,則四教並名「豎入」。
唯依阿彌陀佛願力,始可「橫超」也。

       大義:

若依自力,四教並名豎入。
唯依彌陀願力,始可橫超。
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證。

⑵明極樂淨土屬性(同居淨土、橫具上三土)
今云極樂世界,正指同居淨土,亦即橫具上三淨土也。

⑶明往生所得利益(皆得三不退)
今淨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

⑷明持名之奇勳(善根福德同佛):
同居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

⑸明極樂之超勝(一切俱非,一切俱是):
唯極樂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
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
教網所不能收,?網所不能例。

⑹明超勝之本源(深信佛力,深信名號功德):
同居一關,最難透脫。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
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

 

       2.信願正因稱名正行

⑴往生正因: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信願←→佛力)

⑵機法兩義:

       ①就機而言:

          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信願行三,聲聲圓具。

       ②就法而論:

         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
         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

⑶往生正行:

信願為前導,持名為正修。
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

 

       3.但持名號徑登不退

⑴二行比較:

諸行: 
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
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
一一行成,皆生淨土。

念佛
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
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
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

       大義:

念佛為勝:收機最廣,下手最易。
至簡至易,至頓至圓。

⑵名號勝德:

       ①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
          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
          至簡易,至直捷也。

       ②執持名號,既簡易直捷,仍至頓至圓。
          以念念即佛故,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欠。
          上上根不能逾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
          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勝進,亦不一概。
          可謂橫該八教、豎徹五時。
          所以徹底悲心,無問自說,且深歎其難信也。

       ③吾人果能念念執持阿彌陀佛,
          即是念念證無量壽,放無量光。
          古聖既爾,今人亦然;至心既爾,散心亦然。

       ④信願持名一行,圓轉五濁,不涉施為,
          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

⑶修學原則:

       ①無論千百十,下至一聲,但終生不替,便決定橫超。

       ②或晝夜十萬、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
          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

       ③修此念佛三昧,每日從十萬起,以至一百,或唯數聲,
          下至日念一聲,不拘數之多寡,但以終身不間斷為則。

⑷勸歸念佛:

有目者,固無日下燃燈之理;
而無目者,亦何必於日中苦覓燈炬!

 

       4.五濁惡人攝受正機

⑴本為凡夫:

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
五濁惡人,有「廣、狹」二義:

①就廣而言:五濁眾生皆為惡人。
唯佛一人持淨戒,其餘皆是破戒者。

②就狹而論:別指五濁惡世造罪凡夫

⑵念佛即善:

無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
但聞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善也。

⑶機法深信:

「五決定」文:
吾人處「劫濁」中,決定為時所囿,為苦所逼。
處「見濁」中,決定為邪智所纏,邪師所惑。
處「煩惱濁」中,決定為貪欲所陷,惡業所螫。
處「眾生濁」中,決定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甘於劣弱而不能奮飛。
處「命濁」中,決定為無常所吞,石火電光,措手不及。
若不深知其甚難,將謂更有別法可出五濁,熢[火*孛]宅裏,戲論紛然。
唯深知其甚難,方肯死盡偷心,寶此一行。

       大義:

死盡偷心,寶此一行。

⑷學修感悟:

信釋迦之誠語,悟法藏之願輪,始知若律若教若禪,
無不從淨土法門流出,無不還歸淨土法門。
予初志宗乘,苦參力究者數年,雖不敢起增上慢自謂到家,
而下手工夫得力,便謂淨土可以不生。
逮一病瀕死,平日得力處,分毫俱用不著,方乃一意西歸;
然猶不捨本參,擬附有禪有淨之科。
至見博山元來禪師後,稔知末代禪病,索性棄禪修淨,
雖受因噎廢食之誚,弗恤也。
於今專事淨土,復逾三載,熾然捨穢取淨,與不取捨元非異轍,
較西來祖意,豈不更直捷耶?

 

       5.一大藏教六字全收

⑴名號即是無上菩提:

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⑵名號統攝一代聖教:

持名一法,三根普被,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

⑶念佛即是大智慧光明:

深信念佛禮拜是佛祖真因,確乎不被時流所轉,便是大智慧光明。
超登淨土,永無泣岐之患矣。

⑷淨土持名一法之超勝:

持名一法:不涉施為,圓轉五濁;但持名號,徑登不退。
一切法門,盡歸於此:
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
圓收圓超一切法門,教海所不能收。
十方國土,盡歸於此:
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引階位,無此法門。網所不能例。
十方諸佛,盡歸於此:
諸佛釋迦,皆以阿彌為自。
自餘眾生,誰不歸此:
上上根不能逾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
淺位人便可決志專求,深位人亦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

 

(三)影響:力脫融混

       死盡偷心,寶此一行。

 

(四)讚辭: 

       印光大師讚其德言:

宗乘教義兩融通,所悟與佛無異同;
惑業未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
由此力修念佛行,決欲現生出樊籠;
苦口切勸學道者,生西方可繼大雄。

 

參、奪聖顯淨

       六、、印光大師:

       簡歷:一八六一~一九四○,中國──民國,十三祖。

       代表作:《印光法師文鈔》

       判教:通別二法

       影響:奪聖顯淨

       法語: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樂幫有路,起信即生。

 

(一)判教:

       1.通別二法判:

仗自力者,名通途法門;仗佛力者,名特別法門。
淨土法門,仗佛慈力;其餘法門,皆須己力。
一為「通途」教理,如世之士人,由資格而為官。
一為「特別」教理,如世之王子,一墮地即為一切臣宰所恭敬。
二種法門,不可並論,而具足惑業之凡夫,可不慎所擇哉。

 

       2.不可以「通途法門」論「特別法門」:

淨土法門,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
其利益,與「普通法門」大不相同。
故今多有依「普通法門」論「淨土法」,由茲自誤誤人,
而又自謂宏法利生者,不勝其多。
其最初錯點,在不察佛力自力之大小難易。
以仗佛力之法門,硬引仗自力之法門,而欲評論,致有此失。
使知佛力不可思議,不能以具縛凡夫修持之力相為並論,
則一切疑惑不信之心化為烏有。

 

(二)思想:

       1.論機法深信:

大家要曉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種力?
但是無始以來的業力;
所以萬劫千生,難得解脫。
仗阿彌陀佛弘誓大願力,自然一生成辦。

 

       2.明專雜二修:

善導和尚,系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其弘闡淨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實處,教人修持。
至於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
「專修」謂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
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
「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迴向往生。
以心不純一,故難得其益;
則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
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

 

       3.讚名號功德:

一句佛號,包括一大藏教,罄無不盡。
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
而一無所知、一無所能之人,但只口會說話,亦可作真念佛人。
去此兩種,則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與否爾。
世有好高務勝者,每每侈談自力,藐視佛力。
不知從生至死,無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為恥。
何獨於了生死一大事,並佛力亦不願受,喪心病狂,一至於此。
淨宗行者,所當切戒。

 

       4.論眾生習氣

眾生習氣,各有所偏。愚者偏於庸劣,智者偏於高上。
若愚者安愚,不雜用心,專修淨業,即生定獲往生,
所謂其愚不可及也。
若智者不以其智自恃,猶然從事於「仗佛慈力、求生淨土」一門,
是之謂大智。
倘恃己見解,藐視淨土,將見從劫至劫,沉淪惡道,
欲再追隨此日之愚夫,而了不可得。
彼深通性相、宗教者,吾誠愛之!慕之!而不敢依從。何也?
以「短綆不能汲深,小楮不能包大」故也,非曰一切人皆須效我所為。
若與我同卑劣,又欲學大通家之行為,直欲妙悟自心,掀翻教海;
吾恐大通家不能成,反為愚夫愚婦老實念佛往生西方者所憐憫。
豈非「弄巧翻成大拙,騰空反墜深淵」乎哉!
一言以蔽之,曰自審其「機」而已矣。

 

       5.重時節因緣

當今之世,縱是已成正覺之古佛示現
決不另於敦倫盡分,及注重淨土法門外,別有所提倡也。
使達摩大師現於此時,亦當以仗佛力法門而為訓導。
時節因緣,實為根本。
違悖時節因緣,亦如冬葛夏裘,饑飲渴食;非唯無益,而又害之。

 

(三)影響:奪聖顯淨

奪超聖道,顯彰淨土。

 

(四)讚辭: 

       了然法師讚言:

貌古心慈  性直口快  訓誨往來  精神不懈
捨物施財  欣然慷慨  淡泊資身  離世貪愛
法語流傳  遍佈中外  普化群生  同歸蓮界
淨宗導師  十方歸拜  臨終見佛  安詳自在
五色舍利  堅固不壞  願此尊容  垂範永代


 

第五章 結示宗要  垂範永代(法然上人)
 

       簡歷:一一三三~一二一二,日本──開宗祖師

       代表作:《選擇本願念佛集》

       思想:選擇念佛

       影響:立教開宗

       法語:往生之業,念佛為本。

 

一、選擇本願唯在念佛

       淨宗判教綱要:

大判:聖淨二門,頓漸二教。

細判:要弘二行,正雜二行。

       淨宗法義宗本:

選擇本願念佛:往生之業,念佛為本。

念佛→本願念佛→選擇本願念佛

 

(一)一佛選擇——選捨諸行選取念佛:

       問曰:普約諸願,選捨粗惡,而選取善妙,其理可然。
       何故第十八願,選捨一切諸行,唯偏選取念佛一行,為往生本願乎?
 

       答曰:聖意難測,不能輒解。雖然,今試以二義解之:
       一者「勝劣」義,二者「難易」義。
       初「勝劣」者:念佛是勝,餘行是劣,所以者何?名號者是萬德之所歸也。然則彌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無       畏等一切內證功德,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攝在阿彌陀佛名號之中,故名號功德最為勝也。餘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為劣也;譬如世間屋舍名字之中,攝棟樑椽柱等一切家俱,而棟樑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攝一切,以是應知。然則佛名號功德,勝餘一切功德,故「捨劣取勝」以為本願歟!


       次「難易」義者:念佛易修,諸行難修,是故《往生禮讚》云:
       「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又,《往生要集》云:「問曰:一切善業,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勸念佛一門?答曰:今勸念佛,非是遮餘種種妙行,只是男女貴賤,不簡行住坐臥,不論時處諸緣,修之不難;乃至臨終,願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故知:念佛易故,通於一切;諸行難故,不通諸機。然則為令一切眾生平等往生,「捨難取易」以為本願歟!……

       大義:

勝劣義:諸行劣故選捨,念佛勝故選取。
難易義:諸行難故選捨,念佛易故選取。

 

(二)諸佛選擇——八選擇:

       凡案三經意,諸行之中,選擇念佛,以為旨歸。

       先《雙卷經》中有三選擇:
       一選擇本願,二選擇讚歎,三選擇留教。

       一、「選擇本願」者:念佛是法藏比丘於二百一十億土中,所選擇往生之行也,細旨見上,故云選擇本願也。

       二、「選擇讚歎」者:上三輩中,雖舉菩提心等餘行,釋迦即不讚歎餘行,唯於念佛而讚歎云:「當知一念,無上功德」,故云選擇讚歎也。

       三、「選擇留教」者:又上雖舉餘行諸善,釋迦選擇,唯留念佛一法,故云選擇留教也。

       次,《觀經》中又有三選擇:一選擇攝取,二選擇化讚,三選擇付囑。

       一、「選擇攝取」者:《觀經》之中雖明定散諸行,彌陀光明,唯照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云選擇攝取也。

       二、「選擇化讚」者:下品上生人,雖有聞經、稱佛二行,彌陀化佛選擇念佛云:「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故云選擇化讚也。

       三、「選擇付囑」者:又雖明定散諸行,唯獨付囑念佛一行,故云選擇付囑也。
次,《阿彌陀經》中有一選擇,所謂「選擇證誠」也。
已於諸經中雖多說往生之諸行,六方諸佛於諸行而不證誠。至此經中,說念佛往生,六方恒沙諸佛各舒舌覆大千,說誠實語,而證誠之,故云選擇證誠也。

       加之,《般舟三昧經》中又有一選擇,所謂「選擇我名」也。彌陀自說言:「欲來生我國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故云選擇我名也。「本願、攝取、我名、化讚」,此之四者,是彌陀選擇也。

       「讚歎、留教、付囑」,此之三者,是釋迦選擇也。

       「證誠」者,六方恒沙諸佛之選擇也。

       然則釋迦、彌陀,及十方各恒沙等諸佛,同心選擇念佛一行,餘行不爾。

       故知:三經俱選念佛,以為宗致耳。

 

       略將「八選擇」義,示圖如下:

 

  

 

(三)諸祖判教選擇:擱、拋、傍、專

欲速離生死,二種勝法中,且擱聖道門,選入淨土門。
欲入淨土門,正雜二行中,且拋諸雜行,選應歸正行。
欲修於正行,正助二業中,猶傍於助業,選應專正定。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大義:

擱聖道,拋雜行,傍助業,專正定。

 

       歸結: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三選要義,示圖如下:

 

 

(四)選擇本願,唯在念佛: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正因;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正行;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正業;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觀想;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智慧;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三心;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四修;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五念。

       註:攝繁於簡,攝廣於略,攝理於事。

 

 二、勝易二德法脈宗本

(一)念佛成佛: 

       《般舟三昧經》云:

三世諸佛,念彌陀三昧,得成正覺。

       《月燈三昧經》云:

十方三世佛,現在過未來,皆以念佛因,得成無上覺。

 

(二)無不率從: 

粵自大教東流,廬山創興蓮社,一倡百和,無不率從。
而其有大功而顯著者,北魏則有曇鸞,鸞乃不測之人也。
因事至南朝見梁武帝,後複歸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曰:
鸞法師,肉身菩薩也。
陳隋則有智者;唐則有道綽,踵曇鸞之教,
專修淨業,一生講淨土三經,幾二百遍。
綽之門出善導,以至承遠、法照、少康、大行,
則蓮風普扇於中外矣。
由此諸宗知識,莫不以此道密修顯化,自利利他矣。

 

(三)難信之法: 

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
菩薩勝法,諸波羅蜜,得聞亦難。
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
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四)微妙難思

徹上徹下,即權即實。
九界眾生捨此,則上無以圓成佛道;
十方諸佛離此,則下無以普度群萌。
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
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
以其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
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
故得九界同歸,十方共讚;千經俱闡,萬論均宣也。
下自五逆十惡,上至等覺菩薩,皆當修習,皆可即生超凡入聖。
其餘所有一切高深玄妙之法,多是契理而絕不能普契上中下三根之機。
我等從無始來,以至今生,尚在輪回中流轉,
皆因夙生,或以愚而不敢承當,或以狂而絕不信受之所致也。

 

(五)勝易二德: 

       1.「勝」者:

       善導大師言: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法然上人言:

「勝」義者:謂至極大乘義者,體外無名,名外無體。
萬善妙體,即名號六字;恒沙功德,備口稱一行。
大願業力所構出,令萬德讓與行者;
他力難思巧方便,使一稱超過眾善。
知識廣讚,猛火為清涼;善友教稱,金蓮如杲日。
名號大利,無上功德也。

 

       2.「易」者:

       善導大師言: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法然上人言:

「易」義者:
不論行住坐臥,修之預來迎;
不論時處諸緣,稱之得往生;
不論身心濁亂,只論他力引接。

 

(六)隱身於佛:

       《大經》云:

一切菩薩,聲聞光明,皆悉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