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常住大眾之請,近日每晚於寺內組織常住大眾學習《淨土宗判教史略要》一書,為方便學習,補充一些相關資料供參考。凡有心者,每晚(19:00-20:30)可於UC大廳「淨土導航」聊天室聽聞。
壹、書名簡介
一、淨土宗
十方淨土很多,這裏特指西方淨土。大分七點來說明淨土宗特點:
1、 果地法門
淨土者,佛之世界。唯佛有淨土,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故知淨土法門是果地法門(其他法門為因地法門)。果地法門,即他因自果──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心頓同果覺。有三特點:
⑴他力:佛本願力——其佛本願力(大經)、觀佛本願力(往生論),亦稱大願業力。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⑵易行:但稱佛名,一向專稱。有心即能念,有口即能稱。(易)
⑶疾至:即入必定,直入報土。(現生不退,往生成佛。)(勝)
2、 法門特質
以「彌陀本願」為核心,以「念佛往生」為宗旨,以「淨土成佛」為目標,以「還來娑婆」為究竟。
3、 最大宗派
大乘佛法八大宗派之一,最大宗派(不但此方,乃至十方)。
五方面顯示其大:
⑴所說經典最多:
-
正依有三經,旁依達二百餘部。
-
但一大經,即十二譯之多,少出其右。
⑵流傳時間最久:
⑶傳播時空最廣:
⑷信仰眾生最多:
⑸自他各宗普弘:
4、 形成最大宗派原因:尋根究底,有以下原因:
⑴彌陀本願最勝:
⑵彌陀光明最尊:
⑶極樂淨土第一:
⑷國土廣大無邊:
⑸名號傳播久遠:
⑹度化眾生最廣:
⑺了脫生死最易:
⑻成佛度生圓成:
5、 亦宗亦教:
淨土宗亦稱淨土門、淨土教。就淺而言,與他宗並列之一宗;就深而言,則為不與他共的獨立教法——其他宗派為釋迦教法,淨土宗為彌陀教法。善導大師言:「今乘二尊教,廣開淨土門。」二尊教:釋迦教法(聖道門),彌陀教法(淨土門)。故大而言之:淨土法門非為一宗,乃彌陀無上大教,與他宗不可等同齊觀。如印祖言:「一代時教之極談,一乘無上之大教。」若以釋迦教法而言,不妨視為一宗。
6、 立宗原意:
善導開宗,意在顯示凡夫入報。如法然上人曰:「我立淨土宗之原意,為顯明凡夫往生報土也。若不別開宗門,何顯凡夫生報土之義乎?」
7、 宗門根本:
淨土宗內涵很多,如正依經典、祖師傳承、相關教義等,判教則是其核心、根本、支柱。
二、判教
「判」者判別,「教」者教相。亦稱「教判」,詳稱「教相判釋」。教相者指佛所說教義之相狀,亦即各種教義的特質、差異。《法華玄義》云:「教者,聖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別同異也。」闡釋、區別各種教相者,稱為教相判釋,即判別解釋佛陀一生所說教法之相狀差別,即種種教義之特徵或差異。判教可謂中國佛法的特質,是各個宗派獨立的根本、核心,所謂一宗的大根大本。教判目的在於指歸相應之行門,所謂依理起行,依行證果也。如是順教之行為如法之行,不順教之行則為不如法行。(見專雜利弊)
因有「正依經典、判教、傳承、宗名」等因素,方構成一獨立宗派。
1、 判教源起:
釋迦自彰--應機施化,法本如是。
祖師開顯--順時應機,善擇教法。
2、 判教意義:
各安其位,明出世本懷。
3、 他宗判教:
天臺—五時八教,華嚴—五教十宗,禪宗—宗門教下……
以天臺(法華)、華嚴(賢首)為主。
他宗判教有以下特點:
⑴但明教相,不辨難易(大小權實);(教門)
⑵但明教行,不涉根機(六度萬行);(行門)
⑶但論法益,不論時節:
(人天果,小乘果—聲聞緣覺,大乘果—三賢十聖);(果德)
⑷但論自力,不涉他力(自力斷惑)。(力用)
4、 淨宗判教:
有正脈(有相續傳承),有旁流(無貶義,依史實而論,有別於善導法脈,無相續傳承)。
正脈:有正依經典,有相關傳承,有完整教義,有行門儀規等,開顯一宗法要。
⑴傳承──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善導、(法然)。
⑵教判──難易二道、自他二力、聖淨二門、頓漸二教、要弘二門、正雜二行。
⑶特點──聖淨通判,獨立宗門;
機法並彰,特標念佛;
權實廢立,暢佛本懷。
旁流:與善導法脈無傳承淵源,融會諸宗,各成一家者。按影響之大者,大分三個階段:
⑴萬善同歸(永明)。
⑵一超獨妙(蓮池)。
⑶回歸本源:橫豎二途(蕅益)、通別二法(印光)。
本書以正脈為主,兼涉旁流,統攝無遺。
三、史:
即開顯、發展、成熟、演變之過程。判教本為一宗系統思想體系,因其非一人一時完善,所以有一循序漸進(開顯、發展、成熟乃至演變)的過種,權稱之為「史」。表面雖有一演變過程,而其內在則有一不變宗旨,所謂「彌陀本願」也。
四、略要:
略是簡略,要是綱要、大要、心要。此書即略述淨土宗判教開顯、發展、成熟、乃至演變的一史實過程。
五、總結
此書以時間先後、教判順序為次第,以「判教」為主線,融攝相關教義,有主(善導)有從(傳承祖師),有正(善導法脈)有旁(其他法流),是瞭解淨土宗一綱要性的書。
貳、目錄綱要說明
目錄有三部分:序言、正文、附錄。
序言有二義:一、簡單說明判教的基本概念,二、淨土宗判教淵源及其綱要。
正文依判教時序(先後),大分五章
1、淨宗先驅法門基柱——(開顯)
先驅者:首開淨宗先河、奠定法門基礎之人。基柱:基礎,支柱,一宗的大根大本。
印度龍樹菩薩:首判難易二道,奠定淨土法門判教基柱,為淨土法門先驅。
曇鸞大師:繼承難易二道,開顯自他二力,承接印度法脈,開啟中國淨土宗判教之始,可謂中國淨土宗之初祖,故與龍樹並稱為先驅。
影響:淨宗先驅,承接法脈,開啟宗門。
2、聖淨決判確立宗門——(發展)
道綽大師:聖淨二門判,確立宗門。教赴時機論,立定宗旨。承先曇鸞啟後善導,謂之繼祖。
聖道有二:大乘聖道,小乘聖道。
淨土亦二:十方淨土,西方淨土。
影響:確立宗門,繼往開來。
3、彌陀垂蹟大成淨宗——(成熟)
善導大師:彌陀示現,集淨土大成,謂之開祖—開宗祖師,淨宗實際開創者。
教法三大集成:
⑴教判集成(頓漸二教、要弘二門、正雜二行)
⑵教義集成(大分七條,詳見目錄)
⑶儀規集成(行疏—般舟讚、法事讚,往生禮讚、觀念法門),此書略
個人三大成就:
⑴開創宗門:於教理行門儀規,集其大成。安心(三心)起行(五正行)作業(四修),一體完善。
⑵自行精嚴:大師行持精嚴,證悟甚深,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念一聲佛,出一道光明,聲聲如此,故稱光明和尚。日念佛三萬聲,一生手書《彌陀經》十萬卷,畫西方變現圖三百餘幅。(按四十年計,第日抄經至少七遍以上,每一個半月左右畫一幅變相圖。)
⑶教化普廣:滿城長安,悉皆吃素念佛,屠夫悉來歸命。長安城可謂一淨土大道場,念佛之聲盈於道理(國都幾成彌陀城)。(教化達此功效者,有三位祖師:道綽、善導、少康)
蓮池讚:「觀其自行之精嚴,利生之廣博,萬代之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
影響:大成淨宗,法門弘開,影響深遠。
4、法益廣被萬善同歸——(演變)
弘願廣大,法門弘開,廣度有情,故得萬善同歸。
「萬善」與「同歸」有二義:一、萬善為不同教法,同歸於淨土,即「要門」所攝。二、萬善指不同根機之人,同歸即同歸於彌陀本願,則為「弘願門」所攝。此二義並收,是淨土法門弘傳的一特別時期,宋明以來的融合齊歸思潮——齊歸淨土、齊歸弘願。
由同歸淨土到同歸弘願,有一漸進過程,時間發展較長,大分三階段:
⑴導聖歸淨(慧日、法照、永明、蓮池),
⑵力脫融混(蕅益),
⑶奪聖顯淨(超越聖道,別顯淨土)(印光)
萬善同歸,圓攝要弘二門,目的在於攝萬善之機,同歸淨土,同歸弘願,回歸善導。
5、結示宗要垂範永代——(總結)
結示一宗心要,永遠垂范於後世,以為淨業行人指南。
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唯在念佛;勝易二德,法脈宗本。
一、選擇本願,唯在念佛(大經三選擇,觀經三選擇,小經一選擇,般舟三昧經一選擇)
⑴彌陀四選擇:選擇本願──大經、選擇攝取──觀經、選擇我名──般舟三昧經、選擇化讚──觀經
⑵釋迦三選擇:選擇讚歎──大經、選擇留教──大經、選擇囑咐──觀經
⑶諸佛一選擇:選擇證誠──小經
二、勝易二德,法脈宗本
⑴勝易二德
①稱名最易:
不論時處諸緣、不論時節久近、不論罪福多少。
有心即能念,有口即能稱。
②功德最勝:
多善根多福德(乃至一念,具足無上功德);
芬陀利花,與觀音勢至為勝友;
托佛強緣,五乘齊入;
凡夫入報,上善聚會。
⑵巧應時機
①攝機最廣: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至等覺菩薩,下至五逆十惡。
②應機最深:本為凡夫,大悲於苦者。特留此法,止住百歲。
③應時最久:通於三時,貫徹始終;正法久住,唯賴淨土,永作偉大贈物。
◎ 附錄說明
附錄一:淨土宗相關祖師的一些資料表。
附錄二:淨土宗相關祖師判教對照表。
附錄三:本書的一些相關參考資料。
參、序言內容
序言大分兩大部分,細分八點。
兩大部分內容:
一、簡單說明判教的一些基本概念——緣起、目的、意義
二、正明淨土宗判教淵源及其綱要——傳承、綱要、核心。
細分八點:
一、判教興起源由:
應機施化,法本如是。(1頁)
二、判教目的意義:
各安其位,明出世本懷。(1頁)
三、判教導致宗派林立:
八大宗派,兩小宗派。(2頁)
四、各宗判教雖異,目的是一:
出生死海,入涅槃城。(2-3頁)
五、淨土宗的殊勝:
簡單容易超勝,契理契時契機。(3-4頁)
六、淨土宗判教淵源:
從龍樹至善導。(4-7頁)
七、淨土宗判教綱要:
分述判教(教判、行判),
總論大義,
流傳演變(中土、異域)。(7-16頁)
八、總結判教史之不變宗旨:
彌陀本願。(16頁)
第一章 淨宗先驅法門基柱
一、龍樹菩薩:
簡歷:公元二~三世紀,印度,釋尊第二,八宗共祖。
代表作:《易行品》
判教:難易二道判
影響:淨宗先驅
法語: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1、龍樹菩薩「難易二道」判: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者。
難行道:修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
易行道: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難易對比:
⑴難行道:陸路,步行,苦——自力
易行道:水路,乘船,樂——他力
⑵難行道: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
易行道: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⑶難行道:勤行精進——諸、久、墮——難
易行道:易行疾至——一、速、必——易
3、影響:淨宗先驅
4、讚辭:
二、天親菩薩:
簡歷:公元四~五世紀,印度,千部論主。
代表作:《往生論》
思想:一心五念
一心:一心歸命。五念: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
影響:正依論典
法語: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三、曇鸞大師:
簡歷:476~542,中國,四論師。
代表作:《往生論註》
判教:難易二道(釋)、自他二力判
影響:首開宗門
法語: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1、難易二道判釋:
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云: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
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
「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
「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2、難行道說明:
⑴五濁之世,無佛之時。
⑵難有多途,粗言五三:
外道相善,亂菩薩法。
聲聞自利,障大慈悲。
無顧惡人,破他勝德。
顛倒善果,能壞梵行。
唯是自力,無他力持。
⑶如斯等事,觸目皆是。
⑷譬如陸路,步行則苦。
3、易行道特點:
⑴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
⑵佛力住持,入正定聚。
⑶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4、自他二力判:
問曰:有何因緣,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曰:《論》言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覈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詳見書中)
5、自他二力說明:
⑴速得菩提原因:
問:有何因緣,速得菩提?
答:核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⑵三願的證:
第十八願:緣佛願力,十念得生。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不必須知頭數也。
第十一願:緣佛願,必至滅度。
第二十二願:緣佛願力,超出常倫諸地之行。
⑶結論:
他力為增上緣,得不然乎?
⑷二力對比:
自力:修戒定慧,遊四天下。——(聖人根機)
他力:乘轉輪王行,遊四天下。——(凡夫根機:劣夫,跨驢不上。)
⑸總結:
聞他力可乘,當生信心。(捨自力,歸他力。)
6、影響:首開宗門
開他力念佛之先河,明稱名易行之本源。
7、讚辭:
第二章 聖淨決判確立宗門
一、道綽大師:
簡歷:五六二~六四五,中國──隋唐。
代表作:《安樂集》
判教:聖淨二門判
影響:確立宗門,斷往開來。
法語: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
1、聖淨二門判:
問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遠劫以來,應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不出火宅?
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
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一謂往生淨土。
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
是故《大集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是故《大經》云:「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第十八願取意文)
又復一切眾生,都不自量。
若據大乘,……曾未措心。
若論小乘,……無問道俗,未有其分。
縱有人天果報,皆為五戒十善,……然持得者甚稀。
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駛雨。
是以諸佛大慈,勸歸淨土。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繫意專精,
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何不思量,都無去心也!
2、聖道門之難
聖道門之難,有二由一證。
二由:一去大聖遙遠,二理深解微。
一證:《大集經》證:億億修行,罕一得者。
3、淨土門之易:
《大集經》證: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大經》證:縱令一生造惡,稱名亦生。
結論:當今末法,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4、聖淨對比:
⑴二門同異:
同:同為大乘,同為勝法,同了生死。(法)
異:應時不同,應機不同,利益差別。(機)
⑵二門比較:
聖道門:
若論大乘,曾未措心。(大乘)
若論小乘,無問道俗,未有其分。(小乘)
若論人天,持得者甚稀。(善法)
若論造罪,何異暴風駛雨。(造罪)
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都不自量(結論)
淨土門:
十念相續,稱我名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十八願)
諸佛大慈,勸歸淨土,常能念佛,定得往生。
唯此一門,可通入路。(結論)
結歸:何不思量,都無去心!
5、教赴時機論:
《安樂集》云:
若教赴時機,易修易悟;若機教時乖,難修難入。
「時、機、教」相應之重要性:
道綽大師特別注重「時代」與「根機」而選擇相應於時機之「教法」,分明指示:「今時眾生,應稱佛名號。」
6、時節因緣論:
《正法念經》:
一心求道,當觀察時方便。
若不得時,無方便,是名為失,不名利。
今是何時,當以何方便得解脫?
引證:《大集經》云:
第一五百時,學慧得堅固。
第二五百時,學定得堅固。
第三五百時,學多聞讀誦得堅固。
第四五百時,修福懺悔得堅固。
第五五百時,白法隱滯,多有諍訟,微有善法得堅固。
結論:計今時眾生,應稱佛名號時者。
7、影響:繼往開來,確立宗門
8、讚辭:
第三章 彌陀垂跡 大成淨宗(善導大師)
簡歷:六一三~六八一,中國──唐,彌陀化身。
代表作:《觀經四帖疏》
判教:頓漸二教判、要弘二門判、正雜二行判
影響:楷定古今,大成淨宗
法語: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五部九卷:
《觀經四疏》四卷,《法事讚》二卷,《往生禮讚》一卷,《般舟讚》一卷,《觀念法門》一卷。
《觀經疏》為本疏,釋淨宗教義,獨顯大師超人智慧;其餘四者為具疏,彰淨宗行門,別露大師信仰情操。
五部九卷,集淨土大成,系統完善了淨宗教門、行儀。
本書權分二門,顯大師楷定古今之曠古神蘊:(一)教判集成;(二)教義集成。
一、教判集成
(一)二藏二教判:
引文:
1、 問曰:此經二藏中何藏攝?二教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
2、 觀經彌陀經等說,即是頓教菩薩藏。
3、 我依菩薩藏,頓教一乘海。
說明:
善導所判頓教,與他宗所判頓教是同是異?
詳觀五部九卷,知此有與、奪二義:
與之,與諸頓教同;奪之,超異諸宗。。
《般舟讚》言:
釋迦如來真報土,清淨莊嚴無勝是,
為度娑婆分化入,八相成佛度眾生。
或說人天二乘法,或說菩薩涅槃因;
或漸或頓明空有,人法二障遣雙除;
根性利者皆蒙益,鈍根無智難開悟;
瓔珞經中說漸教,萬劫修功證不退。
觀經彌陀經等說,即是頓教菩薩藏;
一日七日專稱佛,命斷須臾生安樂;
一入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
又云:
佛教多門八萬四,正為眾生機不同。
門門不同名漸教,萬劫苦行證不退。
觀以上二偈即知:
聖道權實頓漸之法,通為漸教。
淨土弘願稱名一道,別為頓教。
(二)出世本懷論:
引文:
1、善導大師《法事讚》云:
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2、《大經》言: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文意: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三)要弘二門判:
1、要弘二門之文:
引文: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
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
回斯二行,求願往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對比:
娑婆化主,廣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弘願。
「要門」:定散二善,迴向求願。(諸行迴向)
「弘願」:善惡凡夫,乘願往生。(一向專稱)
2、要弘廢立之文:
引文:
《觀經》流通文:
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善導《疏》釋:
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要門)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弘願)
文意:
雖說定散二門之益——廢
意在專稱彌陀佛名——立
要弘廢立相關釋文:
⑴《法事讚》言: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廢)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立)
⑵《般舟讚》言: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相續照;
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立)
⑶《往生禮讚》言: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立)
3、要弘二門大義:
4、一經二宗及結歸:
(四)正雜二行判:
1、二行之判:
引文: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
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
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
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
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
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
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文意:
⑴判行標準:
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為正行。
⑵詳明行相:
大判:
⑴正行: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決出正依經典)
⑵雜行:不依往生經行行者。
細判:
⑴正行:有開合二義:
開為五種—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歎供養。
合為二種—正定定(稱名)、助業(餘四)。
⑵雜行:除正助二業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特點:
⑴正行特點:專,順佛本願,往生決定。
⑵雜行特點:雜,不順佛願,往生不定。
旨歸:正定業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2、二行得失:
引文:
⑴《觀經疏》云: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
⑵《往生禮讚》言:
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余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文意:
案此文意,知正雜二行,得失有五:
正行五得:
與彌陀親、近、無間、不用迴向、純——往生決定
雜行五失:
與彌陀疏、遠、有間、必用迴向、雜——往生不定
.第一、「親、疏」對,
.第二、「近、遠」對,
.第三、「無間、有間」對,
.第四、「不迴向、迴向」對,
.第五、「純、雜」對。
3、行判目的:
目的:
就行立信:以行攝信,信行一體。
大義:
⑴信行一體:念佛——行(阿彌陀佛,即是其行)
必生——信(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⑵機法一體:南無阿彌陀佛
信行各有機、法二義:
信--必生,就念佛行者而言為機,就重願不虛而言為法。
行--念佛,就所行而言為機,就能依而言為法。
善導釋:南無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機)
阿彌陀佛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法)
法然釋:稱名必得生(機),依佛本願故(法)。
4、圖文說明:
詳見書中。
二、教義集成
(一)法門 本為凡夫 (機──下劣)
(二)彌陀報佛 極樂報土 (法──高妙)
(三)凡夫入報 全托佛願 (托願得生)
(四)弘誓強緣 唯信能入 (唯信能入)
(五)三心正因 定業稱名 (正因正行)
(六)六字名號 具信願行 (名號具信願行)
(七)正依三經 唯明念佛 (三經唯明念佛)
(一)淨土法門 本為凡夫
對破:
導大師先舉諸師所判,後以三法來破其謬:
1、 以理來破:若是聖人,何用韋提至請? (聖不藉凡)
2、 舉文對破:引九品文證,明是凡非聖。 (善惡九品)
3、 出文顯證:出十處證文,明不干大小聖也。 (定為凡夫)
證文:
1、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
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
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2、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憫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3、會通大經、觀經——五逆謗法意:
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
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
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
大義:未造,則抑止莫造;已造,則攝取得生。
4、善導大師言: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5、印光大師言:四十八願度眾生,逆惡歸心也來迎,非是混濫無簡擇,憐彼是佛尚未成。
結論:
淨土一法,本為凡夫,不干大小聖也。(本為凡夫,兼為聖人)
(二)彌陀報佛 極樂報土
出文:
《觀經疏》言:
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也?
答曰:是報非化。云何得知?
如《大乘同性經》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
又《無量壽經》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
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
以此文證,故知是報。
然報、應二身者,眼目之異名。前翻報作應,後翻應作報。
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
又三大阿僧祇所修萬行,必定應得菩提;今既道成,即是應身。
斯乃過現諸佛,辯立三身。除斯已外,更無別體。
縱使無窮八相,名號塵沙,克體而論,眾歸化攝。
今彼彌陀,現是報也。
大義:
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
引證:
一、《大乘同性經》:淨土成佛,悉名報身。
二、《大經》:酬因之身,酬因之土—以果應因,故名為報。
三、《觀經》: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
通(一)別(二、三)互顯、因果(二)具攝、理(一、二)事(三)並彰。
結論:
以此文證,故知是報。
釋義:
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
(三)凡夫入報 全托佛願
出文:
《疏》云: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 (報法高妙)
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 (垢障難生)
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托願得入)
大義:
彌陀成就之報土,眾生自力不能到; (自力難生)
聖凡善惡皆齊同,唯托彌陀本願力。 (他力易往)
(四)弘誓強緣 唯信能入
報佛報土,佛之境界。《大經》云:
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瞭。聲聞或菩薩,莫能究聖心。
非智入,非證入,唯信入。所謂:
真如廣大,五乘不測其邊;法性深高,十聖莫窮其際。
.聖道門之信:真如實相之理。
.淨土門之信:彌陀本願一法。
1、凡夫之相:
* 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雖起三業,名雜毒之善,虛假之行。欲回此行求生淨土者,此必不可也。(善導)
* 難行之狀:人天少善尚難辨,何況無為證六通!(善導)
* 若待娑婆證法忍,六道恒沙劫未期。 (善導)
* 一念一時所造業,足繫六道滯三途。 (曇鸞)
2、機法深信:
*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病症)
*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良藥)
3、機法深信目的:
信機:死盡偷心,除驕慢障。(意不貢高)
信法:老實念佛,除疑退障。(心無下劣)
4、建立信心方式:
⑴就人立信:人——佛(釋迦、諸佛)
唯信佛語:釋迦誠語無妄,諸佛證誠不謬。
目 的:破異見異解,立正信依準。(遮護外難)
⑵就行立信:行——念佛(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唯標念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目 的:以行攝信,信行並彰。 (建立正行)
(五)三心正因 定業稱名
三心:
《觀經》言:
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
一者至誠心,(真實之心)
二者深心,(深信之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願往生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國。(三心必生)
三心有二:「要門三心」、「弘願三心」。由「要門三心」而導歸「弘願三心」。
三心以「深心」為本,《觀經疏》開展出「七深信、六決定」之釋:
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一決定一深信)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二決定二深信)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三決定三深信)
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恒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四決定四深信)
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五決定五深信)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何以故?佛是滿足大悲人故,實語故;除佛已還,智行未滿,在其學地,由有正習二障未除,果願未圓。此等凡聖,縱使測量諸佛教意,未能決了。雖有平章,要須請佛證為定也。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六深信)
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若多若少,眾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說,即是了教;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也。應知。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七深信)
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也。(六決定)
四修:
勸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何者為四?
一者「恭敬修」、二者「無餘修」、三者「無間修」、四者「長時修」。
四修根本:到彼國已,更無所畏,如上四修,自然任運,自利利他,無不具足。
三心目的:一向專修: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法然上人言:
⑴「三心」者,教導成為「一向專修」之念佛者之道也。雖無智罪人,成為一向專修之念佛者,皆悉具足三心,決定往生也。故有習知而成為一向專修之人,亦有縱使不知三心之名,亦成為一向專修之念佛者。
⑵論三心四修者,為成一向專修也;若已成一向專修者,不別論三心四修也。成為一向專修之念佛人,唯相續念佛,直至臨終往生也。
(六)六字名號 具信願行
⑴六字名號釋:
《觀經疏》言:
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信)
亦是「發願迴向」之義;(願)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行—他力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果—結論)
⑵與第十八願對比:
至心信樂,(信)
欲生我國,(願)
乃至十念,(行)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果)
⑶願行有「機、法」二義:
就法體而言:六字名號具足願行。
就機相而言:稱名念佛具足願行。
(七)正依三經 唯明念佛
⑴正依三經
①於讀誦正行中以三經為準。
②於念佛功能中以三經為證。
③正依三經,不為餘經論所破,以處別,時別、對機別、利益別故。
④雖有五經之說,仍以三經為準,引印光大師為證。
⑵三經大義:
①《大經》大義: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 《觀經疏》云:
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 《法事讚》云: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
* 《觀念法門》云:
此經上卷云:若有眾生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者,皆乘彌陀佛大願等業力為增上緣。
此經下卷云: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大經》支柱:「五段要文」(見書)
②《觀經》大義:持無量壽佛名
* 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 上來雖說定散二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 《觀經》既宗念佛,何不純說念佛,而雜定散耶?古德案此有三意:
一、為攝定散機入念佛故。(攝萬機)
二、為示本願選擇分齊故。(明易行)
三、為顯念佛勝過定散故。(顯盛德)
* 善導弘通《觀經》,有十一由:
一、為對破諸謬誤故。
二、有緣經故。
三、相傳經故。
四、為明聖淨二門廢立故。
五、為示淨土通別廢立故。
六、為引眾多機類故。
七、為明正雜二行優劣故。
八、為明助正二業優劣故。
九、為明淨教正所被機故。
十、為明本願攝抑分齊故。
十一、為明二尊悲化正意故。
③《彌陀經》大義:執持名號
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 《法事讚》偈言: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 《觀經疏》言:
《彌陀經》中說釋迦讚歎極樂種種莊嚴,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
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同讚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讚彌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
又,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是故,一佛所說,即一切佛同證誠其事也。
*《觀念法門》言:
六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
「若佛在世,若佛滅後,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 等,命欲終日,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為凡夫作證,罪滅得生。
若不依此證得生者,六方諸佛舒舌一出口已後,終不還入口,自然壞爛。
④總結
* 三經大義:唯明念佛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觀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 三經根本:以第十八願為本
《往生禮讚》「四十八字釋」: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
結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法然上人釋)
三、大師德行
1、自行精嚴:
至誠念佛、精進不息、嚴持淨戒、普敬一切、絕意名利,美食供眾、廣施法化、不談世事。
2、化他普廣:
諸修梵行,棄捨妻子者;誦阿彌陀經,十萬至三十萬者;念阿彌陀佛,日得一萬五千至十萬者;及得念佛三昧,往生淨土者,不可知數。
3、神異奇特:
準諸經中,世尊說念佛一法,得生淨土,一日七日一念十念阿彌陀佛,定生淨土;此是真實不誑眾生者,即遣此堂中二像總放光明。若此念佛法虛,不生淨土,誑惑眾生,即遣善導,於此高座上,即墮大地獄,長時受苦,永不出期。遂將如意杖,指一堂中像,像皆放光。
四、影 響
楷定古今,大成淨宗。
1、判教集成;2、教義集成;3、儀規集成。
五、讚 辭
1、《瑞應刪傳》言:
佛法東行以來,未有禪師之盛德矣。
2、蓮池大師《往生集》讚言:
善導和尚,世傳彌陀化身。
觀其自行之精嚴,利生之廣博,萬代而下,猶能感發人之信心。設非彌陀,必觀音普賢之儔也;猗歟大哉!
3、印光大師《文鈔》讚言:
師當唐初,各宗盛行。提倡淨土愜群情,佛力誰與京。
若肯投誠,西方定往生。
偈言:
世傳師是彌陀現,提倡念佛義周贍,切誡學者須撝謙,兼使極力生欣厭;解宜遍通一切法,行擇機理雙契幹,念佛出光勵會眾,所說當作佛說看。
4、法然上人《選擇本願念佛集》讚言:
仰討本地者:四十八願之法王也,十劫正覺之唱,有憑於念佛;俯訪垂跡者:專修念佛之導師也,三昧正受之語,無疑於往生。本跡雖異,化導是一也。
5、《淨土文類聚鈔》讚言:
善導獨明佛正意,深藉本願興真宗。
六、結 示
(一)善導大師高德:略述四點
1、彌陀化身,念佛出光,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2、五部九卷,楷定古今,開宗立教,大成淨宗。
3、自行精嚴,化他普廣,萬代之下,感發信心。
4、古今大德,少出其右,眾人感伏,老少歸向。
(二)淨土法門大綱:大要有三
1、聖淨二門: 一此土成佛,一彼土成佛;
一自力,一他力;
一難行,一易行;
一漸教,一頓教。
捨聖道,歸淨土。
2、要弘二門:一方便,一真實。
捨要門,入弘願門。
3、正雜二行:一難生,一易往。
捨雜行,歸正行。
第四章 法益廣被 萬善同歸
本章大義:
萬善同歸
1、萬善之法,同歸淨土——要門
2、萬善之機,同歸本願——弘願門
本章目的:
融合齊歸,漸進得入。
由同歸淨土,至同歸弘願,最終回歸善導。
本章內容:
(一)導聖歸淨:
1、融攝先驅(慧日、法照)
2、同歸極唱(永明大師)
3、指歸徑路(蓮池大師)
(二)力脫融混(蕅益大師)
1、極樂同居,橫具四土。(類同報土)
2、信願正因,稱名正行。(稱名正行)
3、但持名號,徑登不退。(疾得不退)
4、五濁惡人,攝受正機。(本為凡夫)
5、一大藏教,六字全收。(名號最勝)
(三)奪聖顯淨(印光大師)
一、少康大師
簡歷:?-八○五,中國──唐,五祖,後善導。
代表作:無理論著疏,只一《往生淨土瑞應刪傳》。
影響:專行念佛,口中出佛。
將念佛一法,普及於南方。
有讚云:
蓋其發願,與善導同一鼻孔;
故其示跡,亦與善導同一軌輒。
善導口出光明,彼亦口出化佛。
世稱善導大師為彌陀化身,少康為善導後身,良有以也。
印光大師讚言:
1、忌談世諦,七歲不言。出言即便驚人天,
廣結淨土緣。小兒為錢,各種九品蓮。
偈言:
七歲絕未發一言,發言即稱世尊號;
一見善導西方文,方知淨土堪倚靠。
錢誘小兒念彌陀,未久道路佛聲噪;
念佛佛像從口出,有誰聞見不依教。
2、善導少康,弘揚淨土,閭巷道路,佛聲廣播,
如唱秧歌,人人願聽,如傳聖詔,各各遵行。
3、善導在長安,少康在新定,念佛之聲,盈於道路。
其往生者,當不止百千萬億。
壹、導聖歸淨
壹~1 融攝先驅(慧日、法照)
二、法照禪師:
簡歷:?~八二二,中國──唐,五祖,後善導。
代表作:《五會法事讚》
思想:四不簡擇
影響:導聖歸淨
法語:彌陀尊號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
但有稱名皆得往,觀音勢至自來迎。
(一)思想:
1.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2.十惡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淪在六塵;
一念稱得彌陀號,至彼還同法性身。
3.借問何緣得生彼?報導念佛自成功。
借問今生多罪障,如何淨土肯相容?
報導稱名罪消滅,喻若明燈入暗中。
借問凡夫得生否?如何一念暗中明?
報導除疑多念佛,彌陀決定自親迎。
(二)影響:
導聖歸淨,偏重持名。
(三)讚辭:
印光大師讚言:
衡州缽中見聖境,臺山一一悉親造;
淨土得睹承遠師,竹林恭承文殊教。
並州佛聲達宮闈,代宗遣使優旨詔;
念佛之妙究如何,能令速成菩提道
壹~2 同歸極唱
三、永明禪師:
簡歷:九○三~九七五,中國──宋,六祖。
代表作:《萬善同歸集》
思想:四料簡
影響:萬善同歸
法語: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捨禪)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歸淨)
(一)思想:
1、論機法要義:
⑴識心方生唯心淨土,著境只墮所緣境中。
既明因果無差,乃知心外無法。
又平等之門,無生之旨,雖即仰教生信。
其奈力量未充,觀淺心浮,境強習弱,
須生佛國以仗勝緣,忍力易成速行菩薩道。
大義:
機深信:力量未充,觀淺心浮,境強習弱。
法深信:須生佛國,以仗勝緣,忍力易成,速行菩薩道。
⑵若自力充備,即不假緣。若自力未堪,須憑他勢。
譬如世間之人,在官難中,若自無力得脫,須假有力之人救拔。
又如牽拽重物,自力不任,須假眾它之力,方能移動。
但可內量實德,終不以自妨人。
大義:
機法要義:自力未堪,須憑他勢。
二喻說明:官難中,自無力得脫,須假有力之人救拔。
拽重物,自力不任,須假眾它之力,方能移動。
勸歸淨土:但可內量實德,終不以自妨人。
2.四料簡: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大義:
⑴引禪入淨: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難)
⑵捨禪歸淨: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易)
⑶勸禪修淨: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勝)
⑷無禪無淨:無禪無淨土,沒個人依怙。(墮)
3.直歸深義:
生死海闊,業道難窮。聲聞尚昧出胎,菩薩猶昏隔陰。
況具縛生死底下凡夫,寧不被生苦所羈、死魔所繫?
故《目連所問經》云:
「佛告目連:譬如萬川長注,有浮草木,
前不顧後,後不顧前,都會大海。
世間亦爾,雖有豪貴、富樂、自在,悉不得免生老病死。
只由不信佛經,後世為人,更深困劇,不能得生千佛國土。
是故我說無量壽佛國土易往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生,
反事九十六種邪道。我說是人,名無眼人,名無耳人。」
《大集月藏經》云:
「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得者。」
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當知:自行難圓,他力易就。
如劣士附輪王之勢,飛遊四天;凡質假仙藥之功,升騰三島。
實為易行之道,疾得相應。
慈旨叮嚀,須銘肌骨。
大義:
⑴自力難圓:
理證:生死海闊,業道難窮。聲聞尚昧出胎,菩薩猶昏隔陰,況具縛生死底下凡夫,寧不被生苦所羈、死魔所繫?
經證:《大集經》
輔證:未證道人:從悟入迷者,萬有十千。
從悟增悟者,億無一二。(印祖)
⑵他力易就:
極樂國土,易往易取。
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
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⑶他力二喻:
劣士附輪王之勢,飛遊四天。
凡質假仙藥之功,升騰三島。
⑷勸歸他力:
慈旨叮嚀,須銘肌骨。
(二)影響:萬善同歸
同歸極唱,普攝群機,正歸淨土。
(三)讚辭:
印光大師讚言:
法華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揀利愚黠,
萬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極樂剎。
偈言:
視諸眾生皆是佛,只顧救生忘國憲;
赴市心樂顏不變,蒙赦得遂出家願。
日課佛事百八件,法華一部佛十萬;
若非大權示世間,法幢誰能如是建。
壹~3 指歸徑路
四、蓮池大師:
簡歷:一五三四~一六一五,中國──明,八祖。
代表作:《彌陀疏鈔》
思想:五教十門
影響:淨光略顯
法語:極樂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言名便周。
一名才舉,萬德齊圓;不期於福,福已備矣。
(一)明教相:
菩薩藏攝,又為頓教所攝,復兼通前後二教。
釋言:
通前後者:以一切眾生念佛,定當成佛,即定性闡提,皆作佛故。
攝於頓者:蓋謂持名即生,疾超速證,無迂曲故,正屬於頓。
以博地凡夫,欲登聖地,其事甚難,其道甚遠。
今但持名,即得往生;既往生已,即得不退。
可謂彈指圓成,一生取辦。如將寶位,直授凡庸,不曆階級。
非漸教迂回屈曲之比,故屬頓義。
力用對比:
⑴諸餘法門,高之則下機絕分,卑之則不被上根。
唯此一法,上下兼收。
可謂萬病癒於阿伽,千器成於巨冶。
豈不慈門廣大,普度無遺。
⑵其餘法門,或浩博而難持,或幽深而罔措。
今但片言名號,便入一心,既得往生,直至成佛。
即方便而成圓頓,神功勝力,不歸此經,將誰歸乎?
⑶越三祗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
(二)思想:
⑴明大事因緣
總明:入佛知見
先明「總」者:謂如來唯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則一代時教,總其大意,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今此經者,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故。
別明:徑中徑路
「別」則專就此經,復有十義:
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故。(大悲憫念末法)
二、特於無量法門,出勝方便故。(特出勝異方便)
三、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故。(令凡夫起欣厭)
四、化導二乘執空,不修淨土故。(導二乘歸淨土)
五、勉進初心菩薩,親近如來故。(勉初心近如來)
六、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故。(攝利鈍皆度脫)
七、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故。(護多障人不墮)
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無念故。(即有念入無念)
九、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故。(因往生悟無生)
十、行明徑路修行,徑中之徑故。(明示徑中徑路)
⑵重事持念佛:
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著事得生)
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執理落空)
⑶顯持名要義:
佛說此經:為教眾生念佛,
為教眾生持名念佛,
為教眾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見。
此經不兼戒律,亦無論義,自始至終,專說念佛求生淨土。
⑷顯名號功德:
名攝萬德:
極樂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言名便周。
一名才舉,萬德齊圓;不期於福,福已備矣。
名統百行:
彌陀萬德之名:無一願不包羅,
無一行不體備,無一佛不貫徹。
舉其名兮,兼眾德而具備;
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餘。
⑸普勸念佛:
[總論]
念佛法門,不論男女僧俗,貴賤賢愚,無有一人,不堪念佛。
[分述]
若人富貴,受用現成,正好念佛。(富貴者念佛)
若人貧窮,家小累少,正好念佛。(貧窮者念佛)
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有子者念佛)
若人無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無子者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養,正好念佛。(子孝者念佛)
若人子逆,免生恩愛,正好念佛。(子逆者念佛)
若人無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無病者念佛)
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有病者念佛)
若人年老,光景無多,正好念佛。(年老者念佛)
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年少者念佛)
若人處閑,心無事擾,正好念佛。(處閑者念佛)
若人處忙,忙裏偷閒,正好念佛。(處忙者念佛)
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出家人念佛)
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在家人念佛)
若人聰明,通曉淨土,正好念佛。(聰明者念佛)
若人愚魯,別無所能,正好念佛。(愚魯者念佛)
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持律者念佛)
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看經者念佛)
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參禪者念佛)
若人悟道,悟須佛證,正好念佛。(悟道者念佛)
[結勸]
普勸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華開見佛。(普勸念佛)
見佛聞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來是佛。(究竟成佛)
(三)影響:
一超獨妙,淨光略顯
(四)讚辭:
蕅益大師讚言:
世競貴奇特,師端守平常。
人盡尚高峻,師獨存謙光。
旋萬法而指歸淨土,憫五濁而廣作津梁。
印光大師讚言:
幼聞念佛意頗快,末誡門徒莫捏怪;
行為世則言世法,注重淨土及規戒。
砥柱狂瀾契理機,闡明佛心祛蜂蠆;
普令具縛諸凡夫,仗佛慈力登蓮界。
貳、力脫融混
五、蕅益大師:
簡歷:一五九九~一六五五,中國──清,九祖。
代表作:《彌陀要解》
判教:橫豎二途
影響:力脫融混
法語: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
所得之阿耨多羅三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
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一)判教
1.橫豎二途
出三界火宅,有「橫、豎」兩途:
以「自力」斷惑超生死者,名「豎出」三界,事難功漸。
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橫超」三界,事易功頓。
遠祖云:「功高易進,念佛為先。」
經云:「末世億億人修行,罕一成道。唯依念佛,可得度脫。
如乘船渡海,不勞功力。
2.二力對比
穢土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
倘分毫習氣未除,未免隨強偏墜。
初果昧於出胎,菩薩昏於隔陰。
這裏豈容強作主宰,僥倖顢頇?
唯有信願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願,定不唐捐。
彌陀聖眾,現前慰導,故得無倒,自在往生。
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
大義:
自力修行,最難得力。
仗他力故,自在往生。
(二)思想:
1.極樂同居橫具四土
⑴辨橫豎四土二義:
若以自修行力,斷盡見思,方出同居而入方便;
斷盡塵沙,兼破無明,方出同居、方便,而入實報;
斷盡無明,方出同居、方便、實報,而入寂光;即名為「豎」。
若仗阿彌陀佛願力,未斷見思,即能出娑婆穢,生極樂淨;
既生極樂,即於彼土,得證方便、實報、寂光三種淨土,
不必捨身受身,然後證入,故名為「橫」也。
是故:若依自修行力,則四教並名「豎入」。
唯依阿彌陀佛願力,始可「橫超」也。
大義:
若依自力,四教並名豎入。
唯依彌陀願力,始可橫超。
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證。
⑵明極樂淨土屬性(同居淨土、橫具上三土)
今云極樂世界,正指同居淨土,亦即橫具上三淨土也。
⑶明往生所得利益(皆得三不退)
今淨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
⑷明持名之奇勳(善根福德同佛):
同居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
⑸明極樂之超勝(一切俱非,一切俱是):
唯極樂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
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
教網所不能收,?網所不能例。
⑹明超勝之本源(深信佛力,深信名號功德):
同居一關,最難透脫。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
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
2.信願正因稱名正行
⑴往生正因: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信願←→佛力)
⑵機法兩義:
①就機而言:
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信願行三,聲聲圓具。
②就法而論:
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
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
⑶往生正行:
信願為前導,持名為正修。
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
3.但持名號徑登不退
⑴二行比較:
諸行:
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
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
一一行成,皆生淨土。
念佛:
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
故釋迦慈尊,無問自說,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
可謂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
大義:
念佛為勝:收機最廣,下手最易。
至簡至易,至頓至圓。
⑵名號勝德:
①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
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
至簡易,至直捷也。
②執持名號,既簡易直捷,仍至頓至圓。
以念念即佛故,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欠。
上上根不能逾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
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勝進,亦不一概。
可謂橫該八教、豎徹五時。
所以徹底悲心,無問自說,且深歎其難信也。
③吾人果能念念執持阿彌陀佛,
即是念念證無量壽,放無量光。
古聖既爾,今人亦然;至心既爾,散心亦然。
④信願持名一行,圓轉五濁,不涉施為,
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
⑶修學原則:
①無論千百十,下至一聲,但終生不替,便決定橫超。
②或晝夜十萬、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
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
③修此念佛三昧,每日從十萬起,以至一百,或唯數聲,
下至日念一聲,不拘數之多寡,但以終身不間斷為則。
⑷勸歸念佛:
有目者,固無日下燃燈之理;
而無目者,亦何必於日中苦覓燈炬!
4.五濁惡人攝受正機
⑴本為凡夫:
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
五濁惡人,有「廣、狹」二義:
①就廣而言:五濁眾生皆為惡人。
唯佛一人持淨戒,其餘皆是破戒者。
②就狹而論:別指五濁惡世造罪凡夫
⑵念佛即善:
無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
但聞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善也。
⑶機法深信:
「五決定」文:
吾人處「劫濁」中,決定為時所囿,為苦所逼。
處「見濁」中,決定為邪智所纏,邪師所惑。
處「煩惱濁」中,決定為貪欲所陷,惡業所螫。
處「眾生濁」中,決定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甘於劣弱而不能奮飛。
處「命濁」中,決定為無常所吞,石火電光,措手不及。
若不深知其甚難,將謂更有別法可出五濁,熢[火*孛]宅裏,戲論紛然。
唯深知其甚難,方肯死盡偷心,寶此一行。
大義:
死盡偷心,寶此一行。
⑷學修感悟:
信釋迦之誠語,悟法藏之願輪,始知若律若教若禪,
無不從淨土法門流出,無不還歸淨土法門。
予初志宗乘,苦參力究者數年,雖不敢起增上慢自謂到家,
而下手工夫得力,便謂淨土可以不生。
逮一病瀕死,平日得力處,分毫俱用不著,方乃一意西歸;
然猶不捨本參,擬附有禪有淨之科。
至見博山元來禪師後,稔知末代禪病,索性棄禪修淨,
雖受因噎廢食之誚,弗恤也。
於今專事淨土,復逾三載,熾然捨穢取淨,與不取捨元非異轍,
較西來祖意,豈不更直捷耶?
5.一大藏教六字全收
⑴名號即是無上菩提:
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⑵名號統攝一代聖教:
持名一法,三根普被,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
⑶念佛即是大智慧光明:
深信念佛禮拜是佛祖真因,確乎不被時流所轉,便是大智慧光明。
超登淨土,永無泣岐之患矣。
⑷淨土持名一法之超勝:
持名一法:不涉施為,圓轉五濁;但持名號,徑登不退。
一切法門,盡歸於此:
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
圓收圓超一切法門,教海所不能收。
十方國土,盡歸於此:
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引階位,無此法門。網所不能例。
十方諸佛,盡歸於此:
諸佛釋迦,皆以阿彌為自。
自餘眾生,誰不歸此:
上上根不能逾其閫,下下根亦能臻其域。
淺位人便可決志專求,深位人亦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
(三)影響:力脫融混
死盡偷心,寶此一行。
(四)讚辭:
印光大師讚其德言:
宗乘教義兩融通,所悟與佛無異同;
惑業未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
由此力修念佛行,決欲現生出樊籠;
苦口切勸學道者,生西方可繼大雄。
參、奪聖顯淨
六、、印光大師:
簡歷:一八六一~一九四○,中國──民國,十三祖。
代表作:《印光法師文鈔》
判教:通別二法
影響:奪聖顯淨
法語: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樂幫有路,起信即生。
(一)判教:
1.通別二法判:
仗自力者,名通途法門;仗佛力者,名特別法門。
淨土法門,仗佛慈力;其餘法門,皆須己力。
一為「通途」教理,如世之士人,由資格而為官。
一為「特別」教理,如世之王子,一墮地即為一切臣宰所恭敬。
二種法門,不可並論,而具足惑業之凡夫,可不慎所擇哉。
2.不可以「通途法門」論「特別法門」:
淨土法門,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
其利益,與「普通法門」大不相同。
故今多有依「普通法門」論「淨土法」,由茲自誤誤人,
而又自謂宏法利生者,不勝其多。
其最初錯點,在不察佛力自力之大小難易。
以仗佛力之法門,硬引仗自力之法門,而欲評論,致有此失。
使知佛力不可思議,不能以具縛凡夫修持之力相為並論,
則一切疑惑不信之心化為烏有。
(二)思想:
1.論機法深信:
大家要曉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種力?
但是無始以來的業力;
所以萬劫千生,難得解脫。
仗阿彌陀佛弘誓大願力,自然一生成辦。
2.明專雜二修:
善導和尚,系彌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
其弘闡淨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實處,教人修持。
至於所示專雜二修,其利無窮。
「專修」謂身業專禮,口業專稱,意業專念。
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
「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迴向往生。
以心不純一,故難得其益;
則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
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
3.讚名號功德:
一句佛號,包括一大藏教,罄無不盡。
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
而一無所知、一無所能之人,但只口會說話,亦可作真念佛人。
去此兩種,則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與否爾。
世有好高務勝者,每每侈談自力,藐視佛力。
不知從生至死,無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為恥。
何獨於了生死一大事,並佛力亦不願受,喪心病狂,一至於此。
淨宗行者,所當切戒。
4.論眾生習氣
眾生習氣,各有所偏。愚者偏於庸劣,智者偏於高上。
若愚者安愚,不雜用心,專修淨業,即生定獲往生,
所謂其愚不可及也。
若智者不以其智自恃,猶然從事於「仗佛慈力、求生淨土」一門,
是之謂大智。
倘恃己見解,藐視淨土,將見從劫至劫,沉淪惡道,
欲再追隨此日之愚夫,而了不可得。
彼深通性相、宗教者,吾誠愛之!慕之!而不敢依從。何也?
以「短綆不能汲深,小楮不能包大」故也,非曰一切人皆須效我所為。
若與我同卑劣,又欲學大通家之行為,直欲妙悟自心,掀翻教海;
吾恐大通家不能成,反為愚夫愚婦老實念佛往生西方者所憐憫。
豈非「弄巧翻成大拙,騰空反墜深淵」乎哉!
一言以蔽之,曰自審其「機」而已矣。
5.重時節因緣
當今之世,縱是已成正覺之古佛示現
決不另於敦倫盡分,及注重淨土法門外,別有所提倡也。
使達摩大師現於此時,亦當以仗佛力法門而為訓導。
時節因緣,實為根本。
違悖時節因緣,亦如冬葛夏裘,饑飲渴食;非唯無益,而又害之。
(三)影響:奪聖顯淨
奪超聖道,顯彰淨土。
(四)讚辭:
了然法師讚言:
貌古心慈 性直口快 訓誨往來 精神不懈
捨物施財 欣然慷慨 淡泊資身 離世貪愛
法語流傳 遍佈中外 普化群生 同歸蓮界
淨宗導師 十方歸拜 臨終見佛 安詳自在
五色舍利 堅固不壞 願此尊容 垂範永代
第五章 結示宗要 垂範永代(法然上人)
簡歷:一一三三~一二一二,日本──開宗祖師
代表作:《選擇本願念佛集》
思想:選擇念佛
影響:立教開宗
法語:往生之業,念佛為本。
一、選擇本願唯在念佛
淨宗判教綱要:
大判:聖淨二門,頓漸二教。
細判:要弘二行,正雜二行。
淨宗法義宗本:
選擇本願念佛:往生之業,念佛為本。
念佛→本願念佛→選擇本願念佛
(一)一佛選擇——選捨諸行選取念佛:
問曰:普約諸願,選捨粗惡,而選取善妙,其理可然。
何故第十八願,選捨一切諸行,唯偏選取念佛一行,為往生本願乎?
答曰:聖意難測,不能輒解。雖然,今試以二義解之:
一者「勝劣」義,二者「難易」義。
初「勝劣」者:念佛是勝,餘行是劣,所以者何?名號者是萬德之所歸也。然則彌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無 畏等一切內證功德,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攝在阿彌陀佛名號之中,故名號功德最為勝也。餘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為劣也;譬如世間屋舍名字之中,攝棟樑椽柱等一切家俱,而棟樑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攝一切,以是應知。然則佛名號功德,勝餘一切功德,故「捨劣取勝」以為本願歟!
次「難易」義者:念佛易修,諸行難修,是故《往生禮讚》云:
「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又,《往生要集》云:「問曰:一切善業,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勸念佛一門?答曰:今勸念佛,非是遮餘種種妙行,只是男女貴賤,不簡行住坐臥,不論時處諸緣,修之不難;乃至臨終,願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故知:念佛易故,通於一切;諸行難故,不通諸機。然則為令一切眾生平等往生,「捨難取易」以為本願歟!……
大義:
勝劣義:諸行劣故選捨,念佛勝故選取。
難易義:諸行難故選捨,念佛易故選取。
(二)諸佛選擇——八選擇:
凡案三經意,諸行之中,選擇念佛,以為旨歸。
先《雙卷經》中有三選擇:
一選擇本願,二選擇讚歎,三選擇留教。
一、「選擇本願」者:念佛是法藏比丘於二百一十億土中,所選擇往生之行也,細旨見上,故云選擇本願也。
二、「選擇讚歎」者:上三輩中,雖舉菩提心等餘行,釋迦即不讚歎餘行,唯於念佛而讚歎云:「當知一念,無上功德」,故云選擇讚歎也。
三、「選擇留教」者:又上雖舉餘行諸善,釋迦選擇,唯留念佛一法,故云選擇留教也。
次,《觀經》中又有三選擇:一選擇攝取,二選擇化讚,三選擇付囑。
一、「選擇攝取」者:《觀經》之中雖明定散諸行,彌陀光明,唯照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云選擇攝取也。
二、「選擇化讚」者:下品上生人,雖有聞經、稱佛二行,彌陀化佛選擇念佛云:「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故云選擇化讚也。
三、「選擇付囑」者:又雖明定散諸行,唯獨付囑念佛一行,故云選擇付囑也。
次,《阿彌陀經》中有一選擇,所謂「選擇證誠」也。
已於諸經中雖多說往生之諸行,六方諸佛於諸行而不證誠。至此經中,說念佛往生,六方恒沙諸佛各舒舌覆大千,說誠實語,而證誠之,故云選擇證誠也。
加之,《般舟三昧經》中又有一選擇,所謂「選擇我名」也。彌陀自說言:「欲來生我國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故云選擇我名也。「本願、攝取、我名、化讚」,此之四者,是彌陀選擇也。
「讚歎、留教、付囑」,此之三者,是釋迦選擇也。
「證誠」者,六方恒沙諸佛之選擇也。
然則釋迦、彌陀,及十方各恒沙等諸佛,同心選擇念佛一行,餘行不爾。
故知:三經俱選念佛,以為宗致耳。
略將「八選擇」義,示圖如下:
(三)諸祖判教選擇:擱、拋、傍、專
欲速離生死,二種勝法中,且擱聖道門,選入淨土門。
欲入淨土門,正雜二行中,且拋諸雜行,選應歸正行。
欲修於正行,正助二業中,猶傍於助業,選應專正定。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大義:
擱聖道,拋雜行,傍助業,專正定。
歸結:
正定之業者,即是稱佛名,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三選要義,示圖如下:
(四)選擇本願,唯在念佛: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正因;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正行;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正業;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觀想;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智慧;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三心;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四修;
稱名之外,無決定往生之五念。
註:攝繁於簡,攝廣於略,攝理於事。
二、勝易二德法脈宗本
(一)念佛成佛:
《般舟三昧經》云:
三世諸佛,念彌陀三昧,得成正覺。
《月燈三昧經》云:
十方三世佛,現在過未來,皆以念佛因,得成無上覺。
(二)無不率從:
粵自大教東流,廬山創興蓮社,一倡百和,無不率從。
而其有大功而顯著者,北魏則有曇鸞,鸞乃不測之人也。
因事至南朝見梁武帝,後複歸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曰:
鸞法師,肉身菩薩也。
陳隋則有智者;唐則有道綽,踵曇鸞之教,
專修淨業,一生講淨土三經,幾二百遍。
綽之門出善導,以至承遠、法照、少康、大行,
則蓮風普扇於中外矣。
由此諸宗知識,莫不以此道密修顯化,自利利他矣。
(三)難信之法:
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
菩薩勝法,諸波羅蜜,得聞亦難。
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
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四)微妙難思
徹上徹下,即權即實。
九界眾生捨此,則上無以圓成佛道;
十方諸佛離此,則下無以普度群萌。
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
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
以其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
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
故得九界同歸,十方共讚;千經俱闡,萬論均宣也。
下自五逆十惡,上至等覺菩薩,皆當修習,皆可即生超凡入聖。
其餘所有一切高深玄妙之法,多是契理而絕不能普契上中下三根之機。
我等從無始來,以至今生,尚在輪回中流轉,
皆因夙生,或以愚而不敢承當,或以狂而絕不信受之所致也。
(五)勝易二德:
1.「勝」者:
善導大師言: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法然上人言:
「勝」義者:謂至極大乘義者,體外無名,名外無體。
萬善妙體,即名號六字;恒沙功德,備口稱一行。
大願業力所構出,令萬德讓與行者;
他力難思巧方便,使一稱超過眾善。
知識廣讚,猛火為清涼;善友教稱,金蓮如杲日。
名號大利,無上功德也。
2.「易」者:
善導大師言: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法然上人言:
「易」義者:
不論行住坐臥,修之預來迎;
不論時處諸緣,稱之得往生;
不論身心濁亂,只論他力引接。
(六)隱身於佛:
《大經》云:
一切菩薩,聲聞光明,皆悉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