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都說《阿彌陀經》是諸佛護念的經典,念佛法門是諸佛護念的法門,到底「護念」是什麼意思呢?護念有什麼功能和意義?得到諸佛的護念有哪些利益?
答:護念的根本,來自於四十八願。善導大師講:
「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四十八願就是在攝受眾生,念佛之人,首先得到的就是阿彌陀佛的護念——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首先,從文字意義來看。
「護」有攝護、保護的意思。攝取,光明攝取,再以佛力保護。佛力保護攝取,是讓障礙不能干擾我們。修行人都有障礙,內在有煩惱障礙,外在有外魔障礙、業障障礙等等。有諸佛的護念,這些障礙就可以化解,所以念一聲佛可以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念」就是憶念,十方諸佛都在憶念眾生,這在《楞嚴經‧念佛圓通章》明確講到: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佛就像母親,眾生就像子女,佛與眾生,如母憶子,如子憶母。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阿彌陀佛,猶如母親一樣,在憶念十方眾生,這就叫「護念」。
我們之所以能夠遇到淨土法門,並相信這種難信之法,表面上看好像是我們自己撞上了,實際上是十方諸佛憶念我們,把我們攝受過來了。諸佛憶念的目的就是讓眾生不退失。有十方諸佛的憶念,我們的信心才不會退轉。這與世間的道理也是相通的。比如小孩,在家裡就是靠父母憶念、關心。小孩有困難,父母就會幫助、關心、支援孩子。而善於教育子女的父母,隨時都會給子女信心,鼓勵、安慰孩子。凡夫眾生也需要別人的鼓勵、安慰、支援。普通人沒有這種力量,只有佛才有這種力量。當我們面對煩惱,面對貪瞋癡,面對五欲六塵的時候,就會想到阿彌陀佛,想到極樂淨土。表面上看是我們自己想起來的,好像我們在念佛,實質上是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憶念我們十方眾生。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憶念,我們根本不可能想起佛。
打一個比喻,就像小孩在外面玩得高興的時候,是不會想到父母的。只有在被人欺負了,或者遇到困難了,才馬上想到父母。為什麼會想到父母?因為他們知道,父母有能力幫助自己、保護自己。
我們之所以能夠想起往生西方,能夠想起來念佛,是因為已經有一個極樂世界,有一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發願救度十方眾生。如果沒有阿彌陀佛,我們會想起阿彌陀佛嗎?當然不會。佛都沒有,我們怎麼能想起來。如果沒有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如果極樂世界不是黃金為地,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我們還會想往生嗎?往生心就沒有了。我們能發起往生心,能憶念阿彌陀佛,是因為佛在憶念我們。佛在兆載永劫之前,在他成佛之前,還是法藏比丘的時候,就在憶念十方眾生:
「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佛憶念眾生就是讓眾生道心不退,出離心不退,往生心不退。
蓮池大師也有解釋來說明這個道理:
「護念」者,念佛之人,佛力保護,令其安穩,無諸障難故,佛心憶念,令其精進,無有退墮故。
身為念佛之人,有佛力加持、保護,自得安穩,所以念佛之人一生平安,這不是假的。大家可以看看《念佛感應錄》,有災難的可以逢凶化吉;有病痛的可以減輕痛苦;有業障的可以消除業障。唸一聲佛,可以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們的業障有多少?如果我們的罪業有體相的話,盡虛空遍法界都容納不了,滿虛空都是我們的罪業。罪業沒有體形,我們看不見,也摸不到,來的時候就來了,像排山倒海一樣,擋也擋不住。病魔一來,人的精神再好,都會被折磨得倒下去,三天不吃飯,人就沒有力量了。在外面受到挫折打擊,我們整個人的精神都會垮掉。業障看似無影無形,事實上我們隨時都能感受到業障的存在,如果業障有形相,盡虛空遍法界都存在,走到哪裡都在業障海裡面。但是有了佛力的加持,我們內心就可以安穩,就沒有障礙,即使還有煩惱,還有業障,但是心安穩之後,這些業障就不會影響我們。
善導大師的「二河白道喻」也可以說明這個道理。
「二河白道」:兩條河,一條水河、一條火河,中間有條白道。「水」代表我們的貪心;「火」代表我們的瞋恨心。水很深、很廣,火燃燒得很猛。「白道」是代表我們的往生心,也代表佛力的加持、護念。阿彌陀佛的願力,就是為我們架設的一條白道,我們走在白道上,就不用擔心會掉到水裡被水淹死,或被火燒死,這就是護念。
我們天天都在起煩惱,貪心、瞋恨心隨時起來。但是念佛的人,不受貪瞋癡的影響。如果沒有念佛的人,就會被水淹死,被火燒死——墮落到三惡道去了。這就是佛力的保護,所以念佛是無所障礙的法門。阿彌陀佛的光明叫無量光、無礙光,沒有任何障礙。再多的煩惱,再多的業障,阿彌陀佛的光明都能保護我們。
「我能護汝」,佛能保護我們。「正念直來」,只要正念直來,佛就能保護我們。
「佛心憶念,令其精進,無有退墮」,佛心在憶念我們,「佛心者,大慈悲是」,佛的大慈悲心在憶念我們十方眾生,讓我們精進。眾生都是懈怠的,只有造業很精進。造業的人比修行的人還精進,世間的人貪瞋癡,打麻將、看電視、娛樂,晚上不睡覺都可以。我們念佛念得晚上不睡覺的人有幾個?趕不上這種精進吧?世間人遊山玩水,搞貪瞋癡,殺、盜、淫的事情,比修行人還要努力,還要精進,還要勇猛。凡夫眾生在業力面前,當然沒辦法,想精進也精進不起來,障礙重重。但是佛心憶念可以讓我們相對精進——在煩惱面前,我們就會想起阿彌陀佛,正念就升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