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證.祖傳

  1. 《阿彌陀經》以十方眾生為對象
  2. 必得超絕去之義
  3. 《小經》要文三譯對照
  4. 人身難得之喻
  5. 聖淨二門判
  6. 《往生論註》要點
  7. 《小經》要文善導釋
  8. 法然上人釋「第二十願」的屬性
  9. 皈依即是求救護
  10. 彌陀之救度
  11. 此修福因,彼得樂果
  12. 法照大師《五會念佛讚》之偈摘要
  13. 「乃至十念」即是「稱名念佛」 的經證與祖傳
  14. 彌陀「本願」二字之根據(抄要)

淨土宗教理

  1. 機法深信淺說( 五 )
  2. 機法深信淺說( 四 )
  3. 機法深信淺說( 三 )
  4. 機法深信淺說( 二 )
  5. 機法深信淺說( 一 )
  6. 曇鸞大師之彌陀佛身觀
  7. 淨土宗義略說(下)
  8. 淨土宗義略說(上)
  9. 淨宗原理:二願和合
  10.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
  11. 南無阿彌陀佛之簡釋
  12. 「南無阿彌陀佛」略解
  13. 淨土宗是彌陀之迴向
  14. 往生極樂的條件
  15. 彌陀名號
  16. 彌陀淨土之相
  17. 本願稱名,非定非散
  18. 兜率極樂優劣比較
  19. 阿彌陀佛 名體一如
  20. 「憶念」之義
  21. 「念」之義
  22. 彌陀淨土的特性----超
  23. 阿彌陀佛願力的根本特性
  24. 《往生論註》「讚歎門」解釋
  25. 彌陀願心的根源——《無量壽經》「讚佛偈」
  26. 四十八願分類
  27. 念佛四德
  28. 佛教的核心教理與往生淨土
  29. 「見佛」論
  30. 認真去做時
  31. 大慈悲五要點
  32. 淨土起信
  33. 彌陀夢中顯明攝取之義(唯蓮房典故)
  34. 乘佛願力 凡夫入報
  35. 往生要關
  36. 彌陀.本願.淨土
  37. 譬喻
  38. 本願之念佛

規約 

  1. 手機的規範
  2. 善待老人
  3. 淨土宗教團僧眾共住規約
  4. 僧眾外出弘法共勉事項
  5. 杜氏家廟念佛超薦儀軌
  6. 僧誡
  7. 淨土宗念佛會共修須知
  8. 念佛超薦儀軌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編述
top

編述

兜率極樂優劣比較

【兜率極樂優劣比較之一】

《安樂集》第二大門 
(道綽大師 撰)

 

       第七、會通願生兜率,勸歸淨土者。

 

       問曰:或有人言,願生兜率,不願歸西,是事云何?

 

       答曰:此義不類,少分似同,據體大別,有其四種。何者?

 

一、彌勒世尊為其天眾轉不退法輪,聞法生信者獲益,名為信同。著樂無信者,其數非一。又來雖生兜率,位是退處,是故《經》(法華經卷二)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二、往生兜率,正得壽命四千歲。命終之後,不免退落。

 

三、兜率天上,雖有水鳥樹林,和鳴哀雅,但與諸天生樂為緣,順於五欲,不資聖道。若向彌陀淨國,一得生者,悉是阿毗跋致,更無退人與其雜居。又復位是無漏,出過三界,不復輪迴。論其壽命,即與佛齊,非算數能知。其有水鳥樹林,皆能說法,令人悟解,證會無生。

 

四、據《大經》且以一種音樂比較者,《經讚》(讚彌陀偈)言:

「從世帝王至六天,音樂轉妙有八重,
展轉勝前億萬倍,寶樹音麗倍亦然;
復有自然妙伎樂,法音清和悅心神,
哀婉雅亮超十方,是故稽首清淨勳。」

 


【兜率極樂優劣比較之二】

《淨土十疑論》 
(智者大師 撰)
 

 

第七疑

 

       問:彌勒菩薩一生補處,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處,見彌勒菩薩,隨從下生三會之中,自然而得聖果,何須求生西方淨土耶?

 

       答:求生兜率,一日聞道見佛,勢欲相似。若細比較大有優劣,且論二種。

 

       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彌勒上生經》云:「行眾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不如阿彌陀佛本願力、光明力,但有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又釋迦佛說九品教門,方便接引,殷勤發遣,生彼淨土。但眾生能念彌陀佛者,機感相應,必得生也。如世間慕人,能受慕者,機會相投,必成其事。

 

       二者,兜率天宮是欲界,退位者多。無有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皆悉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有女人,皆長諸天愛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彌陀淨土,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眾生聞者,皆生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無女人二乘之心,純一大乘清淨良伴。為此,煩惱惡業,畢竟不起,遂至無生之位。如此比較,優劣顯然,何須致疑也。

 

       如釋迦佛在世之時,大有眾生見佛,不得聖果者如恒沙。彌勒出世亦爾,大有不得聖果者。未如彌陀淨土,但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為生死業縛也。

 

       又聞《西國傳》云:「有三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三名師子覺。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願見彌勒,若先亡者,得見彌勒,誓來相報。師子覺前亡,一去數年不來,後世親無常,臨終之時,無著語云:『汝見彌勒,即來相報。』世親去已, 三年始來。

 

       無著問曰:『何意如許多時始來?』

 

       世親報云:『至彼天中,聽彌勒菩薩一坐說法,旋繞即來相報。為彼天日長故,此處已經三年。』

 

       又問:『師子覺今在何處?』

 

       世親報云:『師子覺為受天樂,五欲自娛,在外眷屬,從去已來,總不見彌勒。』」

 

       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為此願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兜率極樂優劣比較之三】

《淨土論》卷三 
(唐.迦才大師)


 

       問曰:兜率天宮,彌陀淨土,此之二處,俱是佛所讚經;未知此二何優何劣?

 

       答曰:此之二處,各有三義。未知問何?三義者:一是化主,謂佛。二是處所,謂世界。三是所化眾生,謂往生者。若於化主,乃齊是法王,俱稱善逝,身充萬德,土盈眾美,俱為化眾生。或居穢土,則丘墟滿野;或處淨剎,則奇寶盈邦。如欲較其佛德,則無優劣也;若論其處,則互有優劣。且如兜率天宮,則搆空而立;極樂世界,則就地而安。此則空實異居,人天趣別。若據此土一往論,則天優人劣也;若論其淨穢者,兜率雖是天宮,由有女人,故名之為穢;極樂雖是地界,由無女人,故號之為淨。

 

       然此之淨穢,有十種異:

一、有女人無女人異。兜率男女雜居,極樂唯男無女。

二、有欲無欲異。兜率有上心欲,染著境界;極樂無上心欲,故常發菩提心。

三、退不退異。兜率處所是退,極樂處所是不退。

四、壽命異。兜率壽命四千歲,仍有中夭;極樂壽命無量阿僧祇劫,無中夭壽命者。

五、三性心異。兜率則有三性心間起,故惡心墮地獄;極樂唯有善心生,故永離惡道。

六、三受心異。兜率三受互起,極樂但有樂受。

七、六塵境界異。兜率六塵,令人放逸;極樂六塵,令人發菩提心。

八、受生異。兜率受生,男在父膝上,女在母膝上;極樂受生,七寶池內蓮花中生。

九、說法異。兜率唯佛菩薩說法,極樂水鳥樹木皆能說法。

十、得果異。兜率生者,或得聖果或不得;極樂生者,定得無上菩提。

 

       若就此義,西方大優,兜率極劣也。

 

       若論往生之人,往西方者易,上兜率者難。此之難易,亦有七種差別:

一、處別。極樂是人,兜率是天。此則天難人易。

二、因別。極樂但持五戒,亦得往生,兜率具修十善,方得上生。

三、行別。極樂乃至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觀經》;兜率具施戒修三種,始得上生出《彌勒經》。

四、自力他力別。極樂憑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他力往生;兜率無願可憑,唯自力上生。

五、有善知識無善知識別。極樂有觀世音大勢至,常來此土,勸進往生。臨命終時,擎金剛臺,來迎行者,種種讚歎,勸進其心,即得往生。兜率無此二菩薩故,但自進上生。

六、經論勸生處多少別。極樂說處,經經中讚,論論中勸。兜率說處,何但經讚處稀,亦論勸處少。

七、觀古來大德,趣向者多少別。極樂上古以來,大智名僧趣向者多;兜率上古以來大德願樂者少。

 

       由此義故,往生西方則易,上生兜率稍難也。

 

(《大正藏》四七冊.下.一○○頁)


【兜率極樂優劣比較之四】

《遊心安樂道》 
(元曉大師 撰)


 

       六、往生難易,於中有二。先明二處優劣,後述往生難易。言優劣者,夫總讚實德誰劣,是故齊是法王,俱稱善逝,身充萬能,土盈眾美。但以為化眾生,或居穢土,則丘墟滿野;或處淨剎,則奇寶盈封。若論其處,非無優劣。兜率天宮,則搆虛而立;極樂世界,則就地而安,此則人天趣別。若據此土法論彼界,則天優人劣也;若論淨穢者,兜率是穢界,極樂則淨剎。粗分此彼,有其十四異。

 

       謂兜率天界地狹隘,亦男女雜居,亦有現行欲染,亦有退轉,亦壽四千歲,仍有中夭,身量亦爾。又三性心起,故以惡心或墮地獄。又三受互起,又六塵境令人放逸。又男生在父膝,女在母膝。又唯以菩薩為說法主。又或得聖果,或有不得。

 

       若西方土,反此為相。若就此義,西方大優也。

 

       後論往生難易,或說西方易生,兜率難生,且有七種差別:

一、 極樂是人易生,兜率是天難生。

二、 極樂但持五戒得生,兜率具修十善方往。

三、 極樂乃至十念往,兜率具施戒修往。

四、 西方終憑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往,兜率可憑唯自力往。

五、 西方有觀音菩薩等,當來此土勸進往,兜率無此事。

六、 西方經論具讚勸,兜率但一經讚說。

七、 古來大德向西方多,向兜率者少。

 

       由此義故,西方易往生,兜率難上生也。

 

       或說兜率易生,極樂難生。所以知者,知足天宮,同在此內外,大小所共信許。既是化身,決定得生,准《上生經》。四眾行六度事法,八部聞名喜讚,懺悔惡業,修十事行。迴願生彼,一切皆得。極樂世界,准對法論別時意趣者,如說若有願生極樂世界得往生,意在別時。猶貨一錢,而得千錢。故彼經言,非小善根因緣而得生彼。天親論云:「女人及根闕,二乘種不生。」又彼佛毫相,如五須彌,豈凡夫類,能見此相。如是等義,誠證非一,是故願西方萬一不生。

 

       或說在前二說,並不盡理。凡其往生難易,一任因緣,緣謂諸佛菩薩,同體大悲,因是四眾九輩,所起願行。同體之悲,雖無局人;眾生之業,猶是參差。若是業因熟者,隨願便生;非以人天如難往,亦以淨穢如有礙。若其願行闕因者,在前無感;豈由同界而易生,復以化身而輒謁。由是王舍城內,三億餘家,同居一城,而不聞如來之名;那落伽中,九十億人別住,難家猶來見金色之相。則知眾生起行,良由勝緣之相屬,有失不失。或有性自屬彌陀,或有本來繫慈氏。如逐所屬,各得道速。設於無屬,多勞少益。是故長者之婢母,受化於羅云;非想三天子,悟道於遺身。然則委心所尊,競務其業,往生之易,早于彈指,何為徒交難易之論。如其發心,決定無疑,六事易是辨,九品非難修。罪業雖多,銷過朝陽之卻暗界;趣雖幽阻,通逾王印之開塞。但以刻舟之學徒,守株之行者,疑乎覆千界之舌相誠言,信乎愚一心之井蛙曲說。豈非藏匵燕石,疑慮隋珠,悲復哀哉!

 


【兜率極樂優劣比較之五】

《西方要決釋疑通規》 
(窺基大師 撰)


 

第七、西方淨土,彌勒天宮,共相比較,以彰優劣。

       疑曰:彌陀淨土,去此懸遙;彌勒天宮,現居欲界。何不願生兜率,乃趣西方,捨易求難,豈非迂滯。

 

       通曰:比較兩緣,凡有多種,略陳十異,同釋眾疑。一、命有長短。二、處居內外。三、境分穢淨。四、身報兩殊。五、種現差分。六、進退修異。七、界非界別。八、好醜形乖。九、捨生不同。十、經勸多少。

 

一、命有長短者。兜率壽命,只四千年;西方壽命,一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二、處居內外者。兜率天宮,慧業若多,即生內處,親侍彌勒;慧少福多,即生外處,不見慈尊。淨土之中,一無內外,報雖優劣,俱是聖賢。

三、境分穢淨者。若生兜率內院,見彌勒尊,聖會之境,能發淨緣;外院香華,樓臺音樂,皆生染想。西方樹、鳥、水、網、樂音,觸對六根,無非長道。

四、身報兩殊者。天中正報,男女兩殊,更相染著,障諸道業。西方生者,皆是丈夫,於自他身,清潔無染。

五、種現差分者。若生天上,種現之惑俱行。但生西方,唯種永無現惑。

六、進退修異者。若生天上,多有男女,慧力輕微,多不免退。往生極樂,慧力增強,既絕欲行,唯轉進修。

七、界非界別者。上生兜率,未離欲界,火災若起,不免焚燒。如生西方,永辭三界,水火風等,並不能害。由彼國中,有形質故,非無色界;依地居故,不染色境,故非色界;無淫及段食,故非欲界。

八、好醜形乖者。生在天中,男女不同,好醜殊異。若生淨剎,紫磨金身,一類瑩嚴,具丈夫相。

九、捨生不同者。捨命生天,無人接引。若生淨國,聖眾來迎。

十、經勸多少者。勸生兜率,唯有《上生經》文,不至慇懃,粗令作業。勸生淨土,經論極多,大聖慇懃,專誠使往。

 

       又問:西方淨土,處勝時安,一切下流,如何並往?

       答曰:彼方精微,欲往實難,佛力加持,去之甚易。


【兜率極樂優劣比較之六】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四 
(懷感大師 撰)
 

 

       問曰:西方淨土與兜率天宮,二處較量有何優劣?

 

       釋曰:此處之優劣,其事顯然,有識咸知,詎勞更問。然前德已有淨土之論,具言優劣,無勞此釋。然前德所製,猶有未喻,今更略辨,顯其優劣。以十二義,彰其優劣。一、主。二、處。三、眷屬。四、壽命。五、內外。六、身色。七、相好。八、五通。九、不善。十、滅罪。十一、受樂。十二、受生。

 

       言「主」者:都率天主,跡現凡夫,雖名補處,未成妙覺,縱當成道,只現化身。阿彌陀佛,已成正覺,居處淨土,多現受用身。據實而論,故無優劣,降跡化物,師弟道殊。當成現成,化佛報佛,覺滿未滿,現麤現妙,優劣不同,其義一也。

 

       言「處」者:兜率是娑婆穢土,欲界劣天。極樂是淨土勝方,超眾妙剎。論其勝劣,無可比方。美醜顯然,其義二也。

 

       言「眷屬」者:兜率天宮,多間男女。極樂淨剎,少說女人。以此相形,自分好惡。勝負懸隔,其義三也。

 

       言「壽命」者:兜率天壽,用人間四百年,為彼一日一夜,即以彼之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壽命四千歲,然有中夭,不盡天壽。詎比西方壽命無量阿僧祇劫,以斯相並,無以相儔。長短不同,其義四也。

 

       言「內外」者:兜率天宮,有內外院。內即親近補處,永無退轉;外即耽茲五欲,不免輪迴。覺師子,道亞世親,猶生外院;婆藪般豆,德鄰無著,誕質內院。故知內院難生,多居外院,還造十惡,退沒三塗。未若得生西方,縱令下品,蓮華啟發,得遇觀音,聞說甚深諸法實相,除滅罪法,永免循環。以此相形,豈為比較,其義五也。

 

       言「身色」者:兜率天身色雖是天形,清淨微妙,實為殊特;然其終時,五衰相現。或兩腋汗出,或光明隱蔽。詎類西方,純真金色,光明照曜百千由旬。故《無量壽經》以其貧窮乞士,類粟散諸王,將至六欲諸天,方於淨土生者,顏容相貌,威光自在,同夫聚墨,況以金山。美醜不同,其義六也。

 

       言「相好」者:諸天身相,雖復端嚴,豈有四八殊姿,無諸美醜。西方淨土,乘佛本願,悉有三十二丈夫相,無有美醜。勝負若斯,其義七也。

 

       言「五通」者:如四十八弘誓願言:「設我得佛,國中眾生,所得五通,或見或聞,下至百千萬億諸佛國土。」兜率諸天,縱有報通,飛騰往來,豈能越界。縱生內院,未階聖果,無經說彼,歷事十方。以此較量,其義八也。

 

       言「不善」者:彌勒天宮,諸往生者,既是凡夫,生居欲界。縱逢補處,親聞大乘,具惑凡夫,更無願攝,還起諸惑,不善之心。淨土眾生,無斯惡境。故乘本願,不善永亡,其義九也。

 

       言「滅罪」者:《彌勒上生經》言:「若一念頃,稱彌勒名,此人除卻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但聞彌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卻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禮彌勒者,除卻百劫生死之罪。」豈比一聲稱阿彌陀佛,即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得生西方,其義十也。

 

       言「受樂」者:兜率五受間生,極樂無有憂苦。其義十一也。

 

       言「受生」者:兜率受生,或在男女膝上懷中。淨土受生,唯居花裏,或寶殿中。其義十二也。

 

       略以十二種義,顯其得失,廣則無邊,不可具說。雖二處勝劣,其義如斯。然此二處往生,並是佛經勸讚,隨人所願,依教修行,並得往生,咸蒙利益。如願志求兜率者,勿毀西方行人;願生西方者,莫謗兜率之業。各隨性欲,任情修學,莫相是非,即為佛法;遞相非撥,便行魔業也,何但不生勝處,亦乃輪轉三塗。諸修學士,當思勉勵也。

 

       問曰:諸有學者,咸知西方勝於兜率百千萬倍,然恐淨土是彼殊方,諸願生人,恐難得往。是以古今盛德,碩學高僧,咸謂難生,作兜率業。今既勸修淨土行,其義如何?斯疑最深,請除其惑。

 

       釋曰:此疑也誠深矣,古來盛德,博通玄旨,探究內外,精閑大小,尚於此義,猶自躊躇;況僕下愚,是非莫辨,豈能釋茲幽滯,辨之難易者哉!然尋諸聖典,可以談其旨趣矣。且如《彌勒上生經》明往生兜率之行,與《觀經》、《無量壽經》、《稱讚淨土經》等明修西方之業,顯其同異,其義可知。然兜率與西方所修之行,有「十五同、八種異」。

 

       一、觀行同。二、持戒同。三、十善同。四、懺悔同。五、造立形像有為功德同。六、聖迎同。七、稱念同。八、禮拜同。九、迴向發願同。十、讀誦經典同。十一、往生同。十二、見聖同。十三、歸敬同。十四、聞法同。十五、不退同。

 

       八種異者:

       一、本願異。二、光明異。三、守護異。四、舒舌異。五、眾聖異。六、滅罪異。七、重惡異。八、教說異。

 

一、觀行同者:願生兜率者,《上生經》言:「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妙快樂,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願生西方者,《觀經》言:「寶地寶樹寶池佛菩薩等觀,一一觀察。」亦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此即各隨所願,觀所生處天宮淨土依正莊嚴。此其同也。

二、持戒同者:《上生經》言:「應持佛禁戒。」《觀經》言:「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此其同也。

三、十善同者:《上生經》言:「思惟十善,行十善道。」《觀經》言:「慈心不殺,修行十善。」此其同也。

四、懺悔同者:《上生經》言:「聞是菩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是諸惡業,速得清淨。」《鼓音聲王經》言:「六時專念,五體投地等。」此其同也。

五、造立形像有為功德同者:《上生經》言:「造立形像,香花衣服,繒蓋幢幡。」《無量壽經》言:「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燃燈,散花燒香。」此其同也。

六、聖迎同者:《上生經》言:「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花,來迎此人。」《觀經》言:「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此其同也。

七、稱念同者:《上生經》言:「若一念頃,稱彌勒名。」《觀經》言:「若一念頃,稱彌陀名,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此其同也。

八、禮拜同者:《上生經》言:「禮拜係念。」《淨土論》言:「身業恭敬門,禮拜彌陀佛。」此其同也。

九、迴向願生同者:《上生經》言:「以此功德迴向,願生彌勒前。」《觀經》言:「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此其同也。

十、讀誦經典同者:《上生經》言:「讀誦經典。」《觀經》言:「讀誦大乘方等經典。」此其同也。

十一、往生同者:《上生經》言:「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觀經》言:「如彈指頃。」或言:「如一念頃。」或言:「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此其同也。

十二、見聖同者:《上生經》言:「值遇彌勒。」《觀經》言:「見佛色身眾相具足。」此其同也。

十三、歸敬同者:《上生經》言:「頭面作禮。」《觀經》言:「即下金臺,禮佛合掌。」此其同也。

十四、聞法同者:《上生經》言:「未舉頭頃,便得聞法。」《觀經》言:「光明寶林,演說妙法。」此其同也。

十五、不退同者:《上生經》言:「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阿彌陀經》言:「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此其同也。

 

云八異者:

言本願者:往生兜率,彌勒本無誓願。往生西方,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無願若自浮度水,有願若乘舟而遊。斯一異也。

言光明者:作兜率業,慈氏神光不來攝受。修西方業者,阿彌陀佛白毫毛孔圓光、相好光明等,一切神光,皆照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光照如晝日之遊,無光似暗中來往。斯二異也。

言守護者:兜率業者,慈氏菩薩不來守護。西方業者,《觀經》言:「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大勢至,常來至此行人之所。」《稱讚淨土經》言:「必為如是住十方面十殑伽沙諸佛世尊之所攝受。」《十往生經》:「佛遣二十五菩薩,常守護行人。」有護若多人共遊,不畏強賊所逼;無護以孤遊嶮徑,必為暴客所侵。斯三異也。

言舒舌者:上生兜率,無十方諸佛舒舌證。勸西方極樂,有十方種覺舒舌證誠。如兜率易往,淨土難生,十方世尊何須證勸。斯四異也。

言眾聖者:兜率之業,無有眾聖守護。發願願生西方,即有花聚菩薩、山海慧菩薩,發弘誓願:「若有一眾生,生西方不盡,我若先去,不取正覺。」斯五異也。

言滅罪者:《上生經》言:「稱念彌勒,但除千二百劫生死之罪。」《觀經》言:「稱南無阿彌陀佛,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斯六異也。

言重惡者:《上生經》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觀經》言:「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斯即造五逆罪,不生兜率,然得往生西方淨土。斯七異也。

言教說者:言兜率易生,西方難往,此乃凡夫之輩,斟酌佛經,窮之聖典,竟無經說。縱使道窮四果,尚昧衣珠;位階十地,猶昏羅穀。況凡夫學侶,正習未亡;見修兩惑,何時暫捨。縱尋聖教,同諸模象,豈得依之,楷定為司南之語哉?然《無量壽經》自有誠教言:「橫截五惡趣,惡趣自然閉;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此即佛教顯然。斯八異也。

 

       上來同文十五,猶不可說於難生;況異有八門,而乃說言難往。請諸學者,尋理及教,鑒其難易二門,可永除其惑矣。理窮聖教,於一法門,或讚或毀,皆是勸入道之方便,捨堅執之愚惑。今為此意,請審詳之。

 


【兜率極樂優劣比較之七】

《念佛鏡》 
(道鏡、善道法師共集)
 

 

       問:念阿彌陀佛功德,多少念於彌勒?

       答:念阿彌陀佛功德,多於念彌勒百千萬倍。何以得知?准經中說,阿彌陀佛現是覺圓果滿,超諸地位,所稱念者,功德最多。彌勒現是菩薩位中,未超諸地果未圓,故稱念之者,功德狹少。

 

       問:何故不念彌勒生兜率天,云何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

       答:為兜率天不出三界,天報既盡,還墮閻浮提,所以不願生天。若往生淨土,出過三界,直截五道,一生彼國,直至菩提,更不墮落,所以願生。

 

       又兜率天,少時受樂;彌陀佛國中樂最勝,故名為極樂,長時受樂,無有限期。以是因緣,勝於兜率,百千萬倍。何以得知?經中所說:

 

一則身相勝。彌陀佛國,眾生生者,皆具三十二相。兜率天人,則無此相。

二則徒眾勝。既生淨土,與諸菩薩,共為伴侶,受男子身,無女人相。兜率天上,男女雜居,不同菩薩。

三則壽命勝。兜率天上,壽命四千歲已還,復卻來重墮閻浮提。彌陀佛國,一去直至佛果,更不再來。

四則神通勝。彌陀佛國,菩薩總六神通;兜率天上人無神通。

五則果報勝。彌陀佛國眾生,衣服飲食,香華瓔珞,一切供具,自然化成,不須造作;長時受用,無有窮盡。兜率天上,造作方成,縱有自然衣服,不得多時,四千歲已,命欲終時,有五衰相:一則頭上華萎,二則腋下汗出,三者起坐不定,四者氣力衰微,諸天免其眷屬,五者多諸棹舉。不如極樂世界百千萬倍。

 

       問:當來彌勒下生之時,三會說法,度諸眾生,得阿羅漢果,何以不願求生,云何求生彌陀佛國?

       答:彌勒未下生來,不可待得。何以得知?經中所說,釋迦牟尼佛入涅槃後,經五十六億七千萬歲,然始下生,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彌勒乃出。准《法王本記》。釋迦涅槃已來,始有一千七百餘年,全未擬來,不可候待。眾生命短,恐沉苦海,多劫受殃,不值彌勒。唯阿彌陀佛,現在說法,住極樂世界,廣度眾生,歸依西方,早證道果,勝於彌勒百千萬倍。設值彌勒三會,說法廣度諸人,得阿羅漢,小乘極果,若望大乘,始到初地。億億眾生,不逢彌勒佛。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即是八地已上菩薩。疾則一念十念,遲則一日七日,稱念阿彌陀佛,即生淨土,實過彌勒百千萬倍。又復本師說《彌陀經》之日,彌勒菩薩亦在會中,阿逸多菩薩是也。彌勒尚念阿彌陀佛,何況未來諸眾生豈不念耶?大行和上在日,數箇彌勒業人,迴心念阿彌陀佛。

 

       又念佛法准佛經教,後末法時,諸法總滅,特此念佛正法,止住百年,教化眾生。故知念佛,不可思議。

 


 

【兜率極樂優劣比較之八】

師子覺耽著外院記
 

 

       無著菩薩,健馱邏國人也,佛去世後一千年中,誕靈利見,承風悟道,從彌沙塞部出家修學,頃之迴信大乘。

 

       其弟世親菩薩於說一切有部出家受業,博聞強識,達學研機。

 

       無著弟子佛陀僧訶(唐言師子覺)者,密行莫測,高才有聞。

 

       二三賢哲每相謂曰:「凡修行業,願覲慈氏。若先捨壽,得遂宿心,當相報語,以知所至。」

 

       其後師子覺先捨壽命,三年不報。

 

       世親菩薩尋亦捨壽,時經六月,亦無報命。

 

       時諸異學咸皆譏誚,以為世親菩薩及師子覺流轉惡趣,遂無靈鑒。

 

       其後無著菩薩於夜初分,方為門人教授定法,燈光忽翳,空中大明。有一天仙乘虛下降,即進階庭,敬禮無著。

 

       無著曰:「爾來何暮!今名何謂?」

 

       對曰:「從此捨壽命往睹史多天慈氏內眾蓮花中生。蓮花纔開,慈氏讚曰:『善來廣慧,善來廣慧!』旋繞纔周,即來報命。」

 

       無著菩薩曰:「師子覺者,今何所在?」

 

       曰:「我旋繞時,見師子覺在外眾中,耽著欲樂,無暇相顧,詎能來報?」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五。《大正藏》五十一冊)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