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證.祖傳

  1. 《阿彌陀經》以十方眾生為對象
  2. 必得超絕去之義
  3. 《小經》要文三譯對照
  4. 人身難得之喻
  5. 聖淨二門判
  6. 《往生論註》要點
  7. 《小經》要文善導釋
  8. 法然上人釋「第二十願」的屬性
  9. 皈依即是求救護
  10. 彌陀之救度
  11. 此修福因,彼得樂果
  12. 法照大師《五會念佛讚》之偈摘要
  13. 「乃至十念」即是「稱名念佛」 的經證與祖傳
  14. 彌陀「本願」二字之根據(抄要)

淨土宗教理

  1. 機法深信淺說( 五 )
  2. 機法深信淺說( 四 )
  3. 機法深信淺說( 三 )
  4. 機法深信淺說( 二 )
  5. 機法深信淺說( 一 )
  6. 曇鸞大師之彌陀佛身觀
  7. 淨土宗義略說(下)
  8. 淨土宗義略說(上)
  9. 淨宗原理:二願和合
  10.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
  11. 南無阿彌陀佛之簡釋
  12. 「南無阿彌陀佛」略解
  13. 淨土宗是彌陀之迴向
  14. 往生極樂的條件
  15. 彌陀名號
  16. 彌陀淨土之相
  17. 本願稱名,非定非散
  18. 兜率極樂優劣比較
  19. 阿彌陀佛 名體一如
  20. 「憶念」之義
  21. 「念」之義
  22. 彌陀淨土的特性----超
  23. 阿彌陀佛願力的根本特性
  24. 《往生論註》「讚歎門」解釋
  25. 彌陀願心的根源——《無量壽經》「讚佛偈」
  26. 四十八願分類
  27. 念佛四德
  28. 佛教的核心教理與往生淨土
  29. 「見佛」論
  30. 認真去做時
  31. 大慈悲五要點
  32. 淨土起信
  33. 彌陀夢中顯明攝取之義(唯蓮房典故)
  34. 乘佛願力 凡夫入報
  35. 往生要關
  36. 彌陀.本願.淨土
  37. 譬喻
  38. 本願之念佛

規約 

  1. 手機的規範
  2. 善待老人
  3. 淨土宗教團僧眾共住規約
  4. 僧眾外出弘法共勉事項
  5. 杜氏家廟念佛超薦儀軌
  6. 僧誡
  7. 淨土宗念佛會共修須知
  8. 念佛超薦儀軌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編述
top

編述

認真去做時

  真正下功夫認真去做時,才知盡做些表面工夫。

  搭衣持缽很難得,但重點在於三聚淨戒能持否?七聚毘尼失守否?

  律宗祖師弘一大師,出家後持戒精嚴,但看了比丘戒後還是自認做不到,一生退守沙彌戒。

  蓮宗九祖澫益大師三讀律藏,也由比丘戒退守至但三歸。

  戒是聖道門自力修行的基礎,此基礎祖師級的人物以自嘆不堪,何況一般人,更何況鈍根之輩。

  再以禪宗而言,虛雲老和尚是近代禪宗代表人物,一九四七年春,朱鏡宙居士問:「老和尚座下,修持有心得者究有幾人?」虛老嘆息說:「現在連找一個看門人竟不可得,遑言其他。」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喻提醒我們:越要往前走,發現水火越大;越要廢惡修善,制止煩惱,越發現煩惱難斷。

  如果我們只在表面上作功夫,就看不到水火。自認賢善者,被救很難;畏懼水火者,才會聽到彌陀慈悲的呼喚:「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沒有看到自己的罪惡,所以聽不到彌陀慈悲的呼喚。

  高原陸地,不長蓮華;卑溼汙泥,方生蓮花。

  我有八萬四千法門,也勝不過阿彌陀佛。

  與其贏過大悲慈父入地獄(憍慢入地獄),不如認輸(謙敬聞奉行)生淨土。

  • 認真去做時,方知儘虛偽;
    搭衣持缽好,是否能不犯?
  • 愈是往前走,愈見水火猛;
    愈要斷煩惱,愈覺煩惱多。
  • 只做表面事,看不到水火,
    所以聽不到,彌陀呼喚聲。
  • 高原陸地不生蓮,卑濕淤泥生蓮花。
    地面雨水速歸海,高山冰雪入海遲。
  • 貢高我慢不被救,畏懼水火聞佛聲。
    不信自己罪惡身,不聞彌陀呼喚聲。
  • 縱有八萬四千法,豈勝彌陀本願力?
    與其勝利入地獄,不如認輸生淨土。

惑業苦

  一、《涅槃經》說:「須陀洹人(初果)所斷煩惱(見惑),猶如縱廣四十里水。」(以斷見惑言,如截四十里流)

  二、《觀經四帖疏》「二河白道喻」說:「水火二河,各深無底,南北無邊。」(以貪瞋言,無量無邊)

  三、《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說: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以惡業言,超出虛空界)

  四、《大寶積經‧卷五七》說:「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業雖無形,必受果報)

  五、《地藏經》說:「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以業力言,業力甚大)

 經證:

     一、《地藏經》「天人墮惡」文:

天人受天福盡,有五衰相現,或有墮於惡道之者。

     二、《涅槃經》「天人墮惡」文:

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

     三、《正法念處經》「從天生地獄」文:

無始生死中,業網覆世界。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

 事證:阿難陀出家因緣。

   詩偈:六欲諸天現五衰,三禪猶患有風災;
        縱饒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

 

斷見惑如截四十里流

  一、「斷惑難(四十截流)」──三乘四教斷證過程,何其艱難!如第一關即斷見惑,《大涅槃經》云:「須陀洹(初果)所斷煩惱(見惑),縱廣猶如四十里水(須陀洹斷見惑,如截四十里流)。」此謂三界見惑煩惱,猶如暴流,縱廣四十里,奔流而來,欲令其截斷枯竭,何其難哉?凡夫斷見惑之難,尚且如此,何況更斷思惑、塵沙、無明?

  二、「時間長(三僧祇劫)」── 斷惑證果,往往須經多生多劫。如斷見惑,最利者亦須三生,其鈍者則須六十大劫。斷思惑,則須人間天上七番生死。

  若是圓滿大乘佛果,進侵塵沙,破無明,成佛道,則須三大阿僧祇劫,乃至無量阿僧祇劫(劫是長時單位,分大、中、小,以小劫說,凡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一阿僧衹,等於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其中,小乘又迷隔陰,菩薩猶昏出胎,不免又要進退蹉跎。

  學佛原則,卻須解行並進;若是單解不行,等於說食數寶,亦同紙上談兵;縱使熟誦三藏十二部,講完千七百則公案,將來還是生死,依舊輪迴,寧不哀哉?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