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願之念佛
一、 本願之意義與內容
1.總願與別願
善導大師所說之念佛,與其他諸師所說之實相、觀想或累積功德、成就工夫之念佛不同,而是「本願念佛」,是以阿彌陀佛於因位名為法藏菩薩之時所發起救度一切眾生之「本願」為其基礎,只要稱名念佛便是乘上彌陀本願而被救往生彌陀淨土,此謂之「本願念佛」,亦即依「本願念佛,必生淨土」。
「本願」是梵語Pūrva-Pranidhāna之譯,亦謂「本來之願」、「因位誓願」、「宿願」,是佛或菩薩在過去世修行時所發起救度眾生之願,是立誓救度一切眾生之願,故亦名「誓願」;因為,若不包含救度眾生之誓的願望,只能說是發願而不說是誓願。
此菩薩誓願之中,只要是菩薩則都必須發起的基本、普遍的誓願謂之「總願」,亦名「通願」,通於諸佛菩薩。而菩薩本身為了達成特別之目的所發起的特殊誓願謂之「別願」,有別於諸佛菩薩之誓願。
(1)總 願
「總願」一般稱為「四弘誓願」,所有菩薩所發最基本的四種誓願。所謂: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是信奉大乘佛教的菩薩,於修行六度波羅密之時所必發的誓願。
第一句:十方世界所有眾生即使無邊之多,都要救度他們,使其斷除苦惱,獲得證悟。是屬於菩薩利他之行的誓願,故稱為「救度」。
第二句:痛苦與無知之原因的煩惱,即使無盡之多,都要使其斷滅,獲得清淨的境地(證悟),亦是菩薩利他之行的誓願,故稱為「斷滅」。
第三句:所窮究的教法即使無量之多,也要完全學習之誓願,故稱為「學」。
第四句:所應證悟之佛境即使無上之高遠,也必定要去證得的誓願,故稱為「證」。
發此「度」、「斷」、「學」、「證」的四種誓願,而修自利利他之行,稱為大乘菩薩道,是菩薩的「總願」。
(2)別 願
「別願」是諸佛菩薩所發總願之後,又依本身獨自的立場所建立的誓願。總願是一般性的誓願,與此相對,別願是個人特殊性的誓願。
別願亦有二種:
「此土成佛願」:在此五濁惡世(穢土)成佛,救度難度眾生。如《悲華經》第七所說釋迦五百大願、《彌勒菩薩所問經》所說奉行十善願等,是此土成佛的本願。
「彼土成佛願」:在他方成就佛之淨土,而救度十方難度眾生往生成佛的誓願。如《阿閦佛國經》所說阿閦如來二十願、《放光般若經》第十三〈夢中行品〉所說二十九願等,是彼土成佛的誓願。而《無量壽經》所說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也是彼土成佛的別願,而此別願是諸佛別願中的別願,亦即在諸佛別願中特別殊勝,《無量壽經》稱為「超世願」。
阿彌陀佛之別願(本願),一般是依據《無量壽經》所說之「四十八願」為別願,然而從現存的五種同本異譯,並梵文本、藏文本來看,未必同一數量,如下面所列,其數各異:
一、《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支婁迦讖譯)………………………二十四願
二、《阿彌陀佛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支謙譯)……二十四願
三、《無量壽經》(康僧鎧譯)……………四十八願
四、《無量壽如來會》(菩提流支譯)……四十八願
五、《無量壽莊嚴經》(法賢譯)…………三十六願
六、《梵文無量壽經》………四十九願
七、《藏文無量壽經》………四十九願
此外,《悲華經》亦舉出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
如此,從《無量壽經》的異譯異本來看,本願的數量未必相同,就此古來謂之「開合具略」之異,開即四十八願,合即二十四願。而以《無量壽經》所說四十八願最為允正。
此七種異譯異本,梵文本與藏文本除外,中國所翻譯的五本之中,獨以康僧鎧所譯之《無量壽經》受到中國、朝鮮、日本所奉持;尤其善導大師以此經作為淨土宗根本正依經典之一,故現在若說到阿彌陀佛的本願,即是唯指《無量壽經》之四十八願而言。
2. 四十八願之名稱與分類
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古來各有其固有名稱,如下:
1.無三惡道願 2.不更惡道願 3.悉皆金色願 4.無有好醜願
5.宿明智通願 6.天眼智通願 7.天耳智通願 8.他心智通願
9.神境智通願 10.速得漏盡願 11.住正定聚願 12.光明無量願
13.壽命無量願 14.聲聞無數願 15.眷屬長壽願 16.無諸不善願
17.諸佛稱揚願 18.念佛往生願 19.來迎引接願 20.繫念定生願
21.三十二相願 22.必至補處願 23.供養諸佛願 24.供具如意願
25.說一切智願 26.那羅延身願 27.所須嚴淨願 28.見道場樹願
29.得辯才智願 30.智辯無窮願 31.國土清淨願 32.國土嚴飾願
33.觸光柔軟願 34.聞名得忍願 35.女人往生願 36.常修梵行願
37.人天致敬願 38.衣服隨念願 39.受樂無染願 40.見諸佛土願
41.諸根具足願 42.住定供佛願 43.生尊貴家願 44.具足德本願
45.住定見佛願 46.隨念聞法願 47.得不退轉願 48.得三法忍願
四十八願,區分為三類,如下圖:
一、攝法身願,亦名求佛身願:法藏菩薩選擇攝取其成佛之時所要成就的佛身身相莊嚴之誓願。此法身依淨土宗義而言,並非一般三身(法身、報身、化身)之法身,而是「成就功德法」之佛身。四十八願之中,第十二光明無量願、第十三壽命無量願、第十七諸佛稱揚願等三願,正是其功德之法。
二、攝淨土願,亦名求淨土願:法藏菩薩成佛之後,選擇比諸佛淨土更為殊勝莊嚴之功德,以成就其淨土之誓願。即是第三十一國土清淨願與第三十二國土嚴飾願。
三、攝眾生願,亦名利眾生願:是救度利益十方眾生的誓願。其他四十三願皆是。
二、 四十八願之生起因緣
《無量壽經》所說之本願,成為善導大師「念佛往生說」的基本思想。解說本願念佛之前,先略述四十八願之生起因緣及其成就過程。
《無量壽經》說:「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之大往昔,有佛名曰「錠光如來出興於世」,此佛「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之後,自己「乃取滅度」。
接著有「光遠如來」,出興於世,此佛亦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之後,乃取滅度。
接著有「月光如來」,總共有五十三佛相繼出世,悉皆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之後,自己才進入涅槃。
最後第五十四位出世的佛名曰:「世自在王如來」,此時有一國王,歸依世自在王佛,聞佛說法,歡喜無量,發起求證無上佛果的願心,乃辭讓王位而出家修行,名曰「法藏」。其人智勇超群,舉世無雙,發心建設淨土,欲廣度十方眾生。乃求教於師佛而言:
願佛為我,廣說經法。
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
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
世自在王佛深加讚歎之餘,乃應其心願,顯現「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令其參考選擇。法藏比丘乃謹遵佛教而「超發無上殊勝之願」,經過五劫之漫長時間,構思淨土之藍圖,及救度十方眾生前來淨土之方法,而發起了四十八大願。經中如是言:
超發無上殊勝之願。
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
如斯漫長時間,修行菩薩六波羅密之萬行。其修行過程,經中如是言:
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
或為剎利國君、轉輪聖帝;
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
常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諸佛。
如是功德,不可稱說。
如斯不斷的轉生,其轉生期間,絲毫不失完成菩薩道而證超世佛果之願心。終於法藏菩薩成就菩薩道而成為「佛中之王、光中之尊」。經中如是言:
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
其佛世界,名曰安樂。
又言:
成佛以來,凡歷十劫。
法藏菩薩已在十劫之昔成佛,名為無量壽佛,亦名無量光佛,其淨土在西方,名曰安樂。
《阿彌陀經》就此淨土而言: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又言:
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淨土」、「成佛」、「說法」等,《大經》、《小經》所說皆同;而《大阿彌陀經》更至極讚歎而言:
諸佛中之王也,
光明中之極尊也。
總之,依據《無量壽經》阿彌陀佛成就之淨土,如善導大師所言「四十八願莊嚴起」,彌陀淨土是依攝淨土願之成就所構成的。
阿彌陀佛亦名無量壽佛、無量光佛,顯示壽命無量、光明無量之願所成就。
尤其往生淨土之眾生,皆與彌陀壽命無量,是依眷屬長壽願所成就。
可知阿彌陀佛及其極樂淨土皆依四十八願之成就而顯現。
而此四十八願之中,中國、日本之淨土教家,悉皆特別重視第十八願,尤其善導流之淨土教所主張之「念佛往生說」,即是根據此第十八願,而開展出救度十方所有眾生之易行殊勝的法門。
三、 本願念佛
1.因本與根本
本願有二義:
因本:對果末,因位之誓願,即四十八願每願皆是本願。
根本:對枝末,眾多誓願中之根本誓願。四十八願中,唯有第十八願是根本主要之誓願。
彌陀誓願雖有四十八,唯以第十八願為王本願,此本願之王「唯說念佛」。
2.第十八願之解釋
第十八願言:
設我得佛 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 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 誹謗正法
此願之意,彌陀示現之善導大師於《觀念法門》解釋說:
若我成佛 十方眾生 願生我國 稱我名字
下至十聲 乘我願力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於《往生禮讚》解釋說:
若我成佛 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 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 在世成佛 當知本誓 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 必得往生
依此二文之釋義,可知第十八願文之「乃至十念」即是「稱我名號,下至十聲」。
此「乃至十念」之文,善導大師以前之諸師解釋,有種種不同,有解釋為「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之十念;亦有將「十念」之「十」解釋為「滿數」之意,而以觀念成就的狀態解釋為「十念」,有如是等種種不同之釋。大師一概否定此之諸師解釋,而以《觀經》「下品下生」所言之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之依「十聲稱佛」往生淨土之說以解釋「十念」,「十念」即是「十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以「稱」或「聲」釋「念」。依此《觀經》之釋,稱名念佛成為本願所誓之行,並可看出稱名念佛之易行與殊勝。
又,大師解釋「乃至十念」之「乃至」為「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亦即長(上)在一生涯之間相續念佛,短(下)則十聲一聲之念佛。
依此釋義來看第十八願,則第十八願誓言:
若我法藏成佛之時,十方世界之任何眾生,
只要真心信受歡喜我的救度,欲生我國,
而長在一生、短在十聲一聲,稱念我名,必使其往生。
若眾生念佛不得往生,我誓不成佛。
此願文之重要性,大師於《觀經疏》「玄義分」言:
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
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由此釋可知四十八願之每一願皆有「稱名往生」之本願義存在。
更於《法事讚》釋言:
弘誓多門四十八
偏標念佛最為親
又於《觀經疏》「定善義」重視「念佛往生願」而言: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日本高僧法然上人繼承善導大師思想,而於其《選擇集》第六章言:
凡四十八願雖皆本願,殊以念佛為往生規。
彌陀本願總計共有四十八,然唯有第十八願為其基準。因此,稱名念佛是阿彌陀佛於本願中所誓往生淨土唯一之行;此外之往生行皆非本願之行;故唯選取念佛一行,而選捨此外一切諸行。此意《選擇集》第三章如是言:
第十八「念佛往生願」者:於彼諸佛土中,或有以布施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持戒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起立塔像、飯食沙門,及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等種種之行,各為往生行之國土等。或專稱其國佛名為往生行之土,……如是往生之行,種種不同,不可具述也。
即今選捨前布施、持戒,乃至孝養父母等諸行,而「選取專稱佛號」。
阿彌陀佛是誓言專稱佛名必生我國之佛,並非誓言修諸行業必生我國之佛。諸佛的淨土中亦有以布施等諸行為往生淨土之行,然阿彌陀佛唯以稱名為往生之行,故捨彼選此。
3.選取稱名之理由
然而何故阿彌陀佛於第十八願,唯有選取專稱佛名之一行為往生之行,而選捨此外所有一切諸行?《選擇集》第三章說明而言:
聖意難測,不能輒解。雖然,今試以二義解之:
一者「勝劣」義,二者「難易」義。
推測彌陀之本懷,而舉出「勝劣」、「難易」義。
(1)勝劣之義
勝劣之義者,念佛是勝行,餘行是劣行(非是拙劣,只是劣於念佛)。佛之名號不只具有阿彌陀佛所證悟成佛之內在「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一切證悟之功德;並且外在之「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一切教化之功德,亦皆包含,故名號是勝;餘行不然,只是有此等內外功德之一部份而已,與名號相比則劣。《選擇集》第三章如是言:
初「勝劣」者:念佛是勝,餘行是劣,所以者何?名號者是萬德之所歸也。然則彌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內證功德,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攝在阿彌陀佛名號之中,故名號功德最為勝也。餘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為劣也。
由此文可知:「名號是萬德之所歸」故勝,諸行「各守一隅」故劣。就此法然上人舉出「屋舍」之例加以譬喻說明而言:
譬如世間屋舍名字之中,攝棟樑椽柱等一切家具;而棟樑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攝一切,以是應知。
名號勝諸行,與任何之行相比,名號都是絕對性的殊勝之行,這是淨土宗善導流的特質。其他諸師皆以實相念佛、觀想念佛或六度萬行為勝行,以稱名念佛為劣行;然,彌陀示現的善導大師深知名號具有絕對性之價值,非其餘諸行所可比較,而於《觀經疏》「定善義」言: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此是善導大師「稱名說」之特色。
(2)難易之義
難易之義者:念佛易稱,諸行難修。《選擇集》如是釋言:
故知念佛易故,通於一切;諸行難故,不通諸機。然則為令一切眾生「平等往生」,「捨難取易」以為本願歟!
若夫以「造像起塔」而為本願,則貧窮困乏之類,定絕往生望;然富貴者少,貧賤者甚多。………
然則彌陀如來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為普攝於一切,不以造像起塔等諸行為往生本願,唯以稱名念佛一行為其本願也。
念佛無論「何時」、「何地」、「何人」,修之極易;與此相對,諸行非任何人都能,只限於上根利器者,或特定之人。然阿彌陀佛為平等、普遍救度一切眾生,故唯以易行之稱名念佛為其本願。
此「易行」並非只是簡易、安樂之意,而是「一切眾生都能」之意,是就念佛行之「一般性、普遍性」而言。正如源信上人所言:「男女貴賤,不簡行住坐臥,不論時處諸緣,修之不難;乃至臨終,願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如此,推測彌陀本願之誓言,抉擇出「勝劣」、「難易」之二義。彌陀以平等之大慈悲,為普遍廣度一切眾生,故唯選擇名號之一法為根本誓願,唯選擇念佛之一行以普救群萌。因此,本願念佛可說是「選擇本願之念佛」。
4.五種正行之選定
(1)五正行
如上所述,大師闡發出本願稱名之殊勝,賦於稱名念佛之嶄新意義,而提倡依本願念佛之一行往生淨土之論說;更於《觀經疏》〈散善義〉之「就行立信」釋之下提出「五正行」,作為往生淨土之五種正行。其文如下: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
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
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
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
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
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
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此文有二意: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
往生行相者,依大師之意,往生之行雖多,大分為二: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何以大師提出往生行相,不選取向來被重視的「五念門」,而選取「五正行」?主要在於五正行是觀想與稱名之往生行上的價值轉換。
天親《往生論》所說五念門之行是以觀察門為其中心,故天親、曇鸞對此有三嚴二十九種莊嚴之觀察的解說,源信也同樣有別想觀、總想觀、雜略觀之三觀的說明,這些都是以觀想佛莊嚴及淨土莊嚴作為往生淨土之要行。
就稱名而言,大師於《往生禮讚》引用《文殊般若經》所說「稱名見佛」之文而言:
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麤,識颺神飛,觀難成就也。
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障重心粗之眾生,觀想難成故,直勸易行之稱名。
又,源信上人之《往生要集》,於觀察門說明「別想觀、總想觀、雜略觀、極略觀」之後而言:
若有不堪觀念相好,或依歸命想,或依引接想,或依往生想,應一心稱念。
如所言,不堪觀想之人,勸其稱名,即是稱名劣於觀想。然而大師所說之五正行是以「稱名正行」為順佛願之行,而名為「正定業」,賦於稱名之嶄新意義;而觀察正行是助業,資助正定業,非重要性。在此,觀察與稱名,同是往生業,然其評價,完全相反。
大師之五種正行,說明之,即是「讀、觀、禮、稱、讚」亦即:一讀誦正行,二觀察正行,三禮拜正行,四稱名正行,五讚供正行。
何故此五種行名為「正行」?大師如是說:
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
亦即此五種正行是純依「往生經」(淨土三經)所說之行而行,是往生彌陀淨土純正直接之行故。
又,此五種正行之中,亦分為「正業」與「助業」兩種。
「正業」即是五正行中第四之稱名念佛,名為「正定業」,大師云: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
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助業」即是其餘四種正行,大師云:
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
何故五種正行之中,獨以稱名念佛為正定業乎?大師解釋說:「順彼佛願故」。亦即「稱名念佛是彌陀本願之行」,餘行非本願之行;故但稱佛名,即是乘佛願力,必得往生。
大師又說: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亦即五正行之外的所有修行,都名之為「雜行」。
(2)五雜行
雜行即是雜多之行,即一般菩薩所修之六度波羅密及其餘一切諸善萬行。若論雜行,其數無量,不遑具述。若與五正行比對,則有「五雜行」。
此外,舉凡布施、持戒等,並聖道門所重視之菩提心,皆屬雜行。亦即五種正行以外之一切諸善萬行,不問大乘小乘,為求現世證悟,或求現世利益,如是等等所修之一切行,皆名雜行。
大師列出五種正行,明確指出往生方法,意在使人捨雜歸正,探其理由,即是「五番相對」與「十三得失」。
(3)五番相對
「五番相對」即是:(一)親疏對,(二)近遠對,(三)無間有間對,(四)不迴向迴向對,(五)純雜對。
(一) 親疏對──親者正行,疏者雜行。
親:修五正行,則眾生三業與彌陀三業,常不捨離,心心相印,機法一體,此謂之「親」。大師於《觀經疏》〈定善義〉對念佛往生有「三緣」的解說,三緣即是「親緣」、「近緣」、「增上緣」。其中「親緣」說:
口常稱佛,佛即聞之;(稱名正行)
身常禮佛,佛即見之;(禮拜正行)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觀想正行)
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
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
疏:修雜行者,口不稱佛,佛即不聞之;身不禮佛,佛即不見之;心不念佛,佛不知之。眾生不憶念佛者,佛亦不念眾生,眾生與阿彌陀佛之身口意三業常相捨離,疏隔不親,故名「疏行」。
(二) 近遠對──近者正行,遠者雜行。
近:修五正行,與阿彌陀佛甚為鄰近;修雜行者,與阿彌陀佛甚為疏遠。大師於「近緣」說:
眾生願見佛者,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
遠:修雜行者,不願見佛,佛即不應念,不現在目前,故名「疏遠」。
(三) 無間有間對──無間者正行,有間者雜行。間者間斷、中斷,亦是間隙之意。
無間:修五正行,於阿彌陀佛,憶念不間斷,眾生與佛無間。
有間:修雜行者,於阿彌陀佛,憶念常間斷,眾生與佛有間。
(四) 不迴向迴向對──不迴向者正行,迴向者雜行。
不迴向:修五正行,其中心為稱名正行,此是彌陀本願所誓之行故,不用迴向,自然成為往生之業。故大師於《觀經疏》〈玄義分〉有名之「六字釋」言: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此義故,必得往生。
回 向:修雜行者,必須迴向,方成往生因;若不迴向,不成往生因,故雜行必須迴向。
(五) 純雜對──純者正行,雜者雜行。
純:五正行是純粹往生極樂之行,故純。
雜:雜行非往生極樂之行,或通人天,或通三乘,或通十方淨土,非純極樂之行,故雜。
如是,修五正行者,與阿彌陀佛親緣、近緣、無間、不別迴向、純極樂行。修雜行者,與阿彌陀佛以外之諸佛菩薩天人相關係之行,與阿彌陀佛疏、遠、有間,須要迴向、不純。修五正行與修雜行比較,有此「五番相對」,故捨雜行,選正行,此是大師「就行立信」之意。
(4)十三得失
「十三得失」,大師於《往生禮讚》強調:專修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而十三得失,即是修正行有十三得,修雜行有十三失之意。十三失如下:
一、 雜緣亂動,失正念故。
二、 與佛本願,不相應故。
三、 與教相違故。
四、 不順佛語故。
五、 繫念不相續故。
六、 憶念間斷故。
七、 迴向不慇重真實故。
八、 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
九、 無有慚愧懺悔心故。
十、 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
十一、 心生輕慢,雖作行業,常與名利相應故。
十二、 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
十三、 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以上是十三失。修雜行者,有如是十三種之損失;行五正行則與此相反,有十三得。《往生禮讚》於十三得之中,僅舉出前之四得,即:
一、 無外雜緣,得正念故。
二、 與佛本願,得相應故。
三、 不違教故。
四、 隨順佛語故。
與十三失相反,則有十三得之故,僅舉出前四,以下則從略。
大師將一代佛法所廣說之諸種行門,大分為二,即是正行與雜行,亦即區分出與阿彌陀佛極為親近的五種正行與疏遠的五種雜行;依據「五番相對」與「十三得失」,而獨選取五種正行作為往生淨土之正行,此外皆名雜行,非往生正行,而捨雜歸正,是大師區分正雜二行的目的。
5.三重選擇,淨宗口訣
善導流之念佛思想,源自龍樹「難易二道」、曇鸞「自他二力」、道綽「聖淨二門」、善導「頓漸二教」等教判,及善導「正雜二行」、「助正二業」、「正定業」之行判;而歸宗結頂於彌陀本願專稱佛名之「正定業」為必得往生彌陀報土之行業。故其宗旨即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即是善導《觀經疏》結論之所言: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又,日本高僧法然上人獨尊大師,將大師之淨宗思想,巧以四首五言四句之偈語徹底圓彰,此偈妙含「三重選擇」之義,後世稱為「三選文」,此三選文所獨舉之「擱、拋、傍、專」四字,可謂「淨宗口訣」。其文如下:
欲速離生死 二種勝法中 且擱聖道門 選入淨土門
欲入淨土門 正雜二行中 且拋諸雜行 選應歸正行
欲修於正行 正助二業中 猶傍於助業 選應專正定
正定之業者 即是稱佛名 稱名必得生 依佛本願故
此文明示三重選擇之義,亦即於「二門、二行、二業」之中,「擱聖道、選淨土;拋雜行、選正行;傍助業,選正業」,簡言之即是「選淨土、選正行、選正業」。
第一重「擱聖道、選淨土」──聖淨二門之中,選捨聖道門,選取淨土門。
我等十惡五逆、罪惡深重、生死流轉之凡夫,於此末法之世,欲速離生死輪迴,若修聖道門三學六度之諸善萬行,以期在此娑婆,超凡入聖,斷惑證真,我等無力,勢必不能;既無能無力,故且擱之,而選入淨土門,目的在於往生極樂淨土,因為在此成佛甚難,往生淨土容易之故。
第二重「拋雜行、選正行」──正雜二行之中,選捨雜行,選取正行。理由是:雜行與阿彌陀佛及極樂淨土無關,非本願、疏雜行之故,大師說雜行「若不迴向則不成往生因」,故應捨雜行而選取正行。
第三重「傍助業、選正定」──正助二業之中,傍於助業,專正定業。理由是:「稱名必得生,依佛本願故」。
蓋,正行有五種,其中前三(讀誦、觀察、禮拜)後一(讚歎、供養),皆與阿彌陀佛及極樂淨土有關,故名正行;然畢竟非彌陀本願之行,故名「助業」,唯有「稱名念佛」是彌陀本願所誓必得往生淨土唯一之業,故名「正定業」,所謂「依佛本願故」,其餘為助業。然此助業並非稱名正行之念佛功德薄少,需要助業補助,助業之目的乃是要給淨宗行者指出直達正定業之方向,引導行者專依正定業之念佛,其最終目的是要直取正定業。故若未知正定業之義,則須助業;若已知正定業之義,則應傍置助業,專行正業;只要專稱佛名,必得往生,順彌陀本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