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问答

  1. 如何确定亲人是否往生
  2. 既然讲念佛往生,为何有人只是听到佛号还没念出来,也能往生
  3. 怎样增强学佛念佛的信心
  4. 如何根本的改善社会物欲之风?
  5.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正能量
  6. 求福报与求解脱是否矛盾
  7. 为何定善比散善殊胜
  8. 如何平衡生活与念佛?
  9. 念佛灭罪与因果矛盾吗?
  10. 受苦便能消业吗?
  11. 虽念佛仍然贪瞋重,是否没有机法深信?
  12. 念佛人福德具足,为何会福报不够
  13. 为什麽有时念佛不如念别的经咒有效
  14. 念佛了,为什麽大部分时间高兴不起来?
  15. 名号自然具足三心,为什麽有人念佛却没有往生?
  16. 为什麽经中说还有世界比极乐世界更殊胜
  17. 如何面对临终的孤独
  18. 为什麽我们往生称为「回家」?
  19. 如何看待往生咒?
  20. 极乐世界也是缘起空性吗?
  21. 如何理解「别人是自己的镜子」
  22. 《大经》「五德瑞现」文略解
  23. 念佛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
  24. 只要愿往生不称名也能往生吗?
  25. 机法深信应侧重从机还是从法来入手
  26. 善导大师有提倡「睡前发愿见佛文」吗?
  27. 身体不柔软也能往生是否有违触光柔软的经文
  28. 临终往生不往生之确证
  29. 念佛人怎样积极利世
  30. 适应无常的秘诀
  31. 在世间生活很迷茫压力大,该如何面对
  32. 一个寺院的带头人如何让寺院正行兴盛
  33. 六道轮回是否实有存在?
  34. 怎麽看待佛系人生?
  35. 极乐报土与实报庄严土是一回事吗?
  36. 往生极乐世界再来还要还报吗?
  37. 佛弟子如何过农历新年?
  38. 信心深浅不一样,念佛功德是不是一样?
  39. 应该怎麽用弥陀的慈悲来对治诽谤正法之人?
  40. 五种正行任修一种都能往生吗?
  41. 净土法门如何看待阿弥陀佛心咒
  42. 为什麽他人念佛灵,我念佛祈求就不灵
  43. 为何一句阿弥陀佛包含一切诸佛
  44. 怎样在这个娑婆世间获得真实的快乐
  45. 什麽是功德、福德?能否互换
  46. 如何理解「佛有三不能」
  47. 念佛能否转换现世因果
  48. 为何念佛自然可以得到世间福报
  49. 至诚念佛与佛愿感应道交
  50. 富贵贫贱也是因果报应吗?
  51. 念佛人如何人众场合不加入闲话
  52. 次如泥洹
  53. 念佛每天一声与一万声的区别
  54. 如何保持愿生心不退直到临终
  55. 临终助念忏悔灭罪往生
  56. 为什麽天天念佛,还会生病
  57. 念佛念睡着了没回向,有用吗
  58. 平时具足信愿只念十声佛,临终是否也能蒙佛接引
  59. 如何对大乘佛法生起信心
  60. 怎样才算老实念佛?
  61. 十念往生是别时意吗?
  62. 杂行、三心与报土的关系
  63. 佛教认为女性卑劣吗
  64. 既然不问罪福,为何又说地狱门前僧道多
  65. 只要信了就不必多念佛吗?
  66. 多伦多大学讲法现场答疑(中英对照)
  67. 施食就念佛号可以吗?
  68. 为乐愿生,能不能往生
  69. 众生念佛平等之问
  70. 「念佛往生的前提是求生心切?」
  71. 怀孕时念佛、听经
  72. 人真的有命运吗?
  73. 念佛只会变好,不会变坏
  74. 善导大师为何以《观经》开宗?
  75. 净土答问
  76. 有关「藏传净土法」之答问
  77. 宗祖初祖之问
  78. 答莲友二问
  79. 净土宗经释问答
  80. 佛堂应该怎样布置?
  81. 念佛人应该怎样对待妄想杂念?
  82. 於「弘愿寺」答莲友问
  83. 答王子九问
  84. 「念佛」与「忏悔」 ——兼答观生莲友问
  85. 论「三福」与「念佛」 ——兼答观生莲友问
  86. 答「功课、吃素」等问
  87. 答「错写牌位」等三问
  88. 答「为他念佛」等五问
  89. 答某人举某大德有关本愿之疑难
  90. 一向专称与诸行回向
  91. 《观经疏》二处眼目问答
  92. 「愿生」与「往生」义
  93. 答莲友「报土化土」之问(一)
  94. 关於三生果遂
  95. 是消业还是带业往生?
  96. 往生净土品位之事
  97. 答莲友问(一)
  98. 金州念佛问答
  99. 王佛臣佛问答
  100. 十念记数问答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念佛问答
top

念佛问答

答王子九问

1问:《华严经》「普贤愿生偈」说「尽除一切诸障碍」;《选择集》提到道绰大师请善导大师入三昧「观当得生否」,善导大师教以「当忏三罪,方可往生」,并不是用念佛的方法除障。往生前是否要忏罪除障?如何理解?

 

答:《选择集》据後人传记所引,然後人传记有误,故所引亦误。按道绰大师往生净业早成,故蒙昙鸾大师乘七宝船来告以:「汝净土堂成,但余报未尽耳。」时在贞观三年四月初八,而善导大师拜见道绰大师在贞观九年。 
又善读书者,当知其意。《选择集》引,意在说明专依善导之由,胜於师故,并非以此段文为阐发教理。其教理阐发,前十六章已尽故。

 

2问:《无量寿经》三辈文中,先讲「一向专念无量寿佛」,接着又讲「修诸功德」等,似乎给异见之人提供了有力证据:专修品位低,兼修品位高。但「修诸功德」与「一向」本身就有矛盾;《选择集》说「废诸行」有人易误解。怎样解释比较好?

 

答:一音说法,随机各解。同样一部经文,禅者解之,净者解之,杂行读之,念佛读之,各有不同,依谁为准?故知传承之重要。所以劝人是就可劝者劝之,其不可劝者未可勉强劝之。什麽样的人不可劝?不依祖师者,不可劝。既以自己的见解高超祖师之上,他人唯有卷舌噤声。 


三辈文,一开始就说:「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是说(此土)愿生彼国的人,机分三辈。哪三辈?上辈,出家善人;中辈,在家善人;下辈,无善恶人。即同《观经》佛法善根、世俗善根、无有善根三类。 


上辈为:「舍家弃欲,而作沙门」之人。此人愿生,以何行法?「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中辈为:「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之人。此人根机,不堪上辈出家等,亦愿往生,以何行法?「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下辈为:「假使不能,作诸功德」之人。此人根机,出家在家一切善法功德皆不堪,亦愿往生,以何行法?「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明知:唯「一向专念」,为往生行法,必不可少。其余功德,为根机差别,有具不具。经文说「虽不能」、「假使不能」,双具鼓励「能」者,安慰「不能」者之意;又不论能与不能,都要一向专念。然则曲护诸善功德,意在一向专念而已。 


修诸功德既是一类念佛人之根机,而非往生行法,则与「一向专念」不矛盾。三辈文其实是说一切人,上中下辈,出家在家,功德多少,有善无善,皆需「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先说「修诸功德」,後说「一向专念」,即是修诸功德人当一向专念; 
先讲「一向专念」,後说「修诸功德」,即是一向专念人所行之功德。 


至於往生彼土後之品位安立,皆为巧顺世情之方便。实义唯是念佛,念佛不落阶品。

 

3问:《无量寿经》各译本虽然情节大致相同,但讲到往生行法,似乎很不一致,是因为翻译的原因,还是佛多次宣讲?

 

答:可询知有关学者。净土宗历来以康本为正依。

 

4问:印光大师常提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不是只取其摄心义?如何看?

 

答:印光大师强调「信愿持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在信愿的前提下,对治妄念的下手之法。

 

5问:一说《观经》与《法华经》是世尊在同一时间讲的,然而刚刚弑父禁母的 阿闍世似乎不可能成为《法华经》的听众。不知上说是否准确?

 

答:我闻:佛在灵山正说《法华》妙典之时,王舍城王宫内发生悲剧,大慈释尊遂搁舍《法华》之座,密赴王宫,为韦提希及佛灭後一切造罪凡夫广开净土之门,是为《观经》。演毕凡夫得救之道,足步虚空,还归灵山,续演《法华》。 


如此,则《观经》、《法华》为同时异地所说。又同时是同一时期,未必同一时间。又佛法不可思议,本来超越凡夫时空观念,特别是佛说大乘经典,一念含三际,三际缩一念,以前作後,以後作前,不可以凡夫浅识妄测。 


天台宗以《法华》之前为尔前之教,未显真实,《法华》之後方显真实。今《观经》与法华同时,那也同样是真实之教了。《观经》如此,同类性质之《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当然也都是真实之教了。 


《法华》称为释尊本怀,而今释尊搁置《法华》,密赴王宫开演《观经》,说明能够普令一切善恶凡夫得救的《观经》法门,更是释尊出世的本怀。

 

6问:有人引用《无量寿经》五恶五痛五烧来问难,言「求往生必须要有戒善」,怎样回答他?佛说五恶五痛五烧是否只为众生厌离娑婆。

 

答:往生必需戒善,则《大经》法灭、《观经》下品为佛自相矛盾乎!三毒五恶段,为释尊说完众生往生因果之後之劝诫,并非直说往生之法,可视为释尊抑止之慈悲。亦有照了我等根机,劝信念佛,厌秽欣净之意。

 

7问:有人引用《无量寿经》在此土修行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之文来妨难往生心,如何应对?经文如何理解?

 

答:此为方便激赞发心,并非真实较论事功。岂彼土不退转大菩萨,百岁清净善德不如此土凡夫一日行善乎。如逆子从来对娘亲怒目,忽一声喊娘,娘心犹觉胜孝子千日行孝。 
经意:於此土诸恶盈满之地,发心修善,甚难甚难。无量寿国,自然众善,无毛发之恶,修善积德,甚易甚易。在此土即使是一天一夜的发心行善,也比无量寿国百岁不退行善还要难能可贵。如逆水行舟一尺,所费之力远胜顺水行舟千尺。故当舍难取易,愿生彼国。

 

8问:有人感叹:「既然佛那麽慈悲,为什麽不把所有众生一下子都救到极乐世界?不管他们同意不同意。」我回以「恒顺众生」,不知是否恰当?

 

答:若论佛之境界,说一时、先後,部分、所有,皆是戏论。若论事相,万法皆赖因缘而成,因缘不具欲成其事,无有其理。如阳光普照,门闭光则不入。门闭而强求光入,无有其理。佛法全是心法,众生不同意,即是心门关闭,佛慈心光如何得入;佛光不入,众生心暗如何得除。 
恒顺众生,似乎是能救而不救,顺众生故。实则:因缘未具,佛虽欲救而不能。

 

9问:关於「三经一致」之义,下表不知恰当否?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十方众生

 

闻说阿弥陀佛

设我得佛

 

执持名号,若一日……

乃至十念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一心不乱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答:三经所说念佛皆源於第十八愿。今以观、小二经相关文段对照第十八愿,总的思路是好的。但因为经文含义各有交叉,要求列表相对,则显勉强,如「闻说阿弥陀佛」,从所闻佛愿生起本末,可对「设我得佛」;从能闻众生发心,可对「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所以一一相对,不太容易,可以按此大思路,加以解释说明。善导大师也是以如此的角度解释《观经》及《阿弥陀经》的。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