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願分類
法藏菩薩之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之特色的基礎。法藏菩薩在世自在王佛面前,首先以偈頌稱讚世自在王佛,藉此讚佛的同時,也向佛表白自己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願心,而簡要述說自己求佛身、求淨土、救眾生的弘廣大願與無盡悲心。可知淨土宗的根源來自於阿彌陀佛此時所表露至高無上的願心。
之後詳細觀察世自在王佛顯現的諸佛國土,比較研究諸佛國土的優劣,與眾生往生成佛之難易,之後選優取易,成立了四十八條,這就是有名的四十八願。在此略述其分類。
四十八願濃縮於此三大願,而且三大願互有密接關係,互不相離,彼此相依相待。由於阿彌陀佛「一一誓願為眾生」、「四十八願攝受眾生」,一皆以救度眾生為目的,則攝法身願、攝淨土願等二願,最終亦歸入「攝眾生」之一願。故四十八願即是三大願,三大願即是一大願,一大願即是「攝眾生願」。亦即四十八願之外無彌陀,為眾生之外無四十八願;故亦可謂「為眾生之外無阿彌陀佛」。
四十八願,每一願都可視為攝法身願、攝淨土願、攝眾生願。
攝法身願:「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字,願生我國,
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玄義分)
攝淨土願:「四十八願莊嚴起」(往生禮讚)、「彌陀本國四十八願」(序分義)
攝眾生願:「四十八願攝受眾生」(散善義)、「一一誓願為眾生」(般舟讚)
四十八願畢竟是彌陀佛身、極樂淨土、攝化眾生,亦即願願三攝(攝法身、攝淨土、攝眾生)。而攝法身、攝淨土,也都是為了救度眾生,除了救度眾生之外,向彌陀無可求。亦即,阿彌陀佛是「為眾生身」(為物身),全分他受用身。佛之勝因、勝行、勝果,即是眾生之勝因、勝行、勝果。我等之往生,依彌陀之正覺;彌陀之正覺,依我等之往生。因此,我等念佛人與阿彌陀佛甚為親與近,可說與佛一體相即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