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證.祖傳

  1. 《阿彌陀經》以十方眾生為對象
  2. 必得超絕去之義
  3. 《小經》要文三譯對照
  4. 人身難得之喻
  5. 聖淨二門判
  6. 《往生論註》要點
  7. 《小經》要文善導釋
  8. 法然上人釋「第二十願」的屬性
  9. 皈依即是求救護
  10. 彌陀之救度
  11. 此修福因,彼得樂果
  12. 法照大師《五會念佛讚》之偈摘要
  13. 「乃至十念」即是「稱名念佛」 的經證與祖傳
  14. 彌陀「本願」二字之根據(抄要)

淨土宗教理

  1. 尋求法門
  2. 淨土宗概念
  3. 淨土宗的創立與流變
  4. 機法深信淺說( 五 )
  5. 機法深信淺說( 四 )
  6. 機法深信淺說( 三 )
  7. 機法深信淺說( 二 )
  8. 機法深信淺說( 一 )
  9. 曇鸞大師之彌陀佛身觀
  10. 淨土宗義略說
  11. 淨宗原理:二願和合
  12.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
  13. 南無阿彌陀佛之簡釋
  14. 「南無阿彌陀佛」略解
  15. 淨土宗是彌陀之迴向
  16. 往生極樂的條件
  17. 彌陀名號
  18. 彌陀淨土之相
  19. 本願稱名,非定非散
  20. 兜率極樂優劣比較
  21. 阿彌陀佛 名體一如
  22. 「憶念」之義
  23. 「念」之義
  24. 彌陀淨土的特性----超
  25. 阿彌陀佛願力的根本特性
  26. 《往生論註》「讚歎門」解釋
  27. 彌陀願心的根源——《無量壽經》「讚佛偈」
  28. 四十八願分類
  29. 念佛四德
  30. 佛教的核心教理與往生淨土
  31. 「見佛」論
  32. 認真去做時
  33. 大慈悲五要點
  34. 淨土起信
  35. 彌陀夢中顯明攝取之義(唯蓮房典故)
  36. 乘佛願力 凡夫入報
  37. 往生要關
  38. 彌陀.本願.淨土
  39. 譬喻
  40. 本願之念佛

規約 

  1. 敬致淨土宗教團出家眾
  2. 手機的規範
  3. 善待老人
  4. 淨土宗教團僧眾共住規約
  5. 僧眾外出弘法共勉事項
  6. 杜氏家廟念佛超薦儀軌
  7. 僧誡
  8. 淨土宗念佛會共修須知
  9. 念佛超薦儀軌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編述
top

編述

敬致淨土宗教團出家眾

       南無阿彌陀佛

       此〈出家人也難逃仙人跳〉一文,不論聖道門淨土門,凡出家人都應深深警惕,引以為戒。

       我們今生能夠具足善根,發心出家,實乃希有難得之因緣。於佛前虔誠受持戒律,頂禮納受清淨戒體,得具足「僧」的尊貴身份,應當由衷生起恭敬與珍惜之心。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神聖而莊嚴;我們所納受的戒法,亦是神聖而尊貴。具應深心敬仰,誠意奉行,恪守不犯。

       出家之義,非僅剃髮披袈裟而已,必須切實遵守佛所制定之戒,才是基本如實出家人。我們既已在三寶尊前,虔誠發願受戒,當誓言不虛,不輕易毀棄,終身守持,永不變節。此為對佛之誓言,對戒之信守,也是尊重己靈的不渝承諾。

       戒有輕重、大小之分,無論輕重大小,凡佛所制,無一不應敬守。尊重戒律,實即尊敬佛陀;輕毀戒法,便是蔑視佛陀。我等應心存敬畏,戒慎恐懼,如護眼目,絲毫不要違犯。

       大戒中如「不淨行戒」是最為根本的戒,是性戒,只遮不開,因此是出家人最根本也是最基本應該持守的。故應深知「不淨行」的嚴重後果,生起警策之心。

       如法的僧團,必須男眾女眾分別安住,互不混雜。即便身處末法時代,因緣條件不如往昔,然僧伽依律而住,男女性別之防護仍須嚴謹分際。即使共事,也要有分寸,應避諱獨處隱微之地,不在沒人看到之處單獨相處,也不得單獨同行出入,或共乘一車,亦不應語言曖昧,這些都是「僧殘」的重戒,絕不可輕視。

       出家之道,貴在離欲清淨,故應防止從嚴。儒家尚有「男女授受不親」之教,佛門更有「波羅夷、僧伽婆尸沙」之戒,雖時代環境變異,然法理不變。有所取與,仍不得過分親近,如由取與而親近,由親近而親密,由親密所產生的後果,對於出家人來說,實不堪設想,必將損毀僧格,玷辱法門!

       是故,我等一旦披剃出家,即當終身敬重佛戒。縱使專修淨土法門,亦應遵守戒律,決不可因此而弁髦戒法,或視戒律為形式。

       有海外出家眾倡言:「戒只是形式,犯了有罪,念佛就會滅罪。」若執此邪知邪見,以凡夫顛倒之心,自恃念佛而輕毀戒律,終將肆無忌憚,妄行無度,非但自墮,亦壞亂僧制,誤導眾生,動搖法脈。

       衷心切勸諸方出家同道,捨此邪見,端身正行。尤須謹記,諸如「僧殘」中關於男女之戒,尤其「不淨行」之根本重戒,絕對不可犯,若犯應知其嚴重性而依法自處,莫以邪行自誤,復敗僧伽根柢。

       南無阿彌陀佛

民國114年(2025)7月19日

       註:本文開頭所載〈出家人也難逃仙人跳〉,係指2025年7月16日刊登於《中時新聞網》的一則新聞。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