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澳門念佛會」讚頌辭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
 
       恭 維
 
       佛曆二五五○年八月八日,亦即公元二○○六年九月二十九日,有佛子蔡麗英居士,自慶往昔,深具宿緣;今生得遇,淨土法音。彌陀救恩,徹入骨髓;念佛心情,滿溢胸中。既受恩而思報恩,乃自信欲教人信。爰發大悲願心,創建念佛道場;名為彌陀共修會,接引澳門有緣人。
 
       若論彌陀四十八願,以第十八願為願中之王,根本之願,獨稱本願;以此本願,誓救十方眾生,不論善惡賢愚,悉皆平等普度,毫無一人遺漏。
 
       任何眾生,只要稱名,即乘本願,必得往生;直入報土,不歷階層。
       現生即蒙,彌陀光明,攝護不捨,消災免難,增福延壽。
       臨終即蒙,彌陀聖眾,蓮華來迎,往生報土,速證佛果。
       平生之時,已得往生,不俟臨終;
       現生之時,已得不退,非待極樂。
       一旦臨命終時,即入彌陀報土,與佛同證,光壽無量,紫磨金身。
 
       此即「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之意也。
 
       「本願稱名」之義,善導大師《觀經疏》結論言: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凡夫入報」之義,善導大師《觀經疏》以問答釋言: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
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
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只要稱名念佛,即是乘佛本願,必得平生業成,亦獲現生不退;已非娑婆凡夫,即是極樂聖數。
 
       如是彌陀救度,念佛法門,殊勝簡易,直截圓頓。千生叵遇,萬劫難逢;既獲見聞,遠慶宿緣;決志信受,終身不渝。
 
       雖然如是,即今說法一句,又作麼生道:
 
自慶往昔宿緣深  得遇彌陀淨法音
本願稱名入報土  永證無為法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