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篇短文
       爬時望站站望走
       爬時望站站望走,天下父母心,忘了自身的老去。
       這是一首日本和歌,敘述天下父母心,盡心盡力的養育兒女,一輩子掛念兒女,不知自己的老去。
       看著兒女的成長是父母最快樂的事,父母抱著一直要栽培兒女的心,時刻為兒女十年、二十年後的事而擔憂。
       養兒育女付出父母所有的心血,但是,若只為了兒女而忙碌不休,不能成為生存的意義。
       不妨靜下來想一想,當兒女成年時自己已經幾歲了呢?
       隨著兒女的成長,父母容易忘記自己確實已經垂垂老矣。
       兒女總有一天會離我而去,這時,自己的人生是為了甚麼?那時方突然驚覺,則為時已晚!
 
人心欲深無滿足
       人心欲深無滿足,猶如下雪,越積越厚不見路。
       這是一首日本和歌,以積雪蓋沒道路,譬喻人心欲望深無滿足,迷失生而為人的道理與目的。
       冬日下雪,日積月累,越積越厚,終至不見道路;同樣的,人心中重重無盡的欲望,也會讓人迷失生而為人的道理與目的。官商勾結,網路詐騙,強盜,誘拐事件等,每日的新聞都是如實上演的故事。
       前年去年今年明年後年,年年都在為追求金錢而苦惱,到底要得到多少才能滿足呢?時時都在為追求名望而焦慮,到底要攀登多高才能安心呢?一方面深願衣食住等的更高級享受,另一方面又孜孜於求名、逐利、貪財、獵色,三百六十五天忙得團團轉。
       結果所有的人,都被自己無限的欲望所扼殺了。
 
凝視此心 信佛救度
       世間的常識是從習慣和經驗所生,佛說這習慣之中有「常樂我淨」的四個迷惑。如果深深思維自己後生大事會如何時,就能打破迷惑於俗世間有「常樂我淨」的常識。
       追問出息不待入息的自己,便能警惕到自己時刻都踏著一念一念恐怖的三惡火坑,而追求今生解脫之道。
       就佛教來講,重視原因更甚於重視結果,所謂「於因說果」,從原因之中論結果。未來的結果繫於現在自己不斷造作的行為,所以要反省現在當體一念,到底會導致後生大事的如何果報。
       聽聞佛法,或看佛書中的種種教導,不要視為他人的事,反而都應反照自身,並且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一日之中要有幾次愕然不足的感覺,凝視這浮動的心,向著內心深處挖下去。
       然而,學佛人雖然佛緣深厚,故深感無常;但宿善若無,也難值彌陀本願之救度。
       因此,不論是誰,都應早日繫心於後生大事,進而信佛救度,念佛願生。
 
被忽略的大事
       一般人若是被眼前物質欲望纏住了,就沒有時間去想到未來的事,也沒有時間去想到身體之外還有靈魂(神識)歸宿的事。
       人常常會忽略很多事情,比如常坐辦公桌的人,往往會忽略運動,導致越來越胖,膽固醇越積越厚,以至於血管硬化了、血壓升高了、心臟病也來了。
       又如我們要到外國旅行,行裝已經整理好,該帶的東西也都準備好了。但如果到了機場,才發現忘了帶護照,雖然有機票還是出不去。
       人大多忽略一件重要的事:顧到身體的事,就忽略了靈魂的事;注重目前的事,就忽略了永恆的事。
       有些事我們忽略了還可以補救,如我們一發現血壓高,心臟病來了,可以亡羊補牢,馬上注意運動,就診服藥;我們忘了帶護照,今天走不了,明天還可以走。
       可是一個人若是把靈魂忽略了,那就嚴重了,古人說「蓋棺論定」,就是機會已經失去了,時間已經不在了,這時才想到要尋找靈命的歸宿,已經時不我與了!這時孤魂獨逝,業力隨身,直墮三途,再得人身,更待何時?
       所以忽略這件大事是很可怕的。
 
解決罪業與輪迴的方法
       解決罪業與輪迴的方法到底在哪裡呢?
       有的印度人,雙手扣著鐵鍊,鐵鍊綁在一塊大石頭上,所以他一生不能走過十五公尺,就在那一個地方轉。他認為人有罪業,將來要受苦,不如現在就先受苦,將來可以少受一點苦。
       有的中國人,晚年的時候會特地救貧濟苦,想要以功補過,作一些功德,將來可以抵償他此生所造的罪孽。
       印度人有印度人的觀念,中國人有中國人的觀念。但是罪業的問題,無盡的六道輪迴,不是自力的「苦行」和「善行」所能夠解決的。
       譬如已被法官判處死刑的時候,既不能要求法官,讓自己去作一點苦工,來減少刑罰,也不能要求法官,讓自己去作一點好事,將功贖罪。
       唯有信受彌陀救度,才能解決無始以來無量無邊的罪業與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