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人生意义

  1. 生活教育
  2. 护生与素食
  3. 出离与轮回
  4. 诸行无常
  5. 醒世箴言
  6. 人生目的

第二篇 净土信仰

  1. 皈命弥陀
  2. 念佛警策
  3. 机法深信
  4. 佛法知见
  5. 众善奉行
  6. 深信因果
  7. 净土信仰

第三篇 净宗教判

  1. 正杂二行判
  2. 要弘二门判
  3. 圣净二门判
  4. 自他二力判
  5. 难易二道判
  6. 总显其义

第四篇 正依经论

  1. 往生论注
  2. 佛说阿弥陀经
  3. 佛说观无量寿经
  4. 佛说无量寿经
  5. 总显其义

第五篇 净土宗旨

  1. 广度十方众生
  2. 愿生弥陀净土
  3. 专称弥陀佛名
  4. 信受弥陀救度
  5. 总显其义

第六篇 净宗特色

  1. 现生不退
  2. 平生业成
  3. 凡夫入报
  4. 本愿称名
  5. 总显其义

第七篇 净宗宗风

  1. 净土宗宗风(三)
  2. 净土宗宗风(二)
  3. 净土宗宗风(一)

第八篇 净宗传承

  1. 善导大师
  2. 道绰大师
  3. 昙鸾大师
  4. 天亲菩萨
  5. 龙树菩萨
  6. 第十八愿
  7. 总显其义

第九篇 净宗弘传

  1. 念佛度亡
  2. 念佛利益
  3. 念佛方法

第十篇 净土述怀

  1. 净土述怀

【法  语 二】

  1. 净土短文(十一)
  2. 净土短文(十)
  3. 净土短文(九)
  4. 净土短文(八)
  5. 净土短文(七)
  6. 净土短文(六)
  7. 净土短文(五)
  8. 净土短文(四)
  9. 净土短文(三)
  10. 净土短文(二)
  11. 净土短文(一)
  12. 唯称名
  13. 信 心
  14. 救 恩(二)
  15. 救 恩(一)
  16. 二河白道呼唤声
  17. 死的恐怖
  18. 人生之实相
  19. 人生像什麽
  20. 无常法语
净土宗
慧净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慧净法师 > 法语
top

法语

总显其义

  1. 中国自古以来没有特别建立「净土宗」,所以在判教、经论上众说纷纭,导致一般都认为凡夫固然可以往生,可是往生後还要经过种种的品位阶级,经过多少时间、修多少行门才能够达到较高的果位。这种说法,都不是依净土的教理来解释净土法门,完全是依各自宗派的立场来阐释,由此可知建立「净土宗」是多麽的重要!如果没有建立净土宗派,在判教上就会模糊、混淆;反之,如果有建立宗派,判教、传承以及依传承的解释就会非常的清楚。


  2. 修习净土法门与弘扬净土法门的人,都必须要把「圣道门」与「净土门」的理论划分开来才不会彼此模糊、混淆。甚至要强调「难行道」、「易行道」之别,强调「他力」、「自力」之分,强调「要门」、「弘愿门」之异,强调「正行」、「杂行」之不同。总之,就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混淆的、毫不妥协、苟且的将它理清,才能让我们能够明辨什麽才是真正的净土之道,什麽是混杂不纯的,让我们很容易的正确掌握行持,也了解往生是进入报土。


  3. 善导流之念佛思想,源自龙树「难易二道」、昙鸾「自他二力」、道绰「圣净二门」、善导「顿渐二教」等教判,及善导「正杂二行」、「助正二业」、「正定业」之行判;而归宗结顶於弥陀本愿专称佛名之「正定业」为必得往生弥陀报土之行业。故其宗旨即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即是善导《观经疏》结论之所言: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4. 龙树菩萨把佛法分为「难行道」和「易行道」,昙鸾大师进一步把它分为「自力」和「他力」,到了道绰禅师就分为「圣道门」和「净土门」,这些都是对於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判教。到最後,「圣道门」和「净土门」就成为净土宗判教的专有名称和定论。


  5. 道绰禅师将佛法区判为「圣道门」和「净土门」。也就是说,这「圣道门」必须是圣者的根器才能够修的,而「净土门」则不必一定要圣者的根器众生,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就能往生弥陀净土而成佛了。
    综合言之,整个佛法可分为二门:「圣道门」是难行道,是自力的,是圣者根器才能修的,是讲修六度万行,须什麽行都要修,这就如陆道步行,所以是「苦、诸、久、堕」,既然有退堕的可能,那就表示证果的可能性不确定。「净土门」是易行道,是他力的,凡夫都可以做得到,是讲信心的救度法门,信什麽呢?信念佛,专一念佛便可,就好像水道乘船,是「乐、一、速、必」,而且往生决定。
    「圣道门」和「净土门」都是佛法,「难行道」与「易行道」也都是佛法,「自力」、「他力」也是佛法,所以我们不能说精进勇猛修行的才是佛法,轻松念佛的就不是佛法。


  6. 佛法不论小乘、大乘,都以「净」为出发点,以「净」为归宿,故说「佛法无量义,一以净为本」。不过要达到这个境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圣道门」,一种就是「净土门」。依圣道门要达到这种境界,因为要靠自己的力量,祖师判定为「难行道」,非常困难。净土门就很容易,因为是靠佛的加持,所以叫「易行道」。


  7. 佛法大致分为「圣道门」和「净土门」,净土门里有「要门」、「弘愿门」。
    「要门」则分「定」跟「散」,「定」就是「十三观」,「散」是「三福九品」。三福九品必须看《观无量寿经》才能够了解,这是属於「自他二力」的法门,自力回向给阿弥陀佛──他力,使他力能够救度我们,所以说是他力中的自力法门。
    「弘愿门」呢,是纯粹「他力回向」过来的,「他」是指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将祂的力量、功德,回向给我们,使我们白白就能够拥有的,那麽祂回向什麽给我们呢?就是「大愿」、「大业」、「大力」。
    「大愿」,就是,阿弥陀佛当法藏菩萨的时候,为了救度我们,以五劫的时间去思惟後,考虑出容易救度我们的四十八愿来,这就叫做「本愿」。祂这个本愿,是为我们而发的。
    「大业」,就是指大的行为,什麽是大的行为呢?就是阿弥陀佛,虽然发了愿,发了愿如果没有付诸实践,这是空愿,不能达到目的,所以必须实践;阿弥陀佛经过了兆载永劫,去行菩萨万行,可以说祂这个行,是为我们而修的。
    「大力」,就是无碍光明的摄取力和无为、无漏的名号功德力。罪业凡夫遇普通之缘,则依然三涂六道,造业造罪、受苦受难之凡夫;若遇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之增上缘,则往生成佛。


  8. 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代教法,除了念佛法门以外,所有的法门都可以归纳为「定善」与「散善」。


  9. 法然上人以前的日本佛教,虽有大小乘各宗派,却独缺净土宗派,所以没有净土门的教团,也没有确立净土门正依的经典与教相上的理论架构,因此也不知道往生的行体。
    虽然当时愿生西方净土的行者,代不乏人,但都依附在各宗门下,杂行杂修,然後回向,谓之「寓宗」,并且以其各宗之教理来判别弥陀的净土,因而净土依正及往生正因,随各宗的宗义而转。如天台宗以其四土判定弥陀净土,并判定凡夫往生的是最卑浅的凡圣同居土;又如法相宗判弥陀净土虽然高妙,但认为凡夫不能往生。
    如此错解,非弥陀本意,善导大师谓之:「自失误他,为害不浅。」法然上人有鉴於此,毅然於各宗之外别立净土的宗派,并撰写《选择本愿念佛集》作为开宗立教的「本典」,至此弥陀本愿的意趣,往生的行体,显露无遗。


  10. 在净土法门里面,「舍」跟「取」是重要的字眼。
    从净土三经及祖师传承来讲,都显明净土法门是有舍有取的。「舍」是贯穿「舍圣道、舍杂行、舍助业」,而「选取净土、选正行、选正定业」。既然贯穿圣道、杂行、助业──圣道就是净土宗之外的各宗各派,包含天台、华严,要舍;包含密宗、禅宗,也要舍。不舍的话,就不能专,不舍的话,就不纯不净。
    不管天台也好、华严也好(这是着重於教理的),或是密宗也好、禅宗也好(这是着重於修行的),我们既修不来,也不需要。
    如果修得来的话,我们就不是罪恶生死凡夫,就不是「无有出离之缘」的「机」了。如果还需要的话,也不是「乘彼愿力定得往生」的「法」了。所以,就「机」来讲,就「法」来讲,我们应该用「舍」这个字,明确而不模糊、不苟且、不妥协。「舍难取易」,这个「舍」字是关键,可以让我们不混乱、不混淆、不模糊、不苟且、不妥协、不夹杂,可以让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掌握到要领。


  11. 释迦牟尼佛一生成正觉後的四十九年间,讲经说法三百余会,大部份都是因时、因地,观机逗教,为调伏众生而讲。因此,其中很多经典、理论、行持的方法,都各有不同,古来祖师大德将之归纳为八个宗派。
    八个宗派当中,我们独取净土宗作为我们信仰的对象。在净土门当中的「要门」和「弘愿门」,我们选取「弘愿门」。弘愿门主要是强调正行之中的「正定业」──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正杂二行当中,我们选取正行之中的正定业,因为正行的中心目标就是正定业。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