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於《玄義》云:「我依菩薩藏,頓教一乘海。」
一乘者,無三乘異,名為一乘。海者,以一味義,喩理一如。故知淨土弘願是淨土一乘。故《淨土論註》云:「法華經言:釋迦以出五濁世故,分一說三。淨土既非五濁,無三乘明。」《大經》云:「遠離聲聞、緣覺之地。」
聖道門通於大小,淨土唯大。又聖道門通於漸頓,淨土唯頓。又聖道門通於四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淨土真教唯是佛乘。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說:「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元照《彌陀經疏》云:「皆是圓頓一佛乘教。」
穢土一乘
《華嚴》、《勝鬘》、《法華》之教等皆言一乘,與弘願一乘,有何不同?
一乘雖體是一,敎途不同轍。所謂「佛法華界唯一,勝鬘爲一明一,法華會三歸一。」共雖詮一乘。化儀不同,悟入非一。然而同是穢土一乘也、調機一乘也、解會一乘也。悟解一乘也、自力一乘也。龍樹菩薩謂之於穢土一乘如鑛金。
淨土一乘
今弘願深奧教門,「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不斷煩惱得涅槃」、「不斷惑業得預補處,即此一生圓滿菩提」、「莫訝一聲超十地,須知六字括三乘」、「一念稱得彌陀號,至彼還同法性身」、「具縛凡愚屠沽下類,剎那超越成佛之法」、「一入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六識縱橫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十地願行自然彰」。故知既是淨土一乘也、超勝一乘也、特妙一乘也、單信一乘也、自然一乘也、他力一乘也。龍樹菩薩謂是於淨土一乘如純金。
礦金因分or純金果分
聖道諸宗縱雖窮法佛內證,於機來說仍是衆生悟解分,不出因分可說之教。(法相宗)凝然常住、(三論宗)獨空畢竟、(華嚴宗)法界圓融、(天臺宗)三諦相即、(密宗)六大無礙、(禪宗)即心非佛,宗宗談異,而解義會心分齊皆是衆生悟解門也、解會分齊也,如華嚴宗所說「托事顯法生解門」。「顯法」,顯現一切事法。「生解」,產生事事無礙的悟解。故佛敎寄於名色而有言説,修因證果,皆依教行勵證、六度萬行精勤修行而成就佛果,因果歷然可辨,修一分善業,得一分功德,斷一分煩惱,證一分菩提,如是因如是果,故法然上人言:「天臺、真言皆名頓教,然彼斷惑證理故,猶是漸教也。」善導大師言:「瓔珞經中說漸教,萬劫修功證不退。」
而淨土門直彰如來果德耳,正是跳機情果分也。濟下機大悲,入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寳海全無千波萬浪義路分別跡乎。故鸞師言:「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故法然上人云:「非漸頓之所攝,而假與頓教稱,以顯橫超橫截之用。」
故淨土門是大乘極致,通於大乘、異於大乘、超於大乘,念佛一門通於定散,非定非散,超定超散。此是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
《首楞嚴經》取意云:「眾生因分如礦金,如來果德如純金矣。」龍樹以此為依據高判之。
彌陀名號萬德所歸,元照大師云:「行滿功成,一時圓證於三身,萬德總彰於四字。」《要決》云:「諸佛願行成此果名,但能念號具包眾德,故成大善不廢往生。」源信和尚云:「因行果德自利利他,乃至十方三世諸佛功德皆悉攝在六字中。」
究竟大乘超逾諸宗他力頓大不思議之法門
此土入聖爲聖道敎,往生淨土名淨土敎,自力難行名爲聖道,他力易行名爲淨土,聖道敎者時機不相應,有敎無人,有名無實,是故爲劣。
淨土敎者時機相應,有敎有人,有名有實,願行具足,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是故名爲究竟大乘超過諸宗他力頓大不思議之法門。
淨土念佛未斷惑出過三界之長迷,故以此敎爲頓敎中頓也,淨土宗者實敎也,或名眞宗(念佛成佛是真宗)或名眞門(聽法入真門)或名弘誓門(選得彌陀弘誓門)或名頓敎(我依照菩薩藏,頓教一乘海)或名一乘也(大乘一味)。
《大經》云:「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宗祖善導大師言:「橫超斷四流,願入彌陀界。」道綽大師言:「若得往生彌陀淨國,娑婆五道一時頓捨,故名『橫截』。」
善導大師又言:「地前地上元無二,隨根利鈍超增位。」又云:「十地願行自然彰」,故知更斷惑不借種智地位,不論功用,自然至一生補處,自然證三身覺體,餘敎更無類诸宗超過之講談,故言頓中之頓,故《論註》云:「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既是不思議談話也,凡人非所闚知,是果位難思之極理也。
即相不退
淨土念佛,乃二敎之中頓敎攝也,於頓有性頓有相頓,今淨土念佛何頓所攝耶?
是相頓敎也,相者指方立相。相頓亦名事頓,雖云相頓,即相相而非有相,相雖名事頓,融即事理故,事理倶頓也,故《安樂集》云:「彼淨土所言相者,即是無漏相,實相相也。」印光大師云:「淨土法門,其大無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極平常,益極殊勝。」
為有相凡夫,指方立相,住心取境,依有相入實相,易行極致,慈悲至極矣,是彌陀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是真空生妙有,是「色即是空,故真如實相;空即是色,故相好光明。」
無生之理難知難證,往生之道易行易入;因往生而證無生,此淨土之勝易也,一切凡夫因此可入聖賢之域。如曇鸞《往生論註》云:「彼下品人,雖不知法性無生,但以稱佛名力,作往生意,願生彼土。彼土是無生界,見生之火,自然而滅。」
故知有相凡夫依有相入不退之功德大寶海,故知淨土乃「即相不退」之敎門,佛意不思議之宗致。佛願所建出離故,事中含理,理事不二,義不零落,見生即無生,所以無生之人以無生解而得往生斯則無生而生之義,見生之人以見生心而得無生斯則生即無生義。
相頓大悲之教,指方立相捨此往彼,是如來真空之妙有,是佛意不思議敎門也。宗祖善導大師云:「佛密意弘深,敎門難曉,三賢十聖,弗測所窺,況我信外輕毛,敢知旨趣?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因少而果大,行淺而悟深,莫如此他力頓大敎也,頓名雖同,超诸宗頓,實名雖同,勝餘敎實,難思大用自有相修因直入無相之樂果唯此法門。
生即無生,雖談相頓,實則色心無二,性相不離。
雖言無二,會心明色,雖談不離,歸性融相,理談即理,事修相行,今此相頓,終窮極談,濟凡秘術,直立方域,即無方域,正假色相,即無色相,無行無二而悟色心於一法,不解不離而開性相於一心。不改見生當體之凡夫不覺轉入無生本際,不斷煩惱迷本之衆生立地證得涅槃常樂,以有相心契無相悟,以事相行入實相門,事中得理理中施事,理事縱橫自在無礙。佛智難思、佛願弘深,凡愚各得安立。以相頓爲顯超過唯理唯性之頓敎也,據實而論理事縱橫頓中頓也。凡愚有相眾生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不致墮圓實墮、惡取空之弊也。
(圓墮。謂墮於圓理之弊,如謬解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邪正不二、善惡一如等圓頓教理之義,而破壞戒行,流於放逸。惡取空,謂謬解『空』義而執著於『斷空』之見。)
有相執求之凡夫,難悟實相之理,導公大師言:「真如廣大,五乘不測其邊;法性深高,十聖莫窮其際。」彌陀滿足大悲人,為示現他利利他濟凡之本懷,由法身無相,無相故能無不相,生方便法身之為物六字名號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而生即無生,成自然虛無、無極之法性實相之身也。故以偈頌曰:
相頓即是易行道,往生無生淨土門;他力祕術佛意教,即相不退頓中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