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文集

  1. 善導大師的淨土教及其周邊
  2.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3
  3.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2
  4. 慈雲懺主〈淨土文〉今詮-1
  5. 五濁增時多疑謗
  6. 右脇(入住)出胎,大權示現
  7. 阿彌陀佛的形貌
  8. 《淨土宗教理的核心》前言
  9. 一段不可不知的中國淨土宗發展史實
  10. 關於《阿彌陀經》的「執持名號」
  11. 譯經史
  12. 讀《淨土教概論》札記一則
  13. 向死而生的淨土法門
  14. 試析《觀經疏》「化前序」
  15. 曇鸞道綽樹淨土宗萬世不拔之基
  16. 曇鸞與道綽
  17. 量子力學證實:彌陀淨土真存在
  18. 淨土泛論
  19. 淨土感言
  20. 淨土教思想信仰的特徵
  21. 試論道綽時教相應的淨土判教理論
  22. 善導淨土思想特點與稱名念佛法門的流行
  23. 略論善導往生淨土的境界──「報土論」
  24. 善導念佛思想的基本內涵
  25. 善導教學與宋代淨土教──特別以對天台宗的影響為中心
  26. 宋代以後的淨土教與善導
  27. 中國淨土教之時代區分
  28. 論曇鸞的淨土思想
  29. 論《安樂集》的淨土思想
  30. 道綽淨土思想研究
  31. 日本淨土宗的判教論和中國祖師觀
  32. 道綽、善導與唐代淨土宗
  33. 淨土宗十五祖之新判
  34. 玄中寺在中國淨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檢討
  35. 玄中寺與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36. 淨宗二祖道綽和《安樂集》
  37. 「凡入報土」辨正──《安樂集》研學劄記之四
  38. 稱名本願探意——《安樂集》研學劄記之三
  39. 「聖道與淨土」辨析——《安樂集》研學劄記之二
  40. 「約時被機」解讀——《安樂集》研學劄記之一
  41. 再讀《往生論註》
  42. 曇鸞在淨土宗史上的地位
  43. 近代確立蓮宗十三位祖師的過程及其釋疑
  44. 玄中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黃金紐帶
  45. 穿越千年,為師作證
  46. 論善導大師的佛學思想與淨土宗的教義特徵
  47. 道綽《安樂集》的淨土思想
  48. 離業力自然入無為自然之捷徑
  49. 純正的淨土法門能使十方眾生大安心原由之探討
  50. 曇鸞大師
  51. 淨土高僧曇鸞法師的風範
  52. 論淨土宗的成立及其實際創始人的確立
  53. 慧遠與善導之念佛
  54. 辨析信願稱名求生淨土是否為「儜弱怯劣」?
  55. 曇鸞、道綽、善導三大師的淨土學說
  56. 中國淨土理論的開山者曇鸞
  57. 善導淨土思想之特色
  58. 淨土祖師曇鸞與念佛法門
  59.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60. 淨土宗的域外淵源與長安立宗及其後世傳承
  61. 日本淨土宗簡介
  62. 論淨土宗的四大特色
  63. 「人以致用.學以致用」——談談教理研究
  64. 善導「要弘二門判」辨析── 要弘二門是偽命題嗎?
  65. 自家寶藏 失而復得
  66. 鑒真大師淨土信仰探微
  67. 玄中寺與淨土宗
  68. 善導大師及其淨土思想
  69. 道綽《安樂集》探略
  70. 不測之人與不測之《註》
  71. 曇鸞大師歷史地位再探討
  72. 中國人口頭心頭的阿彌陀
淨土宗
淨土文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土文庫 > 淨土宗文集
top

淨土宗文集

善導念佛思想的基本內涵

謝路軍

       提要:文章分析了善導念佛思想的基本內涵,指出善導的念佛思想主要由念佛的心理基礎(「三心」說)和念佛的實踐方法(稱名念佛)兩方面組成。

 

       作者:謝路軍,1965年生,哲學博士,北方工業大學人文學院。

       主題詞:善導念佛思想基本內涵

 

       善導繼承曇鸞以來的念佛思想,並將其系統化,組織成完整的念佛理論。綜觀善導的念佛思想,主要由念佛的心理基礎和念佛的實踐方法兩方面組成。在念佛的心理基礎方面,善導強調「三心」說,即念佛要具備至誠心、深心和迴向發願心。在念佛的實踐方法方面,善導把稱名念佛作為淨土修行的最主要方法,同時他還強調往生淨土的「四修之法」,即恭敬修、無餘修、無間修、長時修。

 

一、念佛的心理基礎

       善導認為阿彌陀佛願力廣大,眾生就是憑藉這種他力本願而往生西方淨土。但是,這種願力卻不會自發地在眾生身上起作用,它要求眾生首先要有往生的願望,也就是要具備「三心」。「三心」是眾生往生淨土的正因,若缺一心,往生都是不可能的。《觀無量壽佛經》中最早提出「三心」說。在該經第十四觀敘述「上品上生」時,佛告阿難和韋提希說:「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1)善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揮了「三心」說。

 

       (一)至誠心。善導說:「至者真,誠者實。」(2)至誠心即真實心。他指出,「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目真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3)意思是說,眾生身、口、意三業修行,必須發自於真實心,不能看上去賢善精進,而內心卻懷著虛假、貪心、瞋恨、邪惡、偽善,奸詐無比,惡性膨脹,如同蛇蠍一樣狠毒。如果這樣的話,雖然修行身、口、意三業,也只能叫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不可名真實業!這裏強調眾生修行,必須心口不異,表裏如一,也就是說,眾生修行必須從「真實心中作」,否則,這種人「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4)

 

       那麼,為什麼一切眾生修行時,必須具備「至誠心」呢?「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5)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在未成佛前修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身、口、意三業所修都發自於真實心中,所作所為,無不真實。因此,眾生修行往生也要從「真實心中作」。

 

       善導還進而認為,「真實」有兩方面的涵義,即「自利真實」和「利他真實」。何謂「自利真實」?「言自利真實者,複有二種:一者真實心中,制捨自他諸惡及穢國等,行住坐臥,想同一切菩薩制捨諸惡,我亦如是;二者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凡聖等善」。6在此,「自利真實」包含了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念念捨棄諸惡,厭離穢土;二是念念勤修眾善,欣慕淨土。又此於身、口、意三業約為六重意義,即:1、真實心中之口業,讚歎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2、真實心中口業,毀厭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報苦惡之事;3、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4、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5、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6)、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捨;若起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作,不論內、外、明、暗,皆須真實,故稱為至誠心(7)。總之,「至誠心」是從「止惡」、「修善」兩個方面來講的,又止惡即修善,修善即止惡,兩者同樣重要,缺一不可。有關「利他真實」,善導並沒有作出解釋。從字義上看,即是將自己的行善去惡推廣到他人身上,使其他人也同樣勤修淨業,不斷去惡行善。

 

       (二)深心。善導在《觀無量壽佛經疏》中說:「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8)故而深心又稱深信,也即深信之心,是對佛法的深厚信心。淨土法門以「信」、「願」、「行」為往生修行的三要素。明代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中說:「非信不足以啟願,非願不足以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滿其所願而證所信。」(9)信、願、行三者,密不可分,而信居首位。後代如此重視「信」,是受了善導重視「深信之心」的影響。善導認為「信」有二層含義:1、就人立信;2、就行立信。

 

       1、就人立信:「亦有兩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贊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恒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10)。即首先要深信自己是罪惡凡夫,無始以來流轉生死,沒有出期。其次要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能夠攝受眾生,乘佛願力一定可以往生西方淨土;深信釋迦牟尼佛說《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贊極樂世界依正二報,使人欣慕嚮往;深信《彌陀經》中的十方恒沙般多的諸佛,證勸一切眾生依願修行,定得往生;深信一切行者,只要唯信佛語,不顧身命,依佛所說去做,即隨順佛教,隨順佛意,隨順佛願,可謂真佛弟子。總之,善導認為罪惡深重而難以得救的眾生,由於充分認識到自身根機低劣,靠自力無法解脫,就能放棄一切異見邪想,一心指望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善導以此鞏固眾生的淨土信仰。

 

       2、就行立信。善導《觀經四帖疏》中說:「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11)。所謂「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12)意思是說,專依淨土經典而行者,名正行。正行有五種:一心專門讀誦《觀經》等淨土經典;一心觀想憶念阿彌陀佛及西方極樂世界;一心專門禮拜阿彌陀佛;一心專門口稱阿彌陀佛的名號;一心專門讚歎供養阿彌陀佛。可見,這五種正行都是圍繞阿彌陀佛展開的。簡言之,即讀誦正行、觀察正行、禮拜正行、稱名正行、讚歎供養正行(13)。善導又將這五種正行作了區分:「又就此正中,複有兩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14)把五種正行之中的稱名念佛列為了「正定之業」,其餘四種正行,定為了「助業」,突出了「稱名念佛」的地位,強調這是往生西方的最佳快捷方式。可見,就行立信的目的,在確立眾生對稱名念佛的信心。那麼,何謂雜行呢?五種正行之外,諸善萬行都叫雜行。在此,善導是通過比較來凸顯稱名念佛的地位的,即「雜行」不如「正行」,而「正行」之中的「助業」又不如稱名念佛的「正定之業」,故而「稱名念佛」乃為善導最為推崇的淨土修行方法。

 

       (三)迴向發願心。善導《觀經四帖疏》說:「言迴向發願心者,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故名迴向發願心也。」(15)「迴向」的「回」,為回轉的意思,「向」為趨向的意思,所謂迴向發願,意指願將自己過去今生所修所做的身、口、意三業功德,以及隨喜一切凡聖所修的身、口、意三業功德,皆發自於真實深信心中,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故稱迴向發願心。在此,迴向指回自向他,回此向彼。回自向他是將自己所做所修的福業功德等回轉趨向普利群生。回此向彼,一方面是「往相迴向」,以己所修功德回施眾生同生淨土;另一方面是「還相迴向」,指淨業行人生淨土成就一切功德後,再回塵世化導眾生趨向淨土。發願,是指淨業行人應當發起往生淨土的誓願。淨土宗人認為「願」是信券,對往生淨土至關重要。按《阿彌陀經》載,世尊先後三處勸導「應當發願」。第一處是在敘述「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時,勸導「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16)第二處是在開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命終「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時,勸導「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17);第三處是在開示眾生發願往生,「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勸導「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18)三勸「應當發願」,足見發願的重要。

 

       善導認為,在這裏所發的迴向願望必須從真實深心中發出,這是將「至誠心」、「深心」與「迴向發願心」三者密切聯繫起來了。他說:「又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19)「三心」的關係不可分割,構成了善導念佛的「三心」之說。

 

       在此,善導的「迴向發願心」中的「迴向」之說,吸取了北魏曇鸞的思想。曇鸞在《往生論註》中說:「迴向有二種相:一者往相,二者還相。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眾生,作願共往生彼阿彌陀如來安樂淨土;還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止)、毗婆舍那(觀)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眾生,共向佛道。若往若還,皆為拔眾生渡生死海,是故言迴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20)善導所說與曇鸞如出一轍。「若往若還皆為拔眾生渡生死海」,體現了大乘佛教「自度度人」、「自利利他」的菩薩精神。被淨土宗人奉為淨土十三祖的印光大師說:「迴向發願心,謂以己念佛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無量。若只為己一人念,則心量狹小,功德亦狹小矣。譬如一燈,只一燈之明,若肯轉燃,則百千萬億無量無數燈,其明蓋不可喻矣!而本燈固無所損也。世人不知此義,故只知自私自利,不願人得其益。」(21)印光大師點明了迴向發願心的「利他」精神,且以一燈轉燃無數燈,光明不可喻,道出了迴向發願心的內涵與實質。

 

       綜觀上述,善導所講的「至誠心」是真實之心,是為往生的不偽之心;深心是深信佛的願力及稱名念佛之心;迴向發願心是迴向所修之行,普度眾生,願求往生之心。此三心總其名為「具足三心」,即將心安置於所求淨土、所歸彌陀與所行念佛三者上面。善導說:「三心既具,無行不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22)可見,善導是十分重視「具足三心」的,把「具足三心」作為淨土往生的正因。「三心」具備了,也就是說,念佛的心理基礎奠定了。但是,這並不能代替眾生的「行」,眾生往生西方,還必須親自修持實踐。

 

二、念佛的實踐方法

       關於往生淨土的念佛實踐方法,淨影寺慧遠在《觀無量壽經義疏》中指出,《觀經》所說的念佛實踐有四種方法:(一)修觀往生,即依靠修習定善「十六觀法」而得往生。(二)修業往生,即修習散善的「三福」九品之業而得往生。(三)修心往生,即修習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三心而得往生。(四)歸嚮往生,即臨終遇善知識,教令稱念阿彌陀佛而得往生(23)。善導則認為,《觀經》中所說的實踐可以分為定善(十三觀)、散善(三福九品)二種念佛方法,而原本皆在稱名一行。善導《觀經四帖疏》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24)那麼,善導究竟是怎樣論證稱名念佛為往生淨土的最主要修行方法的呢?

 

       第一,善導通過確立《觀經》的宗旨,進而奠定稱名念佛的地位。淨影寺慧遠以為《觀經》的主旨在於「觀佛三昧」,他在《觀無量壽經義疏》中說:「第三,須知經之宗趣,諸經所辨,宗趣各異。如《涅槃經》以涅槃為宗,《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大品經》等以慧為宗,《華嚴》、《法華》、《無量義》等以三昧為宗,《大集經》等以陀羅尼為宗。如是非一。此經觀佛三昧為宗。」(25)《觀經》是以觀佛三昧為宗。所謂觀佛三昧,即一心觀想彌陀佛身之相好及功德等。善導則以為《觀經》的主旨,並非只講「觀佛三昧為宗」,而是講「觀佛三昧」和「念佛三昧」,即是「一經兩宗」。他在《觀經四帖疏》中說:「三辯釋宗旨不同,教之大小者,如《維摩經》以不思議解脫為宗;如《大品經》以空慧為宗,此例非一。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26)所謂念佛三昧,指觀念佛德或稱念佛名號的三昧。念佛三昧分二種:一是一心觀想佛的相好,或一心觀法身之實相,兩者皆為觀想念佛。二是一心稱念佛名,即稱名念佛。可見,「觀佛三昧」與「念佛三味」有相通之處,「念佛三昧」的前一種,實際上就是指「觀佛三昧」,而「稱名念佛」則是善導所要突出強調的。

 

       從淨影寺慧遠等人的《觀經疏》來看,他們強調的是「觀佛三昧」,重點是突出一個「觀」字,《觀經》中講到通過「十六觀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實際上蘊含了強調「自力」的因素,因為「十六觀法」要靠自力來實行。而善導則講「一經兩宗」的觀佛三昧和念佛三昧。究其實質,善導所要重點提倡的是散心稱名的「念佛三昧」。「念佛三昧」關鍵在一個「念」字上,眾生通過念阿彌陀佛,達到與佛感應相交,憑藉佛的願力往生西方,所彰顯的是一種「他力」往生。這樣,善導通過對《觀經》宗旨的新的解釋,把稱名念佛論證成為淨土修行的主要方法。

 

       第二,善導還通過定善、散善的劃分,突出了稱名念佛的重要性。這一問題的提出緣於《觀經》中的一段話:「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諸佛土,雖複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27)「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兩句成了善導與淨影寺慧遠等人爭論的焦點之一。淨影寺慧遠認為,這兩句話各有所指。他說:「思惟、正受兩門分別:(第)一、定散分別,下三淨業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觀說為正受。第二、就彼十六觀中隨義分別,初二想觀,名曰思惟,地觀已後十四種觀,依定修起,說為正受。」(28)「下三淨業」,指《觀經》中的「三福」,即「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29)「十六正觀」,淨影寺慧遠解釋說:「定善生中觀別十六:一是日觀,二是水觀,三是地觀,四是樹觀,五是池觀,六是總想觀、一切樓樹池等,七華座觀,八佛菩薩像觀,九佛身觀,十觀世音觀,十一大勢至觀,十二自往生觀,十三雜明佛菩薩,十四上品生觀,十五中品生觀,十六下品生觀。」(30)所述與《觀經》中的十六觀一致。

 

       智顗在《觀無量壽佛經疏》中也對「思惟」、「正受」句作了分別,他說:「初明三種淨業,答思惟。汝是凡夫下,次明十六妙觀答正受。」(31)可見,智顗與淨影寺慧遠一樣,都把淨業散心思量叫做思惟,十六正觀說為正受。

 

       善導不同意淨影寺慧遠等人的看法,他首先對定散二門作了分別:「云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答曰:從日觀下至十三觀已來,名為定善。三福九品名為散善。」(32)在此,善導主張凝心摒除雜念者為定善,即是以定心所修之善;而棄惡修善者為散善,即是以散心所修之善,這兩類皆可往生西方淨土。善導認為,《觀無量壽經》所說的十六觀中,前十三觀是以定心觀西方淨土,所以稱為定善;後三觀是以散心修習「三福」、「九品」之行,所以稱為散善。這就與淨影寺慧遠等人的觀點區別開來了。善導又說:「問曰:定散二善因誰致請?答曰:定善一門韋提致請,散善一門是佛自說。」(33)在這裏,善導提倡念佛的思想表露得愈來愈明確,定善前「十三觀」不過是「韋提致請」才說的,而他力念佛的散善一門「是佛自說」,被人請才說,與隨自意而說簡直是兩碼事。前者含有一種「被迫」的意味,不一定是佛的本意;隨自意而說的,才是佛的本懷的流露。顯而易見,善導強調的是散心稱名的「念佛三昧」的重要性,而非靠「自力」的定善往生的「觀佛三昧」。對定善、散善問題的認識,也影響到了他對「思惟」、「正受」兩句話的理解。他說:「言思惟者,即是觀前方便,思想彼國依正二報總別相也,即地觀文中說言,如此想者為粗見極樂國土,即合上教我思惟一句。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緣慮並亡,三昧相應,名為正受。即地觀文中說言,若得三昧見彼國土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34)所謂思惟,只是一種「觀前方便」罷了,並非像淨影寺慧遠等人所評判的那樣。善導指出:「諸師將思惟一句用合三福九品以為散善,正受一句用合十六觀以為定善。如斯解者,將謂不然。如《華嚴經》說:思惟正受者,但是三昧之異名,與此地觀文同。以斯文證,豈得通於散善?又向來韋提上請,但言教我觀於清淨業處,次下又請,言教我思惟正受,雖有兩請,唯是定善。又散善之文都無請處,但是佛自開。」(35)最後一句道出了善導作此種區分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強調散心稱名的「念佛三昧」。

 

       第三,善導還通過對眾生所作正行、雜行的區分來強調稱名念佛的作用。此一問題,在本章之「三心」說中也涉及到了。善導的「正行」說,吸取了世親《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中「五念門」的內容。《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中說:「修五念門成就者,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讚歎門,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迴向門。」(36)又進而解釋說:「云何禮拜?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為生彼國意故;云何讚歎?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云何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彼觀察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功德莊惡,二者觀察阿彌陀佛功德莊嚴,三者觀察彼諸菩薩功德莊嚴。云何迴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迴向為首,成就大悲心故。」(37)善導所說的「正行」的內容,除了「五念門」中的迴向門,其他四門均包括其中。至於「迴向門」,善導則在講「三心」時把它吸收了進去。顯然,善導的「正行」說是吸收了「五念門」內容的結果。

 

       善導還將「正行」的內容分為「正定之業」和「助業」兩類。所謂正定之業即稱名念佛之行,「正行」中的其餘諸行均為助業,從而突出了稱名念佛在淨土修持中的地位。除了「正行」之外,修行其他諸善都叫「雜行」。修習「正行」,在善導看來,可以憶念不斷,「名為無間」(38)行;而若修習「雜行」,雖然亦可回向往生,但心卻經常間斷,名為「疏雜之行」(39)。修習「雜行」遠不及「正行」功效大,而修習「正行」,稱名念佛又為正定之業,其他不過是「助業」而已。由此可見,善導的本意是說,只有持名念佛,才是淨土往生的最佳手段。

 

       有關正行雜行列一簡表:

 

正行讀誦正行---------------助業
觀察正行---------------助業
禮拜正行---------------助業
稱名正行---------------正定業(佛本願之行)
讚歎供養正行---------助業
雜行------------------------------------五種正行以外之行

 

       善導所作之《淨業專雜二修》一文也進一步闡明了強調稱名念佛的原因,文中說:「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號者,有何意耶?答: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教故,順佛語故。」(40)這裏,善導分析了「觀」難成就的原因是眾生根機低劣,惑障深重,而又境細心粗,識揚神飛,所以應放棄修「觀」。「稱名」則不同,既無外雜緣相擾,又能與佛的本願相應,所以能夠「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在此,稱名念佛在眾生往生中起到了與佛救度眾生的本願相溝通的橋樑作用。修「雜業」的結果,也可以往生,但是「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41)這是由於雜緣亂動,使修持者失去正念,不能與佛的本願相感應,與教相違,不順從佛語,念念不相持續,不能念報佛恩的緣故。雖然做了「雜業」,但常與名利相應,障礙眾生往生的正行(42)。可見,善導勸修的是「正定之業」的稱名念佛,而不是什麼「雜業」之行。

 

       第四,善導在勸人臨終念佛方面,也強調了稱名念佛的重要性。《觀經》「下品下生」文說:「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歸命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43)善導在《往生禮讚》中說:「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4)4可見,他把《觀經》中的「具足十念」看成是「十聲」稱佛名號了。善導在《觀經疏》中又說:「若欲往生者,要此行願具足,方可得生。……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45)。大意是說,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行願具足才能成功。今此《觀經》中的十聲稱佛,就是十願、十行具足。在這裏,稱「南無」是歸命,也就是發願迴向的意思,稱「阿彌陀佛」就是行,這樣有願有行,就可以往生了。為什麼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可以往生?善導認為,這與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個弘大誓願有密切關係,稱佛名號往生在四十八願範圍之內。正如他所說,稱佛名號可「與佛本願相應故」。(46)所以只要十聲稱佛名號,就會願行具足,臨終必得往生。

 

       善導在《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中專門論述了臨終念佛的注意事項:「又行者若病不病,欲命終時,一依上念佛三昧法,正當身心,回面向西,心亦專注,觀想阿彌陀佛,心口相應,聲聲莫絕,決定作往生想,華台聖眾來迎接想,病人若見前境,即向看病人說,既聞說已,即依說錄記,又病人若不能語者,看病人必須數數問病人見何境界,若說罪相,傍人即為念佛,助同懺悔,必令罪滅。若得罪滅,華台聖眾應念現前,准前鈔記。又行者等眷屬六親若來看病,勿令有食酒肉五辛人,若有,必不得向病人邊,即失正念,鬼神交亂,病人狂死,墮三惡道。願行者等好自謹慎,奉持佛教,同作見佛因緣。」(47)。在此,「心口相應,聲聲莫絕」表明了稱名念佛乃為臨終人往生淨土之所必須。「若說罪相,傍人即為念佛,助同懺悔,必令罪滅。」說明了臨終念佛有滅罪之功德。

 

       第五、善導在《觀經四帖疏》中講到「十六觀法」時,也突出了稱名念佛的重要性。善導在「第九觀」之「真身觀」中說:稱名念佛可得三種緣,即親緣、近緣、增上緣。所謂親緣,指眾生口稱佛名,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所謂近緣,指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所謂增上緣,指眾生稱佛名號,可除滅多劫重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而且諸淨土經典,如《無量壽經》、《彌陀經》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48)「第十六觀」之「下品上生」觀中說:「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如此經及諸部中處處廣歎,勸令稱名,將為要益也,應知。」(49)。指出佛的本願在「唯勸正念稱名」。

 

       第六、善導還突出了稱名念佛的種種利益。善導在他的《往生禮讚偈》中專門介紹了稱名念佛的種種功德利益:「若稱阿彌陀佛一聲,即能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禮念已下亦如是。《十往生經》云:「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又如《觀經》云:「若稱禮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彼國者,彼佛即遣無數化佛、無數觀音勢至菩薩,護念行者。」……又如《無量壽經》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又如《彌陀經》云:「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即應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稱佛不亂。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此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國。」……今既有此增上誓願可憑,諸佛子等何不勵意去也?」(50)這是善導引用淨土主要典籍來說明稱名念佛能夠不令惡鬼惡神擾亂,而得到菩薩保護往生淨土,並在臨終之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出現在面前,勸人修持稱名念佛。

 

       善導《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中又說,稱名念佛有「五種增上利益因緣:一者滅罪增上緣;二者護念得長命增上緣;三者見佛增上緣;四者攝生增上緣;五者證生增上緣」(51)。意謂稱名念佛,一是可以滅罪,如《觀經》「下品上生」人,稱彌陀佛一聲,除滅五十億劫生死重罪。二是可得佛菩薩的護念,如《彌陀經》說,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一樣多的佛共來護念。三是可以見佛,如《觀經》說的韋提希夫人見佛。四是可以攝得往生,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稱佛名號,乘佛願力往生。五是有佛作證,若稱其名號,可以往生,如《觀經》說,佛告韋提希夫人,阿彌陀佛去此不遠,乘佛願力定得往生。

 

       綜觀上述六個方面,善導從對《觀經》散心稱名的「念佛三昧」之宗旨的確立,到往生修行之「散善」、「定善」;「正行」、「雜行」;「正定業」、「助業」的劃分,再從臨終十念到修行十六觀法,乃至於稱名念佛的種種利益,都反復申明,善導所宣導的就是「稱名念佛」。如《觀經四帖疏》所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52)

 

       善導認為眾生修習稱名念佛法門,還要遵守一定的規則,這就是所謂的「四修法」。

 

       「四修法」,指恭敬修、無餘修、無間修、長時修。此「四修法」出於梁譯《攝大乘論釋》第八卷中。善導在《往生禮讚偈》中轉用其意,作為願生淨土者修行的方法,他說:「勸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53)

 

       善導介紹「四修」法說:「一者恭敬修,所謂恭敬禮拜彼佛及彼一切聖眾等,故名恭敬修。畢命為期,暫不中止,即是長時修。二者無餘修,所謂專稱彼佛名,專念專想專禮專贊彼佛及一切聖眾等,不雜餘業,故名無餘修。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三者無間修,所謂相續恭敬禮拜,稱名讚歎,憶念觀察,迴向發願,心心相續,不以餘業來間,故名無間修。又不以貪目真煩惱來間,隨犯隨懺,不令隔念隔時隔日,常使清淨,亦名無間修。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54)在此,「恭敬修」專指眾生禮拜阿彌陀佛時,應表示殷重恭敬的態度,這是有關身業禮拜的方規。「無餘修」,又名專修,是指身、口、意三業起行時,要不間雜別的行為,只專門口稱阿彌陀佛名,專門思念、觀想、禮拜、讚歎阿彌陀佛以及淨土中的大眾等。與此相對,雜修餘業名「雜修」,《往生禮讚》中舉出了雜修有十三種過失。如:「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憶想間斷故,回願不殷重真實故,貪目真諸見煩惱來間斷故,無有慚愧懺悔心故,……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心生輕慢,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55)正由於這十三種過失,所以「若欲捨專修雜業者,百時希得一、二,千時希得三、五。」(56)「無餘修」不同,「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57)「無間修」,即指稱名念佛沒有間斷,這種修法應該不雜餘業,不起貪瞋煩惱。但由於眾生是生死凡夫,經常會使正行間斷。善導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隨時懺悔即可,不使隔念、隔時、隔日,常使身心清淨。「長時修」,即從初發心時,至臨命終時,信行相續,誓不中止。
善導「四修法」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突出稱名念佛為淨土修行的最主要的實踐方法,其他一概為「雜修」,應該放棄。而且在修行中應持恭敬態度,信行相續,決不中止。總括善導所說,凡夫雖然在生死流轉之中,只要發起「三心」,專修持名「正定業」,無間相續而不懈怠,就一定能乘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轉載自「白人岩」)

 

       註釋:

1.《大正藏》12卷,第344頁下。

2.《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37卷,第270頁下。

3.4.5.6.7.8.9.10.15.19.31.38.39.45.《大正藏》37卷,第270頁下,271頁上、第271頁上、第271頁上、第271頁上、第271頁上、第271頁上、第364頁中、第271頁上、中、第272頁中、第272頁中、第191頁上、第272頁中、第272頁中、第250頁上。

11.12.13.14.《觀經四帖疏》,《大正藏》37卷,第272頁、第272頁、第272頁、第272頁。

16.17.18.27.29.43.《大正藏》12卷,第347頁中、第347頁中、第348頁上、第341頁下、第341頁下、第346頁上。

20.24.25.26.《大正藏》40卷,第836頁上、第278頁上、第173頁上、第247頁上。

21.《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李淨通編,第40頁。

22.32.33.34.35.48.49.《觀經四帖疏》,《大正藏》37卷,第273頁中、第247頁中、第247頁中、第247頁、第247頁下、第268頁上、第276頁下。

23.參見(日)望月信亨《中國淨土教理史》第99-103頁。

28.30.《觀經疏》,《大正藏》37卷,第178頁上、第178頁下。

36.37.《大正藏》26卷,第231頁中、第231頁中。

40.41.42.46.《樂邦文類》,《大正藏》47卷,第210頁上、第210頁上、第210頁上、第210頁上。

44.47.48.50.51.53.《大正藏》47卷,第447頁下、第24頁中、下、第447頁下至448頁上、第24頁、第439頁上。

54.55.56.57.《往生禮讚偈》,《大正藏》47卷,第439頁上、第439頁中、第439頁中、第439頁中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