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宗風學習(二)

宗風俗諦的處事之道——「和」

 

       南無阿彌陀佛!請隨我一道將《念佛人每日誦念思惟》背誦一遍。

 

一、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

 

二、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

 

三、自覺愚惡,過於他人;毫無資格,計較他人。
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較是非。
不求人過,不舉人罪,不揭人私,不爭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懷虛假,不行諂曲。

 

四、六親眷屬,敬愛和睦;崇德興仁,務修禮讓。
和顏愛語,下心含笑;慈念眾生,加厚於人。
奉行謙敬,不起驕慢;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五、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愛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凡事守大體、有分寸,凡事為對方設想,
凡事肯吃虧不計較。

 

六、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七、生活──簡單、樸素。
語言──誠懇、和藹。
威儀──安詳、穩重。

 

八、諉罪掠功小人事,掩罪誇功眾人事,
讓美歸功君子事,分怨共過盛德事。

 

九、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
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

 

十、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
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

 

       今天,學習心得交流的題目是:和。將從以下六個方面,同大家來共同學習。

 

一、 和的重要

二、 和的好處

三、 為什麼不和

四、 怎樣才能和

五、 心中常保一團和氣

六、 破疑

 

一、和的重要

       「和」是和氣的和,和平的和,在《觸光柔軟》這本書的第32頁,慧淨上人有一篇簡要的開示。

 

       「和」這個字很平常,很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對於個人、家庭、團體,甚至對於社會、國家、世界,「和」都非常重要。在《宗風.俗諦》的十條當中,「和」出現了四次,就是「謙卑柔和」「和顏愛語」「敬愛和睦」「誠懇和藹」。可見頻率是相當高的,「和」在宗風當中也很受重視。

 

       《宗風》的落實,體現在個人身上,最明顯的,讓別人一遇到你就能感覺到你這個人很慈悲,很謙虛,就是「慈」和「謙」兩個字。體現在團體當中,人家一來到這個團體,立即感受到這個團體很和,沒有人我是非。

 

       和,對於個人、家庭,乃至萬事萬物,都非常重要。可以說,和是生命的基礎,和也是一切人、事、物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萬物和則生,不和則死。任何事物,人也好,企業團體也好,即使再小再弱,如果能夠和,也會欣欣向榮,也會茁壯成長。那麼,即使你看上去很強大、很強盛,如果沒有和的話,也會慢慢衰敗,到最後就會滅亡。所以,這個「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中庸》當中有一句話,我覺得非常好:「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把「和」提到了很高的位置。意思是說,如果能達到「中」和「和」的話,那麼,天地——宇宙乾坤的位置就正了,宇宙乾坤就會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轉,不會顛覆變亂。人生的根本倫理就能得到維護,人類社會就會正常運轉。

 

       「天地位焉」是指天地的位置不會顛倒,在合適的、正當的位置上。如果天地位置都顛倒了,那宇宙萬物怎麼生存?那就動亂了。

 

       「萬物育焉」,「萬物」就是一切生靈,萬事萬物都能夠得到生長和發育。所以,「中」和「和」是這樣重要。

 

       什麼叫做「中」,什麼叫做「和」?有兩句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就是說一個人的心還沒有喜怒哀樂這些情緒,沒有對外界的反應、認識、應對,還沒有動的時候(就是我們的心本來的狀態,靈靈明明的),沒有受外界的干擾,就好像水井的水,很平靜,這個時候就稱之為「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從「中」的狀態出發,應對外界事物,都能中節。「中節」就是合乎節度,合乎本來狀況,既不多,也不少,認識和表達都恰如其分,沒有偏頗,不帶情緒,都很理性,這叫「發而皆中節」,這就稱之為「和」。

 

       怎樣才能「發而皆中節」呢?關鍵就要從「中」出發,如果「中」都沒有,那就談不上「和」了。

 

       打個比喻,就像照相機,快門打開,還在靜止的狀態,沒有按下,這個時候叫做「中」。快門一按,哢嚓!它就「發」了。一按快門,「發而皆中節」。它怎樣「中節」?就是按快門的時候照相機要保持不動,如果一抖動的話——「發而不中節」,那就模糊了。也就是說,我們對外界事物的認識,若想「發而皆中節」,就要心中保持「中」,從「中」出發就「和」。

 

       其實,這個「和」,與我們心性的歷練、修養的提高,甚至與我們心性的反觀覺照都很相關。這一段話主要講心理上的作用。

 

       「和」在各個方面都很重要。比如說身體不和,怎麼樣呢?身不和就要生病,所以我們講身不和叫「四大違和」。身體一旦不和,頭疼腦熱了,關節炎發作了,頸椎病、腰椎病,甚至偏癱了,大腦指揮不動;腸胃不好的人最能體會腸胃不和。身體不和,就難過,就生病。

 

       心裏如果不和呢?心裏不和就會生煩惱。我想「和」字或許不容易體會,但是「不和」是很容易體會的。「見到他我就皺眉頭,關係處得不好」,這就是不和。心裏不和是很難過的,心裏和就感到一片春風。

 

       家庭如果不和呢?家必敗。家業再大,家族再發達,如果不和了,為財產爭鬥,必定敗落。

 

       國家如果不和,也會衰落,意見不一致,鬥爭很多,打內戰,那能夠強盛嗎?所以,和非常重要。

 

       有兩句話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也是講和的重要,一件事情的成就,往往是這三方面的作用——天、地、人。這三方面都很重要,但是,比較起來哪個最重要?「人和」最重要,所以講「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時」是指時節氣候的因緣,「地利」是指地理環境的因素,「人和」就是人心的向背。這三者對於一件事物的生存發展都非常重要,但主要還決定在「人和」。得天時,得地利,不得人和,那就不能成就;如果得到人和,暫時沒有得天時,沒有得地利,它也會轉,天時也會轉來,地利也會轉來,這就是依報隨著正報轉,漸漸地,天時也有了,地利也有了。

 

       所以,歷史上,像商湯、周文王,一開始都是小小的國家,七十里、一百里,因為很仁和,很得民心,就可以做天子;夏桀、商紂,一開始很強盛,但是不和,最後都衰敗了,這都能證明的。

 

       還有句話說「家和萬事興」,這句話是大家都知道的。「家」不僅是家庭,也指團體、公司、企業,這都是家。家如果和的話,各種事業都能興旺起來;家如果不和,各種事業都會衰敗。

 

       尤其,家庭如果不和的話,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甚至影響他一輩子的幸福。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好像房子的屋頂一樣。房子上面是兩片屋頂,我們一個小小的人,在房子裏面住著,突然,兩片屋頂在上面打起架來,你打我,我打你,你想,住在下面的人會不會心驚肉跳啊?父母就像孩子頭上的兩片天,父母在那裏吵嘴,在那裏摔東西,在那裏不和,孩子是非常驚恐的,一定會影響他的心靈,影響他未來的幸福,甚至會把這個風氣傳給他的下一代。所以,家和非常重要。

 

二、和的好處

       團體當然更要講究和。和有很多的好處,可以講,和無不善,和無不利,和無不祥。和沒有不善的,沒有不得利益的,也沒有不吉祥的。

 

       我們中國的詞語,你想一想,只要跟「和」字沾上邊的,都是好詞,——只有一個不好的詞,就是「不和」,前面加一個「不」字,它就不好了。

 

       我搜了一下,讀給大家聽一聽。這樣讀一遍就感受到了,我讀慢一點,大家聽一聽:和氣(和氣好啊),和藹,和顏(很溫和的顏貌),和睦(和睦好啊!家庭和睦,鄰居和睦,不和睦怎麼過日子啊),和善,和緩,和好,和解(在一起有不同意見,有糾結的地方,和解了,這樣好),和諧,和美,和樂,和順(和就順,不和就不順),和風,和煦(講天氣,和煦的春風),和暢(惠風和暢),和平,溫和(這個人很溫和,一聽,都願意跟他接近),柔和,謙和,安和,平和,親和,緩和,調和,祥和……這都好不好?這都是好詞,沒有不好的。再有四個字的詞也搜了一些:和氣生財,和氣致祥(如果有和氣的話,就能夠招來吉祥),一團和氣,心平氣和,和顏悅色,和藹可親,風和日麗,和風細雨……這些詞聽起來都特別好。

 

       在這些詞當中,我個人特別喜歡「一團和氣」和「心平氣和」。

 

       做任何事,首先看看你的心平不平,你的氣和不和。如果氣還在那兒鼓著呢,千萬別開口,千萬別出手,這肯定會出差子;你的心還不平靜呢,那你也免開尊口。你要說什麼事,先問問心,先摸一摸自心平不平。你很有情緒,你很不滿,很忿恨——有的人這個時候尤其還願意講、想講——讓它靜下來,等到心平氣和你再來看,事情就不一樣了。心不平、氣不和的時候,你的判斷是失誤的。心就像一面鏡子,這面鏡子的表面不平,它照的東西怎麼樣?美人也照成醜人——哈哈鏡。聽人說話,不一定要聽他說的具體什麼事,我們聽他的心,「哎呀,很不平,氣很不和,哦,一定是失真的。」所以,心平氣和非常重要。

 

       「一團和氣」,我們的體內,我們的心中,包含著一團和氣,這一聽就很吉祥,也很有福報。形容一個人,「滿面春風,一團和氣」,顯示他的面相到內心,都很有親和力。還有「兩袖清風,一團和氣」,都很好,自守清廉正直,乾乾淨淨,但一點也不孤傲清高,對人仍是一團和氣。

 

       和的好處,略說有五點:

 

       第一就是消業障。和怎麼能消業障呢?不是念佛消業障嗎?對了。其實,和就能消業障。念佛為什麼消業障?念佛就和了。你如果殺生害命,眾生得找你追討;你念佛了,他就和了,他就不找你追討了,你業障就消了。不和的時候就增長業障。心不和,頭上的大筋都蹦起來了,血壓升高,明顯業障來了嘛;家庭關係不好,或者得了什麼心理疾病,其實都是心中有隔擋,有不和;甚至心跳加速,腦血管崩裂。那一和呢?以前那些事情一一化解,百病都消除了。所以,有時候家庭不和,上代跟下代,或者夫妻、父子不和,就生出很多怪病;一旦人際關係調和了,病就沒有了。所以,很顯然,和能消業障。你跟別人不和,有忿恨,那對方總是想要報復你,你結了很多仇家,不就是業障在旁邊嗎?說不定走路要挨黑石頭。好,你一和了,沒有仇家了,業障立即消除。所以,和能消業障。

 

       第二,不僅能消業障,還能增福報。業障一消,福報自然增長。

 

       業障和福報的關係,其實就像冰和水。你看冰,冰就是業障,很冷,很堅,很硬;和,就是陽光,照著它,慢慢溫和了。溫和了,和了,怎麼樣?業障消了,冰就化了。冰一化成水,水就多了,水就是福報。所以,我們有和氣,就能消業障,就能增福報。

 

       第三,和也能開智慧。為什麼能開智慧呢?因為和,心就是安的,心就是定的。長期如此,如實,理性,不偏頗,這樣,他就有智慧。而且,有這樣的長期熏修,他很安定,有定的話,就會發慧。所以,和也能夠開智慧。如果心總是不和,那這個人當然就沒有多大智慧。

 

       同時,這個和,它的當下就是智慧。所以,不和的人沒有智慧,和的人就有智慧。為什麼?因為所謂智慧(當然,有空性的智慧,有其他層次的智慧),隨順因緣就是一種智慧。因緣就是空性的,你能隨順因緣,這就是智慧;你不隨順因緣,你就叫做我執、情見。隨順因緣就是和,和就是隨順因緣。不管什麼情況,心中一片春風,一片坦然,很和,無形當中就順了因緣。那為什麼不和呢?就是不順因緣,看不到因緣,所以就不和,就在那裏起很多情緒,負面的東西,不能完全接受它。如果能隨順因緣,坦然接受,你心中就會和。所以,和的當下就是智慧。

 

       第四,和能結善緣。一個和氣的人,走到哪裡,他的周圍都有很多人圍著他,他走到什麼地方都跟別人結了善的緣分。人們圍繞在他的周圍,就好像春天百草向著太陽一樣,因為他有一團和氣。如果很高慢,內心很暴戾,就會讓人感到很危險,覺得這個人很不穩當,很不可靠,那樣,善緣就離開了。

 

       第五,和能度眾生。內心有安和,威儀上就會自在安詳,就能感染周圍的人,讓人家樂意和你親近;你所說的話,人家自然覺得很中肯,很實在,也樂意聽。如果一個團體很和,人家一來到這個團體當中,自然就受到感染,受到感化。所以,「和」無形當中可以感化對方,它是一種人格的力量。

 

       「和」,它是從「中」出發的,「致中和」。因為,人和人打交道,說話的時候,雖然在眼睛看著眼睛、身體對著身體,其實是心對著心,禪宗講「直指人心」,是這樣的道理。我們說話的時候,如果心很散,不聚焦,很動盪,那就言不由衷了。如果兩個人都這樣,那就是各自在講廢話。如果一個人很靜定,他跟別人說話,就能夠直接心對著心來說話,效果就好。

 

       我們都盼望和,我們的目標也是和。其實,這一點在娑婆世界是很難達到的。

 

       當然,有不同的標準。說這個家庭很和氣,團體很和合,真正說起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才能和。

 

       佛陀對寺院道場提出了「六和敬」的準則,我們祝願道場,就說「祝願海眾安和」。

 

       「和敬」,「和」就是跟大眾相處沒有矛盾紛爭,「敬」就是內心謙卑,能夠尊重對方。兩者是一體的,沒有「敬」就沒有「和」。

 

       身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這就是「六和敬」。

 

       首先說「身和共住」。從消極的角度來說,就是大家住在一起,不要有身體上的摩擦衝撞;從積極的角度來講,彼此要互相關照。老年師父下樓不方便,我幫他托一下,這就顯得很和。遊客進來一看,「哎呀!你看,小師父在照顧老師父」,很祥和的氣氛。如果說「身和,我只要不碰他就好了;那是他的事」,那是消極的,積極來講要互相幫助。他生病了,我去送湯送藥,照顧他,這也是身和。

 

       「口和無諍」,從消極的角度來講,就是互相不爭鬥,不吵罵;從積極的角度來講,可以互相規勸,安慰,鼓勵,那就是和。「哦,你很不錯」,「哦,這件事應該如何如何」,勸善悔惡,對方很願意接受,這樣就是和。如果對方不願意接受,吵起來,那就談不上和了。

 

       「意和同事」,意和,從消極的角度講就是不互相拆臺,沒有說內心跟你過不去,沒有的;從積極的角度來說,互相成全,互相理解,彼此默契,對方沒有開口,心裏就知道,這就是意和。意和再去做事情——「同事」,那你做事情就很順了。意要是不和,做事就不順,你這麼想,他那麼想,就像馬車一樣,這匹馬往這邊走,那匹馬往那邊奔,不能同心同德,而是離心離德,那就不順了。所以,「六和敬」對我們團體和合非常重要。

 

三、為什麼不和

       可是,在一個團體當中,多少總是有不和的。為什麼會不和呢?因為我們還是凡夫,是凡夫,還有煩惱,還有我執,於是就不和了。這是根本性的,因為有我執的存在——主要是我執。不和,就是說一定要堅持自己的,不能接受對方的。我執越堅固的人,越是不容易達到和。

 

       不和的因素很多,如果從道場來講,我想這幾方面比較突出:

 

       第一,計較。住眾比較容易計較。如果計較的話,就不容易和了。如果不計較,那就什麼事都好說;你計較,就不和了。

 

       第二,猜疑。猜疑是團體的大忌。疑心是凡夫的一個根本煩惱。你說他就是這樣嗎?其實不是這樣,是你煩惱重,認為是這樣。

 

       有一個有名的故事,就是「鄰人盜斧」,充分說明疑的負面作用。

 

       一個人,他的斧頭丟了,他一想,「我這個斧頭為什麼會丟呢?對,一定是鄰居某某人偷去了,因為那天我的斧頭在的時候,他也在旁邊。現在丟掉了,肯定是他偷的,不然是誰?怎麼會丟掉呢?」但是又沒有證據,所以他在懷疑。懷疑,他就要觀察,他怎麼看他都像偷斧頭的人,「你看,他見了我,以前對我是笑臉,這次見到我他不好意思,躲躲閃閃的,走路鬼鬼祟祟的,越看越像偷我斧頭的人……哎呀,他怎麼見了我突然把門關起來了?」但還是沒有抓到把柄。這樣懷疑了好幾天,心中實在不是味道。有一天,他把門一關,結果愕然發現,他的斧頭在門邊的角落裏。這時候,他再看他的鄰居,怎麼看都不像偷斧頭的賊了。人心很奇特,人心很奇妙,你把他看成賊,他就是一個賊。

 

       所以,猜疑對團體的和合是個大忌。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喜歡活在別人猜疑的眼光當中,或者在別人猜疑的心理之下。比如說,一個人在團體當中受到別人的猜疑,如果這個人寬宏大量,有非常高的智慧,那當然無所謂。像廣欽老和尚,他閉關回來之後,師父為了考驗他,特意安排說功德箱裏的錢是他偷的,全寺上下的人都講「哎呀,這個去閉關修行的人原來是個騙子,是個賊,他欺騙我們」,人家都對他另眼相看。但是,他不計較,他根本就沒這回事,他該怎樣怎樣——他就能做到。一般人就不行,如果被懷疑了,心裏就有很大的隔擋。有些事情也說不明白,甚至也不便於去講,你的德行、你的品格、你的人格被人家懷疑,你有口難辯,無法申訴,覺得非常難過。這種氣氛如果在團體當中蔓延,就會有感染性,就會讓團體不和。

 

       第三,說是非。那就不用說了,說是非往往會引起一串不和——從說的人,到聽的人,到傳的人,被說是非的人自然心中更不平衡,就要去理論,就要去找,「誰說的?」這一大串都不和了。

 

       是非在團體當中傳播,有的時候就像龍捲風一樣,只要它掃到的地方都會遭殃。所以,說是非非常不好。當然,不說是非其實也是很不容易的,你要有一定的雅量和智慧,要有修養。

 

       不和的因素,從個人來說,是因為我們心中有負面的情緒。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為什麼難念啊?因為不和;如果家裏很和,那不就好念了嗎?

 

       就像我們吃飯一樣,熱乎乎、軟綿綿的大米飯嚼到嘴裏非常好;但是如果裏邊有許多沙子,這個飯好吃嗎?一吃,哢嚓!

 

       家裏不和,心不和,這個經就特別難念!負面的情緒就像飯裏的沙子一樣,我執堅固,煩惱很重,而且非常有傳染性。

 

       負面的情緒幾乎比比皆是。比如說剛才講的計較,嫉妒,懷疑,猜測,不平衡,不信任,還有很多,比如抱怨,委屈,說風涼話,驕慢……負面的東西特別多。只要有了負面的情緒,我們的心中一定是不和的;如果心中都在正面的陽光之下,一定是一團和氣。

 

       不和的根源是我執,由於我執,自然產生負面情緒。若能「發而皆中節」,那就沒有負面情緒,都是理性的,合乎事實的本來面貌。負面情緒當然就「不中節」了,打不準。

 

       團體的建設,講六和敬,講團體和合,怎麼才能和呢?根本原則就是要淡化我執。我執淡一些,柔軟一些,這樣才能和。不是說跟別人辯道理,「啊!這個理講清楚」。喜歡辯道理的人,往往是我執很堅固的人,不會很和。

 

       淡化我執,不管聖道門還是淨土門的修行,最後都會有這方面的展現。如果展現不出來,那說明修行沒有上路,是初學,展現不出來。聖道門主要是體悟空性,體悟空性當然就能破我執,淡化我執。淨土門的修行是「機法兩種深信」,就是仰投阿彌陀佛的救度,感覺自己是愚惡的人。如果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愚惡的人,我執自然就淡化了,「我只有靠阿彌陀佛,我一切不如人,我很卑劣,我很愚惡」,我執不就淡化了嗎?我們之所以高聲現威,高聲呵斥人家,或者指責對方,其實就是忘記了機法深信,把自己都忘記了,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人了,這樣就會不和。

 

       另外,在團體當中,對「和」要有正確的認識。所謂「以和為貴,以忍為高」,這個和是最尊貴、最寶貴的。在團體當中相處,和就是寶。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做事,是通過做事來做人。事情做得很好,做成功了,但是人做失敗了,這事做著有什麼意思呢?寧願不要做事。事情做了,但是坑了人,自己受傷害,人家也受傷害,那麼,這種事情寧可不做。

 

       團體和,大家都能得利益。如果不和,那就不是少數人受損失,整個團體都受損失。不和,個個都受影響,家庭也一樣,公司也一樣。不和,每個人都會覺得無味,沒有意思,感到不舒服;如果和的話,大家都覺得很好。所以,和很尊貴。

 

四、怎樣才能和

       知道和這麼尊貴,我們就要犧牲自己,成全對方。成全對方也是成全自己。所以要以和為貴,而不是以我們的知見為貴。

 

       具體的落實,就是從《宗風》的學習開始。

 

       第一條的三句話是和的來源。

 

       第一句「對彌陀恭敬信順」,深刻體會這句話,我們就會有一定的「和」展現出來。

 

       家裏邊兄弟不和,最苦惱的是誰呀?最苦惱的是父母。兄弟鬧不和,父母的心是很難過的。我們念佛人,我們同道場的人,我們同參道友,我們鬧不和,阿彌陀佛會高興嗎?阿彌陀佛非常不樂意。如果我們真正認為說「我是彌陀的兒子,對方也是彌陀的兒子,我們是兄弟,做一個孝順的人」,那就和了。

 

       有時候看古代孝子的公案,確實感動人,人家真是純孝。 只要讓父母的心安順,自己再怎樣受委屈都無怨言;兄弟同氣連枝,絕對保持「和」。我們如果體會到「對彌陀恭敬信順」,做彌陀的孝子,我們就不會跟對方過不去(不然的話,就會讓阿彌陀佛心中糾結),更不可以拿刀去殺眾生,傷生害命,因為眾生也是阿彌陀佛救度的對象。如果這個地方體會得很深,對佛的孝順之情就會體現出來,就會心中一團和氣地對待他人,也會慈悲、慈愛,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

 

       第二句「對他人恩慈體貼」,果然對他人恩慈體貼了,怎麼會不和呢?好處都要給他,利益功德都要給他,方方面面都要成全他,哪裡會跟他鬧不和?不會的。

 

       第三句「對自己謙卑柔和」,如果你能放下身段,你能很謙卑,對方無論說什麼,「哎,都是我不對」,分怨共過,讓美歸功,「哎,你說得有理,我的不對」,你很謙卑了,那團體怎麼會不和呢?你遇到誰都會很和了。

 

       所以我們看團體當中,人緣最好的,關係最和順的,都是那些話不多、很謙虛、很低調、不高傲的人,他無論走到哪裡都很和。一個人,即使有很多優點,很聰明,很能幹,但是只要有一個缺點,人們就不願意跟他在一起。什麼缺點?驕慢。他到哪裡去都看不起人,誰願意跟他在一起?跟他在一起,他得壓你一頭,對不對?所以,能夠謙卑柔和,在團體當中就非常好,對大家、對自己都非常好。

 

       《宗風》講到「凡事為對方設想,凡事肯吃虧、不計較」,這些都是和的要件,你為對方設想了,那自然就和了。怎樣為對方設想?你要千方百計為他想出理由,所謂「觀功不觀過,觀德莫觀失」。

 

       其實,我們的心容易觀別人的過。觀別人的過,別人未必有這樣的過,但是你一觀,就成了你的過了,你的心就壞了。對方是不是這樣,我們暫且不管,或許是這樣,但是你一觀,就把這個不好的東西吸到你的心裏邊來,你這是沒有智慧,你幹嘛去吸收這些呢?要吸收別人的好處,要觀別人的德。你觀對方的德,即使對方沒有這個德,你的德也會增長——你觀來的。

 

       「為對方設想」,比如說這件事情怎麼判斷,「不應該這樣,他做的不好」,我們很可能簡單地一棍子打死,「不行!」好了,這下這個人在你心中就死掉了。其實他沒有死,你自己心裏有一個他死掉了。要想到「他這樣做,一定出於無奈。他這樣做,或許事情本來不是這樣的,或許有誤解,或許還有更深的原因」,總要想辦法為對方開脫。

 

       其實這不是為對方開脫,而是為自己的心解套。任何事情,你一定要給它解套。如果你沒有開脫對方的理由,你的心就已經被一個枷鎖套住了。這樣,你的心就不會住於正念,就不會自在,就不會有和氣。所以,「和」是首先和在自己的心中,自己首先得好處,得利益。

 

       「凡事肯吃虧、不計較」,這也是我們與人相處的一個法寶。你願意吃虧,其實是占了便宜。上人講「人虧天補」,我一看這句話,豁然開朗。人虧了,天會補給你,確實是這樣。天補給你的,那就是奪不走的了,你虧一分,老天會補你十分。所以,在人前感覺到受人欺負,心甘情願地承受,天會補你。所以,「肯吃虧不計較」,心甘情願這樣去做,吃虧其實是佔便宜。只要你肯吃虧,決定會得到利益。「虧」就是虧空。你吃的虧越大,就是你的心量越大,你的空間越大,就像大海一樣,最後眾水都歸到海裏邊來。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海在很低的地方,它就吃虧,在虧的地方。像山谷,像大海,虛心才可以有容。所以,人能吃虧,這個人有雅量。一點不願意吃虧的人,針尖那麼大的虧都不願意吃,這樣的人能走到哪裡去呢?他能有多大的福報?所以,吃虧其實是吃福報啊!

 

       「肯吃虧、不計較」,團體就容易和。往往我們都因為自己的知見,因為自己的心性過不去,所以就不願意吃這個虧。其實,如果想到「這個對我有好處」,你就會關起門來,怕這個虧給別人吃去了——就好像在饑餓的年代,自己有一個麵包,怕給別人吃了,自己偷偷關上房門把它吃掉。吃虧就要這樣子的,不能讓別人知道,偷偷把它吃掉,你就有福報。還沒有吃點虧,就出去告訴人家「哎呀!你看看,我多倒楣,他對我這樣子」,吃進去又吐出來了,「太倒楣了!」這個才倒楣,吃虧是好事。       

 

       說這些,是要我們在與人處事的時候,在團體當中,心中能夠常保一團和氣。心中一團和氣,首先對我們的身體就非常有益。平和是養生的第一步。

 

       就像一棵樹,栽在一個地方,氣候不適宜,土壤水分也不適宜,太陽光又不照它,氣溫又非常低,所有的因素都不和;不和,它就要生病,它就萎縮,它慢慢就死掉了。如果土壤水分也適宜,空氣溫度也適宜,陽光也適宜,什麼都適宜,它就很和;一和,它就慢慢茁壯起來了。

 

五、心中常保一團和氣

       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其實就像這棵樹。如果心中有和的話,它就很溫暖,慢慢就會生長起來。所以,「中」「和」很重要。常保一團和氣,你所行之處都是滿目春風。

 

       怎樣保持一團和氣?第一點就是杜絕負面的情緒。

 

       佛經說「眾生顛倒」,確實是這樣。負面情緒明明不好,但是幾乎都把它當做寶。「他對我不好,所以我就要對他不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把仇恨放在心中,這樣好嗎?「不然我是軟蛋,哪像人呢?」他以為這樣就是做人。這都是世間錯誤、顛倒的想法。負面情緒,嫉妒,仇恨,貪欲,憤懣,兇暴,不平,抱怨,指責……這些心理,他找出很多理由。你去安慰他,開導他,「某某人哪,對方對你其實並不壞,他對你是很好的」,「不對!他對我就是不好!」他很堅持,要把不好的形象放在心裏。你想想,負面的東西放在心裏有什麼好處!人往往就是這麼顛倒,說別人不好反而願意聽,比如張三認為李四不好,你當張三的面說李四不好,張三就非常高興,「你真是我好朋友,你真瞭解我啊!李四非常不好啊!」如果跟他說「李四其實也有優點的,其實他並不是這樣不好」,他馬上認為「非我同道」,轉身離開。這就是沒有智慧,壞的當作好的,害的當作益的,惡的當作善的,凶的當作吉的。

 

       我們要想和的話,首先要知道好歹,不知好歹的人能夠和嗎?把壞東西抱著緊緊不放,只能產生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有很多,比如說急躁,人一急躁,內心能不能和?那就不和了。不急躁,很平靜,心裏就和。遇事不要急,事情有它本來的發展趨勢。急躁說明你沒有智慧,說明你不會觀因緣,說明你不會隨順因緣,說明你很自我,很自負,覺得自己很高。不要這樣,要隨順因緣,很溫和、很平靜地去對待、處理。

 

       不計較,不猜疑,不戒防,不求人過,這些都是杜絕負面情緒的方法,要保持正面的思維。

 

       正面的思維很多,比如說耐煩、信任、質直等。

 

       耐煩,別人說一件事情,平心靜氣地傾聽。耐煩,其實並沒有要人耐,耐是耐不住的。平心靜氣地聽他說,這就能夠有和。耐煩,寬容,對方有缺點,有不足,也是事實。如果不寬容他,去指責他,就不和;體諒他的處境,也觀察到自己有比不上他的地方,這樣來寬容,內心就有和。

 

       信任就有和。往往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值得信任的,但是評價別人的時候,似乎沒有幾個值得信任。這不好,這會產生不和。要想到:別人跟我一樣,我並不比別人好多少。

 

       尤其在我們這個念佛團體,能夠進到我們這個團體的人,是阿彌陀佛招感來的,阿彌陀佛都篩選過好幾遍了,還不值得你信任啊?值得信任!值得信任並不是說沒有缺點、不會犯過失,也不是。如果你信任對方,他即使有過失,你和他談,他也能夠接受。你信任他,就會寬容他。不信任,當然就談不上寬容。

 

       質直,就是說心很樸實,沒有猜忌,沒有預先定性,預先想到會怎麼樣,事情來了才去反應,該怎樣就怎樣,不做過多的延伸,不做過多的想像,這叫「質直」。

 

       質直無偽,這叫做「誠」。一般人所理解的誠是很淺的。誠,就是質直無偽的心,不挑別人的毛病,不看別人的過失,也不做過多的想像和猜測;甚至,當聽到對方哪裡不足的時候,千方百計要去為他迴旋。這樣的心就是質直的心,無偽的心。

 

六、破疑

       還有兩點可能會誤解的,需要說明一下。

 

       第一,什麼都和,那是不是沒有原則(就是「和事佬」「和稀泥」)?

 

       其實不是這樣的。和,還是知道原則,不是沒有原則,而是寬容。

 

       比如「一向專稱」,這是我們堅持的原則。對方沒有「一向專稱」,我們能不能跟他和?還是可以和的。知道他目前的狀態,接受他,甚至讚歎他,培養他的善根,慢慢引導,這樣不就和了嗎?所以,和不是說沒有原則、稀裏糊塗。而是對方有過失、有不足的時候,你內心能夠寬容,自己也明瞭哪裡是準則,哪裡正確,不是說胡亂「和稀泥」。

 

       第二,「要和,就要大家都和呀,靠我一個人能和嗎?他不和,所以我也不和。」錯了!人家不和,我們要和。他不和,他憤恨你,認為你不好,那是他的損失,你和是你的利益。和這件事情不需要兩個人,你一個人就可以和,自己對人家和就好。

 

       最後,奉獻大家一副對聯:

口中常稱六字名號,
心中常保一團和氣。

 

       能夠如此,阿彌陀佛。

 

 

 

(2012年4月21日講於弘願寺)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