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宗風學習(一)

——宗風俗諦的重要與學習方法

 

       南無阿彌陀佛!從今天開始,我們將每半個月有一次《宗風.俗諦》的學習心得交流。請大家合掌,將《宗風.俗諦》十條共同誦一遍。

 

       首先,很感恩大眾,由於大眾的互相成全,我們才可以有這樣一個共同學習的機會。其實,人是要在大眾當中磨練的,要在團體的共同淘淬當中,在種種順逆境界的磨礪當中,才有可能進步。所以,要感恩大眾。如果是一個人住的話,那就不會有進步,甚至會退步。因為我們的知見、我執,都會堅固、加深。可是,在團體當中,為了團體的和合、共同的運作,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訴求會讓我們調整自己的心性,甚至改善自己的氣質,這樣才會有進步。

 

       慧淨上人制訂《宗風.俗諦》,就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在團體當中共住,和其他人打交道,更好地處理事情。

 

       今天,先由我來跟各位說說我對於《宗風.俗諦》重要性的認識。我所認識的,是就我個人的理解,深度和廣度肯定是不夠的,不過說出來給大家一個參考。

 

       先說明《宗風.俗諦》的重要性,分三個方面:

一、淨土宗宗風俗諦;

二、淨土宗宗門規矩;

三、念佛人行為準則。

 

一、淨土宗宗風俗諦

       我們所修學的,是淨土宗。淨土宗是唐朝善導大師創立的;雖然說在唐朝就創立了,其實我們今天來修學,還如同新的一樣。為什麼呢?因為宋、元、明、清這一千多年來,善導大師的這一法脈在中國幾乎是失傳的,因為著作沒有遺留下來。所以,我們今天能讀到善導大師的《觀經疏》、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從教理的理論基礎,到對於我們眾生的認定,到對於往生淨土的行法和利益的闡釋等等,所展現出來的深廣內容,幾乎是全新的。可說千年來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我們今天來學習淨土宗,其實是舊的,也是新的。

 

       那麼,這樣一個宗派,它能展現出怎樣的風氣,這就是所謂「宗風」。宗風,就是一個宗派的風氣。

 

       家有家風,民有民風,寫文章有文風,辦道場有道風。「風」也好,「氣」也好,其實是看不見的。雖然看不見、抓不著,但是,能明顯地感受到。一個人很有風度,很有氣質,其他人會不知不覺被吸引。到民風淳樸的地方,我們也會心地柔和、淳樸起來;到民風刁蠻的地方,那我們也會感到非常不自在。可說在人人相從、相習成風之下,個人很難抵禦、不受感染,所謂「入鄉隨俗」。

 

       宗風,就是一個宗派形成的一種特定風氣。這種風氣一旦確定,一旦形成,那麼,只要接觸到這個宗派,人們就有一種明顯的感覺、感受,甚至潛移默化當中就被陶冶、感化。

 

       這就是宗風的重要。

 

       所以,淨土宗宗風的確立,可以講是一件大事情。

 

       宗風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真諦,二是俗諦。

 

       一個宗派,一定是有真諦和俗諦的。我們現在每天所誦念思惟的,就是《宗風.俗諦》的內容。

 

       「真諦」和「俗諦」是什麼意思呢?

 

       真諦,就是指出世間的真理;俗諦,就是指世間真理。

 

       以我們淨土宗來講,真諦就是「往生之道」,俗諦就是「處世之道」。

 

       我們所印的書,封底都會有四句宗旨——「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廣度十方眾生」,這就是真諦。淨土三經、祖師所遺留下來的著作,也主要是開示這一方面的內容。我們平常講經說法、開示的內容,也多數是以真諦為主的。

 

       有關俗諦這一方面,《大經》三毒五惡段、《觀經》三福都有涉及,但總體上,以淨土三經、五位祖師的著作來說,內容比較少一些。上人把相關的內容,契合我們法門特點的,把它們組織起來,就成為淨土宗的《宗風.俗諦》。

 

       一個念佛人,不是一個孤立存在的人,有家庭,有單位,有朋友,有同事,會遇到種種的人和事。應該怎樣來處理這些人和事?有時候就覺得很為難,也不知道該如何做,這是一門大學問。

 

       「處世之道」,它裡面有「道」。講「諦」,講「道」,都是真理。順著「諦」,順著「道」,也就是順著真理去做的話,就會順利,就會有幸福,就會感到很安樂;如果不順「道」,不順著真理去做,那就一定不順利,也一定不幸,也一定苦惱。

 

       有人說「我念南無阿彌陀佛了,佛祖怎麼還不保佑我呀?我怎麼人際關係還這麼糟,還是過得這麼苦苦惱惱呢?」不是佛祖不保佑你,是你不知道「處世之道」。

 

       那這樣能不能往生呢?這樣也是能往生的。只要你專修念佛,願意往生,也是能往生的。不過,一輩子過得很苦惱。

 

       如果能隨順《宗風.俗諦》的內容,稍稍規範自己、約束自己來奉行它,哪怕你行到一寸,你前面就會開闊不止一丈、十丈,可能是一百丈,甚至多少里都能開闊出來——心地寬一點,世界寬一片。

 

       《俗諦》內容非常實際,對我們個人,對我們的家庭,對我們的團體,對我們的法門,都非常重要,非常有幫助。

 

       可能有人認為「只要我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好了」,這話是不錯,但如果對於俗諦方面一點點都沒有感受,一點點也不奉行的話,那在團體當中也不能和合,個人居住也會很苦惱。

 

二、淨土宗宗門規矩

       淨土宗的《宗風.俗諦》,也是淨土宗的宗門規矩。

 

       一個宗派,一個法門,要有規矩;一個團體,要有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規矩,就能成方圓。

 

       「規」是圓,弧線。「矩」是方,直線。木匠有了規,有了矩,他就能做出方的桌子、圓的桶,方方圓圓、大大小小的器具都可以做出來了。如果沒有規矩,扛一根大樹給他,也只能當柴燒。

 

       一個宗派,也是要有規矩的,這樣才能塑造、培育適用的人才。

 

       比如說我們初出家,來到弘願寺道場,幾乎像從山裡扛出的一根原木,如果不經過規矩的改造,那怎麼用你呢?只能鋸一鋸當柴燒。要想用起來,就要通過規矩的歷練、造就。

 

       上人制訂的《宗風.俗諦》,就是我們淨土宗的宗門規矩。

 

       任何人進到這個門裡來,就受這種規矩的塑造,以我們本身的器質、材料,成為法門當中有用的人才:這就是宗門規矩的重要性。

 

       其實,佛門是很講究規矩的。佛陀制定僧團的戒律,就是僧團的規矩。佛教傳入中國,戒律也傳來了。由於風俗的不同,甚至地理、氣候等等不一樣,完全照搬印度佛陀時代所制定的戒律,就未必能夠適應。所以,祖師大德根據戒律的精神和本土的習俗、眾生的根性、法門的特點,又制定了「清規」。合在一起,就成為「清規戒律」。

 

       大家都知道,「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但清規其實也沒有完全傳下來。現在,我們甚至連《百丈清規》具體的條文到底是什麼都不知道。清規也慢慢地演變,變成了現在一般講的「叢林規矩」。

 

       甚至,大家口耳相傳,沒有文字依據的,也有許多規矩。這些規矩,有時候連我們出家多少年都搞不清,往往都是信眾之間傳得多。一旦犯了這些規矩,就心中忐忑不安。所以,大家都覺得佛門規矩很多。

 

       當然,這些規矩,很多是好的,非常有用的。但是,也有些就是剛才所說的,不能適用;甚至,陳規陋習,非常繁瑣,徒具形式,讓人敬而遠之,不敢踏入佛門,這些就需要改善。

 

       上人所立的規矩,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依於法門。就是從法門出發,適合彌陀救度的法門。任何規矩,不適合法門的特點,那這個規矩就拗了勁,不僅對法門不能成全,反而有負作用。所以,這是一個根本。

       第二,契合眾生。就是順應我們的根機。

       第三,契合時代。

       第四,簡明易懂。

       第五,切實可行。

 

       《觀經》裡面的「三福」,我們佛教通常所說的「五戒十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些內容都很好;慧淨上人也曾解釋過這些內容,但上人並沒有把這些放在《宗風.俗諦》裡面。那麼,是這些內容不重要、不好嗎?那倒不是,只是說,這些內容比較寬泛一些。

 

       比如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很好,上根利智的人聽到,「一切惡不可作,一切善當奉行,我要努力去做」;一般人,這句話聽到,等於沒有聽。因為一般人心比較散,沒有那麼微細、敏銳,「諸惡」「眾善」指什麼呢?因為太籠統,讀起來幾乎就滑過去了,起不到警戒作用。

 

       而《宗風.俗諦》的內容,因為針對性強,比較切實可行。

 

       上面五個特點,也可以說成「一、二、三」:

 

       「一」是一個根本;

       「二」是兩個順應;

       「三」是三項內容。

 

       先說一個根本。

 

       這十條內容,大家知道哪一條是根本嗎?第一條是根本。

 

       第一條有三句話,哪一句話是根本呢?第一句「對彌陀恭敬信順」是根本,底下所有的內容,都是從這一句流現出來的。

 

       「對彌陀恭敬信順」,就體現在「機法兩種深信」。「法深信」——信彌陀一定救度我這樣的人,信彌陀的慈悲。

 

       法深信落實在我們身上,就會展現出「對他人恩慈體貼」。

 

       「機深信」,信我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信我是最差的,這樣展現出來,就會「對自己謙卑柔和」。

 

       所以,這第一條是大綱大本,就好像菩提心是佛法的根本,任何善事結合菩提心才有功德。淨土門的大綱大本,就是「對彌陀恭敬信順」。

 

       「對彌陀恭敬信順」,單獨這一句來看,屬於真諦,那為什麼放在俗諦?因為真俗二諦分不開,真諦統攝俗諦,流出俗諦;俗諦依於真諦,莊嚴真諦。如同樹的根幹與枝葉。如果沒有這句「對彌陀恭敬信順」作為根本的話,下面所有的話都只不過是世間的修身養性,談不上是淨土宗的《宗風.俗諦》。

 

       既然是從彌陀救度這個根本所出生的,那麼就有兩個順應。

 

       第一,順應法門的特點。

 

       定立的規矩,如果和法門的宗旨、特點不相吻合,那自然是不可行的。我們把禪宗或其他宗派的規矩拿來,基礎共通的部分,可以用;有些修行方向性不同的部分,那就不可用。所以,需要確立我們淨土宗本門的宗門規矩——《宗風.俗諦》,這是它的必要性。

 

       第二,順應念佛人的心理趨向。

 

       念佛人,專修念佛,兩種深信,感受到彌陀的慈悲和自身的卑劣,心中有一種自然的傾向,向著善,向著上,向著淨;被彌陀慈悲所感動,也願意包容、慈悲他人;自覺自身愚劣,就會生出慚愧、謙卑。

 

       所以,這裡所展現的內容,不是勉強的,而是從法義所流現出來的,和我們念佛的心理趨向相呼應,能夠引導、加強我們向善、向上、向淨昇華的力量。

 

       「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完全靠阿彌陀佛,我是個卑劣的人」,這是念佛人的心理;如果定的規矩,讓他要如何「作頂天立地的漢子」,要如何「不向如來行處行」,那跟法門特質完全相反,和念佛人的心理也完全不相應。

 

       《宗風.俗諦》,我們讀起來很舒服,很相應。

 

       這十條可以概括為三方面的內容,也就是第一條的三句,簡略地說為三個字:一是「信」,二是「慈」,三是「謙」。

 

       「信」者,信佛——對彌陀恭敬信順。

       「慈」者,慈他——對他人恩慈體貼。

       「謙」者,謙己——對自己謙卑柔和。

 

       一個淨土宗的念佛人,應該展現這樣的氣質風貌;我們的道場,我們的團體,也都要展現這樣的氣質風貌。

 

       《宗風.俗諦》也可以分成這三方面:世間善法、佛陀戒律和大乘菩薩道。

 

       比如說「敦倫盡分,閒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就是世間善法。而「恩慈體貼,謙卑柔和,不說是非,不求人過,不背因果」等等,雖然沒有引用戒律的具體條款,但是有戒律的精神。因為戒律就是來調伏我們的煩惱,如果按照這樣去做,你一定會煩惱調伏,這就是戒律的精神。

 

       「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菩薩四攝法,菩薩自利利他,都含在這裡邊。

 

       十條內容的組織,前六條適合所有念佛人,後四條是為出家眾特別補充的。

 

       第一條是總綱;二、三、四、五這四條,是細則;第六條,是總結。

       第一條總綱,剛才說過了——「信、慈、謙」。

       第二條「敦倫盡分,閒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是基本的做人要求。

       第三條相當於戒律的「止持」——止惡這一方面。

 

       還沒有行善,先要止惡;還沒有做一個好人,先不要做惡人;還拿不出錢出來佈施人家,至少不要偷人家東西;不能和顏愛語地安慰人家、幫助人家,至少不要講人家的是非,不要說人家的過錯,不要揭人家的隱私。

 

       止惡,比較容易一些,所以放在前面。

 

       第四、第五條就是「作持」。「止持」是從消極面來說,不可以做的;「作持」是從積極面來說,應當要做的。比如四個「給人」,七個「凡事」,對人對事就這樣去做。

 

       後四條中,第七條——生活、語言、威儀,這方面是指我們日常的身、口、意三業。第八條「諉罪掠功小人事」等等,是提供給我們在大眾共處當中作為對照的。我們到底是「諉罪掠功」,還是「掩罪誇功」;是「讓美歸功」,還是「分怨共過」。第九、第十,都是講謙德的好處。

 

       十條當中,講「謙」是最多的。全部《宗風.俗諦》,其實是從信心裡流露出「慈」和「謙」。講「慈」,可能說「我還做不到」;講「謙」,那不是做不到,而是不願意做。

 

       總綱:一、對彌陀恭敬信順……

       細則:基礎──二、敦倫盡份……

       止持──三、自覺愚惡……

       作持──四、六親眷屬……
       五、給人安心……

       總結:六、學佛大悲心……

       補充:個人三業──七、生活—簡單樸素……

       大眾相處──八、諉罪掠功小人事……

       謙的好處──九、天道虧盈益謙……
       十、每見寒士將達……

 

       淨土宗的宗門規矩,一旦確定下來,希望能夠傳續到未來永久。那麼,能不能傳續到未來永久,需要我們這一代的努力,也需要我們接下來代代的努力,也要看未來眾生的福報,很難預斷。但是,目標是這樣,希望這樣。

 

三、念佛人行為準則。

       「準」,是標準;「則」,是原則。

 

       按這十條去做,至少有四方面的好處:

 

       第一,能夠昇華我們的人格,改善我們的心性。這是必然的,大家試著去做,就能慢慢體會到。

 

       《宗風》的學習,經常醞釀,經常思惟,經常對照,經常反省,慢慢的在心中發酵。就好像做甜酒,慢慢慢慢,很純很純的酒就滲出來了。

 

       其實,我們這些材料、這些內容,背誦下來,你要思惟它,你要善思惟,這樣它才會發酵、起作用。如果背完就算了,就好像米放進去,放進去還是米。那就要把它慢慢發酵,它就浸出來。即使人家不感到快樂,你自己也覺得很快樂——自得其樂,才是真樂。你自己內心裡面有光明,有春風,這才是自己的本錢;不然,都不是。

 

       所以,這一點,從人格、心性上,對我們個人有幫助。

 

       第二,對念佛真諦也有幫助,就是說能夠讓我們加深對「機法兩種深信」的體悟。

 

       機法深信,不光是文字上的,也不僅僅是一時的感動。

 

       凡夫的習性比較重,並不是說「我一旦感受機法深信,我完全仰靠阿彌陀佛救度,我在世間就馬上做得多好了,多謙卑柔和了」,不是的,還是很剛強的。

 

       用《宗風.俗諦》來對照自己,我們的心會慢慢柔軟下來。如果多少年還是那樣子,很剛強,很蠻橫,自己也一點體現不出謙卑,老是指責別人,一點也不體諒人家,那能說「機法深信」深入了內心了嗎?

 

       想到「彌陀都對我這樣慈悲了,我怎麼能夠這樣去責怪人家、求全責備呢?其實講缺點,我可能比他更多,那我怎麼可以這樣高慢他、呵斥他呢?」這樣,我們的心就柔和了。

 

       第三點,按照《宗風.俗諦》這樣去做,家庭一定和樂,道場一定和合。如果沒有這樣去做,就會不和;不和就要生病,就要起煩惱,就要破裂,就要失敗。所以,這個「和」字,非常重要。

 

       第四,如果按《宗風》這樣去做,「和」的話,我們在弘揚法門、化度眾生這方面,就非常有力量。團體、道場和,就有很強大的攝受力。

 

       比如,我們住在道場裡,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登台說法,都會寫文章,但我們團結協作,整個道場就有很大的攝受力。即使每個人都很能幹,如果道場不和,這個團體就沒有攝化能力。

 

       相反,即使每一個人都似乎不是那麼很能幹,但是團體很和,都按《宗風.俗諦》去做,都能夠老實念佛,每個人來到這個團體裡面,馬上就像雪花掉到開水爐裡,就化了,來一個化一個,來兩個化一雙,都化掉了。這就是「和」的力量。

 

       說法,有用口來說法,也有用身來說法。我們口或許不那麼流利,大腦或許不那麼靈光,思惟或許不那麼敏捷,登台說法或許有所不足,那我就從謙卑、慈悲開始做起。這樣從和合團體來做,那你就是團體裡面的一個寶貝。

 

       這個團體和的話,人家一走進來,自然就被感化。所以,不要說「我不能弘法,我這個人沒用,我這個人不行」,不是這樣的。只要處眾能和,眾生就能得利益。

 

       下面說一下我們要怎樣學習《宗風.俗諦》。

 

       可以分為五個步驟:

 

       第一,每日誦念思惟。

 

       現在大家晚課以後,都在誦念《宗風.俗諦》。誦念是有作用的,熏在我們心中。誦念是為了思惟。因為,你要思惟的話,沒有材料,你不記得,你怎麼思惟啊?誦念,記在心中,然後去思惟它。

 

       這個思惟非常重要。思維要細。心比較粗是思惟不出什麼東西來的,一讀而過,「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較是非——哎,對!我是不說是非的!」

 

       其實「不說是非」四個字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我們天天都在搬弄是非,搬弄得非常多。嘴上沒有說,心裡在說。是非就是人我對錯。其實,佛法講因緣,修行人不可以跟世間人一般見識,來作法官、作裁判,判人我對錯、是非曲直,而是要站在佛法的立場,以更高的姿態來包容所有的人。

 

       就像開車一樣,同在地面上開,難免會有衝撞。那如果人家在地面開車,而你在空中駕直升機,絕對不可能跟他有衝撞。修行人的心態如果提升到佛法的高度,就不可能跟世間人發生衝撞。

 

       這裡有一則故事。

 

       有一個老和尚,帶了幾個徒弟。有一天,兩個徒弟為了某件事情爭論不休(爭論就是是非啦)。

       大徒弟說:「事情是這樣這樣這樣……我的觀點如此如此如此……。」

       二徒弟不同意:「哎,你這個不對、不正確,應該是這樣這樣……」。

       兩人相持不下,說:「那好吧,我們找師父評理去。」

       大徒弟對師父說:「師父,剛才我跟師弟爭論,我的理由是這樣……我的觀點是這樣……我的看法是這樣……你看我有一、二、三、四……師父,你看我對不對?」

       老和尚眼睛也不睜,頭也不抬,就立即點頭說:「嗯,你對。」

       大徒弟很高興,出門了:「啊,師父說我對!」

       二徒弟不服,「明明我對呀!怎麼你對呢?」「哎呀,師父!不可聽一面之詞啊!大師兄這樣講不全面,我的觀點是這樣這樣……您看我對不對?」

       老和尚依然眼睛不睜,頭也不抬,點頭:「嗯,你對。」

       師弟也高興了,「看,師父說我對!」

       後面還有一個小和尚,正在給老和尚打扇,聽完老和尚跟大師兄、二師兄的對話,感到疑惑不解。他頭一抓,說:「師父,我有問題。」

       「嗯,請問。」

       他說:「大師兄跟二師兄的觀點截然相反,如果大師兄正確,二師兄就不對;如果二師兄正確,大師兄就不對。師父,您怎麼說兩人都對呢?」

       這個時候,老和尚稍微睜開了眼睛,回頭看了一下小和尚:「嗯,你也對。」

 

       這就是有名的「你對,你對,你也對」的故事。

 

       那這個老和尚是老糊塗了嗎?(如果我們在座的這樣懷疑,他會對你說:「嗯,你也對。」)

 

       其實弟子們都不對,只有老和尚對。因為弟子們都落在是非觀念當中,只有老和尚沒有是非觀念。心中有是非,就會說是非、聽是非、傳是非、較是非。心中沒有是非,自然不會說是非,也聽不到是非,當然更不會傳播是非、計較是非。所以要切實去思惟它,單單一句「不說是非」,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當然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做起。

 

       第二,常讀相關文章。

 

       如果缺乏人生閱歷,缺乏智慧,缺乏前輩引導,即使思惟也會很貧乏,沒有法味。

 

       那怎麼辦呢?就要常讀相關的文章,前輩所說的,過來人的經驗,能啟發我們。

 

       像這本書——《觸光柔軟》,應該每一個人行走都要帶一本,隨身常帶,常翻常讀。我每一次讀都覺得非常受用,哪怕簡單一句話都非常非常好。

 

       上人在《宗風學習開示》第四篇裡面就提到一些文章,有《愛的故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慈悲是化解的唯一方法》《你所給予的都會回到你身上》《自己決定別人看你的眼光》《出家人的自尊》《坦然還兒債》《平心靜氣的妙方》《找好處認不是》《講病》等等,還有星雲大師寫的《如何做一個出家人》。其實,這樣的資料是蠻多的,以後搜集出來,也給大家看。

 

       《觸光柔軟》這本書,大家經常去讀,經常看,經常思惟。

 

       第三,遇事對照運用。

 

       我們誦念,我們思惟,我們也讀相關的文章、大德的開示,那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有個對照,馬上來運用它,這就落實了;不然,還是嘴皮上的。

 

       遇事,有三個時間段:

       第一,預先;

       第二,當下;

       第三,事後。

 

       什麼叫預先呢?

 

       就是《宗風.俗諦》的內容已經在他身上「融為骨髓,化為個性」,成為他生命裡的自然反應。他在任何時候,事情沒發生之前,永遠保持最佳心態。

 

       比如說,永遠保持著「凡事為對方設想」,那麼,對方只要一開口,他馬上就會順著對方的心,因為他凡事都為對方設想,他已經是這樣子的人了。甚至,對方沒有開口,他一看對方的眼神,就知道個八九分,然後為他設想。「凡事真心,凡事愛心」「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等等,已經成為他自然的一種個性。

 

       像上人,就是這樣。任何時候都一片春風,慈悲柔和。

 

       這個是預先性的,預先就能做到。這個當然是高境界,很自然的,爐火純青的,我們都差得很遠。

 

       那麼,如果這一步做不到呢?那就當下!

 

       什麼時候遇到事情了,境界一起,心不平靜了,皺眉頭了,煩惱了,當下覺悟到「我怎麼心不平呢?我這樣有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利益嗎?」那麼,當下能夠覺悟,當下就能化解煩惱。

 

       這也是不錯的。

 

       第三,事後。

 

       其實,如果初學的話,「當下」幾乎也都做不到,我們往往是隨著自己的個性、習氣,在那裡大發一通議論,過後想一想,「哎呀!剛才我那個話說的不對呀!我實在是有點……怎麼那麼剛強呢?怎麼那麼強勢,怎麼那麼驕慢呢?」

 

       事後,能夠這樣想,也是很不錯的。

 

       甚至,有的人已經錯誤加錯誤、一大批錯誤之後,或者班首、執事、同寮來給他開導說「某某人,這件事其實你不應當那樣做,如果這樣更好」,「啊?說我不對!明明他……」從頭到尾又說一番,指責別人,這就一點沒有思惟覺照能力。

 

       所以,不管什麼事情,修行人遇到事,如果起了煩惱,錯誤都在自己,不要說人家對錯,人家對錯跟你沒有關係,你起了煩惱就是你的錯,打板子!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達不到的,就要向自己內心來反求。

 

       比如說,一個人對我不好,我們一般會指責說「我對你那麼好,你為什麼對我這麼不好?你沒有良心!你這個人,忘恩負義!」其實不是這樣的。要想到「肯定是我哪裡做的不對」,這樣想,才有進步,這樣才叫做「遇事對照來運用」。

 

       三個時間段:不能做到預先,先求做到當下;不能做到當下,至少能事後反省。

 

       第四,互相切磋琢磨。

 

       在道場,大眾都以《宗風》來規範自己,約束自己,就有很好的氣氛。同參道友,互相切磋。

 

       切磋有兩個方式:

 

       一個是鼓勵。「你《宗風》學得不錯!嗨,你真好!」這麼一講,豈不是對方也很歡喜呢?他即使沒有做到,也會更加努力,因為善意的肯定、鼓勵,就給他定了一個好的目標,他自己也很樂意。

 

       一個是提示。「哎,這件事情如果這樣做,可能會效果不一樣噢」。

 

       第五,半月心得交流。

 

       今天是一個起動儀式,以後每半月一次學習交流。

 

       大家要思惟,要對境歷練,這樣就會有心得,有心得就可以交流。能做到一分就交流一分,沒做到的也可以交流。雖沒做到,能夠反省,就會有心得,講出來也能有進步。

 

       最後回答三個可能的疑問。

 

       一、是不是用《宗風.俗諦》替代戒律?

 

       不是這樣的。戒律只針對特定的人群,受過戒才有約束作用;《宗風.俗諦》對一切念佛人,不論受戒沒受戒,都有規範、要求,同時內容也更廣泛,符合一般人的實際狀況,對普通人也更有針對性。

 

       二、按《宗風.俗諦》來做,是不是自力?

 

       這些不是自力,沒有要求說「你一定要做到這樣才可以往生」。所謂自力、他力,是就真諦——往生極樂世界來講的。我們是他力門,仰靠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但為了更好地與人相處,特別是為了團體的和合共住,必須有俗諦來規範我們的三業行為,約束我們的身心,陶煉我們的性格。

 

       三、有人說「這些內容太難,我做不到,所以不想學」。

 

       不是那樣的。只要存心,天天對照,做一點是一點,就有起步,跨出第一步,就會進第二步、第三步。如果畏難,不走出第一步,就永遠在原地。《宗風.俗諦》是照妖鏡,也是美容鏡。初照,太醜了!多照幾次,就漂亮一點;天天照,就越來越漂亮;一直照,最後就照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了。所以,我們要不斷地拿它天天對照。

 

 

 

(2012年4月5日於弘願寺開示)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