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談開示

  1. 「二河白道喻」給念佛人的啟發
  2. 《示病友》講記(二)
  3. 《示病友》講記(一)
  4. 愛的建設
  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6. 學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隨」「三不」
  8. 如何面對法義之爭
  9. 認識「觀世音菩薩」
  10. 淨土法義的修學次第與弘法原則
  11. 淨土思想的善導者
  12. 《觀經》教眼
  13. 純粹的淨土宗(三)
  14. 純粹的淨土宗(二)
  15. 純粹的淨土宗(一)
  16. 學僧工作 愛心為本
  17. 好好照顧自己
  18. 惜福與環保
  19. 念佛與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與念佛
  22. 不問罪福 稱名必生
  23. 關於道場的軟硬體建設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風學習(三)
  26. 宗風學習(二)
  27. 宗風學習(一)
  28. 彌陀之家 愛心為本
  29. 於「弘願寺」為蓮友開示
  30. 為「福聖寺」常住僧眾開示
  31. 書讀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讓法義入心──多聞熏習
  33. 流通法寶即是做彌陀的手足
  34. 南寧問答
  35.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四)
  36.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三)
  37.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二)
  38.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一)
  39. 淨土宗特色
  40. 淨土宗宗旨(二)
  41. 淨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網上蓮友問(三)
  44.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下篇)
  45.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中篇)
  46. 《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上篇)
  47. 淨土宗行人的時代感與使命感
  4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三)
  50.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二)
  51. 湖北仙桃彌陀寺念佛法會開示(一)
  52.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答蓮友問
  53. 於「淨土宗中山念佛會」開示
  54. 於「弘願寺」為僧眾開示
  55.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皈依開示
  56.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57.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一)
  58. 淨土宗如理論答七要事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

  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二)
  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一)
  3.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十)
  4.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九)
  5.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八)
  6.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七)
  7.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六)
  8.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五)
  9.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四)
  10.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三)
  11.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二)
  12. 《觀經疏四重判》講記(一)

《淨土宗概論講記》

  1.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八)
  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七)
  3.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六)
  4.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五)
  5.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四)
  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三)
  7.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二)
  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一)
  9.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十)
  10.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九)
  11.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八)
  12.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七)
  13.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六)
  1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五)
  15.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四)
  16.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三)
  1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二)
  18.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一)
  19.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十)
  20.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九)
  21.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八)
  22.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七)
  23.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六)
  24.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五)
  25.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四)
  26.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三)
  27.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二)
  28.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一)
  29. 《淨土宗概論講記》(十)
  30. 《淨土宗概論講記》(九)
  31. 《淨土宗概論講記》(八)
  32. 《淨土宗概論講記》(七)
  33. 《淨土宗概論講記》(六)
  34. 《淨土宗概論講記》(五)
  35. 《淨土宗概論講記》(四)
  36. 《淨土宗概論講記》(三)
  37. 《淨土宗概論講記》(二)
  38. 《淨土宗概論講記》(一)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1. 第43課:釋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課:釋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課: 一、三經要點(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課: 一、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特色 二、三經要點(一)
  5. 第39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五)
  6. 第38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四)
  7. 第37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三)
  8. 第36課:稱名一行,總超萬行 ──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二)
  9. 第35課: 一、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二) 二、稱名一聲,頓超生死——《觀經》「稱名往生」之文 三、稱名一行,總超萬行──善導大師「念佛絕比」之文(一)
  10. 第34課: 一、彌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導大師「溺水偏救」之文 二、彌陀光明,唯攝念佛──善導大師「唯攝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課: 一、不顧貪瞋,稱名必生──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論凡夫,只論彌陀──善導大師「凡夫入報」之文
  12. 第32課:不顧貪瞋,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課:不慮妄念,稱名必生 ──源信大師「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課:不問罪福,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課:不問時節,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不問時節」之文
  18. 第26課:不擇眾機,稱名必生 ──法照大師「瓦變成金」之偈
  19. 第25課:諸佛作證,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課: 一、名號本義,稱名必生──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三) 二、諸佛作證,稱名必生──善導大師「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二)
  22. 第22課:名號本義,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六字釋」之文(一)
  23. 第21課:本願不虛,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本願四十八字釋」之文
  24. 第20課:定業與助業 ──善導大師判「正助二業」明傍助業專正定
  25. 第19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三)
  26. 第18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二)
  27. 第17課:正行與雜行 ──善導大師判「正雜二行」勸捨雜行歸正行(一)
  28. 第16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三)
  29. 第15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二)
  30. 第14課:要門與弘願 ──善導大師判「要弘二門」而引要門入弘願(一)
  31. 第13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三)
  32. 第12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二)
  33. 第11課:聖道與淨土 ──道綽大師判「聖淨二門」而捨聖道歸淨土(一)
  34. 第10課:信機與信法 ──善導大師釋「機法深信」而棄自身歸彌陀
  35. 第9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課:自力與他力 ──曇鸞大師釋「自他二力」而貶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課: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二)
  40. 第4課: 難行與易行 ──龍樹菩薩判「難易二道」而捨難行取易行(一)
  41. 第3課: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42. 第2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二)
  43. 第1課:印光大師讚善導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

  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臨終時示門第之法語)
  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辨食魚之法語)
  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妓女之法語)
  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四郎之法語)
  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重衡之法語)
  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忠綱之法語)
  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賴綱之法語)
  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無品之法語)
  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尼眾之法語)
  1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信寂之法語)
  1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隨蓮之法語)
  1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道遍之法語)
  1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乘願之法語)
  1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聖光之法語)
  1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示隆寬之法語)
  1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述《阿彌陀經》大意之法語)
  1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從配流上洛之後開示之法語)
  1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21~25)
  1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6~20)
  2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1~15)
  2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6~10)
  2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1~5)
  2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簡及法語」三心料簡(一))
  2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21~總結)
  2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6~小結)
  31.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語》講解(第一部分1~5)

石家莊念佛開示

  1. 石家莊念佛開示(四)
  2. 石家莊念佛開示(三)
  3. 石家莊念佛開示(二)
  4. 石家莊念佛開示(一)

念佛往生開示

  1. 念佛往生(問答部分)
  2. 念佛往生開示(正文)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二)

──2008年10月19日開示於弘願寺「第一屆護法聯誼會」

 

【目錄】

一、法門名稱——淨土宗

二、法脈傳承

三、如何引用其他祖師法語?

四、普敬三寶

五、和一般寺院道場的關係處理

六、同一法門、不同團體之間的關係處理

七、弘法者三要

八、如果到其它寺院,隨眾上早晚課,算不算雜修?

九、有人做佛事,請我們去誦《地藏經》,算不算雜修?

十、正確看待雜行、要門

十一、不宜爭論自力、他力

十二、聽到有人批評「本願法門」

十三、關於彙集本

十四、三時繫念    非助念法

十五、六字四字    隨緣皆可

十六、臨終助念    最要和合

十七、因果和戒律

十八、關於受五戒

 

【內文】

       上人慈悲!諸位法師,諸位蓮友: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上午是這樣,現在是八點鐘,我用大約一個半小時跟大家有一些事說一說。剩下一個小時請上人給大家答疑開示。有些蓮友在修學方面大概還有很多問題。這兩天都在處理事務,所以沒有時間來請問,那我們就把寶貴的時間留下來。

 

       下面就弘法工作中的一些具體問題,跟大家交換一下意見:

 

一、法門名稱——淨土宗

       我們弘揚淨土法門,應該有一個規範性、統一性的說法。昨天我聽到有的蓮友在講是「本願法門」,或者也有的講「善導流」,或者講「淨土宗」,還有其它的說法。

 

       如果說起來,「淨土宗」這個名稱比較規範,具有統一性。所以大家以後在教理方面、法門名稱方面就用「淨土宗」。淨土宗也就是善導大師的思想。

 

       所以,我們是以淨土宗、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作為旗幟。

 

       「本願法門」這個名稱早年用過。當時是因為我們弘揚的本來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法門」也是佛教的通用名詞。

 

       但是也有其它團體,他們也在強調本願,他們的觀念跟我們並不一樣,在知見和行持方面並不是走善導大師的路線。如果用同一個法門名稱,一般人就容易混淆,就分不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甚至張冠李戴產生誤會。所以,我們就用「淨土宗」。希望各地蓮友能夠統一起來。在弘揚過程中就以「淨土宗」、「善導大師的思想」作為統一的說法。在經書流通和口頭宣講的時候,我們就不再使用「本願法門」這個名稱。

 

       此前偶爾也會用到「善導流」,那是在與慧遠大師的念佛、禪淨雙修的念佛相區分的時候所用。其實,善導大師的思想很廣博,教理體系很完備,不僅僅限於淨土門內的一個流派,因為他闡釋了「要門」和「弘願」。慧遠大師的觀佛思想,以及後來的禪淨雙修迴向往生,都可收攝在善導大師所開顯的要門當中。所謂「淨土宗」,是一個全面的概念,把它們都收攝在內,是很穩當、很全面的。

 

       不過,善導大師雖然講到要門,而弘願(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才是他的本意。所以,最終由要門導入弘願,由方便導入真實。

 

       我們講淨土宗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主要是講弘願。講到要門的時候,都是以要門方便導入弘願。這個教理框架大家要明白。

 

二、法脈傳承

       同時,「淨土宗」這個名稱也能夠突出我們淨土宗的開宗祖師就是善導大師,也能夠表現淨土法門的傳承。如果講「某某法門」,它的系統性、傳承性就不夠鮮明;如果講「某某宗派」——淨土宗,那就很鮮明了,有我們的傳承,有我們的教判體系,有我們的正依經典,有我們的祖師教釋。

 

       我們的正依經典就是「淨土三經」;我們的教判,智隨法師著有《淨土宗判教史略要》,包括龍樹菩薩的難易二道判、曇鸞大師的自他二力判、道綽大師的聖淨二門判、善導大師的要弘二門判、正雜二行判、正助二業判,還有頓教漸教的分判。這些是構成我們淨土宗教判的基本框架。

 

       只不過「淨土宗」這個名稱,我們以前聽起來往往是一個含混籠統的概念,甚至可以講有名而無實。因為法脈的傳承不清,本願的宗旨不顯,祖師的教典又失傳,所以雖然有這個名稱存在,而實際上內容還是缺乏的,往往都是以他宗他派的觀點來解釋。

 

       但是,各宗都有宗名,淨土也不可不叫宗,於是就稱為淨土宗。

 

       所以,在佛教界也好,在學術界也好,大家對淨土宗有各種認識和看法,甚至有的學者認為,淨土宗本身沒有宗派性質,僅為學派。為什麼呢?因為淨土宗雖列十三祖,但是他們的思想各不一樣,沒有統一的教判,沒有嚴格的法嗣傳承——這是學者有這樣的看法。

 

       但是,善導大師一系思想,從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到善導大師,法脈非常清晰。所以,我們現在弘揚的,是純粹、不夾雜、合乎宗派特點、具備完整規模的淨土宗。

       

       在今天這個時代,上人能夠把淨土宗的有關教典整理起來,就是讓淨土宗名實相符,而且深入民心、深入大眾,這樣,淨土宗自然就能夠落實下來——我們是以這個為目標。

 

       在所有的祖師當中,我們是以善導大師為旗幟、為代表,因為他是淨土宗的開山祖師。當然,善導大師承接於曇鸞、道綽,再往前,承接於龍樹、天親。所以,我們的傳承關係是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善導。

 

       前兩天法師們在一起討論也說到,弘願寺既然是弘揚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可我們連善導大師的座像都沒有,甚至連靈位也沒有;其他傳承法脈的祖師,也沒有畫像,也沒有靈位。我想,這些將來是要通過某種形式表現出來的,我們後面的二期工程有祖師殿。

 

三、如何引用其他祖師的法語?

       在我們弘揚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時候,也會引用到其他祖師的法語,比如說印光大師、蕅益大師、蓮池大師。上人所寫的《念佛感應錄》第一集的序文,就引用到很多古德讚歎法門殊勝的法語。我們引用這些,是不是偏離善導大師的路線了?不是的。因為這些古德與善導大師有靈犀相通的地方。與善導大師的思想一致、能夠起到輔助弘化作用的部分,我們就加以引用;差異性的部分,我們就置而不論。

 

       有時也會引用日本古德的說法,比如法然上人。法然上人的《選擇集》,大家一打開就看得到,可謂偏依善導,幾乎完全是對善導大師著作的解釋,這是法然上人的特點。所以,我們引用法然上人的法語,也是回到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即使其他古德的文章,也都是選擇能夠輔助說明善導大師思想的部分,我們才引用過來。

 

       所以不會偏離。

 

四、普敬三寶

       我們的蓮友都很虔誠,對弘願寺熱心護持,因為心的聚焦點在這個地方。同時,大家都能普敬三寶,對整個佛、法、僧三寶都要護持,這個很好。我們修學佛法雖然選擇了淨土宗,但是對於整個三寶的功德都要恭敬、都要尊重。因為我們不是獨立在佛教之外,我們是佛教的弘願寺、佛教的淨土宗。

 

       我們出家,也都是依前輩的出家師父。可能我們的師父也未必是學淨土宗的,但這些並不妨礙。

 

       就好像一棵古老的大樹萌發出新芽一樣,我們生命力的來源,都來自於深厚的三寶功德。

 

       淨土宗,專歸彌陀一佛,普敬十方諸佛;專修念佛一法,普敬一切佛法;專依淨土師僧,普敬一切師僧。

 

五、和一般寺院道場的關係處理

       和一般寺院道場的關係方面,如果我們能夠對淨土宗的教理全面領解,對淨土法門契理契機信心十足,對三寶的傳持功德心有感動,我想這個關係處理起來,分寸就能夠把握得好。特別是各地的蓮友,我們和不同道場打交道的時候,一定要求同存異。

 

       所謂「求同」:我們大致的信仰是一樣的——佛法的信仰是一樣的。但是在行持方面,我們專修念佛。那麼,到了別的道場怎麼辦呢?不要太分明化。

 

       比如有的蓮友告訴我說,一般寺院道場的早晚功課跟弘願寺不一樣,去了那裏以後,早晚課也不隨人家去做,然後又提出批評意見,並且自己這個團體也在擴大當中。這樣,本來支持他們念佛的出家師父,後來態度就有點改變,就不想支持了。為什麼呢?因為他的風格還沒有轉為專修,如果出現不同的聲音,而且越來越擴大,他怎麼管理呢?他怎麼統一呢?他到後來只能說:「那你們出去吧!你們離開吧!」這樣就不好了。

 

       我們如果是自己在家,就在家專修念佛。如果初一、十五寺院有活動,喊我們去幫忙,就應該尊重對方。當念佛的蓮友形成一個團體以後,一般的寺院就會關注你。如果說你不夠謙卑、低調,去批評人家、指責人家說:「你這是雜行雜修的道場!」或者說:「你們早晚課怎麼不專?」甚至想改變人家,說:「等到你專修了我再來。」這樣的話,就會引起分歧。

 

       我想,如果我們自己很穩當,像廈門佛慧居士一樣,很穩當,很低調,很有活力,很恭敬三寶。對方就會看到你,就會主動跟你接觸。這個時候就可以跟他說:「我們可不可以到這個道場來念佛?」我想這樣提出來,一般都會答應的。因為每個道場都希望有人氣,希望有人來念佛。常住本身事務很忙,也沒有精力照顧這一部分。尤其是新興的道場,往往要進行後續建設,更需要人氣和聲譽,因此希望有一個念佛團體長期在那裏念佛,令人備感道風純正,這是師父的正常心理。

 

       佛慧居士所在的團體很有組織、很有規模,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在那裏念佛,不指東道西,不說三道四。這樣,經過三個月、半年、一年,常住就會非常肯定他們。這個時候,大家就好說話了,可以簡單地交流一下法義和經書法寶。在常住許可的情況下,我們這些都可以做。這個道場,如果每週能來念佛一天,我們豈不是使用了七分之一?不用募化,不用管理,建好的大殿,所有的資源都可以使用。

 

       來到道場念佛,大家也會感到安穩。在居士家裏,如果有五十個、八十個、一百個蓮友,怎麼能容納得下呢?而且也會有其它方面的麻煩。最好的辦法,不如和當地寺院道場建立良好的關係。

 

       建立良好關係的前提就是要肯定人家,不要隨便指責人家。

 

       當然,有時候他們可能會指責我們,那我們就更加低調一點。我覺得大方向大家應該能夠明確。對方往往不瞭解曇鸞、道綽、善導一系教典,難免評頭論足。只要我們堅持往下做,而且做得好,關係就會慢慢改善。在這一方面大家多多地用心,多多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去接觸。一開始要低調。

 

       一開始如果你調子定得很高,「哎呀!師父你來來來,我跟你講一講,你要這樣修啊!這本書你要是不看,那就太可惜了!」

 

       師父說:「我出家二十年了,還需要你來教育啊?」

 

       「這本書你不看,你白出家了!」

 

       這種話一出口,他哪裡能接受呢?對不對?

       

       所以,跟道場的關係處理很關鍵!

 

       大家的心可以理解,很急迫,「哎呀!這位師父很有道心,很有修持。如果他能瞭解善導大師思想的話,那該多好啊!」但是如果你猛頭猛腦地劈頭蓋臉過去,效果就不好了!

 

       對於出家師父,怎麼去勸導呢?我覺得調子要放低一點,身段要柔軟一點。恭恭敬敬地把祖典遞上去,一頂禮——當然,我們馬上要印的《善導大師全集》,那沒話說的;《往生論註》、《安樂集》這些書拿去給師父,一點問題沒有的。如果拿我的講記,你就要低調。如果你說得很高,人家一打開,「這是哪個法師講的?沒有名呀。都是白話文嘛!就講了幾個故事。」因為他們看的書太多了,一般的書看不上眼。那怎麼說呢?「師父,我是初學。這位法師所介紹的教理,我個人感覺很受用。但我還是想請師父您過過目,幫我看一看,或許我的理解還不到位,請師父指點、教誡。」你這麼去請教他,請他看一看,而不是去做他的師父。他可能很忙,沒有時間。但是如果你這麼說,最起碼他不會拒絕。他可能會說:「那就放下來吧!」把書放在他的身邊,也許就起作用了。可能幾個月、半年他都沒有時間看,但有一天偶爾打開來一看,「哎呀,還真不錯!」那就好了嘛!你過一段時間問:「師父,那本書不知您有沒有看?哪一段、哪一段解釋的善導大師法語,正確不正確啊?」你問多了,他再不看就感到不好意思了。善導大師的著作如果不是專門研讀的話,一般是回答不上來的。你問他:「師父,要門是什麼意思?」

 

       「啊?還有要門?」這時候,他就要來瞭解了。

 

       所以,方法要注意,特別是我們這些居士。佛慧居士為什麼做得好?他的內心確實很謙卑、很恭敬,分寸把握得確實很好!人家對他沒有任何負面的評價。他的人品,他的行為,他的作風,大家都能接受。現在他們這個團體在當地寺院長期共修念佛,而且弘願寺所有的書,在那裏設立了流通專櫃,還有一間專門的辦公室給他們使用。寺院裏一有事情,比如要舉辦法會了,住持和尚馬上就打電話給佛慧:「你們能不能來幫忙?」關係處理得很融洽。住持和尚很忙,寺院在建設,有很多法務要推展,可想而知他根本沒有時間把這套書仔細地看——他沒有看就接受了,因為他感覺到這個團體很正派,認真地在做佛教事業,印經、放生都做得很好,也很柔順、謙卑。

 

       所以,我覺得他們的經驗值得大家參考。

 

       前一段時間,他們把這個經驗拷貝到福州西禪寺。西禪寺風景很好,是個旅遊景點;寺院很大,師父也很多,但也顧及不過來一些具體的事情(當然也需要法上的填充)。剛好裏面有幾位法師也在看弘願寺的書。福州的蓮友很多,學習善導大師思想的也不少。他們都很年輕,都很熱心,也都有能力,骨幹大概都四十來歲,在社會上也很有成就。可是他們沒有一個共修的地點,感覺比較分散。佛慧居士去了之後,就做了一個牽頭工作。結果蓮友一聯繫,西禪寺那邊很快就答應說:「你們來念佛吧!」於是他們每週就去念一天佛。他們的原則還是一樣低調,「我們只念佛」。只在那裏念南無阿彌陀佛,誰還能說你什麼呢?不可能說「念佛不對,要把你們趕出去」。只是念佛,也沒有請法師講開示。一則寺院常住很忙,一則彼此理念不同。所以只是念佛,「我們什麼也不明白,但是我們喜歡念佛」。所以,這些分寸大家要把握。

 

       我今年夏天一直住在支提山華嚴寺。這座寺院其實我也不熟悉,我能在那裏住,而且寺院裏的常住對我也很照顧,給我一個很好的房間;我們的書,也都在那裏流通;住了一段時間,還要請我在那裏講法。什麼原因呢?一方面是因為當家法師很樸實,他的德號剛好跟我們上人一樣,也是上慧下淨法師,他本人也是念佛的,可以講很有緣分。另一方面就是佛慧居士的穿針引線,他的外表和內心的光輝,讓人家很信服,「這樣的居士介紹來的師父,應該不至於太差吧!」所以,我在那裏是很受優待的。因為他們的早晚殿讓我去上有點勉為其難,《楞嚴咒》也不會。我去本來是要調養一下身體,所以早晚殿都是隨我自己在宿舍裏打坐念佛;吃飯我也不必去齋堂過堂,因為我想如果我去多了,臉孔就熟了,找我說話的人就多了,我的時間就沒有了,所以都是送飯上來;吃完飯,我就在山上轉一轉,走一走。這些都是因為佛慧居士很善於跟傳統的寺院道場處理好關係,這對我們很有啟發意義。

 

       所以,大家在這方面多用一點心。

 

六、同一法門、不同團體之間的關係處理

       我們都是在學善導大師的思想,如果在某一地區有兩個這樣的團體,大家彼此要互相溝通,互相協調,互相支持,這樣才好。因為有的城市比較大,比如上海,那麼大的城市,有兩個團體。黃瑜帶領一個團體,陸雅琴帶領一個團體。昨天發言的是陸雅琴居士;黃瑜居士也有很多感人的事蹟,人們都喊她黃老師,她也領導了好幾百位念佛人,也是很辛苦的,又到郊區,又到崇明島,搭車跑來跑去,比我們還困難、還複雜,因為沒有固定地點。上海城市很大,一千萬人,兩個團體太少,將來五個、十個、二十個都不嫌多。

 

       那麼,多個團體之間的關係應該怎樣處理呢?應該彼此協助,彼此讚歎。我覺得大家如果名利心淡薄、為法心殷重的話,關係就好處理。如果名利心比較重,可能就麻煩了。「我這個團體的人要更多一點!首先拉誰呢?雜行雜修的人不好拉,你們都是念佛人,把你們拉過來!」這樣就不好,應該隨大家的緣分去選擇。

 

       還有一點,我們本來是一個團體,在一起念佛,但是由於某種原因,比如說個性的不同,或者地點的更換,或者人數的增加等等,慢慢會分化出一個小的團體,我覺得這種狀況是正常的。比如說我們原來是二十個人的一個團體,大家共修很好;發展到四十個人,也不錯;發展到八十個人之後,聲音可能就有點複雜了。這時候就有二十個人說:「我們組成另外一個團體。」我覺得作為原來團體的領導人,應該有這樣的心量去幫助他們成立一個新的團體。不要覺得說「你是不是背叛我了?」沒有那個意思。我們弘願寺也沒有這個想法。大家在各地建道場,建得越多越好,我們並不要求所有的人都來到弘願寺。你看這次大家來了,都沒地方住,常住很抱歉。如果各地都有道場,那不是很好嗎?只要大家都來學習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無論在哪個地方,我們都是一體。所以,蓮友們應該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互相傳授經驗。作為新的團體領導人,也不會有這樣的心理說:「我這下獨立了,做老大了。」

 

       所以,大家要好好處理關係,絕不可以水火不容,好像「你從我這裏出去了,那我們就分開了」。這就讓我們弘願寺很難辦。就好像父母有兩個兒子,兒子們要分家,父母還要幫他們分,「你們分開住吧!」但如果他們不和氣,父母就很難處理,也很難過了。弘願寺法務部做工作當然是平等對待,但有時候由於信息溝通不太及時,不知道有的念佛組分家了,還是把資料寄給他們,結果他們也不流通過去,也不向法務部說明。這樣,法寶流通就是障礙了,就中斷了。所以,這方面大家都要好好處理,趕緊把經書法寶流通過去。也可以直接告訴法務部說:「現在他們在一個新的地點,有多少人在那裏念佛,那裏也很好。我把他們的地址告訴你們,再有法寶可以直接寄給他們。」這樣不就很好嗎?對方就感覺到:「哦!他在讚歎我,在支持我。」

 

       我覺得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覺悟,彼此促成,彼此支持,彼此讚歎,彼此呼應,這樣才好。

 

七、弘法者三要

       如果要弘揚淨土法門,我們個人的行為,我覺得上人講的幾句話很受用:

三業行為要受肯定;
要深入本門教理;
同時也要瞭解通途教理。

 

       什麼叫「三業行為受肯定」呢?就是我們的身口意三業要能被大眾所接受。如果自己很放逸,不被社會大眾肯定、不被蓮友們肯定的話,你要去弘法,人家就會因為你這個人,而不信仰這個法門。

 

       所以,這一點是一定要注意的,要謹慎三業不放逸。善導大師也有教誡。

 

       我們是聽說有這樣的極少數人,知見上不正確。比如說有的人原來是吃素的,結果轉而放開來吃葷了,還去弘法,人家能相信你這個法門嗎?「原來這是個吃葷的法門!」他看不出你是念佛的;有的人原來是不喝酒的,結果你去喝酒了,「哦!你這是喝酒的法門。」誰敢跟你學呢?

 

       當然,我們的蓮友裏面好像還沒有這樣子的。總之,我們這方面一定要注意。有這樣的人,我們要遠離。

 

       既然要弘揚淨土法門,本門的教理不可不深入研究。

       

       有能力、有條件的話,對它宗教理也應該相應地瞭解一些,所謂「知己知彼」。

 

八、如果到其它寺院,隨眾上早晚課,算不算雜修?

       這個不算。大家不要認為說:「我也想跟他們搞好關係,但是我更想跟阿彌陀佛搞好關係啊!雜修不能往生,那不行。所以我到那裏去,他們在念什麼,我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們聲音大,我比他們聲音更大!」我們隨眾上早晚課,上完之後再念佛,這還是專修念佛。因為那不是我們主動的選擇,我們不是認為「念佛功德不夠,需要加上早晚功課,迴向才能往生」,我們沒有這樣的想法呀!只是因為住在這個道場,隨順常住的規矩,人家這樣上,我們就這樣上。剩下的時間我們自由自主了,就專念這句名號。這仍然是專修。

 

       印光大師也是這樣講的。像靈岩山,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也沒有改早晚功課。他為什麼不改呢?因為傳統的叢林都是這樣,他老人家也不希望再另立一個新的風氣,就順著這個樣子做。即使如此,由於眾生知見不一樣,認識不一樣,印光大師在那個時代弘揚淨土法門,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不同意見,說:「你怎麼只弘揚阿彌陀佛啊?你怎麼不弘揚別的法門啊?」所謂時節因緣不同,講話只能到那個分寸,做事只能到那個地步。

 

       我們現在可以說不一樣了,弘願寺是獨立的,我們可以有自己的風格。我們早晨就是一部《阿彌陀經》,然後是《贊佛偈》、念佛,最後迴向。

 

       如果是家庭早課,也不一定要每天誦《彌陀經》,可以直接念佛就好了。

 

九、有人做佛事,請我們去誦《地藏經》,算不算雜修?

       這也不算雜修。因為我們誦《地藏經》是滿他的願,保持良好的法緣。如果他們人特別少,那我們就偶爾去一兩次;如果他們人很多,樂此不疲,那我們可能就奉陪不了了。可以婉言謝絕,不能直接說:「我不去!為什麼?因為這是雜修,所以我不去。」這樣就不好了。他有他的觀念。可以委婉一些,他請兩次,你爭取去一次。然後再過一段時間,他請三次,你去一次。他慢慢就知道了。一定不要去喝斥他。如果因緣成熟,才可以明確地告訴他。

 

       作為一般的念佛人,上人有兩句話,就是:

對於教理的研究可深可淺。
我們本身的安心,知道稱名必生來念佛。

 

       這樣就可以了。

 

       要研究教理,需要有精力,也需要一定的腦瓜子。有的人不是研究教理的腦瓜子,你跟他講都沒辦法講。所以可深可淺。所謂「可淺」,框架性的、根本性的來瞭解,能夠達成專修念佛即可。

 

       我想,對於大多數上了年紀的蓮友來說,知道稱名必生(善導大師所言「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而稱念佛名,這樣就夠了。

 

十、正確看待雜行、要門

       「雜行」兩個字,語言的暗示和意識的感覺都不太好。何況善導大師已經做了判定:

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
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
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雜行」往生很困難。

 

       「雜行」是與「專修」比較而言的。根據教門的施設,有一定的層次關係。比如說雜行,也不是一概不好。雜行的人,相對那些只是來燒香拜拜的人,那就不知要好多少倍,對不對!他們還在那裏燒一炷高香,「阿彌陀佛!保佑我發財,保佑我怎麼怎麼樣……」。雜行的人都已經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只不過還沒有完全靠倒這句名號,但是他的信仰、他的目標、他的生死心、他的願生心等等方面都是值得讚歎的。因為他的根機還沒有完全成熟,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善根培養,最後慢慢成熟,徹底歸入淨土念佛法門。他現在不是第十八願的根機,至少也是第十九願的根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不是第十九願的根機,至少也是第二十願的根機——「繫念我國,植諸德本」。即使是二十願的根機,跟阿彌陀佛結一個緣,今生往生不定,阿彌陀佛都對他攝取不捨,都不放棄他,下一生還要緊緊跟隨他,救度他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這樣一想,大家都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教化的對象。

 

       分寸要把握好,不是簡單地一概喝斥,認為雜行就不好。如果不好,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會開要門呢?要門就是定散二善,從行持來講,就是雜行。其實,要門在很多場合是非常必要的。「要」是「必要」,也有「重要」的意思。要門是一般人進入弘願的一個重要門戶。如果沒有要門的話,一般通途觀念的自力修行人根本無法進入淨土法門。各宗各派的聖道修行,概括起來無非定散二善。現在依他們原來的修行方法,不用改變,只要把功德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進入淨土門。這樣就很方便,他們就很好接受。如果讓他們一下子跳到專修念佛,難度就很大。

 

       所以,要門在攝化眾生方面,是非常善巧方便的。所以釋迦牟尼佛才在《觀經》裏講了十三定觀,也講了三福九品。佛的智慧不可思議,慢慢引導,講到最後,好像圖窮匕首現——這是一個典故,就是荊軻刺秦王的典故。他要刺秦王,匕首帶不進宮,就把它藏在地圖裏,說「我們國家要獻十六座城給秦王」,地圖就帶來了。然後地圖卷慢慢打開,到最後「啪」匕首出來了。這什麼意思呢?釋迦牟尼佛講這部《觀經》也是一樣的。「利劍即是彌陀號」,這把彌陀號的利劍,釋迦牟尼佛一開始還不能拿出來,一拿出來我們就跑了。釋迦牟尼佛就講十三定觀——十三定觀就是那卷地圖,一座城、兩座城……,第一座是日想觀,第二座是水想觀……,到最後「流通分」的地方:

阿難,汝好持是語。
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這就是善巧,這就是智慧。

 

       釋迦牟尼佛講這部《觀經》、善導大師依《觀經》建立淨土宗,就給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去教化別人的時候,如果一見面「啪」匕首就拿出來了,這個時候,可能未說人就散了。所以我們可以參考釋迦牟尼佛的方法,善觀對方的根機,可深則深,可淺則淺,這樣慢慢引導他。佛慧居士就是這樣做的,做得很好。到後來大家都接受了,「哦!原來這是阿彌陀佛的利劍名號,這很好!」

 

十一、不宜爭論自力、他力

       在弘揚淨土法門的時候,也有人在爭論。爭論什麼呢?有人說是純他力,有人說是自他二力。我覺得這些都沒有意義,不必這樣。這都是教門的施設。當然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裏也說是他力法門。

 

       有時候彼此界定的概念不一樣,辯論起來有什麼意義呢?比如說「念佛往生當然是靠佛力,但總是要靠我念嘛!所以靠我念就是自力。」如果他抱持這樣的觀念,你去跟他說「不是這樣,這還是靠佛力」,就沒有必要了。你就說「對對對!一定是靠你念。你這樣的自他二力相結合就對了!」他心裏不就感到很舒服了嗎?如果你說「你念了也不是靠你的自力,還是佛力」,他想不通,「我念也是佛力?南無阿彌陀佛,如果我中午沒吃飯,那我就念不動了,這是佛力嗎?」因為你的教理原則和他的事相稱謂不是一個概念。

 

       我覺得這方面倒不必在文辭上把他擋在那個地方。只要他能夠一向專念,仰靠阿彌陀佛求往生,足矣!

 

       他說:「往生靠佛力,但是信願總是要靠我自己要信、我自己要願啊!」當然也是對的。如果你不信,我幫你信,信不來;如果你不願往生,我幫你願,也願不來。

 

       這些都可以首肯他。這方面希望大家能夠注意。

 

十二、聽到有人批評「本願法門」

       還有的蓮友聽到別人對本願法門的批評,比如說:「本願法門的人不持戒,本願法門的人不行善。」因為我們的蓮友本身在仰靠阿彌陀佛的本願,聽到這樣話,難免心中委屈,「你怎麼這麼誤解我們這個法門啊?你怎麼這樣誣衊我們啊?」就很著急,就跟對方激烈地辯論。

 

       我覺得也沒必要。為什麼呢?因為他所批評的事情不是我們的事實,我們也不用「本願法門」這個名稱,我們也不是那麼去做的。如果真有那種人、那樣的做法,如果要批評的話,我們也一道去批評。因為念了佛,就不持戒律,就行為放逸,釋迦牟尼佛也有抑止的方便,善導大師也不讚賞,我們也是反對的。別人這樣批評,等於在幫我們講話。你不必把他講的那種狀況拿來放到自己頭上,自己戴上這頂帽子,自己戴上這個標簽,反駁他的批評,然後還說人家批評得不對。你何必把它往自己頭上戴呢?他說的跟你沒有關係嘛!他講的那些,你根本不必表態。你一表態,好像說的就是你——與你沒有關係啊!我們是淨土宗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我們沒有那樣啊!對不對?

 

       這一點大家明白的話,就沒有必要在這方面牽扯精力。他講的跟我們沒有關係,他講的即使確有其人,也不是我們這個團體,也不是我們這種理念和思想指導。如果有人在批評那種現象,也正是我們所要防止、所要批評的。

 

       所以,我們根本不用著急說:「你在批評我!」他批評的本來不是你。他說:「有人偷東西了!」你就趕快說:「你幹嘛說是我偷的?」他是說那個偷東西的人,他也沒有指著你鼻子說啊!所以,聽了他的話,你也不必發虛,你應該跟他一起抓賊。

 

       他如果暗示性地批評我們,我們可以沉默;他如果明指來批評,可以申明的就申明,不能申明的還是沉默,畢竟白非黑,黑非白,多言無益。

 

十三、關於彙集本

       《佛說無量壽經》,我們當然是用康僧鎧的原譯本,我們是不提倡彙集本的。可是很多人都在讀彙集本。我想,在語言表達上,不要過於激烈。作為一般的信眾,也不知道經本的差距在哪裡,他讀了那麼長時間了,如果你一下子否定他,他可能會覺得「我讀的經沒有功德了,這不是麻煩了!」心裏很慌恐。我覺得基本上還要肯定他:「你讀這個還是很有功德。」如果他需要進一步瞭解,那就可以委婉地解釋,比如「釋迦牟尼佛講的經典,原譯本是沒有任何異議的,祖師也都是依據原譯本闡釋,有內在的傳承關係」,講的時候可深可淺,講到哪裡是哪裡。

 

       作為法師,在分析教理的時候,可以寫文章詳細說明;對於一般的信眾,對於某個具體的對象,不必把他破得太嚴厲了,只要他能夠專修念佛就好了。

 

       有的老太太說:「哎呀!這個經那個經,我都搞不明白了,我現在怎麼辦?」你怎麼辦?你就念南無阿彌陀佛,誰都不會找你的麻煩。念佛就都對了。

 

十四、三時繫念 非助念法

       還有目前風行的「三時繫念」,也有人在問。三時繫念不是助念的方法。有人過世了,大家去為他做三時繫念,做起來形式上的東西比較多,而內容多是禪宗的理念,跟淨土宗關係不大。印光大師在《文鈔》裏說到,三時繫念是後人冒充中峰明本禪師的名義所寫的,不可作為助念之法。我們瞭解這件事就可以了,我們當然不會去做。

 

十五、六字四字    可以隨緣

       念佛,我們蓮友都是念六字。但有的道場念四字的蓮友比較多,如果我們去了就說「你們念四個字,我們不念,我們一定要念六個字!」這個時候,一些年老的蓮友就糊塗了,「到底是念四個字的阿彌陀佛,還是念六個字的南無阿彌陀佛?」好像四個字的阿彌陀佛跟六個字的南無阿彌陀佛發生了矛盾一樣。其實佛還是一尊佛。

 

       我覺得可以含蓄一些。比如我們去助念,人家念四字,我們就念四字。這個時候不是強調要念幾個字的問題,到了他的道場就隨他的規矩,要麼你就自己在家,不去他那裏就好了。

 

       本來四字、六字都是佛的名號。如果我們歸命阿彌陀佛,怎樣稱念都可以往生。這方面倒沒有多大的差距。

 

十六、臨終助念    最要和合

       尤其是臨終助念的時候,不可以在那裏因為知見不同而去辯論。臨終的人躺在那裏,就等著大家去助念。結果你們這個人這樣講、那個人那樣講,他會身心不安的,哪會有效果呢?直接影響助念的效果,甚至可能令他生起瞋心墮落三途。所以,這個時候如果大家念四字,我們就趕緊念四字;如果大家誦《阿彌陀經》,我們就趕緊誦《阿彌陀經》。
如果大家念《地藏經》,你說「這個時候念《地藏經》不對呀!」在那裏吵嘴,結果臨終的人《地藏經》也沒得到,佛號也沒念成。

 

       那該怎麼辦呢?我們不加干擾,我們可以退到旁邊,在旁邊默默念佛就可以了。臨終助念的時候,不要當著臨終人的面去爭辯,那樣就太對不起他了。如果對方堅持,我們可以儘量隨順。

 

       去的時候最好事先瞭解清楚。如果請我們來助念,那就由我們負責。請了佛教的,就不要再請道教的。和尚去了,道士也去了,那怎麼辦?請了專修念佛的,就不要再請雜行雜修的。跟家屬講好。

 

十七、因果和戒律

       因果是佛法的基礎。如果因果的信仰沒有建立,可以講佛法就沒有基礎了。所以,不管哪一宗哪一派,只要是佛教,莫不是以因果為基礎的,我們淨土宗當然也毫不例外。如果不相信因果的話,怎麼會相信有極樂世界的存在呢?那又怎麼會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呢?不相信因果,就不相信有地獄的存在。不相信有死後的世界,就會認為人死如燈滅,一了百了。

 

       正是因為深信因果,我們才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觀察我們凡夫的因果,如果自因自果的話,我們一定會墮落三途的。所以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以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增上強緣,我們不會墮落三途,而且超生淨土。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裏說:念佛之因是真實的,依阿彌陀佛真實名號功德而生;凡夫的種種造作是虛妄的,依虛妄顛倒知見而生。「一實一虛,豈得相比?」所謂「一實能破萬虛」,實因實果能破虛因虛果。如果沒有這個實因實果的話,我們就會無窮無盡地輪迴在虛因虛果當中。雖然虛妄,可是你要受業、受報、受罪。

 

       怎麼叫「一實能破萬虛」呢?一個真實的,能破一萬個虛假的。比如說一萬個人,長了一萬張嘴,都在那裏發表演講;拿了一萬支筆,都在那裏發表文章:「某某人,他死掉了,他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這個人只要一露面(「一實」),那一萬個人的聲音(「萬虛」)是不是就不攻自破了?是不是這樣?他只要露面一秒鐘就可以了,甚至不需要露面,只要把他的小手指頭伸出來動一下就可以了。這叫「一實能破萬虛」。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真實的,其它所有都是虛妄的。如果虛妄沒有遇到真實的話,它就一直在虛妄當中不斷地虛妄下去。

 

       因果也是戒律的基礎。甚至世間的法律也是以因果為基礎的,沒有因果怎麼可以?如果沒有因果,一個人犯罪了,判他三年、五年、三十年,判他無期徒刑,法官憑什麼判他呢?他造作這樣的因,所以才判他這樣的果。

 

       所以世間的法律也好,佛法的戒律也好,都是以因果為原則。

 

       因果貫穿於我們的生活。夏天熱了,要是穿棉襖,對不起!肯定出汗的。冬天冷了,如果穿短袖衫,一定會感冒的。肚子餓了不吃飯,一定會餓得發暈的。世間的這些現象都很明顯地擺在我們面前,說明因果的自然作用。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件大事,也是有因有果的,也有其因果規則(世間因果,比如說吃飯,餓了就吃飯。吃飯是因,填飽肚子是果,有這樣的因果規律)。生死事大,是解脫還是墮落?我們就以念佛為勝因,以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強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一來,其它業因就不能起作用了。本來我們會墮落地獄,現在就不會墮落了。為什麼呢?因為有阿彌陀佛。

 

       就好像我們拿一隻蘋果,如果一鬆手的話,這只蘋果就會掉到地上。但是,正在它往下掉的過程當中,用手把它接起來,請問它還能掉到地上嗎?不能。

 

       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的罪業就像蘋果的重力,會牽引我們墮落地獄。正要往下墮落的時候,我們回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寶手攔腰一接,就把我們托住了,我們就不會掉下去了。到我們壽命終了的時候,他就把我們放到極樂世界七寶池中蓮花之上。

 

十八、關於受五戒

       在家居士也有想在這裏受戒的。弘願寺暫時還沒有辦,將來看因緣。居士發心要受五戒,也是看因緣能否成熟。如果別的道場可以受五戒,也隨喜讚歎!大家願意去,都可以的。

 

       我們是淨土宗,以一向專念為宗,不以戒律為宗,所以不特別標榜戒善,但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隨份隨力修持戒善,常懷慚愧,這是一個大方向。

 

       世間的善法,比如說放生、素食、慈善活動等等,我們作為念佛團體,只要有這個因緣,隨份隨力都去做。

       

       如果有人打著阿彌陀佛本願的旗號而放逸無慚,這是在邪見當中。對於這樣的人,我們要遠離他;如果有這樣的團體,在散佈這樣的邪見,我們更要遠離。

 

       好!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