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淨土宗概論》

  1. 第十章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報
  3. 第八章 本願稱名
  4. 第七章 作業行儀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淨土宗相承論釋
  8. 第三章 淨土宗正依經典
  9. 第二章 淨土宗教相判釋
  10. 第一章 淨土宗義概說
  11. 前言.目錄

貳、《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1. 《阿彌陀經》要義(十六)
  2. 《阿彌陀經》要義(十五)
  3. 《阿彌陀經》要義(十四)
  4. 《阿彌陀經》要義(十三)
  5. 《阿彌陀經》要義(十二)
  6. 《阿彌陀經》要義(十一)
  7. 《阿彌陀經》要義(十)
  8. 《阿彌陀經》要義(九)
  9. 《阿彌陀經》要義(八)
  10. 《阿彌陀經》要義(七)
  11. 《阿彌陀經》要義(六)
  12. 《阿彌陀經》要義(五)
  13. 《阿彌陀經》要義(四)
  14. 《阿彌陀經》要義(三)
  15. 《阿彌陀經》要義(二)
  16. 《阿彌陀經》要義(一)

參、《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三)
  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二)
  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一)
  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
  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九)
  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八)
  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七)
  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六)
  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五)
  1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四)
  1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三)
  1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二)
  1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一)
  1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
  1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九)
  1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八)
  1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七)
  1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六)
  1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五)
  2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四)
  2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三)
  2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二)
  2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一)
  2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
  2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九)
  2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八)
  2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七)
  2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六)
  2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五)
  3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四)
  3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三)
  3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二)
  3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一)
  3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
  3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九)
  3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八)
  3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七)
  3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六)
  3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五)
  4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
  41. 《阿彌陀經講義》講義(三)
  4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
  4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一)

肆、《往生論》講義

  1. 《往生論》研究
  2. 《往生論》要義
  3. 天親菩薩之教判思想
  4.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伍、《往生論註》講義  

  1. 再讀《往生論註》有感
  2.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3. 現生不退論
  4. 平生業成論
  5. 佛身佛土論
  6. 凡夫論
  7. 稱名論
  8. 易行論
  9. 願力論
  10. 真實功德之垂救
  11. 一線四點
  12. 淨土宗第一奇書
  13. 曇鸞大師之教判思想

陸、其他

  1. 阿彌陀佛的救度(中英對照)
  2. 《觀經疏》四重判
  3. 《阿彌陀經》「三段要文」之經證、祖釋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觀經疏》四重判

——略辨善導大師《觀經疏》釋義大綱

       善導大師(以下敬稱大師)依《觀經疏》立教開宗,其疏釋《觀經》慧眼獨具、義理超絕,諸師相望,不啻雲泥。大師思想簡言之,分真實(實)與方便(權),導方便入真實,也就是「開二歸一,廢權立實」。

 

       「開二」者,先隨眾生執情。義路開分為二,即方便與真實,常以方便顯說置前,真實隱密放後。

 

       「歸一」者,終顯佛陀本意。結歸唯在一真,即此一真,一切皆真,回顧來路,倍覺親切。

 

       既經開二歸一,自然廢權立實。如眾水入海,失彼故名,皆得海號。
大分為四:

       一約教:分要門弘願,終歸弘願。
       二約宗:分觀佛念佛,終入念佛。
       三約行:分正行雜行,終依正行。
       四約益:分見國見佛,終屬見佛。
       教、宗、行為因,益即是果。教為能詮,宗、行為所詮,而分綱目。

 

 

       雖有四重,本質一脈,一氣貫通,更無滯礙。二教詮解二宗,二宗統攝二行,二行獲得二益。要門教,觀佛為宗,攝定散諸雜行,不出釋迦光台見國,意在令人欣慕。弘願教,念佛為宗,統五正行入正定業,正順彼佛本願,的見來迎佛體,立即證得往生。

 

       略述如下:

 

一、要弘二教判

       先開為二,文言:

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所以見有二教者,有七:
       1.要門、弘願,教名二也;
       2.釋迦、彌陀,教主二也;
       3.觀經、大經,教經二也;
       4.回願、乘願,教理二也;
       5.唯善、善惡,攝機二也;
       6.定散、稱名,教行二也;
       7.求生、得生,教益二也。


       後指歸一,文言:

仰惟釋迦此方發遣,彌陀即彼國來迎,彼喚此遣,豈容不去也?

 

       又言:

娑婆化主為物故,住想西方;安樂慈尊知情故,則影臨東域。斯乃二尊許應無異,直以隱顯有殊;正由器樸之類萬差,致使互為郢匠。

 

       開二,顯明二尊教門不同,化用有別;歸一,顯明二尊佛意無差,遣喚一致。
廢權立實,文言: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定散兩門」即是要門,「本願」即弘願。雖說要門,意在弘願,廢權立實,其義顯然。

 

二、念觀二宗判

       先開為二,文言:

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

 

       「此《觀經》,即以」與「其要門者,即此《觀經》」,「亦以」與「言弘願者如《大經》說」,語氣全同,意亦一貫,正由承接前面要弘二教,顯明此處觀念二宗。否則一經只能有一宗,哪來兩宗?宗是主之義,如國無二主,天無二日,唯一無二,才稱為宗。正因為有了「要弘二教「,才有「觀念二宗」。要門教,觀佛為宗;弘願教,念佛為宗。譬如諸侯王於邊國,天子主於中華,各在本境之內,都稱為王,但統領之地有廣狹之異。

 

       後指歸一,文言:

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定散觀佛如指,弘願念佛為月,以觀佛指,指念佛月,廢立顯然。

 

       另外,大師解釋第九觀成,見到佛的相好光明,唯攝念佛眾生不捨,總不論攝餘雜業行者。五正行中,觀佛列為助行,歸宗於念佛正定業。這些都表明由觀佛入念佛,捨方便入真實。

 

三、正雜二行判

       專修念佛為大師傾其一生、竭盡全力勸化眾生之所在,為大師應化目的、出世本懷;千言萬語,千開萬合,總歸「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因為這關係到無量眾生到底能往生、還是不能往生,如何升進、必令往生。

 

       為達此目的,分判要弘二教,顯明觀念二宗,辨別得益分齊,這裏說明正雜二行。

 

       先開為二,文言: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

 

       後指歸一,文言: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明瞭正行雜行的利益得失,自然能捨棄雜行,歸於正行。

 

       依教起行,依行證果,通前達後,行最為重要。大師釋文,卷無量雜行,歸極於稱名,最為精詳。先大判一切行為正雜二行,雜行為權,正行為實,當捨雜行歸於正行。再細判五種正行為正助二業,四助為權,唯一正定業為實,即由助業入於正定業。


 

       由方便入於真實,為廢權,簡稱「廢」;由真實攝於方便,為立實,簡稱「立」。如眾水入海,廢眾水名而立「海」名;若海不納百川,豈號大海。若如井水不犯河水,則不說廢立。

 

       廢雜行立正行,乃至廢助業立正定業也如是。無量雜行之眾水,匯歸「讀觀」二大河,流入「禮稱讚」之近海,更向正定業之巨洋。當知一向專稱自含五種正行之功,讀觀二行自包無量雜行之能,這樣才說廢說立,並非隔絕雜行、助業能有廢立。

 

 

       諸行念佛比對,以顯念佛超勝,引導諸行歸於念佛,五部九卷之中,類似的文句,比比皆是。如:

1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2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3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
4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
5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6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7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8一切善業回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
9萬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

 

四、見國見佛二益判

       益者,往生。
       先開為二,如言:

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
(雜行)雖可迴向得生。

 

       似乎認同諸行、念佛皆得往生。
       後指歸一,如言:

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

 

       顯明唯有念佛得生。

 

       末法眾生往生以韋提希夫人為標本,之所以辨別夫人見國時還是見佛時得往生,正是為了顯明定散(要門,見國)、念佛(弘願,見佛)所得利益分齊的不同。而由要門進升弘願,由定散轉入念佛。

 

       《觀經》得益說在經末,諸師多以總十六觀成韋提侍女得益,又不像大師特別分判「得益分」一科,皆是法眼朦朧,不明真章。

 

       大師別科「得益分」,定判夫人有「光台見國」及「座觀見佛」二重得益,前為方便,後乃真實。

 

       光台見國得歡喜益,求願往生。經言:

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這是要門教,回願求生之義。


       座觀見佛,悟無生忍,證得往生。經言:

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故,歎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

 

       釋言:

斯乃序臨淨國,喜歎無以自勝;今乃正睹彌陀,更益心開悟忍。
彌陀應聲即現,證得往生。

 

       正顯得生利益,唯在彌陀弘願,不在釋迦要門,「非是光台見國時得也」,以此判然語氣,顯明二教分齊。

 

       問:夫人光台見國得益、座觀見佛得益、十六觀一一得益、十六觀總後得益,似是小節,何必大費周章,五分科節別作得益一分,七門料簡專開得益一門?

 

       答:故知此中大有深義。依大師釋,釋尊光台現國,正顯要門教體,「定散門」詳示通別五文,明定散二善出在,即明此義。座觀空立本尊,正是弘願教體,得益門明其出在,依文釋明「不捨本願,來應大悲」「彌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願生我國,立即得生」。

 

       夫人乃末法一切凡夫之代表,定判夫人得生之益在座觀見佛,不在光台見國,是要表明眾生往生之功唯在弘願專稱,不在要門定散。十三定觀三福九品一一行成皆得往生,非是定散本身之力,全由三心投托佛願,乘佛願力,乃得往生,釋以「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以此總攝定散歸入念佛。

 

       若據大師判釋,而今行人修定散二行迴向求生極樂寶國,相當夫人光台見國,得欣慕益;由此更加一心歸命,專稱佛名,即同夫人座觀見佛,必得往生,故名正定業。

 

       諸師不明此旨,或說一一觀成皆得其益,或以十六觀成總得其益,或指見國見佛皆得其益,眾說紛紜,不識根底。而今後學盲然,固是難免。更知我祖大師彌陀化身,本地覺眼,可尊可仰,是憑是依矣!

 

       四重判屬,清清楚楚,前後一貫,彼此互含,因果分明,結構整然,得一自知其餘,昧一全體皆暗。

 

 

       諸有智者,為菩提道,求真求實;愍眾生苦,歸佛歸法,必能拋成見如吐喉鯁,揭障葉如去眼翳,親見泰山,何其暢快。若只任胸臆,漫隨病眼,短綆不及深泉,便謂井中無水;盲目不見陽光,便說天上無日,可乎?但有大心菩薩,為物示現,知示不知,故作反說,正由眾生病深,不惜痛下狠手,非敢評議。

 

       唯願逆順俱獲解脫,讚謗齊蒙救恩,同結淨土緣,同種念佛因,同生極樂國,利益諸眾生。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