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淨土宗的特色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淨土法門的方法、目標,以及我們這個法門殊勝的地方,都在這四句話裏面了。
-
所謂「特色」,即事物特有的本質屬性。淨土宗之特色,即是淨土宗特有之教義判釋,為不共聖道諸宗,超勝餘佛淨土,而能純粹徹底彰顯「彌陀救度」之法門者。
其理論根據即是彌陀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名為「念佛往生願」;此願為願中之王,根本之願,以總為別,獨稱「本願」。
一切善惡凡夫,只要稱名念佛,自然乘佛本願;現生永被彌陀光明攝取不捨,命終直入彌陀報土速證佛果。故得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已非娑婆凡夫,已是極樂聖數。
不假萬行迴向,橫超品位階級;勝易圓頓,不可思議;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
具體言之,開為四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獨為淨土宗之「特色」;獨顯彌陀救度,不共聖道諸宗,超勝餘佛淨土;既至為簡易穩當,又極其深妙圓頓;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萬機不漏,一生速成。
-
「本願」明教理,「稱名」明行法,「凡夫」明攝機,「入報」明果益。「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明淨土宗之「教、行、機、益」,即:一切善惡凡夫,以彌陀本願救度故,稱名願生,皆得往生真實無漏涅槃之極樂淨土;而且是平生之時即已圓滿達成往生之業,不待臨終;於此世間即獲不退轉之果位,非必待至極樂。
-
純正的淨土法門,有什麼特色呢?
第一個特色是「專」。往生的正因,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因此我們念佛人,就是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靠這句名號的功德,也就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佛力)往生極樂世界,不是靠我們的功夫與力量。
第二個特色是「易」。也就是說,純正的淨土法門修持起來是容易的、安樂的,因為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大家都可以念啊,豈不是很容易?而且念佛是輕鬆的,所以本身就是安樂的。
第三個特色是「平生業成」。我們不是靠自己的力量,而是搭乘阿彌陀佛的大願船,豈不是現在專念南無阿彌陀佛,而願生極樂世界,人便已經在大願船上,就百分之百必定往生!
-
任何眾生,只要稱名,即乘本願,必得往生而直入報土,不歷階層。亦即現生即蒙,彌陀光明,攝護不捨,消災免難,增福延壽。臨終即蒙,彌陀聖眾,蓮華來迎,往生報土,速證佛果。
易言之,平生之時,已得往生,不俟臨終;現生之時,已得不退,非待極樂。一旦臨命終時,即入彌陀報土,與佛同證,光壽無量,紫磨金身。此即「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之意也。
-
淨土宗的特色──「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這四句話概括來講就是「容易」,同時又含蓋「殊勝」,如果不透過善導流法脈的話,淨土宗的特色──「易」就失去了;淨土宗一旦失去了「易」這個特色,就談不上淨土宗了。因為每一個宗派都有他的宗旨,而宗旨不共他宗的地方,就是本宗的特色,我們這個法門的特色就是「易」。
-
每一個法門都有它的宗旨,每一個宗旨都有它的特色,如果一個法門沒有宗旨的話,就不能成為一個法門了;而每一個法門的宗旨,也一定有別於其他法門的特色在。淨土法門的宗旨是什麼?──念佛往生,如果不是念佛往生,就不是淨土宗了。那它的特色是什麼呢?──容易殊勝,所以淨土法門又稱為「易行道」。
雖說是「易」,並不是就膚淺了,功德就比較低了;而是這個「易」的本身,又有殊勝的功德,所以龍樹菩薩說:「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只要「執持稱名號」,就能夠快速的獲得「不退轉」。
通途法門的不退轉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龍樹菩薩說的這個不退轉是怎麼樣的不退轉呢?是成佛的不退轉,也就是說不從佛的階位退轉下來,必定安住於成佛的階位。
成佛的階位就是「一生補處」,就是說,只要到極樂世界就必定成佛。所以極樂世界的聖眾,都是一生補處。《阿彌陀經》就說:「極樂世界,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無量壽經》也說:「皆當究竟,一生補處。」而梵文本的《阿彌陀經》裡也說往生到極樂世界都成為「清淨的、不退轉的、一生補處的菩薩。」所以「易」的本身又有「殊勝」的內涵,這個就是淨土宗的特色。
-
因為稱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所以叫做「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是說,使我們這樣有貪瞋癡、有業力的凡夫,在沒有斷除貪瞋癡的情況下往生極樂世界,進入阿彌陀佛的報土,可以很快成佛。「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平生」是指現在,現在往生的業已成就,表示我們已不是生死輪迴的凡夫,已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之一,只是肉體的壽命未到,所以還在這個世界,只要壽命一到,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
淨土宗以「阿彌陀佛是報佛,極樂淨土是報土」,「報土」亦云「受用土」,佛受用自得之法樂,或施與他人(菩薩)受用其法樂。念佛為因,佛願為緣,因緣和合,致使五乘齊入報土。以通途教理而言,報土是菩薩往生的淨土,而凡夫也能夠往生,完全是依託彌陀之本願力,此即所謂「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
「本願」是彌陀救度之原理,「稱名」是彌陀救度之方法,「凡夫」是彌陀救度之對象,「入報」是彌陀救度之目標。因為「本願稱名」,所以「凡夫入報」。
-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八個字是我們這個法門獨一無二的鮮明旗幟。自古以來,直接提出這八個字而做為法門核心的還沒有看到,雖然古來尚沒有這樣的說法,但這並不是我的創作,而是在經論的文義上,都有這種名相和思想。
比如「本願」這二個字不論在經典上或是祖師的論釋上都有,而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還特別設立問答解釋「凡夫入報」的原理。所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些字都有佛金口所說,以及菩薩所傳承,是有很實在、很堅實的根據。
-
聖道諸宗亦有彌陀淨土之論說與行持,然以自宗之義理而判釋念佛法門,遂有所謂唯心、自性,實相、觀想,無相、兼修等,諸種雜行雜修,致使彌陀「本願」之勝義、「稱名」之正行、「往生」之果益,因此淆而不純、隱而不彰。此即宗祖善導大師所言之「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也。
-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所以淨土宗的特色,簡單來講就是「易」,修行方法如果不合乎「易」的話,那就不成淨土宗了。
-
淨土法門必須要合乎容易性,才堪稱為淨土宗。因為阿彌陀佛對我們十方眾生的救度,是只要我們「願生彌陀淨土」,此後「專稱彌陀佛名」,就乘上祂的願力了;如果還要有很多的條件,那阿彌陀佛的慈悲就有限,而不是無限了。所以念佛的本身不是靠我們凡夫的功夫,也不是靠我們凡夫的功德往生極樂世界,是因為這一句彌陀佛名,有阿彌陀佛願力所成就的往生功能在,所以凡夫念佛的本身,就已經是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契應阿彌陀佛的願力了。
-
淨土法門就是:只要我們願生極樂世界,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無論如何都決定往生,要有這種觀念。世間的苦樂順逆,我們就歡喜接受,不再計較,士農工商,時處諸緣,就這樣念佛。不管念多還是念少,有時間就去念佛。不管清淨不清淨,就是念佛,一句佛號念到底,一切雜念不管它。不用顧慮自己的心,這就是我們這個法門的特色與殊勝所在。
-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是我們這個法門最根本、最核心的教理。談淨土宗教義,如果方法上沒有談到最簡易的「本願稱名」,往生之淨土不是進入「報土」,那麼,這樣的教義就不是純粹的淨土宗。之所以不純粹,是因為不了解善導大師的論釋,沒有依據善導大師的教理。
-
善導大師著作《觀經四帖疏》的目的就是為了「破邪顯正」。所謂「邪」並不是邪惡的意思,而是指偏差,沒有談到「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或是不認為凡夫依本願稱名可以進入報土。善導大師為了導正這種偏差的觀念,特別著作《觀經四帖疏》,乃至其他的「四部五卷」,都是為了闡明「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淨宗根本義。
隋唐時期,當代有名的慧遠大師、智者大師、嘉祥大師,他們都曾註解《無量壽經》及《觀經》,可是他們對淨土根本經典的註解在根本核心上是有偏差的。之所以會有偏差,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依據《無量壽經》的教理,也沒有體會彌陀為十方聖凡善惡眾生發願的根本意趣,而是立於個人修學的本宗立場來解釋淨土根本經典,因為這樣的偏差,導致很多修淨土法門的人退心。
為了導正這種偏差,不只善導大師寫《觀經四帖疏》糾正,善導大師的師父道綽大師在《安樂集》也曾針對那些錯誤而加以導正。由此可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個教理對我們來講是多麼的重要!是不能模糊、不可稍被曲解的。
-
唯有「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我們這個法門才可以稱為是「勝、易」的法門。一個修淨土法門的人,如果不了解、信受「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不僅現生(平生)對往生沒有把握,阿彌陀佛經過五劫思惟所發的四十八大願,以及兆載永劫所修的菩薩無量德行,所費的苦心豈不是被大打折扣了?
-
「念佛」是彌陀本願獨一無二、最高無上之行,善導大師謂之「正定之業」,亦即「往生已定」、「平生業成」。
-
能夠信受「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教理,就會被彌陀的願行所感動而心生崇仰,從而對這個法門感到非常殊勝、難得,深覺是千生叵遇、萬劫難逢!同時也會了解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以「芬陀利華」來讚歎念佛人,因為凡夫只要依本願稱名,就平生業成、往生決定,命終之時蒙彌陀來迎,當下直入報土,真正是非常殊勝、難得可貴之至!
-
我們這個法門再怎麼講都離不開彌陀本願救度與彌陀本願稱名,都是環繞這個核心與宗旨在闡釋,所以每次都要當作是第一次聽聞,萬古常新,永遠都是新鮮的,不要認為已經學習過了、已經聽過了、了解了。應該對此非常的好樂不厭倦,為什麼?因為這是法門的根源,也可以說是彌陀的生命,也是念佛人的生命。
-
佛法歸納為八個宗派,不只是淨土宗稱為頓教圓教,密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也都自稱為頓教圓教,可是頓中之頓,圓中之圓,就只有淨土宗稱名念佛的法門,為什麼?因為只要稱名念佛,今生今世就進入不退轉地的果位,一旦斷氣就立即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立刻往生極樂世界,馬上頓超十地快速成佛。而密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雖然也稱為圓教頓教,可是還要經過生生世世的修證,還不能當生就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難以當生成就一世圓滿。
-
淨土法門是「從果向因」的法門,不是「從因向果」的法門。「從因向果」就是從凡夫一直修行,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然後到成佛。一步一步、一個階梯一個階梯地升上去。而淨土法門則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是以阿彌陀佛已經成佛的功德,作為我們往生成佛的資糧,所以不需要再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一些功行,就能夠直接超越階次,往生成佛。
-
今安樂淨土者,薄地凡夫一旦往生,直至一生補處,此乃超越一般菩薩所修之行,故言「超出常倫。」
-
不論就往生也好,或就往生之後快速成佛也好,乃至從果向因,示現菩薩之身,來行普賢之德也好,全都是由於阿彌陀佛本願之力,絲毫都不是我們自己的力量。
-
我們的「往生、成佛、度生」,都是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因為彌陀以這三個願力為緣,使得凡是以念佛為因的眾生,必定會獲得「往生、成佛、度生」的果報。只要瞭解「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就掌握到成佛的關鍵。佛法的精要、佛法的精華,我們這一個法門就通通具備擁有了。
-
極樂淨土是必至滅度的淨土,是不往生則已,不論是誰,一旦往生,自自然然的就進入滅度的境界,這就是「必至滅度」(第十一願)證入涅槃;而且證入涅槃,不必經過很久的時間,也不必經過菩薩的種種階位,而是當下就「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第二十二願),這就是殊勝。我們只要依照第十八願所講的專稱彌陀佛名,就能夠「緣(乘)佛願力」而往生彌陀淨土──這就是容易。
-
第二十二願一開始就說,「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以此顯示,只要往生,不只是到八地、九地、十地,而且是到達等覺菩薩的一生補處。
雖然說必定到達等覺,但是在時間上是不是也仍需要經過一劫二劫三劫?在階位上是否也要經過二地三地乃至七地八地九地十地呢?這可以引用第二十二願來證明,不是如聖道門所說的要漸漸轉進,而是「橫超諸地,直至極位」。因為二十二願經文說「超出常倫諸地之行」,以此顯示是橫超初地、二地,乃至橫超至八地、九地、十地,是當下直接到達極位。菩薩的極位就是等覺。
然而,能夠這麼快速到達等覺的果位並不是我們的力量,而完全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力,才使我們快速的到這一個果位,所以是「彌陀不可思議的自在威神之力」。
-
不論是善凡夫或惡凡夫,若要往生,統統都要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大業、大力為增上緣。
「大願」就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大業」是阿彌陀佛經過兆載永劫積植無量菩薩德行的行持,阿彌陀佛的業當然是清淨之業,而我們凡夫就如《地藏經》言:「起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都是不清淨的。大願和大業通通圓滿具足就成佛了,成佛就有佛力,就有力量救度眾生。
如果只有願沒有業,就是空願,有業但尚未圓滿,力就不具足,既然是「大願業力」,表示阿彌陀佛的願行具足,有佛不可思議的威神之力,而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威神之力是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增上緣。「增上緣」就是強緣,強緣就是助因,助因成果,增上緣就是必然的、毫不差失、百分之百,決定性的,有了增上緣一定往生成佛。
-
阿彌陀佛的願力是絕對性的,必定能夠使我們達到目的、成就聖果,也就是絕對能夠讓我們往生極樂,往生之後都不退轉,都是「阿鞞跋致」,都是「一生補處」,都能成佛──這就是強緣。不然的話,就不是強緣。
-
凡夫於此世間,雖言發四弘誓願,但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究實而言,必須是往生極樂世界後,才有可能真正的發四弘誓願,因為往生極樂世界,就能披上阿彌陀佛所加持的弘誓鎧甲。
-
高山之水,能降深谷之底;最上之法,能救極惡之人。故淨土法門,法是易行極致,益是無上涅槃。
-
淨土法門有「念佛勝易」的功能,亦即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功德殊勝快速,方法簡易穩當」。因為簡而不繁,不需深入繁瑣的教理;易而不難,不必修持艱難的行法。任誰都能,毫無資格限制,絕無任何條件,亦無時間、地點、事情的忌諱。只要有口,依樣畫葫蘆的稱念亦可;而音不準確、不完全也無礙。
-
佛法可歸納為八個宗派,若論頓教圓教的話,不只是淨土宗稱為頓教圓教,密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也都自稱為頓教圓教,可是頓中之頓,圓中之圓,就只有淨土宗稱名念佛的法門,為什麼?因為只要稱名念佛,今生今世就進入不退轉地的果位,一旦斷氣就立即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立刻往生極樂世界,馬上頓超十地、快速成佛。
-
《無量壽經》第二十一願說:凡是往生的人,當下都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在形容佛的相貌,也等於說我們往生極樂世界都成佛,外貌既然是佛的容貌、形相,當然內心就是佛心的內容。《莊嚴經》說:「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外在的色身妙相,內在大慈大悲,還有救度眾生的能力,都跟佛一樣。
-
第十一願說,「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第十八願的因往生之後所得到的果是怎麼樣的呢?龍樹菩薩就解釋說:「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到那裡就入必定,進入涅槃。必定就是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滅度」就是「涅槃」。龍樹菩薩用短短的幾句話就很巧妙的把《無量壽經》的核心第十八願、《觀無量壽經》的下品下生,以及《阿彌陀經》的核心統統融合在一起解釋了。
-
今日信知,只要稱念彌陀名號,即是乘託彌陀願力,必得往生彌陀報土。此即「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義。此信一信永信,貫徹一生,更不再疑。
-
因為彼佛誓願不虛,所以我們說念佛必生、念佛皆生、念佛易生,完全都不在眾生這一邊,完全都是在佛那一邊。因此,念佛往生,不論聖凡善惡,逆謗闡提,人人皆能,無一不生。
-
彌陀本願救度之力,是萬人平等,不論人界眾生、天界眾生,亦不論善人、惡人,乃至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等之極重罪人,但能回心懺悔,專稱佛名,願生極樂,則以彌陀本願名號之力,此等眾生,毫無遺漏,皆得罪滅,往生淨土;而且毫無差別,悉皆平等,與彌陀一體,同得無量光壽,同證無為法身;無明煩惱,自然而亡;三明六通,須臾便得。
-
必須使聖人、凡夫、善人、惡人、乃至阿鼻地獄極苦眾生、罪業極為深重的地獄眾生,一個不漏地都救度到極樂世界,而且到極樂世界都是同樣的是阿鞞跋致、一生補處,這樣阿彌陀佛才能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不能被救度,阿彌陀佛就還不足以成為阿彌陀佛。所以,必須是不分親疏、沒有冤親憎愛、不分善惡賢愚、沒有三心(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沒有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阿彌陀佛必須是一律平等、沒有條件的,這樣阿彌陀佛才能成正覺,也才能成為南無阿彌陀佛這尊佛。
-
印光大師還有一句法語是在形容這個法門的超越性,印光大師說:「能於此法,深生信心,則雖具縛凡夫,其種性已超二乘之上;喻如太子墮地,貴壓群臣」。意思是,若能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法門信心很深又堅定,他的根性已超越二乘(聲聞與緣覺),雖然他還有煩惱、妄想雜念、宿世習氣,但他的身分地位已超越聲聞、緣覺以上,好像太子剛出世,還不會走、不會跑,也沒有學問道德,尚未建功立業,還未為國家貢獻,但他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時間一到,他就可以統領全國百官萬民。
-
任何眾生,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只要稱名念佛,即是乘佛本願,如此即可真正名為「念佛人」。必得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已非娑婆凡夫,已是極樂聖數;現生永被彌陀光明攝取不捨,命終直入彌陀報土速證佛果。往生不假萬行迴向,證果不歷品位階級。奇特勝妙,超出思議。
-
就「契法」而言,稱名念佛是順彌陀本願之法,其功德必然「殊勝」,餘法則非本願之法;就「契機」而言,稱名念佛是善惡凡夫皆能,其方法「簡易」,餘法則不簡易,凡夫不堪。稱名念佛俱此「勝易二德」、「現當二益」,能獲五緣功德之故,致使五乘根機,齊入報土。
-
淨土法門的究極慈悲在於,任何眾生只要回心念佛,沒有一個眾生是不能被救的。原來必墮地獄,結果卻必生極樂,如果不是淨土宗稱名念佛的話,這個人就已經墮落地獄了。必墮地獄的眾生,也能往生極樂,則尚有何人不能往生?一切眾生皆得往生,無有遺餘。
-
佛力不可思議,一句也好,多句也好,只要阿彌陀佛出現,一切就沒有障礙,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因為一個人念佛,如果沒有什麼執著,他就會循著這一句佛號的功能而往生極樂世界。就如《無量壽經》所說的:「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
-
人間之十善十惡,自罪福來看差別很大;法界之三聖六凡,從生死來說縛脫迥別。然而,若乘托彌陀願力,一切差別皆泯,五乘齊入報土。不論善惡,不分凡聖,同稱佛名,同乘佛願,同生報土,同成佛道;因齊果齊。
-
唐朝之後就是宋朝,北宋時代解釋淨土教義的大部份都是天台宗的祖師,如知禮大師、慈雲大師,他們解釋淨土宗也都是以天台的教理來解釋,跟善導流的解釋可說是天差地別,完全不一樣。他們是以自力、止觀的自力方式來解釋他力的淨土法門。
善導大師則是上承曇鸞、道綽,而曇鸞、道綽是承繼著龍樹、天親。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是印度當時屬一、屬二的高僧大德,他們的解釋是最契合佛心、佛意的,也是最有權威的。可惜北宋之後,眾生的根機已經不如上一代,沒有智慧看出這種純正的淨土教理,也沒有福德因緣看到祖師傳承的精純著作,所以這個法門就這樣失傳於中國了。
如此說來,我們生逢此時,身處此地,卻能夠看到善導流的精純原著,比起宋朝之後學這個法門的高僧大德或念佛者都還有福報!因為我們接觸到了這個百千萬劫難遇到的法門,可是他們長期以來卻一直都沒有因緣接觸。我們因為接觸到了,所以才能夠提出「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兩句話。如果有興趣去研究淨土宗的教理史,自然會發現,從北宋之後,從來沒有人提出「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一種教理思想,乃至現在,如果不是學我們這一個法門的,他也提不出來,甚至於看到「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兩句話,也仍因誤會而加以批判,這是很遺憾、很可惜的。
-
但能專念彌陀,不別雜行雜修,則淨土蓮華日燦,金台身影常輝。已非娑婆凡夫,已是極樂聖數;一旦報謝娑婆,彈指即生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