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風二──俗諦:
一、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
二、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
三、自覺愚惡,過於他人;毫無資格,計較他人。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較是非。不求人過,不舉人罪,不揭人私,不爭人我。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懷虛假,不行諂曲。
四、六親眷屬,敬愛和睦;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和顏愛語,下心含笑;慈念眾生,加厚於人。 奉行謙敬,不起驕慢;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五、給人安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利益。凡事真心,凡事愛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六、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
對於一個真發心修行的人來講,應該是不會等待規矩等種種要求才想調整自己的,只是說因為是凡夫,習性難改,因此多少需要有一些規範,「宗風二──俗諦」就是我們的規範。
-
就淨土宗的「俗諦」來說,一個學佛人,一個念佛人,對於佛所教示的五戒或其他善行功德,以及人倫道德的五倫、五常,儘管知道自己的根機未能全做到,但都應該隨份隨力去做,否則就稱不上是一個學佛的人。譬如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救濟貧困,愛護動物……這些我們都要去做。甚至不管有受戒、沒受戒,都要隨緣隨份隨力去持五戒、行十善,隨緣隨份隨力去行善積德,這是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學佛的人,基本上要盡的本份。只是說,我們雖然盡這個本份,但不是以這種功德作為往生的條件,也不是以這個功德來輔助往生。
-
一個自覺是罪惡生死凡夫的人,當他要去做自覺已經是做不到的行持時,心情會是怎麼樣呢?近代持戒最有名的就是弘一大師,弘一大師了解戒律、深入戒律,同時自我反省也很細膩,所以他說他不是比丘,甚至連五戒也不夠格,只是多分的優婆塞而已。他已是這樣了,何況我們?既然這樣,對於出家人的三業威儀,還有改過行善、修身養性、砥礪德行的,必需要有另外的方法。以我們法門來說,砥礪的方法內容就是我們的「宗風」。
-
多年前,我就有編「淨土宗教章」,因為足堪稱為一個宗派,一定必需要具備有類似「教章」那樣的內涵,才能建立一宗一派。「教章」就等同國家的憲法,是最基本的,裡面當然要有自己的宗風(包括「真諦」與「俗諦」),我們就是以「宗風二──俗諦(處世之道)」來作為我們半月半月誦讀的內容,並且把它落實在三業行誼當中。為什麼?因為誦的目的不只是嘴巴誦,而必須是記在腦中,涵養在內心,使其成為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生命,所謂「融入骨髓,化為個性、成為生命」。因此,我們必須要利用半月半月來誦讀宗風。
除了半月半月在大眾面前誦讀之外,也希望大家每一天早上起來都能先背誦、思惟一遍。誦有嘴巴的誦以及身體的誦,我們是從嘴巴的誦,然後再要求到身體的誦。所謂身體的誦,就是將這一些內涵落實在三業、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全身心都在誦讀,亦即剛才所說的,融入骨髓,化成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生命。
-
出家人半月半月誦戒有互相舉罪的一項內容,目的就是讓我們能夠曉得自己有哪一些過失,好讓自己曉得去改進。這裡說:「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我們很容易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這樣命運一定改不過來。所以有一句話說:「聞過則喜,聞善則拜」,對於他人糾舉我們的過失,我們要虛心謙卑的來接受,不要怨恨對方,認為別人在說自己的是非、在譭謗自己,如果這樣的話,就是一般人,不是修行人了。所以我們應有「聞過則喜,聞善則拜」的謙虛涵養,這樣命運才能夠改變。
很多學佛的人,災難來了,也是遭受災難的命運,痛苦來了還是遭受痛苦的命運,為什麼沒有改?因為他學佛沒有在心地上用功夫,沒有在自己的內心求改過,甚至凡事都責怪別人、抱怨別人,認為別人害他、別人對他不是,覺得自己的不如意都是別人造成的。這樣命運怎麼有辦法改變呢?
-
未論行善,先須改過,這個很有道理。諸佛通戒的那一段法語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眾善奉行之前,要先諸惡莫作,這就是「先須改過」,所以自我改過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對我們這個法門來講,真正的「行善」是什麼呢?就是念佛,以及自信教人信,這個就是行善。「改過」是什麼呢?就是以宗風或古聖先賢的法語做為標準來改正。
-
宗風的內容就像一面鏡子,不面對鏡子,就不知道容貌骯髒,也不知要擦拭乾淨,面對宗風這一面鏡子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習性,發現自己的缺陷,而更加的慚愧;也因為面對法鏡,愈感自己缺陷,才更加要面對,使自己知所改進,不能百分之百達到,至少可以做到幾分或幾十分。所以希望大家,每天都將之思惟一遍,落實在生活中,使其融為我們的骨髓,化成我們的生命,使我們的言語行為就如同宗風這些內容。
-
古德言:「一時不在,如同死人」,可以說,沒有佛法的精神滋養,就不是一個人了。我們學佛的人,如果沒有持續不斷地吸取佛法的營養,那就不算是一個學佛的人了。
要如何吸取佛法的營養呢?我們精神的食糧,必需要靠佛陀智慧的真理語言,因此每一天就要背誦佛陀智慧的語言,所以「宗風二──俗諦.處事之道」的內容應該背起來,而且一天的開始,就要思惟一遍,將佛陀的語言、古聖先賢的語言,作為我們的生命,作為我們一天為人處事應對的準則。
-
如果真的相應於淨土法門,一定會相信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一個真正體會到罪惡生死凡夫的人,一定會謙卑柔軟,貢高我慢不起來,也傲慢計較不起來,這樣性情就會轉變。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即使是真諦也能體會俗諦,體會俗諦就能進入真諦,是相輔相成的。
-
對彌陀的恭敬信順是到達什麼地步呢?到達了「南無」的地步,南無就是「歸命」,把我們最寶貴的身心性命付託給彌陀、交代給彌陀,完全信順彌陀救度,統統託付在彌陀的身上。
-
我們的生命,不只是這一生一世而已,而是貫串著過去、現在、未來,所以,把我們這個貫串著過去、現在、未來的,生生死死的,分段的、輪迴的、無常的生命,完全付託、歸託、依靠於阿彌陀佛。
如果我們真的有這一份恭敬信順,「南無」、「歸命」、「歸投」、「依靠」的心的話,就會時時刻刻憶佛、念佛。而憶佛、念佛是「因」,往生成佛是「果」,從現在開始,就確定離開了濁惡的、無常的、輪迴的生命,確定了已經是極樂世界的無量壽、無量光、無量慈悲、無量智慧的菩薩之一了。
-
「恭敬」:「恭」指內心的謙恭、謙卑;「敬」指外相的崇敬。「恭敬」這兩個字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講非常重要,所謂「佛法從恭敬中求」,有一分的恭敬就能獲得一分的利益,有十分的恭敬就能獲得十分的利益。
-
「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這三點大家可以多多體會,如果做到這樣的話,這個團體基本上是無諍的、和諧的、融洽的,也才能夠達到清淨。
-
一個學佛人要「隨順、柔和」,所以「宗風──俗諦」才說「對自己要謙卑柔和」。人家對我們講一句話、一個動作,應該要隨順「是、是,對、對」,儘量不要認為你怎麼這樣對我,而往負面去推測。「謙順」對修行人來講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佛門,最重「謙順」,師長所講的,當下就要「是、是,對、對,好」,而不要以世俗的觀念來衡量,認為自己的看法才對,師長所說的不符合自己的衡量,這樣就不是學佛人應有的心態。
-
能體會到阿彌陀佛的救度悲心,就會對阿彌陀佛的救度百分之百的領受,匍匐在阿彌陀佛的腳底下,徜徉在阿彌陀佛的懷抱中,他就會對阿彌陀佛百分之百的恭敬;既然是百分之百的恭敬,自己就會隨之也百分之百的謙卑、謙和,就有彌陀的悲心氣氛,知道去愛護別人,體諒別人,因為他曉得彌陀是主動、平等沒有任何條件的救度眾生。儘管自己還有貪瞋癡,煩惱強盛,業習深重,逢緣觸境,貪瞋業習當下暴露,但是事後立即的反省檢討能力與心情會很強,立刻會反轉過來。
-
我們這個法門是講彌陀的救度,也就是講彌陀對我們的愛、彌陀對我們的包容。想想看,如果彌陀不愛我們,怎麼會救我們呢?如果彌陀不包容我們,我們怎麼可能被救度呢?想想看,我們生生世世,乃至此生此世,我們的三業行為過得了閻羅王這一關嗎?閻羅王會包容我們嗎?閻羅王不肯包容我們的,因果也不肯包容我們的,只有阿彌陀佛包容我們,不跟我們計較,而且還要來救我們。
-
我們若體會到彌陀的愛有多深,對別人的愛也會有多深;我們體會彌陀對我們的包容有多大,對別人的包容也會有多大。
-
念佛人要有「機」的深信,深信自己始終是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但因為有這句名號,有阿彌陀佛的力量做我們的增上緣,給我們依靠,所以不因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而苦惱,從此所過的生活,是安穩、喜樂的生活;是慚愧、懺悔的生活;同時也是感恩、謙和的生活。感阿彌陀佛的恩,柔軟自己的心腸來體貼他人,這就是我們宗風俗諦所講的:「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過這種念佛的生活。
-
「對彌陀恭敬信順」,就是要「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當然這是一種嚮往,不過,有嚮往總比沒嚮往好,雖不能至,至少能做到幾分。
-
一個人如果起情緒、心中不平了,感覺受委屈了,這表示兩方面不足:一方面是對「機、法」沒有體會,以為自己是一個賢善、沒有過失的人,同時也沒有體會到彌陀的愛跟包容;另方面是他初學這個法門,所以感受的深度還不夠。
-
諸佛出世,皆勸「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本願亦言「唯除逆謗」,《大經》卷下更擴充「唯除逆謗」之意,而廣說「五善五惡」之勸誡。可知:彌陀深欲念佛之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如「宗風二──俗諦(處世之道)」。
-
學佛的人、念佛的人,每個人都應該自勉,堅定地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善盡責任義務,「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而來念南無阿彌陀佛。
-
講仁義、敦倫常、重孝道、尚禮節,也是佛教因果的紮根。佛門始終是保守的,唯有保守才能維持佛法的面貌。在此濁惡之世,猶如人處暗中,佛法是唯一眼目、曜世明燈。末法之世,厚生利用之術一日千里,而修身養性之道如江河日下。
-
在家人先宜敦倫盡份,閒邪存誠,吃素念佛,三業端正,而又教理通達,則可為一方之導。
-
念佛人應該在敦倫盡分當中引導親人念佛,跟我們同生極樂世界,這樣的話,不但是跟佛永遠在一起,家人團結在一起,而且本身也能夠成佛,讓人家來親近,也能夠廣度所有眾生。所以,如果是在家眾,就安份守己,奉公守法,為世良民,專一念佛,全家成為念佛的佛化家庭,全家求生極樂世界,作為在家學佛的典範,引導一方。
-
學淨土法門,人人都要自覺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的凡夫,是一個煩惱熾盛的凡夫,是一個沒有解脫之緣的凡夫,就是「自覺愚惡,過於他人。」如果這樣的話,就很容易信受彌陀的救度。
不過,「自覺愚惡,過於他人。」有幾個層次,有法律上的罪惡,道德上的罪惡,還有宗教上的罪惡。「機深信」含蓋這三個層次,但最基本的是宗教上的罪惡。為什麼呢?因為,有的人覺得他奉公守法是世間良民,他也敦倫盡分、崇尚道德、講仁義……。所以,在法律上他不是罪人,沒有罪惡。在人倫道德上,他也不是罪惡之身。可是,在佛教所講的,人都有貪瞋癡無明,這就是罪惡,也是所有惡的根源;就「機深信」的這三個層次來看,我們是一個奉公守法的人嗎?是一個敦倫盡分的人嗎?如果真檢討起來,我們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們不只是有宗教上的罪惡,甚至是在法律上、人倫道德上,我們也都犯了罪。
-
我們學佛的人,尤其是學習淨土法門,首先要發現自己是一個不足、不完美的人,自己的過錯很多,甚至是一個無能為力的人,乃至發現原來自己是齷齪、骯髒、卑鄙,能夠這樣,在學佛的道路上,才有進步的可能,才能昇華。因為一個有這樣存心的人,他會凡事檢點自己,所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在反躬自省當中,德行的光輝,就會逐漸地亮麗出來。
-
一個修行人,時刻希望自己每一天都能改進,每一天都能提升,不站在原地踏步。就像《大學》所講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說一個修身養性的人,甚至是一個政治家,他必須是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水準,讓今天勝過昨天。所以,一個修行人,凡事都在檢討自己,使得自己能夠棄舊從新;舊人已過,從現在開始,是一個新生的人,時刻都能夠棄惡行善,都能夠很歡欣地走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一件事情做過以後,要儘量在微細的地方去檢討這件事情,還有那些做的不圓滿?能夠這樣的話,就有改進的空間,下一次,就會向更圓滿的地方前進。如果不去「自覺愚惡,過於他人。」反而都覺得「他人愚惡,過於自己」,這樣的話,自己就無從提升改進了。
-
「宗風──俗諦」有談到,要「不談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而且要「不較是非」。我們是學佛人,不管在家、出家,這一點都要嚴格的遵守。不要一聽到事情就傳來傳去,這樣都是製造是非。
另外,如果事情是關係到自身時,ㄧ般人往往不是諉過就是掩過,從來不是「分怨共過」,都是講自己對,講對方不對,就像基督教《聖經》所講的:「總看見別人眼中有刺,卻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樑木。」
所以,修行首重「謹守口德」,一個修行人要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有關人我是非的話,絕口不談。但是一般人習氣都很重,而且往往情緒化,不但沒有把人我是非在心中消化,反而是積堵在心中醞釀,逢人遇境就流露出來,甚至相互傾訴,這都不是學佛人應有的態度。
-
言語往往是是非的來源,所以宗風裏面對語言的提示就比較多一些。比如:「不說、不聽、不傳、不較」。相應於在佛陀所訂的五戒、十善當中,針對口業而訂的規範是最多的,所以我們要不說是非,也不要訴苦,因為口業最容易犯罪犯過,也最容易消損自己的福報、增加自己的罪障。
-
一切罪過,往往都是因為不守口德,所以我們要學習守口如瓶,凡事檢討自己的過錯,不要去責備人家。如果發現別人有錯誤,也不要去宣揚,不要講給第二個人聽,也不要講給自己最親密的人聽。因為自己最親密的人,也有他親密的知己,話傳來傳去,罪業就造出去了,而且,說人背後話是最損陰德的。所以,修行學佛最重要的是心存誠懇,存誠懇之心而不隨便打妄語,不隨便說是非。
-
修行要從什麼地方開始呢?要從不妄語開始。不妄語就是不隨便講話,不僅不講騙人的話,也不講兩舌、惡口、妄言、綺語,這個非常重要。
-
修行從不妄語開始,對於是非儘量不看、不聽、不說、不傳,即使閒話也不要講,要惜話如金,守口如瓶。
-
團體當中,如果是執事對有關公務或某些事情的提示叮嚀,這不是是非,我們應該謙卑接受,所謂「聞善則喜,聞過則拜」,這樣不僅能夠增長自己的福德,也能夠消除自己的業障。別人指出我們的不對,我們應該謙虛地接受,乃至是背後的誹謗,也要接受。當然有些事情若是應該說清楚的,應該解釋明白的,都應清楚平實地表達。可是如果難以說清楚,也無法解釋的話,那就要甘心、平順、安然地來接受。
-
我們凡夫每個人都有貪、瞋、癡、慢、疑,但最容易表現出來的就是「瞋」跟「慢」,尤其是我執比較重的話,瞋跟慢就更容易顯現出來。
瞋跟慢大都顯現在自尊心跟自卑心,因為自尊、自卑是一體的。不是自尊的時候就自卑,自卑過度無形中就會自尊起來,如果沒有自尊也沒有自卑,就會一種平懷,平常心看待,即使當下有爭執,事後就忘掉,不蓄恨意。
-
「和顏愛語」出自《無量壽經》,原文是「和顏愛語,先意承問」,這兩句經文是在說明阿彌陀佛因地修行,對眾生親切體貼、柔善謙遜的大悲言行。
「下心含笑」出自《地藏經》,原文是「下心含笑,親手布施」,這兩句經文是佛陀開示一位國王布施時所應抱持的心態與作法。
這幾句經文對我們學佛人,尤其身為職事幹部,是很好的開示,可作為我們為人處事、服務大眾的方針。
「先意承問」:設身處地為對方設想,不等對方開口,預先通達其心,了解其意,而主動積極地垂詢對方的需要,解其苦惱,滿其所願。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也是人與人最好的溝通橋樑;時常笑臉迎人,必是最有人緣的人。希望職事幹部們為大眾服務時,都能主動積極,都能「和顏愛語,下心含笑」。
-
「和顏愛語」:溫和的容貌,體貼的語言──希望我們多注意:我們的容貌溫和不溫和?所講出去的話是傷對方的心,還是讓對方覺得歡喜?
「下心含笑」:「下」,就是謙下、卑下。以卑下之心、謙下之心,滿含讓對方覺得很友善、很容易親近的笑容。
「慈念眾生」:對一切人都能以慈悲心、站在他的立場來考量。
「加厚於人」:以寬厚仁愛之心,成全對方。因為凡夫往往有意無意在言語上傷害人家、在行為上讓人家難過,因為都是貪瞋癡的凡夫,都是罪惡生死凡夫,難免如此。所以我們要存謙下的心,希望他人能原諒自己,而不是自己原諒他人。
-
學本願之人,既知自己是罪惡凡夫,則生慚愧懺悔,心存謙卑柔軟,而思棄惡行善,如善導大師言「念念稱名常懺悔」。又既知彌陀大悲救度,且受恩感恩,則應謝恩報恩,如同善導大師言「學佛大悲心」,而悲愍眾生,利樂有情。
-
凡事真心,千古異行,都成一點真心,真誠能夠感動人,也能夠感動動物;真誠極處,感泣鬼神。
-
一個心存菩提心、想利益他人的人,所展現出來的就會像宗風所寫的:「凡事是為對方設想」、「凡事肯吃虧、不計較」,凡事為對方帶來「恩慈體貼」,凡事「讓美歸功、分怨共過」,不會與對方爭執,甚至懷恨生氣,不會不平、不滿、抱怨、訴苦。
-
「凡事感恩」,感恩是很可貴的,有困難的時候,獲得貴人的協助,我們就會銘感五內;若是生命交關、危在旦夕的時候,突然被人家救起,我們會怎麼樣呢?感恩戴德,有錢就以錢來報答對方,沒錢就以生命來報答對方,因為我們的生命,是他再造之恩。
有感恩心的人,對自己會知足無諍,對別人會容人助人。因此感恩心是非常可貴的情操,能夠給四周帶來溫馨,給團體帶來和諧,使自己更有幸福感、快樂感。因為曾經受過人家的幫助,必定會幫助別人,為什麼?因為他體會到當時被幫助的溫馨,當時被幫助的難得可貴。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自然然他也會想去幫助別人。
同時,因為他是被救者,他就會謙虛、謙卑下來。自己是一個走投無路、生命垂危的人,突然獲救了,生命對他來講是多加的。所以在他謙卑、知足、無諍的時候,他的心就會柔軟,同時想回饋他人,幫助他人,因此就會彼此接納,互相包容。所以有感恩心的人,這個團體必定是溫馨的,這個團體必定是和諧的。
-
以佛教來說,可以說「和」是最高的境界,佛就是「和」的境界,所謂「涅槃寂靜」。所以佛陀規定僧眾要「六和敬」,如果沒有「和」的話就不能稱為僧團,因為會給自己帶來苦惱,也會給他人帶來苦惱,這樣僧團就不能和合不能穩定。因此,人與人相處和合很重要;彼此要各退一步、各讓一步,彼此體諒包容,凡事不情緒、不抱怨、不批評、不責備、不判斷人、不定人的罪。所謂「讓三分心平氣和,退一步海闊天空。」凡事多忍讓,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與人無爭無怨,自然無憂無慮。
-
我們對十方諸佛菩薩乃至一切眾生都感恩,因為今天能夠促成我們生而為人,聞到佛法進入本願,都是十方諸佛菩薩的慈悲引導,都是這個世間的順境、逆境來促成我們的──不是順的增上緣就是逆的增上緣,所以我們凡事就是感恩。
-
念佛人為人處世有一個原則,就是兩句話、六個字:「守大體、有分寸」。守大體就是:這句話應不應該講?這件事情是否應該去做?是否應該去和這個人接觸?如果是不應該,就不要起這樣的心念,說這樣的話,做這樣的行為;如果是應該去做,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應該要怎麼做?分寸要怎麼拿捏?這就是守大體、有分寸。無論任何事情都要「守大體、有分寸」,夫妻、父子、兄弟、朋友、蓮友……彼此之間,都各有各的大體和分寸,所以任何事情都要守大體、有分寸。一旦沒有守大體,沒有分寸,就一定會混亂,將帶給彼此苦惱。
-
凡夫沒有真實心,要如何做到宗風俗諦所講的「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呢?
學習我們這個法門,重要的是要有「機法兩種深信」的深刻體認,知道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是卑劣、卑微、渺小、無能無力的,這樣他的心就會「謙卑柔和」;同時領受彌陀的救度,就會「恩慈體貼」,因為彌陀就是這樣對待眾生的。我們體會彌陀的大悲心,知恩報德,就會流露出「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的心情。這是自然會有的嚮往之心,有嚮往之心,自然就會一點一滴往這方面前進。
宗風俗諦的內容,都是從「機法兩種深信」開展出來的,雖然沒辦法全部做到,但就像面對大海,大象能吸的水就較多,相較於大象,馬所吸的水就較少,鹿所吸的又更少,而如果是一隻蚊子,所吸的水就少之又少了。總之,隨每個人的根機隨分盡力去做就對了。
-
「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這一句話的境界是很高的,對我們來講,是學多少做多少。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對彌陀的悲心、彌陀的愛體會多少,對人的表現就會有多少;對人的表現有多少,就證明了體會彌陀的愛有多少。當體會到彌陀的愛,就會肯吃虧不計較,也會有奉獻的精神,自己力之所及、做得到的,就能夠犧牲奉獻。
-
我們學佛就是「學佛大悲心」,以大悲心來看待一切眾生,相互的接納、包容、體諒、理解,所謂「善解對方」。如果能夠彼此「善解」,而且凡事都往正面去看待,不往負面去思惟;或者難免有負面的思惟,可是不要把他流之於口,訴說給別人,這樣至少也不會有紛諍。
-
學淨土法門,如同宗祖善導大師所開示的──「學佛大悲心」;我們是在學彌陀的大悲──「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所以,希望各地蓮友能夠存著這種安貧樂道、一切為眾的悲心,不留身外之物,一切奉獻眾生,為眾生服務。
-
我們感受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大愛心,自然就會包容別人,就像彌陀包容我們。同時不會像以前那樣,心非常剛強,凡事都要計較,因為我們體會阿彌陀佛救度我們是不跟我們計較的,我們自然跟眾生也不會計較。雖然我們善根福德不夠,可是,無形中就會去增長善根福德,而在這當中,並不覺得自己是在累積善根福德,覺得這都是阿彌陀佛的感化,是阿彌陀佛的佛力、佛德在我們的心中發酵、產生作用,使我們自自然然心性轉變、氣質提昇,所做出來的就很像一個學佛者。
-
「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裏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些句子如果偶爾思惟一下,就能滌蕩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對世間、恩怨比較不會那麼計較、不平、不滿,情緒比較能夠平撫。想到人生最後也是空手一雙,隨業去見閻羅王,就不應該計較,反而要留下一些功德,帶一些功德去。當然這是就一般人來講的。就我們修學淨土法門來講,凡事應該以彌陀之心為心,以彌陀之行為行,就像「宗風──俗諦」所說的:「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
學佛也是學佛的慈悲心,學佛也是回歸本來人,真正的本來人,就是無我地奉獻眾生,這樣的話,對他人就會恩慈體貼。恩慈體貼就是希望對所有的人都有無私的愛,給他人帶來恩惠、利益,讓他人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慈悲、溫暖和照顧。所以,對任何人都要有恩慈體貼的胸襟,所到之處,都能讓對方感受到溫暖。
-
人的內心若有彌陀的生命,自能以佛心為心,以佛行為行;喜行善事,樂恕人過。因為感受到彌陀愛護我們,使我們也會愛護他人;彌陀寬恕我們,使我們也會寬恕他人;更因獲得彌陀惠賜莊嚴的極樂,蒙受彌陀償還累劫的冤債之故。人雖不能愛護、寬恕他人,亦能獲得彌陀的愛護與寬恕;人若一旦感受到彌陀的愛護與寬恕,也必能愛護、寬恕他人;若其不能愛護、寬恕他人,便是尚未體悟彌陀的愛護與寬恕。
-
阿彌陀佛無限的慈悲愛心,平等接納、徹底包容、絕對體諒,毫不計較、毫無條件地救度我們。若能體會阿彌陀佛對我們無限的愛心、徹底的包容,我們瞋恚、剛強的心就會被感化而柔軟、而慚愧,對任何人就會付出愛心與包容。
-
宗風俗諦中就有「威儀(舉止)──安詳穩重」一條,安詳穩重其實是包括內心跟外境的,也就是身口與意。一個人如果內心安詳穩重,他會是很平和的──內心很平和、很平靜、很無諍,也很安穩、很喜樂,一種寂靜的喜樂。
出家本來就是為了修行,所以內心應該是向善、向上、向淨的。我們既然發心出家,心中就應該清楚明瞭是為了修行而來,而修行也一定是有自我的要求,而不用等待外面用某種嚴格的或是某一種制度來規範,甚至獎懲。所以,一個真正發心出家的人,很自然的,他應該會有自我要求,讓自己的身口意都是安詳的、穩重的、不虛浮、不粗暴的。
有人說我們威儀不足,這對出家眾來講,應該感到很慚愧。既然現出家相就是為了要修行,首先就是內心要平和、平靜、安穩、無諍,展現在外的,也是穩重的、穩定的、平和的,這方面希望大家都能自我要求。
-
學佛人,不管在家、出家,儘量要安詳、穩重,一方面從外面的行住坐臥來要求內心。另方面,可以晨起靜坐念佛,或者在佛堂靜坐念佛,念到比較相應的時候,也會體會到那一份寂靜的心靈。有了這一種體會,就保持這種心境來為人處事。如果能保持這一種心境來為人行事的話,語言就會比較親切和藹,同時也比較不會計較、推論他人的動機,這是從內心的寂靜顯現行儀的安詳。
-
《易經》有一段話是我們修身很好的法鏡:「諉罪掠功,小人之事;掩罪誇功,眾人之事;讓美歸功,君子之事;分怨共過,盛德之事。」發生事情的時候,一般人通常都會諉罪,甚至是掩罪,更不用說坦誠地將自己的過失發露出來。
承認過失、反省改進是一般人應有的態度,更何況是修行人?修行人有了過失,是應在大眾之前表露懺悔的,這樣罪障才能消除,藉由在大眾之前懺悔的力量才能使自己以後不再犯。因為業力有根,必須將根挖出來攤在陽光下,如果不從根挖出來曬太陽,只是枝葉曬太陽,日後根還是會再生長。所以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是重在懺悔、發露自己的業障。
-
一個修行人應該是「誇罪掩功」的,為什麼?把自己的錯誤缺失顯露出來,讓人家知道,可以消業障,也可以警惕自己;如果一直掩蓋,那真是業障愈加深重。自己有功勞有成就,要儘量掩蓋,不要誇耀出來,這個都是增德消業最好的良方。
總之,雖然念佛確實能夠消我們的罪業,但我們也必須至誠反省發露,儘量不要掩蓋,不然的話就會像右手掃地、左手灑灰塵一般的不智。
-
修行人,發大乘心,修菩薩道,好的、歡喜的、安樂的、成功的總是讓給對方,壞的、失敗的、沮喪的留給自己。甚至暗中默默地祝福他,把好處讓給他,只要對方有一絲快樂安慰,我們也感到快樂安慰。
-
柔和忍辱,或者謙順謙卑,對一個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個學佛者。《易經》說:「謙受益,滿招損。」又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一個謙虛的人,走到哪裡都受歡迎,天地鬼神都要加福給他。所以,謙虛的人有福了,天地鬼神都會憐惜他,讓他趨吉避凶、遇難呈祥。尤其是謙虛的人容易信受彌陀的救度,獲得「現當二益」。
-
「人虧天補」,吃虧就是佔便宜,肯吃虧一分,天就補你十分、甚至百分,這就是「天道虧盈益謙」。所以背到這一段宗風的時候,就肯忍辱不去計較,甚至心中沒有負面的情緒,不會覺得心中有不平不滿需要去忍。
-
不管佛教也好,或是社會一般情形也好,凡事要改變命運都是先從佈施開始。對於出家人來講就是法的佈施,而在佈施之前,要先具備什麼呢?古德言的:「謙虛一節,並不費錢」。我們要法佈施,如果對法不了解,對經藏不深入,口才又不好,怎麼能夠佈施呢?但是謙虛,即使有口才、沒口才,都可以做得來。所以說「謙虛一節,並不費錢」。
-
念佛人同是淨土眷屬,猶如兄弟,同秉父母(彌陀)氣血所生,可謂「本皆念佛人,本皆同根生」,理宜互相友愛,情同手足。既是淨土眷屬,也是同門師兄弟,彼此要:相尊重不相輕視,相親近不相疏遠,相體諒不相批評,相幫助不相袖手。
-
一個家庭、一個團體,乃至社會大眾,都應該要彼此尊重、彼此包容,即使一棵樹也不可能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做事風格也不一致,但都是同一家人,都是同一個團體,在不同的單位分工合作,所以我們要學習佛陀那樣的悲心,互相包容、互相同情。
-
學佛之人,服膺真理,求真求實,應該理性抬頭,慧眼明朗,切莫感情用事,愚癡迷惘。
學佛之人應厚道而樸實,直心是道場,一是一,二是二,不浮誇,不造假。
-
一個真正學佛的人,遇到惡緣逆境,甚至遭人傷害時,不但不瞋恨,反而生大悲,並將功德迴向他;即使不能生悲心,至少也不可生恨心,否則便非真正學佛者。
-
人的一切思緒行為,都是由心主導推動的,有怎樣的心就會有怎樣的言語和行為,產生怎麼樣的命運,變成怎麼樣的結果。
-
一個念佛人的心態,就是要知道,今生今世所遭遇的成敗得失、苦樂禍福,所有的點點滴滴,百分之百都是跟我們的過去世有關,是生生世世所造作而來的。就是生生世世以來有造那樣的因,所以今生今世才會出生在某個國家,做某人的子女,與某人結為夫妻,生幾個兒女,身體健康或病弱,頭腦聰明或愚鈍,事業成功或失敗,際遇是順或逆……所有的點點滴滴都是我們生生世世自己所造作而來的,不是別人導致我們那樣的。
所以一個念佛人首先要相信三世因果與善惡報應的道理,要有安分守己、隨遇而安、逆來順受之心,不要對人以牙還牙,這樣來念佛才會感到自在喜樂。
若念佛人不了解這種善惡報應、三世因果、自作自受的道理,就會凡事不平不滿、嫉妒計較、爭吵怨恨,他雖也念佛,依然是苦苦惱惱,乃至於會作出極端的行為,甚至於最後去自殺。這樣的話,怎麼可以怪罪阿彌陀佛說:我已經念佛了,怎麼使我步上自殺之路呢?我是一個念佛人怎麼還會這樣呢?如此怪罪阿彌陀佛都沒有庇佑,這是不對的。
-
所謂「依報由正報轉」,有怎樣的正報就有怎樣的依報;有怎樣的依報,可見他是怎樣的正報。依報就是所處的環境,我們是出生在哪個國家──是十方淨土,還是娑婆惡世?是出生在道德人文薈萃的國家,還是出生在野蠻貧窮困苦的國家?是出生在怎樣的家庭?出生下來的種種人際、命運,這一些都屬於依報。依報不是上帝所創,也不是依天所命,而是自己決定的──由自己的正報所決定的。
簡單講,包括在這個世界上的名位、權勢、財富,甚至丈夫、妻子、兒女、兄弟、眷屬,這些都是屬於自己的依報。可以用一種比喻,也就是花跟蜜蜂,有花的地方就有蜜蜂,花多蜜蜂就多,花少蜜蜂也少,如果沒有花也就沒有蜜蜂。花比喻是正報,蜜蜂比喻是依報,花不用去求蜜蜂,蜜蜂也不用去求花,只要有花,有花香,蜜蜂自然會來到;即使這一朵花缺了葉子,他依然有蜜蜂;可是如果是假的花,再怎樣的美麗漂亮,也不能有蜜蜂飛來。所以有一句話說:
花無心招蝶,蝶無心尋花;
花開時蝶來,蝶來時花開;
我亦不知人,人亦不知我;
不知從帝則。
這就是一種因果,正報之因,自然有依報的果。
所以我們如果覺得自己沒有福報,沒有人緣,處處不順,那就要檢討自己,而不要怪罪別人;如果不檢討自己反而怪罪別人的話,這樣不僅不是修行人,而且遭遇也會愈來愈慘。反之,如果懂得反省而自我改進,未來就會愈有福報,會愈平順。為什麼?因為能夠不怪罪別人而反求自己,正報就昇華了;正報昇華了,依報也就能夠改善而跟著提昇。
-
有什麼「因」必然會有什麼「果」,因果之間必需假藉「緣」,若是有「立命之學」的觀念,儘量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話,這一個緣都是好的緣,使好的因會得好的果;而壞的因因為沒有壞的緣,所以不會得到壞的果。
一般修行無非是觀照、觀心,一切由心造,一切都是阿賴耶識──過去世的心識展現出來的,所以說觀心。我曾向大家介紹一首偈子,就是:
願我恆常觀自心,正當煩惱初萌生,
危害自己他人時,立即強行令斷除。
對我們念佛法門來講,是時時刻刻、心心念念都在這一句佛號上。當然難免會打妄想,打妄想的時候就觀照,然後又回歸到念佛。
-
有句話說「病由於情」,身體上有什麼病往往是由心情產生的,過去世固然有那個業,可是如果現在都是心平氣和、謙卑柔軟,凡事理性不情緒、慈悲不瞋恚,心中沒有不平、不滿、抱怨、積怨,能這樣的話就會比較沒有病。
譬如說在座大多是女眾,女眾往往容易得到乳癌或者是子宮頸癌,如果大家能心平氣和、凡事不計較、內心沒有不平不滿、不憂慮、不積怨、不常生氣,這樣就比較不會有這一類的病。一個人如果心中有鬱氣積在心中,就會導致所謂的「氣逆」,而容易有疾病的產生。
另外,如果平常習慣熬夜,都是三更半夜才睡覺,也容易罹患疑難雜症,所以要維持身體健康、避免病痛,飲食、生活習慣上,尤其心情上都要調整。再者,一個人如果對父母非常的孝順、不忤逆父母,體貼父母的心意,常使父母歡喜,能這樣的話,這個人福報會很大;如果對父母忤逆不孝,常常跟父母衝突對立,那這個人的命運就會不太好,身上難免就會有疑難雜症。
-
凡事要往正面思惟,因為有什麼心念就會帶來什麼事情,我們起心動念,乃至言語行為,最後都會回歸到自己的身上來。
宇宙是圓的,我們的心是遍通整個天地宇宙的,所以我們的起心動念,就會跟宇宙中相應的境界感通了。起好的念頭,就會跟宇宙中好的境界感通;起不好的念頭,跟宇宙中不好的境界感通。起好的念頭,有一天好的事情就會來到我們身邊;起不好的念頭,有一天不好的事情也會來到我們的身上。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存著正面的思惟,存著愛心,存著利益他人的心,凡事肯吃虧不計較,凡事為對方設想,凡事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凡事讓美歸功,分怨共過。
-
我們生生世世以來,都有無量無邊的業障,佛陀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又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此,這一生當中所遇到的,不管是順境或逆境都要感恩。可能有人會想,他對我不好,對我有所虧欠,怎麼有辦法感恩?其實要感恩。因為對方讓我們有機會可以還債,讓我們消業障、增福德。同時,這樣的境緣,正是讓我們修忍辱的好機會,是修行上的一種莊嚴。因此,佛陀說,「人家對我們無理的對待,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恩惠」。
-
知道凡事都是因緣業力所推動,學佛的人就應該互相接納對方、包容對方、體諒對方,曉得就是因為愚癡,他、還有我們,才會生生世世都還在六道裡面輪迴,如果不是因為愚癡,我們都早就解脫了,怎麼還會在這裡呢?
-
一切眾生生生世世以來,都互相做過父母,做過子女,甚至做過夫妻、六親眷屬,不要把對方認為只是其他動物,跟我們沒有關係。要把他當作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父母、兄弟、子女、六親眷屬,我們學佛就要有這樣的體會,而且要抱著這樣的佛心來看待對方。學佛的人如果有這種觀念,就是真正的學佛。這樣人跟人相處,就不會有不平、不滿、比較、計較、嫉妒、瞋恨。
-
做為一個學佛者,會羨慕西方極樂世界的清淨安樂,厭離娑婆世界的骯髒污穢,所以當我們生起骯髒污穢念頭,不能沾沾自喜,應該心懷慚愧──我是個學佛的人怎麼也起這種念頭呢?雖然起慚愧心,但是不要懷疑彌陀的救度。所以善導大師才說:「念念稱名常懺悔」。我們這種眾生,居然能受阿彌陀佛沒有條件、毫無計較的救度,所以一方面感恩歡喜,一方面也感覺慚愧。因為慚愧,自然我們就有柔軟的心、包容的心。
-
身為修行人,一定是把「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默默地拿來要求自己,檢視自己有沒有做到?所以他是把眼光調過來反觀自己,而不是把戒律道德講出來規範別人。
-
關於孝順,我們念佛人的心應該怎麼樣呢?是感念佛恩、隨順佛心來行孝道,自自然然的,不以為自己是在行孝道,也不以為行孝是為了能夠生天,都不是!所謂「體如而行,即是不行」,體會佛心、隨順佛心去做,這個敦倫盡分的人品是行而不行,不覺得自己在做這些功用。
-
我們都應學習體會阿彌陀佛的大悲心,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因此,對任何艱難的事情,都要儘量承當,尤其對於來自任何人的任何批評,都要虛心檢討、歡喜接受,這對我們的能力、修為都是一種增上緣,要視之為善知識。古人說:「聞過則喜,聞善則拜」,亦即對我們善意的勸告要歡喜接受,向指示我們善法的人感謝而拜,因為他們成就了我們的德行,何況古德說:「是非以不辯為解脫,佛門以無事為興隆」。
-
我們是修行人,修行人要藉境練心。聽到別人讚歎恭維,也不歡喜;受到別人非禮污辱,也不惱恨。對我們非禮的人,其實是我們的善知識,是來成就我們的忍辱,消除我們的業障,增長我們的福德的。境界不能過,就是被境界打倒了,人就不會進步。如果沒有境界來歷練,我們就永遠只能在原地踏步,所以要感謝對方。
-
我們既然學佛了,就要想想自己的言行舉止像個學佛的樣子嗎?當我們要發脾氣或要計較的時候,就想想:「我是佛教徒,我是學佛想成佛的人,我這樣說、這樣做可以嗎?」這麼一想的話,言行舉止就會不一樣。
-
我們生生世世流轉在六道當中,可以說什麼惡業都曾做過,這些惡業的種子,長期以來都潛藏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裏面,只是尚沒遇到起現行的境緣而已。當情境不同時,或者投個胎、轉個世,任何事情我們都有可能做出來的。所以,我們要有自己也是惡人的自覺,有這種自覺之後,就會彼此接納、彼此包容、彼此同情、彼此安慰、彼此謙卑柔和,不會有高慢的心來鄙視對方。
-
生死路險,輪迴可怕,六道未出,難免墮落。我們生生世世以來,什麼惡事沒有做過,所以說我們同是一丘之貉,應該互相同情,互相包容,互相勸勉。
-
我們常聽人說:「老菩薩,你很慈悲」!但其實這只是讚歎的語言罷了,只有佛才有真正的慈悲,我們哪有什麼慈悲呢?然而,只要能體會到彌陀的救度,人的心性就會昇華,雖然還沒有真正的慈悲,可是心是柔軟的;只要心柔軟,不剛強,就富有同情心;富有同情心,就會為對方設想,為對方付出,那就多少會展露慈悲的愛心了。
-
做為一個佛教徒,因為知恩、受恩,所以要感恩、報恩,行種種的善事功德;然而,這是我們應盡的本份,不是以這個來迴向往生,或以之「莊嚴佛淨土」。我們要了解阿彌陀佛為我們完成的極樂世界已經非常的圓滿、週到,沒有缺少什麼。
-
我們這個法門非常注重感恩,而且深入這個法門也自然會感恩──是順境我們感恩,是逆境我們也感恩。我們感恩師長、同修,也感恩家人跟環境,因為如果沒有他們,如同機器缺少了一個零件,就不能運轉。不管是支持或反對,是順境或逆境,這都是引導我們歸入彌陀本願的方便,因此不管順、逆、苦、樂,我們都要懷著感恩的心。
-
人之內心若有彌陀的生命,自能以佛心為心,以佛行為行;喜行善事,樂恕人過。因為感受到彌陀愛護我們,使我們也會愛護他人;彌陀寬恕我們,使我們也會寬恕他人;更因獲得彌陀惠賜莊嚴的極樂,蒙受彌陀償還累劫的冤債之故。
人雖不能愛護、寬恕他人,亦能獲得彌陀的愛護與寬恕;人若一旦感受到彌陀的愛護與寬恕,也必能愛護、寬恕他人;若其不能愛護、寬恕他人,便是尚未體悟彌陀的愛護與寬恕。
「觸光柔軟」乃是法爾自然之理,故一生造惡之機,信受彌陀救度,蒙光攝護,便能「轉惡成善」,這是自然之事。(剋實而論,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何罪不造,何怨不結?負人之債,不可稱量;所以不是自己寬恕他人,乃是請求他人寬恕自己。)
-
誰敢說他一生都沒有造惡?或許有人會說「我雖然有造惡,但是我更有行善」,其實,如果加加減減,我們都是善少惡多,因為我們都在五濁惡世,根本上我們都有見濁、煩惱濁。從思想上的混濁,以及根深蒂固貪瞋癡的煩惱所展現出來的心念、行為,當然就是惡多善少。愈是檢討自己,就會愈加慚愧,從而心地柔軟,不會貢高我慢,不敢認為自己很會修行、很會積德,反而會頭低下來,而慚愧地說:「唉!像我這種惡人,除了本願念佛之外,有哪個法門可以救度我、使我將來能夠脫離閻羅王的審判、能夠遠離地獄之火呢?」
-
三人行必有我師,別人的起心動念,貪瞋癡慢,都是自己的影子、自己的分身。人不易發覺自己的真貌,故應體諒包容,更應感恩對方的示現,使自己知所改進。
-
天地萬物,與我一體,冤親平等,自他無別。學習把一切人看成是自己的父母、兒女,彼此接納,互相尊重、包容、疼愛、憐惜,不相比較、計較、不平、不滿,不相憎嫉、違戾、憤恨、敵對。
-
如果一個團體裡面有不和諧,人人都應該反省自己,是因為自己有不和諧的心,才有不和諧的團體;再者,如果我們的心和諧,這個團體就會和諧。所以,孟子有一句話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講話做事、表達出去的,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就要檢討自己,不能只怪是別人的錯誤,或是別人不配合我,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不能改進自己了。
-
學佛者要有一個很基本的觀念,就是「隨緣消舊業」,那要怎樣隨緣消舊業呢?就是凡事盡量無諍,因為這是自己的業障,應該逆來順受,而不以牙還牙,所以不與人諍。但是,若只是外表不與人諍,卻積壓在心中的話,那也不好,會造成精神病,所以最好內心不生氣,也不將怨氣存在心中。
-
宇宙萬物其實是一體的,所謂一體,就是沒有物我的相對;萬物的靈性跟我們沒有差別,其本性也是佛性,跟我們佛性的本性一體,沒有兩樣,只因為業報使牠必須投胎為野獸,我們人類的福報用盡時,也會再去投胎做野獸。
論我們今生的業,是生生世世所帶來的,一旦失去人身,就會墮入三惡道,不是地獄,就是餓鬼或畜生。所以善導大師開示說:「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我們都有這個業在,所以要互相體貼、照顧,彼此包容,就是藉緣來消除這個業,「所謂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
-
我們不但要「隨緣消舊業」,也要「更莫造新殃」,也就是,除了一方面消業障之外,另一方面自己也不要再去做違背五戒,或者違犯十善的事情,這樣的話,就是在「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了。當然我們都是凡夫,難免心有餘而力不足,那要怎麼辦呢?就是要有懺悔之心,而多念佛。畢竟我們都是凡夫,既然自己是常常知道應該做到而做不到,他人豈不是也是一樣,所以彼此就要互相體諒,互相包容。
-
古德說:「靜中功夫十分,動中功夫才一分;動中功夫十分,夢中功夫才一分。」如果夢中作得了主,臨終的時候也就能作得了主。對於宗風的內容,大家自己私底下誦念的時候可能都已滾瓜爛熟,但那是在靜中,一旦到了動中,往往只剩下幾成的實力而已,那是自然的。若有心深化進境,就必須多聞熏習,尤其修行,更是如此。
-
有體會佛心而念佛的人,他的個性會轉變,他的性情會轉變,他的脾氣會轉變,他的相貌會轉變,他的命運會轉變;如果他念佛了,他的個性沒有轉變,他的脾氣沒有轉變,他的相貌沒有轉變,他的命運沒有轉變,就表示他沒有體會到彌陀的悲心,也可以說他沒有真正的信佛念佛。
-
我們學佛,所接觸的都是大聖佛陀的金言玉語,若能將這些思惟在心中,從這些佛言祖語來自我薰染,轉化習氣,調柔個性,這樣,氣質、相貌、舉止、言語、命運都會轉變。甚而將這些金言玉語作為自己的生命,落實在生活,時刻警惕在當下。
-
熟記經文、法語,將之深印在腦海中,就會在我們的八識田中萌芽,進而開花結果;亦即在心田中發酵,使我們消業障、開智慧,啟發我們的道心、堅定我們的信仰。所以,應時勤背誦經文以及古聖先賢的嘉言格語,以之淨化心性,這是非常重要的。
-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一本書若讀一百遍,書的道理自然就會在我們腦中發出光明,至於百遍也不是說一定要讀一百遍,而是多讀,多讀自然就會了解。以前讀私塾的時候,老師很少解釋,都是要學生把文章背起來;雖然當時不了解文意,但隨著年歲的增長以及生活的歷練,以前所背的經文的道理,不知不覺就自然通達了。
-
阿賴耶識就像一片田地,起心動念就像在田地當中落了種子,種子一旦落下田地,時間一到就會發芽,乃至開花結果。宿世以來,我們阿賴耶識所含藏的,不是貪瞋癡就是妄想雜念,如果把佛言祖語背誦在裡面,汰舊換新,這樣佛言祖語就會成為我們的生命,思惟、言語、舉止就會充滿佛言祖語所講的那種內涵與氣質。
-
法要入心,隨個人根機不同,但總在於多聞薰習,自自然然就能逐步的深入我們的阿賴耶識,所以佛教很強調「多聞薰習」。儒家也說:「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一次會的,我們就一百次,人家十次就會的,我們就一千次。一次再一次,多次的、不斷的、長久的去薰習,終有一天就會徹入、通達。
-
我們所受的教育,所看的經論,所聽來的法,其實都還是在淺層的第六意識範圍,所謂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我們讀經,思索經文涵意,甚至尋章摘句,思考如何上臺演講,這一些都是知識的範圍,只能改變學問的結構,也少許會改變精神相貌,但是還無力改變我們深層的性格與業力果報。
-
修行不只是學問的事情,也就是說,學佛不只是佛理的事情,不只是佛教哲學的事情,而是要觀心,深入自己的第七識,改變自己第八識的業障、果報。
-
將文句背下來,並且涵詠其義,仍只是第六意識的範疇,如果能進而思維它,並藉環境來歷練,就能夠化為我們的個性,成為我們的生命,也就能夠進入第七意識,改變第八識。
-
我們都是帶著累生累劫的業習,經由因緣和合而投生在此時此地,這一些業習在哪裡?以佛法的名相來說就是「藏識」,也就是第八識。
「藏識」裏面的東西是靜態的,可是它有隨著境緣而發動的功能,那個功能就是第七識。我們今生今世所受的教育是屬於第六意識的範圍,對於第七識的我執,第八識的業力,並沒有影響到。要影響、改變它,那是修行的範圍,不只是求知而已。因此,我們要時刻反觀自省、觀心自照,所謂隨文入觀、藉境練心,不然就有可能學問愈深反而業障愈重。
若期望將已知學問轉化成為內在生命,改變我們的深層個性,進而改變自己的業力,就必須要時常反觀自省,不斷地觀心自照。
-
習氣就是第七識末那識,第七識都是執著阿賴耶識裡面壞的種子比較多,然後就命令第六識,之後驅使前五識去造作。我們學佛必須假藉第六識的功能,因為第六識有分辨、記憶、判斷的功能,我們用第六識的功能來聽經、聞法,來學習古聖先賢的道理,將這些法語涵養在心中,它點點滴滴也都會進入阿賴耶識。進入阿賴耶識之後會怎麼樣呢?就像「良幣驅逐劣幣」,好的種子(良幣)如果多了,壞的種子(劣幣)比較不起現行,所謂「種子起現行,現行又薰種子」。甚至,我們可以假藉第六識所學的道理,時刻觀照,使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慢慢那一些壞的種子因為很少使用,最後就會自然枯竭了。
-
習性的轉變,也要看他的原本慣性的強弱,原本慣性若強,轉變就比較慢,慣性若弱的話,轉變就很快,有的人天生就很溫和無諍的,有的人即使勸導他了也還是很剛強,所以要改變習性,第一,可從思惟「機法兩種深信」的道理下手;第二,一個人如果念佛體會到清淨心的話,那他的行事為人都以那個清淨心來展現,遇到順境、逆境都保持那個清淨心。
再者,可以從閱讀修身養性的文章去自省,譬如孟子所講的,人心有「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從「仁、義、禮、智」去體會,也能夠培養。孟子又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差別在哪裡?在於「存心」;君子跟小人的不同在哪裡?也在於存心。君子的存心是什麼?是「以仁存心、以敬存心」。像「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之語,還有《論語》中很多句子都很好,時常溫習那些聖人的語言,不知不覺都會轉化自己的習性。
-
《了凡四訓》共有四篇:第一篇「立命之學」,第二篇「改過之法」,第三篇「積善之方」,第四篇「謙德之效」。每一篇都非常的好,非常的精要,有心於修身養性、改過向善、向上、向淨的人,都應該重視它。
-
任何團體的領導者,固然要有其領導能力,但重要的還是「以誠感人、以德服眾」。「以誠感人」即是不管對任何人、任何事,都要「以誠存心」,言語、舉止,都要出自真誠無妄的心;所謂「誠於中,形於外」。「以德服眾」即是站在對方的立場考量,給對方真實的利益。如果不是真誠的站在對方的立場,為對方的「真俗二諦、現當二益」作為考量,則容易引起民怨,不得人心。
-
我們是念佛的團體,完全屬於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是庶民佛教,所以一切的作為要平民化、服務化。亦即雖然是組長或幹部,都是為了服務大眾而設,因此要有義工、志工的犧牲精神。而且我們是以彌陀為中心的淨土法門,更要如宗祖善導大師所說的要「學佛大悲心」,而阿彌陀佛大悲心的表現,即是《無量壽經》所說的「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阿彌陀佛為了將「不請之法」的「真實之利」,亦即成佛功德,無條件的、白白的惠賜給我們,而把我們愚惡的生死凡夫,視為自己父母,而彌陀視自己為純孝之子,來愛敬我們愚惡凡夫。
一般人對外人是「無愛無敬」,即使有敬也未必有愛,而對家人則有愛未必有敬;但阿彌陀佛對我們是既愛又敬,而且純篤專一,不二不變。希望我們也以這種精神來對待同修大眾,尤其我們都是信佛學佛者,深信一切眾生都是過去父母,都是未來諸佛,更且念佛必定往生成佛。
-
我們雖是佛教團體,但不以擁有教團、研究佛學為目的。學佛人不論所學是聖道門或是淨土門,其目的都在於「上求菩提,下化眾生;而上求菩提的目的,是為了有能力度化眾生」。因為一切眾生,都沈溺在苦惱的大海中,可謂眾苦充滿、苦海無邊;有的人茫然無知,有的人恐懼不安,因此都需要法音的喚醒,都需要彌陀的安慰。
-
我們的教團是以彌陀為中心的淨土教團,因此,教團的職事幹部都要深刻領悟彌陀的大悲,秉持彌陀的大悲精神,設身處地存念眾生的苦惱,以眾生為念。經典上說:「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諸佛菩薩,心心念念,都在於苦惱眾生,時時處處都要拔除眾生的苦惱。
-
人生很短,在幾十年短暫的人生中,能夠遇到佛法,尤其是遇到阿彌陀佛主動積極、平等普救的法門,進而為這法門「自信教人信」,作彌陀的使者,弘彌陀的大願,是何等稀有難得可貴,正所謂「百千萬劫難遭遇」。
因此,大家應慶幸、珍惜這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佛緣,好好使用短暫的人生,為彌陀普救的法門而奉獻,心心念念、時時處處都以眾生為念,猶如「菩薩所緣,緣苦眾生」。
-
學佛人不管是為自己消災解難、增福延壽,或發心為佛門做事、饒益眾生,都要有犧牲奉獻的精神,吃虧不較的心量,因此必須培養「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的胸襟。忍苦耐勞、不計毀譽,本來就是行者本色,因為吃苦即是了苦,忍辱能夠增福;而身為佛門職事幹部,更應如此。佛陀開示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又說「欲求無上佛道,先做眾生馬牛」。
-
服務大眾要能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必須體悟「大悲心」與「空性慧」。眾生一體,人我無別,為他即是為自,為自必須為他;能如此體悟,則能任勞,也能任怨,無怨無悔,猶如慈母赴兒,亦如不請之友。何況我們受彌陀無條件的惠施,蒙彌陀不計較的包容,同渥彌陀大悲之愛,深感彌陀同體之恩;即使遭無根之謗,或求全之譭,也有力量勇於面對,敢於承當。
-
為眾生服務,若能以無我心、平等心,則其福德不可思量。希望職事幹部們都能深體彌陀大悲佛心,無我不執著,理性不情緒的為人服務,而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
為大眾做事,即使做得好,做得圓滿,都會有人滿意有人不滿意,都會受讚美,也會遭批評;身處五濁惡世,彼此都是凡夫,難免如此。但只要經過決議,自己也深思熟慮、盡心盡力之後,若受讚美,固可欣慰,即遭批評,也不必氣餒;因為已盡心力,而因緣如此。
所以主事者,既盡心力,便應隨緣,保持平常心,以恭順無諍的態度,理性冷靜的面對;若因此而負氣,甚至有情緒反應,則甚為不智。任勞容易任怨難,若能任勞也任怨,則功德圓滿。因此,事無大小,都要理性抬頭,切莫情緒用事。
-
團體中都會安排各人相應的職位,所謂各安其位、各司其職而分工合作、分層負責,所以大家只要安份守己,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就能夠像一部機器一樣,每個環節都能運作通暢。不管自己負責哪個層面的工作,都要儘量「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舉重若輕,輕鬆以對」。這樣自己輕鬆,別人也沒有壓力。
-
我們雖是淨土法門,以念佛往生淨土,在淨土證無上佛果為宗旨;然而學佛既為成佛,成佛本為眾生,則今生現世也應隨緣盡力,為眾生做事,甚至為眾生做馬做牛,只要我們能力所及,便應當仁不讓。
-
我們這個道場是四眾共管,所以教團不只是出家人的家,也是同修的家,因此,在教團當中,不管出家眾或是同修,大家就好像一家人一樣,應該彼此體諒、包容、愛護、成全。
-
我們是一個團體,而這個團體不是一般的社會團體,是佛教的修行團體,每一個人都是為了修行而來的。這是在觀念上大家必須先確立的,如果有這種觀念的話,所謂「本立而道生」,根本確立,枝末就會自然生長,也就是說,既然我們是一個修行團體,我們是一個修行人,那我們的三業行為──身、口、意,起心動念和言語行為,是不是合乎一個行者的標準?是不是一個行者所應該展現的?如果不是的話,是不是有慚愧心呢?
-
「善日加修,德日加厚」,「善」如果不日加修,「德」就停在原地不能進了。還有「陰間三年一考較」,就是說,我們行善積德或念佛,好像當下沒有什麼感應、沒有什麼果報、效用,其實不是的,往往要經過三年之後。但也未必如此,這是一種比喻。就好像種植物,有的種下去半年之後就有收成,有的要一年,有的要三年才有收成。
-
一位師父或一位師長之所以能夠感人,不是靠他的學問,也不是靠辯才,也不是靠手腕,完全是憑他的德行,唯有德行才能真正感動對方,能夠使對方一生都念念不忘。所以能感人的不是其他,是德行,而德行當然是從慈悲所流露的。
-
人跟人之間是會相互影響的,往往能真正感化人的,不是口才,而是德行。德行有一種看不到的無形磁場,散播出去就能改變對方。一個內在有信心、有法喜的人,他的面貌自然就會容光煥發,舉止會流露出他被彌陀慈悲救度的感懷,無形當中就會啟發他人對淨土法門的信受。
-
修行人最好能善自培養寧靜的心。方法是早上起來先靜坐念佛,平日與人見面,儘量不要說話,話愈少愈好。因為,天下間的滋味,如果沒有寧靜的心,沒辦法體會。就像食物的味道,需要細細的咀嚼;而宇宙的真理很微細,我們必須以寂靜的心,才能體會,才能夠和宇宙的真理相TOUCH。
-
念佛的人,心態上首先要知道:我的業障不會障礙彌陀的救度,否則就是太小看阿彌陀佛了。「我們再多的罪業,都不能障礙彌陀對我們的救度」,有這樣的觀念與瞭解,我們就會感戴恩德而痛哭流涕,心就會謙卑柔軟。人若有慚愧、謙卑、柔軟的話,三業行為、氣質、相貌、命運、人格就會轉化。
-
「隨作務,隨念佛;不與人諍,亦無怒容。」這一句話不只是對出家眾,同修們也要把它刻在腦海中,就是把念佛落實在生活當中,所以是「隨作務,隨念佛」。進而「不與人諍」,儘量凡事都要善解,都要體諒,都要包容,基督教也說:「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忍耐。」又說:「愛是永不止息。」
凡事與人無諍,不但是無諍於口,也沒有顯露在容貌上,「亦無怒容」,我們就儘量往這個嚮往的目標前進。
-
一個人最大的福報就是「無事」,所謂「一日無事賽神仙」。所以在團體當中,如果還沒有機緣領執事,沒有什麼事可做,其實他是最有福報的人;他只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念佛,與人無爭、於事無求,豈非天天賽神仙?如果住眾人人都能這樣,則道場安定,住眾安寧,彼此相安無事,人人身安道隆;所以古德說「道場以無事為興隆」。如果無事找事,一定要求一個什麼來做,甚至去攀緣,讓人家來發現自己,使自己能夠突出於人,那就是把福報往外推。如果互相爭求、彼此相怨,則道場不安、住眾不寧;不安、不寧,就會造成人人苦惱,就會導致人人離開。所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只有愚癡的人才會無事找事,與人過不去,而自惱惱人,自害害彼,彼此俱害。
-
在團體當中,凡事也要能「善解」,善於理解才不會錯解、誤解,而產生誤會。與眾相處要合群,要與大眾和合。若不能合群,會帶給自己苦惱,也會帶給別人苦惱,更會帶給團體動盪不安。除此之外,要彼此接納,互相包容,彼此體諒,互相關懷。
-
《論語》〈顏淵篇〉有一句話:「仁者其言也訒」,一個君子對他所要講的話,要忍耐片刻,不可逞一時之快,要有所不忍心,一個人如果有惻隱之心,他會不忍講人家的是非好壞。從此之後,凡事就肯吃虧、不計較,真正肯吃虧的人,他一定是有福報有智慧的人。
-
佛陀說,別人誹謗我們,是對我們最大的恩惠。這種觀念確實是顛覆一般人的思維。人家誹謗我們,造成我們身心的苦惱,怎麼反而說是恩惠呢?一般人會因為誹謗而造成身心苦惱。可是我們是修行人,修行人應該以怎樣的心態來對待呢?如果確實有這樣的事,剛好是消我們的業;如果沒有那樣的事情,一方面是增加我們的福報,一方面是讓我們修安忍、忍辱的機緣,這豈不是很大的恩惠?
-
學佛之人,應該質直,不充體面;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在什麼崗位說什麼話。沒有能力或沒有興趣,能培養就好,不能培養就應退步回頭,以免自惱自苦。何況佛弟子以學佛為第一:有妨害自己學佛的,再好皆應捨;有助益自己學佛的,再壞也應就。
-
我們凡夫,都是妄想雜念,一顆心都是向外攀緣,要他長時間忍耐孤獨、安於寂靜的在一件事上是不容易的。然而,耐不住孤獨、寂靜,靜下來沒事的時候,就開始找事情做,比如看電視、看報紙、看雜誌或是找人閒聊,這樣就不容易成就道業;反過來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忍耐孤獨、安於寂寞,在寂寞當中不覺得寂寞,反而覺得有法喜,這樣就比較容易成就道業。
-
在家居士不必像出家眾這樣,不過如果是一個修行人的話,就會往這方面來實踐,所謂「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修行人是安貧樂道的。例如,有些人吃完飯,就習慣抽一張衛生紙擦嘴巴,當然真的油膩是應該擦,不過最好養成吃時盡量不要沾到嘴巴的習慣,這樣就不必在吃完飯後另外浪費一張衛生紙。否則,一天三餐就要用三張衛生紙,一年就要用上千張衛生紙了。
-
我們學佛,應該讓家人也感到愉悅,對佛法產生好感,使他們因為自己學佛的改變,而肯定佛法。如果能這樣,不但不會有阻礙,更為自己與家人帶來福報,學佛要這樣比較圓滿。否則,雖然念佛願生極樂世界,但肉體還存在的時候,生活就會有苦惱。
-
學佛人,尤其是念佛人,不貪生、不怕死,肉體敗壞火化之後,骨頭可以磨成粉,也不需要放入骨灰罈或晉塔,可以用灑葬的方式和眾生結緣。
-
修行人要能自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要培養自己的三業德行,深入教理,這樣一出口人家就會相信,甚至於你不出口,人家就會覺得你道氣感人。
-
《無量壽經》說:信受阿彌陀佛救度的人,應該擁有的心態是什麼呢?就是「謙」跟「敬」。自己應謙卑,因為自己作惡呀!無能為力、無地自容呀!卑賤、愚劣、怯弱呀!同時經常恭敬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十方諸佛之中的佛王,祂才有能力救度我啊!所以「謙敬聞奉行」的人就會「踴躍大歡喜」,為什麼呢?因為本來應該墮落地獄讓閻羅王審判刑罰,要斬頭、破肚、抽腸的,現在阿彌陀佛居然把我們救度起來,讓我們得到不平凡的生命,而且得到無量壽、成佛的生命,使我們也能夠廣度眾生。想想看,怎麼會不踴躍大歡喜?
-
「謙」就是,決定深信我們現在是個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是常沒常流轉,未來世也是無有出離之緣,所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都是罪惡的,都是沒辦法脫離六道輪迴的,要有這種謙卑的罪惡觀。事實上我們也不必故作謙卑,因為事實上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罪惡凡夫。一般世間人所謂的謙卑,是那種不居高位的德行,可是我們不但沒有那個高位,也沒有那個德行。
「敬」就是,決定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已經完成了,所以祂能夠救度十方眾生,我們只要不懷疑阿彌陀佛,無所籌慮,依靠祂的願力,當下必定往生,當下就得到往生的身份了。
-
學佛者,不論僧眾或居士,都必須懷著謙卑之心,所謂「謙敬聞奉行」。有關阿彌陀佛的功德、感應,我們最好懷著一種恭敬信順之心,這樣往往能夠獲得福德,也不會造下謗法之罪。
-
如果在群體當中,覺得自己沒有人緣,好像別人都冷落自己,這樣就要檢討自己,不要去指責或批評別人。為什麼?這個就是以鏡為鑒的理論,眼前鏡子所顯現的都是自己如實的相貌,不是鏡子故意產生的。所以反觀自省很重要。
同時,凡事要往正面去想,不要往負面想。不管事情怎樣,都要往正面想,這樣就會帶來正面的效應。如果動不動就往負面想,即使是正面的,也會帶來負面的效應。
-
修行人永遠不會怨天尤人。「唉呀!某某人對我怎麼樣、某某人對我不公……」其實沒有不公的事,天底下一切都是公平的,所受的往往都是恰如其分的。依據我們過去世所累積的業因,今日自然應該受這種果報,所以說「聞善則喜,聞過則拜」。
-
佛法如鏡,對鏡見容,聞法知心。背向法鏡,以為自己賢善,因而高己慢人;面向法鏡,便知其惡無底,深感無地自容。然而我心之惡雖無底,彌陀之力亦無邊;信機信法,機法一體,慚愧、歡喜、感恩,「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矣!
不論你我罪惡有多深,彌陀功德便有多大,若如是知,安心開朗,油然而生。卑鄙無恥是我人實相,自己如此,別人何異?所謂「一即一切」。如知既同一丘之貉,便能慈眼相視也。且越知自己之惡機,此心越謙卑柔軟,越覺毫無資格計較嫉恨他人。又越知彌陀之法德,體悟彌陀徹底的包容、無限的大愛,便能凡事包容他人、愛護他人。如是信機信法之中,世間美德,亦油然而生矣。
-
愛欲煩惱不重就不會出生在這個五濁惡世之中,知道這個道理,我們就應該彼此體諒包容。五濁惡世的眾生都是惡人,都是一丘之貉,所以要彼此同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既然如此,別人也是一樣;別人會那麼做,表示我也會,只是今天我們沒有碰到那樣的因緣而已,如果和他相同的因緣,他就是我,我就是他,所以要彼此同情、彼此體諒。有一句話:「在業力的推動下,沒有人是故意的,智者悲憫有情,凡夫互相譴責。」這一句話很具悲憫,又通情達理。
-
淨宗行人,不可尋奇覓巧,喜好別異。應該平凡、平常、平實、平淡,一心念佛、安心念佛、息心念佛、老實念佛、守愚念佛,輕鬆自在念佛、心無掛礙念佛、行住坐臥念佛、時處諸緣念佛、念念不捨念佛,歡喜則歡喜念佛,煩惱則煩惱念佛;總之,唯應「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
處在五濁惡世的人,都是具足貪瞋癡的凡夫。這樣的話,怎麼能夠凡事都真心呢?不可能的。所以《無量壽經》說:「心口各異,言念無實。」我們眾生往往都「心口各異」,也就是口中所講的,並不是心中所想的;所謂「言念無實」,人生處在這個世界、在這個環境當中,總有無可奈何的時候,應該不打妄語,可是往往不得不說一些客套話,如果把真心所想的講出來,恐怕會破壞氣氛、破壞關係,所以,人總有無奈在。
也因為這樣,學佛的人反省檢討,對自己有所要求的話,就會有一種慚愧的心、懺悔的心。宗祖善導大師說:「念念稱名常懺悔。」我們凡夫處在這個五濁惡世,面對五濁惡人,不能彼此坦誠,所以只好念佛,念念之中,就具足慚愧、懺悔、滅罪的功能。
-
我們是學佛人,也是念佛人,因此,生活中一切言語、行為、做事,都要跟法相應。在法方面,我們這個法門叫「淨土宗」,屬於「易行道」。易行道的定義是:在修行上很簡單、很容易、很方便,在證果上很快速、很超越、很圓滿。只要持念這一句佛號,念念不捨彌陀佛名,把念佛融入到我們生活當中的行住坐臥、時處諸緣,養成習慣,讓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這樣就能與法相應。教理方面可深可淺,如果年紀大了,或是文化水平不高,那麼只要懂得「眾生稱念,必得往生」,然後就專稱彌陀佛名就可以了。
-
念佛人,信同、願同、行同、目標同、目的同,在不同地方,行相同任務;猶如祖師云:「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四海皆兄弟」。
-
相尊重不相輕視,相親近不相疏遠;相體諒不相批評,相幫助不相袖手。
-
法名是歸依三寶、能離三途的憑證,我們的法名第一字是「淨」,淨土是彌陀的故鄉,也是蓮友的故鄉;淨土是彌陀諸佛所居處,也是念佛人「生諸佛家,當坐道場」(《觀經》語)之處。凡是念佛人,都是淨土眷屬,都是「如來淨華眾」。有此等意義。故同修宜以法號相稱。
-
「打招呼是心跟心的橋樑」,碰面時「和顏愛語,先意承問」的打一聲「阿彌陀佛」的招呼吧!「阿彌陀佛」是我們的金字招牌,有此招牌,出入蒙福,無不吉祥,無不燦爛,所到之處,皆帶來喜樂與平安。
-
佛弟子皈依的對象是「三寶」,故三寶皆我之師,非僅皈依某道場或某法師而已。但,若學淨宗者,即應親近淨宗道場、師父、同行,餘則可敬而不可學,以免徒生干擾,走向雜修雜行之路。
-
皈依者即是信佛學佛之人,其行事為人:對佛有信心、有敬心,對人有愛心、恕心,對己有愧心、良心。敦倫盡份,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仁民愛物,不殺生,少吃肉,素食更佳。
-
念佛的人不是其他的法門就不要學、不要弘揚,還是要的。比如說,還是要儘量的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要瞭解其他的教理。只是有主有從,最主要的是淨土教理要先瞭解,然後把這一句佛號存在心中,生死先解決,其他隨緣隨力來做。能這樣,那其他的做得到固然好,做不到也不會有遺憾,因為到臨終的時候一切大腦中的記憶都會忘光的。
-
障礙別人修行的罪業很大,會長時在惡道裏面受苦,即使出生為人,恐怕也會沒有智慧。所以我們如果遇到想修行的人,應抱著隨喜讚歎的心,來成就他們。
-
煩惱的眾生面對彌陀的救度,如果能夠像善導大師所講「在煩惱的心中生起清淨的願生之心」的話,即使再怎樣的煩惱苦惱,但是內心卻是安詳、平靜、平和、祥和的,過著一種平凡、平常、平淡、平實的生活。
平凡:做一個平凡的人,過一般凡人的生活,在家則在家,出家則出家,男則男,女則女;安份守己,安愚念佛。
平常:不尋奇特迥異,不求高深玄妙,不高攀聖境,不以凡濫聖。
平淡:不求絢麗的、多彩多姿的、熱鬧的、激情的,只是平淡無奇。
平實:相對於不平凡、不平常、不平淡來說,平凡、平常、平淡,反而讓人感覺踏實、實在、安穩,寧靜、祥和、愉悅。
-
第十八願「唯除逆謗」之文,顯明不漏群機之外,亦是誡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和睦親鄰等綱常倫理、去惡行善之意。《大經》下卷五惡段之文,即是具體說明此意。故第十八願及整部《大經》圓說真諦與俗諦,無遺無缺也。
-
淨土法門是難說之法,說得不穩妥,或不能善解的人,會誤以為是不用持戒律,或者說不必修行、不必積功累德。所以要站在前線佈教的話,第一點自己的三業行為要被肯定;第二點要教理通達;第三點其他法門多少要瞭解。
-
身為佛教徒,對於佛教也應隨緣隨分去護持,但是,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自苦、不自惱。若做了之後,覺得很辛苦、懊惱,這樣就不妥當,就不需要去做;要做就做到讓自己感到喜樂,感到有價值,感到有需要,否則若做得苦苦惱惱,會使自己不安樂、不歡喜,而且也會或多或少與他人結怨,這樣就不適當了。
-
學佛修行必需要能夠忍於孤獨,甘於寂寞,安於平淡,越是在人家覺得孤獨、寂寞、平淡當中,我們反而能夠喜歡這樣的生活境界,而在這樣的當中有法喜、有喜樂、有安穩,這樣就容易有成就。
-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本願之法更是難中之難,今生有幸遇到,表示我們過去世宿善特別深厚,跟阿彌陀佛的緣特別深厚,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掌握這個法門。對於他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們應該抱持尊重的心情──「合掌令歡喜」,不要互相評論,因為一落入評論就一定會起諍論與是非。
-
學佛人,不論在家、出家,都要學慈悲,要以慈悲為寶,不以世間的財物或稀有之物為寶。那慈悲的對象就是眾生──眼睛看得到的人類、動物,還有看不到的眾生。所以修行人就是以眾生為寶,出自內心的想為對方帶來利樂──利益、安樂,而不給對方帶來苦惱、虧損。如果自己有好處、有成就,都主動的、默默的奉獻給對方;對方如果有過失、有虧損、有苦惱,也主動的、默默的去接受、承當。也就是「失敗歸自己,成功給他人;好事向他,壞事向己」。能這樣行持者就是修行人。
-
遇到淨土法門,一方面就要專一念佛,在往生的道路上,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在世俗的生活上,要盡自己的責任,做好人的本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敦倫盡分,閑邪存誠。
一個念佛人,如果連做人的本分都做不好的話,念佛反而讓人家輕視,讓不了解的人對阿彌陀佛沒有信心;如果做得好的話,等於給阿彌陀佛增光。所以學佛念佛的人,要起模範的作用,這樣阿彌陀佛、十方諸佛都歡喜,護法龍天也會擁護讚歎。不然的話,雖然念佛可以往生,但是責任義務都沒有去盡到,阿彌陀佛的心中也會為我們遺憾啊!
「大悲傳普化」才能夠「真成報佛恩」,要能夠大悲傳普化,也要從端正我們的三業行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