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找對了法門,今生今世,不但可以脫離六道輪迴,而且能夠快速成佛。如果沒有找對法門,這輩子只是結個佛緣,還會有下輩子。
就我們一生當中的言行來說,其實是惡多善少,這樣檢討之下,下輩子是不容易保持人身的,要保持人身,就必須在佛法中有基本的修行。所以如果找對法門的話,不管自己會不會修行,都能夠解脫。
-
眾生在貪瞋癡還沒有斷除、降伏之下,永遠都是有執著的。心若有執著,要和沒有執著的佛性相應,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要以自己的力量達到成佛,真的是比登天還難。但如果有外力──也就是藉助佛的力量,那我們成佛就非常容易。
-
佛教是慈悲的宗教,慈悲當中一定具有無我的內涵,必須無我才能真正地大慈大悲。否則,有我,就有你、有他,就一定有對立,慈悲就會有限度。無我的慈悲,才能夠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地普度眾生。
-
佛法是實踐之學:以近程來講,是令自己和他人了脫生死輪迴;以遠程來講,是成就佛道,這是佛教的目的。如果學佛不懂這個目的,不向這個方向前進的話,嚴格來講就談不上是佛教的信徒。
-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阿含、般若、禪、密、淨當中,唯有淨土是三根普被,而且是直接圓頓的一個法門。
-
三賢十聖的菩薩,還在因果報應之中,怎麼講呢?如果斷見惑的話,他就進入了初信的果位;斷思惑的話,就進入了七信的果位;斷塵沙惑的話,就進入了十信的果位。之後,破一分的無明,證一分的法性,就進入了十住的果位,一階一階上去。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性,破一分、證一分,直到四十一品的無明通通破盡,就進入佛的境界。所以,如果還沒有到達佛的境界的話,都還在果報當中。只有佛一人在常寂光土裏面,不生不滅。
如果從這裏來講,彌陀發願救度的十方眾生,就是除佛以外的九法界眾生。但是,九法界之中,聲聞、緣覺、菩薩,這是三種聖人,已經出了六道輪迴,雖然還沒有成佛,但並沒有貪瞋癡,不受造罪造業、受苦受難的輪迴果報。而需要彌陀救度的眾生,就是還在造罪造業、受苦受難的六道輪迴的凡夫。
-
「無生法忍」的「忍」有兩種涵意:「忍可」和「安忍」。「忍可」就是體悟到不生不滅的實相而肯定他;心安住於體悟到的實相而不動搖,叫作「安忍」。以車子為例,剛啟動的時候,先從一檔起步,慢慢轉二檔…三檔…四檔…五檔,一直快起來。可是不跑的時候就回歸空檔。證入無生法忍的人也是這樣,他時刻處在寂靜的狀態當中,要應對的時候,當下就會有應對的功能顯現,不過,他所應對的當然不像我們凡夫是起貪瞋癡煩惱的,而是像禪家所講的,「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穿衣未曾掛著一條絲。」
一個證入無生法忍的人是到幾地的果位呢?是七地以上。在《無量壽經》中有談到三種法忍:音響忍、柔順忍、無生忍。所謂「音響忍」就是聽聞說法的音聲而證入果位,這種果位相當於十信的階位;「柔順忍」就是思惟諸法實相的真理,隨順證悟的真理,心安住不動,這相當於十賢的果位;「無生法忍」則是七地菩薩的果位。
-
我們都是貪瞋癡的凡夫,惡是貪瞋癡流露出來的,善也是貪瞋癡流露出來的,並沒有達到降伏貪瞋癡甚至斷除貪瞋癡的那種「無我」、「三輪體空」的境界。因此,所得的果,不論人的果、天的果,都不出三界火宅,還是在六道苦海裏面。
-
所謂「大事未明,如喪考妣」,這是對以自力修聖道法門者來講的,如果是依他力的淨土法門修行,就不成問題了。也就是說,雖然自己沒有力量,但若能歸投依靠有力量的人,這一關就容易過了。
-
我們凡夫依什麼為心呢?是以六識為我們的心性。六識就是六根對六塵所產生的六識,既然是根塵和合所產生的,就是因緣所和合的,因緣本身是生滅無常、沒有本體、沒有自性的,所以它是虛妄的。根塵相對的既然是虛妄的境界,當然所產生的六識也是虛妄的心識。
-
我們凡夫的所做所為,一天當中起心動念,都是以六識為我們的妄心、為我們的主體,都是沒有自性、生滅無常、虛假不實的。由虛妄的六境產生虛妄的六識,由虛妄的六識之心(妄心)產生虛妄的境界,就是所謂的「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因此來往六道,永無休止。
-
人間有一個根本的苦,除此之外,其他的苦都是枝末的。根本的苦是什麼呢?簡單講就是「無明」。無明就是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不知將來會如何。無明是正體,這個正體我們現在看不到,臨終的時候,阿賴耶識裏的業浮現了,這些業含藏了無量無邊的罪惡,黑暗、無明、不安,臨終的時候整個充滿罪業的黑暗現前,成為火團,墮落地獄,那就是無明的正體。平常孤獨的時候,不苦也不樂,但是莫名其妙地有一種無聊、寂寞、略微不安的感覺,那只是無明正體所顯現的影子而已,正體在臨終時才會浮現,那就是根本的苦。
-
人死後的神識非常靈敏,尤勝生前。由於人死後神識已經脫離肉體,不再受肉體所限,故能發揮神識的功能力用。譬如生時為殘障者,其神識脫離肉體之後,立即恢復完整形體,盲聾喑啞,可以見聞說話,並知道他人的起心動念。亦可依自己心念立即前往任何地方;心念何人何物,何人何物立即現前;無論何人何處想念他、呼喚他,不論距離遠近,他也都能即刻知道聽到看到。
-
死時稱為「亂心位」,心是散亂性、顛倒性的。人將斷氣時,如果沒有念佛,沒有阿彌陀佛事先來護持、接引我們,不管修行境界多高,業力來都抵擋不住,只能隨業受報。如果有念佛,佛來接引我們,命終時就會「心不顛倒」。為什麼?因為有佛護持。玄奘大師所翻譯的《阿彌陀經》其中一段:「慈悲加祐,令心不亂」。就是說阿彌陀佛的慈悲來加祐我們,「加祐」就是保祐、保護、護持;「令心不亂」就是在斷氣時阿彌陀佛會使我們心不動亂。
如果沒有佛的護持,命終之時,現生及歷劫的善惡業力,一時浮現,業力一現,眨眼之間,便隨其最猛烈的善惡業力,前往受生於善惡道中,絲毫不能自主。所謂「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
-
一般人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這個五逆十惡的人臨終能遇到善知識,只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就脫離地獄之苦的燃燒,乃至脫離永世的輪迴,獲得往生成佛,是因為他宿善深厚;那我們現在念佛,恐怕宿善不如他,所以他能往生,我們不一定能往生。
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大家想想看,這個人臨終才遇到這個法門,他往生了,說他是宿善深,那我們現在就遇到了,怎會是宿善淺呢?他平生就做惡多端,而我們現在就已經學佛念佛,已經隨緣隨分隨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了,這樣說他宿善深而我們宿善淺,是不合乎邏輯的。這樣的見解就是惡見,不是正知正見。
-
「道基」在佛法上有非常明確具體的說明,就是「五戒」和「十善」,不管是聖道門或淨土門,持五戒、修十善都是必須的,這是所有學道的基本;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體會苦、集、滅、道,進而證悟苦、集、滅、道。如果連五戒、十善都做不到的話,這個人根本不可能脫離三界六道輪迴。五戒,第一就是不殺生,最根本的做法就是不食肉,還要時刻反省自己有沒有打妄語?真不真誠?其他像邪淫、偷盜,對我們來講也常常在犯,因為那不是指行為,而是心念,可是我們的念頭都在犯。五戒開展來就是十善,十善我們不但做不到,反而都是在犯十惡。淨土門因為反省自己的根機根本做不到,所以才完全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們這個法門就是建立在五戒十善、因果報應之上,知道自己都是在犯五戒、違十善,永無出離之緣,才全身心都投靠阿彌陀佛的救度,在阿彌陀佛的救度當中,慚愧的、感恩的過念佛的生活。
另一種「道基」的標準是《觀無量壽經》所講的「三福」──世間福、戒福、行福。「世間福」指是世間的善事,有了世間的善事才能獲得世間的福報。世間的善事,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戒福」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行福」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我們三業都是貪瞋癡、自私自利,不要說三福,我們連一福都做不到,如果體會這一點,也會深信自己的根機是一個無有出離之緣的人。
-
為什麼佛教重視開悟呢?因為一般聖道法門是自力修行,必須靠自己的力量斷煩惱、證佛果,所以最起碼必須要先開悟,所謂「明心見性,稱性起修,所修皆性」。如果沒有明心見性,就像瞎子一樣,不曉得前面的道路,那他要怎麼修?要走到哪裏去呢?豈不是盲修瞎練。可是淨土法門不一樣,淨土法門是不愁不開悟,不愁不能明心見性,只愁你不念佛、不願生極樂。因為極樂世界是涅槃的境界,所謂「極樂無為涅槃界」,而要到極樂世界只要念佛,所謂「念佛即是涅槃門」。
-
古印度有一派「自然外道」,提倡萬物是自然生起,而非有原因而生起。此外道的自然是無視因果之理的自然,而佛教所說的自然並非無視因果之理的自然。在諸經論中使用「自然」的例子有三種:(一)業力自然,(二)願力自然,(三)無為自然。
(一)業力自然:依善惡之業因自然生起良窳苦樂的結果。如《大經》卷下所說:「善惡自然,追行所至,窈窈冥冥,別離久長。」「但作眾惡,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諸惡趣。」「故有自然三途,無量苦惱。」「諸惡所歸,自然迫促。」
(二)願力自然:(或說「他力自然」)是指彌陀本願力,凡是被彌陀救度而往生極樂淨土,都是由於彌陀的願力而自然往生。《大經》說「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信受彌陀救度之人,必被彌陀願力自然地牽引而決定往生淨土,亦即進入無量光明土。故信他力之念佛人,不用自身之力(體悟自力無力,無有自力),彌陀佛名之力用,自然使念佛人往生成佛,所謂「念佛成佛是自然」。
(三)無為自然:指「真如法性」,所有的「有為法」是由因緣力所造出的,而真如法性之理是離開因緣力的造作而自然存在,故名「無為自然」。《大經》卷下讚歎極樂淨土是「無為自然,次於泥洹之道」。「顏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此之「自然」、「虛無」、「無極」,都是指真如法性的妙理,所謂「得至蓮華藏世界,即證真如法性身」。《法事讚》卷下說:「從佛逍遙歸自然,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又說「極樂無為涅槃界」,極樂淨土是與真如法性妙理一致的境界,其所有萬物不待造作,自然顯現,故謂自然。
-
佛法是實踐之學,不是世間一般的學問,也不是哲學,而是宇宙人生真理之學,是解脫生死輪迴之學,是往生成佛之學,所以學佛必須將佛法如實納入內心去思惟,使我們的內心跟佛法完全契應,心法一如,法就是心,心就是法。
-
佛法可以照亮心中的黑暗,指出人生的方向。學佛可以啟發心中的智慧,導正旅途的步伐。沒有佛法,其人生是愚癡盲目的。不知學佛,其一生是空過悔恨的。佛法可以增加人的智慧,但佛教的最後,不是智慧或知識的問題,而是人心的問題,是生死的問題。學佛就是要解決人類今生及後世的苦,這是本質的問題,學佛若忘了這一點,那佛學就會只成為哲學,學佛也失去了重要的內涵而沒有意義。
-
聞法,應該像親身在佛前聆聽一般,是佛對我們一對一的開示,聽法要以親身在場的真實感去聽,這樣才是惜法、重法,也才能得到法益。
-
所有萬物,一切是非好壞、成敗得失、苦樂禍福等只是宿世之因與今世之緣暫時的和合,其本身沒有一個自體,既非固定不變,也非永遠不滅。有了這個觀念,才具有學佛的正見,這也就是所謂的「三法印」——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
《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些內容若只當學問上的了解是不難的,但若求真正心性上的體悟,則非常困難。但我們只要往生極樂世界,《金剛經》的道理瞬間即統統顯現了;反之,若沒有往生極樂世界,即使誦持一萬卷,也未必能體證「泯三心,空四相」。
-
對真理不了解,迷於四諦的真理叫「見惑」;對真理不了解,有貪、瞋、癡、慢等煩惱叫「思惑」。如果證悟真理,又斷除了貪瞋癡慢的煩惱,稱為「見思斷盡」,一個見思斷盡的人,就沒有你我、冤親、善惡、順逆、愛憎、喜怒、苦樂……等種種彼我對待。這是一種證悟的境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而且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我們現在只是就文字上、學理上來解說,但儘管再怎麼解說,跟實際上的境界完全是兩碼事,猶如天地之別。
-
佛菩薩本來都能夠在一念之間顯現示現到十方世界去,顯現成佛度眾生的,一念一時同時到十方世界去,並不是說現在到了東方就不能到西方,要等東方回來之後才能到西方,並不是這樣。
-
對我們凡夫來講,有空間、有方位,有生有死,有六道三途輪迴,因此就有現在、過去、未來的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但是對佛來講,無所謂空間,沒有所謂東西南北上下空間的存在,可以說盡虛空都在佛的身心裏面,所以,佛是無所不在的,沒有所謂的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所以說來無所來、去無所去,也是無生無滅。因此說「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
-
法身是寂滅性的,不是我們眾生能夠看、能夠聽、能夠想像的,所以是無相;但也由於是無相,沒有一個固定形象,不被一個形象所拘束、束縛,所以才能夠無所不相,要顯現什麼相,就能顯現什麼相,而所顯現的相,仍然不離法身,與法身一體不二。
所以,曇鸞大師才說:「是故相好莊嚴即法身。」從這一點來講,我們所膜拜的佛像,不管是雕刻的也好、手繪的也好,它跟法身,你說是同還是不同?如果從這一點來講,相好莊嚴就是法身,是「異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的。因此,我們供養佛像、頂禮佛像,就要把它視為真佛,這樣的話,我們一合掌、一頂禮,當下就跟佛相感通。所以,善導大師說:眾生起行,身常禮佛,佛即見之。
-
自古以來,提出往生報土的就是善導流,即使後來弘揚淨土的人,也不敢這樣講。所謂後來弘揚淨土的人,大部份是指宋朝時代研究天台宗的行者,他們多是依循智者大師四土的分判,因為智者大師是天台的創宗祖師,後來天台的思想都是以智者大師的思想為標準,認為凡夫是往生到「凡聖同居土」。會作這樣的分判,一方面是由於他們是依天台宗的思想,另方面也因為他們沒有遇到善導大師的思想(唯除元照大師)。
-
智者大師的另一部著作《淨土十疑論》,幾乎是傳承於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因為文中有很多地方都是引用《往生論註》。不過,這一部書是不是智者大師親自所寫?有的人認為是,有的認為不是。但是這部書不僅影響整個天台宗,也影響到其他各宗,凡是研究淨土的人,都會看重《淨土十疑論》,可是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淨土十疑論》是繼承自《往生論註》。就純粹的淨土法門來講,極樂世界是報土,既非「凡聖同居土」,也非「方便有餘土」,也非「實報莊嚴土」,而是很高超的報土,是有別於十方淨土的報土。所以不能以四土來判定極樂世界,更不能以其他所謂的粗淨土,或者通於報化土來判定極樂世界。
-
阿彌陀佛的光明,依功能而有不同的名稱,在《無量壽經》概略以十二種光來說明:「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焰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其中「無對光佛」的意思就是沒有其他的佛光能夠與彌陀之光相對待。因為阿彌陀佛是唯一、絕比,所以是「無對光佛」;阿彌陀佛的光明是其他諸佛望塵莫及的,所以叫作「焰王光佛」。
-
經典上,釋迦牟尼佛開示我們說,善知識不只是眾生得度的半個因緣,而且是全部因緣;能使我們「不上刀山、不下油鍋、不入牛胎、不出馬腹」,更能脫離三界火宅,達到涅槃的境界。這都是善知識的德能。
-
只要能使對方走上解脫之路的,就是對方的善知識。密教有四皈依,在四皈依當中最重要的是皈依金剛上師,我想這有它的道理在,因為善知識適得其時的一句話往往會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命運或一生。尤其在關鍵時刻,緊要的一句話對人的影響是絕對性的。
有一次,阿難尊者請問佛陀:「善知識是不是助我們得道的半因緣呢?」佛陀回答:「是得道的全因緣。」一般人大概會認為,我們都有佛性,佛性就像種子一樣,如果努力耕耘,隨著時節因緣的成熟,總會開花結果的;所以,外來的緣應只是一半的因緣,而我們本具的佛性、自身的精進又是另一半的因緣,二個因緣合起來就是全部因緣,則能開花結果,也就是修行證果。一般人大都會這麼想,但是佛陀卻說:「不是這樣!善知識就是我們得道成佛的全因緣。」
由此可知,善知識對學佛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
我們學佛要能夠「隨順」,佛怎麼講我們就怎麼信,我們這個法門的祖師怎麼解釋,我們也怎麼的信,這個就叫「隨順」,也叫作「仰信」。不然的話,等到完全理解再來相信,那永無相信之日,或者要有某一種體驗、靈驗、感應再來相信,可是那也不一定每一個人都有,何況所謂的感應、體驗也不能做為標準。
標準在哪裡?在佛怎麼說、祖師怎麼解,我們就怎麼信。因為,一切的感應如果沒有以經論做為依據,一來可能會偏差,走入迷信;二則往往容易退轉。以感應來說,其他的宗教也有,佛教各宗各派、各種修行法門也都有,甚至一般的民間信仰也有談感應。所以感應也不是絕對可依據的,我們應該要仰信,隨順經典,隨順祖論。
-
善知識有「教授善知識」、「外護善知識」、「同行善知識」,但不管什麼善知識,只要能夠講這個法門讓我們信受的,就都是我們的善知識。
-
所謂「安心」,就是信心的意思。一個人真有信心才能安心,如果沒有真信心,絕無安心可言。信心來自對事理明確的了解,若對事理沒有明確的了解就談不上信,所謂「理明信深」,道理愈通達透徹,信心就愈堅固不移。
-
「胎宮、邊地」是《無量壽經》所講的,名詞雖不同,意義是一樣的,也有人用「疑城」或「懈慢國」來說明,這是用其他經典的名相來作我們這個法門的解釋。「疑城」是在《華嚴經》裡面所談的,化土,是還沒有到究竟的地方,也叫「化城」。把疑心當作化城來講,所以也叫「疑城」。「疑城」和「邊地、胎宮」意義是一樣的,「懈慢國」也是同樣的意思。
善導大師於《觀經四帖疏》〈定善義〉(《善導大師全集》第151頁)說:「帶惑疑生華未發,合掌籠籠喻處胎,內受法樂無微苦,障盡須臾華自開」。「帶惑」就是疑心,「喻處胎」是一種比喻。第159頁對「邊地、胎宮」也有說明:「修因正念,不得雜疑。雖得往生,含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宮胎;或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疑障乃除,宮華開發,身相顯然,法侶攜於佛會。」這裡談到邊界,也就是邊地、胎宮,名詞不同,意義相同。
-
阿彌陀佛不止證悟了實相而成為自利的「實相身」,自利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徹底地利他,故阿彌陀佛也成為救度十方眾生的「為物身」。因此阿彌陀佛全部都是利益眾生之身,這個叫做「他受用身」,不止是成佛的功德阿彌陀佛受用,也是要給十方眾生受用的。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在因地所發的願、所修的行、所圓滿的果報,就是我們眾生的願、眾生的行、眾生的果報。
-
我們所說的極樂世界的淨土,和一般學禪者所講的「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截然不同的。因為不論唯心淨土或自性彌陀,都只是說明此人已證悟了本具的佛性,而彌陀這一尊佛卻是經過五劫思惟,兆載永劫的願行圓滿所成就的佛,我們何曾以五劫的時間去發願,何曾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沒有啊!既然沒有,怎麼能說我們有和阿彌陀佛一樣的淨土、跟阿彌陀佛一樣的佛德?
那一種談法是因為不了解《無量壽經》的道理,泛泛的以自性天真之佛來比喻阿彌陀佛,以自心沒有妄想雜念來認定娑婆世界沒有苦樂淨穢,那種看法是完全錯誤的。如果沒有正確的了解,往往就會以這種錯誤的思想作為他一生的宗旨、指標,這是很危險的。
-
依我們的眼光來看,會認為三界六道是真實的,可是以佛的眼光來看,三界六道本來就是虛假的,好像夢一樣。而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涅槃的主體,是真實的,萬善的功德通通在這句名號裏面,阿彌陀佛累生累劫所修的點點滴滴的功德,都容納在這句名號裏面。因為業的體在阿賴耶識裏面,而且業的本身其實是虛假的、幻化的,而這句名號的功德卻是真實的。再多的虛假都不如一點點的真實,正所謂「千虛不如一真」,所以,只要這句名號的大功德、大力量一句一句地貫入我們的阿賴耶識裏面,便能轉我們的業。
-
以我們凡夫來看有善有惡,譬如五逆謗法是極重的罪惡,果報就是五無間獄;以善來說,五戒十善生在欲界天,禪定更是善,生在色界天,更深的禪定生在無色界天。以凡夫來講有這些差別,以佛的眼光來講,都是不究竟、都是可憐愍的,為什麼?因為壽命盡時又將隨業流轉,即使生在無色界天,八萬大劫壽命到時,還是隨業流轉,如果因緣和合有可能墮入地獄。從地獄的果報來說,因緣和合,善業的緣到了,或許也升天上。
-
現在我們是人,甚至是皇帝,可是下輩子如果應墮落為豬的話,立刻就從豬胎出來,就是豬的模樣、豬的性情,愚癡的以餿水為食,因為那是牠的果報。往生到極樂世界,出生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都是智慧高明、神通洞達,都是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因為有什麼因就導致什麼樣的果。
我們是以「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為因,當然就獲得成佛為果,並不是因為我們的善,也不是因為我們的惡,所以往生來說,不是靠我們的善,也不是靠我們的惡。上師有一句話形容的很貼切,「人性差不多,好人和壞人的差別就如同一千萬零九毛和一千萬零一毛。」
-
《涅槃經》言:「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梵天就是色界天的初禪,一個人修行,下輩子能夠再生而為人就非常的不容易了,何況是生天,更何況生到色界天。色界天是能夠入定到初禪乃至四禪的,到現在,出家界當中修行能夠入定的,二十幾年前就是廣欽老和尚,可是除了廣欽老和尚以外,近二十年來,幾乎不曾聽過。非想非非想天是無色界天最高的一層天,壽命是八萬四千大劫。只要能夠入定的話,就有神通,最起碼是出入牆壁無所障礙,而且能夠知道過去、未來。但即使是修行達到這個地步,還是「虛妄業作」,還是「不能住持」。釋迦牟尼佛說,命終還是隨業流轉,還是會墮落在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牲道。可以說,如果不往生極樂世界,三惡道就在眼前等他,即使能夠上天,生在天界,還是不離開三惡道。所以凡夫所作都是「不能住持」,都是「虛妄業」。
-
不論因果報應或淨土念佛,都要有「經證、理證、事證」,才易啟人信心,令人力行。
「經證」者,佛說之經文,學佛之人,若不依佛所說,便成外道,所謂「離經一句,等同魔說」;故學佛之人,聞思修三學,皆須依經。「理證」者,經文所詮之道理,如《彌陀經》宣說淨土往生之道,《地藏經》詮釋地獄報應之理;欲知何種教理,必依何種經文,不可錯謬。
「事證」者,道理之顯於事相;道理屬於理論而抽象,事相屬於事實而具體。宇宙中凡有其理,必有其事;世間上凡有其事,必有其理。
-
有因必果,有感必應,乃天然之理。
彌陀發願是因,屬於感;眾生念佛是果,屬於應。
眾生念佛是因,屬於感;彌陀救度是果,屬於應。
然而,或有一向念佛,而全無感應;這並非全無感應,須知感應大略分為四種:
一、顯感顯應:有念佛,亦有明顯感應,自己感覺得到。
二、顯感冥應:有念佛,而感應在暗中,自己覺察不到。
三、冥感顯應:以前或過去世曾經念佛,現在雖沒念,而遇事逢緣,明顯感覺彌陀加被。
四、冥感冥應:以前或過去世曾經念佛,現在雖沒念,而遇事逢緣,暗中蒙受彌陀加被。
眾生根性、業緣各異,因此佛之應機亦自不同。故不論顯應冥應,皆是佛之方便,以此引導眾生藉境發心,趨入菩提,使其徹底離苦得樂。
-
由此四種感應可以看出彌陀救度、利益眾生,有順度、逆度、顯度、隱度的不同。
一、順度:求疾得痊,所求遂意。
二、逆度:求壽反夭,所求不遂。
三、顯度:因念佛故,或得彌陀現身,聖眾垂護。
四、隱度:因念佛故,或得人事湊合,機緣相助。
能知以上感應之理,則理明信深,即使遇到任何惡緣逆境,也能當下了然無惑,而生歡喜感恩之心。
-
若論感應,其他宗教,乃至民間之鬼神信仰,亦復不少;若佛教也以感應為崇尚,則與之何異,不只易引人入迷信之途,且易陷人落邪外之坑。故靈應之後必須輔之以教理,指出究竟解脫的光明大道。理明信深,則感應之有無,毫無執礙;否則不啻非化導的方便,更是沈淪的惡緣。
-
雖然在《感應錄》中有描述一些極樂淨土的勝境,但那些只可做為啟信的參考,不能完全去崇拜甚至盼望那種境界。而且境界是因人而異的,一般來說,各人所看到的阿彌陀佛往往也是他所供奉的,可見每個人看到的阿彌陀佛各不一樣,所以每一個人當下看到的淨土也會不一樣。我們要了解淨土,應依據《無量壽經》以及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至於真的了解淨土,是必須到極樂世界之後,除此之外,一般所描述的都不能盡信,信要信聖言量。
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既然不能盡信,為什麼我要寫,也編輯出書呢?那是為了在某一方面啟發我們,讓我們對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有極樂世界的歸宿,念佛必定往生,念佛能得現當二益有信心。不過,最後還是要回到信受彌陀的救度,那些內容只是某一種因緣性的而已。
-
要見佛也是要有因緣,什麼因緣呢?有兩種:一種是佛力加持;另一種是臨命終時就能看到佛身佛光。
-
學佛者或有夢中見佛、靜坐中見佛、念佛中見佛,甚或危難中蒙佛菩薩現身解救,這些都是尋常感應,與機法二種深信不可等同而語。是故,「見佛入信」或「見佛得忍」是唯指念佛之機,徹見彌陀悲心,於稱名必生之彌陀悲願決定深信而言。
-
見佛有「眼見」與「心見」,剛剛提到的娑婆見佛、淨土見佛,以及平生見佛、臨終見佛,這些都是「眼見」。心見就是體悟佛性,比如明心見性,雖然沒有見到佛的三十二相,但是見到佛性、體會到佛性,這是心見;另外,體會到彌陀慈悲的救度,也是心見佛。
-
見佛,有在娑婆世界見到的,有在極樂世界見到的;在娑婆世界見到的,有平生見到的,有臨終見到的。如果平生精進念佛,或在靜坐當中,或在經行當中,或者是夢中,看到阿彌陀佛、清淨海眾菩薩,還有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這個就是平生見佛。
什麼是臨終見佛呢?就是平生雖然沒有見到,但是臨終一定會見到,因為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一定會預先來迎接我們,佛來了之後,我們就會順利安然地往生極樂世界,就像《阿彌陀經》所講的:「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因為臨終見佛,我們斷氣的時候,就會順利安然、不會顛倒地,當下「即得往生」。往生到哪裡?──「極樂世界」。所以說:「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個就是臨終見佛。
-
念佛行者之中,亦有一類,雖見佛色身,然無自力心,不執所見,不以所見為往生之助,見如不見,依然如宗祖善導大師所言:「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所謂「本願稱名」。
本願稱名之念佛人,平生在佛攝取之中,往生決定,光壽同佛,尚何不足,須藉見佛色身之方便,以資往生及證果乎?
-
感應的境界,每個法門各不同。我們法門的特色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所以不管有沒有現生見到佛,他都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的。如果不是修習我們這個法門、不了解這個道理,沒有這種信受,即使夢中夢到佛,或者念佛當中看到佛,也未能獲得我們這個特色所得的利益。
-
所謂「見佛」,是指「此土遇本願,彼土見彌陀」,所以見佛是指彼土見彌陀,而不是此土的感應。在此土只要「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就是了。在這裡(此土)重點不在打坐感應或看到,因為那些都是「遇緣則現」,沒辦法永遠都這樣,還是屬於虛妄業作,都是凡夫的現象;但是「彼土見彌陀」就是一見永見,所以是不一樣的。
-
在佛法修行中,不論任何法門,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唯識宗《百法明門論》裡面有說,信是屬於「善心所」,是屬於善心的範圍,也就是有了信,就有了這方面的善;如果沒有信,就沒有這方面的善。為什麼?因為,再怎麼樣的好事、善事、功德,如果不信的話,就不會去做,如果沒有行善的因,就不可能得到善的果。人生在世,如果不行善積德,下輩子還能夠生而為人嗎?如果不相信三皈依是善的、好的,持五戒、行十善是善的、好的,甚至信佛、念佛就能夠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就能夠往生極樂、快速成佛,如果不相信的話,那就不會念佛,不會發願願生極樂世界。
-
「本願」是梵語P?rva-Pranidh?na之譯,亦謂「本來之願」、「因位誓願」、「宿願」,是佛或菩薩在過去世修行時所發起救度眾生之願,是立誓救度一切眾生之願,故亦名「誓願」;因為,若不包含救度眾生之誓的願望,只能說是發願而不說是誓願。
此菩薩誓願之中,只要是菩薩則都必須發起的基本、普遍的誓願謂之「總願」,亦名「通願」,通於諸佛菩薩。而菩薩本身為了達成特別之目的所發起的特殊誓願謂之「別願」,有別於諸佛菩薩之誓願。
-
「總願」一般稱為「四弘誓願」,所有菩薩所發最基本的四種誓願。所謂: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是信奉大乘佛教的菩薩,於修行六度波羅密之時所必發的誓願。
-
「別願」是諸佛菩薩所發總願之後,又依本身獨自的立場所建立的誓願。總願是一般性的誓願,與此相對,別願是個人特殊性的誓願。
別願亦有二種:
「此土成佛願」:在此五濁惡世(穢土)成佛,救度難度眾生。如《悲華經》第七所說釋迦五百大願、《彌勒菩薩所問經》所說奉行十善願等,是此土成佛的本願。
「彼土成佛願」:在他方成就佛之淨土,而救度十方難度眾生往生成佛的誓願。如《阿?佛國經》所說阿?如來二十願、《放光般若經》第十三〈夢中行品〉所說二十九願等,是彼土成佛的誓願。而《無量壽經》所說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也是彼土成佛的別願,而此別願是諸佛別願中的別願,亦即在諸佛別願中特別殊勝,《無量壽經》稱為「超世願」。
-
雖然我們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想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也瞭解要眾善奉行,諸惡莫作,但往往有心無力,該做的做不來,不該做的卻偏偏去做。這樣妄想雜念煩惱深重的凡夫,念佛可以往生嗎?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彌陀光明攝取不捨!
「諸惡莫作」卻偏偏會去做,這是身不由己,是業力的推動;「眾善奉行」,我們應該做但沒有去做,並非沒有那種善心,還是業力的關係。所以,念佛的我們,要常懷慚愧,不起驕慢,不生邪見。既知是身不由己,就要仰謝佛恩,感謝阿彌陀佛的救度。因為阿彌陀佛早知道我們念佛的人有煩惱業障,所以,阿彌陀佛以無礙的光明來攝取我們、保護我們,讓我們不受種種業的障礙。
-
為什麼一切眾生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因為,這是阿彌陀佛的願。阿彌陀佛的願是從慈悲所產生的,阿彌陀佛的願已經圓滿,所以這個願就有「力量」。
-
只要念佛願生極樂,不管是誰──聖人凡夫、善人惡人、有修行沒有修行,都必定往生極樂世界。一旦往生極樂世界,我們的佛性當下就會展現,現在佛性之所以無法顯現,是因為被貪瞋癡障礙住了。再者,佛性不需要學、不需要累積,佛性裏面本來就具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本來就具足救度眾生的力量智慧,可以說佛的慈悲、智慧、神通、願力,佛性裏面通通都具足。如果佛性裡面沒有具足這些的話,我們再怎麼樣累積、怎麼樣學習都不可能有。
-
任何人、任何修持,如果不是仰憑佛力,都將如石頭一般沉入海底──再度輪迴。
-
八萬四千法門中,除非不知道有一個今生能夠解脫的法門,才要繼續去尋找,現在既然知道有一個今生能夠解脫的法門,為什麼不立即去實踐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