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典非常多,即一般所謂的八萬四千法門。在古印度時代,這八萬四千法門,只歸類為「空」、「有」兩宗,但傳到了中國之後,分歸為八宗。
「難易二道判」是龍樹菩薩的思想見解,他將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不管是南傳北傳、大乘小乘、顯教密宗,把它們全體綜合分析歸納為這兩門。也就是說,佛法雖然多,不離開這兩門,不是「難行道」,就是「易行道」。
-
淨土宗稱為「易行道」,除了淨土宗之外,其他各宗各派都不能稱為易行道,都是難行道,這是龍樹菩薩判教之所在。
淨土法門之所以稱為易行道,是由於有第十八願,以第十八願為根源。如果沒有第十八願,也就沒有真正的淨土宗。所以唯有第十八願,才是淨土宗立教開宗的根源。
-
淨土法門之所以稱為「易行」,是因為這個法門在「教理」的理解是淺顯的,在「行持」的方法上是容易的,在「往生」的證果是快速而殊勝的。如果一個修行法門只是簡單容易卻不殊勝,還必需假借其他方法,就稱不上是「易行道」。
-
龍樹菩薩在《易行品》當中,將所有一切到達不退轉地的法門分為「難行道」和「易行道」。
簡單來講,「難行道」是全靠自己的力量,或者是半自力、半他力的修行,這些法門就是指淨土宗(阿彌陀佛救度法門)之外的各種修行法門;而龍樹菩薩所強調的「易行道」,則是完全靠他力,這個他力是單單指阿彌陀佛救度的力量而言,所以「易行道」可說是全靠阿彌陀佛的力量,絲毫不假借自力。自己就是因為沒有力量才會墮落,必須受阿彌陀佛的救度。
-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浩瀚無邊,龍樹菩薩把整個浩瀚的佛法歸納判別為「難行道」、「易行道」這兩門。
「易行道」之所以「易」,是因為彌陀本願稱名,如果不是彌陀本願稱名就不易,同時易的本身又有殊勝的功德,因為能夠在現生還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之時,就已經預入不退轉的果位,所以易行的本身是方法容易、功德高超。一切法門可以四句話來分辨:「有易行而不疾至;有疾至而非易行;有非易行也非疾至;有既易行又疾至。」而我們這個法門既是易行的法門,又是疾至的法門。
-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這個「易」有三個意涵:
第一「簡易」,簡易就是簡單不複雜。我們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一佛,不是要我們去修戒定慧,累積六度萬行,才能夠往生。如果是那樣的話,那要修的就很多很多,我們非但沒有時間,也沒有這種做得來的根器。若是只要念佛,這很簡單,只有念六字而已,行住坐臥,時處諸緣,士農工商,都做得到。所以第一就是簡易。
第二「容易」,容易就是不困難。念佛會困難嗎?不會困難!有的修行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做起來很困難。念佛如果要作觀,比如《觀無量壽經》十三觀說的初觀是「日想觀」,簡單嗎?只要觀落日而已,雖然簡單,但是不容易,我們做不到,也觀不成就。因為,若不能使雜念妄想的心定下來,這樣就觀不清楚。所以除了簡單也要容易的,我們才易做到。
第三「安易」,安易是輕鬆而安樂。這個法門是輕鬆的、安樂的,使我們歡喜的。
總之,淨土法門即是「簡易、容易、安易」,若不符合這三點,就不是純正的淨土法門。
-
什麼叫易行道?易行道之「以信方便,易行疾至」--即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而容易實踐、快速到達佛的境界,這就是易行道的內涵。
-
我們這個法門叫易行道,容易到什麼程度呢?容易到我們坐在船上什麼事都不用做,只要安分守己留在船上就好了,搭這艘船既不用你花錢買船,也不用你買船票,也不用你出錢加油,也不用你掌舵駕駛……全都不用,因為這些都是阿彌陀佛的事情,我們只要安分守己就好。
什麼叫安分守己呢?就像剛才所說的:「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然後決定願生極樂世界,專一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是安分守己的念佛人。所以龍樹菩薩在《易行品》裡面說這個法門叫做「易行道」,用譬喻來講就是「坐船」,形容「只有樂沒有苦」。
-
純粹的淨土是容易的法門,也是殊勝的法門。龍樹菩薩在他的《易行品》裏就說,這個法門叫做「易行道」。易,就是容易,每個人都做得來,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都能夠快速成佛,這個就是容易。
容易的原因是,純粹的淨土法門只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足資往生極樂淨土,非常簡單,不需要誦其他的經典,持其他的咒語,修其他的法門;如果還要夾雜其他的經典咒語,或者其他的功行才能夠往生,它就非常的繁雜,就不簡單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只有六個字,因為簡單容易,所以才能夠普被三根,無論是上根、中根、下根都能夠學得來,不管是出家眾、在家眾都能夠修得來,所謂「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萬人修萬人去」。
另一方面,念佛人在今生今世就可以確定往生極樂世界,往生就能夠快速成佛,所以簡單的背後有它境界的高超。如果簡單,可是這一輩子不一定能夠成就,或者是簡單也能夠往生,可是往生後還要很久才能成佛證果,這樣就不殊勝了。
-
淨土法門名為「易行道」,「易」有二義:即簡易、容易,亦即單純化、易行化。因為單純、易行,人人都能。若必需了解高深微妙的理論,則不單純;若必需作複雜艱難的修行,則不容易。不單純、不容易,就非人人都能,亦非淨土法門,更非彌陀本願。
-
淨土法門本極平易直截,若人人都需了解煩瑣的宗學,或需體驗信心的一念,便抹殺了淨土門易行疾至的勝易功能,也埋沒了彌陀佛大悲為凡的基本原則,直將普機普緣之教,反成一機一緣之法。如此誤解曲解,自我設限,則得救者寡,往生者稀,致使釋尊嘆言「易往而無人」。
-
淨土門名之為「易行道」,解釋為「易行難信」,而捨難取易,此即是易行道之所以為易。因此,但能「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信在其中矣。是故《觀經》雖說定善散善、三福九品、信機信法等,然而最後流通之付囑,則唯取「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流通於遐代。正因稱名易故,人人都能;功德勝故,直至佛果。定善散善之功德,圓攝無餘;信機信法之功能,巧在其中。
-
我們這個法門是「易行道」,「易行」就是我們這個法門的標準,合乎「易」,就是我們這個法門,如果所講的不合乎「易」,那就非淨土門,所以淨土門的特色就是「易」,就是易行道。然而儘管是「易行道」,若是對道理不了解往往也無從實踐,所以「行由解起」,行是由理解、信解而生起的,當然接下來要「行起解絕」,當我們進入實踐,也就是一心念佛的時候,前面所理解所信受的就通通存在於內心之底,此後就儘管念念不捨的稱名念佛就好,也因為過程是這樣,所以我們對於教理,必須先有正確的理解、把握,這樣才能夠有正信與正行。
-
一般聖道門要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總共有五十一個階位才到等覺、妙覺而成佛。阿彌陀佛則讓我們只要信願念佛,就立刻到達第五十二的階位,所以叫「橫超」的法門。
龍樹菩薩以坐船來比喻,坐船的法門,是安樂的法門,是易行的法門,而且靠船的力量不久到彼岸。
-
「難行道」是要自己去實踐種種六度萬行,而且經過好長好長的時間,也就是所謂的「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才能夠達到成佛的境界,同時還有可能在半途退墮下來,所以龍樹菩薩在《易行品》裏,分判難行道是「諸」、「久」、「墮」,要修種種法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而且很有可能會退墮下來,這就是難行道。
-
要經由難行道到不退轉地,有兩個條件、一個危險性。兩個條件就是「行諸難行」,而且要「經過好久的時間」,一個危險性就是「或墮聲聞、辟支佛地」。
一般而言,修行而能修到阿羅漢已經很不容易了,那為什麼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退入阿羅漢,是一種大衰患?這是因為退墮到阿羅漢,就很難成佛了。
-
要脫離輪迴、往生成佛,最方便、最簡捷,每一個人都做得到的,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是阿彌陀佛為我們準備,釋迦牟尼佛向我們介紹的,也是十方諸佛主動為我們讚歎證明的。
因此,這個法門才能稱為「易行道」,除了念佛以外的法門,都是「難行道」。
所謂「易行道」,就是讓這句名號,聽入眾生的心中,讓他們可以憶佛念佛,專稱名號,這才是易中之易。所以易行道的「易」,不只是很簡單、很容易、很穩當,而且是任何眾生,只要機緣成熟,都做得到的。也因為這樣,念佛法門,才被讚歎為「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萬修萬人去」。
-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大家都做得到,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不必觀想、觀像,不必無相念佛、實相念佛,不必禪淨雙修,不必參禪悟道、參話頭求明心見性。只要他願生極樂,專念名號,知道決定往生,簡單容易而且快速直接,是當生成就的法門,是一生完成的法門。
-
本願念佛人不論知不知、信不信、淨不淨,只要專稱彌陀佛名,自自然然就合乎易行道,為什麼?因自自然然就跟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相應,相應於彌陀的願,跟阿彌陀佛自自然然就感應道交,蒙受彌陀光明的攝取不捨,承受這句名號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
-
這個法門之所以稱為易行道,就在於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就完完全全具備了往生的正因、正業,就完全擁有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功德,方法很簡單,而且現生就能夠獲得「現當二益」。所以,對我們這個法門來講,稱名的本身就是「如實修行」,就是真正的修行。反過來說,如果發願往生淨土,但並沒有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就不是如實修行。
-
念佛是易行道,既是易行就無人不能,誰都會念佛呀!啞巴也會在心中念呀!鸚鵡尚且能夠念佛往生,且瑞應昭著,何況人為萬物之靈,因此,念佛不是問題,往生也不是問題,只怕不信。所以,最後的關鍵就是信不信的問題了。因為若信,則必念佛,而念佛易行,無一人不能,人人都能。
-
走淨土這一條路,學念佛這個法門,如果不回歸善導大師,所謂的淨土易行道,則易之中也就摻雜難修的法門在裏面了,這樣就不能成為純粹的、名符其實的易行道了。
-
我們這個易行道不必談玄說妙,也不必說得很高深、艱難、特別,而是很平常的。因此,易行道就是平常之道。
-
淨土法門稱為「易行道」,同時也是殊勝的法門,是無上道,因為所得的是最高境界,是無量光、無量壽的佛的境界。
-
有學者演講淨土法門,往往將易行道與難行道,混為一談,把往生的條件,講得很高、很難,使念佛人望洋興嘆,半途而退;不免上違彌陀發願的本懷,下誤眾生得救的機緣。其實,能使無力之人往生,絕望之人獲救,如下品下生的根機,只靠念佛,亦能遠離輪轉之鄉,還歸涅槃之界,才是彌陀佛為眾發願的本懷,也是易行道真正精神之所在。
-
學佛的目的在於自己跟他人生死輪迴的解脫,所以修行人都要把生死看得很重。近程來講,解脫三界六道輪迴;遠程來講,成就佛道、廣度眾生。這近程、遠程,如果依自力聖道門,那是難行道,難如登天,我們做不到。如果依淨土門,依靠彌陀他力的救度,就是易行道,當生成就,一生成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