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淨土宗之所以成為淨土宗,它有個根本、有個起源。它的起源就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為法藏菩薩的時候,為十方眾生廣發誓必救度的四十八大願;它的根本就是四十八大願當中的第十八願。
-
阿彌陀佛廣發四十八大願,目的全為普救十方眾生,可是只有第十八願才能達到普救十方眾生的目的,才能圓滿阿彌陀佛的本懷。所以第十八願是四十八願的核心,是四十八願的根本願,也是阿彌陀佛真正生命之所在。
-
阿彌陀佛的種種願,都是為了十方眾生的往生成佛。第十八願是念佛往生之願,有此願,眾生就能念佛往生,沒有此願,眾生就不能念佛往生;不能念佛往生,其他的願就沒有存在的意義。所以,就這一點來講,這第十八願才是真正的本願── 根本之願。
-
第十八願是我們這個法門的根源,是往生的正因、往生的資糧。也可以說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生命,是我們念佛人的生命,是淨土宗得以稱為淨土宗的根源,也就是說,淨土宗的開宗立派,淨土宗的法脈傳承,都根源於第十八願。
-
四十八願當中,「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八個字只有第十八願才有,第十九願沒有,第二十願也沒有,所以第十八願是四十八願的根本,也唯有第十八願,是淨土宗專一純粹之所在,也是淨土宗的根本。因為若沒有第十八願,就沒有十方眾生之往生,若沒有第十八願,也不能建立起淨土宗根本的教理。
-
我們這個法門的宗旨是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要掌握第十八願這個根本,淨土法門如果不掌握第十八願同時不依循善導流來解釋,恐怕就不是純正的淨土法門。因為往生的方法有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還有稱名念佛,而稱名念佛的內涵也各有不同的說法,唯有善導流的說法──也就是龍樹、天親、曇鸞、道綽、善導這個法脈的教理思想才能完全跟第十八願完全地相符應。
-
如果沒有第十八願,我們即使學佛修行,也沒辦法脫離六道輪迴,尤其是三惡道的沉淪。所以,唯有第十八願才是我們佛性起死回生的救主,等同是我們的生命,甚至超過我們的生命。我們可以為第十八願而活,也可以為第十八願而獻身。凡是念佛人,應先了解第十八願,重視第十八願,以之為生命,恃之為救主。
-
所謂「以第十八願之念佛往生願為本願王」之思想,是淨土宗教理全體系的基礎,同時也可說是對四十八願的掌握要領。由此可知,若總言四十八願,則第十八願是四十八願之「本願王」;若單言第十八願,則第十八願是四十八願之「根本願」。
-
四十八願,每一願、每一願都帶有第十八願的內涵,因為每一願都是讓眾生產生欣慕心、嚮往心,嚮往極樂世界的沒有三惡道,嚮往極樂世界的眾生都能夠獲得六種神通,都能夠住不退轉,都能夠快速證入涅槃,都能夠發大乘心,廣度十方眾生;欣慕每一願每一願的內容,嚮往極樂世界,最後他就會念佛往生。所以每一願、每一願,都是在引導他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
彌陀弘願雖有四十八,以第十八願為「根本願」,餘之四十七願叫做「欣慕願」,欣慕四十七願所誓的功德利益,而回歸到根本的念佛。
第十八願是本願、根本願,願王、本願王。
第十八願是淨土宗之根源、本體、生命。
第十八願是彌陀本懷、釋尊本懷、諸佛本懷、眾生救主。
第十八願是超世願、諸佛之王、光中極尊、大慈大悲、拔苦與樂之所在。
-
若論彌陀四十八願,以第十八願為願中之王,根本之願,獨稱本願;以此本願,誓救十方眾生,不論善惡賢愚,悉皆平等普度,毫無一人遺漏。
-
第十八願的功德、功能、力用,含蓋三藏十二部、含蓋十方三世佛、含蓋一切諸菩薩、含蓋八萬諸聖教,亦即盡十方三世之佛法僧三寶的所有功德,在第十八願無不具足、無有遺漏。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根本願、本願王,就是第十八願;四十八願中,每一願、每一願都是為了服務第十八願,每一願、每一願最後都歸入第十八願。
-
對淨土宗和念佛人而言,第十八願之價值與重要,是根本性的、絕對性的,是不可或缺、無可替代的。有此願則有淨土宗,無此願則無淨土宗;依此願則往生決定,不依此願則往生不定。
-
隋朝以來有些大德依各自宗門的教理思想解釋淨土宗或解釋第十八願,則難免偏離淨土宗的宗旨與特色,也錯解了第十八願的真正意涵。
-
第十八願的內容是信心、稱名、往生。信心──就心來講,稱名──就行來講,往生──就利益來講。
-
第十八願講什麼?講三件事情:信心、念佛、往生。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是信心,「乃至十念」是念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往生。現在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我們只要信彌陀的救度,願生極樂而念佛,就必定往生。
-
第十八願白話試譯:若我法藏成佛之時,十方世界之任何眾生,只要真心信受、歡喜我的救度,欲生我國,而長在一生、短在十聲一聲,稱念我名,必使其往生,若不得往生,我誓不成佛。
第十八願講「乃至十念」,譯為「長在一生、短在十聲一聲,稱念我名,必使其往生」,對一個平生沒有遇到而臨終才遇到這個法門的人來講,只有「短在十聲一聲」的時間,他念十聲一聲之後就斷氣往生極樂世界了;至於我們是平生就遇到這個法門,所以就「長在一生」,「長在一輩子」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
「設我得佛」本身涵蓋佛,也涵蓋眾生。生、佛雙雙涵蓋,生、佛一體設定。
也就是,如果祂成佛的話,必須同時完成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資糧。所以,阿彌陀佛的成佛,等於成就了我們眾生的往生,成就了我們眾生往生的歸宿。
-
第十八願所講的「十方眾生」,成就文解釋為「諸有眾生」,而「諸有眾生」曇鸞大師就解釋為「一切外凡夫人」。諸有眾生,乃至臨終的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也能夠往生,所以就斷定一切外凡夫人也都能夠往生。
我們一般的凡夫,心力很拙劣、很脆弱,會隨著環境而進進退退,而造善或是造惡。善惡凡夫只要一念至心迴向也能夠往生,也就是說,即使臨終十念、一念,至心願生極樂,當下也能夠往生。這就是第十八願成就文所講的,「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
第十八願之「十方眾生」,總稱棲息於十方世界無數生類之十方眾生,亦即總括人類、天眾、禽獸、蟲魚等。故漢吳兩譯言「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可知六道眾生皆包含在內,不但人天,亦攝惡趣。
蓋究其立願精神,十九願僅限於堪能修諸功德而至心發願欲生之人,故漢吳兩譯言「有作菩薩道者」;二十願亦限於堪能植諸德本而至心迴向欲生之人,故漢吳兩譯言「他方佛國人民」。
然十方眾生中堪能修諸功德、植諸德本者稀,故被漏之眾生甚多;而第十八願所誓之十方眾生,不問智愚善惡,不論修行堪否,彌陀一概平等救度,無一眾生被漏,故第十八願之十方眾生,其意甚廣,無一被漏故;而十九、二十所言「十方眾生」,其意甚狹,所遺漏者甚多故。
-
第十八願所說的「至心信樂」,意思是「真正的相信」,信什麼呢?信下面所講的:「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彌陀現在既然已取正覺,那凡是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的人都必定往生,這個道理是很明確的,我們要這樣的相信。
-
善導大師在解釋四十八願時,就以第十八願來解釋,而說:「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本來第十八願就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可是善導大師把「至心信樂」改為「稱我名號」,表示所謂「至心信樂」是信什麼?是信「稱我名號」就必定往生。所以善導大師就直接了當的以「稱我名號」來代替「至心信樂」,讓我們一看就曉得,哦!原來這裏的「至心信樂」是信「稱我名號,願生我國」,而且「下至十念」就必定往生。
-
第十八願所講的是,你要真正的相信願生稱名就必定往生,你要真正的願生極樂,你要真正的專稱彌陀名號,所以才說要「至心信樂」。要「至心欲生我國」,要「至心乃至十念」,所以至心是出自於內心,真正從內心產生的。我打從內心真正的相信有彌陀,而且相信彌陀是要救度我的,我真正的相信有極樂,極樂是我的歸宿,而我也真的願生極樂,有這種相信是真正的相信,就不會半途而廢。
除此之外,也是真正的專念彌陀名號,除了專念彌陀名號之外,不會雜修雜行,即使有其他善事功德也不會以這個來作為往生的資助。因為第十八願是彌陀所發的願,所以必須要完整的信、願、行都交待。
-
「信樂」,信就是相信,相信有極樂世界,相信有阿彌陀佛,這是初步的信。進一步要相信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為我們發願所建造的,是我們的世界,是我們的家園,是我們自己的,所有權、使用權都登記我們的名字,我們要回去,是自自然然就能夠回去的。極樂世界既然是我們的家,我們幼年的家,那回去是很自然的事情,可以說是一種天性,這就是信。我們好樂而且信心歡喜地回歸極樂家鄉就是「信樂」。
-
「至心」,就是完全出自於內心,也就是真心的意思,真正的意思。我們行事為人都要真心,如果行事為人不真心,就沒有那件事情的意義了。比如說兩個人當朋友,必須是真心的才是真正的朋友。如果是虛情假意,互相利用,那能稱為朋友嗎?
我們每天發願說願生彌陀淨土,可是所發的願是跟人家念念迴向文而已,不是出自於內心,不是真正要願生極樂世界,這就不是至心。所以至心在這裏很容易理解,就是真心,我真的相信有極樂世界,真的願生極樂世界,真的在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叫做真心。
有人把至心解釋得很複雜,甚至很玄妙,一般人理解不來,那就錯了。因為淨土法門既然是易行道,就表示它在教理上既是容易理解的,在方法上也是容易實踐的。
所以至心就是真心,真正的心。如果再進一步講,就是至誠懇切的心。我至誠懇切要往生極樂世界,至誠懇切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
所以至心是貫徹於信的,信要出自內心真正的信;至心也是貫徹於願的,願生極樂世界,要真正的願生極樂世界;至心也是貫徹於念佛的,念佛也要真正的念佛,不是敷衍的、應付的,或者是隨人家念的。所以至心貫徹於信、願、行三資糧。
-
有「至心信樂」的人,他會有一種心境,就是善導大師說的「念念稱名常懺悔」。為什麼呢?因為知道我們是凡夫,業障非常的深重,煩惱非常的強盛,但是偏偏沒有辦法降伏,若沒有阿彌陀佛的救度,就沒有辦法脫離苦海。所以他在念佛時,自然在念念之中,於內心之底會有一種懺悔的念頭存在;若內心沒有懺悔的念頭,那他就不是一個念佛人,因為不合乎這種原則,不合乎這種邏輯性。
一方面,他知道自己是生死凡夫,造業造罪,生生世世以來,欠別人很多,沒有辦法以自己的力量,脫離生死輪迴,只有阿彌陀佛包容我們,沒有嫌棄我們,不跟我們計較,甚至把極樂世界,成佛的功德,平白地沒有條件,全都送給我們。我們若了解這個道理,心境就會轉;若心境轉,就會有一種懺悔的心。所以就會更加柔軟,覺得自己很卑賤,因為明知應該要如何做,但偏偏卻做不到,所以就會在念佛稱名當中,都有懺悔的念頭在裡面,這就是「念念稱名常懺悔」。
另方面,在這懺悔當中,又有喜樂、安慰的心情,他知道雖然自己現在是這樣的業障深重,卻不會墮落下去,因為有阿彌陀佛的救度。
-
第十八願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也叫「三心」:「至心」的心、「信樂」的心、「欲生我國」的心。雖然有「三心」,總而言之只有一個心,什麼心?「願生心」,就這樣而已。為什麼?
「至心」,是貫徹信心跟願生心最根本的。信心不偽、願心不虛假,真的嚮往,自自然然,不假造作,就會三心具足。這樣講起來,「至心、信樂、欲生」是只要我們存著一顆願生極樂之心,誓畢此生,永不退轉,這樣的話,至心就在裏面了,信樂的功能也在裏面了。
-
「至心、信樂、欲生」六字,可從就機、就法兩方面來解釋。
就機──
至心:至者極,極於心底,顯示信樂之真實相。
信樂者:於佛之救度無疑心。
欲生者:願生彼國之決定心。故至心信樂欲生,以信樂為主。至心顯示信樂之真實,而欲生是信樂之別義。
就法──
至心是彌陀救度眾生之真實心,信樂是彌陀能夠容易救度眾生之信心,「欲生我國」是彌陀之迴向心,對眾生呼喚欲生我國之敕命,而迴向大功德於眾生之心。
然而一切願生者非必知此繁瑣的宗學不可,但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自然具足這些道理。是故天親菩薩自督而言「我一心歸命」。鴝鵒、鸚鵡等飛禽,但隨人音聲,依樣畫葫蘆地稱念,亦得殊勝莊嚴的往生。此者皆非此等飛禽的功德、工夫,乃彌陀誓願之力的自然運作。所謂「誓願之力」,即善導大師所言「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佛之不可思議,正在於此。
至於第十九願之「至心」,是自力的真實心,其所至心的對象,不是直接向於佛,乃向於自己之修諸功德,將此迴向於佛。此與第十八願之至心相比,不啻天淵之別。
-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是「三信」,也可以解釋為「三心」。當然我們的心只有一心,只是開展來講是三心,濃縮來講就是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的這個心。
-
第十八願所說的「至心信樂」,意思是「真正的相信」,信什麼呢?信下面所講的:「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彌陀現在既然已取正覺,那麼凡是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的人都必定往生,這個道理是很明確的,我們要這樣的相信。
-
「至心信樂」的「至心」就是虔誠的心、真實的心。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內心要真誠,不是嘴上講要往生,但心裏卻不想往生,或是希望將來還要再來做人享福。這樣就不是「至心」。所以這個「至心」包含「信樂」,包含「欲生極樂世界」,包含「乃至十念」。
-
「欲生我國」這四個字,是站在阿彌陀佛發願的立場來說的。阿彌陀佛發願的目的是在呼喚救度十方眾生,你要到我的極樂世界來,你要快一點到我的極樂世界來;你來了之後,不但不再輪迴、造罪造業、受苦受難,而且永遠不會老病,永遠不會死亡;不但六通具足,而且速證佛果。
彌陀要救度誰?是要救度願生稱名的人。當領受這個道理時,豈不是信就在裡面了?所以,信不是在信的本身,信也不是我們自己產生或去哪裡尋找,「稱名必生」本身就是信。所以善導大師「四十八字願成釋」最後兩句就是「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可說是杲日麗天,朗照宇宙。
-
「欲生我國」是我們願生極樂的心,不但信有阿彌陀佛,信有極樂世界,也真的願生極樂世界。除此之外,進一步,還要信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同時要相信阿彌陀佛不是遠在十萬億佛土之外,不是高高在上讓我們膜拜而已,阿彌陀佛是很親切的來到這裏呼喚我們,拜託、要求我們給祂救度到祂的極樂世界去。
-
就佛方而言,「欲生我國」是阿彌陀佛的真實呼喚。如果聽到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悲心呼喚,我們原本不安的心就會得到安慰,苦惱、恐懼、缺憾當下解除,所謂「大安心、大滿足、大安慰」,自然生起信樂之心。有了這個信樂之心,自自然然地發展為「乃至十念」──一生專稱彌陀佛名。
-
廣的來講,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四十八大願雖各有其目的,但都是為了使眾生欣慕極樂之樂、厭離娑婆之苦,而念佛往生極樂淨土。所以,所有的願都是從第十八願「欲生我國」開展出來的,也唯有眾生能夠往生,才有阿彌陀佛的成佛、阿彌陀佛的存在。
-
「乃至」是一種含攝萬機的彈性用詞,跟《阿彌陀經》「若一日……若七日」的「若」是一樣的。「乃至十念」給了我們最大的方便,使每個人都能做得到,所以叫「乃至」。
阿彌陀佛告訴我們:「乃至十念,皆得往生」。就慈悲而言,宇宙間沒有比這個更加慈悲了,而慈悲的背後,乃是阿彌陀佛為我們五劫思惟發下四十八大願之後,又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所有智慧、悲願、功德大力等等都在這裏。
-
本願文之「乃至十念」之「乃至」有二意:
一、乃至平生之機,則上盡一形之念佛;
二、乃至臨終之機,則下至十聲一聲一念之念佛。
簡言之即是「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一念」。
-
「乃至十念」有人誤解為只要十聲念佛、不用十一聲;如果念了九聲,那也不行,因為缺少了一聲。這是完全錯誤的,完全忽略了上面的「乃至」兩個字。因為是「乃至」十念,並不是說固定十念、唯有十念,並不是這樣。
所以「乃至」與「若一日……若七日」的「若」字一樣的意思,乃至十聲、乃至五聲、乃至一聲一念;乃至十一聲、乃至二十聲、乃至百千萬億聲,也就是說:從你信順願生的當下,一直到臨命終時,都是稱名念佛,這就是「乃至十念」。
-
「乃至」的十念,並不是說唯有十念。「乃至」就是說:聞信彌陀救度之後,盡此一生念佛,有的人十念、五念、一念(臨終聞信之機),有的人千念、萬念、若一日、若七日、若一年、若七年、若七十年的念(平生聞信之機),這個都是「乃至」。
再者,「乃至」也是:不管你是出家、在家,善人、惡人,男女,老少,智愚,賢不肖,這個都是「乃至」。因為有「乃至」兩個字,使我們安心了。所以,我們的念佛就是這種「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而「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本來就已經領受阿彌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本願之故啊。
-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此「稱名正定業」之文也是在《觀經四帖疏》第四卷〈散善義〉之「深心釋」,此文顯示不論道俗,不論智愚,不論淨穢,不論罪福,不論定散,心之是非,一概不論;凡夫之心,餘念皆迷,非往生因;唯念彌陀,即得往生。此是第十八願「乃至十念」之意。
-
第十八願「乃至十念」的念佛,從幾位祖師的傳承,尤其是《觀無量壽經》的「付囑文」的結論來看,都是指「專念彌陀佛名」,也就是「稱名念佛」,而不是觀想、觀像的念佛,更不是實相的念佛,才使得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只要念佛,受得起釋迦牟尼佛的芬陀利華的讚歎。
-
從遇到這個法門開始,不管是幾歲,從今之後就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一直到臨命終都不改變,這個就是「乃至十念」;這個就是「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
-
「乃至十念」就是「念念不捨」;「乃至十念」就是「正定業」,為什麼?因為「乃至十念」就是隨順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所以說「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乃至十念」就是「念念相續」,善導大師說: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得十生,百即百生。
只要念念相續,十個人十個人往生,百個人百個人往生,也就是萬修萬人去。所以,真正所謂「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萬修萬人去」的淨土法門,就是指我們這個法脈而言的,他宗他派的淨土教理,必然有條件,合乎條件就能夠往生,不能合乎條件就不能夠往生,未必能夠萬修萬人去,因此必然不是易行道。
-
「乃至十念」的念佛是最低的標準,沒有比這個更低了,幾乎沒有條件、沒有門檻,使所有的人通通做得來,通通有希望。
乃至十念就是乃至一生沒有學佛念佛,到了臨命終時,時間短促,才念了十聲南無阿彌陀佛也能往生極樂世界,來涵蓋現在就發願往生,現在就開始念佛,通通都能往生。所以是用「乃至十念」,來涵蓋所有念佛的眾生;顯示不論何人,只要念佛,都必往生。因此,「乃至十念」即是「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十念」的念佛。
乃至十念的「十念」,它是臨命終的人,以往也沒有學佛念佛、行善積德,甚至連三皈依都沒有,他念佛頂多十聲,也能往生,我們再怎麼樣的愚劣,念佛到現在都不只十聲,他都能夠往生,何況是我們?阿彌陀佛是以這種作為標準,以顯明只要願生稱名,任何人都能夠合乎這個標準,都能夠往生。
-
以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乃至一念」,可以三方面來顯示這個法門的絕對救度性,即所謂的「三攝」:
一、以臨終攝平生:以壽命來講,短到「乃至十念」、「乃至一念」,也還有往生的機會;何況平生即信願專稱,念念不捨。
二、以少念攝多念:乃至十念,或只有五念、三念,或者一念,乃至你嘴巴念不出來,心中的一念,也能夠往生;何況稱念一輩子。
三、以惡人攝善人:甚至一個完全沒有修行或作惡多端的人,臨終遇到這個法門,迴心轉意,也能夠往生;何況善人。
-
第十八願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已經成正覺了,所以念佛的人就如「成就文」所解釋的「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
阿彌陀佛祂沒有條件,祂說乃至十念,你只要專念祂的名號,就可以了。之後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你如果這樣不能往生,祂就不成佛,祂必須要再繼續修行,達到你能往生,祂才能成佛。所以依第十八願的念佛眾生跟阿彌陀佛是直接的,密切的,甚至是一體不分的。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兩句八字,意義非常深遠。你不能往生,我不成佛;我必須讓你往生,我才能成佛。沒有我,你不能往生;如果有我,你就能往生。阿彌陀佛以正覺之佛身為質,救贖十方一切罪惡眾生離開六道輪迴,往生極樂成佛。這八個字有這種含義,豈不是阿彌陀佛的成佛跟我們的往生是綁在一起的?綁在一起是一體不離,如果沒有我們的往生,就沒有阿彌陀佛;沒有阿彌陀佛,就沒有我們的往生。
-
《觀念法門》、《往生禮讚》乃至善導大師其他有關解釋第十八願的法語當中,統統沒有解釋「唯除五逆,毀謗正法」這兩句,這似乎顯示沒有這兩句話的問題存在。表示,十方眾生本來就包含五逆謗法的眾生,不管五逆、謗法,只要他回心轉意,願生稱名,同樣平等地往生。
-
法藏菩薩發願成就無三惡道的國土,既然以救度造作三惡道罪業的眾生為目的,十方眾生的罪業也就不成為往生的障礙,反而是疑心及邪見會成為大障礙。因此,法藏菩薩為了讓十方造罪眾生絕無一漏地往生,最後還必須要掃除我們的疑心和邪見。
這等於是說:「我成佛時,國無三惡道,本來就是要承擔眾生三惡道的罪業,所以,你們絲毫不必擔心自己罪業太重而不能往生,反而要深信無疑;但也要謹慎,從今以後,要盡力收束自己的罪業,儘量去惡行善,固然因為造惡成習而難以全部制止,但至少至少不能造五逆、謗法的重罪,如果不收攝、不謹慎,犯此二罪,即是罪不可宥,不能往生我國。」這就是第十八願最後的抑止──「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此句之用意在於告訴我們,五逆謗法在世間是最要不得、最極惡的行為,不要去做──這就是「抑止門」。對於還沒有做的,告訴我們不要做;但如果已經犯了,就好像「下品下生」已經犯了,那就告訴我們:「要念佛,不然就會墮落」──這是攝取。
所以,第十八願所講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唯除」,是就抑止角度來講的,抑止的最終目的不在抑止,而是為了攝取、救度。因此,不論就攝取、救度這邊來講,或者就抑止、警誡這邊來講,都在彰顯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罪苦眾生的大悲願力。
-
就像《觀無量壽經》裏所講的,即使五逆十惡這麼重的罪業也能往生,因為他對阿彌陀佛並沒有排拒,如果排拒的話,必定不願往生,就表示誹謗正法,既願往生就表示並不誹謗正法。所以,「誹謗正法」所講的,主要是對阿彌陀佛的救度而言。因為如果對彌陀的救度不相信、不接受,那就永無出離六道輪迴的機會了。
-
誹謗正法就表示他不相信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不相信有彌陀救度,既然不相信,當然就不能往生。所以,只要不誹謗正法,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都能夠往生,所以說「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犯「五逆誹謗正法」者,除非至死不悔,才會不能往生;因為使逆者不逆,謗者不謗,正是佛教的精神所在,也是彌陀大慈大悲的目的。如《觀經》下品下生之五逆罪人,臨終至心念佛,當下眾罪消滅,往生極樂淨土。可見犯五逆罪,只要至心悔改而念佛,依然往生彌陀淨土。而誹謗正法者,也是如此。諸經中釋尊降伏外道的事蹟,比比皆是,外道多有謗法者,然皈依佛陀,依教奉行,亦能入聖得果。何況五逆即含謗法,若不謗法,何來「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故五逆謗法,除非至死不悔,否則迴心皆往,不會因為一經犯逆犯謗,就永被捨棄,不蒙救度。故《莊嚴經》言:「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善導大師《法事讚》言:「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根本願是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沒有說其他法門,也沒有設其他條件,只要我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了,所以第十八願稱為「念佛往生願」。
我們如果能夠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自自然然隨順阿彌陀佛的根本大願,就跟阿彌陀佛的根本大願相應,感應道交,就永遠在阿彌陀佛光明攝取之中了。
-
我們要到阿彌陀佛的國土,當然要依靠阿彌陀佛本身,依靠阿彌陀佛本身,就是依第十八願所講的稱念彌陀名號,這就合乎祂自然的功能。善導大師說「與佛本願得相應故」,自自然然的,有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如果是第十九願,就是靠自己「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然後「至心發願,欲生我國」。這一種根機等於不是完全靠阿彌陀佛,是靠他自己。靠自己的修行,再怎麼樣的「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還是有漏的,不是無漏的。
-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每一願每一願都是為救度眾生,是無可懷疑的,只是有根本願、有枝末願。
枝末願就是其他的四十七願,也叫欣慕願,目的就是要讓十方眾生嚮往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而歸入第十八願的專稱彌陀佛名,如果沒有其他的願就不能顯現出極樂世界是十方世界第一的淨土,如果沒有往生就能頓超十地快速成佛,就不能顯現出極樂世界的殊勝,也就不能引起十方眾生的欣慕嚮往求生。既然有其他的願顯現出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殊勝是法界第一,那麼十方眾生不知則已,一旦知道必定會欣慕嚮往求生,就會尋找怎麼樣才能到達這樣的世界。
而在第十八願,阿彌陀佛就把十方眾生必定往生,而且平等往生極樂世界的方法顯現出來。
-
第十八願是往生之因,也是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因。
-
阿彌陀佛在第十八願就說:「你要願生極樂世界,你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若這樣而我不能使你往生的話,我就不夠資格成佛,我就不夠力量成佛,我還要再修。」現在阿彌陀佛成佛了沒?成佛了,表示我們願生彌陀淨土,專念彌陀佛名,專念彌陀佛名就是「乃至十念」,這個人就已經往生決定了,往生有份了,必定往生了,因為合乎祂的願了!為什麼?因為已全在祂的光明攝取當中了。
-
從第十八願的內容來看,眾生和彌陀是機法一體的,我(彌陀)若成佛,眾生必定往生,眾生若不能往生,我(彌陀)誓不成佛;而第十九願和第二十願則不是。第十九願是阿彌陀佛用來接引聖道門的行人,使其由聖道門轉入第十八願「專稱彌陀佛名」的一種善巧方便的施設。
如果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這樣的人,他並不依靠自己修行的功德,而完全依靠名號的功德,那他就是第十八願的根機,不是十九願的根機。第十八願的根機是取往生的正因──念佛為本,所以,並不是說他沒有發菩提心,也不是沒有修諸功德,只是他曉得往生的正因並非菩提心與功德,而是這一句彌陀名號,所以在他的內心是靠彌陀名號往生,而不是迴向自己的菩提心或其他功德往生的。
-
阿彌陀佛是怎樣讓我們往生的?那是阿彌陀佛的事情,總之我們只要信順彌陀的第十八願──願生我國,專稱佛名,時間到了自然就往生。
-
第十八願只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就必使他往生。第十八願所講的這一種往生方法,可以說完全是阿彌陀佛的佛心的流露,對眾生來講是包含上、中、下任何根器,因為這當中幾乎是沒有什麼條件,它的門檻非常的低,低到幾乎沒有門檻,使得能發菩提心、不能發菩提心,能修諸功德、不能修諸功德,都能夠往生,徹底顯露佛平等的慈悲,徹底彰顯佛偉大的力量,這都在第十八願當中。
-
第十八願的「信樂」是隨順彌陀救度,而且是現在已經獲得往生的身份,命終的時候就進入報土,蓮花化生。其他法門就不是這樣,如果想往生,必須迴向才能往生,而且是胎生。
我們信受淨土法門,就是專稱這句名號,不必坐禪,不必觀想,不必修學密宗的三密相應,不必的。可是如果有人喜歡打坐,那也可以,就以靜坐的方式稱念這句名號,當然你不是執著你的功夫。
-
第十八願講什麼?講「稱我名號」,沒有講三學、六度萬行,這樣說的意思並不是說要捨棄三學、六度萬行,或是不應該去學三學、六度萬行,不是這樣的。是說以往生的正因來講,就是「稱名」,至於是出家眾、是在家眾,或在士農工商中,就應該以他原來的身份,在他的崗位上善盡自己的職責,這是做人的本份。只是說善盡職責並不是往生的正因,往生的正因是「只要稱名,就百分之百的、圓圓滿滿的具足了」,要往生極樂世界,要離開娑婆世界,要往生之後快速成佛,都只要稱名念佛。因為這一句彌陀名號是萬德洪名,三藏十二部經的精華、功德都在這句名號裏面。
-
「眾生稱念為『因』」就是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彌陀願力為緣就是第十八願「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正覺的力量;「往生報土為『果』」,就是第十八願成就文的「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有了因,有了緣,因緣和合就自然能夠獲得果,所以因就是親因,緣就是增上緣,自然能夠開花結果,成就往生成佛的果報。
-
第十八願所講的是,你要真正的相信願生稱名就必定往生,你要真正的願生極樂,你要真正的專稱彌陀名號,所以才說要「至心信樂」,要「至心欲生我國」,要「至心乃至十念」,所以至心是出自於內心,真正從內心產生的。我打從內心真正的相信有彌陀,而且相信彌陀是要救度我的,我真正的相信有極樂,極樂是我的歸宿,而我也真的願生極樂,這種相信就是真正的相信,就不會半途而廢。除此之外,也是真正的專念彌陀名號,除了專念彌陀名號之外,完全沒有雜修雜行,即使有做其他的善事功德,也不會想以這個來作為往生的資助。
因為第十八願是彌陀所發的願,所以必須要將信、願、行都完整的交待,而對我們凡夫的領解來說,則方法巧妙各有不同。譬如日本一遍上人說,不論淨穢、善惡、信疑,稱念就必定往生,就是他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但是同樣是在啟發我們的信心。所以祖師的闡釋、法語,目的都是要啟發我們對「稱念必生」的信心,只是角度不一樣而已。
當我們無法掌握信的內涵,推想東推想西、做方方面面的考量、甚至思惟高深玄妙的道理時,祖師們就說,不管你信不信,稱念都必定往生。這樣當下就能啟發信心而使人安心。
-
第十八願念佛往生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至心信樂」當然沒有「疑惑心」,也就是「明信佛智」,「佛智」即是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的力量,任何眾生,只要念佛,必定往生,正是彌陀「威神功德,不可思議」之所在。
「乃至十念」之念佛就是「作諸功德」,因念佛是無上功德故,而「信樂欲生」就是「信心迴向」。
故相信念佛必得往生,而念佛往生,都是化生而非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