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部分

  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摘要(二)
  2.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摘要(一)
  3. 《阿彌陀經》要旨(二)
  4. 《阿彌陀經》要旨(一)
  5. 《阿彌陀經》之目標與方法
  6. 《阿彌陀經》大意
  7. 《觀經》大意、宗體、隱顯、廢立
  8. 《觀經》要旨
  9. 《觀經》正意
  10. 《觀經》眼目
  11. 《觀經》構造
  12. 《無量壽經》摘要(二)
  13. 《無量壽經》摘要(一)

祖論部分

  1. 難易二道
  2. 五念門
  3. 《小經》要文善導釋
  4. 「極樂無為」之偈解釋
  5. 善導信願行之側重
  6. 善導大師「讚佛偈」補充講義
  7. 善導大師「讚佛偈」
  8. 善導大師解釋念佛之殊勝利益(略鈔)
  9. 緣佛願力速成佛
  10. 龍樹菩薩難易二道判
  11. 《易行品》大綱
  12. 《易行品》「本願釋」略解
  13. 《易行品》略解
  14. 《易行品》精髓

第十八願

  1. 第十八願善導釋
  2. 《大經》第十七、十八願成就文及流通文略解
  3. 第十八願之白話文、成就文、流通文及圖表
  4. 第十八願善導釋之「補充講義」
  5. 淨土宗祖師解釋本願
  6. 第十八願之義(三)
  7. 第十八願之義(二)
  8. 第十八願之義(一)

經證.祖語

  1. 門餘大道
  2. 現生不退(入正定聚)之證文
  3. 慈悲的救度
  4. 佛在何處
  5. 「彌陀名體相即不離不二」之經文與祖語
  6. 念佛超度三塗眾生
  7. 厭穢欣淨,切願往生
  8. 光明攝護 念佛眾生
  9. 彌陀本願是凡夫為本、現生不退
  10. 念佛諸行比較
  11. 助念開示之經證
  12. 專念彌陀之根據(經文、祖語)
  13. 「但念彌陀,必生極樂」之經證祖傳
  14. 念佛能滅罪障之文
  15. 念佛具足無上功德之文
  16. 念佛佛聖護念讚歎之文
  17. 極樂依正莊嚴之文
  18. 彌陀是本師本佛之經證

淨土宗教理

  1. 佛教的根本教理
  2. 彌陀以名號度生(講義)
  3. 念佛三大利益
  4. 一代教皆念佛化前教
  5. 淨土五觀 (淨土三觀二信)
  6. 阿彌陀佛是何等佛
  7. 二種深信
  8. 往生與預知時至
  9. 五逆往生 為顯念佛
  10. 念佛功超定散諸善
  11. 蕅益大師《彌陀要解》摘要
  12. 彌陀悲願 天性自然
  13. 念佛與佛 機法一體
  14. 念佛生極樂 脫出三界獄
  15. 一虛一實
  16. 六字釋
  17. 一代聖教六字全收
  18.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19. 淨宗指要
  20. 彌陀與眾生的關係
  21. 淨土宗特色--易
  22. 阿字十方三世佛
  23. 對比勸善,彰往生益
  24. 彌陀何故建立「念佛往生」願?
  25.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二)
  26. 念佛功德
  27.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一)
  28. 名號度生
  29. 凡夫入報問答
  30. 彌陀救度眾生(二)
  31. 增上緣(二)
  32. 彌陀救度眾生(一)
  33. 增上緣(一)
  34. 三重選擇 淨宗口訣
  35. 第二十二願略解
  36. 正行與雜行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二種深信

二種深信(一)  

  善導大師《觀經疏》說: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機深信之相:是深信自身極惡,無力出離。自覺自己於出離輪迴、解脫生死全無任何能力,從而使我們捨棄依靠自力修行了脫生死的想法。這就如同某位鄉下貧窮的蓮友想要前往朝拜位於長安的祖庭,但因家中並無足以充作其旅費之用的錢財,而且也負債累累,於是其前往長安的想法便只得作罷(自己完全無力,絕對無力)。

  法深信之相:是深信乘佛願力,定得往生。乘是乘托之義,如同乘船、乘車、搭機時,將自身全體重量完全交予船或車或飛機。法深信亦是如此,深信彌陀願力,將自身往生極樂之大事完全交託於阿彌陀佛(彌陀完全有力,絕對有力。即完全他力,絕對他力)。

  被救度的眾生稱為機,能救度的佛力稱為法。機含有能動、能變之義,法則具有一定、不變之義;為了與能動、能變之機相對應,才將一定、不變的彌陀願力稱為法。因此,深信彌陀願力之救度才名為法深信。

  二種深信的二種並非別體二種,而是同體二種,但畢竟所信之內容含有機與法兩種,所以善導大師才將一種信心分別為機與法兩種,因為一種真實信心可以存在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

  本來,所謂對彌陀本願之信心,是指確信無有出離之緣的我等眾生(自己完全無力,絕對無力),依彌陀願力之救度而定得往生(彌陀完全有力,絕對有力)。略言之,即深信彌陀願力要徹底救度我等,可見這種信心是一體一味的,並非存在兩種其體各別的信心。

  善導大師之所以說決定深信自身無有出離之緣,是為了令我等眾生捨棄自力修行之思想;進而言之,若不捨棄自力修行之思想,便表示還無法深信自身無有出離之緣。

  同理,所謂深信彌陀願力,就是將自身之往生完全托付於彌陀願力,如此完全仰靠阿彌陀佛之願力即是深信彼佛之本願力。若不是完全仰靠彼佛之願力,便是對阿彌陀佛之本願力仍不夠深信。

  本來弘願之信心是指拋棄自力、投托他力,所以才要通過提出機深信顯示自力思想之應當棄捨,通過提出法深信揭示出投托他力所應具備的相狀。如前所述,二種深信的要點在於捨棄自力、歸投他力,所以雖言二種,但卻並不意味著有兩種不同的心同時生起,而只是深信無有出離之緣,而且必墮地獄的我等眾生,一旦乘托佛力則必得往生。簡言之,即深信不論何等眾生,彌陀都必定救度。

  總而言之,機深信指捨棄依靠自力修行的想法(自己完全無力,絕對無力),法深信則指完全仰靠阿彌陀佛之他力(完全他力,絕對他力)。

  此二種深信既是他力信心中所具有的兩種內涵,也是他力信心的一體兩面。這就如同硬幣的表裡兩面,若從裡面觀察,可以發現深信自身無力之機而捨棄自力修行之思想,即機深信;若從表面觀察,則可以發現深信彌陀願力,並將往生大事完全交託於彌陀之他力,即法深信。

  全捨自力的同時即意味著全托他力,全托他力的同時也意味著全捨自力,恰似暗去光來與光來暗去。

  故二種深信即是二種一具,也是二種互具。

  二種一具是說,一個信心之中,同時具足二種深信的內含。

  二種互具是說,機深信中具足法深信,法深信中也具足機深信。

  二種信心之相是一味的,所以二種深信通於凡夫與聖人。不論凡聖,欲生彌陀報土,都必須具足二種深信。因為彌陀「願力成就之報土,自力心行不能到,大小聖人都一樣,唯托彌陀本願力」。彌陀報土,如憑自力之心行絕對不可能往生的,所以不論是經過多久時間積累修行的聖者,若欲生彌陀願力成就之報土,都必須拋棄自力,乘托彌陀之他力。這就好像有人從台北出發,想要前往北京,則不論此人腳力如何超出常人,他都必須放棄步行,改為乘船或搭機(捨自歸他)。

 

二種深信(二)

  機法二種深信:

  一者,深信自己必定墮地獄。

  二者,深信必墮地獄的自己,已蒙彌陀所救。

  前者,如《涅槃經》說:

      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

又如《正法念處經》說:

      無始生死中,業網覆世界。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

  後者,所謂「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二種深信,即是信心決定,往生一定,已行走在彌陀保護的無畏之白道,佛光攝取的無礙之一道,機法一體,佛凡一體,過著大安心大滿足,念佛即生活,生活即念佛的生活。

  其人心性脫胎換骨,心中常存歡喜與慚愧,能夠慈念眾生,加厚於人,讓美歸功,分怨共過,對人恩慈體貼,對己謙卑柔和。

  其人於世無爭,與人無忤,不會說是非、傳是非、較是非。

  其人凡事認自己的錯,體諒包容,吃虧不較。

  其人凡事為人設想,給人利益。

  《無量壽經》讚歎此人說: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觀無量壽經》讚歎此人說: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

  善導大師以五種嘉譽,讚美此人說:

      若念佛者:
      即是人中好人,
      人中妙好人,
      人中上上人,
      人中稀有人,
      人中最勝人也。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