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1. 「弘願門」之義
  2. 《無量壽經》的精神
  3. 凡夫入報說
  4. 曇鸞之佛身佛土說
  5. 懺喜念佛歌
  6. 四郎念佛 身現佛體
  7. 竹林鈔
  8. 名號萬德鈔
  9. 自力他力事
  10. 一念多念分別事
  11. 後世物語聞書
  12. 唯信鈔
  13. 白木之念佛
  14. 念佛之義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翻譯
top

翻譯

念佛之義

證空上人 作‧慧淨法師 譯
 

        念佛必得往生者,彌陀之本願,釋尊之付囑,諸佛之證誠,凡夫往生之實行,一代佛法之真說也。

 

        但,言「念佛」者,知其佛之因緣,而念其功德,謂之「真念佛」也。

 

        然,就「念佛」有二:一、諸經之念佛,二、《觀經》之念佛。

 

        一、「諸經之念佛」有三義:一、法身之念佛,二、報身之念佛,三、應身之念佛也。

 

        法身之念佛者,念實相之妙理;報身之念佛者,念常住之智慧;應身之念佛者,念隨緣之大悲。

 

        今雖就佛且分如是之三位,然而諸經之意,畢竟以眾生心外無別佛故,所謂念佛即是唯念我心也,雖偶有稱念名號,亦皆住於定善之心,望至三昧之位;縱為不堪定善之人教散心之稱名,猶待成就此一心故,亦是攝於定善也。因此,「諸經之念佛」之成不成者,偏依自心之悟不悟也。

 

        二、「《觀經》之念佛」者,「南無阿彌陀佛」是也,是為極惡深重之苦機所成就,「別願所成」之稱名也。故雖念佛之相好,然而並非息慮凝心之願,故非定善;又雖口稱名號,亦非廢惡修善之誓,故非散善。

 

        若以定善為本願者,不能息慮凝心之人則被捨,而散善之修行皆不得往生;若以散善為本願者,不能廢惡修善之凡夫則被嫌,而造業之輩永遠不能出離生死。因此,彌陀之本願者,非定善,亦非散善;只是定散之上所成他力之一行也。既離定散故,則不論定散二機之成不成,乘佛願則成為念佛之機故,皆悉往生也。

 

        今言「南無阿彌陀佛」者,「南無」是因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所成正覺之功德,而使我等厭穢土、欣淨土,欲生彼國之十方眾生歸命之心也。

 

        「十方眾生」雖廣,不出「善人」與「惡人」之二。

 

        就「善人」有二:一者定善凡夫,二者散善凡夫。「定善凡夫」者,澄心觀想之機也,《觀經》之中,自「日觀」至「雜想觀」之十三人是也。「散善凡夫」者,止惡修善之機也,《觀經》之中,自「上品上生」至「中品下生」之六人是也。

 

        就「惡機」亦有三:所謂「下品」三人也。

 

        此經之意,就機雖有定善、散善,善人、惡人之不同,然而若乘佛本願者,皆得往生無差別,故十方眾生齊發「南無」之心也。發此南無之眾生,其善惡之不同者,善人二人:定善凡夫、散善凡夫也;惡人三人:一者十惡眾生,二者破戒眾生,三者五逆眾生也。

 

  

 

        言「南無」者,「度我」之義,救度我之意也。此義:天竺言「南無」,中國言「歸命」。

 

        「歸命」者,如經所說,「奉命於佛」之意也。眾生之重無過於寶命,重此命故,造諸罪業,而被三世諸佛所捨,亦未被十方淨土所容,曠劫以來至於今日,輪迴生死,唯受無量苦惱。然而今日,得難得人身,遇難遇《觀經》之教,聞彌陀願力故,善惡之凡夫,皆於煩惱之胸中,起歡喜心,信心之餘,奉命於阿彌陀佛也。

 

        若言「云何」者,一切眾生惜命者有三故,一者:今生之名利深重,為遂其望,乃祈誓於佛神而惜之。二者:思後生之苦患故,遂至雖無解脫之道,因懼未來之果報而惜之。三者:凡有生者皆惜命。

 

        如是,捨所惜之命又有二故,一者:或為世間一時之恩愛而捨,或為名利而捨。二者:為得佛法稀奇之利益而捨。

 

        我等多生之間,或惜命或捨命,多為恩愛名利故,唯累積流轉之業;偶有任命於佛法之時,不得真信故,今猶常沒之凡夫也;雖不惜身命而修行,其功弱故,未證菩提。

 

        因此,若聞願力成就之阿彌陀佛,為十方無善之眾生,成就接引凡夫之正覺之名號者,從諸佛淨土中所選取之西方極樂,本是別願所成之報土也;思彼國之快樂,則穢土中之希望皆無可著之由,發真實信心之後,往生無疑故,則有限之命亦非可惜。

 

        「無能礙者」之來迎,不隔「諸邪業繫」之機;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不受後生之重苦,露命若盡,見佛無疑。

 

        非以我積功累德而往生淨土故,不為凡夫之自力修行而惜此命。又,遇難信稀有之法者,得佛道人身之德用故,未必為捨棄無意義之生活而嘆息。況穢土內之修行,勝淨土之功德,有十種利益,如經論廣說。自行化他之勤,止惡修善之行,於此時正可勵營,皆無疑他力攝取之往生也。縱雖餘命延長,亦不可久。名利之希望者,眾生之總體故,一生之間難斷;乘觀音之蓮台時,則出煩惱之家,今生之事也,應深憑不疑。命歸屬於阿彌陀佛,發此心謂之「歸命」也。

 

        言「阿彌陀佛」者,願力所成之覺體,接引凡夫之功德也。今究明阿彌陀佛之因緣者,總有三位:一者因位,二者中間,三者果上;所謂「初、中、終」之三位也。

 

   

 

        一、「因位」者:經五劫之思惟,發四十八願之位也。言其四十八願者,思惟之劫數雖久,一一之願意者,唯思定以名號為本願,經釋之文分明也。善導和尚〈玄義分 〉引《大經》言: 「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又《五會法事讚》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  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  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  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  能令瓦礫變成金

 

        《選擇集》解釋此偈曰:

 

若以「造像起塔」而為本願,則貧窮困乏之類定絕往生望;然富貴者少,貧賤者甚多。
若以「智慧高才」而為本願,則愚鈍下智者定絕往生望;然智慧者少,愚癡者甚多。
若以「多聞多見」而為本願,則少聞少見輩定絕往生望;然多聞者少,少聞者甚多。
若以「持戒持律」而為本願,則破戒無戒人定絕往生望;然持戒者少,破戒者甚多。
自餘諸行,準是應知。當知以上諸行等而為本願,則得往生者少,不往生者甚多。
然則彌陀如來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為普攝於一切,不以造像起塔等諸行為往生本願,唯以稱名念佛一行為其本願也。

 

        二、「中間」者:五劫思惟之後,十劫正覺之前,修六度之萬行,即是兆載永劫之時也。三世諸佛之成佛者,必需具足願與行;善導和尚言:「但有其願,願即虛,亦無所至;但有其行,行即虛,亦無所至;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剋。」往生成佛,願行互缺,皆不能成,如鳥雙翼,如車兩輪。

 

        因此,法藏菩薩為救被諸佛擯棄之凡夫,初發超世無上之別願;然只發誓願,不能成正覺,因我等極惡深重之苦機故,不蓄解脫生死之業。凡若不崩山崩崗者,何能填海填江耶?是故代十方無善之凡夫,發三大僧祇之修行也。

 

        所謂「一切諸惡」者:始自五逆重罪,迄至少罪輕罪,以誓願之心,代替眾生,悉皆懺悔,斷除生死之根。

 

        所謂「無量諸善」者:始自孝養父母,迄至甚深妙行,亦以誓願之心,代替眾生勤修之,而具備淨土之因。

 

        若遺一惡者,則不能清淨故,不成清淨之業以攝不清淨之凡夫;若缺一善者,不至正覺之位故,不成他力之行以度不修善之凡夫。故難成能成,難修能修,積功累德,於無央數劫之中,修因行果報之業。所修之行雖多,總言為二:所謂「定善」、「散善」是也。

 

        是則在大悲之胸時,成為五劫之思惟;出身口之行時,成為兆載之修行。以應行之處為先而誓願,發起誓願之心而修得。因此,因位與中間,願與行雖有差別,其善體共是一也;善體既不異,願行亦不離也。以此,《觀經》之意者,定散從念佛之中說出,顯明成就於凡夫之上;念佛從定散之中說出,建立他力之行。定散與念佛,互相具足。

 

        三、「果上」者:願行既已成就,顯現成為「阿彌陀佛」是也。中間之修行者,已由因位之誓願發起,願行是一也。然則,因必出果而熟,果則代因而結;因果不二故,色心一體也。

 

        故言彌陀一佛之功德者,上至無見頂相,下至千輻輪之孔裏,內證外用,相好光明,皆成為念佛三昧之功德,而作為凡夫往生之體。如播梅種,根莖枝葉,花果大小,不論長短,皆是梅也。

 

        阿彌陀佛之身量者,現大身滿虛空中,現小身成丈六八尺;皆是願力所成之功德,攝取眾生之佛身也。以此,《觀經》言:「八萬四千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但攝取念佛之眾生而不捨。」善導和尚以「三緣」之義解釋之:一者「親緣」,二者「近緣」,三者「增上緣」。

 

        一言「親緣」者「親近」之緣也。「親近」之緣者:阿彌陀佛親近念佛眾生之緣也。親者父母親也,是親之極也;伯叔兄弟之親,皆從父母之親所起。

 

        然則父母與兒女言親者,以父母之精血為外緣,以自己之業識為內因,內外因緣和合故,子雖卑賤,亦親於父母;父母雖貴,亦親於子。

 

        今佛與眾生之親者,非指身內有佛性而言親,亦非修四宏六度而使我親於佛,只是彌陀之正覺以凡夫之稱念為因,凡夫之稱念以彌陀之正覺為緣,內外因緣和合,而彌陀成正覺,眾生得往生,此言「親」之義也。

 

        故彼佛位高德重,三賢菩薩尚且隔望,二乘聖人亦不聞其名;何況我等愚癡之凡夫,雖如何於百千劫之中,揚聲而稱、降身而禮、作心而念,亦不蒙聞、見、知。然而以本願故,善導和尚言:「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言「憶念」者:一旦深思其理之後,終不變之心也。又言:「佛之三業與眾生之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此並非由眾生之稱禮念故,佛即聞見知;本來於佛之處有親之義故,稱、禮、念即聞、見、知者也。

 

        二言「近緣」者「接近」之緣也。「接近」之緣者:阿彌陀佛接近念佛眾生之緣也。父子雖親未必近,他人雖近而不親。今阿彌陀佛者,依第十八願「乃至十念願」而結「親緣」,並且酬報第十九願「來迎引接願」而具足「近緣」也,即為諸聖眾圍繞,最下散機之前,臨終來現目前,是其近緣也。此並非由眾生之處而近,我等以惡業故,被諸佛之大悲所捨,永離人天,墮在三途,受永劫長苦之身;然願力成就之功德,依無礙光之體,從佛之處自動接近;眾生若發願欲見佛者,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三言「增上緣」者:「無礙之緣」也。「無礙之緣」者:即是阿彌陀佛攝取念佛眾生無能障礙之緣也。所以者何?取第十九之「來迎引接願」,示現為「近緣」之相,顯現於苦機之前,既以願力來現,則無有障礙,何有勝於佛力而漸能妨礙乎?故言「增上緣」者,酬報第二十之「繫念定生願」,念佛眾生臨終無不來迎。正因我等之身,障礙甚多,出離之退緣亦繁,然而無有障礙佛之緣故,魔緣魔境不得欺誑,惡鬼惡神亦無所懼,長出生死之火宅,立即往生不退之淨土故,善導和尚釋曰:「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是則親緣故,顯於近緣;近緣之相者,極於增上緣。所謂「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者,初顯親緣之功德;「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者,次明近緣之相;「諸邪業繫,無能障礙」者,最後增上緣之體也。

 

        總言「三緣」者,是彌陀引攝凡夫之別願成就之功德,故念佛言他力,無上大利之利益也;稱名勝諸行者,唯此三緣具足故也。因此,始從諸經,終至《觀經》,引一代諸部之經典,專為釋明念佛之義也。

 

        然則今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南無」之二字者,一切善惡之凡夫,聞彌陀願力,生歡喜之心,往生歸命之意也。「阿彌陀佛」之四字者,為救南無之眾生,發起誓願,而成就願行之「他力一行」也。

 

        言「他力」者,無自力之心也。不依有智無智,不論破戒持戒,不簡在家出家,不限一念十念,仰憑本願成就之佛力故,此言「他力」,亦云「強緣」也。

        言「一行」者,勝諸行之義也,諸行雖多,不過定善散善之二。

        言「定善」者,息慮凝心也,縱有善心,相雜者名為邪觀。

        言「散善」者,廢惡修善也,縱雖精進,有惡業則不成就。

 

        然而我等,欲修定善者,則妄念競起,觀法難成;雖觀淨土莊嚴,思亂於眾務;雖觀如來相好,心遍於六塵。雖耳聞一切佛法,憍慢惡心比海深;雖口說諸法皆空,是非人我比山高。

 

        又,雖欲行散善,善心甚微,惡業彌盛。「孝養父母」之心不成念頃,「奉事師長」之心亦多違背。縱雖剃髮染衣,三千威儀皆缺,戒行具足者稀,雖思欲受,難有授者。大乘「菩提心」,真實難發故;「勸進行者」,反成名利之媒。縱似發清淨心,猶如畫水不成;貪瞋之波高,善心之繪不見跡。誰勤定散之自力,而至不退之報土耶?

 

        今本願之名號者,彌陀不誓息慮而念佛,故離定善;不誓廢惡而稱名,故離散善。雖定善散善之行者,不歸名號,不得往生,不以定善散善之功德為本願故;雖罪障深重之凡夫,稱念者必預來迎,誓言接引惡業之凡夫故。至於善人,不捨惡人。若男若女,若不依稱名之一行者,凡夫出離之道,別無有二也。釋尊所說定散之上所顯示彌陀別意之弘願名號故,名為「一行」。

 

        然則一心稱念名號,阿彌陀佛即成為凡夫憑靠之行也。我等眾生者:貪瞋之心雖深,阿彌陀佛成為貪瞋眾生之行體故,歸命而往生;愚癡之心雖重,阿彌陀佛成為愚癡眾生之行體故,稱念而往生。因此,善導和尚言:「一切善惡凡夫,得生淨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是故,他力之念佛者,即是阿彌陀佛之長時行也,故非盡自力功之相續行。或有羈於名利之緣務缺念佛,然而念及佛以智慧之心,不暫捨行者故,南無阿彌陀佛即是長時之行也。或有沉於煩惱之睡眠而忘佛,然而念及佛以慈悲之眼,常見行者故,南無阿彌陀佛即是長時之行也。或羈於病患,或責於死苦,口不稱、身不禮、心不念之時多,然歸命阿彌陀佛之他力一行之後,凡夫往生之行無暫退轉。故念與不念,可辨於心;攝與不攝,不可責於佛。

 

        隨此長時他力之佛體而勵行,隨機還成別時之行,《彌陀經》言「一日乃至七日」,《大經》言「乃至十念」,《觀經》下輩三人,上生一念往生,中生不出聲往生,下生十念往生。

 

        明知:他力之念佛者,雖是長時不退之行,然念數多少,即時節不同。就機論時節者,一念、一形,皆別時也,善導和尚言「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者此也;就佛體言往生者,一念亦是長時也,善導和尚釋「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者此也。

 

        佛體不離機故,長時別時無差別;長時別時一時故,臨終平生亦無異。於平生勵長時於別時,於臨終別時亦極於長時。又,判何時為臨終,至何時為平生乎?今生若盡,此時即往生之時;餘命暫留,則何日非出離之日乎?

 

        法藏菩薩誓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既已成就正覺而成為阿彌陀佛之體故,則廣成十方法界眾生長時之行也。

 

        我等雖賤,何漏於「十方眾生」之相乎?

        我等雖愚,亦可成「至心信樂」之身也。

 

        「欲生我國」之思,觸事而起;

        「乃至十念」之功,專憑佛力。

        「不取正覺」之誓,今現成就;

        「必定來迎」之願,何有誤乎!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