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之義──自力三心與他力三心
──慧淨法師2016年3月22日答中賢法師問
問:在《觀經四帖疏》中有提到以「要門」的「定散二善」迴向往生極樂世界,但是否確定往生沒有說,而是說在「弘願」的地方。是否要具足「三心」之後,「定散二善」的迴向才能往生?若沒有具足「三心」,即使以「定散二善」的功德來迴向也不能往生?
第十九願講「修諸功德」,以諸行迴向,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一樣來接引,那他有沒有具足三心呢?
答:三心有分「自力三心」與「他力三心」。第十九願是屬於「自力三心」。
第十九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第十九願的內容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這樣的內容就涵蓋「定善」跟「散善」,《四帖疏》就說「迴斯二行,求願往生」,所以以此功德迴向也能往生。只是這個迴向是靠他所修的功德來迴向,這個叫「自力三心」。
問:以「定散二善」的「自力三心」迴向,也能往生嗎?
答:對。但如果沒有迴向的話,就不屬於《觀經四帖疏》所說的「定善」和「散善」的範圍,必須「迴向」才屬於淨土門中的「要門」。如果沒有「迴向」就不是「要門」,跟淨土門就沒有關係,是屬於聖道門。
淨土門有分「要門」與「弘願」,善導大師進一步說「雜行」與「正行」。「雜行」也能往生,但必須迴向;如果是「正行」,有迴向、沒有迴向都必定往生。
就好像從高雄開車往台北,一旦開車上了高速公路,不管有迴向往台北、沒迴向往台北,都無所謂,因為這條路本來就是通往台北,他本來就是向著台北前進的。那如果路很多條的話,就必須對準,一一迴向。
「弘願門」就是專稱彌陀佛名,就好像開車上高速公路,就只有這一條路,沒有叉路。所以《阿彌陀經》說要「一心不亂」,「一心」就是一條路直進的心,有一心,無二心,有一行,無二行,專一不二,不雜不亂。
問:不是也說「迴斯定散二善求願往生」,很難嗎?
答:對,因為那是「難行道」。為什麼呢?因為「定善」我們不可能做得到,以現在來說,可說沒有人能做到;而具足「散善」的人也很少。
「散善」的內容就是「三福、九品」,「九品」主要是指上品與中品。「三福」的第一福是「世善」(世間的善)──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有多少人能做得圓滿呢?
第二福是「戒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弘一大師、蕅益大師他們都自言慚愧,不具足了,更何況是我們。
第三福是「行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能做到的少之又少。
所以,想以「定善」的功德來迴向,可說沒人,因為那必須入定修十三觀;而能以「散善」功德來迴向的也很少。因此,真正能以第十九願「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而往生的很少。
不過,修諸功德的範圍很廣,布施一塊錢也算是諸功德之一,這樣迴向也照樣往生。阿彌陀佛就是假藉你這樣的發心而接引你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說:你只要願意到我這裡來,即使你以布施一塊錢來迴向,我也要接引你。
其實阿彌陀佛救度我們是沒有條件的,阿彌陀佛真正的心意是:即使你連布施一塊錢的善事功德也沒有,沒關係,你只要念佛,就足夠了。
為什麼?我們所修的功德跟阿彌陀佛的名號怎麼能比呢?阿彌陀佛的名號是阿彌陀佛的本體,阿彌陀佛的本體是阿彌陀佛五劫思惟之廣大弘願,永劫修行之無量德行,願行圓滿所成就的,所以,這句名號叫作「萬德洪名」。我們凡夫所修的功德連大海的一滴水都算不上,而阿彌陀佛的功德是超越大海、遍滿宇宙的。所以我們就領受彌陀的功德,領受彌陀的功德就是只要念佛就可以了。這就是「第十八願弘願」與「第十九願要門」的不同。
這樣的教理,如果沒有深入這個法門,是瞭解不來,也分辨不出的。
還有,如果是憑靠自己的功德(自力)而求往生的,一方面因為自己的功德不是真實的,是有漏的,一方面等同於疑惑佛智,所以到極樂世界就暫時在胎苞裡面。而念佛的人一方面因為是直接跟阿彌陀佛機法一體、佛凡一體的,一方面等同明信佛智,所以就不在胎苞。這種教理比較微細。
問:專一於淨土法門的蓮友,很多就是每天誦經,也每天念佛,這樣一直行到臨命終,可以往生嗎?
答:看他是誦什麼經。
問:像《普門品》《地藏經》。
答:這是雜行,因為《普門品》《地藏經》和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沒有關係。雖然觀世音菩薩跟阿彌陀佛有關係,但是《普門品》並沒有說到極樂世界與迴向往生。
問:如果他們一直是有迴向的,這樣能往生嗎?
答:也能往生,只是那都是難行道,沒有迴向就不能往生了。重點在於必須是「真」的迴向。
善導大師就講:
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因為是雜行,又沒有懇切迴向往生的話,那就不能往生了。所以雖然「修雜」但還能「至心」,這樣才能夠往生;如果不至心,就不能往生。
所以我們強調,要專靠阿彌陀佛,專稱彌陀佛名,原因就在這裡。其他的善行,我們也是隨緣隨分該做的,只是往生不是憑靠那些。像孝順父母,那一定是要的,不管學不學佛都應該孝順父母;奉事師長也是一樣,為人本來就該如此;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對我們來說也是能做到的就儘量做,只是不靠這個往生,靠的還是名號。因為知道雖修三福,但修不圓滿,而只要念佛,一切具足。
問:這樣的一個雜行的人,怎樣透過「三心」轉到「弘願」呢?
答:要有「機法兩種深信」。第一,曉得自己所修的行不是真實的功德;第二,曉得往生的「正因」不是那些,而是名號。
一個人如果瞭解自己所修的行不是真實的功德,而且自己根本是貪瞋癡業障深重的凡夫,靠自己的力量完全沒有辦法出輪迴,也沒有辦法往生;但是我們往生的功德阿彌陀佛都已經完成了。如果有這個理解的話,一轉進來就是「機法兩種深信」。有「機法兩種深信」的人,他會隨緣隨分行善,但不會靠自己的善,因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還是有漏的,也知道自己還是煩惱的凡夫、罪惡的凡夫,因此他會完全靠阿彌陀佛。一個人如果沒有「機法兩種深信」,都還會靠自力,認為自己還能修這個、修那個,然後作為迴向。這是高估了自己,懷疑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說「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可是他還打一個問號:「難道我是罪惡生死凡夫嗎?我吃素、行善、受戒,也會念佛、誦經、拜懺。」對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不能肯定。
所以,善導大師解釋「三心」時,將「至誠心」解釋為「真實心」,要做一個內外真實的人。這就是一面鏡子。這一面鏡子說是要真實的心,一照之下,我們沒有真實的心,那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啊!是罪惡生死凡夫。所以,從「至誠心」引導我們進入「機深信」。
還有,我們沒有功德可以迴向,也沒有真實心可以迴向,所以當然也沒有「迴向發願心」。
由「迴向發願心」的解釋,照出我們沒有功德也沒有真心的迴向,只有阿彌陀佛才有功德也有真心迴向,由此才進入信受彌陀救度的「法深信」。
所以,以「至誠心」讓我們進入「機深信」,以「迴向心」讓我們進入「法深信」,這樣,三心都有了。以「自力」來說,就不是這樣,所以自力三心不是真的三心。
問:不是真的三心,可是迴向也能往生?
答:對,迴向也能往生,因為這也是阿彌陀佛的方便施設。阿彌陀佛說:「極樂世界我已為你建設好了,搭到極樂世界來的高鐵、飛機,我也為你準備好了,就是六字萬德洪名,你只要坐上去就行了。」
「怎麼坐上去呢?」
「你只要相信我就可以了。」
這就是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呼喚與往生的正因,但是我們信不來,所以阿彌陀佛就設了一個方便說:「你們啊只要有修行、有功德就迴向,你迴向,我就來接引你們。」
「那修行,修行高低?功德,功德多少?」
「沒關係,只要有就可以了;有多少你們迴向多少,我都來接。」
這就是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方便法。
如果直說實在的話,就是第十八願。善導大師可以說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對第十八願的解釋最為豐富,也強調要依靠彌陀本願,專稱彌陀佛名。所以《觀經四帖疏》總結論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從阿彌陀佛的本願來看,釋迦牟尼佛的本意是要引導我們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就苦心用「定善」和「散善」來引導我們。「定善」你做得到嗎?做不到;那「散善」你做得到嗎?做不到,那你就專念佛吧。念佛才是阿彌陀佛的本懷,也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這是方便引導。
這就好像天台宗為了顯明《法華經》開顯的宗旨,以「蓮華三喻」為譬,即以華喻「權法」,以蓮喻「實法」,開展出「為蓮故華」「華開蓮現」「花落蓮成」三重譬喻來說明權實的三個階層──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
為了引導眾生專稱佛名,釋迦牟尼佛開出「定善」「散善」,然後進入「稱名」。這些教理都比較微細,一般人難以理解,尤其沒有學習善導大師思想的,更無法理解。
事實說來,閱讀善導大師的著作如果沒有人解釋也理解不來,譬如以「三心」來說,如果只依文解義來看善導大師的解釋,就不知道這是方便引導。
問:以前我對這三心也是不清楚,前一陣子再次學習淨宗法師講的《第十八願傳承解》,才知道這三心是為了修定善和散善準備的。
答:對。
問:對於修弘願門的人來說,或者專一念佛的人來說,這三心本來就具足。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心中就不再糾結了。不然像以前,細細想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有三心還是沒三心。
答:如果依善導大師解釋的「三心」,其實很容易,大家都可以具足這「三心」;若沒有依照善導大師的解釋,人人都沒有「三心」。因為一般解釋的「三心」是以聖道門的教理來解釋,是一種高深的開智慧的心,是聖者所起的心,我們根本不能擁有。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是只要我們有信受彌陀救度的願生心就可以往生了,所以「三心」的核心在於「深心」,深心就是一個「深信心」。深信我只有輪迴,沒辦法出離;深信阿彌陀佛就是要救度我這樣的眾生。信了阿彌陀佛就能夠解脫生死輪迴,佛教的目的就在這裡。
佛教的核心教理在於解脫生死輪迴,以解脫生死輪迴為出發點。所以佛教的目的就是要人解脫生死輪迴。
問:「三心」是自力轉入他力的一個樞紐,沒有這「三心」就轉不過來,或者沒有「機法兩種深信」就轉不過來,自力的觀念就根深蒂固了。
答:對。在《觀經》裡面,釋迦牟尼佛將善歸納為兩種:「定」跟「散」。「定善」我們一定是無法具足的;「散善」嘛,老實檢討自己,不敢說自己是一個孝順的人,是一個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的人,所以我們是三福無分,只有老老實實坐在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上,安分守己地專念這句名號。
問:自從學習善導大師的思想之後,愈學愈踏實,愈學愈法喜,愈學愈安心。以前沒有接觸到,沒有學習,念佛的心、往生的心總是不踏實。
答:很多人都這樣。所以你在那邊就儘量弘揚善導大師的法,給人家安心,給人家歡喜,給人家有解脫往生的希望,給人家成佛度生的廣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