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
净土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土文库 > 宗道法师文章
top

宗道法师文章

法义

  1. 修行有五种障碍的我们,佛为何不舍弃?
  2. 隔行如隔山
  3. 《净土三经》概说(下)
  4. 《净土三经》概说(中)
  5. 《净土三经》概说(上)
  6. 关於「机法二种深信」的一个譬喻
  7. 勿以世法论佛法
  8. 说信愿

文章

  1. 念佛人四给七凡
  2. 网路时代随感
  3. 一个图形引发的思考:人生的圆心是念佛
  4. 蛇入竹筒自然直
  5. 若心果真为众生
  6. 木桌与世界
  7. 凡事为对方设想
  8. 怎样才能庇佑子孙?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
  9. 人类「崇拜心理」之我见
  10. 达则兼善不渝,穷则自得无闷
  11. 痛的短语
  12. 得到=想得到更多
  13. 念佛行者应如何思维
  14. 人生最珍贵的相遇:遇见阿弥陀佛
  15. 一幅图让你看清人生的真相
  16. 念佛人如何敦伦尽分
  17. 这个世界的真实名字叫「娑婆」
  18. 世间,乃无量时间与无量空间联贯而成的一个幻体
  19. 受教与发心
  20. 净土宗是所有末法人最後的希望
  21. 孤悲之路,幸有佛陪
  22. 我们能够依止善导大师教法,是十分幸运的
  23. 念佛愈多,愈能体会到这颗念佛心的多彩与光明
  24. 我,选择活在南无阿弥陀佛里
  25. 相信因果是佛弟子之根本
  26. 漫漫西归路,是佛背着我负重前行
  27. 知见混乱的年代,谁才是你的善知识?
  28. 宇宙第一犟——万牛莫挽的念佛人
  29. 你有多大胆,才敢怀疑佛的话!
  30. 心中种下牛头檀,香气普熏三千界
  31. 弥陀兴旺 而我衰亡
  32. 「知止」而成佛
  33. 佛教中的「大丈夫」是什麽意思?
  34. 把青春献给佛教
  35. 且以微心入净土
  36. 劝人念佛勿说教
  37. 法照大师现身教道士念佛
  38. 念佛往生,直了成佛!
  39. 六条秘诀
  40. 一则古老故事告诉你:人有至诚,必有奇蹟
  41. 心无挂碍 则无恐怖
  42. 所有快乐抵不过一根针刺
  43. 法性之都——西方极乐世界
  44. 享受被人遗忘的时光
  45. 一定不要「一定」
  46. 从安乐窝到安乐国
  47. 佛的陪伴,是我们对母亲最长情的告白
  48. 学习应主动
  49. 给人希望
  50. 极乐世界 天天过年
  51. 等乾
  52.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麽?
  53. 习静与独处
  54. 极乐世界不能谈恋爱,还称得上「极乐」吗?
  55. 度尽劫波兄弟在,莲池一笑泯恩仇
  56. 如果有一台能拍摄心念的高像素相机
  57. 稳稳的幸福
  58. 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59. 学佛应理性
  60. 漫谈念佛摄心
  61. 忙,但不要丢了悠闲的心
  62. 念佛自然五福临门
  63. 漏福之心洞
  64. 阿弥陀佛与我们到底啥关系
  65. 苦恼来袭,请服「二常二因」药
  66. 腊八节里忆佛恩
  67. 我对谦卑的体会
  68. 三种师
  69. 待人有道 不疑而已
  70. 谈读书
  71. 弟子如何事师?
  72. 颠倒因果
  73. 闻一莲友与净宗法师的对话有感
  74. 赏画有感
  75. 勇敢的皈依
  76. 也说逃避
  77. 新年对联解读
  78. 圣道转归净土的奇缘
  79. 妄念一则
  80. 小动作 大成就
  81. 养老院见闻记
  82. 念佛人的交友观
  83. 念佛与做人
  84. 说话的艺术
  85. 快乐的四重境界
  86. 为何唯说念佛
  87. 弥陀眼中妙好人
  88. 佛经句句不欺人
  89. 文人学佛之慎
  90. 住持大柄在德与惠
  91. 轮回路上念佛好
  92. 元旦祝福话弥陀
  93. 极乐好
  94. 宣城地下涌出了弥陀大潮
  95. 我的学佛经历

问答

  1. 凡夫如何破食色我执?
  2. 念佛了,用怎样的心走後面的路?
  3. 念佛与改命(中英对照)
  4. 一文遍覆因疫而困者
  5. 谦卑是自信心中折射出来的光芒
  6. 如果念佛不能达成世俗愿望当如何思惟?
  7. 极乐是报引证
  8. 网络问答(三)
  9. 网络问答(二)
  10. 网络问答(一)

法师简介

  1. 宗道法师简介

谈读书

目录

   

一、书的来源 
二、书的分类 
三、读书杂感

 1、建立坐标系 
 2、读书的层次 
 3、经典并无多 
 4、需信而好古 
 5、温故而知新 
 6、读书贵得一 
 7、读书「三种心」 
 8、知行需并进 
 9、摒弃作学问心 
10、为己不为人 
11、静是一本书

 

       原来这节课的题目,我写的是「怎样读书」。後来想想,自己哪有资格讲这样的题目,自己也没读过多少书,也自觉不算是会读书的人;所以改成了现在这个题目,只谈谈自己读书的一些体会就好了,和大家交流分享。师父的微博和短文也有很多谈到读书的,大家都可作为参考。今天重点讲讲其他方面的问题。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喻:一个人就算很会做饭,如果无米无菜,无油无盐,或者做饭的材料不足,依旧是做不出饭来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写作需要材料,也就是常说的肚子里要有墨水。而这些材料的吸收,除了靠人师外,大部分是靠自己读书。不仅是写作,讲法也一样,甚至平时说话做事,展现出来的气质风格,其实都与我们肚子里墨水有关。所以,读书是很重要的。

 

       读书可以改变人气质,可以让人由物质性昇华到精神性。古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内心有诗书,展现出来的气质就不一样,会脱俗。有句话说:「三日不读书,不敢照镜子。」这句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好书中有营养,可滋养我们脆弱无力、病态的心,让心变得强大、美丽。《黄帝内经》中说:「面为心之华。」这是说,中医在看病时,心的病在脸上就能看出来。

 

       其实不止是身体、生理上的,我们的精神上更是如此。心如根茎枝,面是花,根茎的营养状态决定了花的荣衰。人有什麽样的心就有什麽样的面相,心变了,面就变了。为什麽不敢照镜子呢?因为不读书,内在的心灵是枯萎的,面相当然不好看。当然,前提是读好书。

 

古往今来,我发现历史上大凡成大事的人,都有好读书的习惯:
孙中山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拿破仑说:「读书就是力量。」
王安石说:「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星云大师说:「一个学校的生命就在图书馆,一个人的生命就在阅读。」

 

       我有一次看见索达吉堪布的书房照片,吓了一跳——很大一间屋子,四壁从地面到天花板全是书。堪布对汉地文化的了解和运用非常深广和灵活,他写的书数量之多和品质之高都是有目共睹的。这应该与其好读书有很密切的关系,他也常说自己非常喜欢读书。

 

       净宗师父也很爱读书。师父曾说:「年轻的时候,应该使劲学东西,像饿坏了的孩子,到处找食物吃。」师父除了讲法、接待外,我看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读书——本门的,本门之外的,读各种各样的书。记得有一次去北京,师父带了很厚的一本《宗教简史》。原来,这本书师父正好看到一半,不忍心丢下,就带在路上看,在回来的路上终於把很厚的一本看完了。还有一次,在南宁书店,师父站在书柜前看一本书,一看就是很久。师父看书,能把各类的书都能吸收为自己的东西,为己所用。

 

       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师父读书多,所以文章、口才一流,总有源源不断的灵感。且师父对制作书也很讲究,一本书的排版、字型大小大小、封面设计等等不亚於专业水准。早期弘法时,很多书都是师父亲自经手设计的,这些在弘法方面都很有助益的。

 

       我也曾经对人说过一句话:「此生不能做伟大的人,也一定要和伟大的人在一起;如果不能和伟大的人在一起,也一定要读伟大的人的书。」

 

       以我的经验感受来说,我觉得一个人爱读书,是因为物质的世界远远不能满足他精神上的追求,而书恰好可以满足他这样的追求。高尔基说:「读了一本书就像生活打开了一扇窗。」

 

       借助书,眼睛可以延展,了解肉眼看不到的世界;耳朵可延展,听到耳朵听不到的声音;甚至可以穿越时空,回到古代,与古人的心交流;也可以云游四海,与不同的人交流,充分享受物质世界没有的自由;乃至学佛求道,更离不开读书,佛法中的「闻思修」,闻是第一步,而闻主要来自於文字,然後才是正思维、正修行。虽然说文字本身不是道,不是真理,但道与文字渊源却很深,所谓「文以载道」——大道通常以文字作为载体。经典、祖典的传承不都是靠书吗?书如指月之手,虽然指月的手不是月亮,但你能就此抹煞指月之手的价值吗?

 

       读书也像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我们的肉体需要新陈代谢,要呼要吸,要吃要排;精神也如此。一个人思想如果没有新陈代谢,就会如一沟死水,死水会腐臭,流水才不腐。跟别人讲佛法时,如果听到对方说爱读书,爱学习,我就会很欢喜,因为这样的人心是开放的、包容的,即便当下还不能接受佛法或者净土法门,至少他愿意去了解,这样人就有希望。

 

一、书的来源

       去书店、图书馆,林林总总的书很多,这些书是怎麽来的呢?

 

       有一句话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一本书不能把他内心所有的话表达出来,他说的话也无法把心中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

 

       逆之可推知,不尽之意说之而成言,不尽之言笔之则成书,所以书最终因意而出,也即人的思想。就是把人的思想变成语言,然後变成文字,甚至是文章,最後变成了书。

 

       书是人写的,什麽样的人写什麽样的书,什麽样的心就成为什麽样的人,就是以书可以见人。我曾认识一位有特异功能的人,他看一本书,就能看到作者的影像,就是作者的像在他眼前浮现出来。

 

二、书的分类

       我把书分成两类:

 

       一种是顺法性的,指书在主体上、方向上是符合真理的——这里的真理指佛法的真理,合乎真善美的大原则。这样的书,读完给人启迪,让人向上,给人正能量,使人清净。

 

       另一种是背法性的,背离真理,不合乎真善美。这样的书,让人烦恼、堕落,是人类无益的噪音,是染污的,给人负能量。

 

       佛经当然是纯然顺法性的。除此之外,儒家、道家,或者圣人写的,或者《圣经》之类,这些是纯度相对比较高的。其他大部分的书基本都是顺背相杂,或背法性的。

 

       大体方向上只要是顺法性的书就可以多读,读不同种类的书,等於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了解法性真理。背法性的书不要读,碰都不要碰。

 

       开始读书时需善知识指导,不然不知对错、善恶、美丑,很茫然。世间人皆如此,完全随性而读,读坏书如中毒,思想上的毒,会让人堕落。我自己就曾经中毒不浅,思想进入了死胡同,真的是盲冥抵突,怎麽都走不出;幸好遇到了佛教来解毒。相对来说,学佛的人比较有优势,以佛法尺子来衡量,往往能一目了然。

 

三、读书杂感

       1、建立坐标系

       我也见过读了很多书的人,但觉得大部分人思想很混乱,多读书不仅没有帮到他,反而让他变得呆滞、无灵气。问题出在哪呢?就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坐标系。

 

       我认为读书首先要建立坐标系。建立了坐标系,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才能不迷失方向,才能不溺死在书海中。

 

       人生也要建立坐标系,不然如水上浮萍,风中的草,无根,无方向,浑浑噩噩。坐标系中,坐标系原点最重要,原点有了,坐标系也有了。所谓座标原点,也即你作为一个人思想所归,志向所到。一个人活着,做大大小小的事,说长长短短的话,为了什麽?有人座标原点是为钱,有人为权,有人为情;像我很多同学为了中医;我们当然是为了佛教,为了净土宗。

 

       坐标系中,原点最重要,原点有了,坐标系也有了。所谓座标原点也即一个人思想所归,义理所会的点。比如我们读书以佛教作为座标原点时,看世间、出世间一切书都会以佛法的眼光来看,哪些书是顺法性,还是背法性,就会一目了然;这样才不会被牵着鼻子走,才能为我所用。比如前些天讲《圣经》,我是完全以佛教的眼光来考量它的。

 

       大的坐标系下可以有小的坐标系,比如佛教中你以净土宗为原点;你看一切宗派的书,便都会以净土眼光看,就有方向感,不会被拉着到处走。像我看《普门品》,一般人看到的可能只是观音菩萨的神通自在;但我从净土的视角看,就自然地会想观音菩萨所拥有的这些本领,都是我们将来往生极乐世界都能具有的啊!「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城池……」我们不久的将来也会有这样的本领,当下不禁非常欢喜满足。这样读书就能为你所用,增进法喜,让书活起来。又像我读《楞严经》,看到五十一种阴魔,若以净土宗的眼光来看,就会想到圣道是多麽的难修难证啊,步步都是危险,处处都有魔难;而那些关卡,是我们一关也过不了的,我们不靠念佛,不靠阿弥陀佛,还能靠什麽?过去师父看《老子》,师父觉得老子从始至终都是在讲念佛,甚至想找机会讲讲《老子》。

 

       如果在净土宗里,以善导大师教法为坐标系,看一切经论都会以此为参照系。有人看《印光大师文钞》看得一头雾水,甚至看到大师思想有很多相悖之处,就是因为他没有一个指南针;如果以善导大师的思想来看,一点都不会乱。像智随法师整理的《灵岩遗旨》就很清晰,因为他有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作为指南针。我前天讲到《圣经》中原罪,也是和大师的机深信作为比对。

 

       这样会有什麽好处呢?所看的各类书中所有东西都会在你个人思想体系内安立,不会混乱。你看的内容与座标原点多远,在哪个方位,有什麽关系,且不同内容都能由一个中心来统摄,心中很清晰,也不容易忘记。其实我们的记性没那麽差,所有看过的都会留在我们的八识田中;我们之所以忘记,是因为不能提取出来,感觉上是忘记了。而不能提取,则是由於没有跟我们原来的思想系统形成联系;一旦新旧思想产生联系,就不会忘记,都会为你所用,都会活起来,不是死物。

 

       座标原点要深、要牢,越深越牢越不会乱。不然看什麽都被牵着鼻子走,越有深度越能够与其他内容产生联系。只有深才能够跟其他的产生联系,因为在最深处,万事万物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像打井,这口井中的水和另一个井中水有区别吗?没有,其实在地下都是一个水源。

 

       如果坐标系建立起来,就能渐渐以此座标原点为基础,建立自己的思想、理论框架,甚至建起一座理论大厦。

 

       当然,座标原点的确立本身有时就靠读书,此时读书需要很专,好像打井,需使钻头在一个位置不断地打。然而更重要的是有好的善知识指引,就像打桩子一样,一个人打一个人扶,自己打是不够深的,需要人帮忙。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惟其放心而已。」这个放心就是心放哪的问题,就是确立座标原点的问题。《中庸》也说:「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老子说:「知止不殆。」也是座标原点的确立,一切止於此,定於此,之後一切都很容易了。

 

       2、读书的层次

       读书有三个层次:第一是知道;第二是理解;第三是悟入。

 

       「知道」,就是仅知道有这麽回事,有这麽一个观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是用眼睛在看。

 

       「理解」呢?不但知道字面意思,还理解字面背後的意义,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往往是用头脑来看。

 

       「悟入」则是用心在看,所谓「举一隅而三反」,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一旦悟入,你所看的东西,立即成为自己的东西,活用无方。此时不存在忘记不忘记,因为同样的道理,让你来表达,也会是同样的话。一旦悟入,道理是很清晰在你心中的,如同看到有东西陈列在桌上,清清楚楚,然後你就可以给看不到的人说。像师父说法就是如此,他讲的道理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摆在心里面的,就能如数家珍。

 

       当然,以上几个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说对相同内容会一直停留在一个阶段。有时知道久了,就理解了;而理解深了,就会悟入:三个层次往往交错进行。

 

       3、经典并无多

       古今有很多书,可谓汗牛充栋;但重要的、根源性的书,其实就是几本经典,如中国的《论语》《道德经》《周易》,西方的《圣经》等等。

 

       後世书虽多,但不过是这些书的流变而已。就像地上江河虽多,但不过属於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再论其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其实是一个。後世书,再怎麽也是无可超越这几本书的了;且後世书提到的任何问题,也都早已经圆满答复了。所以,这些源头性的书一定要读。虽然不好懂,但即使懂一点点,也可能胜於看後世书无数本。因为这些书真理性的纯度比较高,看了就如同洒下种子,有一天会发芽,会起作用。

 

       同时,因为这些书在历史上深远的影响,渐渐就构成了一种文化土壤。後世的书都是在其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哪怕是佛教,佛教最早还处於格义阶段时,翻译佛经基本用《论语》《老子》《庄子》的语言来表达佛教的义理。如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中「相忘於有余」,就是从《庄子》的「相忘於江湖」中来的,还有「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四海皆兄弟」,这也是从《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来的。

 

       佛经也是,虽然多,但重要的也不过是那几本。那几本抓住了,佛法的纲要、根本也就清楚了。

 

       4、需信而好古

       《论语》有一句话:「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於老彭。」这是孔子说自己为学的基本态度。「信」就是相信古人。「好」就是好向古人学习。孔子把自己比作上古的彭租,因为彭祖活了八百岁,古代事情都有经历,无所不知。「述而不作」就是只传述古人东西,而不发挥、创作什麽。为什麽述而不作?因为所有问题古人都回答完了,在春秋时代已经如是了,後人只要传述古人东西即可。佛法也一样,上人、师父在弘传善导大师的思想有新的阐发吗?也没有。

 

       人类在心性道德层面上是退化的,不是进化的。上世纪的进化论,可说是末法时代最大的颠倒相:物质是进化了,人类机巧心是进化了,烦恼是进化了,人类造业的猛烈程度是进化了;但心灵上的智慧力、幸福感、安全感却退化了。

 

       信而好古,决定一个人走的方向,非常关键。像我自己选择这个法门,这样的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净土宗创立在隋唐时代创立之时才是最圆满的,後世宋、明、清不可能超越之。如长江源头的水很清净,是可以直接喝的;越到後面,旁系污水越汇越多,到长江口的水还能直接喝吗?

 

       我个人觉得,信而好古的治学态度和观念非常重要,几乎决定了一个人的方向是向正确的,还是向错误的。

 

       其实,道德好、心性高之人都有古人之相,被人称作古人是值得自豪的。古人有个词说:貌古神愚,这样的人是有盛德的,师父就曾经说上人是出土的活文物。

 

       5、温故而知新

       很多人往往把读过的书一丢,不再想翻,这样不好。只看新书的心理其实是一种好奇心,不是一种求学心。一本书反反复复读才是想要从中学到东西。尤其我们读的这些书,内涵都很丰富,读一遍根本不可能完全理解。而且好的书越读越有味道,每次反复读都有不同的收获,所谓常读常新。故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很有智慧,很了解我们这些人,早就知道我们读书有这样的毛病。

 

       6、读书贵得一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好的书一定会有一个「一」的东西。「一」好比圆心,书的文文句句在圆周上都指向圆心。也好像佛珠:如果散落了就无法用手抓起;用一根线穿着,提起一个线头,所有佛珠都起来了。读书要读出这个「一」的东西,如果是没有这个「一」的书,大概也不值得一读。书的「一」也就是书的魂,一本书的灵魂只能有一个,这样全书才可统一。读书贵在认识这个唯一的灵魂。

 

       像前两天有人问我:善导大师着作也有很多劝人持戒、精进修持的句子啊,看似往生也没那麽容易啊?其实大师着作非常的磅礴,因为他面对的是整个一代佛教,不得不权实交错;你要看那样的思想是否可以一以贯之,显然是不能的。而「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这样的思想就能贯彻五部九卷,所以後者才是唯一的灵魂。

 

       这个「一」,有时是边读边找,有时是已经有了这个「一」,再去读书验证之。我们现在读弘愿寺这一套书,就基本是这样的。

 

       7、读书「三种心」

       我个人有三种读书心:以归命心读,以结缘心读,以随性心读。

 

       归命读就是用全副的生命来读,像善导大师这一脉的书。因为这样的书是关乎我们慧命的生死大事,要以一种归命的心来读,文文句句都当作无上命令来读。像师父比喻的:囚犯听皇上下的诏书是砍头还是赦免,会像听平时的话那样听吗?归命读需要专一、反复地读,需要看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文字背後的东西。

 

       结缘读是读和上述内容相关的论注、别宗经典。虽看不懂,先看着,存在脑海中,有时过一段时间就明白了,暂时结下一个缘而已。现在不懂,不代表以後也不懂,在一个特殊的机缘下总会懂的,起码到极乐世界以後总会懂的。

 

       第三种是随性读,随自己兴趣去读。像我读书,有时对历史有兴趣,有时对老庄感兴趣,有时对《易经》《圣经》感兴趣,什麽时候感兴趣就看看,开阔下眼界,也不打算看懂——好读书,不求甚解,只是一种是消遣、放松的心来看,没有强迫的。这样的阅读也是需要的,人要经常跟文字接触,这样心才能保持灵敏。

 

       8、知行需并进

       朱熹说:如果一个人读《论语》前和读之後一样,那这个人根本没有读过《论语》。读书除了明理,还在於提升学养,学而养性——通过学习来长养心性;不能书是书,人是人,分成两截,毫不相关。师父说做事是为做人服务的,有时读书也是为做人服务的。

 

       知和行是什麽关系呢?知能转化成行,行也能转化成知。如一些老太婆没看过什麽书,念佛了,居然能说出暗合经典的话语,她就是通过「行」达到「知」。在心性上,行什麽得什麽,行多少得多少。比如行赞叹法,在这个过程中,内心就会有相应的觉受,对赞叹法心中就会有体会;你念佛就会对念佛有觉受,有体会。通过行得来的知会很亲切,很贴合,很深入,很活泼,以之劝人也才有力量。比如自己念佛了,劝人念佛才会有力量;自己不念就去劝人念是没有力量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说这个意思。

 

       行的过程中会不断有灵感出来,有时候看书也是印证自己心中的这些想法——本来心中就有这种想法,书上也是这麽说,心里会很踏实、法喜。

 

       9、摒弃作学问心

       师父写过好几篇关於学问的短文,主旨是说:不要有作学问的心,否则心被知识、观念塞满,沉滞而不空灵。师父这是针对有学问无信仰或学问大过信仰的人说的话。需要知道,我们所要摒弃的是做学问的心,而不是摒弃学问本身。不论自利还是利他,都是要有基本的学问。不要误解师父的意思,以为所有书都不用看。如果那样又没有学问,又没有智慧,成什麽人了呢?

 

       学问如果被道心所用,就是利器,很好的利人工具。

 

       10、为己不为人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学习是为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是以学识来装饰自己,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自己想学什麽,能学什麽,能学多少,自己心里有数;不用和别人比较,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中。

 

       关於这个,我曾经微博里写过几句话,我来念一下:

 

       不要活在别人的眼色里,甚至不必活在菩萨的眼界里,只要活在弥陀的眼光中就可以了。不要有证明自己的心。

 

       人,常常想做出点什麽证明给别人看——证明自己有钱,证明自己有才,证明自己有容貌,证明自己有势力,证明自己有成就……其实,最後只是证明了一件事——自己的的确确是个凡夫。放下证明的心,这就是超凡脱俗的最有力证明!

 

       花儿没有证明自己,看的人自然称美丽;甘泉没有证明自己,饮用的人自然称解渴;高山没有证明自己,仰视的人自然称雄壮。是怎麽样,就怎麽样;能如何,就如何;只做自己,不比较,不计较,把想要证明的心抛向东洋大海,忘记大众的眼光,仰望真理的灯塔,看准自己的脚步。

 

       11、静是一本书

       六祖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切的书,一切的道理,在我们心性中其实是本来具足的。为什麽我们读不到呢?心太乱了,妄想、分别、执着。「众生心水静,菩提影现中」。

 

       我微博里写过:灵感只青睐於安静的心;忙乱的生活只见浅薄,只见情绪,既不见灵,也不能感。灵感是我们心中的书。

 

       人的心若能从躁动到安静,从安静到平静,从平静到寂静,从寂静到清净,从清净到明镜——所谓明镜,就是像镜子一样能够照出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心的宝藏就能慢慢打开,无量奇书、异书、圣书就能看得到,所谓「静见真如性」。寂静的程度越深,就越会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微妙的道理。

 

       读这样的心书,是很享受的:这本书不用眼看,不用耳听,道理像风一样,扑面而来,身心都能感觉到;是超越了第六识上的读书,是本性里具足的。大概这就是孔子说的「生而知之者上」吧!

 

       心的振幅越小越好,越小越有穿透力,能够穿透重重迷雾。像风一样,小到看不见,摸不着,但最有穿透力,速度最快。什麽让我们心的振幅那麽大呢?五欲、情绪、一切扰乱我们平静的心的东西。

 

       如果把以上从静到镜的过程比作化学反应,念佛就像上述几种静转变的催化剂,会加速这个过程。另外,念佛也如同听阿弥陀佛念给你听的书,很多道理不期然而然地明白了。这种时候你倘若明白了一点,其实不是一点,而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触类旁通;看书却只能明白这一点。

 

       这个说起来境界很高,但其实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每个人多少都应该有体会,只是或粗或细、或深或浅的问题。

 

       有人可能听了这堂课有点失望,因为没有讲具体打开某本书,怎麽样读。我想,读书细节、方法不可能统一,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但如果以上的思想、态度能够具足、摆正,细节上也就很容易了。有时细节把握不到,是因为大的格局没建立好。古人说「大匠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也是这个道理。

 

2014年1月9日讲於 监真佛学院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