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一次在青岛一家素食餐厅就餐,这家餐厅很特别,每个人吃的菜品的种类、数量是一模一样的,上菜的次序也是一样的(不是通常那种几个人点几个菜,一下子上齐,各自夹自己喜欢吃的菜),前面的菜不吃完,不会上下一道菜(当然每种菜的量都很小,十几道菜吃完才有吃饱的感觉)。
这种方式不但最大程度上杜绝了浪费,而且体现出设计者非常高明的用意苦心和善巧方便。他试图要以这种方式,来让食客们认真专注地品嚐每一道菜,保持绝对地心无旁骛,念念只在当下这一碟菜,藉此而得当下这盘菜的全味。
我当时吃除了觉得新鲜,并没有什麽特别的感觉,但回北京後,经过好长一段时间,发觉经常会回味起当时吃的每一道菜来。我不算是一个吃货,平时吃穿都很不在意,但这样的反应竟然发生在我身上,还是觉得很特别。甚至到今天过去五六年了,这些菜的味道好像还历历在舌。
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几年间也有因缘去吃过多次「大餐」,但现在回忆起来,这些所谓的「大餐」,竟然连一道菜的味道、形色都没有印象,只记得吃的时候,常常是茫茫然举箸空中,犹豫不决,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夹,似乎每个菜都朝你招手,吃着碗里的、看着盘里的,实在是贯穿始终的一种常态心理。其结果就是,一个菜的味道都没能吃入心。
《中庸》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老百姓天天吃东西,但很少有人真能嚐到食物的本味。此话原意当然不是专说吃东西的,但说的似乎也完全是个事实。诸多因素中,障碍我们嚐到食物本味的,就有这种散乱无束、不能专注吧?
下面这则公案恐怕已然被鸡汤书传滥了,但其中说的道理却是没错的。
有人问禅师:「修行需要下什麽功夫吗?」禅师说:「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那人又问:「一般人都是如此,难道师父的修为就是这样吗?」禅师答道:「有的人该吃饭时不肯好好吃饭,偏是思虑万千;该睡觉时不安心睡觉,偏是千般计较。我和他们不同,吃饭只是吃饭,睡觉只是睡觉。」
其实何止吃饭,任何事物与心接触的过程中,心灵想要从中得到营养,乃至产生愉悦,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专注,而营造这种专注的心理条件便是「少」。
所以《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少」,才能专注,专注才能「得」。「多」便让人多散乱、多游移,进而让人多昏昧、多歧惑。《列子》说「大道多歧路而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亦是此意。僧粲大师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亦有此意。道绰大师《安乐集》云「境宽则心昧,境狭则意专」,故而古来很多行者会选择在一段时间里,作意自处於一个「境狭」的空间里排除一切纷扰、专门用功──闭关修行。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三昧」这个词,一般人知道这个词,恐怕还是源於《西游记》里红孩儿的三昧真火。「三昧」是「三摩地」的简称,善导大师解释云:「言『三昧』者,亦是西国语,此翻名为『定』。由前三业无间,心至所感,即佛境现前;正境现时,即身心内悦,故名为『乐』。」「三昧」华文按字面则可译为「正受」,「正」则「受」。而《说文解字》中释「正」为「止於一」,所谓「止一」,无疑便是专注了,专注於一境,使其功夫加深到某一程度,则心灵本具的殊妙感受与超凡能力便豁然而现。
这觉受里就包括了种种的禅悦,如善导大师《观经疏》中谓「身心内外,融液不可思议」,也包括了种种特异的能力,比如大师的念佛放光,迥超凡人的悟境,高深的智慧……难怪红孩儿的三昧真火,除了观音,无人能破,连孙悟空都能给烧死。
以上的话,倒不是鼓励人去做这种三昧功夫,只是众生心灵世界的原理如斯,人人皆然,万古不变,从中或许可以让我们领悟出生活中如何用心才能多喜乐,少烦恼。
二
专注让人智慧欢喜,奈何人性颠倒,在「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楞严经》)的过程中,喜多而不喜少,喜杂而不喜淳,喜乱而不喜一,这如同说喜愚痴而不喜智慧,喜烦恼而不喜欢喜了。凡夫真个一意背道,求乐向苦!
人类先是极尽机巧之能事,创造出过剩到令人瞠目结舌的物质世界(苏格拉底被学生拉去逛市场,回来时即说:「这次逛街,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竟然有那麽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又过了两千多年,不需要的物质又该泛滥到什麽程度了呢?),现在又创造出让人炫目到眼花撩乱的资讯世界。
今天的资讯如同洪流一样冲掳着所有人,任谁都无力阻挡,任谁都让你应接不暇。不过几年时间,我的农民父母(七十多岁了),过去连电视遥控都用不太好,如今都学会了网上购物,刷快手抖音,并滑动着满是粗糙皱纹的手在萤幕上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不得不说,人类的专注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专注力下降,也代表着智慧的下降、创造力的下降,乃至愉悦感、满足感的下降。反之,一整个时代的人,浮躁感上升,肤浅低俗泛滥,抑郁感加重,价值感阙无,空虚感到处弥漫。
由於获取资讯的方式太过简便,而且资讯五花八门,绝大多数时间人们都在获取与自己生活和工作没有益处的资讯,以为是拓展知识面,实际就是在不断地猎奇,脑子里装满了这些乱七八糟的资讯,以为接收到很多资讯,却不知道被同质的资讯包裹得严严实实(大资料经过计算不断推送人们感兴趣的内容),让人比过去更加闭塞,研究者称其为「资讯茧房」。
现代人脑子被无用资讯塞得满满的,不知道人心虚则明,实则昧(离卦为火,对应人心,下、上为爻阳实,中爻为阴虚),愈虚愈明,愈实愈昧。严重者甚至患上「资讯超载症」:血压升高、情绪低落,或精力不足、认知能力下降,最终影响人的决策能力、很难集中注意力……以致网路上有人高呼:资讯超载就是对大脑的摧残!
《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内守,实在是一个人身体最佳的状态;反过来,精神不能内守,被欲望缚走东西,被资讯牵着到处跑,神不宁静,不能守藏,这是对身体最有害的。
三
想想,古代物质贫乏,交通闭塞,资讯不畅,从世俗生活角度看似乎颇不方便,可是从修行角度以及从精神领域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彼时任何一部典籍到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中国,普通人能够比较容易得到书籍是北宋後的事情),人们必然会珍如拱璧,日夜奉读。而任何一部经典,假使不付出足够的精力去反覆吟读讽咏,熟记在心,是不可能有深入的了解与体悟的。善导大师初出家数年间,在明胜法师的指导下只研读《法华经》和《维摩诘经》,道绰大师四十八岁前专注於《涅盘经》,昙鸾大师则专注於「四论」,古大德倾尽一生专注一经者,比比皆是。今天任何经典到手都太容易了,容易得,等闲看,读两页,随手一丢,换下一本,只是满足一下当下的好奇心,并无力也无心去深入研读。古代高僧林立,今天却寥寥无几。
又比如,我们今天面对古人书法、画作、雕塑乃至家俱器物等,惊异其精湛的艺术造诣,慨叹无法企及,所乏者岂是技术?是专注力,而专注力才是一切创造力、一切才能的来源。他们数年间,甚至倾尽一生精力来完成一件作品,而我们今天看视频超过三分钟,几乎都不耐烦看下去了(曾经一位北京的大学生创业者跟我说,他一年也读不了一页纸质文字,因为习惯於看视频,文字实在读不下去),请问散乱到如此地步的人靠什麽产生创造力呢?不必说产生创造力了,能够欣赏古人创造物的审美能力恐怕都已经耗失殆尽了。
四
《楞严经》里有这麽一段文:
如来於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汝盼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阿难见佛光射来向左,即转头向左,见佛光射来向右,即转头向右,这段文真是意味深长而又生动无比地展现了娑婆凡夫每日「随事攀缘,分别六尘」(《大乘起信论》)的生存状态。善导大师谓「众生散动,识剧猿猴,心遍六尘,无由暂息」,道绰大师谓「凡夫心如野马,识剧猿猴,驰骋六尘,何曾停息」。我们在今天的资讯狂潮中,乱光迷眼,心麻神木,能否望向那不动的「见性」呢?能否专注於不动的「见性」呢?若不能,至少不要丢了口里的「南无阿弥陀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