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舍弃圣道门难行道,选择净土门易行道之後,就进入修行的具体操作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疑问。法然上人的《十二条问答》则把念佛行者在念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问基本都说到了。
自古以来,以问答形式阐明净土教义的着作有很多,最早的是《净土十疑论》,是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写的,书很薄,里面只有十个问题。智者大师是隋朝人,距今一千四百年。一千四百年前的问题,和今人问的问题基本一样。而且,这十个问题一展开,几乎囊括了所有人修行净土门时可能产生的疑问,所以它有非常高的含摄性,回答也特别精妙,在净土的教理史上,它有非常高的地位。还有宋朝天如惟则禅师写的《净土或问》,也是问答,也特别好。
法然上人这十二个问答,也属於这类作品。其实,它是单独收在《大正藏》里的,在《大正藏》第八十三册第224页,这一册基本都是法然上人的着作。这十二个问答虽然很短,但它是独立成篇的。可能这些问题被当时的出家弟子、在家弟子反覆问过,所以有人就记下来了。
我们学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不是现代人问的问题吗?没错。虽然这些问题距离现在很远,有八、九百年,但是人心都一样,古人、今人都差不多。
所以,我们要感谢古人问了这些问题。祖师就像钟,一敲就响,有问就有答。这些问答都是後人很好的学习资料。其实,这就是破疑解惑的过程,所谓理明信深,破疑解惑之後,理愈来愈明,信就愈来愈深。
我们看其中的第一条──五障之身为何不被佛舍弃:
问:念佛必往生,耳虽惯闻,然不知其由。如斯五障之身,亦不被舍弃之理,请详细开示。
答:凡出生死,其行非一;然,应先愿生极乐,称念弥陀,此是释尊一代之教所普劝也。
其故者,阿弥陀佛所发之本愿言:「称念我名,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已成正觉故,称念弥陀名号之人必往生也。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必定迎接故,无恶业之障,无魔缘之碍。不问男女贵贱,不分善人恶人,至心念阿弥陀佛,无不往生。
譬如重石乘船,渡万里之波而不沉。虽罪业重如石,若乘本愿船,不沉生死波,必定往生也。不可因自身之罪业,而疑本愿之不思议,此谓之「他力往生」。
若自力出生死者,需断尽烦恼,生净土至菩提,此如徒步行於险路也。
「念佛必往生,耳虽惯闻」,念佛必定往生,这是经常听到的。可见,当时净土宗已经非常发达了,稍微对佛教有耳闻的,都能听到「念佛必往生」这样的话。我们今天听到的都是「念佛不能往生」,佛教徒讨论的也是「念佛不能往生」。我记得以前佛教界流通过一份资料,就是一张纸,上面写着一百零八种念佛不能往生的情况。可见,古人有福报,今人有业障。
「然不知其由」,虽然总听别人说「念佛必往生」,但是不知道理是什麽。
「如斯五障之身,亦不被舍弃之理,请详细开示」,我这样的五障之身,居然不被阿弥陀佛舍弃,这是为什麽?请详细解答。
什麽是「五障之身」?「障」,就是众生想修行,想往成佛、解脱的路上走,但是会遇到种种障碍。所谓「五障」,就是说修行的障碍有五种。
第一,烦恼障。就是贪瞋痴慢疑的习气。
第二,业障。就是过去世造作的身口意三业,在这一世产生了种种业障。
第三,生障。生活环境也可能障碍我们修行,譬如家人不让我们学佛,把佛书撕掉,把佛珠扔了,这是来自於生活环境的障碍。
第四,法障。很想学佛,但是碰不到善知识,遇到的全是恶知识,把我们往邪路上引,想找一个好师父,就是找不到,这就是法障。
第五,所知障。知道得愈多,成见就愈深,愈来愈固执己见。人往往就是这样,懂得多了,那些东西反而成为壁垒,把自己困在里面,心不能开放。
几十年前,中国还是文盲居多,大街上百分之八十都是文盲,不识字;这几十年,大众的文化水准才提高。但是,到底是几十年前信仰佛教的人多,还是现在信仰佛教的人多?现在信仰佛教的太少了。我爷爷那一辈,不能说对佛教很信,但基本上十个人有八个不排斥佛教。这说明什麽?说明人的文化水准提高了,知识丰富了,信仰反而不容易建立。这就是所知障,也是一种障碍。
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是在信仰方面,有时候知识反而是障碍。当然,我们不是反对知识,如果能既有知识又有智慧,同时又有很深的信仰,当然好,能影响很多人。
这是「五障」的一种解释。
还有一种解释。
第一,恶道障。就是三恶道的障碍。
第二,贫穷障。贪穷也是一种障碍,比如他很想学佛,但是老婆训他,让他出去赚钱,小孩哇哇叫,没饭吃,所以他不得不疲於奔命,即使想学佛,也没有精力,全部心思都想着赚钱,这也是一种障碍。
第三,女身障。女身也是一种障碍,圣道门比较看重这个,比如打坐,说实在的,女众比不过男众。但是,到了末法有点反常,修净土门的,女众是大多数。所以,在净土门中或许是「男身障」,男身的障碍来自哪里?傲慢,觉得自己了不起,觉得自己很行。圣道门里男众比较多,参禅的基本都是男众。
第四,形残障。比如耳聋、眼盲,这也是障碍。
第五,喜忘障。「喜」是喜欢;「忘」是忘记,健忘。给他说什麽,他左耳进,右耳出,记性不好也是一种障碍。有的人想出家弘法,但是没底气,因为记不住经文,有时候想引用一句经文说服对方,就是说出不来,这就是障碍。但是,这在净土门中不成为障碍,再健忘,「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也忘不了;记性实在太差,六个字记不住,就念「弥陀佛」三个字,一样往生。
总之,修行路上有种种障碍,可是阿弥陀佛不舍弃这样的众生。法然上人回答说「凡出生死,其行非一」,出六道解脱的方法有很多,不止一种。
「然应先愿生极乐,称念弥陀,此是释尊一代之教所普劝也」,应该先发愿往生极乐,称念弥陀,因为这是释尊一代之教所普劝的。佛讲经四十九年,尤其在大乘经典里,几乎处处都不忘讲净土法门。《大藏经》有六百多部经典,其中有二、三百部直接或间接讲到净土法门,讲到极乐世界。
为什麽要「先愿生极乐」呢?因为保险。就像在高空作业,肯定先把安全带系上,这样才保险,即便不小心摔下来了,也没关系,安全带能保命。
愿生极乐也一样,虽然对净土法门还没有特别深的理解和感受,还对圣道门恋恋不舍,没关系,只要先发起愿生极乐净土的心,称念弥陀,就等於把安全带系上了。
「其故者,阿弥陀佛所发之本愿言」,「其」是指前面说的五障之身不被舍弃。原因是阿弥陀佛发了本愿,就是第十八愿,「称我名者,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众生称他的名号,如果不往生,他就不成佛。
「已成正觉故,称念弥陀名号之人必往生也」,现在他已经成佛了,那就说明称名的人必定往生。这就相当於阿弥陀佛把他的成佛和众生的往生绑在一起,「你不往生,我就不成佛;我成佛了,你必定往生」。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两面是一体的,这就是「机法一体」的由来。「机」是众生根机,「法」是救度之法、成佛之法,机和法成为一体,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行。如果众生不能往生,阿弥陀佛就不能成佛;如果阿弥陀佛没成佛,众生就不能往生。而现在他已经成佛了,所以我们必定往生。
所以,这句话就是整个净土宗的根本原理,净土宗的原理千说万说,根本原理就是这个。
善导大师的「四十八字释」,前面二十四个字是讲因地的本愿,後面二十四个字是讲本愿成就了,所以众生称名必定往生。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必定迎接故,无恶业之障,无魔缘之碍」,前面讲了五障,到临命终阿弥陀佛现前的时候,统统没有障碍,「无恶业之障,无魔缘之碍」。
为什麽阿弥陀佛要以称名为本愿呢?以别的为本愿行不行?因为称名最简单,所以他才以称名为本愿,这就是普机普缘。以其他的为本愿,都可能成为众生的障碍,所以他要找一个绝对不构成任何障碍的行法。假如以举手为本愿,举一下手,佛就接引你,那还得举起手来,没有胳膊的人,或者连举手的力气也没有的人,就做不到。称念佛名最简单,张口就能念出来,即使口中念不出来,心里也能念。
「不问男女贵贱,不分善人恶人,至心念阿弥陀佛,无不往生」,这是说明摄机广泛,男女、贵贱、善恶,只要称念阿弥陀佛,无不往生。
下面是个比喻,「譬如重石乘船,渡万里之波而不沉。虽罪业重如石,若乘本愿船,不沉生死波,必定往生也」,这个比喻出自《那先比丘经》,印光大师经常引用这个比喻。
这就是一种对比。圣道修行人,修到什麽程度才可以脱离生死大海?业尽情空。如果业没尽,情不空,哪怕只有一丝毫的惑业,都不行。就像小沙子,虽然很小,但是只要还存在形体,丢到水里,自然就会沉底。大石头虽然巨大无比,但是放在一艘巨船上,石头再重,也不会沉到水里。
这就是说明,就算众生的罪业再深再重,像大石头一样,但是只要乘上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像在船上一样,就不会沉底。
「不可因自身之罪业,而疑本愿之不思议,此谓之『他力往生』」,不要因为自己罪业很深,就怀疑阿弥陀佛的本愿,这就是「他力往生」。关键字是「他力」。像前面问的,为什麽五障之身也不被阿弥陀佛舍弃呢?简单说,就是因为「他力」,这是关键字。
「若自力出生死者,需断尽烦恼,生净土至菩提,此如徒步行於险路也」,这就是龙树菩萨《易行品》里的「难易二道」,难行道如陆路步行,很苦。所以,法然上人讲话都是有出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