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编辑部
指法性法身与方便法身。就佛身有二种,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
昙鸾大师於《往生论注》卷下言:「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二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广略相入,统以法名。」
一、所据
《大智度论》卷三十四所说:「一者法性生身佛,二者随众生优劣现化佛。」
《菩萨璎珞本业经》说:「一者法性身,二者应化法身‥‥从初地至佛地,各有二种法身」。《央崛摩罗经》卷二说:「佛身无筋骨,云何有舍利?如来离舍利,胜方便法身。」
《南本涅盘经》卷三说:「诸佛法身种种方便不可思议。」
二、释名
法性是真如之异名。法指一切万法,即将世间万象命名为法;性是体性之义,如《往生论注》卷下所言「真如是诸法之正体」,真如乃一切万法之本体,故名为法性。与法性之妙理相一致、相契合即名为法性身。《大乘义章》卷十八以二义解释法身,一是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是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其身,故名法身。关於方便,一般认为是为了诱导未熟之机进入真实,不得已顺应对方的状态而权且施设的方法。这便是所谓的权假方便(见方便)。但方便法身的方便却并不是权假方便,天亲菩萨於《往生论》中开立智慧门、慈悲门与方便门之三门,其中之智慧与慈悲是在发挥佛实际所证得之功用,而方便门则是指爱怜和救济众生,方便法身的方便便是这种意思。所以《往生论注》卷下才解释方便言:「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依正直故,生怜悯一切众生心;依外己故,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证得无差别之平等真理,於一切众生无差别见则名为正直;求自身之功利名为供养,爱重自身则名为恭敬)。」如此看来,所谓方便法身,就是发挥佛实际证得的智慧与慈悲的作用,以救度众生的佛身。
三、意义
关於法性法身之有相与无相,诸宗看法不同,或有认为法性法身有相,或有认为法性法身无相。《往生论注》卷下言「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也就是说昙鸾大师是认为法身无相的。亲鸾上人继承昙鸾大师之说,於《唯信钞文意》言:「佛有二种法身,一曰法性法身,二曰方便法身。法性法身者,无色亦无形,故心思不及,言语道断。从此一如现形,谓之方便法身;其相名法藏比丘,发起不可思议之四十八大誓愿也。」其中,从「一曰法性法身」到「言语道断」是在说明法性法身,从「从此一如现形」以下是在说明方便法身。在这段引文中,亲鸾上人是以无色无形、绝言绝虑的一如之境界为法性法身,以显现微妙庄严之形相、发起救度众生之誓愿的、显现为具体形相的境界为方便法身(其中,「其相名法藏比丘,发起不可思议之四十八大誓愿也」这一句并非是要说明阿弥陀佛往昔为法藏比丘之时乃是方便法身,而是要说明阿弥陀佛是在成就方便法身、显现为具体形相的基础上,於往昔以法藏比丘的身分发起不可思议之四十八大誓愿,如「四十八愿摄受众生」之言,四十八大誓愿即是救度众生之本愿)。又於《一念多念证文》解释方便法身言:「从此一如宝海显形,名为法藏菩萨,发无碍之誓为因,而成阿弥陀佛故,谓之报身如来也……此如来谓之方便法身也。方便者,显形示名,使众生知也,即阿弥陀佛也。」这一段的说法与《唯信钞文意》是一致的,也是以一如之境界为法性法身,以显现为具体形相的境界为方便法身。不过乍看这段引文中「从此一如宝海显形,名为法藏菩萨」这一句,有可能会理解成法藏菩萨是从一如界显形而来,但这就大错特错了。「从此一如宝海显形」是与其後的「名为法藏菩萨」这一句衔接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之所以从一如宝海显形成为阿弥陀佛,是因为阿弥陀佛於往昔尚在因位之时,以法藏比丘之身分,发起无碍之誓;以此为因成为阿弥陀佛,因此才说阿弥陀佛乃是报身如来。说明阿弥陀佛是从一如宝海显形之方便法身,而不是说法藏菩萨是从一如宝海显形而来。
前文提到,一如是真如法性之异名,一表示绝对之义,如表示无差别之义,那麽一如便是绝对无差别之真理。一如既然是绝对之境界,那麽便自然超越所有的事象与形状,也超越所有的言辞与思虑。绝对之境界完全超越相对的、有差别的青黄赤白等事象与大小长短等形状,这一点自不待言,但言辞也是相对的和有差别的,而一如是使用任何言辞都无法表达的。一如既然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离言之境界,所以说到底连一如这个名词也是勉强说之。不仅如此,就连我们的思虑分别也是相对的、有差别的,因此应该说一如是与任何思虑分别都不相容的、绝虑的境界。所以在这里也只是将无相无形、绝虑绝言之境界假名为一如。而与此一如之绝对的境界相一致、相契合的便是法性法身,因此说「法性法身者,无色亦无形,故心思不及,言语道断。」但如果一直处在超越一切言辞与思虑、无法言说、离於分别的境界中,那麽阿弥陀佛便无法救度我等相对的、有差别的、以思虑分别为本性的凡夫。展开来说,如果阿弥陀佛始终处於法性法身的状态,我等凡夫便无法清楚地、正确地认知阿弥陀佛是怎样的救度众生的佛,而且如果我等没有办法正确地认识佛,那麽便无法生起真正的信仰,毕竟真正的信仰是要以对所信仰的对象清楚地、正确地认知为基础的。因此法性法身才现形示名,成为人格意义上的、光寿无量的阿弥陀佛,这便是方便法身。换言之,如果阿弥陀佛一直处在法性法身那种超越一切的、绝对的状态中,那麽便无法救度所有众生,所以才示现为相对的、有差别的名为阿弥陀佛的佛,以这种方式救度一切众生,这便是方便法身。因此可以说法性法身是处在一如之境界的状态,而方便法身则是显现为具体形相的状态。不过虽然说是二种法身,但却并不意味着真的有两种不同的佛身,而是将佛身的功德从两种角度加以表述,法性法身侧重在与绝对的真理相一致的理的角度(但并不是只有理),方便法身则是侧重在显现救度众生之相的事的角度,因此昙鸾大师才在《往生论注》卷下论述二种法身的关系时言「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也就是说法性法身与方便法身虽然不同,但其体是一,所以并不能完全分开(不能分为两种佛身);但这二种法身其体虽然是一,但毕竟也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又不能说是同一的。所以并不是在法性法身之外别有方便法身的显现,但也不是在方便法身之外别有一个法性法身孤立的存在。恰如将一块黄金铸造成狮子,黄金全体成为了狮子,黄金之外别无狮子,狮子之外也别无黄金。黄金比喻法性法身,狮子比喻方便法身。
四、通局
二种法身仅限於弥陀、不通诸佛,因为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是为了突出弥陀净土不共诸佛净土的殊胜之处才提出二种法身之说,如果这样来看,那麽便不得不说二种法身之说是仅限於阿弥陀佛的。但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也提到「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不过这里的诸佛菩萨是言总意别,诸佛指极乐净土之阿弥陀佛,菩萨则指极乐净土之圣众,这与昙鸾大师於《往生论注》卷下论述三业功德时所说之「诸佛菩萨庄严身口意三业,用治众生虚诳三业也」意趣相同。
除此二种法身仅限弥陀说之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法性法身侧重在理,而理是平等无差别的,所以阿弥陀佛的法性法身与诸佛的法性法身必然是相同的。这种说法认为法性法身通於诸佛,方便法身仅限於阿弥陀佛。